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最美的是霧
滿額折
最美的是霧
最美的是霧
最美的是霧
最美的是霧
最美的是霧
最美的是霧
最美的是霧
最美的是霧
最美的是霧
最美的是霧
最美的是霧
最美的是霧
最美的是霧
最美的是霧
最美的是霧
最美的是霧
最美的是霧
最美的是霧
最美的是霧

最美的是霧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90270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一條靜美河流的小航行,暫且不思文字,不索詩句,
就容納水意、風髮、草葉、雲影、人語,悄悄地小睡,
也許會有小小的童夢,都好。

二○一四年吳三連文學獎得主,林文義深情而柔美之作,
在人間的迷霧裡,文字純淨的真心,永遠存在。

「林文義和曾郁雯鶼鰈情深,又是在文學、創作中攜手同行的伴侶,所以他們夫妻聯手完成的這本書,既有人間感觸之幽微深遠,也寓含關睢般如初相見時那種喜悅。」──許悔之

「我手寫我心,愚痴、率性都好,書寫不為迎合眾人,這是我的傲慢、我的堅執。文字,定位我至今不渝的生命信仰,美學的鍛造和追求永不厭足,散文一世做好就好。」──林文義

「他是這般虔誠地對待寫作這件事,全心全意,是他最初與最終,最快樂與最痛苦的救贖。」──曾郁雯

行文四十年,小說、現代詩、漫畫各類文體長長走過,這回,林文義仍是最初散文書寫己心。文字裡所有的表白、告解就是真情實意的人間行止;眾聲喧譁,他抉擇幽然的小徑默然前進,獨獨爬成一部《最美的是 霧》。

卷一「擬態山水」是行走於山與水之間的抒情,東引馬祖離島風景、花蓮台東人情綺麗,或是高山低谷,都有文友的記憶、土地的悲壯春秋。卷二「隱匿應答」寫是與友朋前輩共同交織的歲月,陳列、陳冠學、鍾肇政……,一起讀書、創作,像是一群深海的鯨魚,隱匿無法與他人言說的祕密。

卷三「每扇窗都向海」則柔情書寫親密愛人,兒女成家立業、孫子誕生、與妻子在無人相識的街頭散步,恍若初戀,人生新始,都因有柔軟的心,而看見更純淨的靈魂。卷四「子夜貓頭鷹」重現他的文學觀點,現實那麼冷,而文學那麼熱,他說:「不群是我,我不孤獨,文字就是生活;讀我知心,不讀且任由人去。」

文學在林文義的生命中留下的痕跡,那或是露水,或是火焰,或是霧靄,或是雷光,一切,留給時間印證。

耽美的從前早遺忘,最美的現在還是霧──
■高山抑止
漫行於棲蘭神木之間,千年巨靈,靜默無語;杉木棧道下是蕨葉綣繾的迷離幻境,情懷壯麗的畫家以相機留影,時有所思……
■最美的,是霧
夜見有「藍眼淚」美稱的星砂海景,猶如極地光流……我所困身的南竿只見霧氣一朵一朵飄過民宿前方磊峻的山壁稜線,灰濛濛的銀亮……
■少年西門町
四十年後的初老在夢中重逢四十年前的少年。我,是誰?誰,是我?遙遠的畫家之夢來自於傾往藝術,少年時的絕對孤獨。
■達觀
放不下的,都應該放下。忘卻不了的,還是必須學會忘卻。人生來去,回眸一望這塵世縱是混濁還是多少存在著稀微的清明。

文學是最頑強的抵抗,終於我們懂得──
■文字生活
文字所有的表白、告解就是真情實意的人間行止;多人往眾聲喧譁大路聚集,我寧可抉擇幽然少人的小徑默然前進。不群是我,我不孤獨,文字就是生活;讀我知心,不讀且任由人去,一切留給時間印證。
■歲除讀心
我持續閱讀文學,不只字句,更讀創作者由衷之心,真摯之情。撫挲紙本,翻復冊頁,那是一幅幅不朽的風景,一顆顆燙熱的心靈。
■千年觀音
觀音以文字告誡於我的漫不經心,文學苦旅四十年,比起千年之前獨往西方天竺取大藏經典的唐代玄奘大師,我只是凡俗一芥子。

作者簡介

文字/林文義
一九五三年生,台北人。
曾任〈自立副刊〉主編、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時政評論員,現專事寫作。著有散文集《遺事八帖》等四十冊,小說集《革命家的夜間生活》等六冊,詩集《顏色的抵抗》等兩冊。
獲二○一二台灣文學獎圖書類散文金典獎、二○一四吳三連文學獎。
近著:台灣歷史漫畫集《逆風之島》,散文自選集《三十年半人馬》。

攝影/曾郁雯

台大歷史系畢業,是個愛寫作、愛旅行、愛攝影的珠寶設計師,因珠寶風格深具文學底蘊,充滿甜美詩意, 被台灣媒體譽為珠寶詩人。
著有《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珠寶,女人最好的朋友》、《就是愛珠寶》、《京都之心》、《光影紀行》、《和風旅人》《綺麗京都》等,散文分別入選九十六年、一○○年、一○一年年度散文選,二○一四年飲食文選。曾以電影《天馬茶房》主題曲「幸福進行曲」歌詞創作,獲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
臨場筆記◎曾郁雯
〈上半場〉
二○一二年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二○○六年秋天從電視政治評論員(也就是所謂的「名嘴」)裸退六年,世人終於重新把眼光移回他的文學創作,恢復林文義的作家身分。這六年來他寫了六本書,《幸福在他方》、《迷走尋路》、《邊境之書》、《旅人與戀人》、《歡愛》到《遺事八帖》,彷彿是他一路走來的心境時序,最後以《遺事八帖》得到二○一二年「台灣文學獎散文金典獎」,得獎完全不是他寫作的初衷或目的,但這個獎見證他四十年的堅持,他最開心的是這個獎以兩年內出版的書做為評審標準,不以人廢書也不以書廢人,不論輩分不排年齡不分黨派,多麼單純可貴。文學館前鳳凰木高可參天,季節過去,該遺忘的事就遺忘,怕遺忘的都寫在《遺事八帖》,坐在台下的我看著他領獎,慶幸他終於為自己也為台灣寫下這本書。逝去的逝去是過去的過去,未來的未來是永遠的永遠,《遺事八帖》留下了逝去的過去,寫出了永遠的未來。

一九九○年台北自立報系附屬書店咖啡座
我帶著《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厚厚的手稿去自立報社「拜見」他,從未發表過文章的我想要在他主編的自立早報副刊連載,小女子坐在他對面忍不住微微發抖,又期待又怕受傷害,多麼偉大的副刊主編啊!那時候我剛大學畢業就結婚,翻天覆地的改變只能靠寫作(認真說來只是寫字)和過去的學院生活勉強維持一絲絲聯繫。他一派輕鬆隨意翻看,完全不知我心中暗潮起伏。那是我們第一次相見,眼中完全沒有我,把緊張的作者晾在一邊,非常好奇地纏著我前夫問東問西,因為一聽到當時還是我的新婚夫婿在西非經商,就興奮得不得了,兩個男人東拉西扯聊個沒完,然後突然跟我說「下個月開始連載」,他當然也沒發現我激動到幾乎忍不住流下淚來。我的寫作之路就這樣開啟,他是位永不退休的副刊主編,只要被他認定是塊寫作的料,不管你逃到天涯海角,他就像座燈塔一路尋找照亮,一路關懷鼓勵,對我而言,至二○一二年已經整整二十三年。

二○○六年台北忠孝東路四段街頭
大雨滂沱,電話中傳來他微弱的聲音:「快來救我!」
「你在哪?」
「我不知道!」
我在大雨中尋去,在聯合文學出版社前的十字路口找到被憂鬱症襲擊的他,分不清東西找不到南北,因為他將所有的青春歲月投身台灣黨外民主運動,曾經被水柱沖擊過的痛,被電擊棒留下的燒灼痕跡,被催淚瓦斯逼出的淚,而今何在?台灣的尊嚴何在?民主的夢想何在?他一字一句爬梳出來的文字意義何在?被同志撻伐的悲哀如何療傷止痛?大雨中他像個迷路的孩子,等待母親領回家。我抱著他,在傘下,外面大雨一直一直下,我說:放心吧!從今以後千山萬水我陪你走!

二○一○年日本京都
旅途中他說:已經開始記不得很多事情。
我說:那就寫下來,從街頭到議會,把你親身經歷過的事寫下來吧!起碼讓下一代的年輕人知道你們為了創造一個充滿美夢與理想的時代,曾經怎樣努力過,記錄這些人這些事是你的天職使命。
其實這些話我已經說了再說,誤解、背叛與幻滅都不是任何人的錯,文學有時候比歷史更真實。漫天櫻花花雨紛紛,我很殘酷地要求他不要再自哀自憐,把文學當修行,拋棄心中的憤恨與糾結筆下才不會有火氣。
從抗拒到接受,他終於在二○一○年開始動筆,從白天到黑夜,不識電腦的他,像刻版畫那樣一筆一劃寫出每一篇至少八千到一萬字的《遺事八帖》,花了大約一年的時間用八篇大散文記錄他認為最不該被遺忘的人事地物,留下最值得被記錄的歷史,那是他寫給台灣的百年情書。
二○○二年義大利西亞耶納廣場
據說二○○○年與二○○一年他為了寫小說《藍眼睛》,連續兩個冬天都在義大利那個美麗的貝殼廣場和當地人一起打酒狂歡。我在隔年冬天抵達,行囊中帶著剛出版的小說《藍眼睛》,讀著讀著發現他雖然寫的是愛情小說,但他其實從來沒真正愛過!這男子多麼孤寂啊!雖然如此,沒人料到相識十二年後我會變成他的戀人、最後變成他的妻子。過去的他不知道怎樣去愛,辜負很多女子的愛,得知我恢復單身整整猶豫了一年才開始寫情書,第一次約會躲在街邊樹叢後面等我,因為他太害怕失去我這個「哥兒們」般的老友,又怕錯過這段因緣,痛苦到三天三夜難眠,來見我時兩眼布滿血絲滿臉鬍渣未刮,憔悴而亢奮,彷彿抱著必死的決心上戰場。時光流逝青春不再,我們相知相惜就是老天給予的補償,文學為媒,知心為伴,嶄新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中場休息〉
為了這篇序和照片配圖,他跟我勾勾纏好久。我說這樣到底算自肥還是自殺?有的讀者很討厭作者這樣整天曬恩愛,影響銷售怎麼辦?況且〈臨場筆記〉一文幾乎是為了《遺事八帖》而寫,若讀者誤以為只是搪塞了事,會損及本人名譽。但他老人家就是喜歡,並堅持內文要搭配我拍的照片,完全符合摩羯座O型作風。為答謝大家對我們夫婦的厚愛,接著就來說說這本新書《最美的是 霧》。

〈下半場〉
二○一四年馬祖離島南竿
為了常常能去日本福岡找王孝廉老師喝酒聊天,我們和苦苓編了一個藉口,只要有人出新書就送去給老師,然後相約結伴來趟五天四夜的福岡周邊之旅。二○一四年苦苓出版新書《我在離離離島的日子》,王老師剛好返台,我們直接約在馬祖相見,由苦苓帶隊,重遊他書中的離島東莒。他們先出發,我們隔天被大霧困坐松山機場,等了將近八個小時才候補上機。飛到南竿還是大霧,他們被鎖在另一個離島東莒,交通船停航,十五海里之隔猶如天涯海角,牛郎織女遙遙相望,一心盼著雲開霧散,等了三天,試過各種交通工具,見不著就是見不著。簡訊像燕鷗飛翔往返於手機之間,阿義寫下:
「島那方來簡訊:他們夜見有『藍眼淚』美稱的星砂海景,猶如極地光流……我所困身的南竿只見霧氣一朵一朵飄過民宿前方磊峻的山壁稜線,灰濛濛的銀亮,像一首詩完成前突兀的折斷思緒……。留著魯迅般鬍子的老友笑說與詩人前輩向明先生酒聚,曾在一九六六年駐防此間的詩人形容:
最美的,是霧。
最美的,是霧……詩人向明如是說。」
阿義非常喜歡這句詩,就去跟向明大哥討來當書名,向明大哥還寫了一首〈最美的事物〉相贈。
霧這麼遠這麼近,思念這麼遠這麼近,幸福這麼遠這麼近,旅行與生活不也是一個填空題,什麼都可以填進去。這些年我們一起走過很多地方,那些深深淺淺遠遠近近的心情他都一筆一筆描繪下來,用他圖像式的思考模式轉換成行雲流水的文字,記錄在《最美的是 霧》書中,是一本心情遊記。

二○一五年桃園國際機場
創作四十年來,他天天守著一方小桌,奮筆疾書,至今仍不會用電腦,一筆一劃像從前畫漫畫那樣用心刻出來。喝茫了、累壞了睡醒再寫;出外旅行怕吵到我,隔天跑去旅館附近的咖啡館繼續寫。我們結婚不同居,一寫完文章,午夜的傳真機就「答答答」傳來他刀刻般、又帶著稚氣的字,一張又一張,像睡前虔誠的祈禱文。
他是這般虔誠地對待寫作這件事,全心全意,是他最初與最終,最快樂與最痛苦的救贖。
芥川龍之介在大正五年二月寫過一篇〈孤獨地獄〉,敘述一則從母親那兒聽來有關東京某禪寺主持禪超的故事。禪超提到佛說除了根本地獄、近邊地獄,還有第三種孤獨地獄。「不論是山間曠野、樹下空中,幾乎隨處都可以突然出現。也就是說,照目前的這種境界,每一刻都是無常的,地獄般的苦難可以隨時現前。我在兩三年前,就已經陷入這種地獄了。對任何事都不會產生持久的興趣,因此我總是從一個境界轉到另一個,惶惑不安的生活著。當然,我也逃不出這地獄的箝制與苦難。只要這種情況持續不變,就會感到痛苦不已。」
芥川說自己在某些心境上格外關注孤獨地獄這類故事,將自己的同情心投注在他們的生活裡。關於這點,芥川說:「我並不否認,在某種層面上,我也是一個飽受孤獨地獄折磨的人。」
阿義和禪超、芥川一樣,也是一個飽受孤獨地獄折磨的人,在躁與鬱之間來回徘徊。孩童般的純真,潔癖般的固執。有時似水柔情,有時如火猛暴。得意時難掩自戀,傷心處顧影自憐。他把這條別人眼中看似天賦異稟、才華洋溢的康莊大道,走成高低起伏、劇烈震盪的崎嶇道路。他不會累別人只會累自己,孤獨地獄不召自來。但我不確定他是苦還是樂?他彷彿已經把這種不知何時將偷襲而來的孤獨與痛苦,當成一種身為作家的宿命。
這個時候除了寫作、旅行,他最需要的就是陪伴,就像他很少錦上添花,常常雪中送炭一樣,他需要很多關懷與擁抱,話雖多,真心的渴望卻說不出口,只好從文字當中取暖,讀者也從文字中得到他的真情實意。
此刻我們正飛往希臘,他一直想帶我去愛琴海旅行,非常堅定的意念,對他而言,每一個許諾再艱難也要美麗地完成。與他相識二十餘年,從讀者、文友、戀人到妻子,一路陪他看花、看霧。
人生初老,霧裡看花,最美。
20150520

目次

【推薦序】臨場筆記◎曾郁雯
卷一‧擬態山水
閩東潮
美麗更美麗
鳥以及島
高山抑止
鹿谷緋櫻
回去尖石
島之異國
噶瑪蘭
最美的,是霧
赤道細雪
秦時明月漢時關
日月西湖
陰晴北京
卷二‧隱匿應答
簡訊
月歌
隱匿應答
鸚鵡螺
詩社從前
魚雁
達觀
虛實的邊緣
最初的陳列
卷三‧每扇窗都向海
嬰兒之眸
每扇窗都向海
COSPLAY
心肝寶貝
少年西門町
妻子的京都
逆旅
十七夜
卷四‧子夜貓頭鷹
簽名書
歲除讀心
我的新文學史
今生
子夜‧詩
千年觀音
【後記】文字生活
【附錄】以文字留下真心──專訪林文義◎盛浩偉

書摘/試閱

【內文節選一】(選自卷一「擬態山水」)
最美的,是霧
花崗岩堆疊的聚落,初夏竟如秋……
餐鋪落地窗外一叢百合花,在這北方島群竟然綻放出頑強的意志,那靜謐的瘦長枝莖遂有青竹的錯覺,異常美麗之凜冽。無語的呼喚,喇叭形態昂揚著高音的挺拔,花呼喚著這條鋪著型式不一的岩片小徑,巷道轉角處,就是潮汐接岸的,海。
我必須坐困在這霧鎖雨濕的島嶼邊緣,喝著老酒,些微躁慮地等著船期渡海到南方的另一島鄉;這裡的老朋友們倒是氣定神閒的邀酒勸食:安心,他們在那兒不缺陳高和海鮮,您就隔海對酌吧。五月霧季,船不開,臺灣飛機不來本是尋常啊!老朋友唇留小鬍,像極了:魯迅。
去年(二○一三)九月初,詩酒節在離此七十公里外,稱之「國之北疆」的東引島;我和一群詩人老友,就從入夜微雨的基隆港西岸碼頭登上臺馬輪,夜航北上。太平洋全然在無邊無涯的黑暗中,五千噸的交通船低吼著沉定的輪機聲響,猶若百人大樂團不歇地賣力演奏,何以成眠?向來就是夜醒者之我,索性半坐半臥於下甲板的舷畔,看著船體下端的浪潮……堅硬的鋼鐵切割過柔軟卻強韌的海流,黑暗中軋軋然裂帛般的白浪……
單調、純粹的渡海夜航。
濛濛亮的黎明,彤色漸褪夜暗……小小的島我時而思念,浮海隱約地挪近了。
詩酒節之夜,意外地有幸和秀異詩人李進文交換吟詠對方的詩作,詩題:東引。貼心的他明白此地於我是長年的親炙與些許情怯,就在入晚歌者胡德夫幽雅的鍵琴伴奏下,我唸起李進文之詩──

如果島上八月就落葉
該不會秋天對什麼誤解

小油菊花漫山遍野
像愛,綻放最前線

東湧陳高搖晃今夜
黑尾燕鷗叫著沒醉沒醉

野薔薇是孤高的仙
站在國之北疆舉杯

遠的是東引,近的是東莒。我所殷切等待的是船渡東莒,相知疼惜,久未相見的作家老友二人亦是隔海召喚我之前去。很多年未詩之人反而寫了一本:《我在離離離島的日子》彷彿一段時間的放逐自我,身心安頓;去年方從日本福岡西南學院大學退休的前輩作家,就在初秋季節的異國歡聚時,言之能否翌年相約:馬祖同旅?果真應諾,卻是一水之隔,浪激霧困,暫難與會。念及他的名著:《船過水無痕》此時潮湧無船,徒然矣!
島那方來簡訊:他們夜見有「藍眼淚」美稱的星砂海景,猶如極地光流……我所困身的南竿只見霧氣一朵一朵飄過民宿前方磊峻的山壁稜線,灰濛濛的銀亮,像一首詩完成前突兀的折斷思緒……。留著魯迅般鬍子的老友笑說與詩人前輩向明先生酒聚,曾在一九六六年駐防此間的詩人形容:
最美的,是霧。
最美的,是霧……詩人向明如是說。雨和霧的夜晚,留學習畫於西班牙的夫婦遂開著休旅車帶我們環繞整個南竿島,那般決絕的斷言:一定可以看見「藍眼淚」星砂夜海……沒有看見,倒是抵達了靜美的津沙古厝聚落,畫家幽然地提及這是他的誕生地。
畫家夫人也是畫家。牛角村民宿的夜讀爾雅版的詩畫集:《向島嶼靠近》。窗外微雨卻不沾衣,推門外出到可眺遠海的大露臺,夜霧綿纏的絲帛觸感;一種清新的、潔淨的輕寒,女詩人著筆的是這羅列的島鄉,女畫家顏彩深邃著潮汐與貝殼的情愫……多少美麗的組合。
明日是第三天了,如果依然船不開航,飛機不從臺灣來,是否我們依然要隔海一水,相互等待?霧鎖島群,如何向島靠近?十里之隔竟比天涯海角還要遙遠……最美的,是霧。我又想起向明先生的句子,只是形容,不是完成的詩行,卻比詩更像詩。那麼請容我踰越的試筆延伸──

困我於島不是大海
一枚乾涸貝殼
眠間傾聽的耳朵
那是隔水思念
耽美的從前早遺忘
最美的現在還是霧……

【內文節選二】(選自卷二「隱匿應答」)
最初的陳列
越過花蓮木瓜溪,地上歲月又老去幾分?隔離千山萬水的中央山脈,嘉南平原的原鄉和此時花東縱谷的家園,前是記憶今是安頓;祈願靜謐的,沉定的,文字如種植般堅貞。

臺北外雙溪一九八一
作家妻子是音樂家,主修提琴和作曲。
三十年前的臺北士林福林路還是近郊,眷村群落在幾條狹隘、迂迴的窄巷兩邊,據說是總統官邸侍衛隊的宿舍所在;內外雙溪的小河從故宮博物院、東吳大學那端清淺地流了過來,走過橫跨河上水泥橋就是雨農路。
雨農。多麼富有詩情畫意的路名,想像:勤耕的農夫穿著沉甸的蓑衣,在濕濡的雨中弓身插秧或施肥,為生民培育糧食的勞苦,美麗而勇健的大地之子……彼時,少人知悉「雨農」二字根本不是向農夫致敬,而是紀念一位在四○年代中國抗日戰爭時,善於剷除異己、殺人不眨眼的特務首腦:戴笠,另號:雨農。
年輕時蒙難的作家住在附近,不知道心裡是否五味雜陳?初訪他的家居前通了電話,福林路幾號?說了地址後,特別聲明門口掛著畫上小提琴標記的牌子──妻子在家教音樂。抵達時,這才發現此地並不陌生,高中年代曾在對面的私立學校混過,那時何等叛逆,故意與極力反對我習畫的父親過不去,插班考試明明能夠唸公立高中,卻拿著成績單到私中報到;很感性的,因為依山傍水的校園開滿杜鵑花。
時報文學散文首獎,原題〈獄中書〉被要求改名為〈無怨〉……作家淡然地說,微笑著燃起菸來。我們閒散漫遊在夜市沸騰的鍋氣與食味、店家吆喝和食客喧語之間,常常就是這般地相約閒散漫遊市井,少談文學,彷彿心有靈犀的直覺:文字是生活的必然而非偶然,書寫和閱讀吧,抵達靈魂最深邃的某個角落,猶若作家曾經引用過卡夫卡的名言──

是一隻從黑暗中伸出,向美探索的手。

有一次的夜酒,倒是談到他在散文之前的譯書:《黑色的烈日》(Darkness at Noon)原著者是匈牙利猶太裔作家:柯斯勒(Arthur Koestler)。小說彷彿自傳,敘述一個老共產黨員在歐洲從事祕密活動,被逮捕受審判的經歷……曾經蒙難過的作家翻譯比他早生四十年一樣蒙難過的作家,譯筆的過程中是否多少因感身受而沉鬱、悲涼?敬他一杯酒,其實是不捨的怕引起他昔憶重返的憂傷;只是純粹的一本書,譯者和作者竟宿命等同。
我還清晰記得初訪時,小提琴標記的指路,想是妻子的琴弦,安頓了作家的美麗與哀愁。
花蓮一九九四
彼此約定,午後四時的花蓮機場。他從臺中過來,我從臺北過去,我臆測的航程是從蘭陽平原出海,沿著海岸線飛行,他則要穿越大甲溪直至源頭接立霧溪東飛,皆是三千米的峰頂。
他說:我沒去過花蓮。
沒去過花蓮,卻一直關心那位不曾見過面的散文作家。能夠寫出雄渾氣勢,運筆如大河山巒的秀異作家,卻去參選省議員了?這個九○年代的臺灣是怎麼回事?作家逐漸棄筆?
塞車的臺北市區,計程車插滿了市長候選人的小旗幟,司機老大連珠炮一樣的抨擊執政黨,我則由於時間緊迫,腹間隱隱作痛,索性閉上雙眼,左手抓著的皮包滾到座椅下端。
塞到民權東路、敦化北路口綠燈一下子換成紅燈,耐不住性子,我說要下車,司機老大說:我幫你趕吧!用力踩油門。兩側湧上的車子緊急煞車。喇叭聲大作,交通警察的臉很長。
喘過長長的氣,航機已穿過雨雲,在無涯的棉絮上水平飛行。我也很久不曾去花蓮了,想到花蓮總是多少會怦然心動,好像一種生命中難以承受的負荷、絞痛之時,就會想去花蓮……。
把這種想法告訴住在花蓮的作家,他回信說:花蓮治療了你們的負荷、絞痛,那麼誰來治療創痕累累的花蓮?
作家帶領群眾去包圍紙漿廠,抗議水泥廠,被指為「有心分子」。我在報紙的地方版上見到作家,心中總是一種溫熱卻又摻雜著辛酸。
機窗外是蘇花公路,迂迴如細髮般的銀線,顯然逐漸降低高度,後座兩個日本人指著壯麗的清水斷崖,不禁輕呼的讚美:真是綺麗啊!航機猛然急墜,所有的乘客有所騷動,機長把航機拉平,忙說:剛通過一段不穩定氣流……五分鐘後在花蓮北埔機場落地。
在花蓮長住的作家,今晚的募款餐會,要替花蓮爭取、說話。忽然想到他所寫的兩本散文:《地上歲月》、《永遠的山》那份令人感心的暖熱。如果作家只是一直守住書房,也許這就不再是作家特有的質性了,夢終究不能只是文字。
太平洋灰茫蒼鬱的海水拍擊著花蓮海岸,航機在海灣上繚繞了個大圈,然後筆直地降落長長的跑道,穿過兩旁停駐的虎鯊型戰機以及微霧。
臺中來的朋友已經在機場外抽菸、等我。
【內文節選二】(選自卷四「子夜貓頭鷹」)
今生
曾經書寫過的文字,其實早就遺忘。
最初是如何立意書寫,應該啟蒙於閱讀。
湮遠的七○年代,表面噤聲、沉寂,內裡花開絢爛的副刊、雜誌、書籍,哲學、藝術、文學……悄然、靜謐地,水似抒情地開始潛移默化的浸潤少年孤獨之心,比起凝滯、死板的國家主義唯尚的學校教育,為我推開一扇窗,窗外竟是無垠的大山大海,充滿無限的想像。
少年愚痴、天真的開始試圖習繪、作文,是對毫無創意的教育體制一種無由的主觀抗拒亦或是私己家庭的壓力所引致的故意叛逆?許是自我倦於勤讀,服膺於現實裡必然遵循的學校養成體制,卻替代以深愛的文學和藝術做為此後的人生,榮辱相與的過往終是值得感謝。
近時有人慎重問及可曾悔憾?我答以:不會後悔,只是多少有著遺憾。遺憾的是現實人生,不悔的是眷戀至今的文學一生;這也可能是自我認定是僅有做好的一件事,現實諸般一片荒蕪。言之「文學一生」自有些微感慨,終究六十初度已是事實,不必神傷亦不須自棄,歲月曾經美麗、肉身曾經青春已然足夠。

是誰,將我遺忘的最初招魂般喚回?蓄意忘卻的以及實質遺忘的,竟被重新復刻、檢視、出土……猶若千年前樓蘭古國的乾屍或者是非洲第一高峰頂上那隻被冰河凝凍的花豹。此時遺體被送上解剖檯,他們切開我的肌理,小心翼翼地分離胸前橫隔膜,搜尋到還在怦然跳動的心臟,他們可知道這心的某部分早已壞死。
值得探究我的內心嗎?我早以文字留下。不曾隱瞞,少於虛構(除了小說),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沒有灰色地帶;四十年就定義在「我手寫我心」,不須揣臆、勞神。每一個文字,每一則段落皆是我主觀的人生說法,或有偏執,或有朦昧,都是個人由衷的一廂情願。
偏執或朦昧的一廂情願。他者怎麼看,如何評比就由之自去,作者書寫、發表、合集出版之後,作品自然告別作者,陌路不再回首。文字的敗筆、失分都是種種過程,過程比完成還要美麗,其間的思索也許艱辛,就讓識者知心的各自體會,同感或異見皆是生命的圓滿。
他們奮力剖析我文字的內在,用以寫就豐實的碩士論文(注),如若願意的話,學位領受之外,我多麼祈望他們能真正讀懂我的內心,我面對殘酷、冰冷的現實,凜冽地應答。

無可救藥的浪漫嗎?確然如此。
偏執的相信理想與真情,多少自困自苦。
沒有浪漫與理想,試問:文學意義何在?
當然因之抵觸現實。那是一種人類社會與歷史長久以降形塑的固有定律,說是叢林法則、適者生存自是先哲群儒飽經苦難所深切領悟的智慧;如若明知現實中文學與藝術可能僅是稀微的心靈慰安,不必然成為生命的美感知覺生活的大部分,其實可以理解。抉擇是一座天秤,現實和理想如何找到平衡正是人類苦思、尋索的與生大病,後者永遠是一枚寒夜孤星。
愚痴、天真之我,似乎永遠不馴於現實,早就洞悉理想如此稀微、薄弱,依然眷愛不渝地試圖以文學書寫及閱讀保存一絲絲的理想信仰。於是有時我自問自答,編織文字情境並且從中獲得純淨的生命救贖。他們奮力剖析我文字的內在,年少初期十年的濫情,再十年的著力土地人民,又十年的回歸寧謐,而近十年他們洞悉了現在之我又是怎般地人生晚晴……
樓蘭古國的乾屍千年前想是青春美麗。
冰河封存的花豹怎會登臨五千米頂峰?
人與獸究竟要證明什麼?理想還是現實?
而我,卻一再以文學印證某種不馴對抗。

賽萬提斯不朽小說筆下的「夢幻騎士」,以為那轉動的風車是歌利亞巨人,如是嗎?
散文是心影錄,小說乃虛構演劇,詩是音樂和舞姿……我是讀者也是作者,閱讀他人書寫自己,前者冷靜後者狂熱,傾聽與爭辯、民主和獨裁,論文假以手術刀與明鏡,解剖之後真正發現什麼,豐饒或是空蕪還是心理學上的「人格分裂」?如果生在數百年之前,自己曾是遁山種植的農夫亦或是征戰逐野的霸主?
前世茫茫,今生逐然沉定。自嘲千年昔時也許就是佛座足下蓮花池裡一尾偷偷聽經的金魚,田田圓葉,花開如燭焰,這尾金魚莫非凡思想蛻化為人,佛陀令之以文字刑懲之今生。
猶若靜水一方,如同天光雲影,如此清晰、明澈,今生逐時留在文字中,你定能通透。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