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真正的陪伴:爸爸教育孩子的9個關鍵字(簡體書)
滿額折

真正的陪伴:爸爸教育孩子的9個關鍵字(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2.8 元
定價
:NT$ 197 元
優惠價
8717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版《父與子》
孩子的童年注定不會停留,何妨從此刻開始,放慢腳步,用心靈和智慧陪伴孩子,做孩子童年的守護者
9個關鍵詞,讓我們看到有父親陪伴的孩子過著怎樣的生活,擁有怎樣的童年,以及孩子思維、品格的獨特之處
結合自己的育兒經驗,作者為孩子的成長總結出了9個關鍵詞:閱讀、運動、陪伴、榜樣、游戲、情商、學習、大自然、學校教育。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而言,這9個關鍵詞構成了一個相對獨特、完整、有機的兒童教育的觀念體系,其中有些關鍵詞,比如運動、陪伴、大自然等,顯然也是今天的童年生活和成長中越來越缺乏的教育元素和資源。在這9個關鍵詞中,包含著深刻的現代教育精神和智慧,也包含著對于當前一些兒童教育問題的關切和反思。
其實這本書并不特殊在這9個關鍵詞上,而是這些關鍵詞是從作者的育兒實踐中親自得來,每個關鍵詞背后都是大量時間與精力的付出,都有或成功或失敗的經驗總結,都有讓人回味的生活事例。正是誕生在一個父親和孩子之間的這樣一份真摯的歡樂和愛,賦予了這些關鍵詞以一種動人的溫度,它不是一個科學的教育工作者在客觀總結孩子的教育和成長規律,而是一位全情投入的父親在向世人展示自己和孩子生命中最珍貴的一段時光和記憶,父親如何與孩子一起建造美好生活的艱辛和歡樂。
在孩子的心田中,父母若愿付出,一定會收獲驚奇。書中的哲哲愛讀書,愛運動,好交際,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在家里、在學校都快快樂樂,享受著他的五彩童年。——這不是每一位父母的盼望嗎?

作者簡介

張貴勇:自認有兩份專職的事業,一份是爸爸的事業,一份是工作的事業。因為全情投入,這兩份事業都給我帶來極大的滿足。我正努力,也在收獲。多年供職《中國教育報》。每年發表文章近9萬字。曾獲教育部優秀教育新聞評選二等獎、中國產業經濟好新聞評選二等獎、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一等獎。出版作品有《讀書成就名師——12位名師的故事》(教育科學出版社)、《閱讀的旅程——教師專業成長地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名人/編輯推薦

作者對他的孩子說,爸爸怎能錯過你的的童年?
一本爸爸用心寫就的鮮活家庭教育手記,生動,溫暖,告訴我們今天如何做父親

這本育兒手記出自一位爸爸之手在今天有著特別的意義,因為太多的爸爸在家庭教育中處于“缺位”的狀態。這本書之所以珍貴,不僅因為少有爸爸為孩子如此付出,更在于他愿意將自己的所思所得分享出來,讓更多有心的爸爸獲益。沒有高人一等的言辭,也不拼湊華而不實的教條,一位父親的真愛,因著樸實、執著而有了真正感人的力量。

本書作者或許只是一位平凡的爸爸,因為他和大多數孩子爸爸一樣愛自己的孩子,也和大多數爸爸有著相同或相似的期待:“我不想做失敗的爸爸,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稀里糊涂地長大。我希望孩子健康成長,給他成長的養分,幫他養成好習慣,讓他成為他所希望成為的那個自己。”

然而,本書的作者又實在是一位不平凡的爸爸,因為他把對孩子濃濃的愛化為了真正的行動:他把培養孩子看做另一份偉大的職業,為此全情投入,并愿意為了孩子改變自己;他愿意花時間陪伴孩子,為的是讓孩子自由呼吸,享受生命的快樂;他不僅用力,而且用智用心記下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這本有溫度的教子手記展示的是一位父親與孩子彼此教育與共同成長的過程,展現的是家庭教育無限豐富的可能。

北京清華附小校長、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推薦說:“當下家教類圖書隨處可見,但像這樣樸實、坦誠、用心的圖書, 坦率地說并不多,書中所闡述的教育理念也都是基于日常生活的經驗總結,有著對生活細節的觀察思考,有著教育記者與眾不同的視角與判斷。”

有父親的陪伴,真好
文/竇桂梅
(北京清華附小校長,全國著名特級教師)

前不久,《爸爸去哪兒》這檔電視節目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這檔節目之所以一下子引起觀眾的興趣,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我認為不僅僅在于明星及其寶貝們在野外、沙漠、海島、雪地里讓人忍俊不禁的表現,而是觸動了很多家庭的神經,拋出了當前我國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
我有一個女兒,是我一手帶大的。和很多家庭一樣,我的愛人也是忙于工作,陪伴女兒時間很少。女兒小時候,我是一邊備課、教書,一邊照顧她的生活。有時候我在想,還好是個女兒,由我來帶相對沒有那么多的問題。如果是個兒子,他會長成什么樣,我真的無法想象。
當讀到貴勇這本書時,我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這本書讓我看到了有父親陪伴的孩子過著怎樣的生活,擁有怎樣的童年,以及孩子思維、品格的獨特之處。從這些細膩而真誠的文字中,我愈發覺得,當前的家庭教育需要父親擔起責任,需要父親身體力行為孩子做好榜樣,更需要父親為孩子的內心注入堅定從容、果斷自信和幽默風趣等品質。
據我的觀察,父愛缺失或者父親缺位的家庭,孩子往往缺乏自信,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差,過于敏感,容易焦躁、孤獨,產生情感障礙,動手能力和學業成績也相對不夠理想。在班級事務的參與過程中,缺少積極性和主動性。即便他們成人以后,也會有許多不良的生活習慣,難以在精神上“立”起來。
而那些有父親陪伴的孩子,由于父親的言傳身教,更容易從父親身上獲得更多的知識、創造力、想象力,求知欲、好奇心和自信心得到充分激發,擁有更多的生活經驗。父親的角色不僅關系到孩子個性品質的形成、性別角色的正常發展,也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和身心成長。當然,這些都不是絕對的,但父親在孩子成長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卻是毋庸置疑的。
從某種角度講,貴勇這本書與其說是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成長記錄、一份父親的育兒手記,不如說是在踐行一種趨于理想化的家庭教育。盡管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家庭教育,但書中展現的諸如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給予恰當的幫助,以身作則引領孩子成長,帶孩子感受大自然,從小愛上體育運動等,無疑是家庭教育所應遵守的首要原則。
書中選取的9個關鍵詞——閱讀、運動、陪伴、榜樣、游戲、情商、學習、大自然、學校教育,也可謂抓住了孩子成長的關鍵點,找準了家庭教育的著力點。難能可貴的是,他針對每個關鍵詞都進行了理論上的闡述、實踐上的支撐,并輔以鮮活生動的故事。在閱讀的過程中,一個可愛而調皮的孩子形象躍然紙上,一個個充滿愛與溫馨的教育場景浮現于眼前。我在敬佩貴勇育兒智慧的同時,更深深贊同他常年堅持為孩子大聲朗讀、陪伴孩子成長、在生活中教孩子知識、做學校教育的好幫手等理念。
其實,這9個關鍵詞很多家長都知道很重要,但真正能做到并長期堅持下來的并不多。這本書讓我們明白,愛孩子并不簡單,教育孩子光有愛還不夠,最重要的是擁有一個積極的家庭教育觀,并在現實中不打折扣,身體力行。
這是因為,教育的核心是發掘潛力,培養能力,健全人格。家庭教育的主要功能是給孩子成長的空間,教孩子學會做人、學會生活,而這是學校教育所無法代替和補充的,兩者在教育職責和定位上有著天然的區別。如果說學校教育重在解決孩子知識與社會化等外向性問題,那么家庭則重在培養孩子的樂觀個性、獨立人格等內向性問題。
相對來說,家庭教育是根,學校教育是枝葉。孩子的成長,家庭擔負著重要職責。當前家庭教育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提高家長的自身素養,不斷降低在其育兒過程中的錯誤率。我一直覺得,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是幸福的,尤其是有父親陪伴的孩子。有著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在學校教育中也能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更好地適應集體生活,成為同齡人羨慕和學習的榜樣。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把閱讀作為孩子成長的首要內容,就家庭閱讀的誤區和要點給予細致的分析,并講述了父與子之間生動感人的讀書生活,這一點我深表贊賞。英國著名學者斯沃勒?普埃爾說過:“我一生中所讀的書形成了我的世界觀、我的信念、我的生活以及其他眾多方面。許許多多的作品講述的故事成了我生平之事的一部分,后來逐漸成為我靈魂的一部分。”可見,閱讀之于一個人的成長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影響深遠。
清華附小的孩子從一入學起,就開始閱讀經典童書。6年下來,幾乎每個孩子都閱讀了二三百本書,有著滿滿的收獲,因而能夠在許多地方展現出自己獨特的一面。而今,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給孩子讀經典童書是一件非常重要且影響深遠的事。因為經典閱讀雖然與孩子的生活緊密相連,其中卻往往藏著哲學的意蘊,在閱讀中孩子們會更好地感受自己的生命存在,并從中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觀與價值觀。所以,我真心希望廣大父母能像貴勇一樣,從閱讀做起,幫助孩子養成終生受益的習慣,給孩子高質量的家庭教育。
貴勇是一個敬業、勤奮且視野開闊的記者,也是一個細心、耐心且富有愛心的父親。如今,他8年的育兒文章經過認真梳理和總結后,輯錄出版,對他來說是與孩子一起成長的見證,對很多家長而言則是一種有益的借鑒,尤其是那些全職媽媽更應該讀一讀。
當下家教類圖書隨處可見,但像這樣樸實、坦誠、用心的圖書,坦率地說并不多,書中所闡述的教育理念也都是基于日常生活的經驗總結,有著對生活細節的觀察思考,有著教育記者與眾不同的視角與判斷。這應該是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所在吧。
最后,祝賀貴勇新書出版。是為序。

2014年1月于北京

目次

序一 有父親的陪伴,真好 竇桂梅
序二 和孩子一起建造美好的生活 方衛平
自序


成長關鍵詞之一:閱讀

一、親子閱讀進行時
1.孩子不愛閱讀怎么辦
2.何時讓孩子自主閱讀
3.圖畫書可以不加篩選嗎
4.邊讀邊討論好不好
二、為孩子選書是一門學問
三、親子共讀的惑與獲
四、在那些經典故事里想起我
五、和哲哲一起讀《貓頭鷹王國》
六、有關閱讀的成長片段
1.像大衛 ?威斯納一樣瘋狂
2.“眼淚是自己掉下來的”
3.最美的文字,最美的心靈 
4.每個細節都印在心里
5.“為什么他們手里的書不一樣”


成長關鍵詞之二:運動

一、讓孩子愛上運動的秘密
1.運動項目要與孩子年齡相匹配 
2.孩子的運動量多少合適 
3.養成運動習慣受用終身
4.專項培訓要有教練指導
二、滑板上的成長
三、泳池里的快樂童年
四、加內特也是好爸爸
五、有關運動的成長片段
1.“你是我的運動之神”
2.“跑著跑著就舒服多了”
3.“跟著一群人過馬路挺安全的”


成長關鍵詞之三:陪伴

一、父母不能做“甩手掌柜”
1.敏感期離不開父母的陪伴
2.陪伴孩子,父母雙方都不能缺位
3.陪伴不是一個物理概念
二、單車上的父與子
三、我怎么愛你也不夠
四、因為你是我的孩子
五、那些云下的日子
六、有關陪伴的成長片段
1.“有你天天陪著,我很幸福”
2.一封給爸爸的表揚信 
3.“有你在我就不害怕”
4.愛是什么?愛是陪伴!
5.“牙齒真的掉了,也不怪你”


成長關鍵詞之四:榜樣 

一、父母如何為孩子做榜樣
1.為了孩子,改變自己
2.做積極上進的學習榜樣
3.在細微處為孩子做榜樣
二、父親的含義是榜樣
三、好爸爸是如何練成的
四、化不開的父愛
五、多年父子亦兄弟
六、有關榜樣的成長片段 


成長關鍵詞之五:游戲

一、兒童游戲的原則與禁忌 
1.各個階段孩子的游戲不一樣
2.在游戲中觀察孩子
3.親子游戲要以孩子為出發點
4.換種角度看待網絡游戲
二、奧特曼對于孩子的意義 
三、讓網絡游戲成為教育好幫手
四、在網游中發現孩子的特點
五、與游戲有關的成長片段 


成長關鍵詞之六:情商 

一、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 
1.培養情商的若干建議 
2.幫助孩子排遣負面情緒
二、有個小孩喜歡惡作劇
三、會變魔術的小孩
四、話里話外都是愛
五、我家的搞怪大王
六、有關情商的成長片段 
1.“不對,是害羞的斑馬”
2.“我喜歡從一開始就快樂”
3.“記得要多吃胡蘿卜呀”
4.“你怎么這么不解風情呢”
5.“我媽媽什么也沒買,拿了兩個塑料袋”
6.一個叫“夢幻”的冬日


成長關鍵詞之七:學習

一、讓孩子愛上學習的秘訣
1.在積極的狀態下學習
2.讓孩子學會管自己
3.教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和孩子一起畫畫
三、在生活中掃盲 
四、有關學習的成長片段
1.知識不是力量,思考才是
2.孩子是天生的藝術家
3.充滿求知欲的小學生
4.“你要多向科學老師學習”


成長關鍵詞之八:大自然

一、該如何去親近大自然
1.不同年齡親近自然的方式不一樣
2.鼓勵孩子在大自然中記筆記
3.出游前宜做好幾種準備
二、“每個孩子都應該多親近自然”
三、有關大自然的成長片段 
1.“這真是野餐的好地方”
2.縈繞在鄉間里的笑聲
3.田野里躍動的一抹白
4.大自然有一種神奇的力量


成長關鍵詞之九:學校教育

一、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
1.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成長的根本 
2.孩子上學后,父母要做的事情更多 
3.家長要多加強與老師的溝通
4.如何看待分數
二、哲哲的班事
三、快樂的小學生活
四、一流考生不等于一流學生 
五、有關學校教育的成長片段
1.一大群作業正在接近 ……
2.“告訴答案也好也不好”
3.“你的心純凈得像一塊水晶,不染纖塵”
4.“看來老師說的也不全對”
5.學習坐在路邊鼓掌的小朋友

結語:長長的路


附錄:推薦給家長的 99本經典童書 


書摘/試閱

有父親的陪伴,真好
文/竇桂梅
(北京清華附小校長,全國著名特級教師)
前不久,《爸爸去哪兒》這檔電視節目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這檔節目之所以一下子引起觀眾的興趣,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我認為不僅僅在于明星及其寶貝們在野外、沙漠、海島、雪地里讓人忍俊不禁的表現,而是觸動了很多家庭的神經,拋出了當前我國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
我有一個女兒,是我一手帶大的。和很多家庭一樣,我的愛人也是忙于工作,陪伴女兒時間很少。女兒小時候,我是一邊備課、教書,一邊照顧她的生活。有時候我在想,還好是個女兒,由我來帶相對沒有那么多的問題。如果是個兒子,他會長成什么樣,我真的無法想象。
當讀到貴勇這本書時,我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這本書讓我看到了有父親陪伴的孩子過著怎樣的生活,擁有怎樣的童年,以及孩子思維、品格的獨特之處。從這些細膩而真誠的文字中,我愈發覺得,當前的家庭教育需要父親擔起責任,需要父親身體力行為孩子做好榜樣,更需要父親為孩子的內心注入堅定從容、果斷自信和幽默風趣等品質。
據我的觀察,父愛缺失或者父親缺位的家庭,孩子往往缺乏自信,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差,過于敏感,容易焦躁、孤獨,產生情感障礙,動手能力和學業成績也相對不夠理想。在班級事務的參與過程中,缺少積極性和主動性。即便他們成人以后,也會有許多不良的生活習慣,難以在精神上“立”起來。
而那些有父親陪伴的孩子,由于父親的言傳身教,更容易從父親身上獲得更多的知識、創造力、想象力,求知欲、好奇心和自信心得到充分激發,擁有更多的生活經驗。父親的角色不僅關系到孩子個性品質的形成、性別角色的正常發展,也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和身心成長。當然,這些都不是絕對的,但父親在孩子成長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卻是毋庸置疑的。
從某種角度講,貴勇這本書與其說是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成長記錄、一份父親的育兒手記,不如說是在踐行一種趨于理想化的家庭教育。盡管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家庭教育,但書中展現的諸如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給予恰當的幫助,以身作則引領孩子成長,帶孩子感受大自然,從小愛上體育運動等,無疑是家庭教育所應遵守的首要原則。
書中選取的9個關鍵詞——閱讀、運動、陪伴、榜樣、游戲、情商、學習、大自然、學校教育,也可謂抓住了孩子成長的關鍵點,找準了家庭教育的著力點。難能可貴的是,他針對每個關鍵詞都進行了理論上的闡述、實踐上的支撐,并輔以鮮活生動的故事。在閱讀的過程中,一個可愛而調皮的孩子形象躍然紙上,一個個充滿愛與溫馨的教育場景浮現于眼前。我在敬佩貴勇育兒智慧的同時,更深深贊同他常年堅持為孩子大聲朗讀、陪伴孩子成長、在生活中教孩子知識、做學校教育的好幫手等理念。
其實,這9個關鍵詞很多家長都知道很重要,但真正能做到并長期堅持下來的并不多。這本書讓我們明白,愛孩子并不簡單,教育孩子光有愛還不夠,最重要的是擁有一個積極的家庭教育觀,并在現實中不打折扣,身體力行。
這是因為,教育的核心是發掘潛力,培養能力,健全人格。家庭教育的主要功能是給孩子成長的空間,教孩子學會做人、學會生活,而這是學校教育所無法代替和補充的,兩者在教育職責和定位上有著天然的區別。如果說學校教育重在解決孩子知識與社會化等外向性問題,那么家庭則重在培養孩子的樂觀個性、獨立人格等內向性問題。
相對來說,家庭教育是根,學校教育是枝葉。孩子的成長,家庭擔負著重要職責。當前家庭教育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提高家長的自身素養,不斷降低在其育兒過程中的錯誤率。我一直覺得,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是幸福的,尤其是有父親陪伴的孩子。有著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在學校教育中也能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更好地適應集體生活,成為同齡人羨慕和學習的榜樣。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把閱讀作為孩子成長的首要內容,就家庭閱讀的誤區和要點給予細致的分析,并講述了父與子之間生動感人的讀書生活,這一點我深表贊賞。英國著名學者斯沃勒.普埃爾說過:“我一生中所讀的書形成了我的世界觀、我的信念、我的生活以及其他眾多方面。許許多多的作品講述的故事成了我生平之事的一部分,后來逐漸成為我靈魂的一部分。”可見,閱讀之于一個人的成長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影響深遠。
清華附小的孩子從一入學起,就開始閱讀經典童書。6年下來,幾乎每個孩子都閱讀了二三百本書,有著滿滿的收獲,因而能夠在許多地方展現出自己獨特的一面。而今,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給孩子讀經典童書是一件非常重要且影響深遠的事。因為經典閱讀雖然與孩子的生活緊密相連,其中卻往往藏著哲學的意蘊,在閱讀中孩子們會更好地感受自己的生命存在,并從中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觀與價值觀。所以,我真心希望廣大父母能像貴勇一樣,從閱讀做起,幫助孩子養成終生受益的習慣,給孩子高質量的家庭教育。
貴勇是一個敬業、勤奮且視野開闊的記者,也是一個細心、耐心且富有愛心的父親。如今,他8年的育兒文章經過認真梳理和總結后,輯錄出版,對他來說是與孩子一起成長的見證,對很多家長而言則是一種有益的借鑒,尤其是那些全職媽媽更應該讀一讀。
當下家教類圖書隨處可見,但像這樣樸實、坦誠、用心的圖書,坦率地說并不多,書中所闡述的教育理念也都是基于日常生活的經驗總結,有著對生活細節的觀察思考,有著教育記者與眾不同的視角與判斷。這應該是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所在吧。
最后,祝賀貴勇新書出版。是為序。
2014年1月于北京

成長關鍵詞之一:閱讀

我不能確定那些圖畫書能在哲哲的心里最終沉淀或生成什么,但看著他始終保持著孩子所特有的純真與善良,有著熱愛生活、勇于承擔、積極進取的品質,我知道,那些堪稱藝術品的圖畫書在不經意間浸潤著童心,為他的心靈奠定了亮麗的底色。
最適宜的年齡與最好的書相遇,迸發出的不僅是快樂,還會埋下一顆珍貴的種子。
親子共讀不只是教孩子道理,也讓成人不斷感悟童心,發現童年的秘密。
有人說,書非借不能讀也。我倒覺得,書買回家后,隨意翻看才享受。更重要的是,我還有一點私心,我希望,長大的哲哲依然喜歡這些故事,或者再拿起這些花花綠綠的圖畫書時,能想起其中美好的故事,以及我給他讀故事的那些美好時光。
孩子不愛看書,或者說沒有養成閱讀習慣,多半是錯過了閱讀的敏感期。……而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最好方法,就是尊重兒童閱讀的規律,根據孩子的年齡、性別、個性和興趣,選擇最適合的書,讓孩子與書建立聯系,兩者之間自由互動。
對于孩子而言,閱讀有多重要?
先聽聽挪威著名童書作家、《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一書作者羅爾德.達爾的故事吧。
達爾從8歲起就被送往寄宿學校,在那里一住就是10年。10年里,他飽受學校嚴苛的紀律束縛,感受到的只是失望與痛苦,幾乎沒有朋友。每學期,老師們在他的成績單上都會重復寫上“學習能力差”、“不愛動腦”、“難以管教”的評語。
他討厭學校,顯然學校也不喜歡他。
一個星期六的早晨,老師們去了當地的酒吧,男孩們排隊去學校的禮堂,一個叫奧克諾爾的女士受雇照看他們。在兩個半小時的光陰里,奧克諾爾夫人不僅僅照顧他們飲食,還和他們一起讀書、談書。她對書的熱情和喜愛讓男孩們印象深刻,她因此成了達爾學校生活中難得的一線光亮。
幾周過后,達爾的想象力被點燃,他開始到處找書讀。與奧克諾爾夫人在一起的一年,他成了如饑似渴的愛書人。成年后,他開始兒童文學寫作,創作了諸如《詹姆斯與大仙桃》、《瑪蒂爾達》、《女巫》等家喻戶曉的經典作品。
閱讀,是為童年打底色,更是孩子一生的伙伴。童年,不應錯過圖畫書,更不應錯過閱讀。
從哲哲兩歲開始,我開始給他讀故事,最開始是隨意翻讀,后來開始精挑細選。當了讀書周刊的編輯之后,對兒童閱讀的內容與方法逐漸了然于心,家里的童書也越來越豐富,大大小小的、花花綠綠的,具體多少本、花了多少錢、給兒子讀了多少故事,早已記不清了。
但我知道,每天晚上臨睡前,哲哲喜歡遞給我選好的一本書,依偎在我身邊,以最舒服的姿勢,安靜地聽我讀著:“這個故事發生在7000多萬年前的美洲大陸。由于氣候發生了變化,曾經郁郁蔥蔥的森林和草原變成了荒野。一群三角龍在大角的帶領下,正往溫暖濕潤的南方遷徙……”
6歲以前,給哲哲讀的主要是圖畫書,現在也被稱為“繪本”。我始終覺得,閱讀圖畫書的階段一旦錯過就不再回來,就像種莊稼要趕農時,上小學之前,一個孩子要盡可能讀遍世界上最經典、最優秀的圖畫書。采訪兒童文學理論家彭懿時,他說:“人的一生應該有三次閱讀圖畫書的階段,分別是童年、為人父母后、老年。每次閱讀圖畫書,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在西方,圖畫書陪伴著孩子的童年。而置身圖畫書中,人生就像打開了一扇美麗的窗,每個人都會被那些優美的故事所沖擊、感動。”
有人說,讀童書,就是成人轉身變為兒童的過程。只有化身為兒童,返回兒童的世界,去聆聽兒童心靈的音符,我們才能在精神上與兒童保持一致。兒童也只有在童書中,心靈才能得到舒展,精神才能得到成長。
實際上,給哲哲讀故事時,我也在彌補自己童年缺失的閱讀課。
我不能確定那些圖畫書能在哲哲的心里最終沉淀或生成什么,但看著他始終保持著孩子所特有的純真與善良,有著熱愛生活、勇于承擔、積極進取的品質,我知道,那些堪稱藝術品的圖畫書在不經意間浸潤著童心,為他的心靈奠定了亮麗的底色。
我也知道,在哲哲的世界里,書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不可少。我多次發現,在他所畫的新型汽車、未來房間、生活場景里,除了有獨屬于孩子的玩具之外,都有一個圖書室。里面有好多的書架,上面擺放著被涂得五彩斑斕的圖書,書脊上還寫著書的名字。仔細看,那些小字有“天空在腳下”,有“我是霸王龍”,有“蘋果樹上的外婆”,還有“等等,等等”、“土雞的冒險”、“科學的故事”……我愛極了這些歪歪扭扭的小字。有一天,我問哲哲:“如果有一天世界末日到了,你會怎么辦?”
他告訴我:“我想和爸爸媽媽在一起,還要帶一些東西。”“都帶什么呢?”“我要帶一些好吃的,帶上水,還要帶電腦和一些書。”“如果電腦和書只能選一個呢?”“當然選書了。”他回答得斬釘截鐵。
我沒有太多的財富送給我的孩子,就讓那些經典童書伴他長大吧。
一、親子閱讀進行時
親子閱讀對孩子的成長百利而無一害,有助于孩子身心發展。但是,兒童閱讀和成人閱讀不太一樣。成人讀書可以有一定的隨意性或傾向性,但兒童由于缺乏足夠的閱讀經驗,相應的辨別力不足,因此需要成人尤其是父母來指導,應該遵循一些原則。
例如,孩子最好不要看超越其年齡階段或認知水平的書籍,成人也不能強迫孩子閱讀,不能放手讓孩子見書就讀,也不能硬性要求孩子寫多少字的讀后感,更不能偏食一樣地只讀某一類型的書。某些題材,如恐怖小說、奇幻文學等最好也不要讓低年齡孩子閱讀。
某種程度上,親子閱讀就是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顆閱讀的種子。
教育專家孫云曉11歲那年正趕上“文化大革命”。在此之前,出身工人家庭的他基本沒讀過什么書。一天,他哥哥所在的技校準備燒書,哥哥不忍心看著那么多書被白白燒掉,就悄悄藏起了一書包。“就是這一書包書改變了我,我被書中的世界深深地震撼了。我好像一下被從一個黑暗的世界中解放出來一樣,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1966年的冬天,我有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作家。”孫云曉說。
所以,盡早開始親子閱讀,多給孩子講故事,孩子的內心會大不一樣。當然,如下這些與閱讀有關的問題,我一直在思考,估計也是許多父母心中的困惑。
1.孩子不愛閱讀怎么辦
采訪時,經常會有一些家長詢問孩子不愛閱讀的應對之策。
我個人感覺,孩子不愛看書,或者說沒有養成閱讀習慣,多半是錯過了閱讀的敏感期。一般來說,孩子4歲之后開始逐漸對故事和圖文感興趣,此種狀態會持續大概一年多的時間。如果此時家長能讓孩子接觸到經典童書,給孩子讀一些優美的故事,很容易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相反,如果錯過了閱讀關鍵期,孩子與書之間便會產生一種隔離感、疏遠感。而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最好方法,就是尊重兒童閱讀的規律,根據孩子的年齡、性別、個性和興趣,選擇最適合的書,讓孩子與書建立聯系,兩者之間自由互動。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閱讀敏感期,也不要強迫孩子看書,不要期望孩子馬上就能讀進去,也不應一下子給孩子太多的書,而應精挑細選最適合孩子心性的童書,每天喂一點兒,逐漸激發他的興趣,這才是第一要務。
例如,小學三年級、性格偏內向的男孩,以前很少看書,此時不妨給他讀幾段“貓頭鷹王國”系列最精彩的段落,可以是賽林和吉菲被抓到圣靈梟孤兒院的那一段,也可以是“無敵四人組”前往珈瑚巨樹路上的歷險,抑或是珈瑚衛士與純族決戰場景的描寫。孩子一旦感興趣,再從頭讀起,進而讓孩子“吞下”整個故事。
等到“貓頭鷹王國”系列讀完了,可以給孩子“貓武士”系列,同樣的歷險故事,卻有不一樣的精彩。如果同類題材孩子看得多了,不想再看,可以轉向家庭生活系列,從搞笑的故事入手,如《淘氣的阿柑》、《小淘氣尼古拉》,等等。
如果是個性偏內向的女孩,不妨首選一些安靜而溫情的書。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女生,可以看《草莓山》、《長襪子皮皮》、《一百條裙子》。這些故事生動有趣,寫活了女孩子的內心世界,是非常不錯的入門書。
一旦孩子喜歡上了閱讀,就要及時通過各種途徑,給孩子找一些經典童書,但要記住,不要一下子給予,而是分階段、分批地遞給孩子,讓他們看過一本,難忘一本,漸漸養成閱讀的習慣。
而習慣一旦養成,自主閱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2.何時讓孩子自主閱讀
要不要自主閱讀,答案是肯定的,因為親子閱讀不可能無期限進行下去。
我有一個朋友,在蘇州工業園區的一所學校當校長。他說,在他兒子8歲之前,他一直很認真地開展親子閱讀,后來由于工作比較忙,讀故事的事情不得不放下。等到兒子10歲,他有時間再給孩子讀故事時,沒想到卻遭到了孩子的拒絕。從那一刻開始,他知道,曾經溫馨美好的共讀時光,就這樣一去不復返了。
何時自主閱讀的確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有一次,我去某地一所農村小學采訪,一名小學一年級學生自稱飽讀詩書。他的媽媽是這個學校的老師,在一旁插話說,他經常搶著看自己手里的書,什么《紅與黑》、《讀者文摘》都看過,尤其喜歡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現在已經把《西游記》和《三國演義》看完了。每天晚上,兩個人手不釋卷,其樂融融。
我問這位當教師的媽媽,你不和孩子一起讀嗎?媽媽說,不用,孩子能認識一千多個漢字,可以自主閱讀了。又問,那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句子怎么辦?媽媽說,那就查字典,或者借助拼音,上下文一順,就明白了,根本不用她幫忙。我又問孩子都看過什么書,喜歡哪些書。孩子列了一長串書單:《西游記》、《窗邊的小豆豆》、《小故事大道理》、《紅巖》……問他是否看過《猜猜我有多愛你》、《青蛙弗洛格》、《不一樣的卡梅拉》、《瘋狂的星期二》、《小黑魚》等圖畫書,男孩搖搖頭。
這次對話讓我發現,一是孩子的自主閱讀存在一定問題,即家長的引導缺位:二是他讀的多是超越他年齡階段的書,結果就是在閱讀上少有心靈的共鳴和亢奮點,看不到閱讀帶給孩子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和自信;再就是閱讀題材明顯不均衡,過于文學化,過于成人化;說到底,孩子的飽讀詩書僅僅是讀過而已,具體的內容、情節和思想并沒有在他的內心產生共鳴,進而轉化為成長所必需的養分,而這其實是自主閱讀最核心的所在。
更深的弊病在于親子共讀的缺失。沒有了親子共讀的前提,缺失了孩子閱讀過程中必需的價值引導,很容易產生誤讀現象,自主閱讀的效果因而就要打上問號。而且,閱讀的難度過大,可能會挫傷孩子的閱讀興趣。美國閱讀委員會的專家曾指出,給孩子朗讀比看課文以及做各種練習冊和家庭作業都重要。大聲為孩子朗讀,應該貫穿整個小學階段。
所以,除非哲哲主動提出要自主閱讀,我會一直堅持給他朗讀故事。在此過程中,我會觀察他的反應,考察他對故事的理解,看他能否讀懂作者想表達的意思,能否明白故事背后的深刻含義,從而更好地了解他,支持他,并鼓勵他有自己的解讀。
一言以蔽之,自主閱讀不妨從長計議,慢慢來。
3.圖畫書可以不加篩選嗎
采訪臺灣信宜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時,她明確表示,圖畫書不需要分級。在給孩子閱讀圖畫書時,成人要把胸襟放開,不要給圖畫書設限,“圖畫書作者在文圖之間都有自己的創意,在閱讀時如果人為的限定多了,反而看不到作者想表達的深意”。
作為出版家,張杏如的觀點或許沒有錯。但我一直覺得,給孩子選擇圖畫書還是應該有所選擇,主要是在題材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孩子的理解力有限,另一方面是有些內容可能觸動敏感的童心,引起意想不到的負面心理反應。盡管現在的孩子相對早熟,但關于離婚、單親家庭的故事還應盡量少讓孩子接觸,或者等他們長大一些再讀給他們。例如,伊芙.邦婷與泰德.瑞德合作的《記憶的項鏈》,講的是重組家庭的故事,內容很好,非常感人,但沒有相關生活經驗的孩子可能無法領會,不妨選個合適的契機再讀給孩子。
還有關于戰爭題材的圖畫書,雖然其中不乏經典之作,但也不適合讓孩子過早接觸,尤其是在學前教育階段。如《星期三書店》、《鐵絲網上的小花》、《大衛之星》、《敵人》等,這類書籍更適合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孩子閱讀,而且需要老師的價值引導,幫助孩子從積極的角度看待故事以及故事中的主人公。畢竟孩子生活經驗比較欠缺,一旦誤讀,很可能產生南轅北轍的效果。其他的,類似魔幻、恐怖小說也不應過早讓孩子接觸。
我采訪過“雞皮疙瘩”系列作者、美國著名作家R.L.斯坦,他說寫這些書是為了給孩子提供快樂的歷險,但他也承認他的書更適合小學高年齡段或中學的孩子。
實際上,檢驗圖畫書適不適合孩子閱讀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自己先讀一遍。我每次給哲哲選書的時候,都是這樣做的,只要沒有太過負面的東西,都會放行。遇到容易產生誤解的部分,我會不厭其煩地跟他交流、討論,直到孩子真正明白為止。
所以,圖畫書不需要分級,但需要家長認真篩選,替孩子把好關。
4.邊讀邊討論好不好
曾經問一個同事,是否給孩子讀圖畫書。同事很肯定地說,當然讀了。
又問他:“那你都讀的哪些書呢?怎么給孩子讀的?”他說:“我啊,買了很多光盤,如《鞠萍姐姐講故事》、《聽媽媽講故事》、《魔法媽媽講故事》什么的,到時候一點播放鍵就行了,我家閨女挺愛聽的。”
原來如此。
我個人非常不贊同這種偷懶的做法,而且媽媽過于溫柔的講故事方式,遠沒有爸爸那種形象又夸張的講法吸引人。其實,所謂親子閱讀,是在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閱讀,不是機器單向度的自吟自唱。鞠萍姐姐也好,魔法媽媽也好,講故事雖然很動聽,但都不是一個活生生的可以展現音容笑貌的人,不是可以交流的對象,代替不了哪怕笨口拙舌的爸爸或媽媽。親子閱讀,一方面是給孩子讀故事,教他們懂得生活的哲理,另一方面在于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以書為載體加強親子之間的互動。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父母把親子閱讀當成任務,總是急急忙忙地讀,也不管孩子愛不愛聽。讀的時候,甚至不允許孩子提問,生怕影響了故事的流暢性。讀完故事,迅速把書收回書架,沒有交流,也不問孩子的心理感受,轉做其他。我認為,這樣做都是不對或不科學的。
還是那句話,讀不是目的,交流才是根本。我給哲哲讀故事的時候,經常停下來與他討論一番。有時候,討論花了太長時間,以至于書都沒讀上幾頁。偶爾我也續編或改編一下原來的故事,玩得盡興了,再去做別的事情。久而久之,我們都很享受這種交流,既學到了書本之外的很多東西,也真正做到了與人互動、與書互動,養成了讀書思考、讀書質疑的習慣。而這種閱讀習慣無疑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在我看來,與孩子探討故事更重要。在此過程中,你才能知道他的小腦瓜在想什么,也才能摸清他的思維特點、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他的所愛所好等,畢竟好的教育首先建立在對教育對象的深入了解上。
  二、為孩子選書是一門學問
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日本科學家朝永振一郎少年時,他的班主任送給他一本《物理的故事》。后來,朝永回憶說,正是這本書讓一直病怏怏的他愛上了物理,走上了物理研究之路。
一本書真的有這么大的影響嗎?也許有,也許沒有。發生化學反應的關鍵,就是書是否與讀者產生聯系,觸動讀者內心深處最敏感的地方。回想為哲哲讀故事的經歷,我時而后悔沒有給他讀那些經典的童書,時而自責給他讀了和他年齡不匹配的書。兩種情形讓人想起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結局就是,錯過。
例如,“不一樣的卡梅拉”系列適合六七歲的孩子讀,而我足足提前了兩年,當時,我還納悶他為何不喜歡這么經典的書。2010年春節,給他讀《爺爺的天使》,兒子哭得一塌糊涂,很明顯他不能接受親人逝去的現實。《活了一百次的貓》也是很經典的書,因為不少專家推薦,哲哲上幼兒園中班時就給他讀過。前幾天,問他對這本書的印象,他說唯一記得的是,那只貓“濕抹布一樣地被撈上來”。
有了前車之鑒,其他的圖畫書,像《獾的禮物》、《爺爺變成了幽靈》、《小魯的池塘》等,我雖然都買了回來,但卻一直放在書架上,等他長大再讀給他。
“海豚繪本花園”系列里的圖書都很不錯,但第一輯中的《我的爸爸叫焦尼》,我也一直沒給兒子讀。這本書講了離婚后的母親帶著孩子去看父親的故事。作者在繪畫、色彩上用意很深,經過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竇桂梅的講解,更讓人感覺到作者的偉大。但我一直沒給他看,一是沒有離婚的打算,二是不想讓他去體驗家庭破裂后的痛苦,盡管天各一方的父親和母親都聲稱很愛孩子。
孫幼軍是個很不錯的本土原創圖畫書作家,他的“小豬唏哩呼嚕”系列口碑很好。哲哲4歲時給他閱讀,感到他也不是十分熱衷,只對唏哩呼嚕因太胖掉了褲子、小蛇被作為腰帶等比較俗氣的細節感興趣,哈哈笑個不停。至于書中那些友誼、責任等更有價值的東西,反倒沒有沉淀下來。另外,書中關于欺行霸市、消極怠工、不守信用等屬于成人世界的市儈,顯然也不適合教給小孩子。所以,只讀了一兩本就束之高閣了。
倒是孫幼軍的《洋教頭手記》、《桃園的大雞和小雞》,讀著很有意思,我分明看到了一個活潑有趣、頑皮可愛的老人坐在跟前,繪聲繪色地講著年少時的趣事。
帶領孩子閱讀的過程,總感覺在閱讀上自己是摸著石頭過河,像極了格格巫一樣的偽劣發明家,常常拿兒子做試驗,得出了許多看似正確的結論,其實過程中都是慘痛的教訓。
臺灣作家汪培珽寫過一本書,叫《喂故事書長大的孩子》。書的內容很好,但我對于書名中的“喂”有點異議。“喂”,有太多強加的味道,故事書更多的應該是懷有敬畏和謹慎之心的“獻給”。“獻給”之前,父母首先要吃進去,進行反芻,然后再給孩子。幾年來,愈發感覺,到底哪些書適合孩子,最有發言權的還是孩子。孩子不喜歡或沒興趣,不妨先放一放。
最適宜的年齡與最好的書相遇,迸發出的不僅是快樂,還會埋下一顆珍貴的種子。所謂快樂,就像給哲哲讀漆仰平翻譯的《鱷魚哇尼》時,聽到他肆意的、開懷的笑,看他繪聲繪色的模仿。所謂種子,就像給兒子讀“神奇的校車”系列后,他對科學產生的濃厚興趣,就像在路過白石橋附近的機械科學院時,他問我:“爸爸,那里是研究科學的嗎?”“是!”“那我將來要去那里上班,我要研究科學!”
說這些時,哲哲的語氣異常堅決,從那張稚嫩的小臉上,我似乎已經看到了與費曼、薛定諤、玻爾等比肩的科學家。
三、親子共讀的惑與獲
如果說在學校,決定教育效果的是師生關系,那么在家庭,最重要的則是親子關系。而培養良好親子關系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親子共讀。給孩子讀什么?有人聚焦于本土原創圖書,有人認為國外作品更有
審美趣味。平心而論,國外的圖畫書作品歷史更悠久,經受了圖書市場和家長的檢驗,確實是首選。但國內也有不錯的圖畫書作家,只是需要深入了解,如常新港的《兔子,快跑》就挺不錯,既有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也突出了自立、團結、拯救與親情等青少年喜歡的主題。
某次在深圳采訪,一位資深教研員對我說,現在的小孩子要讀經,尤其要熟讀《三字經》,并指出現在小學生閱讀的東西太淺,要加大難度,讀那些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東西。從學校教育角度講,這種觀點無可厚非,但作為一個爸爸,我不認同這種觀點。我不但不會和兒子共讀《三字經》,也不會去讀那些過于深刻的東西。
而且,閱讀,最關鍵的不是加大難度,而是讓孩子產生興趣,心懷期待。
我喜歡睡覺前,哲哲粘膩膩地倚在身邊,打開一本書,然后開始:“從前啊,在地球的另一邊,有一個茂密的大森林,里面住著……”我喜歡他聽故事時的那股開心勁和享受的表情,也喜歡和他一起討論書中的問題,喜歡看他情緒激動時漲紅得像蘋果一樣的小臉。
聽故事時,哲哲喜歡發問,像冰雹一樣常常把我砸得手忙腳亂。例如,讀完了一本《神奇校車》,他拋出問題:為什么人類一次只生一個孩子,小動物怎么能一次生好幾個?為什么那么多的動物都滅絕了?為什么鐘會告訴我們時間,它是誰發明的?為什么世界上會有這么多顏色?……坦率地說,這些問題我都回答不了。
但是,就像一位教育專家所言,一節沒有學生提問的課,一定不是好課,這樣的老師也肯定不是好老師。真正的好課是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教室,帶著更多的新問題離開課堂。而好老師就是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在學生心里埋下一探究竟的種子。
后來,我試著面對兒子的提問,而不敢忽略或打壓。有段時間,兒子總喜歡問圖畫書里的人物都說了什么。不得已,我開始施展語言編輯的特長。例如,“巴巴爸爸”系列里的《巴巴爸爸回到地球》,人類獵殺珍稀動物,巴巴爸爸一家迎頭痛擊那段,我的創編如下:“人類說,哇,這么多動物,我們發大財了,那個斑馬我要做一件衣服,鱷魚我要做一雙手套,那個毛茸茸的黑球我要做成拳擊手套……巴巴伯一聽自己要被變成拳擊手套,撒腿就跑,邊跑邊說,我才不要變成手套,要變也要變成口罩,堵住人類亂說的嘴……”編完一次還不算完,他還要再來一次,且不許重復,壓力突然變得山大。
后來,孩子讓我模擬對話的情形漸漸減少,轉而開始像海派清口周立波一樣,評論起故事情節的優劣來。例如,《蝸牛的長腿》讓哲哲很感動,在為青蛙悲傷的同時,也詛咒起貪吃和壞心眼的國王來:“那個國王應該吃眼鏡蛇和蝎子,吃完就被毒死。我要是當國王,天天吃素,而且自己種蔬菜,讓小動物快樂地活著。”《狼大叔的紅燜雞》一書讓他改變了對大灰狼的看法:“狼大叔真挺好心的,還能做那么多好吃的。爸爸,其實,狼有時不吃小動物,也做好事。我覺得壞人也不都是壞人,對吧?”
對于《小蝙蝠德林》哲哲也有自己的獨立見解。該書講的是一只蝙蝠頗具個性,別的同伴都是倒掛的,只有他是正立的。所以,他看到的世界總是和別人相反。例如,樹梢上的月亮是在腳下,草叢和蝴蝶是在頭頂。合上書后,他議論開來:“爸爸,我覺得,小蝙蝠德林的視角和我們人類是一樣的,蝙蝠和人類不一樣,所以其他的蝙蝠都不太喜歡德林。不過呢,你看,把書倒過來,我覺得自己就站在蝙蝠這邊,挺有意思吧。”
那幾天,外出游玩,哲哲總是喜歡彎腰把頭埋進褲襠里,興致盎然地看著顛倒的世界。問他在干什么,他有板有眼地說,在學習小蝙蝠德林,還告訴我,倒立的世界真的很美妙,就是時間長了有點頭暈。
終于,我真切地看到了童心與童書之間的化學變化。
四、在那些經典故事里想起我
同事說,他們親子共讀時,孩子特喜歡把自己編進故事書里,成為書中的主人公之一。偶爾,我也把哲哲編進曲折的情節里,但他顯然不熱衷于做主角,更喜歡以旁觀者的角度加以審視,然后評頭論足一番:“這個故事啊,我覺得,有點……爸爸,你說呢?”
對此,我只能武斷地認為,孩子與孩子之間也有太多的不相似。
不過,我喜歡凡事兒子都有自己的判斷和看法。有主見,有自主意識,這才是一個人逐漸成長的標志。啃老族與其說是在能力上有著“天然”的依賴性,不如說是在自主意識上有缺陷。于是,讀故事的過程中,我總是期待孩子能有所思、有所問。
例如,上幼兒園那會兒,給哲哲讀黑川光廣的“恐龍大陸”系列。書很不錯,插圖和故事都很講究,附在后面的恐龍百科知識也很嚴謹,沒有粗制濫造的科普讀物的“破腚(綻)百出”。讀著讀著,他問我:“爸爸,那種植食恐龍你說是副櫛龍,為什么李逸凡和劉興楠總說什么副節龍啊?”我告訴他:“副櫛龍是對的,‘櫛’是鱗次‘櫛’比的櫛(盡管他還沒聽過這個成語),明天你就告訴他們,‘節’的叫法不對,你的讀音才是正確的。”“嗯。爸爸,你真厲害,怎么什么都知道!”
有時,我還會和哲哲就某個論題討論一番,就像讀旁帝“大翅膀”系列中的《小太陽丑八怪》。他認為,丑八怪的父母把丑八怪關進廚房,甚至堵上廚房的門是不對的。我反駁說,前提是丑八怪做了很多讓父母心煩的事情,是丑八怪有錯在先,不能完全怪父母。他反駁:“孩子即使犯了再大的錯誤,也應該原諒,他們是小孩,有點不懂事嘛。”“小孩子就必須原諒嗎?”“當然了,你們大人有時候還犯錯呢!”
兒子的一席爭辯,讓我感覺到真的不能以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他們真的還小。回想自己曾嚴厲體罰過他,一下子心生無限內疚,差一點兒就像丑八怪的父母一樣眼淚汪汪,或者如郭敬明所謂的“我的悲傷逆流成河”。
作為家長,的確該換個思維對待孩子。以前總以為給兒子讀故事,是單向地類似施舍一樣的教他知識。但在親子共讀中,我漸漸發現,閱讀也是彌補自己的知識空白。讀完《沙漠里的動物王國》,我才知道原來火龍果是某種仙人掌的果實,才知道最大的仙人柱能長15米高。讀完《想要飛行的小企鵝》,才知道孵蛋的任務原來是企鵝爸爸來完成的,就像海馬爸爸長著育兒袋,它們靠唱歌來吸引和辨別自己的寶寶。讀了《壞脾氣的章魚》,才知道雄章魚完成交配是要犧牲第三條右腕的,不過還能重新長出來。還有,章魚最喜歡鉆進小瓶子里,而漁人就是借助這種方式來捕捉章魚的。
親子共讀不只是教孩子道理,也讓成人不斷感悟童心,發現童年的秘密。事實證明,在圖畫書面前,成人往往沒有孩子那般深刻的觀察力和理解力。例如,旁帝的“面具小雞布萊茲”系列中的《小雞的一千個秘密》,我就沒看懂。其中第550頁寫著“雞寶寶最喜歡玩的兩項運動,一項是在一根空中繃緊的繩上‘跳小雞’”,但這些小雞都跳到哪去了呢?后面沒有交代,仔細找也沒找到,最后讓哲哲幫忙。他前前后后翻了翻,很快在不同的頁數指出參加“跳小雞”游戲小雞的下落,并告訴我:“這本書跟其他的書有點不一樣,每頁的畫面和文字有點對不上,要跟前面的反復對照著看的,你沒發現書里的頁都是亂的嗎?”一看,在尾頁的旁帝和中文編輯電話連線中寫得明明白白,原來如此。怪不得都說旁帝是最折騰讀者的怪才。
讀《小太陽丑八怪》,哲哲也證明了自己出色的觀察能力:丑八怪有了朋友之后開始發生變化:最開始呼出的是黑黑的氣體,但自從有了小鬧鐘這個朋友后,黑氣漸漸沒有了;而且,從太空回來后,丑八怪身邊一直有個小太陽陪伴著他。我仔細對照了畫面,他果真是對的。
難怪有人說,偉大的作者沒有什么能束縛他的想象力。而旁帝無疑是最理解孩子、最貼近孩子、最偉大的童書作者之一,因為他的圖畫書想象力始終無邊盛開。與之相比,我們這些成人不去、不敢,也不愿展開天馬行空的想象。一旦遭遇無拘無束的童真,立刻襯出我們頭腦里的“小”來。
在哲哲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我忽然意識到,不能只靠睡前讀故事,一是時間太短,講不了太多,二是閱讀題材有限,興奮過度難免徹夜難眠。于是,平時或周末帶兒子外出時,也帶上一本書。有段時間,他的游泳課改在長椿街附近的奮斗小學,于是一上地鐵就開始給他講故事,講完一本也基本到站了。
《松鼠先生和月亮》、《憋不住了,真的憋不住了》、《怪獸出沒的地方》、《好餓的毛毛蟲》、《月光男孩》、《拇指姑娘》、“貝貝熊”系列等,就是這樣講完的。一次,我帶了一本《松鼠先生和第一場雪》。當講到書中松鼠和熊都沒見過雪,只知道雪是白白的、軟軟的,于是把白色的臭襪子當做雪時,哲哲樂不可支,笑得天花亂墜,以至于整個車廂的人都像看外星人似的看我們,搞得我很不好意思。
偶爾,自己周末參加出版社舉行的新書發布會,心血來潮,就帶著哲哲一起去。采訪結束,習慣帶他到童書專區轉一轉。發現他對那些很經典的書,像“丁丁歷險記”系列、《一本關于顏色的黑書》、《海底的秘密》等不是很感興趣,拿在手里的往往是奧特曼,尤其喜歡里面的故事、大迷宮、找不同等。找個僻靜的角落,兩人擠在一起。給他讀上幾本后,再買上幾本。有時候,還沒到家,書就讀完了。
有人說,書非借不能讀也。我倒覺得,書買回家后,隨意翻看才享受。更重要的是,我還有一點私心:我希望,長大的哲哲依然喜歡這些故事,或者再拿起這些花花綠綠的圖畫書時,能想起其中美好的故事,以及我給他讀故事的那些美好時光。
終有一天,我將離開哲哲,離開塵世,我希望他能在那些經典的故事里想起我——知道我是多么多么的愛他。
五、和哲哲一起讀《貓頭鷹王國》
在老家休假的幾天,給哲哲讀完了凱瑟琳.拉斯基的《貓頭鷹王國》。
15冊將近一百五十多萬的文字,一字一句地讀下來,需要不少的時間和精力,回頭看甚至生出很強的畏難情緒。但是,因為哲哲喜歡聽,這項“艱難的工程”最終還是完成了。
《貓頭鷹王國》是一部講述貓頭鷹世界的奇幻小說。在小說中,它們和現實中的人類一樣,會說話,會思考,也會做夢,有勇氣,有拌嘴,也常常退縮。其實,以賽林為首的精英團隊求生歷險、追求夢想的過程,就是一部經典的勵志史詩。透過一個個極具個性的人物、一個個驚心動魄的瞬間、一個個跌宕起伏的情節,一部青少年的心靈成長史便悄然浮現于眼前。
也許這就是哲哲被這套書牢牢吸引的原因所在吧。
讀到埃夫加的保姆蛇嘎嘎,為了一口賓格汁而背叛了冰爪同盟,最終落得眾叛親離的下場,哲哲咂咂嘴,品評道:“哎,實在太不值得了。”同時,對叛徒的蔑視與仇恨溢于言表。在“海盜們的巢穴”一節,北方王國的海盜很愚蠢也很無知,他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態度:“爸爸,你說,為什么有些人不知天高地厚呢?”反問他:“你覺得是什么原因呢?”“我覺得啊,這些人啊,走過的地方太少,眼界太窄,太容易滿足了,就像那只坐井觀天的青蛙,所以什么都不知道,總以為自己最厲害……”
有人說,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不能硬性灌輸,唯有滲透才有效果。我愈發感覺,貓頭鷹的故事其實是很不錯的德育題材,勝過任何說教。
當主人公賽林帶領精英團隊去北方王國尋找援兵時,一開始沒有得到冷霜喙、幸運之師,以及基爾蛇的幫助。哲哲露出一籌莫展的表情,歪著頭問我:“爸爸,你說賽林他們為何不把保姆蛇們也武裝起來呢?”“它們啊,一直都是做家政的,平常都是掃掃地,做做飯啊,怎么能打仗呢?”“爸爸,誰說只會做飯的人不能參加戰斗了,這可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呢。動物和人一樣,其實都有很多潛力的,只要去挖就行。”
“潛力”一詞從他的小嘴里蹦出來,別有一番味道。
不時地,哲哲也秀一下童真。有一章寫道,嘎嘎喝了一杯賓格汁。他也抿抿嘴唇,做出一種垂涎欲滴的表情:美味的賓格汁啊,我也想喝一口,上帝啊,給我一杯吧。
“精英四人組”里,灰灰是一個戰斗力極強的家伙。這只大灰貓頭鷹喜歡一邊唱歌一邊攻擊敵人,擾得對方受到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摧殘。每讀到大灰參加戰斗的文字,哲哲喜歡自告奮勇地表演,有時扮演灰灰,邊唱邊掄起小胳膊。有時扮演被灰灰攻擊的對象,先是小肚子起伏不定,橫眉豎目,表示很生氣;接著怒眼圓睜,憤怒指數直線上升;然后五官扭曲,張牙舞爪,表示憤怒到極點;最后目瞪口呆,小腿一蹬,倒在床上。偶然還高高跳起來,倒在床上,手腳亂踢幾下之后,一動不動。對之的解釋為:在空中戰斗的純族貓頭鷹被氣昏過去之后,又落在地上被摔得OVER了。
許是受網絡游戲的影響,描述“死去”一詞時,哲哲常常用“OVER”來表達。
“精英四人組”申請援兵的路上,路過一個叫黑禽島的地方。哲哲不認識這個“禽”字,求教于我。我告訴他,這個字念qin,二聲,像雞、鴨、鵝都屬于家禽。還沒等我解釋這個字的引申義,他做恍然大悟狀:“我明白了,禽啊,你看上面是一個‘人’字,下面是一個‘離’字,就是說離人不遠的東西就是禽,雞、鴨、鵝不是每天都能見到甚至每天都吃嘛!”
我很驚訝哲哲的解釋,幻想著如果他有再多一些此類感悟,估計可登陸央視百家講壇啦。
類似的獨到見解隨處可見。讀到“埃夫加用那層透明的薄膜清理了一下雙眼,這層透明薄膜使貓頭鷹可以清理掉可能影響視力的東西……”哲哲評論曰:“這一點跟青蛙有點像呢。爸爸,你說許多動物怎么會有如此相似的功能呢?”
這個問題我也無法準確回答,也許五萬年前,兩者就是一對親兄弟,也許眼瞼的作用天生如此,也許大自然里的很多東西就是一脈同源、息息相通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哪天哲哲被問及“貓頭鷹與青蛙有哪些共同點”一題,他能用他聰明的小腦瓜,找出答案。
但有些問題注定沒有一個準確的回答。
剛開始讀這個故事時,哲哲就問我,昆郎為何要加入純族。我以為讀到最后能知道答案,但事實是,凱瑟琳.拉斯基公布了昆郎殺死弟弟或父母的原因——這是加入純族的前提條件。這一點很像凱文.培根主演的一部電影《死亡判決》,但加入純族的動機直至文尾也沒有點明。
同樣沒有答案或無法說服哲哲的,還有關于死亡的問題。在書中,作者用了很多的文字來描述珈瑚王國采集隊隊長思趣的死,并明確說明了死亡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哲哲反問我:“那為什么有的動物能活很多次?”“瞎說,哪有這樣的事?”“就像那本《活了一百萬次的貓》!”真難住我了。那是很著名的童話,但題目顯然更容易誤導人。于是,語重心長地跟他講生命的來源與特征,也不知他是否真的明白了。
轉而,哲哲的興趣點又回到妮拉與昆郎的那個蛋——于月食之夜孵出的蛋預示著英雄或邪惡的重生,對貓頭鷹王國的未來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爸爸,我有一個好辦法讓貓頭鷹王國永遠和平。”“什么好辦法呢?”“用妮拉的蛋做人質啊,這樣純族就不敢輕舉妄動了。”這個辦法很好,與秦王將太子安國君的兒子異人送去趙國做人質異曲同工。看來哲哲很有戰略家的潛質,盡管他沒有讀過《史記》或《戰國策》。
讀故事的時候,逮到合適的機會,我就給哲哲普及一下科學知識。例如,在圖拉拯救被海盜關押的吉菲時,他說:“這些愛慕虛榮的鳥太特別了,他們在外邊放上鏡子,這樣他們從西邊飛進洞中時就能欣賞到自己……”我告訴他,只有人與猴子才知道鏡子里的影像是自己,其他的動物都不知道,而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愛思考。
“爸爸,這個我知道,純族的將軍阿莫說什么,夢想都是熊屎,我們不做夢,也從不思考。其實,他們活得一點也沒意義,圣靈梟的貓頭鷹不思考,所以被純族打敗了,但純族也不愛思考,所以被珈瑚王國的貓頭鷹打敗了。我看啊,不思考就不會成功。”說這些時,他一臉嚴肅。那嚴肅的表情很像小說中的賽林——一個由懵懂逐漸走向成熟的孩子。
突然感慨,哲哲真的長大了。
六、有關閱讀的成長片段
1.像大衛.威斯納一樣瘋狂
造型
給哲哲講科普書《蝴蝶媽媽的承諾》,讀蝴蝶和蛾子的區別。
讀完后,哲哲現學現賣,把姥姥叫過來,做了一個動作:蹲在枕頭上,屁股上翹,兩手后展,白鶴亮翅一樣,問姥姥:“你說我現在是什么?”姥姥說不知道。他兩只手又合在一起,停在后背上,眼睛微閉,又問:“現在我又是什么?”姥姥還是不知。
哲哲一聲嘆息:“這都不知道?兩只手打開的是蛾子,因為蛾子休息時翅膀是打開的。合上的是蝴蝶,因為蝴蝶休息時翅膀是合上的,我閉眼睛就表明蝴蝶在休息。知道了嗎?”“知道了!”姥姥說,“哎喲,跟你一起真長見識。”
這一知識經過哲哲的詮釋,讓人終生難忘,如果學校里的老師都這么教,學生想必都會成才。
發明
如果說科普書增加了哲哲的知識儲備,那么故事類圖書無疑點燃了他的想象力。
意大利作家杰羅尼摩.斯蒂頓的《老鼠記者》就是一本非常有想象力、具有冒險精神的優秀童書。這天,讀到《環保鼠勇闖澳洲》一篇。書中介紹達科他.活力鼠是一個環保主義者,也是一名發明家,并列舉了他的偉大發明。哲哲看了,心血來潮地也要搞發明。我告訴他,發明是需要智慧的,而且很辛苦,愛迪生發明電燈就是失敗了一千多次才成功的。
“爸爸,你要相信我,我也能發明的。”“那你說說你想發明什么。”“很簡單,就說咱家的電視吧,我的發明是不用遙控器。”“那你用什么?”“用聲音,我對著電視大喊‘換成中央五套’,電視就出現你愛看的籃球節目。我說我要看卡酷動畫,電視就轉到65頻道。我說我不想看了,電視就自動關機。怎么樣,很酷吧?”
哲哲的想法讓我很驚訝,他太有想象力了,希望他能早日發明出這樣的電視。
感動
參加出版社的新書發布會,拿到了一本韓國作家黃善美寫的《走出院子的母雞》。覺得書不錯,回家的路上便開始給他讀。
讀到月芽被趕出雞舍,無家可歸時,哲哲眼含淚花,無比傷心,讓我有點不忍心繼續讀下去。后來,又給他讀《列那狐的故事》,讀到“列那叼著野鴨就往森林里跑”,哲哲不干了,略帶哭腔地說:“不許吃小野鴨,它是月芽的好朋友,月芽就這一個好朋友了。”我趕緊發揮瞎編的功夫,說就在這萬分緊急的時候,農場主突然出現,救走了野鴨,他這才破涕為笑。
童心傷不起。不過,好奇的是,哲哲不知道此野鴨非彼野鴨嗎?
阿柑
《淘氣的阿柑》是在西單圖書大廈參加出版社新書發布會的時候順便買的。
至于買的原因,主要是覺得哲哲和阿柑很相似,都非常調皮而可愛。阿柑的故事,他聽得都很入迷。因為字數不多,他每次都要我多讀幾頁,于是兩天就讀完了。讀完,他羅列著阿柑給弟弟起的各種綽號:大頭菜、菠菜、蘿卜頭、小豌豆……邊說邊笑,品評道:“爸爸,我發現啊,這個阿柑跟小淘氣尼古拉有點像,都很不老實,經常給人起綽號。”“你覺得這好不好啊?”“有點不太好,但阿柑沒有惡意的,再說這是孩子的天性。”“那你喜歡這本書嗎?”“當然喜歡了,爸爸,你多給我讀這樣的書吧。”
實際上,我一直在尋找這種適合他閱讀的童書。我希望他的童年里有尼古拉、弗朗茲、夏洛、路易斯、米來、勞拉、艾麗、綠綠這樣的朋友,始終被愛與童真溫暖著。
聽故事
有意思的是,講阿柑的時候,哲哲特意找來了幾個“小聽眾”。
因為喜歡《保衛蘿卜》的游戲,哲哲放學后在家里畫了很多游戲中的角色,并涂上色彩。對照游戲里的造型,會發現一個個都很神似。
開始講故事時,他很認真地把小章魚、星星俠、磨嘰阿慶甚至便便俠(如果不知道這幾個人物,趕緊補習一下《保衛蘿卜》)等放在身邊,按照他的喜好程度,從遠到近一一排好,美其名曰讓它們也聽好聽的故事,學學知識。
講完故事,我故意問小章魚:“你說說,剛才的故事講了什么?如果你是主人公,你會怎么做呢?”這時,哲哲就學著小章魚的聲音,嗲嗲地,娓娓道來。偶爾有回答不出的問題,他就嘿嘿一笑,然后聲色俱厲地批評星星俠:“你剛才怎么沒有認真聽,下次要注意啊!”
這個家伙,真是個小精靈。
哈利路亞
許是這些美妙的故事釋放了哲哲內心中狂放的天性。
一天下午,帶哲哲去北京三中上游泳課。天氣很好,路上不由自主地哼起《哈利路亞》。熟悉了旋律后,他也開始自編自唱:“大青蛙呀,坐著荷葉,滿天飛呀,嚇得狗呀,撒腿跑呀,啊跑呀,啊跑呀,啊跑呀……”剛開始沒明白他唱的是什么,不一會兒反應過來,原來是那本很經典的《瘋狂星期二》。于是,一起跟他唱:“看見池塘,跳進去啊,第二天啊,一群豬啊,開始飛呀……”
路上,盡是肆無忌憚的歌聲。那一刻,我們和大衛.威斯納一樣,都很瘋狂。
2.“眼淚是自己掉下來的”
不是那個飛利浦
吃完晚飯,一家人坐在沙發上休息,電視里播放著飛利浦電器的廣告。
我告訴哲哲:“飛利浦是世界上最大的電氣公司之一,總部在荷蘭,公司創始人的名字叫飛利浦……”還沒說完,他自信滿滿:“我知道飛利浦,不就是《高空走索人》里的那個人嘛!”“不對,在世貿大廈走鋼索的那個叫飛利浦.帕特,飛利浦電氣的創始人是杰拉德.飛利浦。”
哲哲的答案雖然錯了,但說明他的記憶力很好。美國作家莫迪凱.葛斯坦繪的《高空走索人》我只講了一遍,沒想到卻深深印在他的腦海里。
這也說明,經典圖畫書有著恒久的魅力,讓人過目不忘。
別去兒童圖書館
休息夠了,開始給哲哲讀弗朗西斯卡.比爾曼的《吃書的狐貍》。
講到“但是,狐貍先生是誰?他可是一只狡猾的狐貍!他早就盯上了一座房子,哪里的書多得數也數不清……”我停下來問他:“你知道這座房子是哪里嗎?”“知道,是圖書館!”過一會兒,哲哲喃喃自語:“狐貍先生可千萬別去兒童圖書館啊,那里的書都是我愛看的,吃光了我就沒的看了。”
哲哲很在意讀書,這一點讓我很高興。
眼淚自己掉下來
圖畫書很快讀完了,又拿起《窗邊的小豆豆》。哲哲很喜歡那個跟他一樣不愛上學只愛玩的小豆豆。讀到小林校長耐心傾聽小豆豆講述自己的故事那段,哲哲很感動。也許有所共鳴,他眼含淚花。我做出夸張的表情,直盯盯地看著他:“啊——連這都能讓你感動得流淚?”“才不是,我只是一眨眼,眼淚就自己掉下來了,根本不關我的事。”
我突然感覺,哲哲的心是如此純真,真不該拿他的感動開玩笑。
父愛
讓哲哲感動的還有常新港的十二生肖故事之《土雞的冒險》。
土雞的爸爸被黃鼠狼叼走后,身上沒有半片羽毛、瘦骨嶙峋地回來。因為喉嚨被咬破,無法與小土雞說話,更無法表達對孩子的想念。但它每天站在籬笆上,讓孩子明白打鳴之于公雞的深遠意義。
雞爸爸的那段心里獨白,我讀得很輕,哲哲聽得也很專注。聽到最后,他明顯很動情。其實,常新港的文字也深深打動了我,那種含蓄的父子之情讓我想起朱自清的《背影》。
《背影》的一段話我至今還記得——“我北來后,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唯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父愛到底是什么?有人說,是山,是海,是對下一代深切的毫無保留的付出,是注視著孩子漸漸長大。我想,父愛,最要緊的還是陪同孩子一起成長的一段旅程、一轍印跡吧。
3.最美的文字,最美的心靈
最美的文字
常新港的小說讀了好幾天。合上書后,哲哲開始了“貓頭鷹王國”系列的征程。
一天晚上,讀到賽林帶著小伙伴灰灰、吉菲逃出圣靈梟孤兒院,和掘哥一起前往傳說中的瑚爾海。哲哲專心致志地聽著,完全進入了狀態:“交替之夜來了又去,當白天來得更早、黑夜變得更長的時候,珈瑚巨樹上的貓頭鷹都開心極了,因為黑夜才是他們喜愛的時刻。他們在長長的白天睡覺的時候,炎熱籠罩著他們,時間過得是那么慢,慢得像一條懶惰的毛毛蟲在爬……”
哲哲很喜歡這句話,反復說,作者寫得真好,簡直是太好了。問他好在哪兒,他說:“你看時間慢得像毛毛蟲在爬,多形象啊,說明炎熱讓人很無聊,貓頭鷹們都希望快點結束。”發現他不僅對自然有著超乎尋常的感知,對文字也有與眾不同的敏感。記得《土雞的冒險》里的一句“仿佛看見自己的童年從蛋殼里爬出來”,也讓他唏噓半天。
我越來越感覺到,給兒童最美的文字,便可以看到最美的心靈。
膝蓋
哲哲很愛《貓頭鷹王國》,癡迷到凡是跟貓頭鷹,跟鳥有關的事情,他都開始刨根問底,一探究竟。
某天,他問我:“爸爸,你說,為什么鳥不會走路,只會跳?”“因為鳥沒有膝蓋吧?”“不對,鳥是有膝蓋的。我覺得吧,鳥只會跳,就像賽林他們,是因為鳥的膝蓋是向后彎的,而人和哺乳動物的膝蓋都是向前彎的。”
哲哲說得很有道理。那一刻,感覺自己真的不如一個孩子。
品位
巧合的是,學校放了一段《貓頭鷹王國》電影的片段。其他小朋友都不太喜歡看,強烈要求老師放《喜羊羊與灰太狼》,唯有哲哲看得聚精會神。
哲哲喜歡《貓頭鷹王國》的視頻,是因為他喜歡這個故事。凱瑟琳.拉斯基的同名小說他已經快讀完,他每次都要聽3集以上。問他:“你對其他小朋友要求看喜羊羊怎么看?”“他們啊,他們的品位太差了,太幼稚,太無聊,太……”哲哲一臉嚴肅且有慍色。
有人說,經典書籍能提高一個人的精神品位,果然不謬。
差別
第二天,專門找來《貓頭鷹王國》的電影給哲哲看,提出要求是看完電影要找與小說之間的不同之處。沒想到,哲哲接連找出了11個不一樣的地方。
電影中昆郎和賽林從樹上一起掉下來,而在書中賽林是被昆郎推下去的。
電影中妮拉(注:昆郎的妻子)出現在圣靈梟,而書中是出現在銀紗森林。
電影中賽林先遇到掘哥然后遇到灰灰,而小說中正好相反。電影中林伯被妮拉殺死了,而小說中林伯是被斯嘣殺掉的。
電影中昆郎是被火燒死的,而小說中昆郎是被賽林殺死的。電影里阿莫將軍是被賽林殺死的,而小說中是被滑妞殺掉的。電影里沒有出現冰封海峽。
電影里也沒有出現化名為“霧”的紅藤,更沒有她向白倫和白蘭匯報純族大舉進攻的事。
……哲哲將來可以當影評家了。
4.每個細節都印在心里
歌佬炭火
十月底,天氣轉涼,我還帶哲哲去北京三中游泳。
從三中游泳館出來,由于沒有穿棉衣,哲哲覺得有些冷,我讓他從后面抱住我。走了兩公里,問他還冷嗎,他很大聲地說:“爸爸,不冷了。”我很高興:“你抱著我,是不是就像懷里抱著一個熱水袋?”“我覺得啊,不像熱水袋,而是像爆砰火焰!”爆砰火焰是《貓頭鷹王國》里邊緣之地的火山噴發出來還沒有落地的巖漿,溫度很高,但卻是貓頭鷹制作戰爪的必備燃料。
聽了他的評價我很高興。過了一會兒,哲哲又言:“爸爸,我說錯了,你不像爆砰火焰,像歌佬炭火!”歌佬炭火是唯一的、最炙熱的并擁有神奇魔力的爆砰火焰。
此評價讓我的高興再次升級。但愿在哲哲的心中,我永遠是那塊珍貴的熱石頭。
久國
《貓頭鷹王國》最后三本終于出齊了,趕快買了來,給哲哲讀。
講到《久國》時,哲哲聽得非常專注,注意力非常集中,因為故事中出現了第六個貓頭鷹王國,那里的貓頭鷹還都是藍色的,就像《少年派之奇幻漂流》一樣,很有奇幻色彩。第二天,哲哲很開心地對我說:“爸爸,我知道這本書為什么叫久國了?”“為什么?”坦白說,讀書的時候,我只顧著讀字,對內容并沒有太深的思考。“爸爸,你知道吧,久國的貓頭鷹不是藍色的嘛,而且他們的壽命特別長。生命長久,所以叫久國啊!”
哲哲終于看出了門道,我越來越佩服他。
大戰
終于給哲哲講完了凱瑟琳.拉斯基的“貓頭鷹王國”系列,如釋重負。
15本書,150多萬字,不知道在他心中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精彩的故事在他的腦海中留下了多少印記。
沒想到的是,聽完故事,哲哲問我:“爸爸,你說貓頭鷹王國一共發生過多少次大戰呢?”心里念叨著,圣靈梟之戰、一指大師被圍困之戰、與昆郎的決戰、絕地之戰、珈瑚巨樹的烽火夜之戰、與妮拉和強哥的決戰,一共應該跟NBA的總決賽一樣,是7場。
沒想到,哲哲反駁我:“不對,爸爸,圣靈梟之戰規模很小,偷蛋賊其實沒怎么反抗就被純族消滅了。這個不該算的。那個冰霜王宮大戰,就是艾林爵士進攻西弗王后應該加進去,規模挺大的,更重要的是,寫得很好,很吸引人。”
原來他看得比我明白,每個細節都印在他的心里。我再次感慨,孩子真的是一張白紙,在上面涂涂抹抹,寫寫畫畫,沒準哪一天,白紙就煥發出閃亮的光彩,成為一張流傳千古的名畫。
廣告
《貓頭鷹王國》告一段落后,我們開始讀世界文學大獎小說,先選了一本《波普先生的企鵝》。哲哲很喜歡這個故事,不知不覺一個小時過去,他依然沉醉其中。
正讀著,哲哲利索地下床,我以為他不喜歡聽了,便打算合上書睡覺。誰知他穿上拖鞋,回頭沖我一笑:“我去上趟廁所,不要走開,廣告之后更精彩。”
那張小臉滿是燦爛,像極了曹文軒筆下油麻地里盛開的葵花。在我心里,如果將這張小臉作為廣告形象,應該是很打眼的吧。
5.“為什么他們手里的書不一樣”
聽故事
孩子媽媽出差。幾天來,我沒把孩子扔給他外婆,而是抽時間自己帶。接送上下學、去游泳、輔導作業、講故事,上學之外的時間,我倆幾乎形影不離。
一天,和同事約好打臺球。搶十的比賽,戰況比較激烈,晚上快十點才到家。到家后,本以為哲哲已經睡著了,哪知一進家門,發現他還坐在床上翻書呢。
“寶貝,你為什么還不睡啊?”哲哲說:“你還沒給我講故事,你忘了答應我的事了?”“沒有,沒有!”我趕緊拿出梅子涵主編的《中華民族奇幻故事集》,講了兩個少數民族后,才看著他倒向一邊,眼皮沉下去,慢慢進入夢鄉。
那一晚,我一直沒睡著,反思自己的錯誤。
草莓山
霍貝爾曼的《草莓山》也算是文學名著,文字通俗、簡單,寫的都是孩子之間的趣事,哲哲一下子就沉浸其中,成為忠實聽眾。開篇部分,主人公艾麗因為聽說全家要搬到草莓山,興奮不已,以為那里真的是漫山遍野結滿草莓,但結果卻只是一個街名而已。
聽到描寫艾麗心里懊喪的文字,哲哲發表看法:“其實沒必要傷心的,就像芝麻街不一定有芝麻,北京金隅也不是一條金魚一樣。”
“那爸爸是名副其實的好爸爸吧?”“也不一定,你還打過我呢?”“什么時候?”“喏,我3歲的時候,還有5歲的時候,因為不游泳,你就打過我。”
后悔問了一句多余的話。只好費勁口舌解釋為何動手,直到說服哲哲為止。原來,你的好、你的壞,孩子門清,都記在腦子里。
蛋蛋學校
2013年年初的北京圖書訂貨會,參加了“蛋蛋學校”系列的新書發布會。
哲哲一拿到剛出的4本新書,特別高興,自己先翻了一遍,隨后央求我給他讀讀這套宋海東創作的“本土原創版神奇校車”。不得不承認,這套書確實不錯,無論是表現形式,還是知識細節,都很講究。
周末,帶哲哲去紫竹院公園滑冰的時候,路過游樂場,他指著一個蛋形設施,問我:“爸爸,你猜它像什么?”“像什么,就是一個玩具啊?”“不對,你看它多像太極龜的蛋蛋飛行器啊!”然后,還湊近擺出剪刀手,讓我拍張照,作為紀念。
又一本好童書融入了他的生活,真好!
不學媽媽
臺灣漢聲出版的“中國童話”系列,講的都是很精彩的中國傳統故事。我忙的時候,哲哲媽接著讀。比較痛苦的是她的中文底子太差,“破腚(綻)百出”。例如,講《黃帝與蚩尤大戰》時,“蚩尤”被讀成了“蠻尤”。“黃帝又到東海殺死了一只叫夔的怪獸”,哲哲媽索性偷懶,讀成了“殺死了一只很可怕的怪獸”。“黃帝找來自己的女兒女魃”中的“魃”讀對了,
剛想夸獎哲哲媽一句,她坦陳,是蒙的。
后來問哲哲怎么看媽媽識字不多的問題,哲哲說,不學媽媽,不認識的字我就去查字典。我暗自佩服,他有著不錯的學習方法。
區別
給哲哲講《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講到三月份的一集,是《黑夜里勤學的孩子》。故事中羅列了鑿壁借光的匡衡、囊螢照書的車胤、雪夜讀書的孫康等,意在勉勵小朋友勤奮學習。
讀完了一集,剛要往下繼續讀,哲哲問我:“爸爸,你說,為什么前面故事里的匡衡看的是竹簡,而后面故事里的車胤和孫康看的是書呢?”這個發現讓我很驚喜,沒想到他這么用心,引導他:“那你猜猜看,到底什么原因,是他們故意的嗎?”“不是,我覺得,前面的故事發生時可能還沒有發明紙,而后面的車胤那時候紙已經發明出來了。”
回答得太精彩了,可以給滿分。于是,我仔細地給他講了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的故事,他聽得很認真。其實,所謂教育,就是引導,引導孩子觀察和思考。做到了這些,教育就能成功。
還是區別
“中國童話”系列讀完后,給哲哲讀“小小孩”系列的《西游記》。其實,哲哲對“小小孩”系列的名稱總是嗤之以鼻,覺得自己是大孩子,不屑于看小小孩的書。一天,我問他:“你說,唐僧的三個徒弟有什么相同點?”本義是希望他說出“悟空”、“悟能”、“悟凈”,都帶一個“悟”字,屬于悟字輩的。沒想到他的回答卻是,一是他們都很丑,二
是他們都有武器,三是他們都愛殺人。
這個回答讓我很震驚,哲哲做到了透過現象看本質。比起他的深刻來,我的想法卻相當膚淺。的確,周星馳版《西游.降魔篇》里的三個徒弟,都愛殺人,而這似乎也是真實動物的常態。我總說被孩子教誨,果然哲哲又給我上了一課。
狗小說
讀完了該讀的故事書,手里一下子沒有了合適的題材,于是翻出來有點專業的《朗讀手冊‖》,因為書中介紹了很多經典兒童文學作品,雖然都是節選。
以動物為主題那一章,讀完《小鹿班比》后,我問哲哲:“你說,在動物小說里,哪種動物描寫得最多?”他沉吟片刻,學了一聲狗叫。我向他豎起大拇指,答對了,還挺聰明,并讓他舉例再證明一下。沒一會兒,一個個答案冒出來:《城里狗鄉下蛙》、《大嘴狗》、《變身狗》、《小狗栗子球》、《傻狗溫迪克》、《流浪狗之歌》……讓我很驚訝。
接著,哲哲又說:“爸爸,還有啊,《我永遠愛你》其實也是寫狗的,還有《瑪蒂娜》里也有一個叫球球的小狗。對了,還有一個叫黑狗什么的,也講的是狗的故事。”然后,他從書架上翻出黑鶴的《黑狗哈拉諾亥》。
這本書因為還不適合他的年齡段,一直沒有給他讀,但他好像知道這本書在未來的某個時間等著他。也許,人生的一大幸事之一便是與好書相遇吧。
家庭小說
動物小說的前一章是家庭故事。講的都是比較溫馨的故事,如《亞歷山大》、《波普先生的企鵝》、《朱
麗安講的故事》、《任性的娜迪亞》等。哲哲聽得很入迷,講到娜迪亞聽信父母的玩笑話,把剛出生不久的弟弟送給別人時,他哈哈大笑,覺得小孩的想法很有意思,跟自己一樣也愛異想天開。
跟哲哲講我的新發現:“寶貝,你發現沒?很多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沒有爸爸或媽媽,有的甚至是孤兒呢!你看,《綠野仙蹤》里的多蘿西是跟叔叔嬸嬸生活的,《長襪子皮皮》就是孤兒,《紅發安妮》也是出生3個多月就成了孤兒……”“爸爸,你說的也不全對。我發現啊,缺少爸爸媽媽的孩子的故事大多數是奇遇和歷險的,因為沒有人管他們,所以啊,他們有機會去外面探險。而有爸爸媽媽的,一般都是比較快樂的故事,你看弗朗茲阿柑啊,米麗啊,瑪蒂娜啊,貝貝熊啊,他們的生活多有趣、多好玩啊。”他巴拉巴拉說了一溜兒童文學中的人物,讓我驚訝到目瞪口呆。
美國學者斯蒂芬.克拉生曾經寫過一本《閱讀的力量》。在哲哲身上,我著實看到了那種強大的力量——不僅僅是諸多美好的記憶,還有對生活與事物的深度思考。
蕭袤的知音
給孩子講《驛馬》時,教室里安安靜靜的。
“青楊是一匹驛站的馬。小時候,青楊經常聽爸爸媽媽說起一個美麗的地方。在那兒,天藍得像緞子一樣,云白得像牛奶一樣;河藍得像寶石一樣,羊白得像云彩一樣。它,就是樓蘭……”這本書我讀過很多遍,每次讀都覺得蕭袤的文字有穿越時空的力量,傳達出一種粗獷而奪人心魄的美。
記得前年剛買這本書時,給他讀過一次。后來問哲哲,第一次讀和這次課堂上讀的,有什么區別。他歪頭想了一會兒,說:“第一次讀,我沒什么感覺,就是覺得故事很好聽。今天聽你讀啊,覺得這個故事很深刻。”“怎么深刻呢?”“我覺得啊,人類要保護環境,要不很多地方都會像樓蘭一樣,GameOver了。”“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概括這個故事,你會選擇哪一個?”“追求夢想——我覺得《驛馬》是一個追求夢想的故事,盡管最終的夢想讓人很難受。”說完,他發出了長長的一聲嘆息。

我很佩服一個7歲孩子有如此強烈的藝術感知力。如果蕭袤聽了這話,想必也會引以為知己吧。

附錄:推薦給家長的99本經典童書
圖畫書類(適合學齡前兒童)
1.我等待——讓孩子感悟生命
2.旁帝“大翅膀”系列——想象力是無邊無際的
3.“神奇的校車”系列(第一輯)——離孩子最近的科普書
4.失落的一角——最簡單的圖畫,最深刻的哲理
5.花婆婆——讓孩子學會愛這個世界
6.野獸出沒的地方——告訴你“壞孩子”的內心世界
7.我的爸爸叫焦尼——感悟單親孩子的心靈
8.搖搖晃晃的橋——畫面與故事都非常美
9.瘋狂星期二——偉大的作家都有超乎尋常的想象力
10.猜猜我有多愛你——每個兒童的內心都很柔軟
11.我爸爸——對父愛最充分的表達
12.小蝙蝠德林——教會孩子換一種眼光看世界
13.一片葉子落下來——告訴孩子如何理解生命的意義
14.爺爺的天使——讓孩子明白親情的可貴
15.“巴巴爸爸”系列(第一輯)——陪伴幾代人童年的經典童書
16.海底的秘密——作家的想象力是無法被束縛的
17.團圓——打動心靈的親情故事
18.大猩猩——圖畫書大師安東尼.布朗的代表作
19.小房子——讓孩子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
20.鼠小弟的背心——童貞在圖畫與文字間綻放
21.好餓的小蛇——與童心最近的圖畫書
22.愛心樹——一個關于感恩與回報的故事
23.一園青菜成了精——充滿童趣的北方童謠
24.驛馬——文字間流淌著古典的旋律
25.躲貓貓大王——童年生活記憶的溫暖再現
26.月下看貓頭鷹——充滿田園氣息的畫面讓人久久難忘
27.讓路給小鴨子——一個溫情脈脈的故事
28.鱷魚哇尼——讓孩子忍俊不禁的圖畫書
29.你看上去好像很好吃——這個故事讓很多人感動得流淚
30.“旅之繪本”系列——畫面很美,內容也很美
31.大衛,不可以——母愛的別樣表達
32.高空走索人——畫面有一種震撼的力量
33.我是霸王龍——宮西達也的代表作
34.荷花鎮的早市——插畫作家周翔的代表作,濃濃的中國味道
35.藝術大魔法——文中處處有著無邊的想象力
36.星期三書店——殘酷的戰爭背后是默默的溫情
37.鐵絲網上的小花——讓孩子了解戰爭的最好繪本
38.我討厭書——寫了一個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故事
39.沒有耳朵的兔子——教會孩子認可獨一無二的自己
40.西雅圖酋長的宣言——最震撼、最有深度的演講
橋梁書(適合小學一年級)
41.“小豬唏哩呼嚕”系列——孫幼軍的代表作
42.“貝貝熊”系列——既有趣又溫情的成長故事
43.“恐龍大陸”系列——很美很吸引人
44.“藍精靈”系列——父輩的最美記憶
45.“鼴鼠的故事”系列——永遠的小鼴鼠
46.“不一樣的卡梅拉”系列(1-6冊)——卡梅拉和卡梅利多身上有太多我們童年的影子
47.“大頭兒子心靈啟蒙故事”系列——原創兒童文字中的佼佼者
48.“瑪蒂娜”系列——處處有一種美
49.“丁丁歷險記”系列——滿足了無數孩子的冒險夢
50.“老鼠記者”系列——杰羅尼摩是陪伴孩子成長的好伴侶
兒童文學類(適合小學中高年級段)
51.夏洛的網——每個孩子都應該知道的兒童文學經典
52.“貓頭鷹王國”系列(1-3冊)——兒童心靈成長式
53.我們屬龍——常新港寫出了青少年真實的內心世界
54.黑狗哈拉諾亥——日益消逝的美麗自然被作者變成了純美的、感人的文字
55.吹小號的天鵝——E.B.懷特的另一部代表作
56.綠野仙蹤——經久不衰的兒童文學經典
57.我是跑馬場老板——保護一顆童心沒有那么難
58.長襪子皮皮——皮皮的身上映著我們每個人的童年
59.木偶奇遇記——影響了幾代人的家喻戶曉的童話
60.海底兩萬里——科幻作家凡爾納的代表作
61.烏丟丟奇遇記——金波的代表作
62.金銀島——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探險夢
63.時代廣場的蟋蟀——感悟友情的可貴
64.彼得兔的故事——每個孩子都是彼得兔
65.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帶孩子徜徉在奇幻的世界
66.綠山墻的安妮——一個不朽的經典
67.第94只風箏——讓孩子懂得戰爭的殘酷
68.弗朗茲系列——每個孩子身邊都有這樣的孩子
69.野生動物故事集——西頓的代表作
70.一只耳朵的大鹿——椋糾什最感人的作品
71.男生賈里新傳——這本書讓秦文君一舉成名
72.我是白癡——這個故事更容易感動成人
73.瑪蒂爾達——羅爾德.達爾的代表作
74.造夢的雨果——走進充滿夢幻的時代
75.甜心小米2——本土原創小說,有一種直達內心的溫暖
76.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點燃孩子心中的魔法夢
77.紅色羊齒草的故鄉——美國當代最經典的動物小說之一
78.靈犬萊西——流傳最久遠、讀者最多的動物小說
79.獅子、女巫和魔衣柜——C.S.劉易斯的代表作
80.愛麗絲漫游奇境——劉易斯.卡洛爾最富想象力的書
81.小王子——一本給成年人更多啟示的童書
82.周末與愛麗絲聊天——程瑋是個很低調但很有內涵的兒童文學作家
83.我要做好孩子——黃蓓佳讓我們走近兒童的內心世界
84.戰馬——英國桂冠作家的不朽文學經典
85.狼王夢——沈石溪最好的作品
86.蘋果樹上的外婆——很感人的親情故事
87.城南舊事——林海音站在兒童視角的寫作
88.親愛的漢修先生——童年夢、作家夢
89.“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系列——中國傳統文化最恰當的傳達
科普類
90.神奇校車(第一輯)
91.蛋蛋學校(第一輯)
92.希利爾世界地理
93.萬物簡史(少兒彩繪版)
94.“HOW&WHY”系列
95.“小牛頓科學館”系列(第一輯)
96.“媽媽,這是為什么”系列
97.孩子提問題大師來回答
98.“可怕的科學”驚奇地理系列
99.“第一次發現”手電筒系列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7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