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叔本華(簡體書)
滿額折

叔本華(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0 元
定價
:NT$ 120 元
優惠價
87104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首先簡要介紹了叔本華的生平經歷和他的性格,以讓讀者了解其思想的形成過程和原因,然后則以其最重要的著作《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以及《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為核心,分別對叔本華在哲學、美學、道德等方面的思想進行了全面、深刻地論述,幫助讀者既能了解叔本華的整體思想,又能把握其富有啟發性和包蘊性的思想。

作者簡介

譯者王德巖,北方工業大學文法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畢業。

名人/編輯推薦

北大、人大、復旦、武大等校30名師聯名推薦,哲學專業學生、文科大學生及哲學愛好者的必讀書。
一本書讀通意志主義哲學家叔本華:為何莫泊桑稱其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夢想破壞者”?

總 序
趙敦華

賀麟先生在抗戰時期寫道:“西洋哲學之傳播到中國來,實在太晚!中國哲學界缺乏先知先覺人士及早認識西洋哲學的真面目,批評地介紹到中國來,這使得中國的學術文化實在吃虧不小。”賀麟先生主持的“西洋哲學名著翻譯委員會”大力引進西方哲學, 解放后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漢譯世界學術名著》的“哲學”和“政治學”系列以翻譯引進西方哲學名著為主。20世116年代以來, 三聯書店、上海譯文出版社、華夏出版社等大力翻譯出版現代西方哲學著作,這些譯著改變了中國學者對西方哲學知之甚少的局面。但也造成新的問題:西方哲學的著即使被譯為漢語,初學者也難以理解,或難以接受。王國維先生當年發現西方哲學中“可愛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愛”,不少讀者至今仍有這樣體會。比如, 有讀者在網上說:“對于研究者來說,原著和已經成為經典的研究性著作應是最為著力的地方。但哲學也需要普及,這樣的哲學普及著作對于像我這樣的哲學愛好者和初學者都很有意義,起碼可以避免誤解,尤其是那種自以為是的誤解。只是這樣的書還太少, 尤其是國內著作。”這些話表達出讀者的迫切需求。
為了克服西方哲學的研究和普及之間隔閡,中華書局引進翻譯了國際著名教育出版巨頭湯姆森學習出版集團(現為圣智學習集團) 的“華茲華斯哲學家叢書” (Wadsworth Philosophers)。“華茲華斯”是高等教育教科書的系列叢書,門類齊全,“哲學家叢書”是“人文社會科學類”中“哲學系列”的一種,現已出版88本。這套叢書集學術性與普及性于一體,每本書作者都是研究其所論述的哲學家的著名學者,發表過專業性強的學術著作和論文,在為本叢書撰稿時以普及和入門為目的,用概要方式介紹哲學家主要思想,要言不煩,而不泛泛而談,特點和要點突出,文字簡明通俗,同時不失學術性,或評論其是非得失,或介紹哲學界的爭議,每本書后還附有該哲學家著作和重要第二手研究著作的書目,供有興趣讀者作繼續閱讀之用。由于這些優點,這套叢書在國外是不可多得的哲學暢銷書,不但是哲學教科書,而且是很多哲學業余愛好者的必讀書。
“華茲華斯哲學家叢書”包括耶穌、佛陀等宗教創始人, 以及沃斯通克拉夫特、艾茵?蘭德等文學家,還包括老子、莊子等中國思想家。中華書局在這套叢書中精選出中國人亟需了解的主要西方哲學家,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梭羅和加繆等富有哲理的文學家和思想家,改名為“世界思想家譯叢”翻譯出版。中華書局一向以出版中國思想文化典籍享譽海內外,這次引進翻譯這套西文叢書,具有融會中西思想的意義。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在思想文化頻繁交流的全球化時代,沒有基本的西學知識,也不能真正懂得中華文化傳統的精華,讀一些西方哲學的書是青年學子的必修課,而且成為各種職業人繼續教育的新時尚。中華書局的出版物對弘揚祖國優秀文化傳統和引領時代風尚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值得贊揚和支持。
張世英先生擔任這套譯叢的主編,他老當益壯,精神矍鑠,認真負責地選譯者,審譯稿。張先生是我崇敬的前輩,多年聆聽他的教導,這次與他的合作,更使我受益良多。這套叢書的各位譯者都是學有專攻的知名學者或后起之秀,他們以深厚的學養和翻譯經驗為基礎,翻譯信實可靠,保持了原書詳明要略、可讀性強的特點。
本叢書45冊分兩輯出版后,得到讀者好評。我看到這樣一些網評:“簡明、流暢、通俗、易懂,即使你沒有系統學過哲學,也能讀懂”;“本書的脈絡非常清晰,是一本通俗的入門書籍”;“集文化普及和學術研究為一體”;“要在一百來頁中介紹清楚他的整個哲學體系,也只能是一種概述。但對于普通讀者來說,這種概述很有意義,簡單清晰的描述往往能解決很多閱讀原著中出現的誤解和迷惑”,等等。
這些評論讓我感到欣慰,因為我深知哲學的普及讀物比專業論著更難寫。我在中學學幾何時曾總結出這樣的學習經驗:不要滿足于找到一道題的證明,而要找出步驟最少的證明,這才是最難、最有趣的智力訓練。想不到學習哲學多年后也有了類似的學習經驗:由簡入繁易、化繁為簡難。單從這一點看,柏拉圖學園門楣上的題詞“不懂幾何者莫入此門”所言不虛。我先后撰寫過十幾本書,最厚的有80、90萬字,但影響最大的只是兩本30余萬字的教科書。我主編過七八本書,最厚的有100多萬字,但影響最大的是這套叢書中多種10萬字左右的小冊子。現在學術界以研究專著為學問,以隨筆感想為時尚。我的理想是寫學術性、有個性的教科書,用簡明的思想、流暢的文字化解西方哲學著作繁瑣晦澀的思想,同時保持其細致縝密的辨析和論證。為此,我最近提出了“中國大眾的西方哲學”的主張。我自知“中國大眾的西方哲學,現在還不是現實,而是一個實踐的目標。本人實踐的第一步是要用中文把現代西方哲學的一些片段和觀點講得清楚明白”。欣聞中華書局要修訂再版這套譯叢,并改名為《最偉大的思想家》,每本書都是講得清楚明白的思想家的深奧哲理。我相信這套叢書將更廣泛地傳播中國大眾的西方哲學,使西方哲學融合在中國當代思想之中。
2013 年10 月于北京大學藍旗營

目次

導論
1叔本華的生平與性格
2歷史背景
3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4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為表象的世界
作為意志的世界
5基礎美學:柏拉圖的永恒形式
6悲觀主義,道德和禁欲主義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基礎美學:柏拉圖的永恒形式
在哲學史上,叔本華更像是一個有趣的涉獵廣泛的美學家。他對音樂美學、繪畫藝術、詩歌和音樂都有研究。然而更讓人感興趣的是,他把藝術看作是解除人類存在的痛苦之源,即無盡的欲求(意志)的一個可能的途徑。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第三部分,他論述了這個主題。它的題目是“世界作為表象再論”。正是在這部分,他向另一位影響其哲學發展的思想家柏拉圖表示了敬意;也正是在這兒,他討論了藝術和它對于有意義的存在的積極意義。所有這些在這部分的副標題里都已表明:“獨立于充足理由律以外的表象:柏拉圖的理念:藝術的客體。”
在標題頁中他用希臘語引了柏拉圖的《蒂邁歐篇》(Timaeus),但又為那些不懂希臘語的人翻譯為:“那沒有起源而又永存的是什么?那永遠變化著、消逝著而又從未存在的又是什么?”柏拉圖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是永恒的理念,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正在生成著的東西——經驗世界。在全面論述叔本華對柏拉圖的理念的看法之前,需要介紹一點背景知識。
柏拉圖關于形式的學說是為了解釋這樣一個事實:我們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事物中,有些事物與另一些是如此相似,如果不是因為其個體性,它們看上去簡直難以辨別。讓我們以鸕鶿為例。如果一個人漫步在多巖的愛爾蘭海邊,遇到一大群黑色的、蹼足的鳥沖向海面刺向它們的食物——海洋中小到能讓這些俯沖的“轟炸機”從水中拖出來的生物,他確實無法把這些捕食的鳥中的任何一個與另一個區分開。如果我們抓上一打,把每一個的頭部染上不同的顏色,起上不同的名字,然后放掉。當我們再漫步海邊的時候,我們就能認出它們,并在這一打鳥之間作出區別了。但這只是因為我們已經設法把它們個體化。如果不借助于以這種或另外的一些方式所作的記號,我們就無法認出它們。這可以由普遍形式存在得到解釋。柏拉圖以及其后繼者都認為,這些普遍形式由每個個體得到確證,它們解釋了種的相似性。而且,它們被說成是永恒的、不變的。根據當代澳大利亞哲學家基思·坎貝爾(KeithCompbell,像其他的澳大利亞當代哲學家一樣,他喜歡與所謂的“共相問題”較勁)的看法,它們是“解決一個明顯的問題唯一的至少也是最好的方法:如何解釋實體世界中的相似性的問題,如何解釋重復的特征一再產生的問題”。他繼續說:
共相是被用來解決這樣的問題的:在實在的實體結構中,什么可以解釋我們所遇到的空間上有序相似和時間中的重復發生?共相問題只有在次要的意義上才是一個語義學問題。
但是,我不同意語義學問題只是一個次要的問題。照我的看法,實體(對象)和語義(詞)的方面已經糾纏在一起產生了關于共相問題的爭論。而且,我認為一個語義焦點為我們提供了解決共相問題的方式,最終我還會回到這個論題。正是柏拉圖在談論床和桌子、正義、美和善的時候,為隨后所上演的被稱為“唯名論與唯實論之爭”的戲劇搭好了舞臺,雖然他的看法基本上是實體性的。讓我們看一下他在《對話錄》中對蘇格拉底關于普遍形式對有意義的談話的重要性的看法:
考慮到所有這些或其他類似的困難,如果一個人拒絕承認事物理念的存在或在每一類中區分出一個明確的形式,他找不到什么東西可以安置他的思想,只要他不承認每個事物都有一個始終如一的特性,他就會徹底破壞所有談話的意義。
這是柏拉圖看問題的方式。對這個問題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所有實在論者都堅持共相的存在。那么它的對手,唯名論者呢?照坎貝爾的說法,“唯名論者”(nominalist)這個詞不只有一種拼法。他說:
有一些學者為每一個拒絕共相的人都貼上“唯名論者”的標簽,但這模糊了一個很關鍵的區別:拒絕共相、拒絕共性的存在的普通唯名論者和一些例外,他們只是把共相看作是謂詞或類的影子。他們認識到只有具體的殊相和條件(sets)具有屬性。在蒯因(Quine)那兒,還有時空的觀點;在古德曼(Goodman)那兒,甚至沒有條件。但是這種比喻哲學(tropephilosophy)強調肯定了共性(數量、關系)的存在。
“比喻哲學”是唯名—唯實之爭中出現的新的力量。澳大利亞的當代形而上學家們持有這種形而上的觀點。坎貝爾自己把“唯名論”拼寫為一個大寫的“P”,“P”代表了屬性(property)。屬性是一個比喻,它只是存在于時間中的一個抽象的特殊。但這并不是它真正的一半。這些比喻的意義才是這句話更重要的另一半。除了時空之外,沒有什么東西存在。我們平時當作事物考慮的東西,比如鉆石,只是一些比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4
缺貨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