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大遺址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以大明宮為例(簡體書)
滿額折

大遺址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以大明宮為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20 元
定價
:NT$ 720 元
優惠價
87626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大遺址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主要內容包括導論、 大遺址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理論思考、 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工作及其對區域經濟發展直接影響的回顧與分析、 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總體規劃實施后的階段性評價與啟示、 大明宮遺址文化產業集群優化發展分析、 大明宮遺址保護與規劃功能區經濟發展的專題探索、 結束語等七部分。

名人/編輯推薦

《大遺址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可供高等院校文化遺產、 區域經濟、 人文地理、 城鄉規劃、 公共管理等專業的案例研究教材或重要參考用書,也可作為各省、 市、 縣文物保護管理局和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的重要讀物還可作為地方政府經濟發展部門工作人員、 文化產業園區管委會工作人員、 遺址保護區域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的重要讀物。

書摘/試閱

**章導論
1.1硏究目的及意義
在大遺址保護管理中,每個大遺址都有法定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從而使大遺址的占地面積通常較大,小到幾平方千米(如大明宮遺址3.2km2),大到幾十平方千米(如漢長安城遺址36km2),甚至上百平方千米(如唐昭陵126km2)。這些大遺址占地面積數據的大小揭示了大遺址概念中暗含的區域特性。
對大遺址保護的重要意義毋庸置疑。但現實是,在大遺址區域通常存在多類經濟主體,他們都要生存和發展,這就難免出現大遺址保護行為與區域內主體經濟行為不一致的矛盾。特別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處在城市中的大遺址區域的內外環境反差加大,使得這一矛盾更加突出。這種矛盾如果處理不好,必然*終影響對大遺址可持續性的有效保護。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是尋找一種能夠有效實現大遺址保護與區域經濟和諧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在《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國發〔1997〕13號)(以下簡稱《通知》)中首次采用了“大遺址”的提法。《通知》中強調,在對大遺址的保護過程中,要正確處理文物保護與經濟建設以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關系,要求充分考慮遺址所在地群眾的切身利益,采取調整產業結構、改變土地用途等措施,努力扶持既有利于遺址保護又能提高當地群眾生活水平的產業,從根本上改變以往保護中的被動局面。中國共產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加強對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護,重視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這兩個重要文件為尋找大遺址保護與區域社會經濟和諧發展的途徑指明了大方向。
大遺址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其相互影響作用完全取決于大遺址保護改造總體規劃的制定與實施。切實可行的總體規劃方案有利于使大遺址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相互促進;反之,會使大遺址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相互制約。
本書試圖對大遺址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問題進行系統深人的規范性學術思考,為編制和實施大遺址保護改造區域總體規劃提供科學理論依據,*終提高總體規劃編制與實施的全面質量。
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模式是我國地方政府探索的一種大遺址整體保護模式。這種模式成功實施的關鍵就是要正確處理好大明宮遺址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本書試圖將規范性研究成果用于大明宮遺址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實證性系統研究中,試圖通過實證研究揭示大明宮遺址保護與區域經濟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其癥結,為西安市政府和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辦公室制定科學合理可行的對策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1.2國內外相關硏究重要進展
傳統單一的限制性保護理念難以實現對大遺址可持續地有效保護,通常使大遺址保護陷人被動局面。國內外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都強調要有新的大遺址保護與利用理念。2006年在紹興古城召開的“第二屆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國際會議”上,國內外學者達成了“所有的文化遺產保護行為都需要社區和文化遺產保護的利益相關者參與進來,只有這樣才能*終實現文化遺產與可持續發展的有效結合”的共識。2009年在無錫召開的“東亞古遺址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全體代表建議:積極爭取政府及社會各界對大遺址保護的關注與支持,將大遺址保護與當地經濟、社會、自然的發展有機結合,走經濟與文化統籌、自然與社會和諧的發展之路。國家文物局原局長單霽翔認為,大遺址保護是根據我國文化遺產資源特點提出的文化遺產保護新理念,是中國首創的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模式,這種模式在探索新時期文化遺產保護與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方面起著重要的示范和引導作用,同時也指出大遺址保護是政府多部門的共同行動,還要通過政策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到大遺址保護與利用中來。他在2007年提出了“設立西安、洛陽‘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的觀點;在2009年強調讓大遺址保護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并認為,在今后一個時期,大遺址展示與利用是*重要的課題。陜西省文物局局長趙榮對現實中大遺址保護的各種做法進行了大量調研,并在大遺址保護新理念的基礎上開展了一系列探索與實踐,2009年提出了大遺址保護與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四個結合”的新理念,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大遺址保護的四大運作模式:國家公園模式、集團運作模式、市民公園模式、民營建設模式,通過大遺址保護促進經濟發展,在經濟發展中加強大遺址保護,使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實現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等“多贏”局面。原西安市副市長段先念于2009年提出了在城市化大背景下,大遺址保護應追求“保護遺址、弘揚文化、傳承文明、改善民生”四者完美結合的新理念。孟憲民等強調“堅持把大遺址保護展示與產業調整、特色旅游、農民脫貧致富、安居工程、城鄉綠化美化、生態農業、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堅持發揮政府職能,依靠廣大群眾,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以公益性投人為主導,建立多元化投人機制”的觀點,并建議加強相關方面的管理政策建設。董效民等提出了動態保護的全新理念,并指出大遺址保護和利用所面臨的困境,把大遺址文化產業化問題提上了議事日程。
樊海強等分析了大遺址文化產業化的重要作用和現實基礎,界定了遺址文化產業的內涵和屬性,研究了遺址文化產業的形成機理和產業結構體系,提出了大遺址文化產業化的基本策略;權東計等對大遺址保護與區域經濟和諧發展的途徑進行了研究,指出建立大遺址文化產業集群是一條重要途徑,并依據產業集群理論,對大遺址文化產業集群的概念與特點、發展的基本前提條件、目標、集群模式選擇的目標約束條件、主導型文化產業的確定、各類組織的確定及功能定位、基本結構模型等問題進行了初步理論思考,還認為建立大遺址文化產業集群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規劃引導、制定政策支持體系、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必須優先到位,才能引導其他組織有序進人和多組織和諧運作,這是大遺址區發展可持續性遺址文化產業集群的關鍵。馬云超等對大遺址文化產業集群培育中的地方政府職能進行了理論思考。
樊海強等以區域現行行政歸屬為基礎,為陜西關中地區提出了由一個核心增長極、兩條主要產業軸和兩條次級產業軸組成的倒“木”字形的大遺址文化產業空間結構;權東計等對漢杜陵(雁塔)區域的大遺址文化產業集群化發展問題進行了實證研究,提出了發展漢杜陵區域大遺址文化產業的“一核、六園區”產業布局定位、基礎-策略-目標型的產業網絡體系的戰略構想,并指出了地方政府職責;馬云超等對西安四大遺址文化產業集群培育中的地方政府職能進行了定位研究;梁學成等通過對世界遺產品牌延伸開發進行研究,得出了秦始皇陵及兵馬俑世界遺產的三種品牌延伸路徑:①把世界遺產的品牌延伸到與其相關的文化產業,并使無形的遺產文化得以有形化和產業化發展;②將世界遺產的品牌延伸與旅游產業發展進行融合,包括旅游景區項目、旅游商品研發、旅游飯店、交通及旅行社等;③利用世界遺產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塑造遺產所在區域的大旅游形象,將其理念形象延伸到與遺產品牌有相似文化內涵的產品中,進而加強區域間的旅游合作。余潔等以漢長安城為例,對城郊區大遺址保護用地流轉進行了制度分析,提出了該區域應發展以文化旅游業作為主導產業的系列文化產業鏈。周冰對“西安曲江新區文化產業集群的內生機制”進行了研究,認為文化產業集群不是一種可以遍地開花的產業組織形式。在2007年10月底召開的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有一種觀點:“在大明宮建設國家遺址公園,無論對于大明宮遺址還是文物保護與規劃專家來說,都是一項沒有先例的世界性的文物保護工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長劉慶柱認為:“對大明宮這個***文物保護單位,將采取‘曲江模式’進行保護,這在國內外都是無先例的,在保護模式、方法上,運用了一種全新理念;‘曲江模式’用在曲江,文化部給予了肯定,把這個模式用在大明宮,是一種嘗試,在運行中要考慮大明宮自身的特點,不能完全按照曲江的模式做”。
1.3本硏究的總體思路
大遺址區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是大遺址保護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行為總則。經濟學理論思想與分析方法是總體規劃編制、方案優化和有效實施的重要基礎依據,其總體規劃方案及實施質量是大遺址保護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質量的重要保證。因此,本研究在對大遺址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理論進行規范性思考的基礎上,以實地現狀調查資料為基礎,以城市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博弈論經濟學、城鄉規劃學、組織運營管理學等相關理論與方法技術為依據,以關注大遺址保護改造區域總體規劃方案實施評估、方案優化及有效實施為切人點,以促進大遺址保護與區域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總體規劃方案優化及其在各功能區的有效實施為目標,對大明宮遺址保護與區域發展問題進行實踐研究,其展開研究順序為: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工作歷程的階段性回顧一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總體方案實施的階段性評價分析與啟示一大明宮遺址文化產業集群優化發展分析一大明宮遺址保護與規劃功能區經濟發展的專題探索。作者依據本思路對大明宮遺址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問題進行系統深人研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產生原因,探討解決對策,為正確處理大明宮遺址保護與區域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提出重要建議第2章基礎理論思考
2.1城市化及測度指標
關于“城市化”,中國書籍出版社《(現代漢語)辭海》(全新修訂版)對其相關概念做了重要解釋。“城市”即并列式:“城”+“市”①,“城”即城墻,城墻以內的地方②;“市”即集中買賣貨物的固定場所③。城市跟鄉村相對,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業發達的地區,通常是周圍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④。“鄉”是行政區劃的基層單位,由縣和縣以下的區領導。“鄉里”是家庭久居的地方(指小城鎮和農村)⑤。“鎮”是較大的市集。“鄉鎮”泛指較小的市鎮,是指用武力維持安定或鎮守的地方,是行政區劃單位,一般由縣一級領導⑥。“化”即改變、變化、使變化、消化、改變,強調一個變化過程。
城市化通常是指人口向城市聚集、產業向城市集聚和鄉村轉變為城市的過程。反映一個區域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標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其比重越大說明該區域的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它不僅導致區域人們聚落形態的變化,而且還導致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區域產業結構等發生巨大變化。所以,城市化是鄉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鄉村社會進步的重要表現。
城市化現象發生在城郊區域,直接表現為原有城市規模的外延擴張,如曲江新區、西安高新技術開發區、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安浐灞生態區等區域,城市化過程明顯促進了西安城市規模的擴張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城市化發生在遠離原有城市的鄉村(鄉鎮),直接表現為一個新城市的形成,如楊凌農科城就是在楊陵鎮的基礎上形成的。
城市化現象的產生是鄉村區域外部推力和內部拉力共同合力作用的結果。外部推力主要表現為相應的區域公共政策支持保障、鄉村人對城市化的需求,產業發展所需資源、資金、技術、市場的有效供給;內部拉力主要表現為城市公共服務體系的有效供給、滿足人居需求的人文和自然環境特性、房價和生活日用品價格水平。城市化過程如圖2-1所示。
圖2-1城市化過程示意圖
地理學、建筑學、生態學、統計學、經濟學、城市經濟學等不同學科都有對城市概念的界定。綜合各門學科的基本觀點,本書對城市概念的理解是:①城市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②城市是一個巨大的人口集團密集地域;③城市是具有復雜的利益目標的各種各樣的組織存在的地方;④城市以第二、第三產業為主,并與之相依存;⑤城市是一個生產要素集約化和業態多樣化集中發展的地域;⑥城市是區域經濟、政治、科學技術和文化教育發展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是空間上的密集性、經濟上的非農業性和構成上的多樣性。其中,空間上的密集性主要表現為人口、建筑物等的大量集中和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活動的密集;經濟上的非農業性主要表現為非農產業的聚集地和空間的非農業土地利用;構成上的多樣性主要表現為生產要素、生產方式等構成的多樣性和組織單元構成的多樣性。城市是經濟中心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2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