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從臺灣看大陸:幾位學者的觀察(簡體書)
滿額折

從臺灣看大陸:幾位學者的觀察(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價
:NT$ 192 元
優惠價
87167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臺灣學者湯紹成組織并參與編寫的一部學術著作集。參與撰寫的其他三位作者,也都是臺灣各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從自己的專業背景和研究領域出發,從臺灣學界的視角觀察中國大陸的發展現況,分思想意識、政治特色、經濟發展、外事政策四個部分,針對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事務等方面進行評述,其角度之新穎、觀點之獨到、見解之深刻,均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作者簡介

湯紹成,政治學博士,畢業于德國波恩大學,現任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系研究中心所長兼研究員。身為臺灣政治界的著名學者,他對臺灣政局、臺海問題、兩岸關系均有獨到見解,曾撰寫《兩岸關系的新紀元雙賽局的分析》等論著。多年來,他曾多次到中國各地演講,參與各種活動,對促進兩岸互動、增進兩岸關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朱高正,哲學博士,畢業于德國波恩大學。
杜震華,經濟學博士,畢業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現任教于臺灣大學。
趙國材,法學博士,畢業于英國愛丁堡大學,現任教于臺灣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名人/編輯推薦

聆聽海峽對岸的聲音,了解臺灣人眼里的大陸
知名專家學者,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理性發聲
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多方面深入剖析,解讀中國大陸發展現狀及根源

目次

第一章 思想意識篇/朱高正 1

第二章 政治特色篇/湯紹成 69

第三章 經濟發展篇/杜震華 109

第四章 外事政策篇/趙國材 163

結語 194

書摘/試閱

自從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最矚目的話題,莫過于“中國的崛起”。根據統計,從2000年到2009年,也就是本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在互聯網上被點擊次數最多的就是“中國的崛起”,它的點擊量遠遠超過排名第二的“伊拉克戰爭”四倍以上,遙遙領先。尤其自2008年爆發金融海嘯以來,中國在世界的舞臺上從來就沒有那么被重視過,在任何重要的國際場合,中國的領導人總是鎂光燈聚焦的亮點。

一、中國的崛起意味著對“美歐中心主義”的質疑與挑戰
中國的崛起牽動了各方的關注,首當其沖的,就是主導了近現代世界最近500年發展的西方勢力。中國的崛起意味著對“美歐中心主義”(US-Euro-centrism)的質疑與挑戰,但卻也給了包括阿拉伯世界,以及相對窮困的亞、非、拉丁美洲等非西方國家對另類選項的期待。
15世紀末,歐洲的冒險家在一些王公貴族的支持下,開啟了“大航海時代”,隨之而來的是漫無限制的、赤裸裸的燒殺擄掠,競相搶奪世界原材料供應與市場的控制權。這就是500年來非西方世界悲慘命運的根源。伴隨武力征服之后的,是天主教、基督教改革派的宣教活動。他們以強勢文化的姿態散播“福音”,宣傳西方的意識形態,蠱惑非西方世界的知識分子。借著掠奪非西方世界人民的大量資產,西方國家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1600年英國成立東印度公司,緊接著1602年荷蘭也成立東印度公司。這個“東印度公司”,說穿了就是西方殖民帝國主義最丑陋的代理人,它們只要定期向母國繳交特定的款項,就可以取得擁有軍事武裝力量、擴張殖民地,以及發動戰爭等特權,而其母國卻不用承擔任何國際公法上的責任與義務。1624年到1661年,臺灣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口中的一塊肥肉。東印度公司的總部設在印度尼西亞的巴達維亞(今雅加達),臺灣總督由該公司直接派任。而馬六甲的歷史,更是一頁中國的王道政治與西方的強權政治的鮮明對比。
1405年,明成祖朱棣冊封流亡在馬六甲的三佛齊(今印度尼西亞巨港)王子拜里迷蘇剌為國王。在此之前,滿剌加每年要向暹羅(今泰國)貢獻四十兩的黃金充當保護費。而15世紀則是馬來亞歷史上最為風光的時代,當時馬六甲海峽幾乎成為滿剌加王國的內海,其版圖除了馬來亞外,也擁有蘇門答臘的一半,儼然與滿者伯夷(今爪哇)、暹羅鼎足而立。
1414年拜里迷蘇剌逝世,由其子母干撒于的兒沙繼位,他隨即親自率領朝貢團晉見明成祖。成祖下詔書由母干撒于的兒沙繼承王位,并賞賜金銀、冠帶、織金襲衣。1419年,母干撒于的兒沙再次率朝貢團上京,并控訴暹羅對滿剌加用兵,向皇帝求助。明成祖隨即派遣使者攜帶詔書赴暹羅,告誡暹羅國王,謂滿剌加與暹羅同為明朝屬國,如果滿剌加有過錯,理應向朝廷申訴,豈可私下動武,大家應和睦相處才是。于是暹羅不敢再以武力威嚇滿剌加。
那時鄭和率領世界最大規模的寶船艦隊,一路從東海、南海,跨越印度洋,直到東非,所到之處,無不抑強扶弱,敦睦邦誼。當時大明王朝由于鄭和七下西洋,維護了國際正義,肅清了整個廣大水域的海盜,促進海上貿易,也增進區域的繁榮。
后來由于明朝對外政策的轉變,不再派遣寶船艦隊敦睦南洋各國,這個廣大的水域就淪為西方新興的殖民帝國主義的俎上肉,而首先出現的就是葡萄牙人。1508年葡萄牙消滅了滿剌加王國,于馬六甲建立殖民政權,奴役當地人民,拜里迷蘇剌的后裔則四處流竄,在馬來亞北部建立了幾個小王國。17世紀初,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馬六甲擊敗了葡萄牙,取而代之。18世紀末,歐洲爆發了拿破侖戰爭,荷蘭為了抵抗拿破侖的軍隊,抽調所有的海外兵力回國助戰,遂將馬六甲委托給英國代管,不料英國就把它據為己有。
這段不光彩的歷史,有如1840年英國為了中國政府禁毒,而向中國發動極不名譽的鴉片戰爭一樣。與當時英國竊占馬六甲的丑行相比,美國殖民菲律賓的過程也不遑多讓。菲律賓原來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896年,后來被推尊為菲律賓國父的黎剎醫生被殖民當局處決,這引發了菲律賓全境群起反抗西班牙殖民政權。在這個反殖民斗爭的過程中,美國秘密提供資金、武器、人員訓練,大力扶持菲律賓反抗軍。
其實,美國出于戰略考慮,一直想在西太平洋建立一個根據地,本來1853年就看上了臺灣。因為臺灣控制了臺灣海峽,這是歐洲國家通往中國的主要水道,再加上臺灣擁有豐富的煤礦蘊藏量,足可作為美軍船艦在西太平洋的補給站。但后來因為國內的黑奴問題爆發了南北戰爭,無暇顧及遠東的利益,美國乃調整其西太平洋政策。
既然在現實形勢下,美國不能占有臺灣島,卻也不能坐視歐洲列強得手,所以就打算協助日本取得臺灣。甲午戰敗之后,由李鴻章負責對日《馬關條約》的談判,而他所聘請協助談判的美籍顧問,卻是剛卸下美國國務卿職務的佛斯特,這個人正是主導協助日本取得臺灣的政策執行者,這是何等的可悲!
當時臺灣既為日本所有,美國只好將貪婪的目光投向與臺灣只隔著巴士海峽的菲律賓。1899年,西班牙已經疲于應付菲律賓群島的反殖民斗爭,遂私下與美國達成協議,將菲律賓群島轉讓給美國。美國一得手之后,就運用其過去扶持菲律賓反抗軍的情報,一舉剿滅42個菲律賓反抗軍的主要基地,這就是所謂“被出賣的革命”(thebetrayedrevolution)。
由此可知,中國臺灣、馬來亞與菲律賓的命運,其實就是典型的非西方世界與“現代化浪潮”第一次接觸的慘痛經驗。而當前中國的崛起,正給了這些被西方國家蹂躪過的地區與民族一個嶄新的希望。

二、民主并不是西方的傳統
過去300年來,西方國家靠著粗暴掠奪所積累起來的財富,完成了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型。但也由于新興資產階級的崛起,取代了擁有大片土地的教士與貴族階級,因此在政治上新興資產階級也造就了后來的自由主義(Liberalism)與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的價值觀。
事實上,自由主義最早要顛覆的對象就是天主教會。自由主義的三大支柱是自由契約、自由貿易與財產權神圣。個人主義、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合流。之所以主張“自由契約”,主要就是為了對付封建社會集體主義的農奴制,以便讓農奴從被教會與貴族階級所控制的土地解放出來,而為新興資產階級提供大量的廉價勞動力;“自由貿易”就是盡量撤除進出口的限制以及盡可能將稅率往下調整,以便使新興資產階級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而“財產權神圣”則意味著國家不能任意加重稅負,法律應由納稅人的代表來制定。
英國1679年的《權利請愿書》(BillofRights),其實是貴族聯手向國王施壓所取得的成果:沒有貴族院的同意,國王不得增稅或對外宣戰。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則進一步廢除了三級議會,將議會中的教士階級與貴族階級的代表予以取消。這就像當時宣傳革命的小冊子,由錫耶(EmmanuelJosephSieyès)所撰述的《何謂第三等級》(Quest-cequeleTiersEtat),“第三等級”就是代表國家。這意味著新興資產階級借著法國大革命推翻了“舊體制”而登上歷史舞臺,成為意氣風發的新主角。這一連串的演變也就是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由來。
其實,民主并不是西方的傳統。古希臘的柏拉圖(Plato,428/427BC—348/347BC)是主張極權、反民主的代表。從其經典性的著作《國家論》(Politea,通稱為《理想國》)可以得知,他主張共產甚至共妻、反對不同階級間的流動;他的門生亞里士多德(Aristotélēs,384BC—322BC)也主張貴族政治、精英政治;中世紀的士林哲學也一向主張神權政治與后來“君權神授”(DivineRightofKings)的君主制。
一直到18世紀,西方世界仍然盛行專制主義(Absolutism)。要談西方的民主,最早要從1679年的《權利請愿書》談起,所以談民主就要提到洛克(JohnLocke,1632—1704),或更早的霍布斯(ThomasHobbes,1588—1679)與佛羅倫薩的馬基亞維利(NiccolòMachiavelli,1469—1527)。到18世紀的孟德斯鳩(CharlesdeSecondat,BarondeMontesquieu,1689—1755)、盧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與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等人,才給現代的代議民主體制提供了相關的理論基礎。其實,近現代西方的國家哲學深刻影響最近兩百年的國際秩序。比如說,康德1795年出版的《永久和平論》(ZumewigenFrieden),深深影響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成立“國際聯盟”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組成的“聯合國”。由此可知,西方的國家哲學有其特殊形成的背景與所要面對、解決的問題。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