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剩者為王:誰說動物不懂經濟學
滿額折

剩者為王:誰說動物不懂經濟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
優惠價
9025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世界經濟命懸一線,企業全面告急。
經濟寒流來襲,是抓住機遇,適時發展,還是等待「春暖花開」,選擇「冬眠」?

21世紀企業必修的新課程——動物經濟學。
史上第一本系統深入研究 「企業寒冬」及企業如何「過冬」的專著。

以動物為師,學習企業過冬的生存法則。

作者用仿生學的特別視角,生動準確地分析了各種動物的過冬本領及對應的53種企業的過冬哲學及方法。實為企業家、管理者、財經研究人士的「過冬」必備!

如何做經濟危機下的「剩」者和勝者?是每個企業人,每個職場人,都要專注的問題!

★ 以動物為師,企業過冬的「道」:
以蜂王為中心——重視領導者的作用;鳥雀換上厚羽毛——提前預備過冬的「防寒服」;蝙蝠倒掛——保證核心競爭力;冰蛇過冬——挖掘產品新用途。

★ 以動物為師,企業過冬的 「法」:
燕子出國——走出去,開拓新的經濟沃土;角馬遠徙 ——跨區域經營拼的是實力;稚魚洄游——立足差異化市場;馴鹿南遷——放棄不賺錢產品。

★ 以動物為師,企業過冬的「術」:
怕光的鼴鼠——建立經濟根據地;避債蛾的口袋——找棵大樹好乘涼;天牛的隧道——通向創新市場;蜣螂「推糞球」—— 有足夠的技術儲備才能走的更遠。

作者簡介

王汝中

企管顧問、專欄作家。
規劃創辦新事業已超過120家,輔導各類企業轉型突破將近500家,足跡遍及台灣各縣市、大陸各省、東南亞地區。
著有《不虧本的智慧》等書。

目次

原書名: 以動物為師:向動物學習企業過冬的生存法則
編輯序
前言
第一章 寒流侵襲,經濟嚴冬真的來了!
第二章 吹響防寒的號角,這個冬天企業該如何度過?
第三章 學聰明的動物,準備過冬的棉衣
第四章 學勤勞的動物,儲備過冬的糧食
第五章 學勇敢的動物,不停地遷徙
第六章 學最懶的動物,適時冬眠
第七章 學愛心的動物,養育蟲卵過冬
第八章 學智慧的動物,找一塊安全地帶
第九章 剩者為王的過冬精神
第十章 嚴冬遲早過去,做好迎接春天的準備

書摘/試閱

第五章 學勇敢的動物,不停地遷徙
法則26馴鹿南遷——放棄不賺錢產品

加拿大凍原帶,生活著一種馴鹿,大約一百隻個體組成一個群落,過著集體生活。馴鹿群每年在凍原帶北部的繁殖區繁殖後代,補充新的能量,為下一個冬天做準備。九月來臨的時候,白晝日漸縮短,氣溫開始下降,馴鹿就開始啟程,向南遷徙。出發時,三兩成群,快到達森林前,逐漸彙聚成浩浩蕩蕩的大軍,一同前進。

馴鹿南遷的速度很快,每天行進速度達到六十公里。到達泰加林區後,馴鹿就會在針葉林和泰加林組成的隱蔽處,靠吃枯草、樹葉和埋在雪下的地衣,熬過漫長的嚴冬。馴鹿之所以會選擇在這地區過冬,是因為這一地區生長著相對茂密的森林,使積雪不至於凍硬,有利於馴鹿用前蹄刨出埋在雪下的枯草、綠葉和地衣,尋找到足夠的食物。

馴鹿南遷,就是為了捨棄不能維持生存的地方,到另一個生存環境較好的地方存。企業也一樣,當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無法賺取利潤,無法維持企業正常運轉時,就應該考慮放棄,重新開發新的產品或服務。但實際上,情況可能恰恰相反,很多企業對待不賺錢產品的態度,常常是敝帚自珍,不甘心失敗,總認為只不過市場條件尚未成熟,或者行銷策略不對,終有一天會有所盈利,所以會繼續花很大的力氣維持,寄望於將來某一天起死回生。

【趣聞快讀】
有一天,佛為了遊說佛法,就下得山來。佛來到一家店鋪,看到一尊佛像神態安然,形體逼真,栩栩如生,心裡非常高興,就想買下來。店鋪掌櫃看到佛如此鍾愛喜歡,開口要價五千兩銀子,並一口咬定這個價,分文不讓。

佛悻悻而返。回到寺裡,與眾僧談起此事,眾僧齊問,打算花多少錢買下那尊佛像。佛不以為然地說,「五百兩足夠了。」眾僧吃驚地瞪大眼睛,用懷疑的口氣問:「怎麼可能呢?」佛肯定地說,「只要天理還存在,就有辦法。我佛慈悲,應當讓他賺到這五百兩銀子。」眾僧疑惑地說,「怎麼才能普渡他,讓他領悟呢?」佛微笑著面授機宜:「給他懺悔的機會。」眾僧更加疑惑。佛不加解釋,只是吩咐眾僧:「只管按我的安排行事即可。」

佛派大弟子下山,去店鋪和掌櫃談價,弟子咬定四千五百兩,多一兩不要,掌櫃不賣,弟子回山。第二個弟子去店鋪,出價四千兩,買賣未成。佛一連派出數個弟子下山談價,到了第九天,最後一個弟子下山,給出的價格已經降到了二百兩,掌櫃仍不甘心,沒有賣他。

眼看著買主一個個前來,出的價格一個比一個低,掌櫃不免著急起來,當送走第九個買主,他開始深深埋怨自己的貪心,決心到了第二天,只要有人上門,無論出什麼價,給多少錢,都立即賣給他。

這時,佛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就親自下山,來到店鋪裡,說願意出價五百兩買下佛像。掌櫃一聽,喜出望外,趕緊出手成交,怕遲了買主會反悔,高興之餘,又贈送一具龕台。

佛謝絕了掌櫃的好意,沒有要龕台,捧起那尊佛像,單掌作揖,笑著說,「善哉善哉,慾望無邊,凡事有度,多謝掌櫃好意。」掌櫃聽了,似有所悟,連忙點頭稱是。

企業經營中,常常會遇到故事中掌櫃遇到的問題,新產品剛一上市,總認為奇貨可居,定價很高,恨不得大撈一筆。隨著市場反應冷淡,價格一路下調,直到跌破成本價,仍然打不開市場,企業才開始著急後悔,取捨不定,進退兩難。所以,企業的價格策略,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生死。如何像佛那樣,看清產品的合理價位,做到盈虧平衡,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在新的項目問市後,企業往往把目光直接集中在專案的盈利上,盤算什麼時候盈虧平衡,什麼時候自給自足,什麼時候盈利,能夠盈利多少。經營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持平或盈利的狀況,但有的會轉瞬即逝,不能維持長久,那麼這一項目,就難以支撐企業的繼續生存和發展。一般情況下,如果企業有眾多的產品或專案,往往虧損、失敗的產品和專案更容易吸引企業的注意力,佔據企業的大部分精力和實力。

出現這種情況,並不令人奇怪,但是卻非常可怕。這是一種企業理念上的錯誤,是一種戰略上的遮蔽,如果企業把精力集中在失敗的產品或專案上,試圖挽救失敗的結局,往往就會把正在盈利的成功產品和專案拖下水,帶來新的危機。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果斷地結束那些失敗的產品和專案,或者將其束之高閣,不予理會,如果以後機會成熟,再拉上戰場不遲。集中所有的精力和資源,投入到那些正節節勝利,盈利狀態良好的產品和專案上。捨得捨得,不捨怎麼得,扔掉包袱,才能輕裝前進。

怎麼辦?從戰略上的角度看,任何產品和服務走向市場,無論盈利如何,都需要企業孤注一擲,起步領先,才會步步領先。這也是企業面臨巨大風險的時刻,事實上,快速發展的企業一般都毫無利潤可言,這是因為產品的後續發展需要足夠的後勁,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這種投入常常是倍增的,它的需求往往會超過前面所有的利潤所得,因此,企業的利潤思維,就將決定企業的命運走向。在維持一個產品或專案的存在與否上,企業必須著眼於長期的利潤戰略,即時捨棄不盈利或無潛在價值的產品,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處於市場的主動地位。

一語珠璣 我們永遠都無法知道,當我們改變之後是否會變得更好。但是我們肯定知道,我們要想改善就必須進行改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