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不是為了快樂:前行修持指引(簡體書)
滿額折

不是為了快樂:前行修持指引(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編著的《不是為了快樂(前行修持指引)》內容簡介:在現代人看來,快樂,理應是最值得追求的目標。我們希望生活舒適,渴望情感上的滿足,而且把不快樂當作壞事,千方百計想要逃避它。然而,我們卻常常失望地發現,種種抓取快樂的努力終究是一場徒勞,我們的快樂轉瞬即逝,不被確保。
這是因為我們的心被習氣所薰染,我們的期待無窮盡,所以恐懼無窮盡,我們的心念不清淨,所以煩惱不止息。如果我們不稍稍改變舊習氣,不調整對快樂的理解,那麼是無法擁有真正的快樂的。
這部《不是為了快樂(前行修持指引)》,是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首部實修指導,通過對每一修持步驟的詳細解說,及其背後精義的透徹解讀,慈悲地鬆動我們因僵硬而受苦的心,讓它變得柔軟而清明。

作者簡介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1961年出生於不丹,秉承藏傳佛教最優良的傳承和教育,享譽世界,是當今公認最具創造力的年輕一代藏傳佛教導師之一。在青年時期,便已開始從事弘法利生的事業,例如成立佛學中心、資助修行者,以及出版經典書籍,並到世界各地弘法。他也是聞名影壇的獲獎導演,親自編寫並執導《高山上的世界盃》和《旅行者與魔法師》兩部膾炙人口的佛教主題電影,最新即將完成第三部電影《VARA: The Blessing》(暫譯為《加持》)。他將電影視為現代的“唐卡”,以電影的虛擬情境巧妙比喻我們身處的幻相世界,而證悟的過程就是脫去妄念所帶來的層層蔽障,瞭解因緣的善變與無常,進而放下我執,邁向覺醒之路。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著作有《正見:佛陀的證悟》、《人間是劇場》、《佛教的見地與修道》、《朝聖:到印度聖地做什麼》

名人/編輯推薦

《不是為了快樂:前行修持指引》前行修持是一套完整的實修系統,它既是一切佛法修持的根基,又囊括了所有修持的精華,以及心靈之道上所需的一切;既適合入門者打造學佛基本功,也是修行人需要終生修持的心法。

在我們開始任何計劃——例如學習新的語言——之前,若能毫無疑問地知道自己為何要做,并能確定它值得自己去貫徹,是會有幫助的。一旦建立起這個基礎,你自然會問:“我應當先做什么?”這是一個好問題,而且,如果是學習新語言的話,答案也相對單純。對初學者而言,當然從字母學起;但是,如果談到“圓滿成就心靈之道”這種更具雄心大志的主題時,事情就會變得有點復雜。雖然我們必須提出同樣的問題,但是比起學習語言的學生,這條探索之路對于渴望成為佛教徒的人而言,將更為危險。為什么?因為在佛教世界中,問題與答案都已經被制度化了。
理論上,由于每個人的心靈旅程必然有所不同,因此,對于“我應當先做什么”這個問題,也就會有許多不同的答案。遺憾的是,只有圓滿證悟的諸佛與大菩薩,才能就每個人需要先做什么給予精確的量身教示;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見這般圣者的可能性卻極為微小。那么,我們該如何開始?我們該何時開始?該做什么?是否有什么是我們可以忽視或略過的?
由于我們缺乏證悟諸佛的個別指引,因此,唯一能依賴的就只有佛法現存的一般化教授,而這是數世紀以來揣摩臆想的成果。雖然這不像是個激勵人心的消息,但是請諸位不要絕望。這些揣摩想象雖然已有數百年歷史,但最初都是由一些世界上曾經存在過的、最偉大的學者與修行者所發展出來的。因此,“依循佛法之道,我該做什么?”如果你這個問題所獲得的答案是修持“止禪”或“四加行”那么你大可放心,這個答案若不中,亦不遠矣。
我們今天所面對的一個問題,是“前行”這項修持愈來愈被看作是一種慣例或習俗。這并不是新的現象,習俗或傳統原本就一直環繞著心靈修持的方法而衍生。事實上,我們很難想象如何能避免它,甚或該不該避免它。例如在緬甸、日本、泰國等地,現今裝點佛陀智慧的當地色彩,即是過去讓教法生根發展的極大助力。但是今天,只要有個想要步入金剛乘的弟子一接觸到教法,就會被告知:做任何其他事情之前,必須先完成“前行”。然而,佛陀所有教法背后的意圖,就是要我們超越人為的習俗與文化,這些都會隨著時代、國界與主流思想而有所改變。設若佛教的律法是始于某個飛沙走石之地,佛陀無疑地會建議比丘們使用現在所謂的“罩袍”來保護臉龐。如果這個傳統后來被移植到一個潮濕無風的熱帶森林,當地的比丘們可能不會覺得這條戒律有何啟發人心之處。
你的修習愈深入,你就愈會發現前行是金剛乘最獨特的要素。可悲的是,在這年頭,大家都流行愈快擺脫它愈好,新進的金剛乘弟子將前行視為自己被允許接受更高深教法之前所需克服的門檻。這是極大的錯誤!而且也是個潛在的危險,因為它幾乎無法被駁斥。然而,許多人都抱持這種看法,而其后果也開始愈來愈難以收拾。例如,在佛教圈里,有種心靈“政治正確”的作用,因此,即使像是“并非每個人都需要累積十萬遍大禮拜”這種最輕微的建議,也會受到極大的排斥。如果愈多人這么想,這項珍貴的修持被貶為無意義儀式的風險也就愈大。
當然,依循一套步驟分明的修行之道,是有益又令人感到有所成就的。但問題是,現今的佛弟子們總是太過亦步亦趨地依循既定的修持。其實每個弟子的需求都不同,因而上師需要培養的一種善巧,是要找出最適合每個人根器的修持方法。
舉例而言,假設你必須教導隔壁的鄰居學騎自行車。你首先發覺她在清晨注意力都難以集中,而那卻是她需要騎去上班的時刻。作為老師的你,于是建議她離家前先喝一杯咖啡來提神。結果成效奇佳,不到兩天,她就在早晨安全地騎車上班了。不久之后,她的堂兄要她教如何騎車,由于你建議的那杯咖啡對她的騎車經驗非常有效,于是不管他是否需要,她就將這個建議傳遞給堂兄。接著,她堂兄又將同樣的訊息傳遞給弟弟,弟弟又傳遞給女兒,如此一路傳遞下去。過了五百年,就衍生出一種嚴密的教派——他們一定先喝完咖啡再騎自行車,否則就不上路。 文化配件多有用?
從亞洲發展出來的心靈之道,例如佛教或印度教,都包覆了各式各樣的文化配件,而且為了適應各個種族的需求,也發展出各種特定的儀式。亞洲的人們喜好與佛法有關的各種盛典及儀式(這種帶有戲劇感的儀典,至今還持續地利益許多修行者),然而,如今佛教哲學已經在亞洲之外傳播,我們就必須面對某些挑戰。許多古老的佛教儀式雖然很適合亞洲人,但是對歐美或澳洲等地的人而言,就比較難以消化。甚至出生在尼泊爾、不丹或中國西藏這些傳統佛教社會里的年輕人,也很難理解一些佛法比較儀式性的面向。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許多由來已久的東方傳統看似有點過時,就武斷地認為它們在現今變遷的世界中是無用的。雖然也許有些面向不再有用,但大部分佛法里所謂“宗教性”(religiosity)的事物,還是非常有用且值得保存。由于文化既非獨立也非永恒,因此有關儀式方面的事物,仍可教導并加以運用。這也就是說,佛教修持中必要的那些古老文化元素,無疑地應該傳遞給現代人。
以合掌表示尊敬或致意的“合十印”(anjali mudra),就是一個優美而普遍的手勢;將它應用在大禮拜上,也是眾所接受的修持方式。想象如果這種修持被現代化,有人告訴你可以用握手十萬遍來取代合掌,雖然理論上并無任何邏輯可說它行不通,但它就不會有相同的效果。強大而長久的習俗總會駕馭邏輯,而且老辦法往往正是最佳的方法。往昔大師們非凡的洞察與遠見,也在他們制定的這些廣為運用的修持法門中得到見證。例如,禪坐時要挺直背脊,無論人們來自何種背景,這個方法都一直適用于所有人類。
當然,對現代的修行者而言,與前行修持有關的習俗與傳統仍然非常合適。舉例而言,像我這種人,就對既定的結構與可度量的目標感到鼓舞與啟發——有如寓言中綁在驢子帽上的胡蘿卜。但是我們處于末法時期+(degenerate times),很難在眾多仍然存在的善巧方便中,分辨出何者仍然適合現代人。邏輯告訴我們,由于時代艱困,因此前行的每個項目都不只要重復習俗上的十萬遍,而是三十萬遍,甚或更多。然而,也有一些人鼓吹把數量降低到各一萬遍,來激勵那些會因數量龐大而氣餒的人。
喇嘛項仁波切(Lama Shang Rinpoche)曾說,想要修持大手印(梵Mahamudra)的人,應該不要把“先修完前行的積聚”看得太嚴重,他認為前行與所謂的“正行”應該一直同時修持。這里所說的重點是,前行的目標不應只是累積數量而已,而是要讓它穿透我們的心,弄亂我們懦慢的羽毛,并且確實地削弱我們的我執

目次

前言導言 調整你的心第一部 我們為何要修持前行?第一章 佛法有什麼好處?第二章 因乘與果乘第三章 前行略說第四章 你的心靈熱身第五章 運用你的想像力第六章 我們為何需要上師?第二部 前行第七章 皈依第八章 生起菩提心第九章 淨除蔽障的修持--觀修上師為金剛薩埵第十章 供養曼達第十一章 “古薩裡”修法第十二章 上師瑜伽第十三章 “灌頂”與上師瑜伽四灌頂第十四章 有關修持的忠告致謝詞譯者後記名詞解釋

書摘/試閱



(應該把身體看成一艘渡越苦海的船筏,它只是我來去修善的工具罷了;然而,為了實現有情的利益,我仍應加以維護,以便利用它來修煉成如意的清凈佛身。)
金剛乘修行者對身體的態度,與聲聞乘、菩薩乘相當不同,后兩乘視身體為合棄不掉的東西,而金剛乘卻視它為我們最便給的助緣。
由于菩薩乘的智慧與方便,因此在身體的使用上,比起聲聞乘所提供的方法,用途來得更大。有許多殊勝的故事描述了菩薩如何為了幫助他人而無私供養自己的身體,例如有位比丘為了成全瘋狂愛著他的女子而合戒,又如佛陀在他即將成佛之前的某一世,自愿合身喂食饑餓的母虎與幼虎等。
金剛乘修行者不只以此色身來服務他人,也在禪定修持中以它來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為了強化修持,行者做各種手印、舞蹈,以及從事一般的飲食活動。從一開始,金剛乘的弟子就被教導如何理解身體的組成元素與能量即是“智”(梵jnana)與“身”(梵kaya,即指“本尊”),他們也被教導“身”與“心”的界線若非不存在,也是極為微小的。因此,在調伏這看不見、抓不著、碰不到又抽象的心時,我們利用這個機會也去操控身體,這是很有道理的。而且,這樣做也會非常有效,例如倘若你從來不曾頭痛,但想知道那是什么感覺,那么你可以去想象,或者也可以拿塊磚頭往頭上砸。第一種方法可能會花費一點時間才能熟練,而且不能保證你所想象的頭痛與真實狀況有多相似,但第二種方式無疑地會讓你有即刻且絕對真實的頭痛經驗。
為了確保所有潛在的弟子都能找到適合各自根器的教法,佛陀教導了這些不同的法道;然而,沒有任何一個法道比另一個更珍貴或更高深。大乘或金剛乘的弟子們常會輕視聲聞乘的傳統,這是一種令人唾棄的觀點,這種觀點等于是貶低佛陀親口的言教,視其比其他乘還低下。這些教法都是佛陀親口之言,怎么會有一個比另一個“高”或“低”呢?這是不可能的!而且作為佛弟子,無論我們目前所追隨的是何種傳承,都應該發愿將佛陀所有的教法付諸修持。
有個傳統的例子是,有人患了黃疸病,由于疾病之故,他看到的白海螺是黃色的。有一種見解主張此人應該看見白海螺才對,所以應該給他吃藥,以確保他能看到正確的顏色。在此,這個藥方就是以緣覺乘、聲聞乘或菩薩乘所提供的善巧方便之形式出現。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