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服裝材料學(簡體書)
滿額折

服裝材料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5 元
定價
:NT$ 270 元
優惠價
8723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服裝教材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在服裝的發展中,服裝材料已成為其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要素,服裝材料的特點以及性能對服裝設計、服裝工藝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教材主要從理論基礎和實踐上來講解,在理論基礎方面主要闡述服裝用纖維原料、織物分類、結構特徵、服用性能及紡織工藝基礎知識,還包括服裝輔料、面料的選擇應用及服裝的保養和整理等理論知識。在實踐方面主要闡述服裝材料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以及服裝面料的二次造型設計。通過服裝材料各方面的理論與服裝的實際應用相結合,以適應服裝發展的需要。

作者簡介

教授,教研室主任,自1992年開始,肖瓊瓊教授在《求索》、《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藝術評論》、《社會科學家》等核心期刊發表過多篇專業20多論文,在省報等媒體發表多幅美術作品。主持了3項省級課題和1項國家級子課題,參與了多項省級課題。編著或主編了7本教材。在湖南女子學院、湖南電子科技技術學院、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等院校授課,主要擔任《服裝設計基礎》、《服裝面料設計》、《服裝專題設計》等課程的教學,授課物件為服裝設計專業、紡織專業的學生,每年授課時數為500學時。

名人/編輯推薦

《服裝材料學》是服裝設計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本書較全面地慨括了這門學科的知識內容,圖文並茂,實用性強,各章節中開設全程實物解說和對比,特別是在針對一些主要的面料和輔料採用圖片說明方式,使其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尤其最後一個章節詳細地介紹了面料的二次造型設計的方法及其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這是其他教材所不具備的,填補了一項空白

前 言

服裝教材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在服裝的發展中,服裝材料已成為其不可或缺的要素,且服裝材料的特點以及性能對服裝設計、服裝工藝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服裝工業和服裝教育的迅速發展,對服裝專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本教材主要從理論基礎和實踐上來講解,在理論基礎方面主要闡述服裝用纖維原料、織物分類、結構特徵、服用性能及紡織工藝基礎知識,還包括服裝輔料、面料的選擇應用及服裝的保養和整理等理論知識。在實踐方面主要闡述服裝材料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以及服裝面料的二次造型設計等。通過服裝材料各方面的理論與服裝的實際應用相結合,以適應服裝發展的需要。

本書結合國內外服裝文化和服裝產業的發展對於當代設計人才的實際需求,注重系統性和科學性,對於健全我國的服裝文化體系和提高服裝設計整體實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結構體系上,一方面,本書注重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另一方面,本書更注重教材的實用性。全書共分為八個章節,包括緒論、服裝材料的原料、服裝用織物、服裝面料的介紹、服裝面料的鑒別、服裝輔料、服裝材料的洗滌、熨燙與保養、服裝面料的二次造型設計。理論部分與實踐部分相結合,盡量避免其他同類教材中出現的不足,採用圖文並茂的形式來編寫,書中大量的彩色圖例便於學生更直觀地認識不同的面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呈現了大量且全面的各種面料彩色圖例,以及面料二次造型設計實例圖片,給人以強烈的直觀感受,有助於加強概念的理解。

本書主編是湖南女子學院肖瓊瓊教授,湖南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服裝教研室主任羅亞娟老師,副主編為湖南女子學院湯橡老師、秦臻老師,參編人員有閔紅燕、李燕、廖珍、周丹、向開瑛、陳慶菊、肖宇強等老師。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時間倉促,謬誤之處還請廣大讀者朋友批評指正。

本書是從事服裝工作,如設計、營銷、管理等人員的必讀教材,更是高等院校、高職、中專等服裝和紡織設計專業的專門教材。同時,也可作為服裝業余愛好者的閱讀和參考資料。

編者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服裝材料學的意義

第二節 服裝的功能和對材料的要求第三節 服裝材料的發展趨勢和新型服裝材料

第二章 服裝材料的原料

第一節 纖維的定義和分類

第二節 服裝用紗線

第三章 服裝用織物

第一節 服裝用織物的概述

第二節 機織物的織物組織

第三節 針織物的織物組織

第四節 非織造布

第四章 服裝面料的介紹

第一節 天然纖維織物第二節 化學纖維織物

第三節 針織物

第五章 服裝面料的鑒別

第一節 服裝面料的識別

第二節 服裝面料的外觀鑒別第六章 服裝輔料

第一節 服裝輔料的內容第二節 服裝裡料與填充材料

第三節 服裝襯墊材料

第四節 線類材料第五節 緊扣類材料第六節 裝飾類材料

第七章 服裝材料的洗滌、熨燙與保養

第一節 服裝以及面料的洗滌

第二節 服裝與面料的熨燙

第三節 負責與面料的保養

第八章 服裝材料設計

第一節 服裝材料的概念及類別

第二節 面料的二次設計

第三節 面料材料的二次設計在服裝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第八章 服裝材料設計

服裝材料從遠古的獸皮、獸骨、樹葉到天然的棉、麻、絲織物以及當今的各種化學纖維織品,經歷了相當漫長的發展過程。服裝的發展也是與服裝材料的發展是同步的,服裝的功用也由最初的御寒保暖發展到今天的裝飾及展示個性為主。因此,對服裝材料的要求也是越來越追求個性化。由此看來,設計師在進行服裝設計時不再局限於款式風格的變化,更多的是將主要精力放在服裝材料的設計和創新上,以尋求新的突破,並不斷地了解和掌握服裝材料的性能以及基本的設計方法,將各種設計理念與服裝材料完美地結合,創作出藝術感更強的服裝樣式來。

第一節 服裝材料的概念及類別

一、服裝材料的概念

服裝材料是服裝的載體,所有用於服裝的原料,哪怕是一塊小石頭、木條、羽毛、金屬、貝殼、塑料、玻璃等,只要用服裝製作當中,都可稱為服裝材料。服裝材料分為面料和輔料,面料是構成服裝的基本用料和主要用料。對服裝造型、色彩、功能起主要作用,一般指服裝外層的材料。我們把構成服裝面料以外的材料均稱為輔料,如襯料、裡料、墊料、扣緊材料、絮添材料、縫紉線、商標、洗滌標志、繩帶等,它們在服裝中起到襯托、保暖、造型、縫合、扣緊、裝飾、標注等輔助作用。服裝是面料與輔料的結合體。

面料是組成服裝的先決條件和最基本要素,也是設計師的內心情感和創意構想的載體,有了面料才能言及造型和色彩。服裝的成功設計需要面輔料來支撐,而設計師在創意服裝設計中往往存在“難為無米之炊”的困惑,一些好的設計和創意有時會因面料的“不盡人意”而達不到預想的效果。雖然,服裝設計的選材範圍非常廣泛,尤其是在創意服裝設計作品中,一些塑料品、鋼絲、竹片、PVC薄膜、玻璃品、金屬品、合成橡膠品等非服用材料也能被設計師有效地活用於服裝設計作品中,如設計大師三宅一生曾用紙、硅膠等作為服裝的材料,山本耀司用木板做過服裝,如圖8-1-1所示。

圖8-1-1 木質服裝(作者 山本耀司)


但是,服裝主題材料仍然以紡織材料居多,畢竟紡織材料更自然和適體。因此,對於一塊普通的服用材料,則需要設計師具有豐富而浪漫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以及對服裝整體設計的把握能力,這也是服裝設計師不可或缺的主觀因素。


二、服裝材料的類別

服裝材料按材質及構成分為:

(一)紡織制品

織物類包括機織物、針織物、非織造織物。

繩帶類包括緊繩帶、裝飾繩帶。

線類包括縫紉線,鉤、編、織線。

纖維類包括各種天然纖維及化學纖維。

(二)皮革類

天然皮革包括裘皮、革。

人造皮革包括仿裘皮、人造革皮、合成革皮。

(三)其他制品

包括木材、石材、貝殼、塑料、金屬、骨、竹、紙、玻璃、羽毛等,如圖8-1-1~圖8-1-10所示。

圖8-1-2 金屬質感服裝

圖8-1-3 有機玻璃泡泡服裝(作者 Hussein Chalayan)

圖8-1-4 羽毛材質服裝(作者 Alexander Mcqueen)

圖8-1-5 新型塑料材質服裝(Prada品牌)

圖8-1-6 新型塑料材質服裝(Prada品牌)

圖8-1-7 新型塑料材質服裝(Prada品牌)

圖8-1-8 新型塑料材質服裝(Prada品牌)

圖8-1-9 新型羽毛材質服裝(Jean Paul Gaultier品牌)

圖8-1-10 新型紙質服裝(作者 三宅一生)


第二節 服裝材料的二次設計

服裝材料的二次設計即材料再造,是指設計師按照個人的審美和設計需求,對服裝面料、輔料進行再加工和再創造,以產生新的視覺效果,是人的智能與實踐碰撞的結果。再造意為重塑,是對現有的材料進行融合、多元復合或單元並置,從而達到材料創新的目的。首先,設計師應充分把握材料的特性,對各種材料制成服裝形成後的效果要有一個初步的設想。其次,對材料重新塑造的可行性進行審視和探索,以免弄巧成拙。同時,對材料進行二次設計還應保證具備應有的設備和技術,而往往被服裝設計師常應用的設計方法是對材料進行各種肌理的處理。

所謂肌理是指材料質地表面的紋理效果,往往以視覺肌理和觸覺肌理兩種形式出現。視覺肌理有立體的和平面的,有光澤的和無光澤的,光滑的和褶皺的之分。觸覺肌理不僅有視覺上的效果,且觸摸起來有粗糙、滑爽、涼、暖、軟、硬、輕、重等感覺。因此,設計師可以靈活地將各種不同的肌理效果用於面料的設計中,使其具有濃郁的裝飾性,以增加設計作品的內涵。

材料的二次設計是服裝設計中一種重要的語言,常用的技術和傳統工藝有:扎染、蠟染、打磨、腐蝕、打孔、釘珠、刺繡、流蘇、鏤空、嵌飾、拼接、揉搓、手繪、噴繪、衍縫、抽紗、撕裂、編織、燒洞、鏤刻(皮革、金屬)、折疊(褶皺)、做舊、絲網印等,概括起來通常有以下四種方法:

(1)加法。加法即在原有材料上通過添加、疊加、組合等形式,使材料具有豐富的層次感和肌理感。在材料上做加法式創新是創意設計中運用得比較廣泛的一種形式,常用的形式有拼貼、刺繡、珠繡、編飾、絎縫、手繪、噴繪、扎染、蠟染等。如:

·刺繡:包括珠繡、鏡飾繡(在納西族民族服飾上運用較廣泛)、飾繩(帶)繡、貼片繡等工藝。以珠繡為例,它是將各種材質的珠子、亮片釘在服裝上的一種裝飾技法,產生了服裝質感的對比,如圖8-2-1~圖8-2-12所示。

圖8-2-1 刺繡工藝在面料上的運用 圖8-2-2 刺繡工藝在面料上的運用

圖8-2-3 刺繡工藝在面料上的運用 圖8-2-4 刺繡工藝在面料上的運用

圖8-2-5 刺繡工藝在面料上的運用 圖8-2-6 刺繡工藝在面料上的運用

圖8-2-7 刺繡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Dolce&Gabbana品牌)

圖8-2-8 刺繡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Dolce&Gabbana品牌)

圖8-2-9 刺繡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Elie Saab品牌)

圖8-2-10 刺繡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Elie Saab品牌)

圖8-2-11 刺繡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Elie Saab品牌)

圖8-2-12 刺繡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Jean Paul Gaultier 品牌)

·手繪。即用紡織顏料、丙稀顏料、油漆等塗層材料在面料的表面繪製各種適合設計風格的圖形。若在真絲面料上手繪中國傳統寫意花鳥畫,服裝便具有含蓄與靈秀之美;若在土布上繪製圖騰紋樣,服裝便具有粗獷、淳樸、自然的民俗之美。因此,不同材質上做手繪裝飾表現出風格迥異的藝術效果,但不宜進行大面積塗色,否則有僵硬之感,如圖8-2-13所示。

圖8-2-13 手繪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作者 拉克魯瓦)

圖8-2-14 編飾工藝在面料上的運用

圖8-2-15 編飾工藝在面料上的運用

·編飾。有繩編、帶編、結編等表現形式。編飾的材料極為廣泛,既可選擇梭織和針織面料,也可選用皮革、塑料、紙張、繩帶等。由於對材料的加工方法的不同,採用的編結的形式不同,因而在服裝表面所形成的紋理存在著疏密、寬窄、凹凸、連續、規則與不規則等各種變化,使面料的表現語匯更加豐富,如圖8-2-14~圖8-2-23所示。

圖8-2-16 編飾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Dolce&Gabbana品牌)

圖8-2-17 編飾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Dolce&Gabbana品牌)

圖8-2-18 編飾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Jean Paul Gaultier品牌)

圖8-2-19 編飾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Jean Paul Gaultier品牌)

圖8-2-20 編飾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Jean Paul Gaultier品牌)

圖8-2-21 編飾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Jean Paul Gaultier品牌)

圖8-2-22 編飾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Missoni品牌)

圖8-2-23 編飾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作者 Andrea Jiapei Li)

·絎縫。具有保暖和裝飾的雙重功能,即在兩片面料中填充人造棉後輯明線,其紋理可以形成各種幾何圖形或花形紋樣,能產生風格各異、韻味不同的浮雕效果,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如圖8-2-24~8-2-25所示。


圖8-2-24 絎縫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作者 瓦倫蒂諾)

圖8-2-25 絎縫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Stephane Rolland 品牌)

·扎染、蠟染。是我國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技術,早在秦漢時期就已流行了。蠟染古代稱之為蠟纈,是結合蜂蠟製作而成的,其形成的特殊的冰裂紋被譽為“蠟染的靈魂”。扎染是用線將布進行規則或不規則的包扎,然後進行染、煮等工序,在圖案邊沿很自然地形成由深到淺的過濾色暈效果。這兩種手工藝術所表現出的效果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和偶然性,因此,也是任何機器印染工藝所難達到的,如圖8-2-26~圖8-2-27所示。

圖8-2-26 扎染工藝在面料設計上的運用 圖8-2-27 蠟染工藝在面料上的運用


(2)減法。即對服裝材料進行鏤刻(皮革、金屬)、抽紗、剪除、撕裂、洗水、打磨、貓須等工藝手段或做燒花(燒洞)、腐蝕等破壞性處理,改變了面料原有的面貌或組織結構,從而達到一種新的視覺感受。

·燒花。是利用烙鐵、蠟燭、煙頭等在材料(如棉、麻、羊毛等天然材料)上燒出任意形狀或大小不等的孔洞,孔洞周圍就會形成棕色的燃燒痕跡,俗稱“燒花”工藝,如圖8-2-28~圖8-2-29所示。

圖8-2-28 燒花工藝在面料上的運用

圖8-2-29 燒花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作者 雪萊 福克斯)

·抽紗。即對材料的經紗或緯紗進行規則或不規則的抽取,形成虛虛實實的肌理效果,如圖8-2-30~圖8-2-32所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