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放下的祕密
滿額折

放下的祕密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90315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暢銷全美,讓人生從危機到轉機的經典之作
作家/廣播主持人 吳若權、
財經節目主持人 夏韻芬、
哈佛心理學專家 劉軒 一致經典推薦

學會放下,是一個愛的舉動,
宇宙間沒有任何事物,能阻止你放下一切,重新開始!
要放下某件事物,並不需要具備什麼力量,
你真正需要的只是用一種新的眼光來認識你自己。

老毛病、壞習慣、不稱心的感情、不滿足的工作、不切實際的希望……
你還打算在其中沉溺多久呢?

對於放下,你過去都用錯了力。
放下,不是要你放棄任何外在的事物,也不是要你自我犧牲,而是要你放下那個「假的你」。
以一種新的眼光,重新認識自己,你就掌握了心靈自由的祕訣。

暢銷書作者蓋.芬利大師,傳達出鼓舞人心的教導,為人們煩擾的生活帶來一盞明燈。他的觀念直接深入我們最迫切的個人問題與社會議題的核心,涵蓋自我衝突、人際關係、對成功權力的追逐和焦慮、成癮與壓力問題,並引導我們邁向境界更高的人生,進入和平、平靜和自由的境界。
巴諾書店指出:「蓋.芬利已經幫助數以百萬計的人過著更充實、祥和的生活。」

【世界上最大的祕密】
放下,是非常簡單、也再自然不過的事;放下,如同樹上成熟的果實從枝頭掉落,不需一點外力。那麼,為什麼人們過去一直努力要放下,但總是行不通?因為我們想成為特別的人、一個好人、一個獲得別人認同的人,這讓我們與真實的自我分離。放下的祕密,讓你重新認識自己,你將不是來自頭腦的你,而是一個崇高、明智、充滿力量的你。當你認出自己的本質,就不用再緊抓任何事物,可以輕輕鬆放開雙手,放下所有讓你不快樂的事。你的無價寶藏就在你的內在,等著你去發現,這就是最大的祕密。

【這「不是」放下!】
1、你還活在令你心碎的過往夢想中。
2、你相信這一切都是別人的錯。
3、你一面緊抓著失望的灰燼不放,同時又透過想像未來的勝利取暖。
4、你急著為一個老問題尋求新的解決方式。
5、你刻意降低自己的期望。
6、你蓄意避開讓你想起痛苦往事的某些人物或地方。
7、你必須說服自己放下某件事物是多明智的決定。
8、你渴望有人能夠認同你的觀點。
9、你需要在心中演練某些對話才能建立自己的信心。
10、你堅決相信自己隨時可以放下某件事物。

放下,不是要你放棄任何外在的事物,也不是要你自我犧牲,而是要你放下那個「假的你」。

【坐上自己的駕駛座,拿回快樂的鑰匙】
這一生真正的快樂,來自於你知道此刻你就是自己的主人。你的情緒不是你,你的焦慮擔心不是你,你對事件的負面反應也不是你。讓你不快樂的,是你對生命的想法;你該放下這些錯誤的想法,而不是放棄生命。當我們不再被頭腦牽著走,坐上自己的駕駛座,清楚自己要去哪裡,快樂就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放下,就是提升自我】
當你的假我對你造成的阻力越來越小,你的靈魂就會越來越輕盈。你將發現這個新生命才是真正的你,你的真我。這時你就從中獲得了新的力量,離開頭腦的一切痛苦,走進靈性的當下。

【各方推薦】
蓋.芬利已經幫助數以百萬計的人過著更充實、祥和的生活──巴諾書店(全美最大連鎖書店)

《放下的祕密》是一本罕見的好書,它針對一般人的問題,提供了一針見血而且實際的解答,絕非我們平常聽到的那些制式、無意義的空談。這正是當前我們所需要的書,從各種國際糾紛、環境的變遷,─直到我們和家人之間所發生的惱人爭執,人們普遍覺得自我和生活狀態都混亂失控。這本書提供了即時的協助,讓我們明白:我們能夠──或需要──控制的事物只有一樣,就是「我們本身對問題的反應」,而控制的方法便是「放下」。──艾倫‧B‧迪克思坦博士(Dr. Ellen B. Dickstein)

這本書提出許多轉化煩惱的正確方法,讓我停止了那些對自己不利的行為和習慣。蓋.芬利汲取古往今來的智慧,溫柔教導他的讀者如何對治自己的內心,療癒從那裡衍生出來的心理問題。如果你願意遵照他的指示去做,這本書將會對你很有幫助。你會發現你無須依賴任何人或任何事物就能夠獲得幸福;所有心理的壓力──怒氣、沮喪和焦慮──都肇因於無明。這本書是一堂效果強大但卻輕鬆愉快的課程,讓我們學習放下對自我的執著。──戴西.阿納茲(Desi Arnaz, Jr.)(美國金球獎男演員)

蓋.芬利以直指核心的勸誘方式帶給我們教導,極具療癒力,彷彿他對我們經歷過的事以及目前的能力瞭若指掌。──休.派洛瑟(Hugh Prather)(《給自己的話》作者)

蓋.芬利在自我開發的教學領域中備受尊崇,因為他是以生活常識、幽默以及最初始的靈性來引領我們的心。──琳達.麥肯茲((Linda Mackenzie)(健康人生廣播網台長)

作者簡介

蓋‧芬利(Guy Finley)
他在年輕時就已是一位成名作曲家,曾為許多歌手、動畫片以及電視節目編曲並獲獎無數。一九七九年,蓋前往印度與遠東地區旅行,探尋真理和更高的智慧;回美國後,他毅然放棄如日中天的編曲事業,過著簡單的生活,不斷探索內在。

現在的他,是一位廣受讚譽的作家,著有三十餘本關於自我實現的書籍和有聲出版品,其中數本都成了國際暢銷書。過去二十五年來,他在北美洲和歐洲各地主持了三千場以上的自我實現工作坊,協助成千上萬的讀者自我成長。來自四十二個國家的四十萬名讀者訂閱蓋的《Key Lesson》電子週報。他的暢銷作品被翻譯成十六種語言,廣受醫生、宗教領袖和各界專業人士的推崇。這些作品包括:《設計你的命運藍圖》、《祈禱者失落的祕密》、《心的鍛鍊》、《放下一切、活在當下》、《無懼生活的基本法則》等。

蓋曾經應邀出席電視和廣播節目,包括ABC、NBC、CBS、CNN和NPR的全國性節目。目前他的節目在幾個國際廣播網同時播出,包括Healthylife Radio Network、Achieve Radio Network、World Talk Radio Network和Contact Talk Radio International。除寫作和應邀受訪之外,蓋也是美國奧瑞岡州墨林市知名的非營利自學中心「終身學習基金會」(Life of Learning Foundation)的創辦總監,教授每週四堂的自我實現課程。這些常設課程是對外開放的,一般民眾只要捐款三美元即可參加。

譯者
蕭寶森
台大外文系學士,輔大翻譯研究所碩士,曾任報社編譯及大學講師,現為自由譯者,譯作包括《蘇菲的世界》、《亞歷山大三部曲》、《最後一匹人頭馬是怎麼死的》、《你就是自己的療癒師》、《寵物是你前世的好朋友》、《森林祕境》等十餘部,生性好奇,喜歡閱讀、旅遊及所有具美感的事物。

作者序 放下,放下,才有空間容納更高的自我

自從我那位睿智不凡的老師維農.霍華(Vernon Howard)──和他親近的弟子都稱呼他為VH──建議我寫書以來,已經過了將近十八年。我當時並不清楚他真正要我做的是什麼,但我永遠感謝他這麼做。
當時,維農.霍華所撰寫的靈性書籍已超過二十五本。他的聲名雖不顯赫,但卻備受尊崇。我寫作的初期,他總是不斷鼓勵我,並且提供一針見血的評論。對我而言,這真是難能可貴的殊遇。因此,大約過了一年半之後,也就是在一九九○年時,我在Llewellyn出版社的好友們便為我出了這本《放下的祕密》初版。如今在你手中的則是此書的修訂版。
當年我在書中闡明了「放下」為何能讓我們的人生海闊天空的道理。這許多年來,世界各地成千上萬受惠的讀者用各種方式和我分享了他們這一路上的種種體悟。請容我在此做個概述。
這些讀者或多或少都體悟到:「放下」和心靈成長就像是雨水之於草原上的野花;只有在我們釋放自己、不再自我設限的情況下,我們的生命才能綻放。但為什麼要從事這樣的內在修煉呢?其中的道理雖然很清楚,但在此還是要加以說明:我們之所以努力掙脫一切會讓我們陷入困境、讓我們在生活中難以滿足的事物,是為了能夠獲得更大的自由。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說「放下」確實是一項愛的舉動。現在,就讓我們花一點時間來看一下這個令人驚訝的概念。
每一次,當我們誠實的省視自我,發現自己有必要放下某件事物──一個會讓我們向下沉淪的壞習慣、一段不稱心的感情、一份令人失望或無法滿足我們的工作、以及對他人一些不切實際的期待(這些期待最終破壞了我們與他人之間的合作關係)等等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請看看下面這個簡單的答案是否能夠描述我們的處境。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之所以被「要求」放棄某個現有的關係,難道不是為了讓我們在自己的生命中有更多的空間去容納某件更崇高的事物?當然是的。那麼,我們為何如此難以根據自己的直覺行事呢?畢竟,誰不希望擁有一個更好、更光明、更真實的生活呢?大多數人之所以躊躇猶豫,不願意做這樣的交換,是因為我們的肉眼看不到那個我們必然會更加喜歡的事物!我們能看得清這個事實嗎?
如果我們的心靈要真正能夠放下,必須認清一個事實:除非我們放開舊有的關係,否則我們將無法實現我們所追求的那個更好的新關係。其中道理無法以語言文字描述,但聖保羅(《新約聖經》中的許多記述都是出自他的手)說得好:「我們的信心必須要在那看不見的,不要在那看得見的;因為,誰盼望那看得見的呢?」
要放下並成長、超越過去的自我,我們必然會經歷這樣的過程:首先我們會逐漸覺醒,明白某件事物已經不符我們所需,然後我們的內心便會試著放開此一事物。唯有在這個時候,我們才會突然發現並實現一個更崇高的、新的自我。這時,我們的生命便轉化了。自信、滿足和慈悲將與我們長相左右。
簡而言之:「放下」發生在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緊抓不放」已經毫無裨益的時候!這時我們會經由各種方式開始看出過去我們慣常使用而且往往有效的解決方式已經不再管用了。我舉幾個例子說明這個重要的觀念。
其中一個例子便是我們開始了解:將我們的痛苦怪罪在他人身上,不僅毫無益處,反而會導致更糟糕的後果;因為這樣的反應已經使我們得罪了一些朋友!
過去,我們每次有了嶄新的計畫和夢想時都會覺得很開心,但現在它們反而顯得如此空虛,令人難堪;我們已經厭倦一路快速奔跑但卻哪兒也到不了的生活。
這時,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我們都即將進入內心深處那個陌生的地帶,也就是聖師十字若望(St. John of the Cross)所謂的「靈魂的暗夜」(dark night of the soul)。此時,我們明白我們已經無法憑藉一己之力脫離困境,於是我們便忐忑不安的等待著,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我們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但卻不想去做,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出自己已經別無選擇。我們心中有一個巨大的恐懼:如果我們真的放下,我們就完蛋了。我們將會墜入眼前那個黑暗噬人、名叫「不知道自己將會如何」的深淵,那個我們自認或許無法逃離的險惡之地!然而,這是一個謬誤的假設。它所根據的是一個同樣謬誤的覺察。它是我們的「假我」(false self)所製造的一個謊言,目的在讓我們無法不理會它。其實每一次只要你敢於放下,你就會領悟到:你並不會墜落。相反的,你會揚升!
這怎麼可能呢?
請問問你自己:當一枚風箏的線被剪斷之後,會發生什麼事呢?它會往上飛呀!它會飛進廣闊的天空,因為那是它的本性。它之所以被製造出來,為的就是要上升。我們也是一樣:我們生來就是要自由的。任何讓我們無法自由的事物對我們而言都是不足的!
在歷經將近二十五年的寫作和教學生涯之後,如果我曾經學到任何事情,那便是:我們每一個人在此時此地都擁有我們所需的一切,足以讓我們找到自己內心所尋求的恆久的圓滿與幸福。我們的問題在於我們認定自己得做一些事情才能獲得自由。但奇怪的是,這個錯誤的想法正是我們無法過著自由生活的唯一原因。
同樣的,我們要放下自我,並進入我們與生俱來的神性也不需要做任何努力。只要我們開始體認「我們的真我(True Self)已經圓滿」,並且敢根據這樣的體認來行動就可以了。請想一想:如果我們願意花時間和工夫將這樣的觀念內化,它將會對我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舉個例子,到時我們就不至於徒然浪費時間,努力把別人塑造成我們想要的模樣,因為我們已經可以看出這樣的想法有什麼缺陷。於是,我們就不會再嘗試改變別人,以期他們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會放棄這種謬誤的想法,不再認為別人應該負責滿足我們的需求。
要拋開不屬於你的責任,真正的與愛人、朋友、家人和好,要能夠徹底寬恕你的宿敵,並逐漸意識到宇宙間有一個充滿愛與慈悲、不受時間限制的智慧存有,你必須學會放下才行。
所以,我所學到的便是:我們的生命中所缺少的那一半就是「放下」。只要你的心靈意識到這點,你的生命就會變得圓滿。你無須做任何努力,就可以讓生命變得完滿而自由。人如果不先把氣呼出來,那麼他再怎麼吸氣也沒有用。因此,你可以把「放下」想成是學習如何呼吸生命。對你的「真我」而言,這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就像太陽每天都會升起一樣。
我在《放下的祕密》這個修訂版中,添加了好幾個新的章節來說明我對我們有權「放下並自由生活」的事實有哪些新的領悟。這是因為從我撰寫了這本書之後,到現在已經過了許多年。在這些年之中,我對某些觀念又有了新的洞見,因此這本書在許多方面都好像經過了一番大掃除一般,有了新意。
我想告訴我的「老」讀者和新讀者,告訴過去、現在或未來渴望認識更高層次的愛、獲得內心的平安並與我們的星球和諧相處的人:請你們要有信心;神性智慧(divine intelligence)既然在你的內心播下了種子,讓你期望過著自由、神聖、無畏的生活,祂也必將照料這顆種子,讓它開花結果,只要你全心全意、用你的整個靈魂來滋養它。
最後,我要再告訴你們一個真理,讓你們可以帶著它展開這趟名為「放下」的偉大生命旅程。從前,在我需要的時刻,它的光芒往往能助我一臂之力。希望它也能對你有所助益。
這個真理就是:我們最大的力量並不在於能夠想像未來更光明的日子,而在於有能力在每一個當下毫不費力的驅散每個黑暗的想法或感受,因為如果我們任由這些想法或感受存在,我們的快樂將會受到減損。

目次

作者序 放下,才有空間容納更高的自我
第一章 放下,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這不叫放下
世上最大的祕密
比你所畏懼的事物更強大
如何提高你的生命層級
儘管放下你的自我 
隨手可得的快樂
展開新生命的十個步驟 

第二章 崇高的真實本性
選擇你的真我 
你並不是你以為的那個你
身分誤認
「假我」奇特的週期
看穿怪罪別人的把戲
要真正掌握自我,只需停、看、聽
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救贖
兩個世界、兩種本質、兩個自我

第三章 如何超越挫敗?
讓自己從靈性的沉睡中甦醒
如何擺脫不快樂的想法和感受?
讓你無法放下假象的五個錯誤認知
讓你的生命故事有一個快樂的結局
透過自我觀察,獲得覺知
內在修煉的好處
自我修正便是自我提升
擊敗挫折的力量
十個可以讓自我完整的問題
自己坐上駕駛座
體驗「真我」的樂趣

第四章 提升自己,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
和自我斷離的力量
增長你的靈性力量的七種方法
如何掙脫無助的感受?
讓恐懼消退的方法
拋開寂寞和不滿足的感受
戰勝憂傷的力量
如何改變自己的生命?
五個新的解決方案、行動與結果
永遠快樂的祕密

第五章 進入力量之流
如何對治你的煩惱?
不要害怕變成無名小卒
讓你的煩憂自然消逝
不再被生命所困
世上最大的祕密
別錯過改變生命的時刻
擁有一切的祕密

第六章 自我突破,做一個全新的你
讓靈性與真理幫助你掙脫痛苦的過往
你的潛能遠超乎你的想像
立即放下氣憤與焦慮
放下自我就是提升自我
如何依照自己的心意過活?
如何持續掌握自我?
讓你脫離虛假關係的六個回應方式
讓你自由的一個問題
迅速掙脫令你痛苦的感受
回歸你的真我

第七章 讓靈性生命的力量為你帶來成功
突破自我侷限的思想框架
讓你的內在世界自行生滅
帶領你超越自我的靈性教導
粉碎自我限制的要訣
察覺並拒絕心靈的不速之客
返鄉的貴族
體驗圓滿的自我
出路是安全的
前人的鼓勵
真正靈性戰士的十個特質

第八章 隨心所欲過生活
戰勝有害的內在聲音
跨越障礙,邁向真正的獨立
翱翔於自我之上
如何為自己負責?
放下那些搾乾你生命的要求
隨心所欲的回應這個世界
輕盈過活
輕盈過活的要訣

第九章 接觸神性自我
只要願意,便可得到
聽見神性自我的歌聲
神性自我的王國
通往美好道路的新行動
光的法案
五十個讓你能夠回家的祕密
來自維農.霍華的訊息

書摘/試閱

一本讓你自由的書
一個小男孩即將開始學習滑水。他的滑水板前端往上翹,人在水中載浮載沉。他的父親在快艇裡大聲的下達最後一些指令。然後,船隻「轟!」一聲就開始往前飛馳。牽引的繩索被拉緊了。
最初,小男孩似乎站不太起來,但逐漸的,他就像某種閃閃發光的鳳凰一般,從水裡冒了出來。他站起來了,並且面帶微笑。但接著他又以幾乎與先前正好相反的動作再度消失在水中。但這一跤摔得並不重。
快艇火速掉頭回來接他。男孩的父親在船上等著,看他何時會從先前落水時所激發的浪花中探出他那顆小小的頭顱來,但男孩一直沒有出現,因為他仍然抓住牽引的繩索不放!船趕回來救他,但男孩卻被它拖著走。他父親一看到這個情況,立刻關掉引擎。一秒鐘之後,男孩便從水裡冒出頭來,濕漉漉的臉上帶著微笑,仰頭看著他的父親,等待下一步的指令。後者也報以微笑,並對他說道:「兒子,我忘了告訴你,滑水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當你落水的時候,要記得放開繩索!」語畢,兩人都大聲笑了起來。男孩得到了一個無傷大雅的教訓:他顯然是需要放手的。
這個事件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到現在還記得非常清楚。我知道這個男孩沒有鬆開繩子並不是因為他想一直抓著它,而是因為當他在水裡被拖著走的時候,他不知道自己還可以怎麼做。而他當時沒想到要放開手,是因為他的心裡裝滿了其他的念頭和感受:「希望沒有別人看到我這麼出醜!到底出了什麼事?老爸會不會生我的氣?他還會讓我再試一次嗎?我怎麼會這麼笨哪?」他的本能和天生的智慧雖然告訴他要放手,但卻被他腦海中那些嘈雜的聲音淹沒了,被那許許多多不合時宜、危險、虛妄的有關自我的念頭所擋住了。我能夠如此詳實的描述這件事,是因為我就是故事裡的那個男孩,那個沒有放手的男孩。那是我在人生當中第一次發現(當然之後還有許多類似的經驗):我們內心有一些不為人知的、自我挫敗的力量,會讓我們在明明應該放手的時候仍然緊抓不放。
這就是這本書的主旨:放下──放下所有讓我們待在不愉快的關係和事件當中、無法脫身的事物,放下那些令人痛苦的想法和感受,不再因那些無聊、虛妄的關於自我的念頭而心情低落。
一開始閱讀這本書時,你可能會覺得書中某部分內容有些奇怪,令你不安。這是因為裡面充滿了令人驚訝的靈性洞見,讓你看見自己有哪些地方一直緊抓著無效的解決方式,不肯放手。事實上,每一個人會痛苦都是因為他執意讓自己待在某種可悲的情境中:例如為了取悅別人而讓步、容易發火、想要某些奢侈的東西、具有某些壞習慣等等。不過,就算你到現在還是拋不開這些陳年的困擾,也並不代表你做不到。這只是意味著你還沒有學到放下的祕密。下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提示:
在閱讀這本書時,你將會發現一件很令人振奮的事:要放下某件事物,你並不需要具備什麼力量。你真正需要的只是用一種新的眼光來認識你自己。本書將會透過這種方式幫助你實現你畢生的夢想:做一個真正堅強而獨立的人。
透過書中循序漸進的實用對話、深入的問答以及一個個充滿靈性智慧的小故事,你將會發現你的內在有一個很特別的部份是任何事物都無法控制或擊敗的,它便是你的「真我」(True Self),也就是你的靈魂的祕密核心。它永遠是開放而靈敏的,願意探究真相,絕不固守任何立場。這便是它的力量所在,而這也將成為你的力量。你可以從中汲取無盡的智慧、慈悲與信心。
你將會和自己建立一種新的關係。這種關係將會永遠使你感到平安並受到鼓舞。當你對自己的真實本性有了新的洞見,你的生命層次自然而然便會向上提升,你也將會欣喜的發現每一次的洞見都益發能夠激勵你,並因此讓你更願意繼續往上走,以便了解更多。這種神奇的關係確實存在於我們的生命中。只要你想要就可以得到,只要你願意嘗試改變現狀。
你將無法想像到時你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因此,請你放下吧!最重要的是,這是一本充滿光明的書。只要你允許,只要你持續努力,它將會幫助你點燃你內心那盞通往真正的自我解放的明燈。這是毋庸置疑的。完全自由的生活並不只是一種理想;它必須是我們的目標。由此,我將談到我的最後一個要點。
我們不能也不該根據某個事物的組成元素來衡量它的價值。你在觀看一幅名家畫作時,如果只注意某個筆觸或顏色,將看不到畫家眼中所見的世界,也無法體會它的美感。我們都知道:畫作的全貌總是勝過它的細部總和;我們很難說得清楚它為何能夠感動我們、啟發我們。唯有在我們觀賞整幅畫作的時候,它才會具有這樣的「力量」。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本書所談到的種種概念。這些概念乃是從各個角度來呈現你內在那個無法以言語傳達的世界。儘管它們是真實的,而且經過細心的呈現,但仍然是片面的、局部的,只是一部影片當中的一格格畫面而已。你必須觀賞整部影片才能了解並領會它的意涵。因此,請切記:與其「閱讀」這本書,還不如讓它慢慢滲入你的內心。要對你自己有耐性。要學習把這些原則和洞見當成你真正的朋友(它們也確實是),敞開雙臂歡迎它們;讓它們待在你身邊,陪伴著你,幫助你變得更堅強,並強化你對自由的渴望。
我希望你明白:宇宙間沒有什麼事物可以阻擋你放下一切,重新開始。你的「真我」不會被「卡住」,正如同陽光不會被陰影抑制。大多數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只有少數人勇於從自己的內在著手,去汲取它背後的力量。在這裡,我要給你一點鼓勵,幫助你開始這麼做:你所渴望的那種關係──那充滿真正的智慧、恩典、力量、勇氣、慈悲與愛的關係──已經在你的心中了。你只需要選擇去發現它就可以了。然後,本書當中的靈性課程就會幫助你放下一切,獲得自由,就像輕柔的春雨攪動著土裡的種子,使它長成美麗的野花一般。

第一章(節錄) 世上最大的祕密
事實上,放下是非常簡單的事。最重要的是:它也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
對你我而言,放下就像是樹上那些已經成熟的、沉甸甸的果實從枝頭掉落那般自然。為什麼? 因為無論人或樹木,乃至所有的生物,生來就是要讓那些它們已經不再需要的東西掉落的。對樹木來說,果實掉落後會把它那些已經成熟的種子帶到地上。這個過程並不需要憑藉外力。根據公平精確的較高法則,那些友善的力量也正等著要為你做那些你還無法做到的事情。你只要學會依照這些永恆而強大的法則行事,就可以放下所有痛苦怨恨、懊惱後悔、憂慮愁煩或焦慮苦惱。然後,一切就會水到渠成。
這就是放下的祕密。首先你必須了解:我們身上仍然帶著這一生所累積的種種挫敗,而這些令人疲憊的包袱只會讓我們感到悲哀,並不會讓我們變成什麼特別的人物。這個事實可能會讓我們感到震驚,但卻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它會讓我們開始與自我(self)分離,讓我們逐漸看清過去一直不曾發現的我:這個自我以為只要緊抓住殘破的過往就可以得到救贖! 現在我們終於了解為什麼我們過去雖然一直努力要放下,但到頭來卻還是不免會有新的問題。同時我們也終於明白自己所必須放下的是什麼。我們必須放下的是這個悲哀的自我--它寧可用受苦的方式並覺得自己像個什麼人物,而不願放下並默默的身為無名小卒。你無須擔心這樣的目標要如何達成。一旦你理解了事實,一切便自然水到渠成。
這靈性的智慧讓你開始認識自己,但這樣的認知並不是來自頭腦,而是來自你自身之中那崇高、明智、充滿力量的地方。它遠遠超乎你的日常思維(那不斷衡量利弊得失並因而陷入矛盾衝突的思維模式)。它是你剛剛覺醒的內在本性(inner nature)。它知道什麼才是對你最好的,因為它不以自利的角度來看待生命,因此可以免於那令人痛苦的混亂與矛盾。比方說,它知道你不需要承受痛
苦,即便是在你確定自己非承受痛苦不可的時候。一旦你接觸了你內在這個平靜的、隱密的我,你的問題便可迎刃而解。沒錯。光是你這個「較高層次的我」便有足夠的能力與智慧使你輕輕的鬆開你的手掌,放下所有讓你不快樂的事物。
請相信我,你即將揭開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個祕密。這個放下的祕密不僅可以終結你不想要的事物,也可以讓你展開新的生命,讓你從此不再需要緊緊抓住任何事物,因為你的本性已然圓滿具足。請你放心大膽的前行,並因著下面這些獨特的洞見而加快你的腳步:
1.放下你的自我就等於是放下你的問題,因為你的自我就是你的問題所在。
2.允許你自己滿足你想掙脫束縛、桎梏的渴望。
3.必須先經過謬誤才能發現真理。
4.只有你願意對自己誠實時,才能得到自由。
5.放下完全是內在的工夫。
6.如果你願意對自己敞開,就可以看清世上所有的事物。
7.你可以依照真實的智慧生活,也可以用堅持自我的方式過活。
8.要放下並不需要力氣--只要你願意看清它的必要性。
9.因應一個情境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理解這個情境。
10.一旦你看清問題所在,你就知道如何解決了。
11.一個人能發現自己的弱點,自然就會將它改掉。
12.你一旦意識到緊抓不放會傷害自己,自然就會鬆手,就會放下。
13.不幸並非朝著你而來,乃是來自於你。
14.痛苦只是你不小心撿起來的一樣東西。
15.你真正需要的是,不再老是想著自己。
16.挫敗來自對無效的解決方式緊抓不放。
17.一旦你看清自己別無選擇的時候,就能毫不費力的放下了。
18.你的自我並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東西來讓它感到自由。當你放掉那個感覺受困的自我時,你就有了真正的自由。
19.如果你想了解自己卻不願意看到自己所不樂見的一面,這就像是在說:「我想從我的床上看到全世界。」
20.當你放下你很害怕失去的某樣東西時,你唯一失去的只是那恐懼的本身。

比你所畏懼的事物更強大
「我想勇敢的掙脫那些會把我毀掉的情境,但每次我快要放下的時候,就會非常害怕。每當我害怕的時候,似乎就會更加緊抓不放! 有沒有辦法可以克服這樣的恐懼? 我可不想因為太過害怕而失去獲得自由的機會。」
「是的,確實有辦法可以克服你這個寧可緊抓而不願掙脫的自我,但在放下這些恐懼之前,我們必須先經歷它們。」
「我已經試著克服自己的恐懼了,但儘管我努力抗拒,似乎還是無法擺脫它那令人自我設限的邪惡影響力。」
「那是因為你企圖控制你的恐懼。」
「當你面對一個不肯放過你的東西時,你還能怎麼做呢? 你不是非得設法變得比它更強才行嗎?」
「那當然!但和恐懼戰鬥就像是試著一拳打昏一個令人害怕的影子,只會讓你自己變得筋疲力盡而已。若要徹底擊敗你的恐懼,就不能想去控制它,而是要開始思考如何去照見它。」
「照見它?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指照見自我。如果我們夠勇敢,在確定自己除了害怕之外別無選擇之前,先嘗試去了解那令我們恐懼的事物,就會有奇蹟發生。」
「這些話聽起來挺不錯的。可是請你告訴我:為什麼我了解了那令我恐懼的事物之後,就不會感到害怕?」
「因為如果你在非常害怕的情況下,還是願意勇往直前,有意識的去面對這些恐懼,你就會發現那個害怕的其實不是你!」
「請你再說下去好嗎? 我想多了解一些。」
這個看起來讓人害怕的情況--無論性質如何--其實並非問題所在。真正讓你害怕的是你的反應。因此,如果你去覺察自己所處的情況,而不是去害怕這個情況,你將會永遠改變你和恐懼之間的關係。唯有在這種特殊的內在關係當中,你才能真正獲得安全,因為現在你已經開始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和你的恐懼互動。你不再任由恐懼支配你的反應或行動。相反的,你已經覺察到你的恐懼,並開始學習如何默默的觀察它、並研究它。然後,當你逐漸認清自己的恐懼反應是
如何奇怪而且不可靠的時候,它們對你的影響力就會變得越來越小。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是因為你終於開始認清恐懼反應的本質:它們只不過是一股無知的、機械性的力量罷了。你正逐漸變得比它們更強大,因為藉由認清它們的本質、看穿它們的假象,你已經幫助你自己掙脫它們的影響了。這樣的自我認識可以讓你掌控你的生活,不再終其一生擔心害怕。
當你覺察自己的恐懼時,這表示你知道自己在害怕,但同時你也知道這些恐懼雖然感覺很真實,但卻不是你。一旦你開始看清恐懼的真面目之後,你就不會做出錯誤的反應,使你成為恐懼的俘虜。恐懼向來都只是一種自我設限的反應,是我們在這個無明的生命層次次中緊緊抓住的一個反應,因為我們誤以為它可以保護我們。然而,就像清晨時微弱的陽光可以驅散一整夜的黑暗一般,只要我們略微窺見恐懼的本質,就可以使得我們放下恐懼。
無論任何時候,只要你想,就可以向自己證明這個原則確實有強大的效用。
即便是在你感到害怕的時候,也請你勇於嘗試。但請記住:現在你的目標並不是要在面對恐懼的時候表現得很勇敢或很堅強。不,我們已經發現這種做法是不管用的。你只須對這些恐懼的想法和感受保持好奇心,不要一味的相信它們就可以了。如果你遵照這個純粹、較高的指示,你不僅會開始看見那些一直讓你害怕逃跑的慣性反應,也會看穿它們。這時,真正的奇蹟就會發生。每一次,當你對這些負面反應的真正本質有了新的洞見之後,它們對你的影響就會變弱。它們越弱,你就越強。這時你會變得更有力量,而且你自己也會意識到這點。同時,你也會知道這股新的力量絕不會棄你而去,因為它不只是暫時性的魯莽對抗,而是在昔日的軟弱不在之後所產生的力量。
讓我們來舉一個例子,看看「著重照見自我而非心理上的自我保護」這個方式如何能將恐懼化為勇氣。你的周遭是否有某個讓你想要躲開、不想碰到的人?
大多數人的生命中都會有這樣的人存在。從現在開始,請你下定決心,從此不再躲避任何讓你害怕的人。不但如此,我還要請你走到那個愛批評的男人或好鬥的女人面前,說出自己想說的話或做出自己想做的事,不再被你的恐懼牽著鼻子走。不必期待情況將如何發展。你這樣做只是為了觀看自己、了解自己,不是為了要為你的自我贏得一場勝利。如果這時你開始發抖,那就讓那個人看見你發抖吧。有什麼關係呢? 更何況這只是一時的。你面前的這個討厭鬼,並不知道你在發抖的當兒,其實也把自己搖醒了。
這是你生平第一次任由你的恐懼反應自然逝去,並未受到它們的驅使。當你站在那兒,與平常的自我有了短暫的區隔,並且努力以你所知道的方式觀看自己的內在時,你會發現這一連串你從前並不自覺的反應其實有著它們自己的生命週期,而你卻一直把它們當成了你的一部分。但現在你已經開始看到全局。這些恐懼並不屬於你,理由如下:
你從來不曾害怕過別人。你只是被你自己有關那個人的想法所嚇到而已。沒錯,你確實感受到恐懼,但那恐懼並不是你的,而且它的對象也不是某個比你強的人,而是你的腦海中他或她對你的想法。這不是很奇妙嗎?一直以來,你所害怕的其實是自己的想法!一旦你看清楚這一點,這一切就結束了。現在你可以讓懷著這個想法的自我離開了,因為沒有人會願意緊抓住恐懼不放。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