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最後的王朝:大清帝國的崛起
滿額折

最後的王朝:大清帝國的崛起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70 元
優惠價
9033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7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內容簡介 
清朝,中國歷史上最後的封建王朝,它有血腥的鐵蹄征伐和混亂的帝位之爭,也有平定三藩、攻克臺灣、澄清北疆、治理黃河赫赫業績;有太平軍、捻軍、義和團的內亂,還有鴉片烽火、甲午海戰、八國聯軍的外釁;有求存圖強的洋務運動、維新變法,更有玩弄權柄的垂簾聽政和陰鷙狠毒的戊戌政變。雲譎波詭、起伏跌宕,是一段盪氣迴腸的朝代史。
《最後的王朝》分為大清帝國的「崛起」與「衰敗」兩冊,崛起為努爾哈赤至乾隆時期,衰敗為嘉慶至宣統時期。本冊講述了努爾哈赤奠定王朝根基,皇太極完善王朝體制,順治定鼎燕京,康熙穩定海內、步入盛世,雍正建立井然的秩序,乾隆的經濟文化繁榮,勾勒出大清帝國由弱漸強的歷史脈絡,其中皇太極的巧奪汗位、順治的愛情悲劇、康熙的立儲風波、雍正的詭異登基、雍正的猝死、乾隆時的巨貪和珅等等,既有史實的敘述,又有理性的論說,讓你真正認識中國最後王朝的興盛軌跡。

本書特色
《最後的王朝》全書分為《大清帝國的崛起》與《大清帝國的衰敗》兩冊,帶你從不同角度認識大清帝國的興衰軌跡!

作者簡介

于培杰,山東文登縣人。1966年山東大學中文系畢業。為濰坊學院文學院教授,終生任教,現已退休。先後出版過《蘇東坡詞選》、《輝煌的古代音樂》、《論藝術形式美》、《美學論稿》、《藝術節奏論》等11部理論專著,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中國音樂》等刊物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以及《天王洪秀全》、《智者曾國藩》、《末代皇帝溥儀》、《兵聖孫武》等四部長篇歷史小說。

目次

楔子
一、草創歲月
二、羽翼漸豐
三、巧奪汗位
四、野心與魄力

第一章 血腥與混亂
一、鐵蹄征伐
二、祖、洪降清
三、帝位之爭
四、定鼎燕京
五、疑不斷,理還亂
六、難泯的仇恨
七、十年親政
八、母子冤家
九、西方衲子
十、悲哀的圓寂

第二章 走向盛世
一、智除鼇拜
二、平定三藩
三、收復臺灣
四、澄清北疆
五、治理黃河
六、整肅官場
七、科學與典籍
八、文字之獄的興起
九、儲位風波
十、韜光養晦

第三章 森嚴與井然
一、雍正繼位―解不開的謎團
二、抹不掉的心理陰影
三、兔死狗烹
四、獨裁之路
五、經濟舉措
六、建立井然的秩序
七、互參案
八、迷信祥瑞
九、文字之獄的蔓延
十、雍正之死

第四章 如日中天
一、乾隆身世之謎
二、勵精圖治
三、十全武功
四、六下江南
五、《四庫全書》
六、面對洋人
七、文字之獄的頂峰
八、強弩之末
九、巨貪和珅
十、所謂「禪位」

書摘/試閱

第一章 血腥與混亂

一、鐵蹄征伐
天聰十年四月十一日,對皇太極來說,是一生中最為榮耀的日子:這一天,他在文武群臣的簇擁下,祭告天地,正式登上皇帝的寶座,受「寬溫仁聖皇帝」的尊號,建國號大清,改年號為崇德。為什麼定國號為清呢?原來皇太極崇信漢族古代的五行說,五行相克,明為火,清為水,以「清」朝代替「明」朝,正蘊含著以水克火的的意思。以崇德為年號,取尊崇道德之意。
皇太極完成了從大汗到皇帝的跨越,人們常說清代是十二帝十三朝,就是因為皇太極佔有了兩朝,他既是天聰汗,又是崇德帝,而這一年,也就有了天聰、崇德兩個年號。
其實,這也是華夏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一個後來統治中國近三百年的朝代宣告誕生了!
既然稱了帝,就要有萬象更新的氣氛。皇太極諱言「女真」,諱言「建州」,在稱帝的前一年就頒佈了族名改稱滿洲的命令。滿洲原為「滿珠」、「曼珠」,語出西藏,是美妙吉祥的意思。後來漢人書寫訛傳,成了滿洲,聽起來不像民族的名字,而像地名。
不過,皇太極不是個專做表面文章的人,他沒有忘記在富國強兵方面投入旺盛的精力。他說:「自古至今,懈于治國者,國必敗;勤于治國者,國恒存。」此話是否影射明朝萬曆皇帝的怠政姑且不論,卻不愧是一切國君的座右銘,也是皇太極自己帝王事業的寫照。
當代清史專家閻崇年認為:「清朝皇帝不同於明朝皇帝,沒有昏君,沒有頑君,也沒有暴君。」他的見解是十分中肯的。清朝皇帝之所以能夠如此,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應當歸功於皇太極,是他的思想給後代提供了治國的依據,是他的品格給後代做出了行動的榜樣。
皇太極稱帝后,注意發展生產。他制訂了保護土地和牲畜的法規,嚴禁偷損莊稼,不准擅殺牲畜,鼓勵農耕和畜牧,這些政策都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同時,手工業也有較大的進步,瓷器、冶煉等方面的技術都有長足的發展。商業貿易也相對繁榮。
治軍方面,皇太極進一步完善八旗體制,同時強化武器裝備,大量製造紅衣大炮,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他說:「我國出則為兵,入則為民,耕戰二事,未嘗偏廢。」
征戰仍然是皇太極行動的主要內容。
皇太極稱帝時,朝鮮使臣參加了慶典,卻拒絕行跪拜之禮,皇太極大怒,認為朝鮮效忠於明朝而蔑視大清,當年的十二月,他就親自掛帥出兵朝鮮。朝鮮國王李倧逃到南漢山城,皇太極也追到這裡。次年正月,李倧請降,表示奉清國為正朔,向清帝朝貢,於是雙方簽訂了君臣之盟。皇太極的這次軍事行動,對清朝來說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它改變了清朝與明朝的力量對比,把本來是明朝的屬國劃歸自己的名下;同時,為日後對明朝作戰解除了後顧之憂。
皇太極的矛頭主要對準了明朝,進取路線有二,一是繞道蒙古從北方侵入中原,共三次,有人稱之為「入口之戰」;二是在關外作戰,目的是爭取從山海關進入中原。
三次入口之戰打得很順利。崇德元年五月,皇太極命多羅郡王阿濟格和貝勒阿巴泰直入長城,連克保定、安州等十六城,先後五十六戰,俘獲人畜十七萬有餘,返回時,「豔服乘騎,奏樂凱歸」,還書寫「各官免送」於大木之上,來戲弄明朝君臣……
崇德三年八月,皇太極任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岳托為揚武大將軍,兵分兩路,越過長城,在通州會合,然後向西攻掠,直達山西地界;之後東進,破山東濟南省城及三州五十多縣。時間長達半年,一路轉戰兩千餘里,俘虜人口二十五萬餘,黃金四千餘兩,白銀九十七萬兩……
崇德七年皇太極派阿巴泰侵擾山東一帶,掠人口三十六萬餘,牲畜三十二萬餘頭,獲黃金兩千兩百兩,白銀兩百二十萬兩……
加上皇太極稱帝前的兩次入口之戰,總共是五次,每一次,皇太極的軍隊都能攻城掠地,奪關斬將,縱橫馳騁,肆意擄掠,如入無人之境,之後從容不迫,滿載而歸;而大明朝廷,則惶恐萬狀,調度失措,六神無主,任人宰割……
清興明亡的徵兆已經暴露無遺!

二、祖、洪降清
再說關外之戰。歷時三年的松錦大戰,可以說是皇太極征戰史上的得意之筆。
皇太極的目的是攻佔錦州,錦州守將是總兵祖大壽。這個祖大壽,早在十三年前,就與皇太極打過交道。後金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攻打寧遠的時候,祖大壽就在袁崇煥的指揮下參加守城戰,而皇太極則參加了攻城戰。次年皇太極又一次攻寧遠,祖大壽帶了四千精兵繞到皇太極後方,將清兵擊敗。後金天命十四年,皇太極使用反間計,崇禎將袁崇煥逮捕,當時祖大壽也在場,袁崇煥的遭遇給了他極大的刺激,出於義憤,他帶了一萬五千將士離開北京,想衝出山海關,袁崇煥在獄中給他寫了一封信,將他招回;在母親的勸說下,他曾想殺敵立功贖出袁崇煥,但袁崇煥仍然慘遭殺害。後金天命十六年八月,皇太極攻大凌河,守城的就是總兵祖大壽。皇太極創造了一種新的戰術:圍而不戰。他環繞大凌河城外挖掘寬一丈、深一丈的長壕,壕外再壘高牆,牆外再挖長壕。到十月,城中糧盡,士兵只好殺馬充饑,再後來,就出現了人相食的情況。這時,皇太極勸降,祖大壽要求他作出不殺城中兵民的承諾,皇太極應允,祖大壽開城投降。皇太極十分高興,不但兌現了不殺降的諾言,而且將自己的狐皮帽、貂皮袍、白馬、雕鞍都賞賜給他。
祖大壽向皇太極獻計,自己先進錦州城,作為內應,以便奪取此城,皇太極欣然同意。
誰知這祖大壽一進錦州,便沒有了下文,原來他變了卦,率領明軍將士死守錦州城。這時皇太極手下的大臣們議論紛紛,都說皇太極上了一個大當。皇太極一連給祖大壽送去好幾封信,均無回音,皇太極無可奈何。
大約崇禎聽到了祖大壽投降的風聲,曾三次召他回京,他害怕落得跟袁崇煥同樣的下場,便找藉口拒不應召。
此後皇太極不斷率兵攻打錦州,祖大壽堅守城池,皇太極破城不得,便又多次寫信,約祖大壽會面敘舊,祖大壽一概不予理睬。
轉眼到了崇德四年四月,皇太極下了必克錦州的決心。他首先攻打錦州的屏障松山,遇到明軍的強烈反擊,傷亡慘重;又勸降,遭守將金國鳳的拒絕,皇太極無奈,只好罷兵,返回瀋陽。
次年三月,皇太極在錦州城北九十里處修築義州城,作為進攻錦州的據點,並在周圍四十里的地盤屯田,以供應軍隊糧草。義州城像一個楔子,釘在了明清兩國的交界處,嚴重地威脅著錦州。同時,用圍困大凌河的老辦法,在錦州城外挖壕壘牆,圍而不戰。這樣一來,祖大壽就只能坐以待援了,他不得不向朝廷告急。
崇禎得報,急忙任洪承疇為薊遼總督,調總兵八名,率兵十三萬,配置戰馬四萬匹,火速馳援。洪承疇是有作戰經驗的,曾經多次挫敗過李自成。這一次,他採取穩打穩紮,步步為營的戰術,將大軍駐紮在寧遠,然後逐漸推進。但這時朝廷出現了爭論,有人指責洪承疇不肯賣力,行動如此遲緩,白白耗費軍餉,崇禎毫無主見,便派職方郎中張若騏前往寧遠監軍,催促洪承疇速戰。
洪承疇無奈,只好將隊伍開往錦州城南十八里的松山。結果首戰失利,總兵楊國柱中箭身亡。但此時明軍損失並不大,第二戰,明軍有小勝,清軍多有傷亡,退兵六十里。皇太極聞之,「憂憤嘔血」,急忙親自率兵馳援。
這一次,皇太極放棄了以前圍城打援的辦法,改成了集中力量打援的戰術,將松山包圍起來,於是,錦州、松山、寧遠就被割斷了,成了三座無法互相照應的孤城。
這種格局使洪承疇大懼,恰恰在此時,明軍囤積在筆架山上的糧食為清軍所奪……
洪承疇想決戰解圍,但眾將反對,而崇禎派來的監軍的張若騏主張南逃。洪承疇一時亂了方寸,同意逃往寧遠。至此,明軍軍心動搖,敗局已定。
皇太極得到明軍即將逃遁的情報,便派兵阻擊截殺,明軍亂成一團,盔甲盡棄,慌不擇路,盲目奔突,相踐以死。總兵吳三桂、王樸逃入杏山,後來又逃到寧遠,總兵馬科、李輔明奔竄塔山,監軍張若騏從海上逃往寧遠,洪承疇本人逃遁未遂,被清軍堵在松山城內,幾次突圍,均失敗……
松山一戰,清軍大勝,斬殺明軍五萬多人,繳獲戰馬七千餘匹,鎧甲近萬件。
之後的松山、錦州之戰,是圍困大凌河場景鏡頭的重播:清軍只圍不戰,依然是挖壕,依然是壘牆,只是封鎖更加嚴密了:挖地為壕,壕上有樁,樁上有繩,繩上有鈴,鈴邊有犬。松山、錦州城中糧食吃盡了,殺馬,然後人相食……
在明軍走投無路的當口,松山副將夏承德叛變,迎清軍入城,並生擒洪承疇獻給了皇太極。皇太極又派人遊說祖大壽,祖大壽獻錦州城,再次投降皇太極。
至此,松錦大戰落下帷幕。
松錦大戰標誌著皇太極掃清了東北地區的最後障礙,奏響了清軍入主中原的序曲。
但皇太極的精彩節目仍未表演完畢,更奇妙的情節是招降洪承疇。
洪承疇做了俘虜以後,被押送到盛京。
《清史稿‧洪承疇傳》中記載了皇太極勸洪承疇投降的經過:皇太極派范文程前去勸降。洪承疇痛罵范文程,但范文程不惱火,與他談論古今大事。偶然間,屋樑上掉下一片塵土,落在洪承疇衣服上,洪承疇用手將塵土輕輕拂去。范文程將這一細節報告了皇太極,說洪承疇肯定不想死,他能愛惜自己的衣裳,怎麼能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呢?
於是,皇太極便親自去看望洪承疇,一見面,就把自己的貂裘脫下來,披在洪承疇身上,關切地問:「老先生不覺得冷嗎?」洪承疇大為感動,稱皇太極為明君,叩頭請降。皇太極大喜,賞賜他許多禮品,並設酒宴款待他。
部下有人問:皇上為何對洪承疇如此優厚?皇太極問:我們奮鬥了數十年,是為了什麼?部下答道:為得中原。皇太極說:這如同走路,我們都是瞎子,現在得到了一個嚮導。
皇太極招降洪承疇,眼光是長遠的,手段是高明的。
需要提及的是,世傳招降洪承疇的過程中,皇太極的莊妃起了關鍵的作用,而且還演繹出「美人計」,「以身相許」的故事。關於這一點,許多文章已經做了有力的反駁,理由:一,正史無記載;二,違反清朝的後宮制度,皇帝不可能派自己的後妃去做這等事;三,雙方語言不通,如果要勸降,就須帶著翻譯,而有翻譯在場,美人計如何施展?編造故事的人有些粗心,忘記了這一重要的環節。因此,所謂「莊妃勸降」,純屬子虛烏有。

三、帝位之爭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夜,皇太極突然撒手人寰。白天他還在處理政務,沒有任何病恙的跡象。
由於死因不明,有人便懷疑是他的異母弟弟多爾袞害死的。理由一,當年皇太極等四大貝勒逼迫多爾袞的生母阿巴亥殉葬,在多爾袞的心裡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最終進行了報復;理由二,從後來事態的發展看,多爾袞把持了朝中大權,是最大的獲益者。但懷疑僅僅是一種邏輯推斷,不能作為證據,多爾袞有無暗殺皇太極的機會?他是通過何種方式作案的?有無同謀?我們找不到任何可靠的文字記載。
有人認為皇太極死於過度疲勞和喪親之痛,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皇太極一生戎馬倥傯,奔波勞頓,稱帝以後勵精圖治,宵衣旰食,可謂日理萬機,這使他的健康狀況逐漸下降。五十歲的時候,他最寵愛的宸妃病逝,當時松錦大戰正激烈地進行著,皇太極得報,竟當即離開戰場,驅馬火速趕回盛京,但回到皇宮時,宸妃已經死去,皇太極大慟,號哭不止。此後數天,朝夕涕泣,心神恍惚,語言錯亂,竟至昏迷。皇太極死時是五十二歲,離宸妃去世只有兩年,這與他的悲切心境是分不開的。
宸妃是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名叫海蘭珠,她嫁給皇太極時已經二十六歲了,皇太極封她為「關雎宮宸妃」,「關雎」一詞見於《詩經》的首篇:「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一首愛情詩,足見皇太極與她恩愛之深。
對於皇太極一生的功績,《清史稿‧太宗本紀》作了如下評價:「允文允武,內修政事,外勤討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這段文字較為恰切,沒有誇張粉飾的成分。
皇太極死前沒有指定皇位繼承人,大概是覺得自己正值盛年,不必過早考慮這件事,而他死得突然,來不及部署後事。不過,皇太極在世時,已經顯露出某些傾向,那就是對長子豪格的器重和偏愛。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對八旗做了許多調整,到晚年,他與豪格加起來,擁有一百一十七個牛錄,成為八旗中實力最大的一支;多爾袞三兄弟是九十八牛錄,數第二;代善和濟爾哈朗有九十六牛錄,而他們兩人又是倒向豪格一邊的。造成這種格局恐怕不會是偶然的,而是有意為之,我們有理由說,皇太極有立豪格為繼承人的意向,儘管這種意向還沒有變成決心和行動。
現在,擁有王位的是七個舉足輕重的人物: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穎郡王阿達禮,他們當中,豪格、濟爾哈朗、阿濟格、多爾袞更為重要。因為在前一年十月,皇太極將裁決庶政的大權交給他們四人。而在四人之中,最有希望入選的是豪格和多爾袞。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三十五歲,文韜武略兼備,戰功赫赫,封和碩肅親王兼掌戶部事,有上三旗(兩黃旗和正藍旗)的擁戴,同時也取得了鑲藍旗旗主鄭親王濟爾哈朗的支持。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是「倡謀出奇,攻城必克,野戰必勝」的名將,封和碩睿親王,他本人是正白旗的旗主,兩個親兄弟阿濟格和多鐸當然地站在他這一邊,而多鐸又是鑲白旗的旗主。
串聯、遊說、拉攏、勸進、盟誓,在兩個派系之間緊張地進行著……
兩派勢不兩立,以致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八月十四日,也就是皇太極死後的第六天,一場皇位爭奪戰便打響了。這天黎明,兩黃旗大臣在大清門盟誓,堅決擁護豪格繼承皇位,一面命令兩黃旗禁軍持戈張弓,環衛崇政殿。會議就在此殿舉行,由年紀最長的代善主持。
最沉不住氣的是黃旗大臣索尼,他搶先表態說:「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多爾袞當即以他的資歷不夠為由,令他退下。接著,多鐸和阿濟格發言,擁立多爾袞繼位。多爾袞顧及包圍會場的兩黃旗,稍作矜持。多鐸見他不表態,生怕豪格占了上風,便提出論年齡和輩分當立代善。代善卻自稱年邁體衰,說道:「先帝長子,當承大統。」
豪格原以為自己是穩操勝券的,見代善如此說,便例行公事般地假意謙虛了一句:「福少徳薄,非所堪當。」其本意是想讓眾人「堅請不已」,然後順勢登基。誰知兩白旗不買他的賬,堅決主張立多爾袞。豪格一氣之下,離開了會場。代善見狀,不願再在這個是非窩裡糾纏,也嘿然退出。
此後,是兩黃旗與兩白旗的激烈爭吵,雙方寸步不讓,皇位的問題陷入了僵局。
這時,貌似憨厚卻老謀深算的鄭親王濟爾哈朗提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方案:讓年僅六歲的皇子福臨繼位。
對於這個提議,多爾袞作出了明智的選擇,他接受下來,因為他考慮到,如果自己強行登基,勢必遭到豪格和兩黃旗的激烈反對,甚至可能引起火拼,剛剛發展起來的清王朝基業便有毀於一旦的危險;現在濟爾哈朗提出讓福臨登基,便不失時機地提出,福臨年幼,可由自己和濟爾哈朗共同輔政,等福臨年長,便「當即歸政」。他心裡很清楚,這樣一來,自己雖然未能稱帝,卻是實際上的皇帝。
再說豪格這一面,他本人已經當眾說過「非所堪當」的話,自然不好改口,現在見入選的是自己的弟弟而不是多爾袞,也就同意了。
索尼和兩黃旗本來堅決反對立多爾袞,主張立皇子,而福臨就是皇子,登基後他們仍是天子的親兵,地位不變,也就不再堅持立豪格了。
對權力圈中的人來說,這是個都能接受的,也是不得不接受的方案,無論是誰,再糾纏下去,都是自討沒趣。
六歲的福臨萬萬不會想到,鷸蚌相爭的結果,利益竟降落到他的身上。
就這樣,愛新覺羅‧福臨在群臣的隆重禮拜下,於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登上了帝王的寶座,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睿親王多爾袞攝政,以明年為順治元年。順治,取順民意,求大治之意。
在這場權力的明爭暗鬥中,有兩個人物做了犧牲品。那就是代善的次子碩托和孫子阿達禮(代善第三子的兒子)。兩人在皇太極死後,曾向多爾袞表示,擁戴他登基,他們也把這個想法對代善說了。事後,多爾袞和代善竟揭發了這件事,碩托和阿達禮以「擾亂國政」之罪被判處死刑。
這件事,多爾袞在群臣中樹立起公正無私、無稱帝之心的形象,而代善,則贏得了大義滅親的名聲。
然而,事情不會那麼簡單。這裡面暗藏著不大不小的謎團,因為多爾袞和代善的表現都有些違反常態。當時擁戴多爾袞的不只碩托和阿達禮,還有許多人,多爾袞為什麼偏把此二人掀出來?其實,在討論立新君的時候,代善「先帝長子,當承大統」的話是很讓多爾袞惱火的,他覺得因為這句話使自己喪失了稱帝的機會,於是便以揭發代善的子、孫作為報復。代善呢?心情肯定是十分複雜的,一方面,他對碩托和阿達禮擁戴多爾袞極度不滿,另一方面,處死二人,也能表明自己反對多爾袞稱帝的態度,讓多爾袞斷了今後奪位的念頭。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33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