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人文素養培育的理論邏輯與實踐運行:基於理工科大學人才成長的視閾(簡體書)
滿額折

人文素養培育的理論邏輯與實踐運行:基於理工科大學人才成長的視閾(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1 元
定價
:NT$ 306 元
優惠價
87266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文主要包括六部分內容:緒論從人才成長的視角出發,論證了人文素養培育的邏輯前提,總結了國內外學者對人文素養培育的相關研究。后面章節介紹了中國古今人文素養培育的思想、西方文化中關于人文素養培育的思想、理工科大學文化素質教育的發展歷程以及理工科大學人文素養培育理論的生成邏輯。在不同的層面分析理工科大學人文素養培育的實現路徑,從文化自覺的高度解析中國大學人文教育的歷史意義與時代價值。

作者簡介

郭建平,男,漢族,湖北隨州人,1977年3月生,武漢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秘書,法學博士。主要從事科技政策與法規、知識產權戰略、人文教育等方向的研究。先后在《科技進步與對策》、《理論月刊》等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參編教材1部,主持和參加國家級、省部級等縱向課題8項、橫向課題2項。2011年作為《湖北省高新科技園區政策法規與管理創新研究》這一研究項目的主要參與者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名人/編輯推薦

《人文素養培育的理論邏輯與實踐運行:基于理工科大學人才成長的視閾》從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教育結合的角度。探討了人文素養培育的理論邏輯和實現途徑,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目次

第1章緒論
1.1人文素養培育的邏輯前提
1.1.1人文素養培育的個體關懷
1.1.2人文素養培育的社會旨趣
1.1.3認識自我:人才成長的原點
1.2人文素養培育的相關研究
1.2.1 國外對于人文素養培育的相關研究
1.2.2 港澳臺學者對于人文素養培育的相關研究
1.2.3 大陸學者對于人文素養培育的相關研究
1.3人文素養培育的相關概念界定
1.3.1“人文”的中國詞源分析
1.3.2“人文主義”的西方文化印記
1.3.3“人文素養”的內涵分析
1.4人文素養培育研究的意義與方法
1.4.1 人文素養培育研究的意義
1.4.2人文素養培育研究的方法
第2章人文素養培育思想的歷史嬗變
2.1 中國古代文化中關于人文素養培育的思想
2.1.1 孔子推行的“六藝”教育
2.1.2 董仲舒闡釋的儒家道德教育
2.1.3 朱熹的“明人倫”教育思想
2.2 中國近現代文化中關于人文素養培育的思想
2.2.1新文化運動關于文明的論戰
2.2.2 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文化大討論
2.2.3新儒家的儒學復興運動
2.3西方文化中關于人文素養培育的思想
2.3.1 古希臘文明中的“七藝”教育
2.3.2德國的生命哲學及其所衍生的文化教育學
2.3.3現代人本主義教育思想
2.3.4雅斯貝爾斯的本真教育哲學
2.3.5喬治·薩頓的新人文主義
2.4馬克思主義人學關于人文素養培育的思想
2.4.1 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
2.4.2馬克思的主體性思想
2.5 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歷代領導人關于人文素養培育的思想
2.5.1 毛澤東:“三育并重”到“德、智、體全面發展”
2.5.2鄧小平:培養“三個面向”的“四有新人”
2.5.3 江澤民:培養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和“五個成為”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5.4 胡錦濤: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2.5.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時代訴求
……
第3章 人文素養培育的理念選擇
第4章 理工科大學人文素養培育的現狀分析
第5章 理工科大學人文素養培育的實踐路徑
第6章 結束語:“文化自覺”與中國大學的人文教育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個案分析——武漢理工大學人文素養培育問題的調研報告

書摘/試閱



目前在高等教育領域中人文素養的培育工作有兩種載體,在大陸地區主要表現為文化素質教育的大力推廣,在國外及港澳臺地區則表現為通識教育的推行。這里首先有一個概念需要明晰,即人文素養與文化素質的關系。準確地說,人文素養應當是文化素質中的一種。文化素質的范疇要寬泛于人文素養。“素養”本是修習涵養的意思,“素質”一詞本是生理學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點,素質是心理活動發展的前提,離開這個物質基礎談不上心理發展。《辭海》對“素質”一詞的定義為:①人的生理上的原來的特點;②事物本來的性質;③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基本條件。在高等教育領域中,“素質”應是第三個定義,那就是大學生從事社會實踐活動所具備的能力,可以與“素養”同義。按卡西爾的觀點,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符號表達,文化素質則是在修習了人類文明之后內化于自身的素質,包括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對于人文素養雖然學者們眾說紛紜,沒有統一的概念,但可以定義為一個人在融匯了文史哲知識之后,內化于自身,主體意識覺醒而產生的對人的一種終極關懷,強調追求、運用知識時的良知、責任感和價值觀。具體而言,人文素養體現了個人對社會的關心、對文化理解的程度,反映在其思想、行動之中有所展示,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重要指標。所以從概念上來講,文化素質的范疇要寬泛于人文素養的范疇。但在教育實踐中。人文素養的培育主要還是通過文化素質教育來完成的,在國外及港澳臺地區則是通過通識教育來完成。文化素質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把大學生培養成為既有高尚人格又有公共關懷、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學素養、既有知識能力又有綜合素質、通識與專業協調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原美國芝加哥大學校長哈欽斯則強調,大學之道首先在于所有不同科系不同專業之間必須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礎,這就要求所有學生應該接受一種共同的教育。這就是他提出的“通識教育”主張,所謂“通識教育”就是對所有人的“共同教育”。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6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