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做企業最受歡迎的人:卓越員工的10項修煉(簡體書)
滿額折

做企業最受歡迎的人:卓越員工的10項修煉(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價
:NT$ 192 元
優惠價
87167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本書是一個過來人的切身體會與真摯忠告,因此受益一生的學員多達100萬人!
王琨老師10年前從實習生起步,一直以“做企業最受歡迎的人”為自己的職場準則,一步步發展成為今天的集團公司總裁。
雖然也是聊最為基礎的職業素養,但是和市面上假、大、空的套話書不同,這本書濃縮了作者獲得成功的心得感悟,也給出了非常中肯的真摯忠告。作為員工,只要你將書中的10種職業素養學以致用,你就能從平凡變為卓越,成為企業最受歡迎的人!作為老板,參照書中的10項員工行為準則,你就能幫助員工點燃工作激情,全面提升自我,成為企業最需要的人!

作者簡介

王琨
慧宇教育集團董事長
中國員工激勵教育專家
企業咨詢師、系統導入落地專家
北京《圣賢博學》欄目主講嘉賓
王琨老師擁有13年的職場管理運營實戰經驗,具有業務代表、培訓顧問、團隊主管、副總經理、總裁等職場的全程經歷,在個人成長、行銷策略、組織發展及領導統御等方面有獨到的見解與心得。
著作有《邁向最頂尖》,其主要課程有“做企業最受歡迎的人”“從執行到復命”“一代天驕青少年領袖訓練營”“演說能量”“管理能量”“領袖能量”“生命能量”“總裁能量場”,等等。

前 言
我將這本書定名為《做企業最受歡迎的人:卓越員工的10項修煉》,是想通過本書和大家分享自己十幾年一路走來的感悟與心得。在生活中,我們每天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孩子面前,我們要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在父母面前,我們要扮演孩子的角色;在企業里面,要扮演好員工的角色。當我們走出家門,就代表著自家的形象;當我們走出企業,自然就代表著企業的形象。
我經常與很多企業家討論企業成本的問題。我認為,一個企業最大的成本就是沒有經過培訓的員工,因為沒有經過培訓的員工很可能會在無意中破壞企業的形象。有的老板并不清楚這一情況,因此他的企業很可能正在遭受損失。沒有經過培訓的員工就像沒有經過訓練就上戰場的士兵一樣。如果新兵第一天入伍,領導就讓他們上陣殺敵,戰場上的子彈不會長眼睛,等待新兵的只能是中彈身亡。
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最缺的并不是錢,而是缺少使自己強大的能力。一個人不夠優秀,不夠卓越,也不是因為缺少錢,而是缺少讓自己變得優秀和卓越的能力。
我第一次見到唐駿,就問了他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新華都的董事長給了你一個億的年薪?”唐駿對我說:“一個人能不能賺到錢,首先看他值不值錢。如果這個人不值錢,他一定賺不到錢。”這句話到現在還一直回響在我的耳邊。其實,唐駿的意思是,無論員工還是老板,都要不斷修煉自己,才能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更值得別人贊賞。
在為大家講課時,我問過這樣一個問題:當老板比較好還是當員工比較好?經過統計,95%的人認為當老板好。但我想問大家,在這個世界上有沒有經營了一年,甚至三年連一分錢都沒賺到的老板?答案是肯定的,那各位還希望做一位年年虧損的老板嗎?
據調查,無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范圍內,有一半以上的企業都在虧損。也就是說,員工能每天賺到錢,老板不一定能每天賺到錢。
有人認為當員工沒有前途,那在這個世界上有沒有頂級員工呢?大家都知道劉備的故事,他三分天下得其一,按現在的話說他是位大老板。他手底下有個員工叫關云長,關云長對自己老板絕對忠誠,不貪財、不好色,那就是個頂級員工,受到無數人的尊敬。現在在中國各地都能見到關帝廟,很多人都去頂禮膜拜。
比如“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他曾經打過棒球,但是后來又回去打籃球了。邁克爾?喬丹帶領公牛隊六次獲得總冠軍,成為人們公認的“籃球之神”,可又有誰關注過公牛隊的老板是誰呢?
我們不能簡單地說當老板或當員工哪個更好,而是應該把重點放在做一個有能力的人上面。即使你今天是一個保潔員或是一個保安,但你依然可以在這個崗位做到世界最頂尖的水平。

有個年輕人,從一所名牌大學畢業以后和幾個新人一起進入一家大企業做普通職員。兩年過去了,他發現和他一起參加工作的那些人都升職加薪了,只有他還是一個普通員工。更令他氣憤的是,他的學歷比其他新人都高。于是,他滿腹牢騷,一直在抱怨,心想:
“老板為什么看不起我?”正在他為工作難受的時候,心愛的女朋友也和他說“拜拜”了。
那時的他萬念俱灰,感覺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也沒有什么值得留戀的了,于是他來到湖邊想自殺。這時,旁邊有一位老者問他要干什么,他就一五一十地將自己的事情告訴了老者。這位老者說:“小伙子,如果你現在自殺和你5分鐘以后自殺有沒有什么區別呢?”他回答“沒有”。于是,老者接著說:“我讓你在5分鐘里做幾件事,如果5分鐘后你還是要自殺,我絕不阻攔。”他心想自己就配合老者5分鐘,看他有什么花樣,反正要死的心是誰也阻攔不住的。
老者從兜里拿出一顆很大的珍珠,朝前面的石頭堆一扔,說:“小伙子,能不能麻煩你把那顆珍珠撿回來?”他看見石頭堆里有一顆很亮、很顯眼的珍珠,馬上跑過去把珍珠撿起來交給了老者。老者說:“謝謝,我想請你再做一件事。”然后老者撿起一顆石子,往前面的石頭堆里一扔,說:“麻煩你把剛才我扔掉的石頭撿回來,好嗎?”
顯而易見,掉進石頭堆的石子是不好撿的。而就是這個動作讓年輕人明白了自己為什么沒有得到老板的重用,原因正是他只是一顆石子,還不是一顆珍珠。

我們要秉持一個理念:學會遇事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畢竟自己才是一切問題的根源。遇到任何問題都要先找自己的責任,而不是找別人的責任。在單位,如果你抱著這種心態去工作,我相信你很快就會變成珍珠。我們常說“是金子到哪里都會發光”,當你發光、發亮的時候,我相信老板一定會一眼就把你認出來。
在20世紀90年代初,有一個非常有名的電器公司叫松下。這家公司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理念,并在公司的大門口寫著這樣三句話:
如果你有智慧,請你貢獻智慧;
如果你沒有智慧,請你貢獻汗水;
如果你兩者都不貢獻,請你離開公司。
這是松下的企業文化。唯有在企業里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你才是企業里最受歡迎的人,因為任何一家企業都不會歡迎一個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員工。
很多成功的企業家都是從優秀員工做起的,李嘉誠做過員工,比爾?蓋茨做過員工,我也做過員工。如果連員工都做不好,也很難做好一個老板。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因此,我經常在給企業員工做內訓的時候說:一流的員工,老板會主動加薪;二流的員工,總找老板加薪;三流的員工,哭著喊著老板還是不加薪;四流的員工,老板一直減薪;更有不入流的員工,從來不學習如何成為一流員工。
我十幾歲就出來工作,經過了十幾年的職場歷練,雖然換了好幾份工作,但每一份工作都是從最低層做到最高層的。因為我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在我離開這家公司的時候,這家公司的老板只會說我的好,不會說我的壞。現在我可以很自信地說,只要你在我工作過的公司提起王琨,老板絕對會豎起大拇指說:“王琨是我們公司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員工之一。”
在這本書中,我總結了成為一名優秀員工的10項修煉。假如其中的任何一項修煉能讓您變得卓越,或是朝著卓越的方向前進,那將是對我最大的回報。


第01項
為自己工作
?——職業成長的基礎

改變從心開始
在職場中,我們首先要堅定一個信念——為自己工作。很多人都會問我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我一直很努力工作,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為什么我一直很認真,結果美夢卻一直不成真?每次聽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會告訴他們,之所以這樣,那是因為你的心態還不夠好,你的狀態還不夠好,你的思維還不夠好,你的行為還不夠好,你的方法還不夠好。
誰會在早上和自己的爸爸媽媽道別說:“爸媽,我到公司找快樂去了,噢耶!”我想這樣的人一定很少,我也相信大多數人通常是說:“爸媽,我先去了啊。”這樣的語氣,難不成是把上班當作上墳嗎?俗話說,一天之計在于晨,一個人早上的狀態決定了一整天的狀態。因此,我建議大家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態,想好為什么去上班,比如說到公司是為了找快樂。如果早上快樂,那么一天都會快樂。
在我的公司,假如一個員工早上來到公司就是一副苦瓜臉,我會先讓他在樓下跑十圈。因為他這副苦瓜臉會影響其他員工。這樣一直下去很可能影響整個團隊的士氣。
我認為世界上只有兩種員工:一種叫普通員工,一種叫卓越員工。根據“九五定律”,這個世界上卓越員工只占5%,而普通員工卻占了95%。按此推理,無論在任何行業、任何領域,真正優秀的人都只占5%。
大家是否發現了,在一個公司里,有的人跟著老板干了10年,還不如剛來公司一年的員工晉升快?這也從側面證明了,不是你跟著老板的時間長,就一定優秀;不是你跟著老板的時間長,就一定會卓越。
我通過自己多年的職業經歷發現,普通員工和卓越員工有三大區別。
思維模式
卓越員工的思維模式和普通員工的思維模式不同。一個人之所以卓越,一定是因為他的想法與普通人不一樣。上至總統,下至“飯桶”,不一樣的地方都在于脖子以上的部分。卓越的人對自己能夠成功充滿信心,而一般人的腦袋在想些什么呢?他們只會在看到成功的希望時才去選擇相信,甚至有些人即使看到成功也不會相信。
一個卓越的員工會這樣想:我干多少活,老板會給我相應的報酬,但我更想實現自己的價值。普通的員工會想:老板給我多少錢,我就干多少活。有些員工甚至會想:老板給我多少錢,我都不給他干活。這種給錢都不干活的員工也叫作負債性員工。
其實企業里面有很多這樣的負債性員工。老板一個月給他三五千元錢的工資,但是他根本就沒有給企業創造價值。他在不停地埋怨同事,埋怨老板,埋怨企業,但從來沒有埋怨過自己。可見,卓越員工與普通員工的第一個不同就是思維模式。
語言模式
卓越的員工一開口說話領導就會喜歡,同事就會喜歡,客戶就會喜歡,他一開口訂單就來了。卓越的員工總會有貴人幫助他,有領導提攜他,有同事力挺他。普通員工話一出口就會傷人。在公司里有很多這樣的員工:他一般不輕易說話,但一說話就要和別人爭個高下,一說話就變成了團隊的害群之馬,一說話就變成了在團隊中傳遞負能量的中心。
由此可見,卓越的員工與普通員工的不同也在于語言模式。
行為模式
所謂行為模式,就是一個人的做法。普通員工和卓越員工的最大差別也就是行為模式。比如,我們都知道學習很重要,但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我的大腦到你的大腦的距離。如何把我頭腦中的想法裝進你的腦中,還讓你能夠接受、認同,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都不愿被改變。
而且很多人即便聽到別人有很好的想法也不見得能夠吸收為自己所用。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笑不足以為道。”
就像很多人讀了我的書,可是一年之后真正成為卓越員工的人也只有20%,80%的人還在平庸度日。很多人聽了我的課,回去只是3天熱度,努力了3天,就沒有后文了。真正成功的人,會一直把我在課堂上或書里面教的方法付諸實踐,這也就是老子講的“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改變從心開始,能改變“心”的只有我們自己。我們一起看看下面這個故事。

“籃球之神”喬丹在學校打籃球的時候,教練本不想讓他進校隊。喬丹就去問教練為什么不讓自己進校隊。教練說兩個原因:第一,喬丹身高不夠(那時的喬丹很矮);第二,喬丹技術太差。因此,教練拒絕了喬丹進校隊的請求。
喬丹對教練說:“如果你認為我身高不夠,我想辦法長高;如果你認為我技術不夠好,我想辦法練球。但是我懇求你,讓我加入校隊。我可以不出場比賽,我可以幫隊友拎行李,我也可以為他們擦地板。我只要求和他們做隊友,和他們一起練球。”
教練被喬丹的態度感動,答應了他的要求。喬丹輝煌的籃球生涯就此開始了。

如果我們把喬丹對待籃球的態度用在工作中,認真工作,為公司創造更多價值,想不成功都很難。下面的例子也說明了不同的工作態度決定了不同的職場生涯。

一個老板來到工地想看一下員工的工作狀態。他發現一個員工拿著錘子錘一下便嘆一聲氣,那員工的臉上也布滿了愁容。老板就想這是我的員工嗎?怎么會這樣。于是,他過去問那個員工為什么不開心,工作狀態為什么不好。員工聽后憤憤地說:“讓你干這種煩人的活兒,你愿意干嗎?這么熱的天,你來試試?”老板聽了他的話說:“哦,你不愿意干,那為什么還要干這份工作呢?”員工聽后很無奈地回答:“要不是為了家里的老婆、孩子,要不是為了家里的父母,我才不愿意干這份工作呢。”
接著,這個老板又看到另一個員工也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但表情顯然比第一個員工好了一些。老板走過去說:“你看起來好像不是很開心。”員工對老板說:“說實話,這份工作挺苦的,但是收入還不錯,要不是為了家里的老婆和孩子,我也不會選擇這份工作。”老板若有所思地說:“原來是這樣。”
老板繼續往前走,突然發現一個員工一邊哼歌一邊干活兒,好像特別快樂,特別開心。老板問他:“你怎么這么開心?你怎么這么興奮呢?”這個員工說:“我正在蓋一座非常漂亮的別墅,并且它將是我們這個城市里最漂亮的別墅。當我想到即將住在這里的人與自己的家人在這里牽手散步的時候,就會感到特別驕傲,特別自豪。”
一年以后,第一個抱怨的員工還在那里唉聲嘆氣地干活兒。第二個心態稍好一點的員工變成了包工頭,在工地里指揮別人干活兒。而心態最好的第三個員工,變成了分公司的總經理。

每個人都可以成功,關鍵在于你想不想改變。如果你暫時改變不了環境,那么就先改變自己的心態。只有樂觀、認真地對待生活,生活才不會敷衍你。

態度決定一切
其實,我們可以把自己看作一家有限公司,如果你今年30歲了,你的公司就經營了30年,你自己就是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就像我的公司就叫王琨有限公司。如果你把自己看作一家公司,那么想想自己今年多大了?你的公司經營了多少年?公司的營業狀況怎么樣?公司的利潤怎么樣?
其實我們周圍有很多人的公司都瀕臨倒閉,生活狀態也十分不好。如果想改變這種狀態,就先從改變自己的態度開始,從此樹立為自己工作、為自己學習的信念,認真對待學習與生活。因為一個人對待學習的態度很可能決定了他未來的成長方向,對待工作的態度很可能決定了他工作的價值,對待家人的態度很可能決定了他生活的質量。

幾年前,阿里巴巴的馬云、蒙牛的牛根生和分眾傳媒的江南春等30多位大企業家到香港長江實業集團拜會李嘉誠。他們走出電梯,發現一位老人站在門口向他們深深鞠了一躬說:“長江實業歡迎你們到來。”他們被嚇了一跳,因為那個人是李嘉誠。對他們來說,李嘉誠不僅是令人尊敬的長者,更是他們一直崇拜的商業偶像。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李嘉誠都沒有必要在電梯門口親自迎接他們,但是,他卻親自來了,還對馬云說:“馬云,你的阿里巴巴搞得不錯,我要向你學習。”對牛根生說:“老牛,你的蒙牛做得不錯,我要向你學習。”李嘉誠的話把他倆嚇得不敢說話。因為他們知道,此行的目的是來向李嘉誠學習的,沒想到剛打開電梯,李嘉誠說的第一句話竟是要向自己學習。
到了午餐時間,有些企業家對李嘉誠的秘書說想和李嘉誠一起用餐,有一些問題想請教一下。但他的秘書卻說:“對不起,李先生這輩子只做一個‘公’字。所謂‘公’就是李先生與人相處,不會在乎對方的財富、地位、影響力。如果大家有要求,請到這里抽簽決定先后次序與李先生用餐,這樣也能節約了大家的時間。”

在那次活動中,企業家們被分成4桌,李嘉誠在每桌都停留了半個小時。李嘉誠與企業家的談話中主要提到的是“建立自我”和“追求無我”兩個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是“建立自我”。什么叫建立自我?就是使自己變得足夠強大。如果你是公司的員工,就讓同事喜歡你,讓老板離不開你;如果你是代理商,就讓客戶喜歡你,自愿把訂單簽給你。
第二個關鍵詞是“追求無我”。追求無我就是當你站在別人面前,就好像不存在一樣。我們要學會在別人背后默默地付出,而不是像今天一些所謂的成功者一樣,站在別人面前就讓別人感覺不舒服、不自在。
假如你覺得自己的能力還不錯,那就再思考一下自己的態度怎么樣。因為你的態度很可能直接改變你的命運。有個詞叫“精神病”,《大英百科全書》對“精神病”的名詞解釋是“重復舊的行為卻想獲得新結果的人”。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人很多,他們天天幻想著自己在公司里成為總監,成為銷售冠軍,卻不行動。這些人眼高手低,每天都在喊口號,變成了“口號大王”,卻從來不肯腳踏實地認真做任何一件事。
曾經有很多員工問我:“我就是這樣的人,該怎么辦呢?”對于這樣的人,我只告訴他們兩個字——“改變”。從改變自己的態度開始,從改變觀念開始。我們可以看看“觀念”怎么寫?“觀念”即“又見今天的心”。觀念是你心中堅持的方向,想改變觀念也要從心開始,從心出發。只要你改變觀念,改變自己的態度,你就一定能改變行為。當你的行為發生了改變,時間久了就會成為習慣,長久地堅持好的習慣注定會改變你的人生。
要想養成好習慣,成為一個卓越員工要注意以下幾點。
想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
我曾與姜嵐昕老師、孫曉琦老師和蘭彥嶺老師一起參加過一個關于80后、90后員工管理問題的討論會。在討論會上,有個老板向我哭訴,他們公司剛招了一批90后的員工,很難管理,問我有什么辦法。我告訴他要改變別人就先改變自己。

在兩千多年前的希臘,整個國家的人都是光腳走路的,那時還沒有發明鞋子。就連國王也是光著腳走路,但皇宮里面有柔軟的牛皮地毯,走起來很舒服。
有一天,國王外出打獵,自己的雙腳被石頭、樹枝劃得慘不忍睹。于是他想,我才出去一天,腳就被劃成這個樣子,那我的子民呢?他們沒有皇宮里柔軟的牛皮地毯,每天都會被石頭和樹枝劃傷。于是,他召集了所有的大臣開會,說要把全國的道路都鋪上大理石。這時候大臣們都說,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首先國土面積太大了,其次也找不到那么多的大理石。國王聽后非常生氣。他認為既然不能鋪大理石路面,那可不可以讓他的子民都踩上皇宮里的牛皮地毯呢?大臣們聽了國王的這個提議頓時欲哭無淚,因為這個提議要殺掉全國的牛,況且全國也沒有那么多牛。因此,所有的大臣勸國王不能殺牛,更重要的是第二年還要用牛耕地。
國王更生氣了,罵這群大臣都是廢物。就在大家都沒有辦法的時候,國王身邊的一個侍從說話了:“陛下,我可不可以說兩句?”國王點點頭。侍從說:“國王,我們雖然不能把全天下的牛殺掉,但我們可以用一小塊牛皮把每個人的腳都包起來。這樣無論人們走到哪里,不都像踩在牛皮地毯上一樣了嗎?”國王一聽,這個創意不錯,很有道理,重賞了侍從。于是,世界上第一雙牛皮鞋就這樣誕生了。

事后,這個國王突然明白一個道理:在全國鋪上牛皮地毯很難,把地毯包到每個人的腳上卻是容易的,事情不是無法解決,只要換個思路即可。其實做人和這件事情是一樣的,既然改變別人很難,不如換個角度,從改變自己開始,也許結果會更好。
沒體現出自己的能力,是心態不夠好
很多人曾問我,為什么沒有人愛他?為什么別人不圍著他轉?其實我想說,地球為什么不圍著你轉,因為你還不是太陽;月亮為什么不圍著你轉,因為你還不是地球。我們常說,“山深則獸歸之,淵深則龍歸之”。你沒有影響力,你不夠卓越,是因為你自身的心態還不夠好,以至于自身的能力還沒有完全開發出來。

有個人拉著一車的行李搬家,途中路過一個加油站。他問加油站的工人:“前面的村莊怎么樣?”工人說:“你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問這個?”那個人回答:“我原來住另一個村莊,那里的人整天抱怨。我跟他們住不到一塊,那些人太討厭了。我想搬到一個善良的、友愛的村莊去,所以我問一下,前面的村莊怎么樣。”加油站的工人聽了他的解釋說:“如果你不改變看待問題的角度,不改變自己的心態,只改變環境是沒用的。假如你還是老樣子,前面的村莊和你之前住的村莊是一樣的,你不用搬了。”

上面案例中的這個人總是想改變別人,卻沒有發現自己才是最大的問題根源。因此,如果他不改變自己看待事物的態度,無論他走到哪里,令他頭痛的問題都會一直存在。下面案例中的主人公卻沒有一味固執下去,而是適度改變,最終收獲了成功。

在19世紀初的美國,幾乎所有人都去西部淘金。一個小伙子也到西部淘金。他走了五六天時間后,被一條大河擋住了去路。如果想去淘金,就必須經過這條大河。很多人選擇了從上游或下游繞道而行,也有一些人選擇了打道回府,但更多的人選擇站在河邊抱怨、發牢騷。
就在這個時候,小伙子想起了一位智者教給自己的話,“困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是上天給自己成長的機會。凡事發生必有其原因,必有助于自己”。于是,他開始想,大河擋住我的去路,對我有什么幫助呢?突然一個靈感蹦了出來:我可不可以弄一條船做擺渡生意呢?想到這里,他開始行動。因為到西部去淘金的人都想著賺大錢,沒有人會吝嗇一點船費,所以這個小伙子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一筆財富。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人向往,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人爭奪。當所有人都看到這個小伙子靠擺渡賺錢的時候,很多人也做起了擺渡船的生意。這時,小伙子的生意立刻冷清下來,沒有那么多人坐船了。此時,良好的心態又拯救了他。他并沒有灰心,而是想到自己本來是要去西部淘金的,于是他來到西部,找了一塊地方,準備開始工作。正在他準備淘金的時候,幾名大漢走過來說:“小子別動,這是我們的地盤,你不能在這里淘金。”他剛理論了幾句,那幾名大漢便失去耐性,把他暴揍了一頓。
第二天,他又換了一個地方,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每個人都想來這里淘金,但地方是有限的。他既沒有勢力,也沒有朋友,所以他連續三天都在被打中度過。第四天,他終于受不了了。他想這個金是沒法淘了,但自己不能白來,接下來該怎么辦呢?他發現在沙漠里工作的人都渴得要命,從家里帶的水很快就喝光了,于是就想“那我可不可以賣水呢?”于是他又做起了賣水的生意,結果所有人都搶著買他的水。他靠賣水又賺了一大筆財富。
好景不長,別人看到他賣水賺錢了,也都去沙漠里賣水。有一天,他在擺水攤,旁邊有個壯漢說:“小子,明天別來賣水了,這里的地盤被我包了,你要再賣水的話,明天有你好看。”小伙子以為這個人只是嚇唬自己,第二天繼續賣水,沒想到那個大漢走過去,把他的水攤踢爛,搶了他的錢,又毒打了他。那時的美國還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小伙子只能任人宰割。
他心想:我賣水肯定不行了,于是再次調整了自己的狀態。他發現人們在淘金的時候,衣服很快就被磨破了,很多人都是在忍著膝蓋和手臂的劇痛工作。他動腦一想,很多工地上都有別人扔的廢帳篷,我把它拿回家,給大家做衣服,然后拿出來賣,也能賺點錢,于是他做出了世界上第一條牛仔褲。
這個小伙子就是著名的李維斯的品牌創始人,牛仔大王——李維斯。該公司占有全世界絕大部分的牛仔市場份額,我們現在穿的牛仔褲,很多都是他家生產的。

所以說,當你不能改變環境的時候,就試著改變一下自己的心態。當你的心態改變了,看問題的角度也會改變,問題會更好處理。案例中的李維斯心態很好,在遇到挫折時總能想到更好的解決辦法。這與他良好的心態是分不開的。成功者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一般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因此,如果我們現在是月亮,不如改變心態讓自己成為太陽。
在工作中,我為了讓自己成為太陽,也給自己樹立了目標——無論臺上還是臺下,永遠都是積極的,永遠都是快樂的。
改變是個美麗的痛
改變是個美麗的痛,要想改變就必須承擔痛苦。我一直認為做別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叫突破,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叫改變,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叫成長。在突破、改變與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很多困難,這些困難是我們通往成功的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痛。

老鷹是全世界壽命最長的鳥類,可以活到70多歲,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老鷹在40歲時必須要做一個痛苦而艱難的決定。因為他的爪子嚴重老化,抓不住東西;它的喙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膛,吃東西很不方便;它的羽毛嚴重鈣化,又濃又厚,使它飛起來十分吃力。這時候老鷹只有兩個選擇:第一是等死,第二就是經過一個漫長的更新過程——150天的蛻變。
如果選擇蛻變,老鷹要飛到懸崖上,這樣就沒有其他動物能夠傷害它,從而進行150天的磨煉。首先,它要用自己的喙擊打巖石,讓自己的喙全部脫落,然后靜靜地等待新的喙長出來。等到新喙長出來之后,再用新喙把自己的指甲一根一根地拔掉,然后再把自己的羽毛全都拔掉。
在這150天里,有很多老鷹因為忍受不了疼痛而死去,也有很多老鷹餓死或者凍死了。所以,在這150天里,老鷹是在寒冷、孤獨、痛苦、饑餓當中度過的,但是它們深深明白一個道理,唯有如此,自己才能在未來的時光里擁有更美好的生活。

我們可以想想自己離40歲還有多遠?或是自己已經超過了40歲,那離45歲還有多遠?我們的“喙”“爪子”“羽毛”是不是已經老化,我們的觀念是否需要更新?如果需要更新,我們是否做好了忍受重生過程中的痛苦的心理準備?
拔高一級看自己,發揮自己最大的能量
為什么有些人在公司工作了很多年還是沒得到老板的重用?那是因為這些人不愿意改變,安于現狀。所以,我一直認為安于現狀就是人生最大的陷阱。雖然我們生活在21世紀,但是有些人的思想還活在20世紀60年代,根本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我們的員工也是一樣。很多員工思想守舊,不善于學習新事物。其實不成長的員工是企業里面最大的負擔。我在培訓員工的時候經常對他們說:“如果你的個性能讓你成功,你早就成功了;但是很多人卻把無知、固執當作個性,所以這樣的人很難成功。”
我認為在工作中拔高一級看自己,改變自己的心態,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會很有幫助。比如,以主管的態度來當普通員工,以經理的思維來當主管,以老板的角度來當經理。
當你在企業里拔高一級看自己的時候,你的能力很快就會得以提高。今天你是普通員工,要想主管能為公司做什么;如果你是主管,就要想如何更好地完成經理交代的工作,并幫助經理出謀劃策;如果你是經理,在完成本職工作后還要站在老板的角度考慮整體的業績應怎樣提升。我相信如果你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又發揮特長幫助上司做事情,并長期堅持下去,你一定能成為企業里最受歡迎的人。

目次

第 01 項 為自己工作——職業成長的基礎
改變從心開始 /003
態度決定一切 /008
激情是工作的力量之源 /016
做最好的自己 /020
機會永遠等待有準備的人 /022
第 02 項 堅持目標——從優秀到卓越
職場成功需設定目標 /029
為自己做好職業定位 /031
方向對了,前進就是進步 /039
明確目標,成就卓越 /041
第 03 項 融入團隊——做團隊里最優秀的一員
團隊是企業的命脈根本 /047
融入團隊,不是融入團伙 /049
莫做不受團隊歡迎的人 /052
打造鷹一樣的個人,融入雁一樣的團隊 /056
第 04 項 忠誠事業——卓越員工的立命之本
忠誠比學歷更重要
忠誠的人最受歡迎
忠于企業亦是忠于自己
忠誠才更有前程
第 05 項 恪盡職守——承擔責任與使命
企業興亡,人人有責
像老板一樣對企業和家庭負責
對工作和國家負責是我們的使命
第 06 項 復命精神——打造以成果為導向的執行模式
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
執行不需要任何借口
打造成果導向思維執行模式
從執行到復命,第一時間給成果
第 07 項 不斷學習——持續成長的發動機
未來的競爭是學習力的競爭
滿足現狀是人生最大的陷阱
不成熟員工有六大死穴
卓越人才必須掌握的兩種知識
第 08 項 努力奮斗——永恒不變的真理
成功就是比別人更努力
全力以赴是一種人生態度
不同的結果源于不同的付出
第 09 項 超值奉獻——激發無限潛能
為老板創造更多價值
成為老板不可或缺的人
超越第一的方法就是成為唯一
創造最佳業績,證明自身價值
第 10 項 感恩惜福——成就一切的秘密
感恩的心離成功最近
感恩父母給了我們生命
感恩企業給了我們平臺

書摘/試閱

前言
我將這本書定名為《做企業最受歡迎的人:卓越員工的10項修煉》,是想通過本書和大家分享自己十幾年一路走來的感悟與心得。在生活中,我們每天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孩子面前,我們要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在父母面前,我們要扮演孩子的角色;在企業里面,要扮演好員工的角色。當我們走出家門,就代表著自家的形象;當我們走出企業,自然就代表著企業的形象。
我經常與很多企業家討論企業成本的問題。我認為,一個企業最大的成本就是沒有經過培訓的員工,因為沒有經過培訓的員工很可能會在無意中破壞企業的形象。有的老板并不清楚這一情況,因此他的企業很可能正在遭受損失。沒有經過培訓的員工就像沒有經過訓練就上戰場的士兵一樣。如果新兵第一天入伍,領導就讓他們上陣殺敵,戰場上的子彈不會長眼睛,等待新兵的只能是中彈身亡。
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最缺的并不是錢,而是缺少使自己強大的能力。一個人不夠優秀,不夠卓越,也不是因為缺少錢,而是缺少讓自己變得優秀和卓越的能力。
我第一次見到唐駿,就問了他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新華都的董事長給了你一個億的年薪?”唐駿對我說:“一個人能不能賺到錢,首先看他值不值錢。如果這個人不值錢,他一定賺不到錢。”這句話到現在還一直回響在我的耳邊。其實,唐駿的意思是,無論員工還是老板,都要不斷修煉自己,才能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更值得別人贊賞。
在為大家講課時,我問過這樣一個問題:當老板比較好還是當員工比較好?經過統計,95%的人認為當老板好。但我想問大家,在這個世界上有沒有經營了一年,甚至三年連一分錢都沒賺到的老板?答案是肯定的,那各位還希望做一位年年虧損的老板嗎?
據調查,無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范圍內,有一半以上的企業都在虧損。也就是說,員工能每天賺到錢,老板不一定能每天賺到錢。
有人認為當員工沒有前途,那在這個世界上有沒有頂級員工呢?大家都知道劉備的故事,他三分天下得其一,按現在的話說他是位大老板。他手底下有個員工叫關云長,關云長對自己老板絕對忠誠,不貪財、不好色,那就是個頂級員工,受到無數人的尊敬。現在在中國各地都能見到關帝廟,很多人都去頂禮膜拜。
比如“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他曾經打過棒球,但是后來又回去打籃球了。邁克爾?喬丹帶領公牛隊六次獲得總冠軍,成為人們公認的“籃球之神”,可又有誰關注過公牛隊的老板是誰呢?
我們不能簡單地說當老板或當員工哪個更好,而是應該把重點放在做一個有能力的人上面。即使你今天是一個保潔員或是一個保安,但你依然可以在這個崗位做到世界最頂尖的水平。
有個年輕人,從一所名牌大學畢業以后和幾個新人一起進入一家大企業做普通職員。兩年過去了,他發現和他一起參加工作的那些人都升職加薪了,只有他還是一個普通員工。更令他氣憤的是,他的學歷比其他新人都高。于是,他滿腹牢騷,一直在抱怨,心想:
“老板為什么看不起我?”正在他為工作難受的時候,心愛的女朋友也和他說“拜拜”了。
那時的他萬念俱灰,感覺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也沒有什么值得留戀的了,于是他來到湖邊想自殺。這時,旁邊有一位老者問他要干什么,他就一五一十地將自己的事情告訴了老者。這位老者說:“小伙子,如果你現在自殺和你5分鐘以后自殺有沒有什么區別呢?”他回答“沒有”。于是,老者接著說:“我讓你在5分鐘里做幾件事,如果5分鐘后你還是要自殺,我絕不阻攔。”他心想自己就配合老者5分鐘,看他有什么花樣,反正要死的心是誰也阻攔不住的。
老者從兜里拿出一顆很大的珍珠,朝前面的石頭堆一扔,說:“小伙子,能不能麻煩你把那顆珍珠撿回來?”他看見石頭堆里有一顆很亮、很顯眼的珍珠,馬上跑過去把珍珠撿起來交給了老者。老者說:“謝謝,我想請你再做一件事。”然后老者撿起一顆石子,往前面的石頭堆里一扔,說:“麻煩你把剛才我扔掉的石頭撿回來,好嗎?”
顯而易見,掉進石頭堆的石子是不好撿的。而就是這個動作讓年輕人明白了自己為什么沒有得到老板的重用,原因正是他只是一顆石子,還不是一顆珍珠。
我們要秉持一個理念:學會遇事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畢竟自己才是一切問題的根源。遇到任何問題都要先找自己的責任,而不是找別人的責任。在單位,如果你抱著這種心態去工作,我相信你很快就會變成珍珠。我們常說“是金子到哪里都會發光”,當你發光、發亮的時候,我相信老板一定會一眼就把你認出來。
在20世紀90年代初,有一個非常有名的電器公司叫松下。這家公司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理念,并在公司的大門口寫著這樣三句話:
如果你有智慧,請你貢獻智慧;
如果你沒有智慧,請你貢獻汗水;
如果你兩者都不貢獻,請你離開公司。
這是松下的企業文化。唯有在企業里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你才是企業里最受歡迎的人,因為任何一家企業都不會歡迎一個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員工。
很多成功的企業家都是從優秀員工做起的,李嘉誠做過員工,比爾?蓋茨做過員工,我也做過員工。如果連員工都做不好,也很難做好一個老板。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因此,我經常在給企業員工做內訓的時候說:一流的員工,老板會主動加薪;二流的員工,總找老板加薪;三流的員工,哭著喊著老板還是不加薪;四流的員工,老板一直減薪;更有不入流的員工,從來不學習如何成為一流員工。
我十幾歲就出來工作,經過了十幾年的職場歷練,雖然換了好幾份工作,但每一份工作都是從最低層做到最高層的。因為我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在我離開這家公司的時候,這家公司的老板只會說我的好,不會說我的壞。現在我可以很自信地說,只要你在我工作過的公司提起王琨,老板絕對會豎起大拇指說:“王琨是我們公司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員工之一。”
在這本書中,我總結了成為一名優秀員工的10項修煉。假如其中的任何一項修煉能讓您變得卓越,或是朝著卓越的方向前進,那將是對我最大的回報。

第01項
為自己工作
?——職業成長的基礎
改變從心開始
在職場中,我們首先要堅定一個信念——為自己工作。很多人都會問我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我一直很努力工作,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為什么我一直很認真,結果美夢卻一直不成真?每次聽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會告訴他們,之所以這樣,那是因為你的心態還不夠好,你的狀態還不夠好,你的思維還不夠好,你的行為還不夠好,你的方法還不夠好。
誰會在早上和自己的爸爸媽媽道別說:“爸媽,我到公司找快樂去了,噢耶!”我想這樣的人一定很少,我也相信大多數人通常是說:“爸媽,我先去了啊。”這樣的語氣,難不成是把上班當作上墳嗎?俗話說,一天之計在于晨,一個人早上的狀態決定了一整天的狀態。因此,我建議大家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態,想好為什么去上班,比如說到公司是為了找快樂。如果早上快樂,那么一天都會快樂。
在我的公司,假如一個員工早上來到公司就是一副苦瓜臉,我會先讓他在樓下跑十圈。因為他這副苦瓜臉會影響其他員工。這樣一直下去很可能影響整個團隊的士氣。
我認為世界上只有兩種員工:一種叫普通員工,一種叫卓越員工。根據“九五定律”,這個世界上卓越員工只占5%,而普通員工卻占了95%。按此推理,無論在任何行業、任何領域,真正優秀的人都只占5%。
大家是否發現了,在一個公司里,有的人跟著老板干了10年,還不如剛來公司一年的員工晉升快?這也從側面證明了,不是你跟著老板的時間長,就一定優秀;不是你跟著老板的時間長,就一定會卓越。
我通過自己多年的職業經歷發現,普通員工和卓越員工有三大區別。
思維模式
卓越員工的思維模式和普通員工的思維模式不同。一個人之所以卓越,一定是因為他的想法與普通人不一樣。上至總統,下至“飯桶”,不一樣的地方都在于脖子以上的部分。卓越的人對自己能夠成功充滿信心,而一般人的腦袋在想些什么呢?他們只會在看到成功的希望時才去選擇相信,甚至有些人即使看到成功也不會相信。
一個卓越的員工會這樣想:我干多少活,老板會給我相應的報酬,但我更想實現自己的價值。普通的員工會想:老板給我多少錢,我就干多少活。有些員工甚至會想:老板給我多少錢,我都不給他干活。這種給錢都不干活的員工也叫作負債性員工。
其實企業里面有很多這樣的負債性員工。老板一個月給他三五千元錢的工資,但是他根本就沒有給企業創造價值。他在不停地埋怨同事,埋怨老板,埋怨企業,但從來沒有埋怨過自己。可見,卓越員工與普通員工的第一個不同就是思維模式。
語言模式
卓越的員工一開口說話領導就會喜歡,同事就會喜歡,客戶就會喜歡,他一開口訂單就來了。卓越的員工總會有貴人幫助他,有領導提攜他,有同事力挺他。普通員工話一出口就會傷人。在公司里有很多這樣的員工:他一般不輕易說話,但一說話就要和別人爭個高下,一說話就變成了團隊的害群之馬,一說話就變成了在團隊中傳遞負能量的中心。
由此可見,卓越的員工與普通員工的不同也在于語言模式。
行為模式
所謂行為模式,就是一個人的做法。普通員工和卓越員工的最大差別也就是行為模式。比如,我們都知道學習很重要,但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我的大腦到你的大腦的距離。如何把我頭腦中的想法裝進你的腦中,還讓你能夠接受、認同,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都不愿被改變。
而且很多人即便聽到別人有很好的想法也不見得能夠吸收為自己所用。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笑不足以為道。”
就像很多人讀了我的書,可是一年之后真正成為卓越員工的人也只有20%,80%的人還在平庸度日。很多人聽了我的課,回去只是3天熱度,努力了3天,就沒有后文了。真正成功的人,會一直把我在課堂上或書里面教的方法付諸實踐,這也就是老子講的“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改變從心開始,能改變“心”的只有我們自己。我們一起看看下面這個故事。
“籃球之神”喬丹在學校打籃球的時候,教練本不想讓他進校隊。喬丹就去問教練為什么不讓自己進校隊。教練說兩個原因:第一,喬丹身高不夠(那時的喬丹很矮);第二,喬丹技術太差。因此,教練拒絕了喬丹進校隊的請求。
喬丹對教練說:“如果你認為我身高不夠,我想辦法長高;如果你認為我技術不夠好,我想辦法練球。但是我懇求你,讓我加入校隊。我可以不出場比賽,我可以幫隊友拎行李,我也可以為他們擦地板。我只要求和他們做隊友,和他們一起練球。”
教練被喬丹的態度感動,答應了他的要求。喬丹輝煌的籃球生涯就此開始了。
如果我們把喬丹對待籃球的態度用在工作中,認真工作,為公司創造更多價值,想不成功都很難。下面的例子也說明了不同的工作態度決定了不同的職場生涯。
一個老板來到工地想看一下員工的工作狀態。他發現一個員工拿著錘子錘一下便嘆一聲氣,那員工的臉上也布滿了愁容。老板就想這是我的員工嗎?怎么會這樣。于是,他過去問那個員工為什么不開心,工作狀態為什么不好。員工聽后憤憤地說:“讓你干這種煩人的活兒,你愿意干嗎?這么熱的天,你來試試?”老板聽了他的話說:“哦,你不愿意干,那為什么還要干這份工作呢?”員工聽后很無奈地回答:“要不是為了家里的老婆、孩子,要不是為了家里的父母,我才不愿意干這份工作呢。”
接著,這個老板又看到另一個員工也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但表情顯然比第一個員工好了一些。老板走過去說:“你看起來好像不是很開心。”員工對老板說:“說實話,這份工作挺苦的,但是收入還不錯,要不是為了家里的老婆和孩子,我也不會選擇這份工作。”老板若有所思地說:“原來是這樣。”
老板繼續往前走,突然發現一個員工一邊哼歌一邊干活兒,好像特別快樂,特別開心。老板問他:“你怎么這么開心?你怎么這么興奮呢?”這個員工說:“我正在蓋一座非常漂亮的別墅,并且它將是我們這個城市里最漂亮的別墅。當我想到即將住在這里的人與自己的家人在這里牽手散步的時候,就會感到特別驕傲,特別自豪。”
一年以后,第一個抱怨的員工還在那里唉聲嘆氣地干活兒。第二個心態稍好一點的員工變成了包工頭,在工地里指揮別人干活兒。而心態最好的第三個員工,變成了分公司的總經理。
每個人都可以成功,關鍵在于你想不想改變。如果你暫時改變不了環境,那么就先改變自己的心態。只有樂觀、認真地對待生活,生活才不會敷衍你。
態度決定一切
其實,我們可以把自己看作一家有限公司,如果你今年30歲了,你的公司就經營了30年,你自己就是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就像我的公司就叫王琨有限公司。如果你把自己看作一家公司,那么想想自己今年多大了?你的公司經營了多少年?公司的營業狀況怎么樣?公司的利潤怎么樣?
其實我們周圍有很多人的公司都瀕臨倒閉,生活狀態也十分不好。如果想改變這種狀態,就先從改變自己的態度開始,從此樹立為自己工作、為自己學習的信念,認真對待學習與生活。因為一個人對待學習的態度很可能決定了他未來的成長方向,對待工作的態度很可能決定了他工作的價值,對待家人的態度很可能決定了他生活的質量。
幾年前,阿里巴巴的馬云、蒙牛的牛根生和分眾傳媒的江南春等30多位大企業家到香港長江實業集團拜會李嘉誠。他們走出電梯,發現一位老人站在門口向他們深深鞠了一躬說:“長江實業歡迎你們到來。”他們被嚇了一跳,因為那個人是李嘉誠。對他們來說,李嘉誠不僅是令人尊敬的長者,更是他們一直崇拜的商業偶像。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李嘉誠都沒有必要在電梯門口親自迎接他們,但是,他卻親自來了,還對馬云說:“馬云,你的阿里巴巴搞得不錯,我要向你學習。”對牛根生說:“老牛,你的蒙牛做得不錯,我要向你學習。”李嘉誠的話把他倆嚇得不敢說話。因為他們知道,此行的目的是來向李嘉誠學習的,沒想到剛打開電梯,李嘉誠說的第一句話竟是要向自己學習。
到了午餐時間,有些企業家對李嘉誠的秘書說想和李嘉誠一起用餐,有一些問題想請教一下。但他的秘書卻說:“對不起,李先生這輩子只做一個‘公’字。所謂‘公’就是李先生與人相處,不會在乎對方的財富、地位、影響力。如果大家有要求,請到這里抽簽決定先后次序與李先生用餐,這樣也能節約了大家的時間。”
在那次活動中,企業家們被分成4桌,李嘉誠在每桌都停留了半個小時。李嘉誠與企業家的談話中主要提到的是“建立自我”和“追求無我”兩個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是“建立自我”。什么叫建立自我?就是使自己變得足夠強大。如果你是公司的員工,就讓同事喜歡你,讓老板離不開你;如果你是代理商,就讓客戶喜歡你,自愿把訂單簽給你。
第二個關鍵詞是“追求無我”。追求無我就是當你站在別人面前,就好像不存在一樣。我們要學會在別人背后默默地付出,而不是像今天一些所謂的成功者一樣,站在別人面前就讓別人感覺不舒服、不自在。
假如你覺得自己的能力還不錯,那就再思考一下自己的態度怎么樣。因為你的態度很可能直接改變你的命運。有個詞叫“精神病”,《大英百科全書》對“精神病”的名詞解釋是“重復舊的行為卻想獲得新結果的人”。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人很多,他們天天幻想著自己在公司里成為總監,成為銷售冠軍,卻不行動。這些人眼高手低,每天都在喊口號,變成了“口號大王”,卻從來不肯腳踏實地認真做任何一件事。
曾經有很多員工問我:“我就是這樣的人,該怎么辦呢?”對于這樣的人,我只告訴他們兩個字——“改變”。從改變自己的態度開始,從改變觀念開始。我們可以看看“觀念”怎么寫?“觀念”即“又見今天的心”。觀念是你心中堅持的方向,想改變觀念也要從心開始,從心出發。只要你改變觀念,改變自己的態度,你就一定能改變行為。當你的行為發生了改變,時間久了就會成為習慣,長久地堅持好的習慣注定會改變你的人生。
要想養成好習慣,成為一個卓越員工要注意以下幾點。
想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
我曾與姜嵐昕老師、孫曉琦老師和蘭彥嶺老師一起參加過一個關于80后、90后員工管理問題的討論會。在討論會上,有個老板向我哭訴,他們公司剛招了一批90后的員工,很難管理,問我有什么辦法。我告訴他要改變別人就先改變自己。
在兩千多年前的希臘,整個國家的人都是光腳走路的,那時還沒有發明鞋子。就連國王也是光著腳走路,但皇宮里面有柔軟的牛皮地毯,走起來很舒服。
有一天,國王外出打獵,自己的雙腳被石頭、樹枝劃得慘不忍睹。于是他想,我才出去一天,腳就被劃成這個樣子,那我的子民呢?他們沒有皇宮里柔軟的牛皮地毯,每天都會被石頭和樹枝劃傷。于是,他召集了所有的大臣開會,說要把全國的道路都鋪上大理石。這時候大臣們都說,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首先國土面積太大了,其次也找不到那么多的大理石。國王聽后非常生氣。他認為既然不能鋪大理石路面,那可不可以讓他的子民都踩上皇宮里的牛皮地毯呢?大臣們聽了國王的這個提議頓時欲哭無淚,因為這個提議要殺掉全國的牛,況且全國也沒有那么多牛。因此,所有的大臣勸國王不能殺牛,更重要的是第二年還要用牛耕地。
國王更生氣了,罵這群大臣都是廢物。就在大家都沒有辦法的時候,國王身邊的一個侍從說話了:“陛下,我可不可以說兩句?”國王點點頭。侍從說:“國王,我們雖然不能把全天下的牛殺掉,但我們可以用一小塊牛皮把每個人的腳都包起來。這樣無論人們走到哪里,不都像踩在牛皮地毯上一樣了嗎?”國王一聽,這個創意不錯,很有道理,重賞了侍從。于是,世界上第一雙牛皮鞋就這樣誕生了。
事后,這個國王突然明白一個道理:在全國鋪上牛皮地毯很難,把地毯包到每個人的腳上卻是容易的,事情不是無法解決,只要換個思路即可。其實做人和這件事情是一樣的,既然改變別人很難,不如換個角度,從改變自己開始,也許結果會更好。
沒體現出自己的能力,是心態不夠好
很多人曾問我,為什么沒有人愛他?為什么別人不圍著他轉?其實我想說,地球為什么不圍著你轉,因為你還不是太陽;月亮為什么不圍著你轉,因為你還不是地球。我們常說,“山深則獸歸之,淵深則龍歸之”。你沒有影響力,你不夠卓越,是因為你自身的心態還不夠好,以至于自身的能力還沒有完全開發出來。
有個人拉著一車的行李搬家,途中路過一個加油站。他問加油站的工人:“前面的村莊怎么樣?”工人說:“你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問這個?”那個人回答:“我原來住另一個村莊,那里的人整天抱怨。我跟他們住不到一塊,那些人太討厭了。我想搬到一個善良的、友愛的村莊去,所以我問一下,前面的村莊怎么樣。”加油站的工人聽了他的解釋說:“如果你不改變看待問題的角度,不改變自己的心態,只改變環境是沒用的。假如你還是老樣子,前面的村莊和你之前住的村莊是一樣的,你不用搬了。”
上面案例中的這個人總是想改變別人,卻沒有發現自己才是最大的問題根源。因此,如果他不改變自己看待事物的態度,無論他走到哪里,令他頭痛的問題都會一直存在。下面案例中的主人公卻沒有一味固執下去,而是適度改變,最終收獲了成功。
在19世紀初的美國,幾乎所有人都去西部淘金。一個小伙子也到西部淘金。他走了五六天時間后,被一條大河擋住了去路。如果想去淘金,就必須經過這條大河。很多人選擇了從上游或下游繞道而行,也有一些人選擇了打道回府,但更多的人選擇站在河邊抱怨、發牢騷。
就在這個時候,小伙子想起了一位智者教給自己的話,“困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是上天給自己成長的機會。凡事發生必有其原因,必有助于自己”。于是,他開始想,大河擋住我的去路,對我有什么幫助呢?突然一個靈感蹦了出來:我可不可以弄一條船做擺渡生意呢?想到這里,他開始行動。因為到西部去淘金的人都想著賺大錢,沒有人會吝嗇一點船費,所以這個小伙子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一筆財富。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人向往,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人爭奪。當所有人都看到這個小伙子靠擺渡賺錢的時候,很多人也做起了擺渡船的生意。這時,小伙子的生意立刻冷清下來,沒有那么多人坐船了。此時,良好的心態又拯救了他。他并沒有灰心,而是想到自己本來是要去西部淘金的,于是他來到西部,找了一塊地方,準備開始工作。正在他準備淘金的時候,幾名大漢走過來說:“小子別動,這是我們的地盤,你不能在這里淘金。”他剛理論了幾句,那幾名大漢便失去耐性,把他暴揍了一頓。
第二天,他又換了一個地方,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每個人都想來這里淘金,但地方是有限的。他既沒有勢力,也沒有朋友,所以他連續三天都在被打中度過。第四天,他終于受不了了。他想這個金是沒法淘了,但自己不能白來,接下來該怎么辦呢?他發現在沙漠里工作的人都渴得要命,從家里帶的水很快就喝光了,于是就想“那我可不可以賣水呢?”于是他又做起了賣水的生意,結果所有人都搶著買他的水。他靠賣水又賺了一大筆財富。
好景不長,別人看到他賣水賺錢了,也都去沙漠里賣水。有一天,他在擺水攤,旁邊有個壯漢說:“小子,明天別來賣水了,這里的地盤被我包了,你要再賣水的話,明天有你好看。”小伙子以為這個人只是嚇唬自己,第二天繼續賣水,沒想到那個大漢走過去,把他的水攤踢爛,搶了他的錢,又毒打了他。那時的美國還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小伙子只能任人宰割。
他心想:我賣水肯定不行了,于是再次調整了自己的狀態。他發現人們在淘金的時候,衣服很快就被磨破了,很多人都是在忍著膝蓋和手臂的劇痛工作。他動腦一想,很多工地上都有別人扔的廢帳篷,我把它拿回家,給大家做衣服,然后拿出來賣,也能賺點錢,于是他做出了世界上第一條牛仔褲。
這個小伙子就是著名的李維斯的品牌創始人,牛仔大王——李維斯。該公司占有全世界絕大部分的牛仔市場份額,我們現在穿的牛仔褲,很多都是他家生產的。
所以說,當你不能改變環境的時候,就試著改變一下自己的心態。當你的心態改變了,看問題的角度也會改變,問題會更好處理。案例中的李維斯心態很好,在遇到挫折時總能想到更好的解決辦法。這與他良好的心態是分不開的。成功者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一般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因此,如果我們現在是月亮,不如改變心態讓自己成為太陽。
在工作中,我為了讓自己成為太陽,也給自己樹立了目標——無論臺上還是臺下,永遠都是積極的,永遠都是快樂的。
改變是個美麗的痛
改變是個美麗的痛,要想改變就必須承擔痛苦。我一直認為做別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叫突破,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叫改變,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叫成長。在突破、改變與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很多困難,這些困難是我們通往成功的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痛。
老鷹是全世界壽命最長的鳥類,可以活到70多歲,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老鷹在40歲時必須要做一個痛苦而艱難的決定。因為他的爪子嚴重老化,抓不住東西;它的喙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膛,吃東西很不方便;它的羽毛嚴重鈣化,又濃又厚,使它飛起來十分吃力。這時候老鷹只有兩個選擇:第一是等死,第二就是經過一個漫長的更新過程——150天的蛻變。
如果選擇蛻變,老鷹要飛到懸崖上,這樣就沒有其他動物能夠傷害它,從而進行150天的磨煉。首先,它要用自己的喙擊打巖石,讓自己的喙全部脫落,然后靜靜地等待新的喙長出來。等到新喙長出來之后,再用新喙把自己的指甲一根一根地拔掉,然后再把自己的羽毛全都拔掉。
在這150天里,有很多老鷹因為忍受不了疼痛而死去,也有很多老鷹餓死或者凍死了。所以,在這150天里,老鷹是在寒冷、孤獨、痛苦、饑餓當中度過的,但是它們深深明白一個道理,唯有如此,自己才能在未來的時光里擁有更美好的生活。
我們可以想想自己離40歲還有多遠?或是自己已經超過了40歲,那離45歲還有多遠?我們的“喙”“爪子”“羽毛”是不是已經老化,我們的觀念是否需要更新?如果需要更新,我們是否做好了忍受重生過程中的痛苦的心理準備?
拔高一級看自己,發揮自己最大的能量
為什么有些人在公司工作了很多年還是沒得到老板的重用?那是因為這些人不愿意改變,安于現狀。所以,我一直認為安于現狀就是人生最大的陷阱。雖然我們生活在21世紀,但是有些人的思想還活在20世紀60年代,根本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我們的員工也是一樣。很多員工思想守舊,不善于學習新事物。其實不成長的員工是企業里面最大的負擔。我在培訓員工的時候經常對他們說:“如果你的個性能讓你成功,你早就成功了;但是很多人卻把無知、固執當作個性,所以這樣的人很難成功。”
我認為在工作中拔高一級看自己,改變自己的心態,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會很有幫助。比如,以主管的態度來當普通員工,以經理的思維來當主管,以老板的角度來當經理。
當你在企業里拔高一級看自己的時候,你的能力很快就會得以提高。今天你是普通員工,要想主管能為公司做什么;如果你是主管,就要想如何更好地完成經理交代的工作,并幫助經理出謀劃策;如果你是經理,在完成本職工作后還要站在老板的角度考慮整體的業績應怎樣提升。我相信如果你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又發揮特長幫助上司做事情,并長期堅持下去,你一定能成為企業里最受歡迎的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