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蘇曼殊詩集(簡體書)
滿額折
蘇曼殊詩集(簡體書)
蘇曼殊詩集(簡體書)
蘇曼殊詩集(簡體書)
蘇曼殊詩集(簡體書)
蘇曼殊詩集(簡體書)
蘇曼殊詩集(簡體書)
蘇曼殊詩集(簡體書)
蘇曼殊詩集(簡體書)
蘇曼殊詩集(簡體書)
蘇曼殊詩集(簡體書)
蘇曼殊詩集(簡體書)
蘇曼殊詩集(簡體書)
蘇曼殊詩集(簡體書)

蘇曼殊詩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 元
定價
:NT$ 174 元
優惠價
87151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蘇曼殊的詩作現存約百首,多數為七絕。在藝術上他受李商隱的影響,詩風幽怨淒惻,瀰漫著自傷身世的無奈與感歎。曼殊還創作了一部分風景詩,基調輕鬆,色彩鮮明,極富形象化,宛如一幅畫卷,清新之氣撲面而來。他的詩歌有較高的藝術性值得當代人學習欣賞。《蘇曼殊詩集》是一部有關蘇曼殊和他的詩的文集。特請邵盈午老師為詩集做注。力求成為大眾讀本,面對普通讀者。追求可讀性、現代性又能濃縮體現學術眼光、學術水準。 蘇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廣東香山(今廣東中山)人。原名戩,字子谷,法號曼殊。生於日本橫濱,父親是廣東茶商,母親是日本人。1903年蘇曼殊留學日本,曾在東京早稻田大學預科,傾向於民主革命。學成後回國,任上海《國民日日報》的翻譯,不久即於惠州出家為僧。1907年赴日組織亞洲和親會,積極投身反帝愛國運動,後與魯迅等人合辦雜誌《新生》,但未成功,此後遠赴爪哇。辛亥革命後歸國,對現實悲觀失望。1918年5月2日,蘇曼殊在上海病逝,年僅35歲。

作者簡介

蘇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廣東香山(今廣東中山)人。原名戩,字子谷,法號曼殊。生于日本橫濱,父親是廣東茶商,母親是日本人。1903年蘇曼殊留學日本,曾在東京早稻田大學預科,傾向于民主革命。學成后回國,任上海《國民日日報》的翻譯,不久即于惠州出家為僧。1907年赴日組織亞洲和親會,積極投身反帝愛國運動,后與魯迅等人合辦雜志《新生》,但未成功,此后遠赴爪哇。辛亥革命后歸國,對現實悲觀失望。1918年5月2日,蘇曼殊在上海病逝,年僅35歲。
邵盈午,山東乳山人,1956年4月生,徐州師范大學教授。1985年畢業于江蘇省廣播電視大學(語言文學專業)。1986年從事高校學報的編輯工作。除學術研究外,兼擅古典詩詞教學與創作。1994年,《蘇曼殊新論》一書獲江蘇省教委頒發的江蘇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詩史上最后一位把舊體詩做到極致的詩人,從晏幾道到納蘭性德,從黃仲則到蘇曼殊,那一脈纏綿悱惻的絕代風華與才情,國內首部最權威注本,還原清代最后一個大詩人詩歌原貌。

“我本將心間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走進蘇曼殊

蘇曼殊(1884—1918)去世后,劉半農曾賦新體詩悼日“只此一個和尚,千百人看了,化作千百個樣子”,這與魯迅所謂“看作品因讀者而不同,看人生因作者而不同”同一機杼,所強調的無非是個體生命的“差異”;而作為毫不做作、純任自然的非僧非俗亦僧亦俗的“這一個”,曼殊的確“迥異時流”。如果我們將曼殊視為一種生命符號,其價值核心無疑集中于詩歌、小說還有他的翻譯;作為藝術文本,其所輻射出的光華,往往超逾作家本人的預設。以故,曼殊作為物理意義上的生命消失以后,其文學生命卻在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嘆賞中延續下來,那一部部花樣翻新的版本,永遠是黑體字,而一群又一群讀者的頭發卻由黑變白,隨風飄舞。

破缽、袈裟;斷鴻,殘月;幾許疏鐘,兩行清淚,一枕秋霜……這些流貫在其藝術文本中的生命意象,與他那迷離惝恍的傳奇人生疊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座幽暗昏惑的精神迷宮,給后人留下了一串串破譯不盡的生命問號。
以曼殊過人的聰慧和才情,為什么藝術之神競安慰不了他?為什么在三十五歲的壯年就結束了難以為繼的人生?這個難以解釋的問題本身就隱藏著人生之謎,歷史文化之謎。我總覺得,曼殊的內心世界是一個巨大的海洋,其中隱秘、幽暗的部分,是哲學所不能照亮的。他本人嘗自慨道:“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讀罷不禁令人心生喟嘆——“無人識”,這正是天才的宿命。在天才未毀滅前,有誰真正走進過他的內心生活?有誰攔截過悲劇的車輦哪怕僅僅是減緩它的沖速?
三 曼殊之于西湖,自有一種拂拭不去的天然情結;尤其是映于三潭的那輪明月,對他始終是一種無從抵御的誘惑。他每次息影西湖,總喜歡穿著木屐,披著袈裟,沐著月光,在悄無人聲的蘇堤上踽踽而行。
明月灑下銀色的寧靜。群山飽覽了落日的余暉后,又顯現出神秘的陰影。除了夢游的東西外,一切都在夜的臂彎里熟睡,一切都在默默地接受著光的洗禮。只是在湖面上,偶爾漾動起一閃一閃的白光,像夢的眼睛在眨動。
曼殊一向沉迷于這種詩境,這種走在地上如同走在天上的感覺,這種什么都可以去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境界。
夜,太靜了!
他像一根針似的穿過了月光。

水墨圖中著一水墨詩人,那飄然走過小橋的吟影固然可人,可誰知在這月華如水的清宵,詩人的心底又翻涌出多少不能朗照的往事。

曼殊曾一再慨嘆自己的身世“有難言之恫”。
這種“恫”首先來自他那“中日私生混血兒”的特殊身份。
其父蘇杰生,廣東香山人,十八歲即赴日經商,初營蘇杭匹頭,后被橫濱一家英商萬隆茶行聘為買辦。由于經營有方,家道殷富;四十歲時,他已娶三房妻妾,正室黃氏,大陳氏、小陳氏分別為妾,均無子。為繼承宗祧,蘇杰生又在日本就地娶了雖新寡素縞但溫良姣美的河合仙為妾。河合仙有一妹妹,名叫若子,乃一待字閨中的清純少女,她的嫵媚與靚麗,宛如一枝紅荷,灼灼動人。自打蘇杰生第一次與她的目光碰到一起,視線便再也無法從她身上移開;不久,他將若子勾引失身,使其懷孕,生下曼殊。蘇杰生怕與若子私通之事敗露,故將襁褓中的曼殊,轉交河合仙撫養。以故,曼殊生下來未足三月,若子便被迫給孩子斷奶,強撐著虛弱之軀,遄歸鄉里。而這,對于天機靈透的曼殊來說,不啻種下了悲劇的種芽;因為從此以后,他一直近乎神經質般在執拗地追溯著來到這世界的第一刻。

“恫”還來自幼年飽受虐待的“慘酷”遭遇。
曼殊五歲那年,由于黃氏、大陳氏仍連年生女,未得男孩;封建宗法思想嚴重的蘇杰生遂打破種種顧慮,公開承認了他的家籍,將其由外祖父所起的日本名字“宗之助”改為“亞戩”,并將其帶回廣東老家。未料甫抵家門,曼殊幼小的心靈便朦朧地感到周圍彌漫著一種冷漠氣氛;好像蘇家的人,一個個都忽然間收起了他原先見慣了的笑容,另換上一副冷冰冰的面孔,他不由得競對閃動在他面前的慈愛笑容也發生懷疑。在那樣一個一父數母、各人愛其子女的家庭里,除祖父母對他呵護有加外,其余家庭成員(嫡母、庶母甚至父親)與他都很隔膜,尤其是大陳氏,蠻橫兇悍,心地陰毒,動輒對他進行斥責甚至毆打——那是一個巴掌下去、五個手印立即綻開的毆打。

在故鄉這夢魘般的童年生活,雖僅六年,但對缺乏溫情愛撫的曼殊來說,卻不啻是漫長的苦刑。長期寄人籬下、飽受虐待的“慘酷”遭遇,使被家鄉族人視為“異類”且飽受白眼與欺凌的曼殊,油然萌生出一種強烈的被遺棄感,這大大促發了他抑郁人格的形成。尤其是,在他十二歲那年,身患大病,家中諸嬸輩皆不延醫救治,競欲將其棄置柴房待斃,這無疑在曼殊童年的心靈上籠上了揮之不去的陰影。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一個人的幼年經驗是相當重要的,這種經驗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因而也就在不知不覺之中對一個人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甚至可以說,一個人可塑性最大的幼年時期,卻基本上是被社會、家庭決定的時期;一種畸形的家庭形態,是抑郁人格形成的溫床;而被遺棄感則是抑郁人格的內核,其情感根源是因無力招人喜愛而滋生的怯懦、自卑和缺乏自信。——而這,正是童年曼殊的心態特征。對于曼殊來說,母親的存在意味著:那用肩頭擋住的世界不再驚擾他;而離開母親羽翼的庇護,他會覺得整個世界都離他而去。一天,一位行路的相士見到雙目炯炯的曼殊,驚嘆道:“是兒高抗,當逃禪,否則,非壽征也。”這是否可視為曼殊的第一次“佛緣”?他以后的出家,是否接受了其中隱秘的暗示呢?就在此后不久,新會慧龍寺的贊初大師適巧化緣至此,失去“家”的溫馨的曼殊遂決意出家,于廣州的六榕寺(亦名長壽寺)祝發為僧。
對于幼年的曼殊來說,此舉雖不免帶有一些“負氣”的成分,但他在人生之路上的這一最初選擇,不正有力地折射出人生的殘酷以及他對這種異己的生存環境的悲憤抗議嗎?

“易水蕭蕭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這是曼殊筆下少有的壯語。何其驍悍高邁、踔厲豪縱,讀之不禁令人神旺。
從表面看來,無論是體魄還是氣質,曼殊似乎都缺乏結結實實的“肌肉感”,但他那贏弱的身軀里卻不時進發出擎槍殺逆的抗爭雄氣。
早在1902年冬,曼殊在日本留學期間,便毅然加入陳獨秀領導的“以民族主義為宗旨,以破壞主義為目的”的“青年會”,其后,他又先后加入“拒俄義勇隊”“軍國民教育會”“亞洲和親會”等革命組織,并矢志改習陸軍,以期實行。他把苦悶拋在一邊,把孤獨遺向過去,肩著苦難,沐著血腥,義無反顧地投入民族解放的前沿。
在那樣一個崇尚暴力與血火的動蕩時代,需要一大批以激情、勇氣、沖動、彪悍和“酒神”精神為生命特征的勇士。在時代精神的激蕩下,曼殊從不吝惜熱血,甘冒白刃以行之。一次,當他聽到保皇黨康有為吞沒華僑捐款,致使唐才常領導的武漢自立軍起義失利的消息后,競欲向陳少白借手槍對其行刺,僅此一端,足證其履險犯難、拔劍而起的豪俠之風。
“易水蕭蕭人去也”;身披“自如霜”的“一天明月”的曼殊,此時筆下的月亮,已不復有一絲凄清與迷茫。

曼殊在南社同人中享有“革命和尚”的盛譽,固無異辭;曼殊的“護教論”與“新教論”,在中國近代佛教衰頹的現狀下,則因其開啟了“中國佛教近代革新運動的先聲”,奠定了中國近代佛教振興的思想基礎,而使曼殊被譽為“中國的馬丁·路德”。但在參與革命與“護教”“新教”的同時,那位暴飲暴食、濫吃花酒、自瀆自戕者,也確非另一個蘇曼殊。這一點,往往使論者感到困惑。其實,無論是歷史本身,還是歷史建構中的人,皆不必強求“系統”“秩序”;表面上的散亂無章、矛盾甚至悖謬,反倒更接近歷史的本相。“憑欄一片風云氣,甘作神州袖手人”,曼殊際值季世,白云蒼狗,劫運重重,他的或“入”或“出”,亦“僧”亦“俗”,正說明曼殊作為“這一個”所具有的近代知識者普遍存在的“不安寧心態”。

事實表明,革命,并未能使他找到最終的精神歸宿,甚至也未使他走出陰森的“心獄”。因此,他必須找到另外一種換氣方式,方能存活下去;為此,曼殊曾盡脫僧侶的矜持,走進一片屬于戀人的領地—— 年華風柳共飄蕭,酒醒天涯問六朝。
猛憶玉人明月下,悄無人處學吹簫。
但“明月”下的詩性想象畢竟不能代替實實在在的切膚感受。愛情,對曼殊來說,不啻是一場意志的戰爭。“多情”與“無情”,構成了戀愛中的曼殊依違于“出”與“入”的二重心律;要之,“凡心”驅使他忘情地啜飲著愛情的醇醪,可“禪心”卻使他極力規避著愛情的歸宿;為了徹底擺脫這種“分明化石心難定”的窘境,曼殊竟匪夷所思地發表了一個“東方柏拉圖式”的性愛宣言,將男女的情愛喻為“靈魂之空氣”,復將性欲喻為登山,“及峰為極,越峰則降矣”,并將愛欲嚴格地限制在“吾等互愛而不及亂”的理性界限中;盡管如此,曼殊仍未能走出自制的困境之中。尤其是,當戀火愈熾時,“袈裟點點疑櫻瓣,半是脂痕半淚痕”的痛楚愈是令他不堪為懷。應當指出,由于“身世之恫”,在曼殊身上,那種變異了的“奧狄帕司情結”愈加強烈;以故,他將女性奉若神明,日夕觀賞,卻從不破其禪定。在日本期間,他一度對女性的發髻大為沉迷,曾臨街寫生,廣事搜羅,想必這是他從愛情的氍毹上退出后所干的營生。他所畫的女子發髻,不禁令人想起了善畫羊毛的德國畫家魯斯——在不勝工細的無數細節中,享受著純真的幸福。
曼殊一生,確曾將不少時光消磨于珠光釵影之中。可每當曼殊陷入“四山風雨總纏綿”的戀情時,他總要抽身而去——
烏舍凌波肌似雪,親持紅葉索題詩。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
對于曼殊而言,那一次次看似薄幸、輕佻甚至殘忍的“歸去”,不僅保全了他的純情與禪修,也使他擁有那份天馬行空無所羈絆的“自由”的孤獨——當然,這一切都是要以“美人”凄麗的回憶和悲哀的淚水為代價的。
“蘭蕙芬芳總負伊,并肩攜手納涼時。舊廂風月重相憶,十指纖纖擘荔枝。”天上的那輪古今同慨的明月,此時竟化為曼殊向“美人”投去的求恕目光。
十一
曼殊的“歸去”,其實并非由于天性的冷漠;相反,恰恰是因為他對某種東西過分癡心,而又出于一種隱秘的情結必須忍痛割舍。作為“大有情人”,曼殊總會情不自禁地為異性罩上一層層圣潔的光輝——他無時不渴望在情人的眼睛里,度過每一個寧靜的黃昏;可這一切,只存在于他那純屬個人的隱秘的內心世界中,一回到現實世界中,則只能聽命于自身以外的其他因素。換句話說,他的皈依空門,并非是對生活的淡漠,而是對過多情熱的有意抑止,這就使他常常陷于“我執”與“破我執”的自我沖突中,始終擺脫不了這種張力的撕扯。為此,他疲乏已極,痛苦已極……
……
二十三
曼殊的身體本來就弱如蒲柳,如此漫無節制地痛飲暴食,超負荷地折騰的結果,他很快就住進了由法國天主教會創辦的上海廣慈醫院。屬于曼殊的時間之焰在此燃盡最后一縷微光。懨懨臥病的曼殊,仍未失與生俱來的浪漫,仍擬與章太炎聯袂作歐洲之游;死亡,無情地沒收了他的這一計劃。
處在彌留之際的曼殊,曾叮囑友人要以“僧衣喪我”,接著以微弱到幾乎聽不見的凄切之聲呼喚著遠在東島的老母;最后,他雙目微閉,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八個字的遺言:“一切有情,都無掛礙!”——顯然,曼殊臨終前的這些生命跡象,皆指向一種平靜的解脫——一種源自生命深處的身心解放。
曼殊于1918年逝世后,其靈柩被移送到廣肇山莊浮厝,直到1924年6月,南社社友們才籌足葬費,由陳去病負責將靈柩移葬在曼殊生前十分喜愛的地方——西湖孤山西泠橋北堍。
天才的隕滅,從來都是大絕唱、大完成、大話題;——作為一個退出時間的人,其生前的恐懼與期待、迷惘與追求、絕望與掙扎,天才的孤憤和沉郁,人生的凄苦和悲壯,連同那雨絲般的夢幻、流云般的奇思,都在此歸于永寂;以故,天才的墓塋遂成為接納憑吊之所。來到這里的人們,腳步是那樣的輕,意念是那樣的誠,他們以生命的名義默默地獻上一份虔敬、一縷心香……
如今,位于孤山之陰的蘇曼殊原墓廬,早已被毀;那坍塌的碑銘,亦不知流落何處。然而,詩人用生命鑄造的文本仍屹立在那里,生動如初,絲毫不染歲月的塵埃——相對于有形的墓碑,這些歷劫猶存、精光四溢的文字,才是活在人們心中的不倒碑銘。
二十四
曼殊本人生前一再嗟嘆遭逢不偶,無人解會,可他的詩,卻超逾了“凡”與“禪”,甚至超逾了文本所展示的特定時空,而透出“一脈清新的近代味”,這不僅使曼殊成為清末民初獨耀文壇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中國詩史上最后一位把舊體詩做到極致的詩人”,“是古典詩一座最后的山峰”。更令曼殊逆料不到的是,在其身后,由柳亞子、柳無忌父子所編纂的《曼殊全集》(1928—1929年,北新書局版)發行量竟達數萬之巨,在新文學初期的狂飆時代,掀起了一陣“曼殊熱”。這種“曼殊熱”不僅限于國內,而且發展到國外。日本的不少著名作家如佐藤春夫、池田孝、增田涉、米澤秀夫等曾先后對其進行研究,并翻譯了他的作品。在20世紀30年代,在東京日本橋地區的三越百貨公司舉辦文藝家追慕展覽會,曾專門展出了曼殊的詩、繪畫、書籍和墨跡以及他的袈裟。而英國漢學家亨利·麥克阿里弗則是將蘇曼殊介紹給西方讀者的第一人。此外,翁聆雨和羅郁正通過對曼殊的研究,高度評價曼殊是“清代最后一個大詩人”,他所做的工作,除嚴復、林紓外,“應該獲得第三個大翻譯家的地位”。
迨至20世紀80年代后,“曼殊熱”再度興起,這不僅表現為研究人數的增加,更表現在研究深度的不斷拓展。目前,曼殊已然“走向世界”;各種研究他的文章,已呈扇形地鋪展開來。從這個意義上說,死亡對于曼殊來說,早已不具有終結的意味。
二十五
曼殊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他究竟留下來什么樣的生命話語,以致在時隔近百年之后,仍引發這個世界關于他的如此持久的緬想與景慕?在本文收筆之時,我的心頭仍不時地閃現出如上的自問。
對此,也許只有尼采的那句名言可以詮釋這一切——
“我愛這樣的人:他創造了比自己更偉大的東西,并因此而毀滅!”
邵盈午 2012年元月撰于古彭搴蘭□

目次

以詩并畫留別湯國頓
住西湖白云禪院作此
花朝
春日
有懷
集義山句懷金鳳
題畫
莫愁湖寓望
憶劉三、天梅
久欲南歸羅浮不果,因望不二山有感,聊書所懷,寄二兄廣州,兼呈晦聞、哲夫、秋枚三公滬上
西湖韜光庵聞鵑聲柬劉三
為調箏人繪像(二首)
調箏人將行,屬繪《金粉江山圖》,題贈二絕
寄調箏人(三首)
題《靜女調箏圖》
本事詩(十首)
次韻奉答懷寧鄧公
游不忍池示仲兄
代柯子柬少侯
寄廣州晦公
謁平戶延平誕生處
題《師梨集》
失題
過若松町有感
過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櫻花落
淀江道中口占
過蒲田
落日
題《拜輪集》
耶婆提病中,末公見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曠處士
步韻答云上人(三首)
別云上人
柬法忍
以胭脂為某君題扇
遲友
無題(八首)
吳門依易生韻(十一首)
何處
南樓寺懷法忍、葉葉
為玉鸞女弟繪扇
飲席贈歌者賈翰卿
佳人
東行別仲兄
憩平原別邸贈玄玄
偶成
芳草
東居雜詩(十九首)
碧闌
晨起口占
題蔡哲夫藏擔當《山水冊》
附編:斷句五聯
附錄一:蘇曼殊簡譜
附錄二:各家論蘇曼殊其人
附錄三:各家論蘇曼殊詩
后記

書摘/試閱

本事詩(十首)

無量春愁無量恨,一時都向指間鳴。
我亦艱難多病日,①那堪重聽八云箏。②

丈室番茶手自煎,③語深香冷涕潸然。④
生身阿母無情甚,為向摩耶問夙緣。⑤

丹頓拜輪是我師,⑥才如江海命如絲。⑦
朱弦休為佳人絕,⑧孤憤酸情欲語誰?

愧向尊前說報恩,香殘玦黛淺含顰。⑨
卿自無言儂已會,湘蘭天女是前身。⑩

桃腮檀口坐吹笙,春水難量舊恨盈。
華嚴瀑布高千尺,未及卿卿愛我情!

烏舍凌波肌似雪,親持紅葉索題詩。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

相憐病骨輕于蝶,夢入羅浮萬里云。
贈爾多情書一卷,他年重檢石榴裙。

碧玉莫愁身世賤,同鄉仙子獨銷魂。
袈裟點點疑櫻瓣,半是脂痕半淚痕。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九年面壁成空相,持錫歸來悔晤卿。
我本負人今已矣,任他人作樂中箏!
【題解】
這組詩發表于一九一〇年十二月《南社》第三集。其中第九首另刊于一九〇九年十二月《南社》第一集。題為《有贈》,又刊于一九一四年五月《民國》第一號的《燕子龕隨筆》,題為《春雨》。
關于這組詩,柳亞子在《對于曼殊研究草稿的我見》中說:“曼殊《本事詩》脫稿后即分寄給朋友,我和高天梅、蔡哲夫都有和作,現在還留存在我的舊詩集中,這的確是一九〇九年上半年的事情。”又在《蘇和尚雜談》中說:“在一九〇九年春天我的舊詩稿上,寫著《曼殊寄示近作占此報之》的四首七律,還有《和曼殊〈本事詩〉七章》。此時應有曼殊寄我的信和詩稿,但現在已找不到了。”由此推斷,這組詩當作于該年的春天。
關于這組詩所寫的對象問題,歷來說法有四:一、認為是寫百助的。柳無忌《蘇曼殊及其友人》:“曼殊的《本事詩》十章,全為百助而作。”柳亞子《答馬仲殊先生書》:“《本事詩》十章及調箏人各首,已能證明其為百助眉史而作。”二、認為其中有寫“靜子”的。熊潤桐《蘇曼殊及其〈燕子龕詩〉》:這四首《本事詩》“當拿來和他的《斷鴻零雁記》合看,那本記里面敘他東歸后的情史,可以做這幾首詩的注腳”。三、認為“靜子是百助的影子”。羅建業《曼殊研究草稿》:“《本事詩》是詠他和百助女史遇合的事;尤其是‘調箏人’即百助。我又拿來和《斷鴻零雁記》中的靜子印證,真覺有頭頭是道之妙!”四、認為是寫“一種理想的美人”的。周作人《曼殊與百助》:“我疑心老和尚只是患著單思病,他懷抱著一個永遠的幻夢,見了百助、靜子等活人的時候,硬把這個幻夢罩在她們身上。”
綜上所述,似以第一種說法為宜,因從蔡哲夫所藏曼殊墨跡來看,這組詩是曼殊與陳仲甫(獨秀)唱和之作。其時二人同住東京清壽館,與百助時相往還;而此時“靜子”已死,揆諸情理,作為“大有情人”的曼殊自不愿重提這段“傷心史”,而作為深知曼殊其人且亦知曉曼殊與“靜子”之關系的陳仲甫,似亦不會“重惹舊啼痕”,故注者以為還是柳亞子的《本事詩》十章“為百助眉史而作”之說較為可從。
對于這組詩,鄭逸梅曾以“風華靡麗”四字概括(參看《題曼殊上人〈本事詩〉九章后》)。熊潤桐則稱之為“哀怨楚惻的結晶”(參看《蘇曼殊及其〈燕子龕詩〉》)。于右任在《獨對齋筆記》中稱這組中的第九首“尤入神化”。楊德鄰在《錦笈珠囊筆記》中稱此詩:“不著跡相,御風泠然。”
P36-39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1
絕版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