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大秦王朝終結者(簡體書)
滿額折
大秦王朝終結者(簡體書)
大秦王朝終結者(簡體書)
大秦王朝終結者(簡體書)
大秦王朝終結者(簡體書)
大秦王朝終結者(簡體書)
大秦王朝終結者(簡體書)
大秦王朝終結者(簡體書)
大秦王朝終結者(簡體書)
大秦王朝終結者(簡體書)
大秦王朝終結者(簡體書)
大秦王朝終結者(簡體書)
大秦王朝終結者(簡體書)
大秦王朝終結者(簡體書)

大秦王朝終結者(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2.8 元
定價
:NT$ 197 元
優惠價
8717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巍巍大秦王朝,初創時堅如磐石,雄踞天下,而到了生命的晚期卻一擊即潰,轟然倒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秦王朝的覆亡?群雄逐鹿之際,又有幾多英雄紛紛登場?本書以犀利的筆觸、精彩的語言分析了秦朝滅亡的原因,深刻揭示了「族秦者,秦也」的真諦,並細緻刻畫了王朝更迭的歷史軌跡,及閃耀在舞台上的各類人物群像,「霸王」項羽、「兵神」韓信、「殉葬者」李斯、「悲情王子」扶蘇等形象躍然紙上,讓人過目難忘。 趙曙光,山東濟寧人,畢業於山東大學商學院,曾在出版行業工作多年,有豐富的策劃、組稿經驗。主要作品有《從秦皇到漢武》、《臉譜下的另類帝王》、《項羽評傳》等。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曾經,秦軍銳士橫掃天下、所向披靡;
曾經,始皇帝雄姿英發,俯瞰江山如畫;
曾經,大秦王朝雄踞東方,何等強盛?
俱往矣,所有的輝煌都在頃刻間煙消云散,成為千百年后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這一切,都從大澤鄉的那一場暴風雨開始。陳勝、吳廣的起義,拉開了秦朝滅亡的序幕,緊接著,英雄豪杰們紛紛登上歷史舞臺,共同演繹著一場聲勢浩大的秦朝終結者之戰。

巍巍大秦,終結于誰手?
曾經,秦軍銳士橫掃天下、所向披靡;
曾經,始皇帝雄姿英發,俯瞰江山如畫;
曾經,大秦王朝雄踞東方,何等強盛?
俱往矣,所有的輝煌都在頃刻間煙消云散,成為千百年后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這一切,都從大澤鄉的那一場暴風雨開始。陳勝、吳廣的起義,拉開了秦朝滅亡的序幕,緊接著,英雄豪杰們紛紛登上歷史舞臺,共同演繹著一場聲勢浩大的秦朝終結者之戰。
從公元前209年的七月到年底,半年的時間,陳勝和吳廣率領著他們的民工軍隊,從大澤鄉打到西安附近的臨潼。最多的時候也發展到幾十萬人,但以這些流寇式的烏合之眾,還不足以捍動剛剛掃平六國的秦軍,起義軍很快就被撲滅。但秦朝的終結者不止一人,在終結者的前赴后繼之下,不可一世的秦軍終于被項羽、劉邦的武裝打敗。
戰爭形勢此消彼長,在各地起義軍的連番打擊下,秦王朝一天天衰弱下去。而楚王項羽和漢王劉邦已經強大起來,就連輕易殺掉陳勝和吳廣的章邯,也率20萬秦軍投降了楚王項羽。強大的項羽和相對弱小的劉邦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但是,項羽遇到了比較強的抵抗,而劉邦順利地進入關中。
秦朝衰弱至此,已經毫無抵抗能力。只做了46天秦王的公子子嬰只好“系頸以組,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降,軹道旁”。曾經雄霸天下的大秦王朝,至此畫上了句號。
表面看來,大秦王朝是被武力打敗的。甚至很多人都認為,秦朝滅亡主要是因為軍事部署不當,這才導致了大秦王朝的崩潰。如果當時秦軍能夠退守涵谷關,秦朝最起碼足夠自保,不至于一敗涂地,被一群虎狼之軍輕易終結掉。
這種觀點其實相當幼稚,大家知道,秦始皇是在秦王政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21年最后滅亡了齊國、統一了中國的,到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滅亡,只有區區14年的時間!14年前那支叱咤天下的秦軍,怎么就會不堪一擊了呢?難道不奇怪嗎?讓秦朝滅亡的真正原因,就是讓秦軍在14年間由強大無敵變得毫無抵抗能力的原因。
對于這個原因,幾千年來無數人試圖去尋找答案。唐代大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中說:“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在這里,“族”就是滅亡的意思,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秦朝自己打敗了自己。
事實就是如此,對秦朝的滅亡負有主要責任的是最高統治者。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在當時的形勢下,秦朝的滅亡已經是大勢所趨。秦二世昏聵無能,信任宦官趙高,把朝政搞得烏煙瘴氣、一塌糊涂,卻沒有正確的軍事和政治才能來平定天下的局勢。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可以說是適逢其時,換個時間和地點都難以對秦王朝造成致命的打擊。而后來的項羽和劉邦不過是風云際會之下,順天應時罷了。
那么,秦朝的統治者究竟都犯下了哪些錯誤呢?
第一,軍隊素質降低。秦始皇的軍隊,那真是所向披靡、勢如破竹,打遍天下無敵手。統一六國后,這支軍隊開始變得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再也不復當年的雄風了。
第二,殘酷壓迫,橫征暴斂,焚書坑儒,積蓄了巨大的反抗力量。
第三,超負荷的大規模工程。當時的重大工程包括軍事工程和享樂工程:軍事工程如直道、長城、靈渠等;享樂工程包括陵墓、宮殿和帝王為了長生不老而進行的工程和活動。這些工程動輒征用幾十萬人,比如秦始皇陵就用了刑徒70萬人,《史記》等書還記載了秦始皇修阿房宮,“復壓三百余里”。
第四,血腥的內斗。秦始皇本來是立公子扶蘇為太子的,并派他到北方蒙恬的部隊中任監軍。蒙恬擁兵30萬,駐扎北方邊境,防備匈奴。秦始皇37年十月,秦始皇出巡,結果在回去的路上一病不起,并且越病越重。當秦始皇明白自己已經無力回天的時候,彌留之際,才想起給太子扶蘇寫信,讓他趕緊回咸陽見面,安排后事。可是,還沒等信發出去,他就咽氣了。宦官趙高趁機毀掉秦始皇的信,另外偽造了一封。說秦始皇對太子扶蘇很失望,不想見到他,讓他自裁;另立胡亥為太子,是為秦二世。秦二世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對秦始皇時代的功臣大肆殺戮,連蒙毅也殺了,后來殺紅了眼,連一起密謀立他為帝的李斯也殺了。最令人發指的是,兄弟姐妹他也基本上一個不留,幾乎讓他殺絕。在咸陽殺了12個公子,在杜殺了10位公主。
在這樣血腥的屠殺下面,秦朝還能剩下什么力量抵抗自己的滅亡?所以,杜牧說“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一點也不錯。等到起義爆發的時候,秦二世還在那里忙著剪除異己,殊不知國家早已元氣大傷,經不住折騰了。至于秦朝的軍事,從后來鎮壓起義軍不力的情況來看,秦軍已經沒有太強的戰斗力。秦二世認不清當時的嚴峻形勢,違反了軍事大忌,胡亂干涉前線將領的作戰計劃,自取覆滅。
由此可見,秦朝速亡首先是政治上的原因,即領導人駕馭不了當時的國家形勢;其次才是軍事的原因,軍事將領的才干以及士氣都難以和起義軍相比;最后是經濟上的因素,當初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他手下的主要謀士尉燎曾仰天長嘆;“秦國元氣盡矣!”秦國連年征戰,一般說來“殺敵一千,傷己八百”。國家綜合實力無論從各方面都有損耗,假如統一天下之后注意修養生息,培養國家元氣,秦朝不會這么快就亡的。
可惜,歷史沒有假設,秦朝終究還是亡了。秦朝的滅亡,成就了一大批英雄人物。這些人站在秦王朝的廢墟上仰天長嘯,拔劍起舞,一展心中抱負。然而,一將功成萬骨枯,戰場上的無數孤魂又有幾人記得?更何況,一個王朝的覆滅,伴隨的還有無數殉葬者。這些人往往也是一時俊杰,如李斯、扶蘇等輩,真是可惜、可嘆。
當歷史的帷幕降下,王朝的喪鐘敲響,一切意氣風發、慷慨悲歌、醉生夢死、成功和失敗的古人,都將歸于塵土,只留下一曲悲愴的挽歌!

目次

第一章雄踞東方的大秦王朝

秦始皇的時代

貨幣與文字的大統一

秦軍:氣吞萬里如虎

秦始皇的中央集權之路

不可思議的秦朝暴政

從孟姜女看秦朝徭役

可憐嬌娥,巍巍阿房今安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第二章秦始皇:既是締造者,也是破壞者

秦始皇這個人

雷霆手段搞定政敵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用非常手腕駕馭手下

鐵血手腕與懷柔之道

焚書坑儒:一場空前的文化災難

迷信方士:東渡重洋為慕仙

霸氣長空,最終卻與臭魚為伍

千古一帝還是千古罪人


第三章陳勝、吳廣敲響了秦朝的喪鐘

此一番鴻鵠之志,訴與誰知?

那一面高舉的義旗

三路大軍有去無回

成也無種,敗也無種

悲壯的先驅者

細數陳勝的失誤

那些被冤殺的大將

注定失敗的結局

反抗還沒有結束


第四章一尊讓秦人發抖的戰神——項羽

江東英豪說項氏

要學就學萬人敵

狼煙滾滾,一匹黑馬橫沖直撞

項梁身死,懷王奪權

亂世豪情,問天下誰是英雄

坐地分贓,一場虛幻的盛會

暗殺義帝終于激怒天下

悲壯烏江岸,英雄末路時


第五章劉邦:秦朝暴政的終結者

亂世英雄,何必再問出處

所謂人杰,無非是販夫走卒

天上掉下個呂妹妹

綜合能力,老子天下第一!

英雄身邊,不一定都是美女

“關中王”的爭奪賽

在楚霸王刀下死里逃生

楚漢之爭

老子斗智不斗力

文人筆下的皇帝


第六章韓信:胯下辱兒,兵中之神

絕世的寶劍,沒落的貴族

忍辱偷生,未必是貪生怕死

登壇拜將,終于有了出頭之日

利劍出鞘,一舉平定三秦

得意忘形,導致戰神的敗局

三分天下未肯應,后悔不聽蒯通言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


第七章張良:奔波半生為滅秦

刺殺秦始皇,名動博浪沙

神奇際遇,黃石公的鞋子

神話破滅,令人汗顏的戰績

幾經波折,復國夢想成空話

劉邦為什么需要張良

運籌帷幄中,決勝千里外

張良的分量有多重

功成身退,瀟灑隱泉林


第八章李斯:秦朝第一個殉葬者

意氣風發,輔佐祖龍掃六合

陷害韓非,成就血色仕途

嚴肅律法,天下終成一統

貪慕富貴,終于被拉上賊船

成于陰謀,終結于陰謀

身死東市,可悲復可嘆


第九章扶蘇:山有扶蘇,悲情王子

悲天憫人的王子

塞北風霜寒,公子青衫薄

一紙死亡詔書

魂兮歸來,國殤遺恨

軟弱聽話,成了致命傷


第十章趙高:大秦王朝的掘墓人

努力專營,不甘卑賤謀高位

沙丘政變,篡改遺詔立暴君

除掉政敵,上演最后的瘋狂

指鹿為馬,仗權勢顛倒黑白

殺掉二世,可悲命運難挽回

子嬰登場,成為趙高的終結者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秦始皇:既是締造者,也是破壞者


秦始皇以他的雄才偉略,親手締造了這個龐大的王
朝。但他的殘暴統治,又使大秦王朝走向了崩潰的邊緣。當他揮舞帝王之劍,橫掃六國的時候,已經播下了仇恨的種子。而他后期的殘暴統治,又使這仇恨生根發芽,最終燒毀了自己辛苦創下的江山。所以說,秦始皇既是秦朝的締造者,也是一個徹底的破壞者。

秦始皇這個人
他——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馭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一統江山!
他——兒時歷難,少年成王,親理國政,勵精圖治,十年滅六國,統一度量衡、文字、貨幣,實現華夏大一統,功高蓋世!
但他又推行暴政,焚書坑儒、大興土木、筑長城、廣建宮室,遭千古罵名。
從陳勝揭竿而起,樹起了農民起義首面旗幟,到霸王項羽火燒阿房,秦朝亡,江山一十五載,“子孫帝王萬世之業”終為夢囈。
他就是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這個名字沒有人不知道,因為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也是名氣最大、最受爭議的一個。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他干的大事實在太多了,有好事也有壞事,但每一件都令人膛目結舌。戰國六國是他滅的,萬里長城是他修筑的,焚書坑儒是他干的,兵馬俑也是他的杰作……世界八大奇跡,居然有兩個跟他有關!
他飛揚跋扈,他雄才大略,他殘暴不仁,他受到的批判和贊頌一樣多。贊頌他的人說他是千古一帝,批判他的人說他是千古罪人。但無論是捧他還是罵他的人,都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一個了不起的帝王。
那么,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又是如何登上歷史舞臺的呢?
首先讓我們翻開他的個人簡歷:
姓名:嬴政
生卒年:前259—前210年
民族:漢族
出生地:邯鄲
在位時間:公元前246年至前210年
愛好:打仗
最得意的作品:長城、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最得意的發明:皇帝稱號
最討厭的人:呂不韋
最遺憾的事:不能長生不老
在《秦始皇本紀》中尉繚說:“秦王為人,峰準,長目,摯鳥膺,摯,豺聲。”
郭沫若據此分析,秦始皇有生理缺陷。峰準就是馬鞍鼻,摯鳥膺就是現代醫學的“雞胸”,豺聲表明氣管炎;其胸形、鼻形變異與氣管炎常發顯示他是個軟骨病患者。當然,這也僅僅是猜測,郭沫若也沒有足夠的證據去證明他的觀點。
塌鼻梁、雞胸、氣管炎、身患軟骨病——在中國史學鼻祖西漢人司馬遷的筆下,統一六國,建立第一個封建皇朝的大帝秦始皇就是這副模樣!
但是史學界大部分專家認為秦始皇是一個英武瀟灑、相貌堂堂的人。翦伯贊先生曾推斷,秦始皇的相貌應是相當漂亮的。清華大學學者指出:秦始皇出生在秦地屬西北人,應是典型的西北大漢,高大魁梧,相貌堂堂!
據史書記載,秦王嬴政十三而立,國事委大臣。九年后王冠而帶劍議政,整朝綱,滅嫪毐,毒不韋。肢荊軻,大興兵,遠交近功,離間親疏,軟硬兼施,攻城略地,破六國,統并天下,稱始皇帝。也就是說,他13歲當上秦王,21歲開始親政,從一個諸侯國的CEO做起,滅掉了N個敵人(包括政敵、叛臣、刺客),終于橫掃天下,當上了皇帝。注意,他這個皇帝絕對是自封的,以前沒有這個稱呼,所以他才自稱“始皇帝”。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嬴政,下面看看他的生平事跡:
公元前259年正月嬴政生于趙國都城邯鄲。
公元前257年子楚與呂不韋(也是強人)合謀逃離趙國,返回咸陽。
公元前250年安國君(子楚老爸)即位,子楚被立為太子,嬴政由趙歸秦。
公元前246年13歲的秦王嬴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國呂不韋及嫪毐(吃軟飯的始祖)掌管。這時候的嬴政,只是個擺設。
公元前238年嬴政赴雍舉行加冕儀式,后宮事變,嫪毐一門被抄斬。
公元前237年罷免呂不韋,嬴政親政。
公元前234年時年25歲,開始了統一大業。
公元前230年滅韓。
公元前228年滅趙。
公元前225年滅魏。
公元前223年滅楚。
公元前222年滅燕。
公元前221年滅齊,至此天下一統。號始皇帝,時年38歲。
公元前210年在第五次巡幸途中崩于沙丘平臺,享年49歲。
現在,我們對秦始皇嬴政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不過這種印象只是遠距離的,只憑這些,還遠不能了解一個人。要想真正了解嬴政,還得從他的少年時代開始。而那時候的嬴政,正在趙國邯鄲的街頭流浪呢。
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歲月。
嬴政的出生地,是趙國的都城邯鄲。他的父親是子楚,在他出生之前,正值曾祖父秦昭王在位。秦昭王采取“遠交近攻”的兼并策略,與趙國聯盟。秦趙結盟之后,秦國派子楚到趙國作人質。子楚是秦昭王的孫子,太子安國君的兒子。
安國君并不寵愛子楚的母親夏姬,子楚又不是長子,所以被作為人質送到趙國邯鄲。流落異國他鄉的子楚郁郁寡歡,但是呂不韋卻改變了他的命運。
很快,子楚在呂不韋的大力資助下,廣交賓客,獲得了不少謀士的輔助。呂不韋帶著奇珍異寶,拜訪了華陽夫人的姐姐,贊揚子楚的賢德和聰明,說他是一個胸懷遠大抱負的人;又說子楚日夜思念安國君和華陽夫人,常常到深夜還在流淚、不能成眠等。華陽夫人的姐姐把子楚的厚禮和問候轉呈給華陽夫人,華陽夫人聽了之后,對子楚就有了好感。
呂不韋接著建議華陽夫人:如果她把敬重華陽夫人、德才兼備的子楚作為自己的兒子立為儲君,即使以后秦昭王死了也能保住她的地位。這正中華陽夫人下懷,從此,華陽夫人見到安國君便為子楚說好話。不久,安國君與華陽夫人刻符為信,約定立子楚為儲君。
安國君和華陽夫人送給子楚大批錢財,并任命呂不韋為老師扶助子楚。從此,子楚名聲日盛,譽滿諸侯。呂不韋也常常住在邯鄲,和子楚一起廣交天下政客。
為了使子楚更加信任自己,呂不韋特地送給子楚一位擅長歌舞的美女,歷史上稱她為趙姬。公元前259年,趙姬在趙都邯鄲生下一個兒子,因出生地為趙國,故以趙為姓,起名趙正——因為是生在正月,所以名字叫正。
趙正出生當年,秦國和趙國因長平的歸屬問題由盟友變成了仇敵。第二年,趙國在長平遭秦國圍攻時想殺死子楚,結果子楚在呂不韋的幫助下,重金賄賂守城門的官員,逃出了邯鄲。趙正和母親在外祖母家的掩護下,逃過了此難。
公元前250年,秦昭王去世,太子安國君繼位,即秦孝文王。華陽夫人被尊為王后,子楚為太子。此時秦、趙已經修好,趙國把趙姬母子送回秦國。
10歲之前,趙正的美好童年都在趙國度過,之后,他來到秦國。秦孝文王在位僅三天便去世,子楚繼承王位,號莊襄王。莊襄王即位后,便以呂不韋為相國,封為文信侯,賞賜洛陽十萬戶作為他的食邑。但莊襄王在位時間僅三年便死去了,公元前246年,年僅13歲的嬴政便登上了秦王的寶座,由于年幼,政事由呂不韋和趙太后執掌。

秦始皇給人的感覺,總是撲面而來的一股霸氣。僅就個人魅力而言,中國封建王朝四百多位皇帝中沒有超過秦始皇的,他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
秦始皇在中國的思想文化、政治法律、經濟制度、軍事建設等方面,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然而,他在位之時,焚書坑儒、連年征戰,統治也越來越殘酷。因此,他既是一個有巨大貢獻的政治家,同時也是一個殘酷的暴君。

雷霆手段搞定政敵
年紀輕輕的秦王嬴政,甫一親政,就能夠迅速奪回大權,使玩了一輩子政治陰謀、堪稱老謀深算的呂不韋一敗涂地,他靠的絕不僅僅是運氣!他的這次成功反擊,直到一千多年以后,少年康熙擒拿鰲拜的壯舉,才能與之媲美。
那么,嬴政究竟是靠什么擊敗呂不韋的呢?除了天生的政治才能之外,還要從他的人生經歷和個人性格上去尋找原因。
嬴政八歲回到秦國,從一個趙國街頭的流浪兒,一躍成為國之儲君,進而登上王位,可以說是非常幸運的。然而,童年時代那段屈辱的經歷,仍然對他造成了極深的影響。
邯鄲街頭受盡欺凌,造成嬴政心理陰暗、性格孤僻。等他回國后,又接受秦國傳統文化熏陶,從而變得更加冷漠、殘酷,對一切人都不信任,對眾人都仇視。
同時,由于長期處在政治斗爭的旋渦中,親眼目睹各種你死我活的傾軋、陰謀,也使他逐漸建立了一種信念: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要想生存下去,只有把自己變成強者!因此,在嬴政心里,唯一值得追求的就是個人的功利。
——我要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我要變得更強!
然而,面對呂不韋巨大的陰影,他只有暫時把這個念頭深埋心底。
為了最后的反擊,嬴政可以忍耐旁人無法忍受的壓力,在長達八年之久的秦王之位上,甘心坐冷板凳,眼睜睜地看著呂不韋在身邊頤指氣使地發號施令。他甚至“視而不見”地任憑呂不韋之流出入自己母親的后宮,眼看著他們在母后的床第間恣意歡樂。
但是,這種壓抑的性格,潛藏著令人們想都沒想到的仇恨,一旦得志他會像豺狼一樣吃掉任何一個人。史書上說他“居微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簡直恰當極了。
事實上,早在嬴政13歲時,他就已經學會了忍耐。那一年,他在呂不韋主持、引導之下走上國王寶座。在登基大典完成之后,又回到了書桌旁,閱讀著“仲父”呂不韋布置的“家庭作業”,基本上過著與以前一樣的生活。此后,他除了定期上朝,然后一言不發地坐在王座上看著呂不韋處理國政外,每天更多的時間就是讀書。
只是,此時他開始考慮自己將來該如何掌權了。呂不韋的頤指氣使,嬴政不是沒看見,但是他從不表示自己的意思,好像國家的一切大事都與己無關一樣。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嬴政的身上正悄悄地發生著一些變化,起初呂不韋并未在意,只是感覺到當他教誨嬴政、給他提出建議時,嬴政皺眉頭或表現出不耐煩的次數越來越多了。這僅僅是少年人的逆反心理在作怪嗎?呂不韋不免有了一絲憂慮。
很快,呂不韋發現嬴政不再閱讀他所指定、推薦的書籍,而只讀法家的書籍了,更多憂慮也可以說是恐懼閃過呂不韋的心頭,一股涼氣順著脊梁直往上沖。
這種感覺讓呂不韋越來越不安。同時,他也害怕自己和趙太后私通的事被發覺,會引來殺身之禍。于是,呂不韋便給自己找了個替身,這就是嫪毐。呂不韋讓他冒充宦官進宮,在凈身時,又替他買通了執行的人,讓這個假宦官進去供趙太后享樂。
不料趙太后與嫪毐幾番纏綿之后,竟然懷上了孩子。為了躲開人眼,太后假裝占卜的結果讓其“避時”,拖著日見寬胖的腰身,徙往故都雍城。在雍城,太后與嫪毐盡情享樂,一連給嬴政生了兩個異父小弟弟。
呂不韋將嫪毐推薦給太后,是讓他做自己的性“替代品”,滿足太后的床帷之欲。但是,出乎呂不韋意料之外的是,嫪毐在博得太后歡心之后,開始在政治上要做呂不韋的“替代品”了。在太后的支持下,嫪毐的實力迅速上升,先是被封為長信侯,與呂不韋待遇一樣,而趙太后更是對他言聽計從。嫪毐家中擁有僮仆數千,甚至門下的宦官也達上千人以上,權力和勢力都超過了呂不韋。
不僅如此,太后還將河西太原郡更名國,封給嫪毐。就這樣,在嬴政的身邊有了兩個對他政權構成威脅的人,一個是呂不韋,另一個就是嫪毐。
嬴政當時的處境,可想而知。
公元前239年,嬴政已滿20歲,依照秦國的舊制,第二年要舉行加冠禮,然后就可以親政了。而呂不韋和嫪毐卻在此時向他示威:呂不韋公開拿出了《呂氏春秋》,嫪毐則依仗趙太后的勢力,私自分土封侯。
尤其是嫪毐,在“取代”呂不韋之后,開始小人得志、不知好歹了,越來越不把終日沉默寡言的嬴政放在眼里,甚至在大庭廣眾之下,宣稱自已是嬴政的“假父”!
所有這些屈辱、挑釁,嬴政都忍下了!因為他心里清楚,嫪毐只不過是個跳梁小丑,終究掀不起多大的浪,真正可怕的人是呂不韋!他就像一個巨大的噩夢,時刻威脅著自己的地位。
因此,在正式親政之前,嬴政必須保持沉默,必須裝聾作啞,裝得什么也不懂,任呂不韋擺布。尤其是《呂氏春秋》公布后的一段日子里,嬴政似乎像是什么事都沒有發生一樣,沒說一句評論的話,甚至沒有任何表情。
他這種深藏不露的功夫,令老謀深算的呂不韋也捉摸不透。
事實上,嬴政這些日子緊張極了。下朝以后他匆匆忙忙回到后宮,顧不得和宮女們嬉鬧,就伏在案上閱讀《呂氏春秋》,他急于弄清呂不韋這部書里寫的是什么內容,他要干什么!
已是深夜了,秦王寢殿內還亮著燈光,嬴政從晚飯后一直伏在案上看《呂氏春秋》。他眼睛從簡上掠過,腦海里翻江倒海似地掀起波濤。書中所寫的內容,有的使他拍案贊賞,有的則令他憤怒發指。宮女、侍衛們偷偷地看了幾次,誰也不敢請他睡覺。
他們都納悶兒,究竟是什么吸引秦王如此動情?
“好!說得好!”忽然聽到嬴政大叫,下人忙進來看,誰知嬴政原來是看書入神自言自語,高興得大叫。他看到的是《有始覽·謹聽》中的一段文字:“今周室既滅,而天子已絕,亂莫大于無天子,無天子則強者勝弱,眾者暴寡,以兵相殘,不得休息。”
當時,東、西周均為秦所滅,掛名的“天子”確實“已絕”,年輕的秦王嬴政儼然以未來的天子自居,當然欣賞這種重新建立以“天子”為中心、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度的主張,所以對于“戰爭實現統一”的理論也由衷地贊成。
看到這里,嬴政知道了,在主張用武力消滅各諸侯國、建立中央集權的統一政府方面,呂不韋的想法和自己是一致的。
于是,嬴政在挑釁面前不動聲色,仍然按計劃舉行了加冠禮。
但嫪毐卻等不及了,他想乘機叛亂,殺掉嬴政。
秦王九年,冠冕之禮剛剛結束,便有人告發嫪毐其實并不是真正的宦官,而且經常與太后私下淫亂,還生下兩個兒子。嫪毐甚至與太后密謀說:“秦王倘若去世,就以這孩子為繼承人。”秦王知道自己不必再忍下去了,于是秘令有關官吏辦理此案。
事情很快讓嫪毐獲悉,他在極度恐懼之下,決定先發制人,用偽造的秦王御璽和太后璽調發地方部隊、宮廷衛隊、騎兵等準備進攻新年宮作亂。
盡管嫪毐準備得比較充分,花費了很多氣力;盡管他曾擅重權,但是他在名分上處于劣勢,一非國君,二還頂著“宦者”的帽子,名聲不好,號召力有限。他所收買拉攏的官吏更沒有一個是能夠統兵作戰的將才,他所征招、動員的地方部隊和宮廷衛隊戰斗力并不強。
所以,他的叛亂注定是要失敗的。
獲知嫪毐叛亂的消息后,嬴政表現地異常沉著、冷靜,他面無表情地聽完報告,然后冷冷一笑,命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調發軍隊,前往咸陽鎮壓。
這是一場嬴政早已料到的叛亂,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平叛的戰斗毫無懸念,叛軍根本不堪一擊,在強大的秦軍面前一觸即潰,被斬首數百人。可以看出,叛軍人數不多。實際上,年輕的嬴政根本就沒有把嫪毐放在眼里。
叛軍被擊敗,嫪毐等人卻逃之夭夭。不過,嬴政當然有辦法將他們抓回來,他馬上下令:“有能生得嫪毐者,賜錢百萬;殺之,賞五十萬。”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果然,懸賞令發出不久,嫪毐一伙兒就被生擒活捉。
嫪毐的死期到了!22歲的秦王嬴政第一次露出了他的“暴君”本色,他下令先將衛尉竭、內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齊等二十人全部梟首示眾,同時還將其家人滿門抄斬。他們的舍人,則被處以遷刑,共有四千多家被奪爵遠徙蜀地,那場面應該相當壯觀。當時又趕上天寒地凍,在遠徙者中有些人竟被活活凍死了。這是因為他們的家產財物等已經全都被沒收,他們一無所有,連御寒的衣服都不讓拿就被逼上路了。
對于嫪毐本人,嬴政則采取更加嚴厲的懲罰:車裂(五馬分尸)!并誅其三族。
至于嫪毐與太后所生的兩個兒子,更是不能夠留下的孽種,也都被殺死,斬草除根。可憐兩個年幼無知的孩童,大的不過兩三歲,小的只有一兩歲,他們與世無爭,于人無害,但出于政治目的,卻被他們的異父大哥殺死。
而放蕩的趙太后,畢竟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不能殺。然而太后也確實讓嬴政很難堪,心中難以饒恕,于是嬴政把太后遷出咸陽,令其往雍城居住,事實上是被軟禁起來了。直到齊國人茅焦勸說秦王,秦王才從雍接回太后,返歸咸陽。
與此同時,嬴政繼續調查嫪毐的同黨,并很快牽扯到了相國呂不韋身上——嫪毐原來是他給弄進宮中的!這下,嬴政可找到整治呂不韋的理由了。于是,嬴政便借著鎮壓嫪毐叛亂的機會,又一舉鏟除了呂不韋的勢力。
王者已經歸來,蟄伏待機的猛虎開始發出震蕩山林的咆哮。
昔日不可一世的呂不韋,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

嬴政和呂不韋,實在是一對很奇怪的君臣。呂不韋費二十年心血,在秦國苦心經營,一方面使自己的權勢如日中天,另一方面培養出霸氣十足的秦始皇。然而,他的努力卻在頃刻間毀于一旦,自己反倒成了“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典型。
與此同時,嬴政窮十年心力,一直隱忍不發。他一方面廢寢忘食地向“仲父”呂不韋學習,學習他的治國之道、他的《呂氏春秋》,更學習了他的陰謀詭計;另一方面,他又一刻不停地琢磨著怎么對付呂不韋。最終,嬴政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呂不韋在這場較量中,徹底失敗了。雄心勃勃的秦王嬴政盤踞在王座之上,感到從來沒有過的安穩。所有的政敵都被自己清除了,他的心情自然非常舒暢。此刻,他的目光正被桌案的地圖所吸引。
突然,他笑了:“下一個目標:天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7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