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第五版)(簡體書)
滿額折
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第五版)(簡體書)
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第五版)(簡體書)
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第五版)(簡體書)
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第五版)(簡體書)
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第五版)(簡體書)
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第五版)(簡體書)
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第五版)(簡體書)
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第五版)(簡體書)
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第五版)(簡體書)
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第五版)(簡體書)
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第五版)(簡體書)
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第五版)(簡體書)
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第五版)(簡體書)

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第五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09 元
定價
:NT$ 654 元
優惠價
8756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生動而詳細地考察了20世紀和21世紀的重要批評流派,是進入當代西方文學理論與批評的入門書,其中主要涉及俄國形式主義、新批評、讀者導向批評、現代性/後現代主義、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精神分析批評、女性主義、馬克思主義、文化詩學(新歷史主義)、後殖民主義,非裔美國文學批評、酷兒理論和生態批評等。對於這些重要的“主義”或“流派”,作者既梳理得清晰,也分析得透徹,可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為有助於讀者學以致用並使其完善闡釋方法,本書獨闢蹊徑,讓所有流派的批評方法都圍繞同一部小說《好小夥布朗》展開,呈現出文學批評的豐富潛能。書後附有德里達等人的五篇重要論文,與書中相關的理論方法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作為專業教材,本書可與國內的同類教材互補互動,讓初學者登堂入室;作為專業論著,本書可拓寬文學批評的理論視野,為研究者鋪路搭橋。

作者簡介

查爾斯·E·布萊斯勒(Charles E.Bressler),美國學者,威爾克斯大學文學學士,斯克蘭頓大學理科碩士,佐治亞大學博士。2008年以來,任印第安納衛斯理大學英語教授,亦擔任約翰·衛斯理榮譽學院的高級學者,教授世界經典文學、修辭學等。其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文學理論與批評,包括英美作家CS劉易斯、JRR托爾金、GK切斯特頓、查爾斯·威廉斯,埃德加·愛倫·坡和納撒尼爾·霍桑等方面。
《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是布萊斯勒的代表作,該著自1994年初版以來,不斷修訂完善,目前已出至第五版,是美國文學批評方面暢銷的入門書之一。

劇作家、詩人、小說家和批評家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曾經宣稱:藝術家是美的事物的創造者,而“批評家能將自己對美的事物的印像以另一種樣式或新的材料轉化過來……當批評家們意見分歧時,藝術家卻能與自己和諧相處”①。因此,正是文學批評家在與文本進行交易、探索歷史語境、能動地閱讀和愉快地參與,以無數種別樣的方式“轉譯”(translating)了文學這一美的事物。
比如,法國詩人、小說家和劇作家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曾經寫道:“學著閱讀就是去點燃火種,每一個詞的音節都拼寫出火花。”②讀到這句話時,結構主義批評家會去分析火種與火花的隱喻色彩;馬克思主義批評家會去思考那種有可能影響著提高了讀寫能力價值的階級結構;而解構者的問題是:那些音節真能拼寫出火花(sparkles)這個單詞嗎?
文學理論包含下面這樣一些問題:階級衝突與文本是什麼關係?拉康式的鏡像期(Lacanian mirror stage)確實會在文本中起作用嗎?讀者與讀者類型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到了文本的闡釋?文本自身是一個實體存在嗎?試圖提取文本意義時作者的意圖重要嗎?這些問題中的每一個與其他那些也能適用於文本闡釋的問題,代表了接近文本的不同視角。但是哪些問題可以攜手共進呢?這些問題又來自哪裡?
不可避免且必然發生的是,文學這門藝術已帶來了許多不斷成長和壯大的批評流派,在那裡,越來越多的問題依然被許多理論家提出。對於這一不斷演變之域中的主要批評流派,查爾斯·布萊斯勒(Charles Bressler)的《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導論》(Literary Criticism: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第五版都提供了一種深度解讀。於文學經驗匱乏者而言,《文學批評》介紹了不同批評流派中普遍存在的、時而難解的專有名詞,並且也以批評理論初學者能夠理解和欣賞的方式,講解了文學批評術語、觀念和基本原理的運用。
另一方面,對於經驗豐富的批評家來說,布萊斯勒的《文學批評》辨析了每一種理論方法中新出現的理論家及其批評術語,討論了每一個批評流派,這種方式將會提升學者先前的理解水平。經驗老到的學者特別感興趣的是,布萊斯勒目前的這本教材包含了四章新內容,還有傾注在各批評流派所有章節上的最新且詳盡的修訂。
布萊斯勒是從界定文學(literature)、理論(theor)和批評(criti-cism,)這一章開始這本書的寫作的,接下來的一章是對批評史的概覽——從前4世紀的柏拉圖(Plato)到20世紀的米哈伊爾·巴赫金(MikhailBakhtin)。形成這樣一個文學理論的基礎之後,布萊斯勒便在隨後的每一章中聚焦於一個主要的批評流派,按其誕生的時間順序加以分類。與此相對應,每一章又被細分為主要理論家及其理論原理,以及來自原始文本和二手文本中的名詞術語。
在《文學批評》第五版中,以下各章也做了修訂與更新:俄國形式主義與新批評、讀者導向批評、現代性/後現代性(結構主義/解構)、精神分析批評、女性主義、馬克思主義以及文化詩學或新歷史主義。
新版中最令人振奮的增添內容是把後殖民主義、非裔美國文學批評、酷兒理論和生態批評分章設題。迄今為止,這是唯一一本包含了單章探討生態批評的文學批評入門書;對於新興的理論以及許多生態批評家們設定的關鍵問題,該章提供了精萃的背景信息。
除了這些理論材料,布萊斯勒還借用納撒尼爾·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短篇小說《好小伙布朗》(“Young Goodman Brown”),舉例說明如何運用文學理論來闡釋一個文本。為把每一種理論立場應用到其他文本之中,布萊斯勒也從每一章的理論視角提供了一系列問題,在實踐層面上去強調那些理論概念。
第五版的又一個新氣象是,五篇文學理論與批評的學術論文出現在本書後面的閱讀材料部分。這些重要論文出自克林斯·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雅克·德里達(Jacques Derrida)等批評家之手。
在過去15年的時間裡,布萊斯勒的這部教材已晉升為美國文學批評方面最暢銷的入門書之一。學生與教師均已發現,布萊斯勒對於文學理論與批評中許多抽象且艱澀的理論概念都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我相信,這次新出的第五版不僅為文學理論的複雜王國提供了一種通俗易懂的批判性視角,而且也為理論運用到文本與課堂之中打開了方便之門。

目次

第一章批評、理論和文學的界定
一、傾聽一段談話
二、偷聽一節文學課
三、一個文本能有不止一種闡釋嗎?
四、如何成為一名文學批評家?
五、什麼是文學批評?
六、什麼是文學理論?
七、從文本中製造意義
八、閱讀過程和文學理論
九、什麼是文學?
十、文學理論與文學的定義
十一、文學和文學理論的功能
十二、開始文學理論的正式學習

第二章文學批評史概覽
一、導論
二、柏拉圖(約前427-前347)
三、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四、賀拉斯(前65-前8)
五、朗吉弩斯(1世紀)
六、普羅提諾(204-270)
七、但丁·阿利蓋裡(1265-1321)
八、喬萬尼·薄伽丘(1313-1375)
九、菲利普·錫德尼爵士(1554-1586)
十、約翰·德萊頓(1631-1700)
十一、約瑟夫·艾迪生(1672-1719)
十二、亞歷山大·蒲柏(1688-1744)
十三、威廉·華茲華斯(1770-1850)
十四、珀西·比希·雪萊(1792-1822)
十五、伊波利特·阿道爾夫·丹納(1828-1893)
十六、馬修·阿諾德(1822-1888)
十七、亨利·詹姆斯(1843-1916)
十八、米哈伊爾·巴赫金(1895-1975)
十九、現代文學批評

第三章俄國形式主義與新批評
一、導論
二、俄國形式主義
三、連接俄國形式主義與新批評
四、將俄國形式主義付諸文學文本
五、新批評
六、歷史發展
七、理論假設
八、方法論
九、問題分析
十、批評與回應

第四章讀者導向批評
一、導論
二、歷史發展
……
第五章現代性/後現代主義、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解構
第六章精神分析批評
第七章女性主義
第八章馬克思主義
第九章文化詩學或新歷史主義
第十章後殖民主義
第十一章非裔美國文學批評
第十二章酷兒理論:男、女同性戀批評
第十三章生態批評
文學作品選讀
文學批評閱讀材料
術語表
索引
譯後記

書摘/試閱

從柏拉圖開始,文學批評關注起了倫理問題;而作品的構成要素被文學批評看重,則是始於柏拉圖的高足——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對於柏拉圖那些有關實在的性質的觀念,亞里士多德並不認同,他的選擇是對物質世界(material world)加以詳細考察。
亞里士多德這位色雷斯①的醫師之子,對於物理世界( physicalworld)很是著迷。結束了柏拉圖學園的研習,並且掌握了那裡教授的哲學和探究技巧之後,他於前335年創立了萊森學園(the Lyceum)——一個注重科學、哲學思想和調查研究的學派。不像柏拉圖的私人學園,亞里士多德的萊森學園(該名稱源於雅典的健身公園或亞里士多德執教過的體育館)向所有公眾免費開放,並以雅典的漫步學派( Peripatetic School)②聞名於世。漫步學派之名取自希臘語peri patein,意謂散步,因為據說亞里士多德給學生授課時,往往是在公園的林蔭道上閒逛而談。通過把科學的調查方法運用於文學研究之中,亞里士多德便在以其《詩學》(PoetlC3-)著稱的系列講授中回應了柏拉圖對詩歌的指責。與作為一般出版物的公開作品( exoteric treatises)不同,《詩學》是一部秘傳作品(esotericwork),面向那些加入萊森學園的人內部發行。儘管《詩學》缺乏亞氏其他作品中的統一性和連貫性,但是對於文學理論和批評而言,其影響依然至關重要。
亞里士多德的《詩學》已經成為西方文學理論的基石。他運用其分析對悲劇進行定義,在《詩學》裡開啟了對文學作品基本要素的討論,一直延續至今。不幸的是,許多批評家和學者誤以為《詩學》是一本對文學(尤其是悲劇)一勞永逸地下定義、定標準的用法指南。但是,亞里士多德的目的不是為評價悲劇而闡述一系列絕對準則,而是考察其所處時代看待悲劇的一般原則,同時回應柏拉圖的許多學說和觀點。甚至《詩學》這個名稱也揭示了亞里士多德的某種意圖,因為在希臘,poetikes一詞意指“被製作或被手工製造的事物”。像生物學家一樣,亞里士多德是通過解剖悲劇來發現它的成分或構造部件的。
亞里士多德在《詩學》開頭寫道:“史詩、悲劇、喜劇和酒神頌,以及大部分雙管簫樂和豎琴樂——這一切實際上是模仿。”①雖然所有這些模仿的方式和對像不同,但是亞里士多德同意柏拉圖的觀點,認為所有的藝術都是模仿。尤其是,詩歌藝術的存在理由在於人類是鍾愛此類模仿的模仿物種。然而柏拉圖聲稱詩歌可以喚起的審美愉悅能夠削弱社會結構及其一切價值,亞里士多德則對此強烈反對。他的反對主要是一種涉及模仿自身本質的形而上學之爭。儘管柏拉圖斷定模仿遠離真實或理式領域兩個層次(詩人模仿的對象本身已是對理式的模仿),亞里士多德則認為詩歌比事物本身更具有普遍的、一般的真理,他斷言“詩人的職責不在於描述已發生的事,而在於描述可能發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發生的事”②。是歷史學家而非詩人描寫已經發生的事。亞里士多德宣稱,詩人的職責在於去寫可能發生的事。“寫詩這種活動比寫歷史更富於哲學意味,價值更高:因為詩所描述的事帶有普遍性,歷史則敘述個別的事。”③在論述詩人表現的並非事物本然而是應然時,亞里士多德否定了柏拉圖那種詩人只是對模仿的模仿的觀點。由於亞里士多德強調普遍性,所以他筆下的詩人比柏拉圖所謂的詩人實際上更接近理式。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6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