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荀子新解
滿額折

荀子新解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
優惠價
90252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8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荀子新解

「人性本惡」之說,讓荀子在清代前為人所詬病,也因這句話,讓荀子名垂不朽。

荀子是先秦諸子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最後一位大師。後人對其爭議頗大,往往將其視為儒門異端而揚孟抑荀,致使其人其書迄清以前不被重視……其實,荀子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價值、對儒學的貢獻,就在於他的「雜」、「異」。
為了更深刻地闡釋這位別闢蹊徑的一代儒學大師思想,本書在編排上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本書從現代學術視角出發,分專題對荀子的主要思想學說進行簡潔的概括和論述,力爭將荀子的思想全面系統而簡明地呈現給讀者。
二、選文主題鮮明,篇章完整。
三、論述通俗易懂,注釋簡明扼要,所引用的案例儘量從中國歷史中選取,力爭深入淺出,使讀者可以較為輕鬆地把握荀子的思想。

本書特色
本書兼採諸家之注釋,取捨折衷,以求淺明易解,透過語譯,加上書後的「衍伸閱讀」,期使讀者對《荀子》有整體之瞭解。

作者簡介

司馬志

喜好鑽研中國「古典文學」,一位嫻熟的中國歷史的史學家和文學家,性喜比較與綜合中西文化的異同,並從其中歸結出宜於當今所用的「現代精神」,常於報章雜誌發文立論,是一位熱愛中西文學、歷史和科學,並不忘關懷、回饋社會的優質作家,編有《鬼谷子全書》、《莊子全書》、《論語全書》、《道德經全書》等。

 

目次

第一章 勸學:學問有道,改變人生
一、學不可以已 /12
二、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16
三、學莫便乎近其人 / 20
四、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 /25

第二章 修身:人性改造,治氣養心 
一、以治氣養生,以修身自強 /30
二、治氣、養心之術 /36
三、人無法則倀倀然 /41
四、禮正身,師正禮 /45

第三章 榮辱:榮辱難免,但可控制
一、憍泄者,人之殃也 /51
二、志意致修,德行致厚,智慮致明 /56
三、好榮惡辱,好利惡害 /61
四、受小共大共,為下國駿蒙 /67

第四章 非相:貴有師法,終乎為聖
一、相人,學者不道也 /73
二、非容貌之患,聞見之不眾 /79
三、辨莫大於分,分莫大於禮 /85
四、度己則以繩,接人則用抴 /91

第五章 儒效:始乎誦經,致誠慎獨
一、大儒之效 /96
二、有益於理者,立之 /103
三、行法志堅,不以私欲亂所聞 /109
四、通於神明,參於天地 /115
五、言有壇宇,行有防表 /122

第六章 王制:義立而王,王者富民
一、為政,賢能不待次而舉 /127
二、以類行雜,以一行萬 /136
三、聖王之用,上察於天下錯於地 /143

第七章 王霸:道貫古今,信立而霸
一、國者,天下之利用也 /152
二、國無禮則不正 /158
三、用國者,貴在得百姓之力 /169

第八章 君道:源清流清,為君之道
一、有亂君,無亂國 /178
二、君者,民之原也 /185
三、取人有道,用人有法 /191

第九章 臣道:諫諍輔弼,道重於君
一、人臣之論 /200
二、為上則明,為下則遜 /207
三、敬人有道 /211

第十章 議兵:天時地利,用兵之術
一、用兵之要術 /215
二、天下之將,通於神明 /224
三、兼人者有三術 /232

第十一章 天論:天人相分,各有其道
一、大巧在所不為,大智在所不慮 /240
二、禮義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 /245
三、治民者表道,表不明則亂 /250

第十二章 正論:名定實辨,道行志通
一、主道利周 /255
二、天子者,勢位至尊 /265
三、凡議,必將立隆正然後可也 /274 

第十三章 禮論:禮樂之統,管乎人心
一、爭則亂,亂則窮 /278
二、禮者,謹於治生死者也 /286
三、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 /394

第十四章 正名:何以知道?區別何在
一、名定而實辨,道行而志通 /303
二、明君臨之以勢,道之以道,申之以命 /310

書摘/試閱

卷首語
在我國歷史上,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整個中華大地上一片混戰,諸侯爭霸,血雨腥風。而就在那時,荀子建立了一個低於儒家立場的價值平台,試圖從這個非獨斷性的平台出發,藉由一種更為對等的「討論」,最終達到在觀念上維護日漸衰落的傳統生活方式的目的。荀子認為,較之直接灌輸「真理」,勸導或誘導是更為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荀子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和教育家。李斯、韓非都是他的學生。荀子一生到過很多地方。曾在齊國遊學,在稷下學宮與各個學派的學者進行過學術交流和討論,並三次擔任學宮祭酒,後來又到過秦國、趙國。他對社會歷史進行了深刻的省思,對中國傳統思想的歷史淵源、學術流派及現實政治問題都做了較為系統全面的剖析和價值評判。荀子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充滿戰爭的時代。在這種戰爭的背後,有一種更隱祕的「戰爭」,即諸子之間的激烈論爭。從戰國儒家的角度來看,論爭主要表現為對其他學說的批駁,而荀子對諸子的批評卻更加廣泛。由於荀子的批評更具體且富於理性,因而更像是論辯。
透過對荀子著作的研讀,我們可以發現荀子的特別之處在於他不再信任理想化的說教方式,不相信人們會出於對「善」的渴望而自願服從「好」的生活原則。在宇宙觀方面,荀子認為自然界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然而人類可以用主觀努力去認識它、順應它、運用它,以趨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在認識論方面、他認為人認識客觀事物,首先要透過感覺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觸,強調「行」對於「知」的必要性和後天學習的重要性,有著樸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方面,他針對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後王」的口號,主張應該依據當時的社會情況去施政,要選賢能,明賞罰,兼用「禮」「法」「術」實行統治。他的許多思想為法家所汲取。荀子極力推崇教育的作用,強調教育的重要,在今天看來仍具有積極和重要的社會意義。
本書彙集了荀子一生的思想精華,涉及荀子思想的諸多方面,比較全面地展現了荀子的思想體系和特點。本書選取了荀子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十四篇,包括勸學、修身、榮辱、非相、儒效、王制、王霸、君道、臣道、議兵、天論、正論、禮論、正名,同時根據中外學者的集解注釋,對諸多版本中字詞的不同詮釋做了更為精確的選擇和校勘,力求將荀子文字優美、體例完整、最能代表其寫作方法和風格的作品呈現給讀者。本書有以下特點:第一,力爭較全面系統地分析論述荀子思想。本書從現代學術視角出發,分專題對荀子的思想學說進行比較簡潔的概括和論述,將荀子的主要思想觀點和理論貢獻呈現在讀者面前;第二,選文主題鮮明,篇章完整;第三,論述通俗易懂,注釋簡明扼要。本書所引用的案例儘量從中國歷史中選取,力爭深入淺出,使讀者可以較為輕鬆地把握荀子的思想。
需要說明的是,荀子作為先秦時代的一個總結式的人物,不僅在哲學上成就斐然,對傳統所討論的天人、名實之辨,古今、禮法之爭等諸方面提出了新的看法,達到了批判總結的高度,而且在政治、經濟、軍事、教育、文學、音樂等方面皆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觀念,被學者視為「通儒」。最後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編者水準所限,書稿不足之處在所難免,在此懇請各位賢達和讀者批評指正。

 


第一章 勸學①:學問有道,改變人生
一、學不可以已
【原文】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②。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③,輮以為輪④,其曲中規。雖有槁暴⑤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⑥,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⑦,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越、夷、貉之子⑧,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爾位⑨,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⑩。」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11},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12},而聞者彰。假輿馬者{13},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14},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繫之葦苕{15},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幹,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16},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17},其漸之滫{18},君子不近,庶人不服{19}。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注釋】
①勸學:本篇鼓勵人們勤奮學習。強調教育可以培養人的美德。學習應該「鍥而不捨」,專心一致。同時也告誡人們應重視環境對人的影響。
②已:停止。
③木直中繩:木材挺直,合於木工的墨線。中(zhòng):適合,恰好對上。
④輮:通「揉」。拗使直成曲。
⑤有:通「又」。槁(ㄍㄠˇ):枯乾。暴(pù):「曝」的古字。【請將英文字改為注音】
⑥礪:磨刀石。⑦參省(ㄒㄧㄥˇ):檢驗考察。
⑧幹、越:皆國名,在今江蘇、浙江一帶。夷、貉:是當時居住在東方和北方的少數民族。⑨靖:安定。共:通「供」,供奉。
⑩介:助。景福:大福。{11}跂(qǐ):通「企」,踮起腳尖。
{12}疾:急速,猛烈。{13}假:憑藉。
{14}生:同「性」。天賦,資質。{15}苕(tiáo):葦花,可作苕帚。
{16}涅:礦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17}芷:香草名,即白芷。
{18}其:若。漸:浸漬。滫(xiǔ):小便,也可指泔水。{19}服:佩帶。
【譯文】
君子說:學習不能夠停止。靛青是從蓼藍中提煉出來的,但比蓼藍更青;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但比水寒冷。木材挺直,符合木工的墨線,經火烘烤彎曲做成車輪,它的曲度與圓相合,即使再烘烤曝曬,它也不能再伸直了,這是因為加工使它這樣的啊。所以木材經過墨斗畫線加工後變直了,金屬製成的刀劍在磨刀石上磨過之後變鋒利了,君子廣泛地學習,而又能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就會見識高明而行動上不會犯錯誤了。
所以,不登上高高的山峰,不知道天的高度;不親臨深溪,就不知道大地的厚度;不聆聽前代聖王的遺言,則不知道學問的淵博。幹國、越國,夷族和貉族的孩子,生下來哭聲都相同,長大後習俗卻不同,這是由於後天的教育的不同才使他們這樣的啊。《詩》中說:「呵喲,你們君子啊,不要老是貪圖安逸、歇息,要安心對待你的職位,愛好正直的德行。天神知道了這些會賜給你極大的幸福。」精神修養沒有比融於聖賢的道德更高的了,幸福沒有比無災無禍更長久的了。
我曾經整天思考,但不及學習片刻所獲得的教益;我曾經踮起腳瞭望,但比不上登上高處所見之廣闊。登上高處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但遠處的人能看得見。順著風呼喊,聲音並沒有加強,但聽的人卻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並不是雙腳善於走路,但能夠一日行千里;憑藉舟船的人,並不是善於游泳,但能橫渡江河。君子的生性並不是與別人有所不同,只不過是善於借助外物罷了。
南方有一種名叫蒙鳩的鳥,它用羽毛做窩,再用毛髮編織起來,系在蘆葦穗子上,大風吹來,葦穗折斷,鳥蛋跌破,幼鳥摔死。它做的窩不是不完善,而是窩所系的地方使它這樣的。西方有一種草,名叫射幹,莖長四寸。生長在高山上,面對百丈深淵。它的莖並非能長這麼高,而是它生長的位置使它這樣的。蓬草生在叢麻當中,不去扶持它也挺直;白沙混入黑土中,會變得跟黑土一樣黑。蘭槐的根就是白芷,若把它浸在臭水中,君子不願接近它,普通老百姓也不再佩帶它。它的本質不是不美,只因為被浸在臭水中使它這樣的。所以君子居住時必須選擇居住之所,交遊必須接近賢士,這是防止自己誤入邪途而接近正道的方法。
【延伸閱讀】
常言道:「學無止境。」學習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你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同時需要具有堅毅的意志,才能獲得成果。
俗語說得好:「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讓我們看看一些大學者及大政治家是怎樣磨煉意志,痛下苦功來求取真知識的。
孔子是儒學的創始人,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可以稱為學習的典範,當他得知晉國樂師襄子的琴藝高超時,便不遠萬里到晉國向襄子求教。襄子教孔子彈奏一首樂曲,十多天後,襄子認為孔子已掌握了樂曲的節奏和技法,可以學新曲了。然而,孔子卻要求繼續練習原曲,直至能明白樂曲的主題和深刻意義。又練了一段時間,襄子認為可以了,但孔子認為自己還沒理解樂曲所刻畫的主人翁,所以要求繼續練習這首樂曲。孔子不斷地練習,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形像,漸漸在音韻中顯現出來……「這不正是施行德政的周文王嗎?」兩人興奮地叫了起來。原來這首曲子正是歌頌周文王的《文王操》!
蘇秦,大家也不會陌生,他是戰國時代著名的謀略家和外交家。在他功成名就之前,也有過一段感人肺腑的奮鬥故事。蘇秦早年曾經讀了不少書,認為自己很有本事,便向各國君主推介自己的政治主張,可是沒有君主願意採納他的建議。失意潦倒的蘇秦回家後,親人認為他沒出息,對他很冷淡。蘇秦大受刺激,發誓從此要好好讀書,充實自己。他精心挑選了一本兵書,日夜鑽研,可是讀到深夜時,就會不由自主地睡著。蘇秦為了驅去睡意,就在書桌上放一把錐子,困意來時就抓起錐子,刺向自己的大腿,劇烈的疼痛立即驅走睡意,使他又精神百倍地讀書。苦讀一年後,他終於學有所成,得到了六國君主的重用。
北宋著名政治家和史學家司馬光,從小就很聰慧機警,他年幼時破缸救友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他的聰慧與喜愛讀書的個性是分不開的。即使他當了官,仍保持勤於閱讀的好習慣。司馬光白天忙於公事,只好在晚上念書,直至深夜才到臥室睡一會兒,又起來讀書或寫文章。為免自己睡得太久,他用一段圓木頭來代替枕頭。圓木枕很堅硬,與腦袋接觸面小,睡久了便會覺得不舒服,想翻個身,但當頭一離開圓木枕,圓木枕就滾開,頭便會碰撞到床板上。這時司馬光就會清醒過來,回到書房繼續讀書。日子一久,他跟圓木枕產生了感情,還親切地稱它為「警枕」呢!
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對學習「虎頭蛇尾」,一開始滿有新鮮感,勁頭也很大,但是沒過多久就懶散下來,不願意再付出努力了;還有一些人在學習上意志薄弱,遇到外界的誘惑便會半途而廢。這些都是學習的主要障礙,一定要加以克服才行。
二、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原文】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①。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②,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③,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聚焉④。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⑤,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⑥,不能十步;駑馬十駕⑦,功在不舍。鍥而舍之⑧,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⑨。螾無爪牙之利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11},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12},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13},無昭昭之明{14};無惛惛之事者{15},無赫赫之功{16}。行衢道者不至{17},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18},鼫鼠五技而窮{19}。詩曰:「屍鳩在桑{20},其子七兮;淑人君子{21},其儀一兮{22}。其儀一兮,心如結兮{23}。」故君子結於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24},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25}。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26}。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注釋】
①構:造成,結成。②疇:通「儔」,同類,伴侶。
③質:箭靶。的:箭靶的中心。
④醯(ㄒㄧ):醋。蜹(ruì):同「蚋」,蚊子一類的昆蟲。
⑤跬(kuǐ):古時稱人行走,舉足一次為跬,舉足兩次為步,故半步叫「跬」。
⑥騏驥:良馬。⑦十駕:十天的行程。
⑧鍥(qiè):刻。舍:放棄。⑨鏤:雕刻。
⑩螾:同「蚓」。{11}跪:腳。{12}蟺(shàn):同「鱔」。
{13}冥冥:專默精誠。{14}昭昭:謂明辨事理。
{15}惛惛:謂專心一致。{16}赫赫:形容顯著。
{17}衢道:指歧路。{18}螣蛇:傳說中一種能飛的蛇。
{19}鼫(shí)鼠:即「梧鼠」。據說這種鼠有五技,能飛不能上屋,能爬樹不能爬到樹頂,能游泳不能渡穀,能走不能追過人,能挖洞但不能藏身,所以說它「五技而窮」。窮:困窘。
{20}屍鳩:布穀鳥。據說這種鳥哺育七隻小鳥,早晨從上而下,傍晚從下而上,輪流反覆,平均如一。
{21}淑人:善良的人。{22}儀:法度,標準。一:專一。
{23}心如結兮:指用心專一,像紮起來那樣堅定。
{24}瓠(hù)巴:春秋楚國人,善於彈瑟。
{25}伯牙:古代傳說人物,善彈琴。六馬:古代帝王的車駕用六匹馬拉,此指拉車的馬。仰秣:形容馬仰首而聽琴聲的樣子。{26}形:顯露。
【譯文】
各種事物的發生,一定有它的根由;榮譽和恥辱的來臨,必定和他德行的好壞相適應。肉腐爛了就生蛆,魚枯死了就生蟲。懈怠疏忽而忘記了自身,災禍就要發生。堅強的東西自然被用作支柱,柔軟的東西自然被用來捆束東西。邪惡污穢的東西存在於自身,是怨恨集結的原因。放上好像是同樣的柴,火總是朝著乾燥的一方燒去;平整的土地水總是向低濕的一邊流淌。草木按類生長,禽獸同類的聚居在一起,萬物都各自依附它們的同類。所以設置了箭靶,箭就向這裡射來;森林的樹木茂盛了,伐木者就拿著斧頭來砍伐了;樹木成蔭,群鳥就來這裡棲息;醋酸腐了,蚊蟲就飛來聚集。所以說話有時會招來災禍,做事有時會招來恥辱,君子要謹慎地立身處世啊!
土堆積起來成了高山,風雨就會在那裡興起;水匯積起來成為深潭,蛟龍就會在那裡生長;累積善行成了有道德的人,自會心智澄明,而聖人的思想境界也就具備了。所以不半步半步的累積,就無法達到千里之外;不匯集眾多的小溪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駿馬一躍,不能超過十步;劣馬跑十天也可以達到千里。成功的原因在於不停頓地向前走。雕刻東西,如果半途放棄,即使是腐爛的木頭也不能刻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就連金屬和石頭都能雕空。蚯蚓沒有銳利的爪牙和強壯的筋骨,但它能吃到地上的泥土,喝到地下的泉水,這是因為它用心專一;螃蟹有八隻腳兩隻螯,但如果沒有蛇或鱔所居住的洞穴就無處棲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所以一個人要是沒有潛心鑽研的精神,就不能明辨事理,洞察一切;不專心致志地工作,就不可能有顯赫的成績。徘徊於歧路上的人不能夠到達目的,同時侍奉兩個君主的人,在道義上不能寬容。眼睛不能同時看清楚兩件東西,耳朵不能同時把兩種聲音全都聽明白。螣蛇沒有腳卻能飛行,鼫鼠雖有五種技能,但總是陷於困境。《詩》云:「布穀鳥居住在桑樹上,專心哺育它的七隻小雛;那些善人君子啊,始終堅持道義專一。堅持道義專一,心像紮起來那樣堅定。」所以君子學習或辦事總是把心志集中在一點上。
從前瓠巴彈瑟時,水底的魚都浮出水面來聽;伯牙彈琴時,馬被琴聲所吸引,抬起頭來咧著嘴聽。所以聲音無論怎樣小,沒有不被聽到的,行為無論怎樣隱蔽,沒有不顯露出來的。寶玉蘊藏在山中,山上的草木都會滋潤;深潭裡生了珍珠,潭邊的崖岸不會乾枯。總是堅持做好事不做壞事,哪有不被世人知道的呢?
【延伸閱讀】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讀書學習,增長知識不僅對人的文化和智慧水準以及心理性格的成熟具有重要促進作用,而且與人的身心健康也有著密切的關係。
古今凡立大志者,皆有他們獨特的治學方法,今列舉幾個,與大家共勉!
孔子的「學思結合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思的「五之法」: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
朱熹的「單一反三」法:單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
顧炎武的「新舊法」:每年用三個月復習舊知識,其餘時間學新書。
鄭板橋的「好問法」: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三問,問一人不得,不妨問數十人,要使疑竇釋然,精理進露。故其落筆晶明洞徹,如觀火觀水也。
梁啟超的「分類法」:每日所讀之書,最好兩類:一類是精熟的,一類是涉覽的。
魯迅的「摹仿法」:會摹仿絕不是劣點,我們正應該學習這「會摹仿」的。「會慕仿」又加以有創造不是更好的嗎?
胡適的「四到法」:讀書要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鄧拓的「累積法」:古今中外有學問的人,有成就的人,總是十分注意累積的。知識是累積起來的,經驗也是累積起來的。
常言道:「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文化與歷史的承傳是不可割斷的,我們向來以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而自豪,所以更應該博學、審問、慎思。只有在讀書時對萬事萬物認識研究和獲得知識,才能無形中提高自身道德修養,提高德行和才能之後就會水到渠成地獲得自己應獲得的一切了,英雄何患無用武之地?只怕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那不是很可悲嗎?
三、學莫便乎近其人
【原文】
學惡乎始①?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②,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③。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故書者④,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⑤;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⑥,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⑦,樂之中和也⑧,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⑨,在天地之間者畢矣⑩。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11},形乎動靜。端而言{12},蝡而動{13},一可以為法則{14}。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15},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16}。故不問而告謂之傲{17},問一而告二謂之囋{18}。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19}。
學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說{20},詩、書故而不切{21},春秋約而不速{22}。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23},則尊以遍矣{24},周於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
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25},隆禮次之{26}。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志{27},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28}。若挈裘領{29},詘五指而頓之{30},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禮、憲{31},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飡壺也{32},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注釋】
①惡(ㄨˋ):疑問詞,哪。②數:指學習的具體科目。
③沒:同「歿」,死。
④書:《尚書》的簡稱,是春秋、戰國以前的政治文告和歷史資料的彙編。
⑤詩:《詩經》的簡稱,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中聲:和諧的樂律。止:存。
⑥大分:總綱。類:依禮法條文類推出來的具體律例。
⑦敬文:恭敬而有節文。敬。指周旋揖讓儀式。文,指車服等級制度。
⑧樂:即《樂經》,六經之一。
⑨春秋:春秋時期魯國史官按年記載當時歷史的書。微:此指微言大義。
⑩畢:網羅無遺之意。引申為盡,全。
{11}箸(zhù):同「著」,明曉。布:分佈。四體:四肢。
{12}端:通「喘」,微言。
{13}蝡(rú):「蠕」的異體字,微動。{14}一:一概。
{15}則:才。{16}禽犢:禽和犢。古時常用作饋贈的禮物。
{17}傲:傲慢。{18}囋(zàn):講話沒有節制。
{19}如向:指對答有節,像音響相應。向:同「響」,應聲。
{20}法:法則,法度,規章。說:解說,詳細說明原理。
{21}故:前代的掌故。切:貼近,接近。
{22}約:隱微。速:此指迅速瞭解。
{23}方:仿效。第一個「之」:而。
{24}以:而。{25}經:通「徑」。
{26}隆:尊重。{27}安:語助詞。特:只。雜識志:雜家的書。
{28}經緯:指道路。南北為「經」,東西為「緯」。這裡指四通八達。蹊徑:途徑。
{29}挈:提,拎。{30}詘:屈。頓:抖擻使整齊。
{31}道:實踐。憲:法令。
{32}飡:同「餐」。壺:古器名。用以盛酒漿或糧食。
【譯文】
讀書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終結?回答是:從讀書的科目來說,是從誦讀《詩》、《書》開始,到讀《禮》為止;論做學問的意義,是從做一個讀書人開始,到成為聖人為止。真心誠意日日累積,力行而能持久,才能學而有成,學到老死後才停止。所以從學習的科目來說是有盡頭的,若從學習的意義上說,連片刻也不能停止。做到了這樣,是堂堂正正的人;半途放棄學習,就成了禽獸。《尚書》是記載古代政事的書;《詩經》是收集了有和諧樂律的詩歌編輯而成的;《禮》是禮法的總綱,也是依禮法條文類推出來的具體律例準則的綱要,所以學習要是達到《禮》的要求才算到了終點。這可以叫做達到了道德的頂點。《禮》的恭敬而有節文,《樂》的中正而又和諧,《詩》、《書》內容的廣博,《春秋》的微言大義的道理,這些典籍把天地間的一切事物都包括殆盡了。
君子的學習,要把所學的東西聽入耳中,牢記在心裡,融會貫通到整個身心,並表現在舉止上。哪怕是極細微的言行,都可以成為別人效法的榜樣。小人的學習,只是從耳中聽進去,從口中說出來。嘴巴與耳朵間的距離不過四寸,又怎麼能使自己七尺之軀的品德得到修養從而使自己變得完美呢?古時候的學者,學習是為了自己進德修業,現在的學者,學習是為了給別人看的。君子的學習,是用它來完美自己的身心;小人的學習只是為了把學問當作家禽、小牛之類的禮物去取悅於人。所以別人不問,自己卻去告訴別人,這叫做傲慢;別人只問一件事而卻回答兩件事,這叫做不懂節制。傲慢不對,不懂節制也不對,君子回答別人,問一答一,如同迴響應聲一樣。
學習沒有比接近良師更便利的了。《禮》、《樂》記載了法度、規章而未詳細說明原理,《詩》、《書》記載了前代的掌故而不切近現實,《春秋》詞旨隱約而難於使人迅速理解。只有仿效良師而學習君子的學說,才能培養崇高的品德並獲得廣博的知識,也就周知世事了。所以說學習沒有比接近良師更便利的了。
學習的途徑,沒有比向良師請教更有效更迅速的了,其次是尊崇禮法。如果上不能請教良師,下又不能尊崇禮法,只學些雜家的書,死板地記誦《詩》、《書》,那麼直到老死,也不過是一個學識淺陋的讀書人罷了。如果追溯先王的道德,尋找仁義的根本,那麼學習禮法正是那四通八達的途徑。這就像提起皮衣的領子彎著五個手指去抖動它一樣,被理順的絨毛就數不清了。不遵循禮法,只空談《詩》、《書》,就像用手指去測量河的深淺,用長矛之類的兵器舂米,用錐子代替筷子吃飯一樣,是不可達到目的的。所以尊崇禮法,即使不能夠透徹領會、理解其精義,也不失為一個崇尚禮法的讀書人;不遵崇禮法,即使能夠明察善辯,也不過是一個散漫而不自我約束的讀書人。
【延伸閱讀】
一味地讀書不思考是讀死書的書呆子,只空想而不讀書是陷入玄虛的空想家。書呆子和空想家都不是我們想做的。所以我們既要讀書又要思考。孔子說得好:「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定要有一種探索真理的態度和精神。明代人陳鎏說:「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學是入書,思是出書,出入有道,學業成也。如果只為讀書而讀書,不求甚解,不如不讀。讀其文,明其理。此則求知的精神,亦是做人的學問。
我國古代學習理論的集大成者,當首推朱熹。他在讀書、著書、講學和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較為系統、全面而對後世影響很大的讀書方法,即《讀書之要》,其讀書之法包括循序漸進、熟讀精思、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
朱熹作為一位大教育家、大學問家,對讀書猶為重視。他曾說:「為學之道,莫先窮理;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這句話闡述了做學問首先要弄清道理,而弄清道理的關鍵在於讀書。朱熹不僅重視讀書,而且,猶為重視讀書方法,即在有效的時間裡如何才能提高讀書效率。
朱熹繼承了孔子「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思想,認為思考是讀書治學之根本,讀與思是讀書學習的不可分割的統一體。朱熹曾強調:「學與思須相連,才學這事,須使思量這事合如何。」因此,讀書唯讀不思,必是死讀,即使能記住,仍不是自己的東西,更不能結合實際靈活運用;只思不讀,純系空想,成天想入非非,將會一事無成。
為誰讀書?為什麼學習?學習掌握了知識後又要去幹什麼?達到什麼目的?回答這一連串的問題,便道出了你的「學習觀」。
不論在什麼時代,不論是什麼人,學習,總會有一個目的性。「讀!讀!讀!書中自有千鐘粟;讀!讀!讀!書中自有黃金屋;讀!讀!讀!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廣為流傳的座右銘是中國古時知識份子的學習觀的真實寫照。
在我國歷史上,眾多文人墨客受到古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觀點的影響,形成了「為立言而學習」的「學習觀」。他們博覽群書,四處尋訪,通宵達旦閱讀,為了實現以「立言」求「不朽」的宿願,著書立說,流芳千古。不論人們學習是出於什麼目的,但是無可否認的,學習都是為了求知。確切地說,學習是為了累積知識,為了開闊視野,為了增長才幹,為了追求真理,這才是學習的真正目的所在。
四、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
【原文】
問楛者①,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②,而後可與言道之致③。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④。詩曰:「匪交匪舒⑤,天子所予⑥。」此之謂也。
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謂善禦⑦;倫類不通⑧,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學也者,固學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塗巷之人也⑨。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蹠也⑩,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11},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12},除其害者以持養之,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及至其致好之也{13},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14},君子貢其全也。
【注釋】
①楛(kǔ):比喻事情的不正當或態度的惡劣。
②色從:容色表現出樂於聽從。③致:盡,極。
④瞽(gǔ):目盲。順:通「慎」。
⑤匪:通「非」,不。交:通「絞」,急。舒:遲緩。
⑥予:通「與」,贊許。⑦禦:駕駛車馬。
⑧倫:道理,次序。類:法。⑨塗:通「途」,道路。
⑩桀:夏朝末代君王,名履癸。殘酷剝削,暴虐荒淫。紂:商代最後的君王。蹠(zhí):春秋戰國人,傳統的典籍中都把他當成貪婪的典型,稱他為「盜蹠」。
{11}誦數:反覆朗讀。貫:全部透徹地瞭解。{12}處:立身處世。
{13}致:盡,極。{14}見:同「現」,顯現。
【譯文】
問不正當事情的人,不要告訴他;告訴你不正當事情的人,不要去追問他;談論不正當事情的人,不要去聽他;態度蠻橫的人,不要和他爭辯。必須是按照禮義之道前來請教的人,然後才接待他,不按照禮義之道而來的人,就回避他。來請教的人禮貌恭敬,然後才可以同他談論道義的學習方法;他的言辭和順,然後才可以和他談論道義的原理;他的容色表現出樂於聽從,然後才可以和他談論道義的最精深含義。對那些不可以與之談論道義的人,你和他談了,這叫做傲慢;對那些可以與之談論道義的人,你又不和他談,這叫做隱瞞;不觀察對方的表情而與他交談,這叫做茫目。君子不傲慢,不隱瞞,不茫目,而是謹慎地對待前來請教的人。《詩》云:「不過於急切,也不有意怠緩,是天子所贊許的。」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射出百支箭,只要有一支沒有射中,就不能叫做善於射箭;趕車千里,只要半步不到,就不能叫做善於駕車;倫理法規不能貫通,仁義之道不能一心一意地奉行,就不能稱之為善於學習。學習這件事,本來就應該一心一意地堅持下去,一會兒不學,一會兒學,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他們之中不好的多,好的少,桀、紂、盜蹠就是這樣的人。完全徹底,盡心盡力地學習,這之後才是個真正的學者。
君子知道,做學問不全面、不純正是不能夠稱之為完美的,所以要反覆誦讀以求全部透徹地瞭解,用心思索以求領會通曉,效法賢師良友,設身處地去實踐。除掉有害的東西,保持優良的品德。對於不正確的東西,不想去看的就不要去看,不想聽的就不去聽,不想說的就不要說,不想思慮的內心不去想。等到極其愛好學習時,就像眼睛喜愛看五色,耳朵喜愛聽五聲,嘴巴喜愛吃五味,心裡追求有利天下一樣。因此權勢不能壓倒他,人多勢眾不能改變他的決心,天下任何事情不能動搖他。活著循著這條道路,就是到死也堅持這樣,這叫做道德操守。具備了這樣的道德操守,才能夠堅定不移,能夠堅定不移,才能與天地相應能堅定不移而且與天地相應,只有這樣做的人,才算得上真正有成就的人。天顯現出它的明澈,地顯現出它的光亮,君子的可貴之處在於他的德行的完美無缺。
【延伸閱讀】
學習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這是由於人們透過學習可以樹立良好的品德,增加自己的智慧。
人的品德、性格從生下來就各有各的缺陷。有學問、修養的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所以用加強學習的辦法來彌補,於是就變成了一個具有完美品德的人了。普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而被這種不足支配著任意作為、隨性行事,所以會造成許多過失。
梁元帝當年在會稽時,只有十二歲就已經很好學了。當時他患皮膚病,手足都不能自如伸屈,在書齋裡掛起帳子防蠅,獨自坐在帳內,銀甌內藏著紹興酒,不時喝一點,來解除痛楚。隨心地讀史書,一天二十卷,沒有老師傳授,有時遇到不認識的字、不懂的話,只是自己反覆地讀,不知道厭倦。他有皇子的尊貴地位,又處於好逸樂的童年時期,尚且能這樣努力學習,何況其他希望透過學習找到自己位置的普通人呢!
有大志向沒有大才幹是不會取得成功的,而大才幹只能從學習和實踐中得來。學習不是僅停留在記誦上面,而是要探究事物的所以然,融會貫通,親身實踐。隱居在隆中的諸葛亮一出山就做軍師,淮陰侯韓信一出道就被任命為大將,這固然是因為他們有蓋世雄才,但他們的才幹都是平時善於學習和實踐的結果,有遠大抱負的人讀書就應當如此。現在有些人總說老了,其實學習是一生的事,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孔子說的「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曹操年紀老了更努力學習;曾子七十歲才學,後來名聞天下;荀卿五十歲才到齊國遊學,也成了碩儒;公孫弘四十多歲才讀《春秋》,竟做了丞相;朱雲也是四十歲才開始學《論語》和《易經》,而他後來也成了大儒。這些人都是大器晚成之人。
稟賦最優良,精力最旺盛,最有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不能接受教育而不學無術的話,也只能成為無用的人。學習是為了增長知識,通達事理。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求益,種種品行能從學習中得到進步。

第二章 修身①:人性改造,治氣養心
一、以治氣養生,以修身自強
【原文】
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②;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③,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④;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惡也⑤。故非我而當者⑥,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⑦。好善無厭⑧,受諫而能誡,雖欲無進,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亂而惡人之非己也;致不肖⑨,而欲人之賢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獸,而又惡人之賊己也。諂諛者親,諫爭者疏,修正為笑,至忠為賊,雖欲無滅亡,得乎哉?詩曰:「噏噏呰呰⑩,亦孔之哀{11}。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12},則具是依{13}。」此之謂也。
扁善之度{14},以治氣養生則後彭祖{15};以修身自名則配堯禹{16}。宜於時通{17},利以處窮,禮信是也{18}。凡用血氣、志意、知慮,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勃亂提僈{19};食飲、衣服、居處、動靜,由禮則和節,不由禮則觸陷生疾;容貌、態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20}、庸眾而野{21}。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詩曰:「禮儀卒度{22},笑語卒獲{23}。」此之謂也。
以善先人者謂之教{24},以善和人者謂之順{25};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是是、非非謂之知{26},非是、是非謂之愚。傷良曰讒,害良曰賊。是謂是、非謂非曰直。竊貨曰盜,匿行曰詐{27},易言曰誕{28},趣舍無定謂之無常{29},保利棄義謂之至賊。多聞曰博,少聞曰淺,多見曰閑{30},少見曰陋。難進曰偍{31},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耗{32}。
【注釋】
①修身:本篇闡述了修養身心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方法,並著重指出要想迅速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關鍵在於遵循禮義。
②修然:整飭的樣子。存:省問。
③愀(qiǎo)然:形容神色變得嚴肅或不愉快。
④介然:堅貞,堅固的樣子。好:篤好。
⑤菑(zāi):同「災」。災害。⑥非:責怪,責難。
⑦致惡:極端厭惡。⑧厭:同「饜」,滿足。
⑨不肖:不好,不正派。
⑩噏噏(xī):同「吸吸」,吸取。呰呰(zǐ):通「訾訾」,詆毀。
{11}孔:甚。{12}臧(zāng):善。
{13}具:通「俱」,都,完全。
{14}扁:通「遍」,普遍,到處。度:法度,法則。
{15}彭祖:傳說故事中長壽的人。
{16}配:匹敵,媲美。堯:陶唐氏,名放勳,古代傳說中的賢明帝王。禹:夏代第一個君主,傳說曾治平洪水。在治水的十三年中,曾三過家門而不入。
{17}時:意同「處」。{18}信:真,確。
{19}勃:通「悖」,謬誤。提僈:弛緩怠惰。僈:通「慢」,怠慢,怠惰。
{20}夷固僻違:倨傲乖邪。{21}庸眾:庸俗。野:粗魯,鄙野。
{22}卒度:完全符合法度。卒:盡。{23}獲:得時,得當。
{24}先:先導;引導。{25}和:和諧;協調。
{26}是是、非非:是即為是,非即為非。知:通「智」。
{27}匿行:隱瞞掩蓋自己的行為。{28}易言:輕率不誠實的言談。
{29}趣舍:進取或退止。趣:通「趨」。
{30}閑:通「嫻」,熟習。此指見識廣博。
{31}偍(tí):行動遲緩。{32}耗(mào):通「眊」,昏亂不明。
【譯文】
看見了善事要很整飭地以此檢查自己是否有這種善事;看見了不善的事一定要嚴肅地拿它來反省自己;自己身上有了好的德行,一定要堅定不移地倍加珍惜和保持;自己身上有不良的品行,一定要像被玷污一樣感到厭惡。指出我的缺點和錯誤而又中肯的人,就是我的老師;肯定我而又恰當的人,就是我的朋友;巴結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寇賊。所以君子要尊重老師,親近朋友,極端厭惡那些陷害自己的賊人。愛好的德行而永遠不滿足,接受規勸而能警誡自己的人,即使不想進步,能不進步嗎?小人則與此相反,自己極其放蕩,卻憎惡別人對自己的責備;自己極不正派,卻想要別人說自己賢能;自己的心像虎狼般狠毒,行為像禽獸般無恥,卻又厭惡別人說自己壞。對阿諛奉承自己的人親近,對直言規勸自己改正錯誤的人疏遠,把指正自己的話當作譏笑自己,把忠誠當作損害,這樣的人即使不想滅亡,能不滅亡嗎?詩云:「亂加吸取,相互詆毀,真是莫大的悲哀。良謀善策本很完美,卻偏偏全都遭到嚴加拒絕,謀劃本來不好,反而一一照著辦理。」就是說這種小人。
無所往而不善的法則是:調理血氣,保養身體。那麼自己的壽命會僅次於彭祖;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自立自強,那麼自己的名聲可與堯、禹媲美。適宜於處顯達的順境,也能夠面對困窘的環境,全靠的是禮法和信義。凡是動用情感、意志,運用智慧及思考處理問題時,遵循禮義就和順通達,不遵循禮義就顛倒錯亂,遲緩怠惰。飲食、衣服、居處及一舉一動,遵循禮義就會和諧有節奏,不遵循禮義就會觸犯禁忌而生病。容貌、態度、進退、行走,遵循禮義就顯得文雅,不遵循禮義就會倨傲乖邪,庸俗粗野。所以,人沒有禮義就不能生存,做事沒有禮義,事情就辦不成,國家沒有禮義則無寧日。詩雲:「禮儀完全符合法則,言笑完全得當。」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用善行引導別人叫做教導,用善行去附和別人叫做順應,用惡行搶佔別人利益叫做陷害,用不好的言行去附和別人叫做阿諛奉承。是即為是,非即為非叫做明智,把正確的當作錯誤的,把錯誤的當作正確的叫做愚蠢。中傷良士叫做讒言,陷害良士叫做虐害。正確的就說正確,不正確的就說不正確叫做正直。竊取財物叫做偷竊,隱瞞掩蓋自己的行為叫做欺騙,輕率不誠實的言談叫做虛妄,進取或退止沒有定規叫做變化無定,為了保住利益而背信棄義叫做最大的賊。聽到的事情多叫做廣博,聽到的事情少叫做淺薄。見到的事情多叫做嫻,見到的事情少叫做淺陋。難於進取叫做遲緩,容易忘事叫做遺漏。處理事務簡明扼要而有條理叫做治理、管理,措施繁多而又雜亂無章叫混亂不明。
【延伸閱讀】
修身養性,指的是對品格的修煉。現代健康觀已從以往的身體無病,擴展到精神、心理以及社會的適應能力等諸方面。換言之,良好的性格也是考察你的健康品質的一大指標。人們總是對佛道醫武等養生之法津津樂道,而對儒家養生之法卻很少提及,陌生得很。其實,儒家養生法最貼近生活,而且直指人心,與佛道醫武有同有異,有其獨特之處。今就儒家的修身養性方法作如下詮釋。
儒家養生首重修心養德,認為具備仁德之心的人一定會長壽。即所謂「仁者壽」。那麼,什麼是「仁」呢?孔子說「愛人」。就是說只有內心充滿愛人之心的人才會達到「仁」的境界。孟子也進一步證實道:「仁,人心也」。看來儒家的「仁」即人之本性,是愛心,是人心。
只有真正具備了愛心和真心的人,才會具備「仁」的美德。那麼,什麼又是「德」呢?儒家把人比作一棵大樹,德即樹之根,做人之根本,而財富只是樹的枝梢。「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根深才會葉茂,樹才會生長旺盛。品德高尚的人才會得到社會的贊許,世人的尊崇,才會獲得真正的財富,健康長壽。所以儒家認為「仁」為德本,德為人之本,這才是為人處世的原則。「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有錢的人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怎樣裝飾豪華的房屋,住得舒舒服服,但他們的內心卻是空虛的,而往往又為錢財而憂慮。而道德高尚的人心胸寬廣,性格開朗,做事光明正大從不做違心的事,自然心情愉悅,吃得下睡得著,所以身體自然就好。「富潤屋,德潤身,心寬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水有載物包容之德,所以德行高尚的人往往以水為鑑,經常勉勵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夠胸懷大志兼善天下。山嶽巋然巍立氣勢雄偉,往往為具有大仁大德的人所鍾愛,只有大山那樣博大胸懷的人才能夠審時奪勢立於不敗之地。聰明的人經常活動,既鍛煉了身體又增強了大腦智慧,淡泊名利的君子都喜歡過恬靜悠閒的生活,無欲無求從不做有違道德的事,也不讓世俗煩憂的事來束縛自己。所以聰明的人總會心情愉快舒暢,沒有煩惱。
凡是胸中充滿愛的人,能為社會和大眾作出貢獻的人,多做善事的人,一定會長壽。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那麼怎樣才能達到「仁者愛人」之心而又能長壽呢?孟子說,一個人要努力保存自己的性善之心,修身養性,加強道德修養,多幹一些有益的事,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怍地,正確對待天命即自然發展規律,無論壽命長短都要有一顆平常心,具有健康的身體和心態才是修身立命的方法。「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又說,一個人的禍福不是無端而來的,是由於自己的作為而來的。善者自會多福,惡者多有禍事。所以一個人的禍福無不是自己招來的。「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儒家不但重視自身修養,而且還提醒人們在交友和生活方面也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因為這些方面的負作用也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精神面貌和身體健康。對於交友方面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種。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實的人交朋友,與知識淵博見聞廣的人交朋友是有好處的。反之,與虛偽做作的人交朋友,與諂媚逢迎的人交朋友,與巧嘴利舌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對於生活方面孔子也提出:有益的快樂有三種,有害的快樂也有三種。把能夠經常調節生活的樂趣作為快樂;心胸開闊,不妒嫉別人的成功,把讚揚別人的長處作為快樂;把多交能辨是非、肯助人為樂的賢良朋友作為快樂,這是有益的。把驕縱放肆,陰鬱不正直,任性妄為的行為視為快樂;把縱情遊蕩,遊手好閒,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行為視為快樂;把徹夜宴飲,姿情縱欲,花天酒地,喪失道德的行為視為快樂。這些都是既損害社會又損害己身的行為。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孔子不但讚揚了一些有益社會,有益健康的優良作風。也痛斥了一些自私自利、虛偽狡詐的人和影響社會正常秩序的不良行為。警示人們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只有懂得有所不為,然後才能有所作為。孟子曰:「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儒家不但重修心也重修身,修心為養性,修身為立命,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發揮聰明才智,所以修身養性二者不可缺一。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孔子認為人一生中有三件大事要時時警覺。年輕的時候血氣尚未穩定,要警覺貪戀女色,要惜精保命愛護身體,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壯年的時候血氣方剛,精力旺盛,要警覺爭強好勝,不要為一些小事就爭執不休,甚至拳腳相向,於己於人都不好。年老了血氣衰退,應警覺貪得無厭,要常懷平常心,不計得失,經常保持心理平衡,心情暢快,精神愉悅,這樣才能健康長壽。
為什麼古代得道的人能夠健康長壽,是因為他們注重養生,因而長壽,能夠長久地享受人間快樂和美味。他們能早樹立節欲長生的觀點,懂得愛護身體,愛惜精力,所以精力不會枯竭。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