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最偉大的思想家:榮格(簡體書)
滿額折

最偉大的思想家:榮格(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0 元
定價
:NT$ 120 元
優惠價
8710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首先簡要介紹了榮格的生平經歷,以讓讀者瞭解其思想的形成和發展脈絡,然後則選擇性地著重介紹了榮格關於“精神分析”、“分析心理學”、“對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理解”等方面的思想,幫助讀者準確把握其富有啟發性和包蘊性的思想。

作者簡介

譯者周豔輝,中央編譯局《國外理論動態》雜誌編輯,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博士畢業.譯有《協商民主:挑戰與反思》。

名人/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北大、人大、復旦、武大等校30名師聯名推薦,哲學專業學生、文科大學生及哲學愛好者的必讀書。

一本書讀通分析心理學創始人榮格:在儘量少地提及佛洛德的情況下,榮格的觀點的原貌究竟如何?

 

媒體評論

北大、人大、復旦、武大等校30名師聯名推薦:

北京大學:張世英、趙敦華、陳啟偉、陳波、李超傑

中國人民大學:吳瓊

復旦大學:劉清平

武漢大學:郝長墀、何衛平、袁銀傳

北京師範大學:曹衛東

中山大學:朱剛

浙江大學:董平

山東大學:譚鑫田、張祥龍、黃啟祥

中央民族大學:趙士林

華東師範大學:方旭東、張曉林

中國政法大學:宮睿

中國傳媒大學:李智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楊富斌、胡自信、李中澤

上海外國語大學:劉中民

河北師範大學:李素霞、王軍

中國社科院:馬寅卯、陳志剛、周偉馳

名師推薦語:

《最偉大的思想家》系列叢書是廣大學生和哲學愛好者步入人類智慧殿堂的入門書。既簡述了西方著名思想家的生平,又緊扣思想家的原著,並聯繫當前的現實,紹介了他們的最有啟發性和包蘊性的思想和命題,目的是激發讀者思考問題、生髮新的思想和進一步閱讀原著的興趣。

——張世英(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導)

《最偉大的思想家》系列叢書集學術性與普及性於一體,每本書作者都是研究其所論述的哲學家的著名學者,在為本叢書撰稿時以普及和入門為目的,用概要方式介紹哲學家主要思想,要言不煩,而不泛泛而談,特點和要點突出,文字簡明通俗,同時不失學術性,或評論其是非得失,或介紹哲學界的爭議,每本書後還附有該哲學家著作和重要第二手研究著作的書目,供有興趣讀者作繼續閱讀之用。由於這些優點,這套叢書在國外是不可多得的哲學暢銷書,不但是哲學教科書,而且是很多哲學業餘愛好者的必讀書。

——趙敦華(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導)

世人如欲快捷地瞭解最重要的一些西方哲學家們,這套《最偉大的[西方]思想家》叢書是一個可行的選擇。作者們都是有關方面的學者,在不長的篇幅中明曉地勾勒出一位位哲學家的人生和思想,讓不具備專業基礎的有心讀者也能得其要旨,贏得一個可繼續探究的起點。

我們生活在一個中西不得不遭遇、磨擦和交融的時代。如欲有深度地理解和轉化我們自己祖先的哲理,必須對那些屬於“他者”的哲學世界有切當理解。希望這套叢書在新的中西交匯中起到某種作用。

——張祥龍(山東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導)

一千年後人類如果還在,他們的活法照樣離不開《最偉大的思想家》系列叢書紹介的那些哲人理念的形塑效應。這或許也就是你應當通過這套叢書走進這些哲人的理念世界的最重要理由。

——劉清平(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導)

每一個思想體系就如一個精神殿堂。對於初學者而言,要想領略和欣賞其中的奧妙和美麗,需要一個好的引導。這位元引導者需要給初學者既展示出其整體面貌又不浮光掠影。大部頭的學術專著往往令人望而生畏,而思想史著作的章節因其篇幅限制顯得過於簡略。《最偉大的思想家》系列叢書的作者以其深厚的學術背景,深入淺出,用十萬字左右的篇幅,向讀者勾勒出了每位思想家的精神概貌,引人入勝。無論是初學者,還是專業研究人員,閱讀這些系列叢書,都會感到獲益匪淺。

——郝長墀(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導)

《最偉大的思想家》叢書集著名思想家生平、著作、思想為一體,生平評介客觀公允、著作解讀全面經典、思想介紹深入淺出。是一套集文化普及與學術研究為一體的精品力作。普通讀者不覺其晦澀,專業研究者不覺其膚淺。是人類最偉大思想家的全景圖譜。

——袁銀傳(武漢大學教授、博導)

《最偉大的思想家》叢書仿佛是一個思想導遊,通過一部部深入淺出的“小書”,引領讀者走進那些曾經影響世界的“大思想”,與令人敬畏的思想大師們展開一場場別開生面、穿越時空的思想對話。

——李超傑(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說它是小書,只是就裝幀的體量而言,至於它在學術深度上,就決非小書。總之,套用《論語》上的一句話:(此書)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方旭東(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導)

《最偉大的思想家》系列叢書能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容易看得懂的語言瞭解各大思想家的核心思想,一掃傳統思想家傳記晦澀冗長的毛病,而以簡明、清晰、直接、具體的文風吸引人,是化繁為簡、化厚為薄的最佳例子。

——周偉馳(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

 

總 序
趙敦華

賀麟先生在抗戰時期寫道:“西洋哲學之傳播到中國來,實在太晚!中國哲學界缺乏先知先覺人士及早認識西洋哲學的真面目,批評地介紹到中國來,這使得中國的學術文化實在吃虧不小。”賀麟先生主持的“西洋哲學名著翻譯委員會”大力引進西方哲學, 解放后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漢譯世界學術名著》的“哲學”和“政治學”系列以翻譯引進西方哲學名著為主。20世114年代以來, 三聯書店、上海譯文出版社、華夏出版社等大力翻譯出版現代西方哲學著作,這些譯著改變了中國學者對西方哲學知之甚少的局面。但也造成新的問題:西方哲學的著即使被譯為漢語,初學者也難以理解,或難以接受。王國維先生當年發現西方哲學中“可愛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愛”,不少讀者至今仍有這樣體會。比如, 有讀者在網上說:“對于研究者來說,原著和已經成為經典的研究性著作應是最為著力的地方。但哲學也需要普及,這樣的哲學普及著作對于像我這樣的哲學愛好者和初學者都很有意義,起碼可以避免誤解,尤其是那種自以為是的誤解。只是這樣的書還太少, 尤其是國內著作。”這些話表達出讀者的迫切需求。
為了克服西方哲學的研究和普及之間隔閡,中華書局引進翻譯了國際著名教育出版巨頭湯姆森學習出版集團(現為圣智學習集團) 的“華茲華斯哲學家叢書” (Wadsworth Philosophers)。“華茲華斯”是高等教育教科書的系列叢書,門類齊全,“哲學家叢書”是“人文社會科學類”中“哲學系列”的一種,現已出版88本。這套叢書集學術性與普及性于一體,每本書作者都是研究其所論述的哲學家的著名學者,發表過專業性強的學術著作和論文,在為本叢書撰稿時以普及和入門為目的,用概要方式介紹哲學家主要思想,要言不煩,而不泛泛而談,特點和要點突出,文字簡明通俗,同時不失學術性,或評論其是非得失,或介紹哲學界的爭議,每本書后還附有該哲學家著作和重要第二手研究著作的書目,供有興趣讀者作繼續閱讀之用。由于這些優點,這套叢書在國外是不可多得的哲學暢銷書,不但是哲學教科書,而且是很多哲學業余愛好者的必讀書。
“華茲華斯哲學家叢書”包括耶穌、佛陀等宗教創始人, 以及沃斯通克拉夫特、艾茵?蘭德等文學家,還包括老子、莊子等中國思想家。中華書局在這套叢書中精選出中國人亟需了解的主要西方哲學家,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梭羅和加繆等富有哲理的文學家和思想家,改名為“世界思想家譯叢”翻譯出版。中華書局一向以出版中國思想文化典籍享譽海內外,這次引進翻譯這套西文叢書,具有融會中西思想的意義。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在思想文化頻繁交流的全球化時代,沒有基本的西學知識,也不能真正懂得中華文化傳統的精華,讀一些西方哲學的書是青年學子的必修課,而且成為各種職業人繼續教育的新時尚。中華書局的出版物對弘揚祖國優秀文化傳統和引領時代風尚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值得贊揚和支持。
張世英先生擔任這套譯叢的主編,他老當益壯,精神矍鑠,認真負責地選譯者,審譯稿。張先生是我崇敬的前輩,多年聆聽他的教導,這次與他的合作,更使我受益良多。這套叢書的各位譯者都是學有專攻的知名學者或后起之秀,他們以深厚的學養和翻譯經驗為基礎,翻譯信實可靠,保持了原書詳明要略、可讀性強的特點。
本叢書45冊分兩輯出版后,得到讀者好評。我看到這樣一些網評:“簡明、流暢、通俗、易懂,即使你沒有系統學過哲學,也能讀懂”;“本書的脈絡非常清晰,是一本通俗的入門書籍”;“集文化普及和學術研究為一體”;“要在一百來頁中介紹清楚他的整個哲學體系,也只能是一種概述。但對于普通讀者來說,這種概述很有意義,簡單清晰的描述往往能解決很多閱讀原著中出現的誤解和迷惑”,等等。
這些評論讓我感到欣慰,因為我深知哲學的普及讀物比專業論著更難寫。我在中學學幾何時曾總結出這樣的學習經驗:不要滿足于找到一道題的證明,而要找出步驟最少的證明,這才是最難、最有趣的智力訓練。想不到學習哲學多年后也有了類似的學習經驗:由簡入繁易、化繁為簡難。單從這一點看,柏拉圖學園門楣上的題詞“不懂幾何者莫入此門”所言不虛。我先后撰寫過十幾本書,最厚的有80、90萬字,但影響最大的只是兩本30余萬字的教科書。我主編過七八本書,最厚的有100多萬字,但影響最大的是這套叢書中多種10萬字左右的小冊子。現在學術界以研究專著為學問,以隨筆感想為時尚。我的理想是寫學術性、有個性的教科書,用簡明的思想、流暢的文字化解西方哲學著作繁瑣晦澀的思想,同時保持其細致縝密的辨析和論證。為此,我最近提出了“中國大眾的西方哲學”的主張。我自知“中國大眾的西方哲學,現在還不是現實,而是一個實踐的目標。本人實踐的第一步是要用中文把現代西方哲學的一些片段和觀點講得清楚明白”。欣聞中華書局要修訂再版這套譯叢,并改名為《最偉大的思想家》,每本書都是講得清楚明白的思想家的深奧哲理。我相信這套叢書將更廣泛地傳播中國大眾的西方哲學,使西方哲學融合在中國當代思想之中。
2013 年10 月于北京大學藍旗營

目次

1 榮格的生平

榮格的早期生活

榮格的教育背景

榮格的職業生涯

2 精神分析的歲月

導論

博士論文

聯想測試

情結

精神分析與精神分裂症

轉變的象徵

3 分析心理學的發展

導論

心理類型

4 插曲: 關於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研討班

導論

關於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研討班

5 宗教?煉金術和神話

導論

宗教

煉金術

神話與超自然現象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精神分析的歲月

導論

通常認為,榮格直到與佛洛德相遇之後才開始投身於心理學。其實,在他對佛洛德發生興趣之前,榮格在布林霍爾茲利已經開始其研究工作。榮格一直以來就在診所裡與病人打交道,並逐漸地意識到與佛洛德的關聯性。一直到1906年他發表了關於精神分裂症的著作《精神分裂症的心理學》,榮格才與佛洛德交往,兩人開始了短暫但重要的工作關係。

這一章的主要內容是榮格的早期著作,從他的博士論文《論所謂神秘現象的心理學與病理學》到加速其與佛洛德決裂的《轉變的象徵》一書。由於佛洛德在精神分析發展中的重要性,與其他章相比,佛洛德將在這一章被更多地提及。

佛洛德與榮格所共有的另一個方面就是他們都接受過廣泛的科學訓練,這一點在評價他們的研究工作時通常沒有被清楚地提出。就像我們在上一章所說的,榮格是因為經濟的原因而選擇成為一名內科醫生的,又因為克拉夫特-埃賓的教科書而立志成為一名精神病醫生。在布林霍爾茲利期間,榮格專注於研究已死亡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腦組織。普遍的觀點認為,在這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腦中一定存在某些(something)損傷。而榮格像其他人一樣,找不到損傷的所在之處。雖然他仍密切關注著其他人在這一方面的最新研究,但他越來越對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方面產生了興趣。到了今天,關於精神分裂症的生理方面與基因方面的原因我們所知道的越來越多,但它仍是一個未解的謎團。佛洛德首先是一位神經病學家,然後出於經濟與政治方面的考慮而成為了治療專家。佛洛德知道,由於反猶太主義的盛行,他可能無法在維也納獲得一份穩固教職。和榮格一樣,佛洛德作為一名內科醫生的背景一開始就關注于心理現象的生理基礎。有關神經細胞存在的最新發現激發了佛洛德的極大興趣。他開始寫作一本他稱之為《科學心理學方案》的書。在這本最終在其去世後於1950年出版的書中,佛洛德試圖把心理功能與生理功能聯繫起來。由於當時的科學還沒有發展到足夠複雜的程度,因而在某種意義上說,此“方案”一開始就註定了會以失敗告終。因此,就像榮格在其之後所做的那樣,佛洛德在其職業生涯的最後階段主要地集中在心理這一方面。在早期佛洛德與早期榮格之間的另一相似之處就是,兩人在其職業生涯早期都與法國心理學家簡?馬丁?夏爾科(Jean Martin Charcot1825—1893年)有聯繫。佛洛德於18851886年直接與夏爾科一道工作,而榮格則於1902年與夏爾科的學生、法國精神病學家皮埃爾?珍妮特(Pierre Janet)共事過。夏爾科與珍妮特都關注於歇斯底里症與催眠。

博士論文

許多榮格將在其後來的職業生涯中更完整提出的觀點,都已經可以在其博士論文《論所謂神秘現象的心理學與病理學》中找到。這篇博士論文主要地是對S?W?所作的一個分析,即“發生在一個沒有多少遺產繼承的小女孩身上的夢遊病例”。她是一個擔當著其死去祖父的精神“靈媒”(用更現代的術語)的年輕女孩,她在一種類似催眠的狀態中提及了榮格的祖父及其他人。榮格觀察到了這些狀態和“桌子靈動(Table-turning)”事件(類似于靈應板的經歷)。多年之後,我們發現S.W.是榮格的堂妹。正因為如此,榮格才能夠目睹到桌子靈動的系列事件以及解釋S.W.為什麼會提及榮格的祖父。由於這是他的博士論文,榮格在其所作的分析中相當謹慎。他全面研究了現有的文獻並提出了幾點保守的結論。榮格認識到,許多報導出來的類似病例都與處在青春期的人有關。他推論到,邁向成年的人格的形成可能是其原因。“我們必須假定在這些困擾與青春期生理特徵的變化之間存在某種聯繫。”在佛洛德的著作《夢的解析》與《歇斯底里症研究》的基礎之上,榮格得出結論,即那種S.W.稱之為伊文思(Ivenes)的強大的、更成熟的女性人格,是一種“欲望滿足(wish-fulfilment)”。也就是說,它是“對性感的一種女性的預感……僅僅是性的欲望滿足的夢想”。⑤雖然在這篇論文中佛洛德只在三個地方被提及,但榮格在回應針對他的著作所作的批評性評論時,肯定了佛洛德的重要性。在他對評論家哈恩(Hahn)所作的回復中,榮格說道他“對於病人所作的分析並不像哈恩先生認為的那樣是以法國作家的理論作為其基礎的,而是建立在佛洛德有關歇斯底里症研究的基礎之上的”。

我們還應該注意,榮格在一開始討論S.W.時,也曾小心地提及了她的家庭歷史[注意其論文有關S.W.一節的標題中的用詞“沒有多少遺產繼承(poor inheritance)”]。他列舉了她那些有精神問題的親戚:她祖父具有“非睡眠幻覺”,她祖父的一位兄弟“精神恍惚,舉止古怪”,她的祖母可能在一場傷寒之後經歷了一段持續了三天的催眠狀態並經常“發佈預言”,她父親以及他父親的兩位兄弟性情古怪,“滿腦子怪異的想法”,而他父親的另一位兄弟則“古怪異常,有天賦卻偏執”,而S.W.的母親具有“一種天生性的、精神變態的自卑感,常常幾近於精神病”,S.W.的一位姐妹是“一位歇斯底里症與幻想症患者”,最後,她的另一位姐妹“遭受著‘神經性心臟病’的折磨”。就像在這一章導論中所提到的,榮格在其早期的研究中更多地關注于生理原因的可能性。

在對SW.進行分析之前,榮格討論了E小姐的情況。E小姐聲稱,在她稱之為“精神錯亂發作”的狀態中,她看到了已死去的人。當她回到完全清醒的狀態時,她記不起這些事件。S.W.在不穩定狀態中也出現了這種記憶遺失。然而,S.W.在年歲稍大之後,似乎已經擺脫了這種奇怪的經驗。E小姐已經是一位40歲的成年人,在她緊張的時候便陷入到精神錯亂狀態。在這本書的結尾,榮格說道,他之所以在此書的開頭提及E小姐,是為了在有關夢遊的病理學理解與非病理學的理解之間進行比較。這裡,他是在比英語中的夢行症(sleepwalking)更廣泛的意義上來使用夢遊症(somnambulism)這一詞的。在這篇論文中,那些不能被主要的或占主導地位的人格所記住的所有形式的表面的意識行為,都被看作是夢遊症。

正如我們即將看到的,在這裡所介紹的一些其他主題將會在稍後的章節中被討論到。現在讓我們簡單地提及一下。到後面,榮格將更重視神秘現象的研究,將一些因果性因素從個人的親身經歷之中排除出去。此處就像我們看到的,他是在S.W.E小姐的真實生活中尋求一種解釋。第3章將會討論榮格對於非個人無意識或“集體”無意識這一概念的完整發展。在這一章的後面部分,我們將提及《轉變的象徵》一書中關於此概念的最初線索。在這篇論文中,榮格還引用了弗雷德里希?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然而,榮格沒有對其所引用的文本進行分析。他只是將其作為潛憶(cryptomnesia)的例子而提出。潛憶也就是這樣一種情況,有人以為他說了一些源於自身之中的事情,而實際上這些事情他以前就接觸過,只是你不再記得那些經歷罷了。榮格對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所作的分析將在第4章討論。

聯想測試

在布林霍爾茲利期間,榮格開始了後來逐漸被稱之為“聯想測試”的實驗。這與佛洛德自己所謂的自由聯想並不是毫無相同之處。然而,與佛洛德的不同之處在于,榮格是在實驗的環境之下來研究詞語聯想的。榮格要求被試者以浮現於頭腦中的第一個詞語來對其聽到的詞語作出反應。測試大約一百個詞語,被試者根據刺激(由榮格說出的詞語)與反應(被試者回答的詞語)之間的間隔計時。榮格發現在對那些對其具有某種情感含義的區域內的詞語作出反應時,被試者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多數情況中,被試者意識不到這種反應時間的推延。通過注意這些反應時間,觀察者或分析者就能確定問題區域之所在,這些問題區域可能包圍著某些佛洛德所說的壓抑。在這些問題區域中,心理能量被用來使得這些觀念不被意識到。

在他的研究中,榮格注意到的另一件事是,人們通常彼此聯繫密切,例如,父母和孩子或夫妻之間會面對同一個刺激性的詞語躊躇。由於它會阻止人們發展自己強烈的人性,榮格對此懷有疑問。它甚至可能反向地影響分析者。通過聯想測試,榮格發展了他的情結理論,那是他早期研究的下一個主要觀點。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