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走近文明的櫥窗:清末官紳對日監獄考察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走近文明的櫥窗:清末官紳對日監獄考察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優惠價
87204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監獄”看似一個邊緣話題,卻與廢除“領事裁判權”密切相關,成為中國近代史上一個無法回避的重要問題。本書從晚清“官紳遊歷日本”與“移植近代西方監禁制度”這兩個較少受到關注的視角切入,探究近代中國以日本為媒介,有選擇地接受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歷程。為中國在近代轉型期以日本為媒介移植西方法政制度的個案研究;同時試圖說明,在清末新政這一特殊歷史階段,在任在鄉的遊歷官紳對於社會變革的影響較留學生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為中國近代史研究開拓了新的領域,也為中日關係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
○ 現代西方的政黨、民主與法治
○ 民國《合作社法》的孕育與影響
○ 拉丁美洲國家民法典的變遷
○ 唐代刑部研究
○ 澳大利亞行政裁量司法審查研究
○ 解讀約因:英美合同之效力基石
○ 戰後美國國家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 論英國員警權的變遷
○ 英國租借時期威海衛法律制度研究
○ 英國慈善信託制度研究
○ 罪刑法定原則在近代中國
○ 比較法視野下的民事公益訴訟
○ 律簡身份法考論:秦漢初期國家秩序中的身份
○ 先秦諸子政治法思想萌芽研究
○ 中國法律文化對東南亞的影響
○ 1947年憲法體制下的中央立法權研究
○ 現代日本人的法律生活
○ 英國租借期間威海衛法令彙編
○ 韓國法專題研究
○ 中華民國憲法史
○ 俄羅斯國家與法的歷史
○ 中國古代佛教法初探
● 走近文明的櫥窗:清末官紳對日監獄考察研究

作者簡介

孔 穎
杭州人,浙江工商大學日本語言文化學院副教授。1993年于杭州大學外語系獲學士學位,2001年于浙江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獲碩士學位,2011年于日本關西大學獲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近代中日關係史、中日近代化研究、清末新政、東亞法制交流史。主持教育部課題一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十餘篇。


孔穎博士之力作《走近文明的櫥窗——清末官紳對日監獄考察研究》從為人忽視的監獄改良的視角切入研究,審視晚清中國邁入近代化的進程,以小見大,令人耳目一新。
明清以來,在中國與西方的接觸過程中,各方面的文化摩擦日漸凸顯,尤其因中西觀念、制度與文化習慣的差異,西方人親身體驗或親眼目睹了中國監獄的惡劣狀況,留下不少文獻記錄,使監獄問題成為中國廢除領事裁判權的主要障礙;而晚清的中國人走出國門,在西方和日本看到了象徵近代文明的監獄,他們也同樣留下了諸多充滿感慨的記載和思考,推動了監獄改良在清末新政中的實行。
孔穎博士以紮實的文獻功底解讀了這一雙向而行的歷史進程,尤其通過廣泛搜集、分析中日文獻,確認了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在晚清中國“向西看齊”時所發揮的視窗和媒介作用,並發現了中國借助日本移植西方監禁制度的四大途徑:官紳赴日考察、青年留學日本、翻譯日文書籍、聘請日本顧問。而本書的重點,即官紳考察一項,以監獄改良為個案,深入研究了處於中間社會的“士紳”在中國社會變革中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尤為重要,也尤為精彩。
本書不僅為中國近代史研究開拓了新的領域,也為中日關係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在本書付梓之際,衷心希望更多的有識之士能理解本書的研究價值。

日本關西大學亞洲文化研究中心
松浦章
2013年11月30日

目次

目錄

序章

第一章清末中國對近代西方監獄制度的關注
第一節20世紀之前中國刑獄的域外形象
一、大航海時代西方人眼中的明朝刑獄
二、鴉片戰爭前西方人眼中的清朝刑獄
三、兩次鴉片戰爭中的中國監獄形象
四、傳教士的影響
五、“沈藎案”與“蘇報案”的刺激
六、小結
第二節19世紀後期中國官紳眼中的西方監獄
一、19世紀後期中國官紳的西方監獄考察
二、19世紀後期中國官紳的西方監獄考察的歷史貢獻
(一)孤獨的先知先覺者
(二)考察日記的流布
(三)考察日記中關於明治日本的記載
三、小結
第三節清末監獄改良論的興起
一、有關西方獄制的早期中國文獻對幕末日本的影響
二、清末士紳的監獄改良論
三、清末新政時期監獄改良論的高漲
四、小結

第二章清末新政時期對日監獄考察
第一節清末官紳對日監獄考察概述
一、19世紀後期清末官紳對日監獄考察
二、20世紀初清末官紳對日監獄考察熱之興起
三、清末新政時期官紳對日監獄考察
(一)專項考察型
(二)啟蒙見識型
四、小結
第二節清末直隸官紳對日監獄考察
一、直隸官紳的赴日遊歷政策
二、直隸官紳對日監獄考察類型
(一)庶政考察型
(二)專項考察型
三、官紳對日監獄考察與直隸監獄改良
(一)專項考察與天津罪犯習藝所
(二)庶政考察與直隸州縣法政刷新
四、小結
第三節清末中央政府派遣的日本監獄考察團
一、清政府派遣日本監獄考察團的時代背景
二、清政府派遣日本監獄考察團的緣起與經過
三、清政府派遣日本監獄考察團的成果
(一)規劃清末監獄改良運動
(二)傳播近代獄制思想
四、小結
第四節1906年十省聯合官派“調查日本監獄員”——以浙省為例
一、1906年浙省官派“調查日本監獄員”
二、浙省“調查日本監獄員”的在日活動
三、浙省“調查日本監獄員”的回國事蹟
四、小結

第三章赴日考察監獄的清末官紳人物研究
第一節晚清刑部候補郎中董康
一、董康其人
二、董康與日本
三、董康與小河滋次郎的延聘
(一)董康與沈家本的信賴關係
(二)關於聘請岡田朝太郎的記載
(三)關於聘請松岡義正的記載
(四)關於聘請志田鉀太郎的記載
(五)關於聘請小河滋次郎的記載
四、小結
第二節晚清四川綦江知縣區天相
一、區天相其人
二、自述其志
三、區天相與小河
四、小結
第三節晚清直隸遊歷官段獻增
一、遊歷經過
二、監獄考察
三、歸國之後
四、小結

第四章小河滋次郎與清末監獄改良
第一節小河滋次郎與晚清中國留學生
一、法政大學法政速成科
(一)速成科之設立
(二)監獄學的授課與考試
(三)監獄考察
二、東斌學堂
三、東京警監學校
四、小結
第二節小河滋次郎的監獄學著述中譯本
一、小河監獄學著述中譯本
(一)第11種法政叢編第8種湖北法政編輯社劉蕃譯《監獄學》(1905年版)
(二)第12種法政粹編第15種賀國昌、蕭仲祁編譯《監獄學》(1905年版)
(三)第19種修訂法律館董康編譯《日本監獄訪問錄》(1907年版)
(四)第24種宿松熊元翰編輯《監獄學(附監獄律)》(1911年版)
(五)第13種明志學舍區樞等譯《漢譯監獄學》(1906年版)
(六)第18種文萼輝、曾遇賢編譯《獄務攬要》(東京秀志社1906年版)
(七)第20種法律館稿本董康譯《獄事譚》(1907年版)
二、小河監獄學著述中譯本的流布
(一)在日出版譯本之發行與銷售
(二)進呈清帝及其重臣之特例
三、小結
第三節小河滋次郎與1906年清政府派遣日本監獄考察團
一、考察團對日本監獄協會的訪問
二、考察團成員回國後與小河的交流
三、小結
第四節晚清獄務顧問小河滋次郎
一、培育監獄管理人才
二、設計京師模範監獄
三、編纂大清監獄律草案
四、撰寫《清國獄制》
五、小結

終章

附錄1清末西方監獄考察一覽表

附錄2清末新政時期日本監獄考察一覽表

附錄3清末近代監獄學中譯本一覽表

參考文獻

後記

書摘/試閱

總序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外國法或西方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這方面的系列叢書可謂琳琅滿目,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商務印書館的“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法學部分,1981年)及“法學譯叢”(2004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的“外國法律文庫”(1991年)、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的“當代法學名著譯叢”(1990年)及“美國法律文庫”(2001年)、北京大學出版社的“比較法學叢書”(1998年)、中國法制出版社的“西方法哲學文庫”(2001年)、清華大學出版社的“比較法學叢書”(200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世界法學名著譯叢”(2001年)、北京大學出版社的“外國法與比較法文庫”(2008年),等等。
然而,在上述眾多的系列叢書中,真正冠以“比較法”字樣的叢書還不是很多。的確,在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期間,我國也先後出版了諸如:茨威格特和克茨的《比較法總論》(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勒內·達維德的《當代主要法律體系》(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版)、梅利曼的《大陸法系》(知識出版社1984年版)、大木雅夫的《比較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等比較法方面的經典。但是,出版這些著作大多都是當時一種零星的、偶爾的出版行為,並非系統策劃的比較法系列叢書。
 眾所周知,21世紀的中國已步入法治建設的攻堅階段。今後,對於外國法的吸收、借鑒和移植將是我國一項大量的、經常性的任務。要順利完成這一任務,離不開發達的比較法研究。而當下我國比較法著作缺乏出版途徑的現狀已嚴重制約了比較法研究的繁榮和發展。因此,加強比較法方面的研究和出版,成為我國學界和出版界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
鑒於此,法律出版社高瞻遠矚,勇挑重擔,與華東政法大學共同策劃、出版一套《比較法文叢》,以期為我國比較法的研究和出版開闢一個新的途徑。 本文叢以扶植中青年學者,尤其是法學博士、博士後,為這些法學新秀提供一個出版的平臺為目的。為此,特選擇一批國內最新且富有特色的比較法著作進行出版,同時,也可容納部分純粹的外國法方面的譯著、專著。
本文叢的主要原則和特色是: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前提下,堅持品質第一,寧缺毋濫,不定期出版的原則。具體將體現為以下三點特色:第一,本文叢的著作,應屬國內學術界沒有涉及的課題,具有填補法學研究空白的特色;第二,本文叢的著作,應是國內學術界都很感興趣,但還沒有系統研究或未及時挖掘的課題;第三,本文叢的著作,應具有比較高的文獻史料價值,能為學術界進一步研究提供基礎性的資料。我相信,《比較法文叢》的出版,一定會為我國比較法研究的進步與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本文叢的出版,得到了法律出版社沈小英分社長的全力支持和幫助,也得到了華東政法大學外國法與比較法研究院的建設經費資助。在此,特表示誠摯的謝意。
于華政人可居
2010年9月19日序‖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