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互聯網+汽車:人類終極的移動空間(簡體書)
滿額折

互聯網+汽車:人類終極的移動空間(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從車聯網技術、可穿戴設備的應用和汽車內飾外觀的變革等角度說明了,汽車在"互聯網+”的第三次互聯網革命中,作為終極移動空間其可定制、共用性等多個方面為讀者介紹了未來汽車所能提供的各項功能,相較傳統方式更加強調可定制化的服務,同時分析了現今汽車行業以自動(無人)駕駛和電子商務為主的革新動態,針對現有汽車產業鏈的各環節介紹了互聯網汽車時代的消費者和商家提供的可行商業模式。本書還就當今汽車領域前沿技術論述了汽車業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

作者簡介

曹芳甯女士擁有10年豐富的國際管理諮詢經驗,她2010年加入羅蘭貝格管理諮詢公司,現任合夥人。之前曾在歐洲的德 國、英國、法國、西班牙、荷蘭等不同國家從事過5年的管理諮詢工作,為眾多歐洲知名公司提供戰略諮詢方案,是亞洲經濟研究中心中心的核心成員。目前曹芳甯女士是羅蘭貝格汽車行業中心合夥人,主要領域為汽車後市場的發展、大資料行銷創新、汽車金融、汽車產業園、汽車電子及智慧等諸多領域,也是羅蘭貝格在跨 行業平臺戰略項目主要負責人之一。

前 言
——四維度解析“互聯網+汽車”何以打造人類終極的移動空間

“互聯網+”將重新定義現有汽車行業的業務模式,用第三次互聯網革命帶來的特徵——全新、高效和及時的服務替代原來低效的組織管理形式和資源配置方式,汽車產品和服務的供應者、使用者角色將被互聯網用戶重新定義。
車輛租賃行業是變革的先行者。移動計程車服務具有天然的O2O特徵,借助互聯網的線上服務和線下對接可以迅速形成閉環,使Uber、滴滴、快的等,迅速打造了“互聯網+”下,客戶、車輛擁有者和平臺提供者共贏的商業模式。共用出行和租車、拼車、專車甚至二手車交易的商業模式在互聯網共用經濟時代將成為B2C甚至C2C的傑出範式。汽車服務市場變革帶來的消費者對前端的定制化需求,在互聯網時代變得越來越容易實現,一對一的客戶服務在第二次互聯網革命(即“移動互聯網”)時代為汽車銷售和售後環節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幫助,而“互聯網+”時代將直接在前端、在製造之前,定制先行。
作為“互聯網+汽車”革命的先行者,德國漢堡的汽車雜誌《AUTO BILD》在2015年第34期的出版物中刊出了其自主設計的蘋果汽車造型圖紙。該雜誌設計的假想圖展示了蘋果汽車應該是一款能夠自動駕駛的由電力驅動的小型兩廂電動車。最近媒體也頻頻爆出蘋果公司在三藩市北部的試車場,主要試驗的車輛便是能夠帶給用戶全新駕控體驗的蘋果汽車“iCars”,如圖1所示。

圖1 iCars假想圖
(圖片來源:德國汽車雜誌《AUTO BILD》)
未來的蘋果汽車更多地將汽車逐漸進化為通過軟體操控的機器人,車上的人能夠體驗到完全聯網,無論是聽音樂、操作螢幕、資訊溝通,還是車載電影都會有全新的體驗。
其實,蘋果公司對iCars的論述和本書對汽車將成為人類終極的移動空間的定義,都對現有汽車行業進行變革和取得突破給出了新的方向,即汽車必須在“互聯網+”下,為人類營造高效、舒適、安全、便捷的駕乘體驗,創造人們工作、生活的第三空間,才能真正顛覆汽車市場,讓整個汽車行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取得新的長足進展。
本書對汽車將成為人類終極的移動空間的定義,在用戶體驗、生活改變、技術保障和行業革新四個維度給出了全新的詮釋。

移動空間帶來終極駕乘體驗
智慧化的駕車體驗顯然在我們定義的未來汽車將成為終極的移動空間過程中處於一個基礎功能的地位,同時又必須是一個不斷更新、反覆運算的過程。從車載移動終端、手持設備終端和遠端控制端的跨屏操控及互動,到可穿戴設備、全息影像成為人們駕駛車輛的工具,到身臨其境的影音、遊戲體驗,即時互動的汽車新社交,多變、可定制的汽車內外部空間佈置成為人們可以隨心、隨喜而用的服務功能,汽車作為人們移動、出行的空間,將為人們提供在此空間內的多重選擇——工作、學習、休閒、健身,提供終極的駕乘體驗,打造終極的移動空間。
汽車配套平臺打造全新生活空間
汽車作為互聯網的新埠,多資訊管道是終極空間的營養鏈。有了車輪下收集的資訊,人們可以和自己的汽車對話,享受便捷的汽車線上服務,在車內安排自己的生活行程。多重、可變的車內空間可以為乘客提供辦公、休閒、學習、健身的多種選擇,而大資料和雲存儲則能夠説明人們實現車內與車外的連接,汽車支付平臺、資訊交互系統、個人習慣喜好和信用評級等的實現,都將借此發揮作用,給出了車門的人們繼續帶來方便。擁有更多智慧操控系統的汽車將自身“手機化”,方便人們裝入口袋,參與更多的生活。伴隨著自動駕駛到來的汽車自動保養、維修、結算等,也為人們生活省去了不少麻煩。
軟硬體技術保障移動空間“終極”地位
打造未來終極移動空間的不僅僅是實體的汽車新材料或模組化的汽車零部件,資料也是構成這個終極空間的重要部分。汽車變得“耳聰目明”,需要資料從中傳遞資訊、獲取聯繫。大資料的精准定位和即時分析功能成為移動互聯時代的利器,而大資料的收集、存放、傳輸,離不開雲存儲。大資料、雲存儲保證汽車通過車載智慧設備順暢、及時連接互聯網,整個車聯網生態環境將成為汽車這一終極移動空間的重要保障。軟硬體技術就像車聯網的自來水龍頭,將整個系統的資訊傳遞到每一輛車。用戶在汽車內打開App,便能獲取來自移動互聯網的源源不斷的資訊,提高汽車的“軟實力”和移動空間的服務功能。多樣、多變、可定制的內飾外觀設計也需要強大的汽車硬體技術來保證,模組化和相容的理念也是移動空間終極地位的有力保障。
終極移動空間重新定義以人為本的汽車產業鏈
汽車作為終極的移動空間,可以作為專屬車輛進行個人定制,在汽車產業鏈的前端就要考慮到這一點,利用大資料獲取客戶消費習慣。車聯網同時對後端市場提出了終極移動空間的適配要求,開拓線上售後管道、延伸產業鏈成為不二選擇。在前端、後端都發生變化的汽車新產業鏈做到以人為本,即圍繞的核心變為如何為人們提供想要的服務,成為汽車產業打造終極移動空間的發力點。在傳統的車與人直接連接的買賣環節中,如何利用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開闢新的商業模式,B2C的作用是否如C2C般更加強大,適配新的產業模式,都是本書要討論的問題。按照用戶個人設計定制的車輛,獨具魅力,個人擁有對車輛詮釋、駕乘和交易的權利。車主開車上路,可能會遇到對這台車非常喜愛的消費者,二人便可通過簡單的交易手續,支付並實現車輛的買賣。車聯網保證汽車的每個部件資訊都能夠轉化為資料存儲在雲端,隨時調用,方便人們全方位瞭解終極移動空間的狀態和運轉資訊,充分保障汽車安全。
然而高效、舒適、安全、便捷的終極移動空間給人們提供的服務還要經受住同樣由互聯網帶來的資訊時代普遍存在的風險的考驗。不過隨著2030年人類社會步入汽車4.0時代,相信這些問題將很快得到解決,“互聯網+”將助力汽車成為人類終極的移動空間(見圖2)。

圖2 汽車——人類終極的移動空間
(圖片來源:互聯網思維車聯網)

目次

目 錄

第1章 “互聯網+”的本質 1
01 “互聯網+”=中國歷史上第三次互聯網革命 4
02 中國社會正式步入互聯網紅利時代 19
03 “互聯網+”時代,中國必將超越 21
04 “互聯網+”不等同於“+互聯網” 36
第2章 現有的汽車業體系 41
01 馬車與汽車的交替 42
02 130年後汽車業發展設想 46
03 生產製造 51
04 行銷 54
05 維修與保養 60
06 二手車買賣 64
07 汽車租賃 68

第3章 現有汽車問題 73
01 來自能源的挑戰 74
02 來自環境的挑戰 77
03 來自交通壓力的挑戰 79
04 現有汽車業汽車安全問題 81
05 經營模式問題 86
06 將來會怎樣 89
第4章 “互聯網+汽車”帶來的全新駕乘體驗 97
01 智能化駕車體驗 98
02 汽車空間內的娛樂體驗 103
03 高效便捷的服務體驗 107
04 多變的空間展示 111
05 從百度無人車看中國的自動駕駛 115
第5章 終極移動空間的平臺體驗 119
01 多資訊管道——終極空間的營養鏈 120
02 便捷的線上服務 124
03 移動大資料——打開“終極空間”的鑰匙 127
04 多平臺體驗——“終極”空間的多重形態 131
第6章 未來終極移動空間的互聯網設計 137
01 汽車大資料設計:終極空間的營造法式 138
02 終極空間的駕駛設計 142
03 智慧出行 146
04 終極的移動空間,終極的安全駕乘 151
05 省心保養 156
第7章 “互聯網+”變革空間外的配套設施 159
01 汽車銷售新模式 160
02 智慧交通系統 163
03 汽車支付功能 166
04 汽車租賃與共用 169
第8章 締造終極移動空間的核心技術 175
01 資料收集與分析 176
02 無人智慧駕駛技術 182
03 雲端資料儲存與共用 187
04 汽車硬軟體 191
05 設備相容 196
06 移動APP開發 199
第9章 “互聯網+汽車商家” 203
01 利用大資料重視客戶消費習慣 204
02 開拓線上售後管道,延長產業鏈 208
03 利用好汽車金融,創造更多利潤增長點 212
04 廠商新理念 216
第10章 終極移動空間面臨的“互聯網+”帶來的新挑戰 219
01 資料安全挑戰,空間需要私密性 220
02 監管難題——互聯網汽車如何監管 224
03 駕駛安全挑戰——如何兼顧駕駛安全和娛樂體驗 228
04 倫理道德問題——無人駕駛事故責任如何劃分 231
05 汽車錢包安全如何保障 234
06 互聯網汽車租賃事故責任如何劃分 238
07 汽車性質原因導致電商難以壯大 243
08 汽車電子安全將成為汽車業關注焦點 247
後記 251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