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
滿額折
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
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
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
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
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
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
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
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
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
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
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
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
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
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
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
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
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

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30 元
優惠價
9038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3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從郭南宏導演傳記見證1955年至2012年的台灣電影史

台灣半世紀暢銷電影大導
製片五十多部 編劇七十多部 導演一百部
郭南宏的58年電影夢

帶您回味老電影,重溫美好的往日情懷

本書由資深電影研究者黃仁精心編著,導演郭南宏親自提供第一手圖文資料,完整呈現郭南宏製片五十多部、編劇七十多部、導演一百部片的驚人電影生涯,見證台灣電影六十年,引領讀者重溫那些年,老電影美好的往日情懷……

本書特色

1.作者黃仁為資深電影研究者,榮獲2008年金馬獎特別貢獻獎。

2.傳記主角郭南宏導演是橫跨台灣台語片、國語片,武俠片、愛情片,迄今製片五十多部、編劇七十多部、導演一百部片的暢銷大導演,本書縱覽其58年的電影生涯,也同時見證了半世紀來的台灣電影史。

3.本書不僅收錄作者黃仁蒐集的寶貴圖文史料,更包含導演郭南宏本人第一手提供的大量珍貴老電影海報及劇照,其中特別於書前收錄12張海報彩圖。

作者簡介

黃仁

本名黃定成,1925年出生於福建連城。1946年來台後,1948年起主編《台北晚報》影劇版兼寫「影評」,1951年轉至《聯合報》任職長達43年。

出版過李行、白景瑞、胡金銓、李翰祥、李安等人評傳及《日本電影在台灣》、《中外電影永遠的巨星》、《跨世紀華語電影創意先行者》等20多種電影叢書。曾擔任金馬獎、金鐘獎、國家文藝獎、電影輔導金評審。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文一講章、新聞局特別貢獻獎、金馬獎特別貢獻獎。

名人/編輯推薦

書籍推薦人

井迎瑞(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院長)
歐瑞耀(高雄市野鳥學會前會長)

【推薦序】井迎瑞

民國101年3月8日郭南宏導演從高雄搭火車到官田來看我,為的是由黃仁先生主筆的《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即將出版,希望我能寫一篇序。兩天前當我接到導演電話時我說:「導演您吩咐一聲就是,不必那麼客氣親自跑一趟」,郭導演堅持要來,於是我推辭了本來要北上參加的一個產業座談會,在學校恭候郭導演到來。

這就是那一代電影人身上具有的特質,做事認真一絲不苟,同時禮數週到,和他相處無形間就會被他那誠懇的態度所感動,他的事業成功能夠跨越台語、國語影壇逾半世紀,縱橫亞洲電影市場凡四十年不是沒有道理,近年來他決定從香港返回台灣發展,回台灣之後又選擇定居在南台灣,不僅鼓吹影視產業在高雄的發展,又協助市政府推動多項輔導業界拍片措施績效卓著,讓高雄市已然成為了電影製作的友善之都,這方面郭導演功不可沒。

除了營造一個環境之外,郭導演特別看重教育,他除了在許多大學影視科系任教外,又自己經營推廣教育,為有心卻無緣接受科班電影教育的年輕人開班授課一圓電影夢,民國100年郭導演帶領了百餘位學生,從編劇到表演,從攝影到剪輯,甚至器材都是學員投資購買,完成了一部劇情影片《幸福來找碴》,並且已於今年2月舉辦首映試片,獲得好評。這裡除了讓我看到郭導演所展現的旺盛生命力外,更讓人感動的是他鼓舞了一批年輕人勇於追求夢想,只要努力就沒有不可能的事情,郭導演所用的方法正是教育學中的「行動研究」法,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習,並完成了一部接近長片長度的劇情片,他做到了在科班電影教育中都不易做到的事情,令人欽佩。

送他去搭車的路上我問他能否也來台南市授課,他欣然同意,我又問他應該開什麼課呢?「編劇」,他毫不猶豫的回答。他認為劇本是一部電影的核心,沒有好的劇本不可能拍出好的電影,出自一位成功的導演之口一定是經驗之談,「學生一定要多寫、多拍、多練習,沒有其他的途徑」他繼續闡述他的教育理念,最後快下車前他補充了一段話:「每一個新人我都會告訴他,一定要有一個態度就是不能讓投資者血本無歸,這是道義,絕對不可以只顧自己的藝術而不顧老闆的投資與觀眾的口味,把環境弄壞了大家都沒戲可拍。」他的話富有哲理讓我看見電影工作另外的一面,他下車之後我還繼續咀嚼他的話。

黃仁大師已對郭南宏導演的經歷與事蹟做了詳盡的描繪,不容我等置喙,僅以個人對郭導演最誠懇的感受為郭導演的傳記做一個補充與註腳。

是為序。

目次

推薦序/井迎瑞
推薦序/歐瑞耀
作者序/黃仁

郭南宏一生奮鬥不退休──台港影史重要的一章
傑出的少林武俠系列
 少林寺十八銅人 The 18 Bronzemen
 雍正大破十八銅人 Return of the Eighteen Bronzemen
 火燒少林寺 The Blazing Temple
 河南嵩山少林寺 Shaolin Temple Strihes Back
享譽國際影壇的劍王系列
 一代劍王 The Swordsman Of All Swordsmen
 劍王之王 King of Kings of Swords
 絕代劍王 The Son of Swordsman* aka Superior Swordsman
怪招百出的俠義功夫片
 童子功 The Mighty One
 鬼見愁 Sorrowful to a Ghost
 雙馬發威(即「雙馬連環」)The Mystery of Chess Boxing
 百忍道場 The Ghost’s Sword
 獨霸天下 The Matchless Conqueror
 大俠客 The Smart Chvalier
 惡報 The Death Duel
 鐵三角 Triangular Duel
 中國鐵人 Iron Man aka Chinese Iron Man
 盲女勾魂劍 The Soul-Snatching Sword of a Blind Girl
 劍女幽魂 Mission Impossible
 鬼門太極 The Evil Karate
 太極元功 The Invincible
 少林功夫 Shaolin Kung Fu
 廣東好漢 Hero of Kwangtong
 草上飛 Elying over Grass
 黑手金剛 Deadly Fists Kung Fu
 大俠史艷文 The Great Swordsman:Shi Yan Wen
流行的文藝愛情片
 情天玉女恨 The Hatred of A Beautiful Girl
 懷念的播音員 The Broadcaster
 小妹(又名《春花秋月》)The Youngest Sister
 深情比酒濃 Love is More Intoxicating Than Wine
 明月幾時圓 When is the Dream Come True
 雲山夢回 THE LOST ROMANCE
 靈肉之道 Flesh and Soul(Ling Rou Zhi Dao)
 陣陣春風 Love in the Spring
 吹牛大王
郭南宏拍攝最快的台語喜劇片
 英雄難過美人關
 三八阿花
 幸福來找碴
鄉土情懷鄉土情
 台北之夜 One Night inTaipei
 請君保重 Take Care, Sir
 風塵女郎 The Pleasure Girl
 海峽兩岸大會親(又名《大陸行》)Journey Across the Mainland
 古城恨(原名《赤崁樓之戀》)
 冬梅 Daughter of Tragedy
 鹽女 The Salt Paddy Girls
 大車伕 Rickshaw Coolie
歌唱片
 省都賣花姑娘(即《流浪賣花姑娘》)
 天邊海角
真人真事的電影
 師父出馬
 陳益興老師 Teacher Chen Yi-Shin

郭南宏導演桃李滿天下
郭氏門下的子弟兵上千人
熱心電影教育傳承下一代
老實幸福的郭南宏

後記 五十六年電影夢

附錄
台灣電影教父──郭南宏導演專訪
談談「做一個電影演員的素養」──郭南宏的真心話
探討如何做好一個表演藝術工作者
郭南宏的臺語片作品表
郭南宏的國語片作品表
郭南宏1956-2012年編導之國台語電影總表
郭南宏光榮的一頁
郭南宏生平大事記

書摘/試閱

【少林寺十八銅人 The 18 Bronzemen】

郭南宏導演的武俠片《少林寺十八銅人》(The 18 Bronzemen,在日本改名「少林寺之道」),1983年1月29日起在日本東和公司所屬的東京日比谷頭輪西片六家戲院及大阪、橫濱、京都各一家戲院推出,2月中日本全國各地區戲院加入使用一百多個拷貝聯映。這在台灣國片來說是空前創舉和殊榮。

該片在日本發行的收入為片主郭南宏與日本發行公司五五拆賬,廣告費由發行公司墊付。由於日本「少林熱」所帶來的運氣,可望紓解當時是中華民國電影製片協會代理事長郭南宏的經濟危機,對國內蕭條的電影現況來說,《少林寺十八銅人》在日本全國盛大首映,也為低迷國片帶來極大鼓舞。

郭南宏先預收發行公司十二萬五千美元,重新整理三萬多呎底、聲、字片,共補拍十五場戲,並增加三個童星演員,演少林寺小學徒,增加賣點,最後一次補拍於1月3日至5日完成,補拍後重新剪接?印,原底片剪下四十分鐘長作廢,加上新戲三十五分鐘。

當然,《少林寺十八銅人》能有今天的成就,自製自導的郭南宏,也經過了多年的奮鬥,前後去日本已二十多次。最初是六年前,該片國內首映時,留日經濟學家邱永漢看過該片後,認為台灣出品的影片有此成績,是很難得,在日本發行很廣的《文藝春秋》雜誌撰文推薦,引起日本發行西片的機構HERALD公司的興趣。社長來台看試片,不是很滿意,條件未談成功。

翌年三月,HERALD公司再度派員到香港看試片,還是不滿意,可是五月又再來台看試片,認為如果補拍幾場戲的話,便可考慮,六月,郭南宏到日本,商談如何補戲,要求補戲的費用,由日方負擔,而且必須全國上映,日方只答應墊付補戲費用十二萬五千美元,是否能作全國性發行,要看補戲完成。經過郭南宏補戲後重新剪輯配音後,日方看過試片,很滿意,於10月21日簽約,決定由東寶全國戲院發行,印兩百部拷貝,費用及宣傳費一百萬美元,均由日本墊付,收入則五五分賬。如果日本人沒有相當把握,絕不敢如此冒險投資。

12月,美國片「外星人」在日本首映,大為轟動,是由於小孩戲感人,郭南宏得此靈感決定再補一段三位童星幼年時代練功夫的苦戲,日方同意,但必須在1月8日前完成。郭南宏返國,又趕緊補拍,正好趕於1月8日準時完成交片,日方看過試片後,認為比香港左派的《少林寺》好得多,因為《少林寺》的戲劇性很淡,郭南宏的《少林寺十八銅人》才是真正少林寺電影。因此,同屬東寶公司的東和西片院線,即日比谷劇場等七家,要求加入首映,使《少林寺十八銅人》改名的《少林寺??道》(《少林寺之道》)身價更高。日方的負責人,並願向美國派拉蒙公司推薦,以日本版的《少林寺之道》在美國作全國性發行。

可惜據日本方面報導,《少林寺之道》在日比谷劇場的賣座很差,第一天四場不到兩千票,第二天略有起色,也不理想。據日本方面分析是宣傳不夠,也不該在這一流西片戲院上映。

東京日比谷劇場,是日本最高級的豪華大戲院,觀眾都是高級西片影迷,平常很少看中國片,原來是預定上映《ET》的,但是《ET》上映的分賬條件太高,東寶公司認為以聖誕新年的好檔期,上映其他好片,雖然賣座差些,但是戲院分得多,仍較為有利,因而放棄《ET》,寧可改映《第一滴血》,不料《ET》使日本觀眾瘋狂,賣座遠超出預估數字,也因此「第一滴血」大受影響,映期縮短,為此,戲院方面才臨時要求將改名《少林寺之道》的《少林寺十八銅人》搬到西片院線打頭陣,先映兩週。

再由東寶全國院線接映。也許戲院太過相信少林寺的熱潮,忽略了《ET》的風頭仍強,同時上映的中國片,有香港的《最佳拍檔》(改名《惡漢偵探》),在東映線上映,賣座也差,無形中分散了愛看中國片的觀眾。據日本人分析,《最佳拍檔》拍得雖然不錯,卻是西片風味,沒有一點中國片的特色,影評界反映差,影響票房。

幸好《少林寺之道》於2月11日起在日本全國上映後,在京都、大阪、神戶等地的賣座情況都很好,估計全日本的收入可達十六億日元。這時郭南宏的目標又移到美國市場,將花十萬美元,配杜比錄音,加強銅人闖過十八關的音響效果,在劇情方面,加強武打場面,英語對白也要重寫重配。

台灣的《少林寺十八銅人》於1974年開拍,是繼香港左派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之後,在日本上演的第一部「少林影片」,接下去的還有邵氏公司的《少林三十六房》及《少林寺》續集《少林小子》(又名《一代忠良》)。日本方面是1980年3月及5月兩次向郭南宏接洽發行《少林寺十八銅人》,6月郭南宏赴日議定,8月開始補戲,10月下旬正式完成簽約手續。雙方初次接觸時,香港中原公司的《少林寺》在日本市場情勢看好。首映票房已達日幣十六億元,偏遠戲院仍在上演,西片《外星人》票房已達六十五億元,可望總票房達七十五億元以上。

《少林寺》是由日本少林門取得版權交東寶發行,該片續集《少林小子》開價一百二十萬美元包底,東寶還價九十萬,被松竹公司得到情報以一百二十萬美元搶先得到發行權。在松竹機構戲院首映。

邵氏公司的《少林卅六房》,則由另一擁有戲院的東影機構發行。

據日本方面的記載,最先進入日本市場的中國武俠片台灣的《龍門客棧》,比李小龍的《龍爭虎鬥》早六年,由松竹發行,1968年在北海道公映,1974年李小龍的《龍爭虎鬥》,在日本的西片院線轟動後,又再度推出,兩次都不賣座。

有人曾認為《龍門客棧》的不受觀迎,可能是刀劍片的緣故,可是就在1974年,日本電影院掀起中國功夫片的熱潮聲中,台港國片在日本上映了二十六部,其中掛著台灣出品招牌的影片,除《龍門客棧》外,由南海公司出品、張徹導演的《方世玉》,長弓出品、張徹導演的《方世玉與洪熙官》,寶樹出品、高寶樹導演的《追命槍》和《大小通吃》,聯華出品、巫敏雄導演的《雙天至尊》,第一公司出品、王羽導演的《四大天王》,汪榴照導演的《龍虎地頭蛇》等八部,也有非功夫片的,仍不賣座。

次年,還有國際出品、《龍門客棧》王羽導演的《黑白道》,1967年有第一出品、王羽導演的《獨臂刀大戰血滴子》,1977年東傳出品、張美君導演的立體功夫片《千刀萬里追》,1979年國泰出品、蘇真平導演的《功夫大拍賣》等,這些影片在日本上映,都未得到影迷的重視。是水準不夠,還是宣傳不夠,難有很正確的論斷。

日本電影界,近幾年對發行中國片興趣很高,去年發行的中國片有《摩登保鏢》、《龍少爺》、《少林寺》、《龍之忍者》、《神拳》、《笑拳》等,今年發行的中國片,除《少林寺十八銅人》及《最佳拍檔》外,還有《少林寺》續集的《少林小子》、《少林卅六房》、《蛇鶴八步》、《提防小手》(改名《香港扒手團》)等等。

以往國片界人士總認為中國片正式打開日本市場,是不可能的,事實證明,只要拍得好,並非不可能,以《少林寺十八銅人》原來的水準來說,就不合乎他們的要求,日本方面會一再來看試片,則是說明該片雖然水準較差,卻有可取之處,如果我們在編導上能夠精益求精,一旦在日本能夠作全國性的發行,片方最少的淨收入也有五十萬美元,大陸《少林寺》(其實是香港出品,應稱香港《少林寺》),在日本全國的總收入達一千六百萬美元,扣除發行費,宣傳費,拷貝費等開支,片方最少也能分到四、五百萬美元,比任何企業的利潤高,因此,國片並非不可為,尤其現在郭南宏已做了開闢日本市場的開路先鋒,日本影迷對台灣出品影片水準已有了認識後,電影界人士應把握時機,乘勝追擊,繼續努力。

必須要記牢的是,要有中國民族特性的特色,別人拍不出來,這才是致勝之道。台灣和香港的中國片缺少大陸的河山風光作背景,比較吃虧,但是如能在人物性格,生活習慣及服飾、佈景等方面力求中國風味,仍可彌補。

1976年郭南宏創新風格編劇、導演的古裝武俠機關動作電影:《少林寺十八銅人》,發行五種語言發音(中、英、西、法、德)版本,行銷世界八十多國,日本地區由日本東寶映畫會社院線發行,至今,創五十多年來臺灣國產電影唯一在日本全國一百多家戲院同時公映的紀錄。

《少林寺十八銅人》由於忠孝節義主題意識正確感人,演員演技精湛,又加上場景壯偉,機關佈景見所未見,武技招招逼真,新穎獨特,遂自連續試映後,不僅轟動國內影壇,影界人士也咸認為較之一般武俠片更有可觀,該片導演郭南宏,曾拍過《一代劍王》、《鬼見愁》等多部片子,均創下了港幣百萬元的票房,他所執導的武俠功夫片都有獨到之處,不僅注重俠義的精神,更有武功的競技,特技的創新及絕招的出奇。

在片中「十八銅人」是如何奇妙的出現,如何神奇的與主角田鵬、黃家達、江南等一一過招,無論闖打重重機關、變化莫測、驚險情節安排、功夫招式、生死一鬆、緊張氣氛,無一不是郭南宏忠於少林派各路拳招的動作嘔心瀝血之作,影片的水準,實可謂是郭南宏的登?造極之作。加上少林拳嫡傳弟子破例現身說法,已使精彩的少林絕學全藝,一一展現在螢幕上。

片中的上官靈鳳、田鵬、黃家達、江南、易原、張翼等,都是當時的一流武俠片紅星,他們為了各人表現,為了能演出這部國際矚目的影片,無不使出混身解數,有最佳的合作表演。而片中的創新劇情曲折感人,少林武藝的卓越超?,以及一氣呵成的娛樂效果,實為近年來罕見的傑出巨片。

該片試映多次,曾獲邵氏公司總裁邵逸夫,嘉禾公司總經理鄒文懷以及日本星馬、菲律賓、印尼、泰國、韓國等亞洲地區電影公司負責人的讚賞,該片這些國家的版權亦早已賣出,而美、澳、紐等英語版地區的發行,則交由美國福斯公司代理。《少林寺十八銅人》不僅在港台地區掀起高潮,在海外日本及東南亞也廣受歡迎。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8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