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運營之光:我的互聯網運營方法論與自白(簡體書)
滿額折

運營之光:我的互聯網運營方法論與自白(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9 元
定價
:NT$ 354 元
優惠價
8730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羅輯思維CEO脫不花傾情作序,業內所有相關專家高度好評
◎作者10年運營經驗總結而來的收穫與思考
◎系統總結運營的邏輯、核心技能和方法論

既有小產品破局的精益運營策略,也有成熟產品的資料化體系化運營方法
◎有燒錢得來的經驗,也有不花錢的用戶增長方法
◎含大量案例解析,堪稱來自互聯網一線的戰地筆記

老黃是從運營實戰中拼出來的,聽這樣的高手說故事,趣味無窮
他對行業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既有套路又有價值關懷能量
◎像是他娓娓道來的一段故事,接地氣,值得回味
◎助你成為行業如饑似渴想找的“好的運營”,「得之可得天下」

在互聯網行業內,“運營”這個職能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往往更需要有成熟的知識體系和工作方法來給予行業從業者們以指引。本書尤其難得之處在於:它既對“什麼是運營”這樣的概念認知類問題進行瞭解讀,又帶有大量實際的工作技巧、工作思維和工作方法,還包含了很多對於運營的思考、宏觀分析和建議,可謂內容完整而全面,同時書中加入了作者親歷的大量真實案例,讓全書讀起來深入淺出、耐人尋味。從內容的受眾來說,它既有面向初入互聯網行業的運營從業者們的具體工作方法講解和建議,又有適合3~5年運營從業者們閱讀的一些案例解析、思考方法分享,也有更適合創業者、互聯網公司高管閱讀的一些運營體系搭建、不同類型產品所適合的運營方法等更為宏觀的問題的解讀。我們希望它可以成為面向互聯網運營從業者和創業者們的一本經典讀物。

作者簡介

黃有璨
互聯網運營從業近10年,曾先後就職於美國About.com、第九課堂、新浪微米、周伯通招聘等互聯網公司,歷任運營經理、COO助理、COO等職。
現任互聯網人線上學習社區三節課(sanjieke.cn)聯合創始人。
同時為36氪、百度百家等專欄作家,多篇關於運營的文章被瘋轉,僅2016年上半年,個人所著文章線上流覽量已近千萬。小飯桌創業課堂創業導師。

名人/編輯推薦

在互聯網產品領域,產品的設計和開發有很多理論與方法,而產品的運營卻始終是一個模糊的詞,日漸被重視又沒有被足夠重視。從黃有璨開始撰寫運營系列文章開始,我就開始關注他,他是一個優秀的運營人,也是一個優秀的總結者。他所著的《運營之光:我的互聯網運營方法論與自白》從實踐的角度對運營的邏輯、核心技能和方法進行了系統總結,總結是實踐的躍升。期待他和眾多運營人一起,完成產品的閉環,融合產品的設計開發與產品的運營。

——創業邦執行總裁 方軍

 

2016年對互聯網運營崗位來說,堪比2010年對產品經理。6年前,《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與《結網》借勢出版,後面產品崗位的火爆大家都知道了。2016年剛剛過半,光是我認識的朋友,出版的運營相關書籍就不下5本,有璨是實戰中拼出來、死人堆裡爬出來的,聽這樣的高手說故事,趣味無窮。

而運營與產品這兩個“相愛相殺”的角色,未來到底誰更重要,我覺得永遠無法有定論,就像婚姻中你沒法說丈夫還是妻子更重要一樣,但,丈夫多瞭解妻子、妻子多瞭解丈夫,卻是更加重要的。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淘 寶十年產品事》作者 蘇傑

 

在我的認知中,有璨一直是以運營的節奏感和系統觀見長的。運營的節奏感和系統觀一直是被很多人或有意或無意忽視的部分,但如果一個運營要成長成一支運營團隊的核心甚至是管理者,他就必須具備這樣的能力和素質,否則缺乏規劃的運營工作是沒有辦法有層次、有節奏地展開的。非常開心看到有璨的《運營之光:我的互聯網運營方法論與自白》完成出版,在這本書裡你會看到有璨在運營節奏感上有多麼出色,希望你可以通過本書領略到運營世界中更深層次的一面。

——《從0開始做運營》作者 張亮

 

運營,對於互聯網創業公司至關重要,決定了企業的發展速度。但,它又是一件概念寬泛並且沒有標準答案的事情,不同類型的企業、不同的產品階段,所需的運營方法可能截然不同,這正是運營人面臨的很大挑戰。很高興看到作者將他10年的實戰經驗和深刻思考系統地整理成書。本書有系統的運營方法論,大量的案例解析,還有作者對於運營宏觀規律、職業價值觀等層面的深度思考,值得互聯網行業運營和創業者仔細閱讀與收藏。

——小飯桌運營VP 楊志新

 

曾經有人問過我,互聯網到底是應該產品為王、管道為王,還是運營為王。在經歷過新浪微博從千萬級用戶到5億用戶的過程,以及在創新工廠看到數以百計的項目的起起落落之後,我意識到一個重要的結論:在行業發展初期是產品為王的,因為並沒有對手;在行業發展過程中是管道為王的,因為誰佔領了管道,誰就贏得了用戶;但是,在充分競爭的互聯網領域,毫無疑問是運營決勝的。

今天的互聯網行業早已經變成了BAT佈局日趨完善、VC投資邏輯清晰、創業者只能尋找細分切入點的時代。誰掌握更強大的運營方法論,誰就能更高效地獲取和留住用戶,就更有機會獲得投資人的青睞,並最終佔領市場實現壟斷。

這也是我寫《互聯網運營之道》的出發點,也是有璨說“互聯網的下一個時代將是運營驅動”的原因。

——《互聯網運營之道》作者 金璞(@小妍)

 

在我看來,運營的工作為產品賦予了靈魂,將產品的核心價值傳遞給用戶。在流量為王的今天,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互聯網,萬事皆需流量,而運營就是流量源源不斷的法寶。看似一個打雜的角色,背後卻隱藏著規律與常識,而有璨的這本《運營之光:我的互聯網運營方法論與自白》,有他10年運營經驗總結而來的收穫與思考,非常值得一讀。

——互聯網早讀課創始人 Reynold

 

有璨曾是多個產品的運營操盤手,也是運營驅動的宣導者,是真正做事的人。《運營之光:我的互聯網運營方法論與自白》這本書,不僅有非常接地氣的運營實戰經驗,還貫穿著有璨對於運營行業的看法,我會買來多讀幾遍,也推薦給大家。

——韓敘 知名運營專家

 

書作為“慢知識”的載體,似乎正被互聯網代表的“快世界”所淘汰。當一位作者以集文成書的嚴謹,去論述看似並無章法的互聯網運營的時候,我想他一定有重要的話要說,一定有沉澱已久的心得不吐不快。何況這位作者,是我相識多年的老友有璨、量產微信“10+”文章的有璨、連續創業矢志不渝的有璨。這本書總結的,正是繁雜運營中所暗藏的運營規律與價值邏輯。心中有不變之理,才能從容擁抱變化,應對風口之變,笑看市場冷暖。這種醍醐灌頂的愉悅,是我和有璨多年來每每促膝長談的感受,也是《運營之光:我的互聯網運營方法論與自白》一書的閱讀體驗。願這道誠摯的經驗之光,也能照亮讀者諸君的前路。

——前新浪微博微遊戲產品總監、時尚App“格知”CEO 叉小包

 

當搶馬圈地的時代過去之後,隨之而來的是精耕細作的時代。無論是早期的BAT,還是京 東、小米、滴滴等新晉巨頭,當用戶量增長逐步趨緩的時候,下一階段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如何將現有流量提升效率,而優化現有流量的很重要手段除了產品以外,就屬運營。

黃有璨是運營的一把好手,除了有足夠的實操經驗,能為運營從業者提供足夠有效的方法論與技巧以外,還對行業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前瞻性。一個職業是否有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要看這個職業的未來趨勢,大趨勢是往上走的話,整個行業的從業者才能有更多的機會站在行業前沿,而黃有璨的這本書為大家提供了這方面的思考與見解。如果你對運營感興趣,尤其是如果你的職業生涯與運營密切相關,推薦你好好讀讀這本書。

——正陽公關創始人&CEO 賈大宇

 

運營好比彈鋼琴,動手敲擊按鍵,發出聲響,誰都會,但要節奏熟稔、運指如飛,就需要大量的技巧和訓練。而彈鋼琴最難的部分,往往是對音樂(服務)的感悟,對鋼琴(產品)的理解,對聽眾(用戶)的洞察。《運營之光:我的互聯網運營方法論與自白》非常妥帖地闡述了這個道理,黃有璨是我心目中的李雲迪。

——峰瑞資本合夥人 陳鳴

 

很多產品經理總希望設計能夠自轉的產品,但事實上即使規則最簡單、使用者驅動邏輯最清晰的產品,也離不開運營的策劃和支援。

有璨的這《運營之光:我的互聯網運營方法論與自白》站在運營職業的角度,由點及面地講述了運營中的許多基礎理論體系和單點突破技法。既有小產品破局時的精益運營策略,也有成熟產品維護中的資料化、體系化運營方法。

作為一個產品人,讀這本書可以從中更加清晰地瞭解,站在運營角度如何思考,如何開展工作,如何把產品的價值觀、態度、甚至性格通過運營的方式表現出來,從而進一步理解產品在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很多深層次問題。

——支付寶產品經理 張月光

 

在互聯網產品的搭建體系中,運營是最容易被低估、同時也是最容易被誤讀的崗位,由於從業門檻過低,且缺少執業標準,在產品經理文化、工程師文化甚至設計師文化百舸爭流大行其道的時候,運營往往都在埋首做著可視度有限的工作。

但是就像各個器官爭論誰才是人體最重要的荒誕故事一樣,拋開整體的成敗單論部分的得失,永遠都只是兒童式的嘴仗。運營的價值在於,它是讓一款產品從九十分到一百分的最重要的跳板,也是向團隊後端回饋產品體驗的首要入口,運營少有理論之爭,更多的是靠結果服人。

《運營之光:我的互聯網運營方法論與自白》對於運營的系統化理解相當出色,從抽絲剝繭到嚴絲合縫,從高山流水到以小見大,從思維拓展到案例解剖,這本書所寫的,堪稱來自互聯網一線的戰地筆記。

都說世上人心最難測,運營時刻要與人心打交道,不妨率先做到閱人無數,才能心中有數。

建議各位,開券有益。

——著名互聯網自媒體人,逐鹿網創始人 闌夕

 

最早的互聯網,是屬於技術的,只要別人做不到,我們做得出來,就足以在互聯網上佔有一席之地。之後的時代,屬於產品,我們說體驗為王。百團大戰,美團的勝利,則標誌著運營時代的正式到來。

然而在這個時代裡,每個創過業的人都會發現,好的運營決定了企業花錢的效率,好的運營人員卻如此稀少。有人說因為好運營是拿錢燒出來的,有人說運營需要資料敏感極強的理性,有人又說運營要拿捏用戶、感性為王。

在我認識的運營中,老黃無疑是三者兼備、一流運營的其中一員。而這本書,就像是他娓娓道來的一段故事,這段故事是他十年運營經驗的積累,既有燒錢得來的經驗,也有不花錢的用戶增長方法。帶你條分縷析如何成長為一個好的運營。

而一流運營講的故事,很好看。

——銀客集團產品合夥人 于冬琪

 

“產品”,在互聯網時代裡,被賦予了另外一個意義,它不再僅僅指代電視機手機之類的實物產品,也還包括了軟體這種互聯網時代裡的“實物”。而軟體,也不再是一個孤立的產品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軟體產品正在連接所有人……真正以人為本的產品,很難離開“運營”,甚至有時必須通過正確的運營手段才可能發揮作用。在這樣一個時代裡,運營的價值不言而喻……可惜的是正規教育體系在這方面已經徹底落後,不大可能即時有效地提供這方面的高品質教育,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全民互助學習的時代,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個古老的句子,在這個時代突然有了不一樣的光芒。

——知名天使投資人 李笑來

 

運營不全是套路,套路只是運營的“術”,運營更需要某種意義上的“道”。很多運營從業者都在追求套路、方法、技巧,但我認為運營人員更需要有充足的內涵和價值基礎在其中。有璨是我認識的互聯網運營從業者中,既有玩套路的能力,又有價值關懷的能量的一類人,而且是屈指可數的幾位能寫、能講、能做的運營牛人。所以,當他把10年的經驗集結成書是十分值得期待的。很多文章我都看過,初看接地氣,細看也很值得回味,有深刻的內涵在其中,希望大家細細品味,多多嘗試。

——三節課CEO,《產品的視角》作者 Luke

推薦序

 

認識黃有璨是因為2016年初羅輯思維從一個純粹的內容型公司學著開始運營一個叫作“得到”的APP。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一位朋友很熱心地說:“介紹一位運營專家給你,你一定會有收穫。”

於是,我見到了黃有璨。說實話,第一次見面我是挺意外的:

一是意外於他如此年輕,二是意外於他所運營的“三節課”表現出的成熟、老辣和充滿正念的氣場,三是意外於他對自己的職場未來所做出的選擇。

照我這種俗人想,這麼優秀的年輕人,又有驚人的鑽研能力,去BAT或者一個成長型的互聯網公司,一定能坐上一個不錯的職位、順便拿不少期權。但是他卻似乎想得很明白,要沿著互聯網運營的專業研究這條路走下去,並且借此開始他自己的創業。

跟他聊過一次,後來又請他給公司的同事進行過專場的培訓交流,再加上作為他長期的讀者,我逐漸理解了他的想法:

一方面,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機會在於巨大的人口基數和複雜多層的市場結構,一個產品要想擊穿整個市場,除了產品技術的驅動之外,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公司是否具備積極多樣的運營能力,能否對複雜的用戶行為進行回應和引導。看看那些少數國際化成功的中國公司就知道,越是在需要強運營的產品類型中,中國公司就越具有優勢。因此,中國互聯網公司必然催生出全球最優秀的運營人員。請注意,這裡所說的“最優秀”,並非指常規的硬條件,而是指一種主動或者被動形成的積極、多變、擅長應對複雜環境的能力。

另一方面,黃有璨選擇了一個最能發揮他本人優勢的切入方式。讀一段時間他的文章,讀者往往會從他的文章裡感受到遠遠超出他的年齡和閱歷的見識與思維方式。毫無疑問,他是一個非常善於學習、而且掌握了學習方法的人。我的另一位朋友,知乎大神采銅曾經提出過一個概念,叫作“思維的腳手架”。在我看來,黃有璨就是一個在運營體系的研究方面搭建起了“思維腳手架”的人。市場上發生的風吹草動,在別人那裡也許是談資、也許是八卦,但是到了黃有璨手裡,往往就會被庖丁解牛一般解構開來,然後分門別類地架構在“思維腳手架”裡,成為重新認知一個事件、一家公司甚至一個行業的素材。

這樣的能力,只是去做一個大公司的運營人員肯定是浪費了。他確實很適合作為運營人員們的觀察者和鞭策者,爬上他的腳手架,不時地替埋頭幹活的“運營狗”們抬頭看看路。

也許有很多人比黃有璨從事運營崗位的時間更長,職位也許更高,掌握的資源也許更多,但是,他不可多得的研究、總結和提煉能力,更使得他成為一位值得長期關注和交流的顧問。

現在黃有璨的研究成果要匯總成一本書,對此我堅定地認為他如果選擇通過“得到”APP來發佈他的電子書並且進行親身語音導讀更酷一些。但是,我對他選擇出書這事兒的動機還是非常理解的:作為一個年輕的直男,總要給如我之流的迷妹們創造一個簽名的地方,不是嗎?

 

羅輯思維CEO 脫不花

 

自序

 

我是從2008年開始進入互聯網行業接觸到“運營”這份工作的。那是一個“運營”這項職能比現在要模糊得多的年代,於是,在我運營生涯的前4年裡,我往往對於“什麼是運營”以及“運營該怎麼做”這兩個問題感到無比困惑。

這樣的困惑,在我從2012年前後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創業過後到達了巔峰。那個時候,我第一次開始對一款產品和一家公司的生死負責,各種壓力和問題接踵而來,於是,負責運營的我開始極度迫切地感到,我特別想要找到一種回答幫助我去把“運營”這件事情梳理清楚。

從那時開始,大概有一年多的時間,我滿世界找人討教,也結識了不少圈內的大牛和大神們。

然而我同時也發現:很多前輩高手們關於“運營到底是什麼”和“運營到底該怎麼做”這兩個問題的回答,往往千差萬別,甚至完全不同。這讓我一度更加困惑。

事情的轉折大體出現在2013年前後,那個時候,我的第一次創業接近尾聲,掛著一個“COO”頭銜的我算是從頭到尾經歷了一回把一個項目從0做到好幾萬付費用戶,好幾百萬收入,然後又漸漸死去的過程,除了運營的落地和細節,自己也算是全面經歷過了一回運營的策劃規劃和宏觀管理,開始有了一些不同的思考。

並且,借助這次創業的經歷,我得以接觸到更多不同的創業者和不同的產品,我開始發現,如果產品不一樣,“運營”作用於產品的方式,肯定也會是不一樣的。

同期,也開始有包括我的好朋友張亮在內的很多人開始系統輸出一些關於自己對於運營的理解,閱讀他們的文章和與他們的互動,也幫助我理清了更多的東西。

這之後,又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梳理和沉澱,我慢慢開始建立起了一套自己對於運營的理解。我認為,或許存在著三種不同維度和層次的“運營”。

第一種,是“微觀的運營”。在這個維度上,我們所談論的運營,更多是具體的運營手段,比如說,如何做好一個活動,如何寫好一篇推廣文案,如何做好一次推廣投放,如何管理好一個用戶群,等等。

在很多公司內部,依據產品類型和團隊分工的不同,“微觀的運營”也往往會被定義為內容運營、使用者運營、活動運營等幾大工作模組。

但如果抽象一點看,一切運營手段無非兩個導向,一是拉新、引流和轉化,二則是用戶維繫,應該講,沒有哪個產品的運營工作不是圍繞著這樣兩個目的來進行設計的。

第二種維度的運營,則是“宏觀的運營”。在宏觀層面上,我們更多關注的,是N多具體的運營手段,到底該如何被組織和串聯起來,以便更好地作用於一款產品,輔助它的成長。

換句話說,在這個層面上我們關注的應當是運營的策略、規劃和資源配置。

我也漸漸發現,對於運營的策略和規劃來說,有一些規律是對於所有產品都普遍適用的(例如“產品生命週期”理論),而另一部分,則是需要根據不同的產品類型和業務類型來進行制定和調整的。比如說電商類的產品和工具類的產品,從整體運營策略上而言,天然就應該存在一些差異。也正是這樣的差異造成了很多單一領域內的高手們各自談論的“運營”會是截然不同的東西。

而第三種維度的運營,我認為是“作為一種藝術而存在的運營”。

我在2012年那次創業期間曾經有一次讓我刻骨銘心的經歷——某一次,我們的網站改版上線,我思索良久,給我們全站的用戶寫了一封數千字的長信講了一些我們自己的思考和我們覺得應該堅持的東西,然後通過EDM發出(很多人應該知道EDM郵件的到達率和打開率都是很低的),我原本以為這封郵件會就此渺無音訊,但在它發出後的一周內,我們卻意外地收到了近百封用戶的回復。

有人說這是他有史以來第一封從垃圾收件箱內找出來居然還看完了的郵件;有人說他們被感動了,後悔沒有支持我們更多一點;還有人說他看完這封郵件後二話不說就跑到我們網站上往個人帳戶裡充了幾千塊錢。這封郵件甚至神奇到,在發出它半年多之後,我到外面去參加活動時都還會聽到有人提起它,說對它印象深刻。

那是我第一次被我的用戶們如此深深地感動,那種感覺,很奇妙。

那次經歷,加上我的更多所見所聞,讓我慢慢感覺到,除了面向資料和指標以外,運營的另一大導向,是要面向使用者,我們需要控制使用者的預期,需要建立與使用者之間的情感聯繫,還需要不斷去加深和鞏固類似的情感聯繫,不斷地打動用戶與被用戶打動(所謂用戶忠誠度,可能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得以建立起來的),等等。

《人件》中提到過:“管理者的工作不是讓大家去工作,而是創造環境,讓大家可以順利開展工作。”我覺得運營在做的事也類似,運營或許不是非要生拉硬拽地把用戶們拉過來,而是要搭建和創造一個環境,讓用戶們可以更願意來與你發生互動和玩耍。這個時候的運營,可能不一定非得是強目標和強KPI導向的。

《人件》中還有一個例子:一個員工拖著病體在加班準備方案,他的上司看到後,轉身離開了。幾分鐘後,上司端著一碗熱湯回到辦公室。員工喝完熱湯,精神一振,然後問這位上司:你的工作如此繁忙,為什麼還會有時間來做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司此刻微笑答道:你可能沒法理解,但其實這就是管理啊。

我覺得對運營來說,也存在大量類似的“藝術”,它們或許是脫離“手段”而存在的,或許只有你真的存有某些“相信”或某些特定的“價值理念”,你才能把它們做好。

在這個層次上,我常常講,運營是有“光”的,運營做好了,往往既能打動你的用戶,反過來又能讓你自己得到巨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某種意義上,我相信任何一個行業或職業,從出現、興起到成熟,中間必定會經歷一個從最早的認知混亂,到漸漸有一批人開始百花齊放、七嘴八舌地跳出來去談論它、分析它、建設它,再到最後圍繞著它逐漸趨近于有一套較為完善且大家一致認可的方法論的過程。互聯網的發展是這樣,創業的發展是這樣,產品經理這個職業的發展是這樣,運營大概也不會例外。

如果說,互聯網行業的“產品經理”這個職業在2010年之前經歷的是認知混亂,在20112015年之間經歷的是百花齊放和集體建設,那麼到了今天,行業對於這個職業的理解,已經慢慢開始趨近于統一和完善了。

相反,對“運營”來說,現在可能我們還沒能夠結束“認知混亂”的階段。

好的方面是,我們可以明顯看到,整個行業的確正在越來越重視運營,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站出來開始對於行業去輸出一些自己關於運營的認識和理解,比如我的朋友張亮、韓敘、金璞、韓利等人。我覺得這個“多元化表達”和“百花齊放”的過程是有助於整個行業和運營這個職業變得更好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這也成為了我想要寫這樣一本書的初衷。我相信,或許受困於我的經歷和水準所限,這本書一定還存在著諸多不足和亟待指正之處,但我願意相信它的意義是偏向於積極的。

除此之外,下面幾個原因,也是我想要來寫這樣一本書的助推因素。

第一,我在自己的運營生涯中走過太多彎路,經歷過太多的迷惑,在我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裡,關於運營怎麼做,都沒有人能夠指導我,我更多時候只能依靠自己獨自去摸爬滾打和野蠻生長。

然而,很多雷同的問題,我發現今天的很多運營人仍然在不斷經歷著。

我是信奉這樣一個邏輯的——

“是什麼曾經拯救過你,你很好就用它來更好地拯救這個世界。”

因此,當我覺得我經歷了很多痛苦能夠從某個坑裡爬出來之後,我會有特別強烈的意願要回過頭去盡力幫一幫那些現在還在坑裡的同學們。

某種意義上,無論寫這本書,還是與Luke

目次

第0章引言1
0.1為什麼我覺得互聯網的下一個時代將是運營驅動的?2
0.2運營這件事的苦與樂7
第1章運營是什麼?12
1.1極度不標準的“運營”13
1.2一個互聯網人,到底該如何理解“運營”這個職能?21
1.3在互聯網公司內,“運營”與“市場”的區別與關聯27
1.4如何看待“產品”和“運營”之間的關係34
第2章運營之“光”38
2.1為何超過80%的運營始終只能打雜?39
2.2身為一個運營,我最大的競爭力和“信仰”43
2.3“精益”的運營50
2.4運營的“做局”與“破局”55
2.5我做運營的3個底層工作方法61
2.6我眼中的4個關鍵性“運營思維”69
第3章運營的一些核心技能&工作方法79
3.1如何才能找到“掌控”運營指標的感覺?80
3.2一個運營必須具備的資料分析方法和意識87
3.3關於內容的運營101
3.3.1內容的定位、調性和基本原則101
3.3.2UGC型的內容生產生態如何持續?107
3.3.3PGC型的內容生產生態如何持續?111
3.3.4如何思考內容的“組織”與“流通”?122
3.4轉化型文案的常見寫作方法144
3.5為何說“標題黨”和“段子手”們都很難成為內容領域的頂尖高手?155
3.6關於撬動用戶互動參與意願的8個指導原則164
3.6.18個指導原則詳述165
3.6.2懂球帝的教科書級運營案例174
3.6.3簡書的“神轉折大賽”活動案例186
第4章運營的一些宏觀規律和邏輯198
4.1運營運營背後的客觀規律:從“層次感”到“非線性”199
4.24種不同階段的產品及其運營側重點的差異205
4.3如何結合產品業務類型規劃運營路徑?211
4.4如何搭建一款成熟產品的運營體系?221
4.5理解社區/社群的典型運營路徑和邏輯229
第5章一個運營的職業發展與成長235
5.1頂尖運營和普通初級運營的區別到底在哪裡?236
5.2互聯網運營的能力模型與成長路徑240
5.3運營人的“擇業”247
5.4我的8年運營生涯256
5.5工作三五年後,一個互聯網人的未來該在哪裡?272
第6章一個運營人的自省與思考281
6.1未來十年,互聯網行業需要什麼樣的運營?282
6.2我的運營觀和運營“倫理”288
6.3站在運營的立場上,我對互聯網行業的一些建議和思考295
尾聲一個運營人眼中的互聯網及其未來302
後記&致謝309

書摘/試閱

2015年初,發起三節課,同時以合夥人身份加入周伯通招聘負責運營

 

2015年初起,我開始通過三節課定期對外講授運營方面的課程,講課成為了我對於自己不斷進行梳理總結的最好方法。從那時到現在,我每個月至少會講兩次課,通過與更多人的交流以及三節課同學們的回饋,整個課程內容一直在不斷反覆運算和調整,這個過程成為了我不斷思考和完善自身方法論的過程。同時,在周伯通招聘大半年的工作時間內,因為必須要與競爭對手正面交鋒,我先後負責了多個活動的執行落地,它們每一個線上上都獲得了少則幾十萬多則近千萬的傳播曝光。這些活動中,幾乎每一個都需要去搞定一些高勢能的資源並通過線上的傳播進行引爆(例如要拉到某行業大佬參與月臺等),借由負責這些活動的經歷,我對於如何能夠做出來一些“空手套白狼”式的運營案例也有了更實際的感受。

 

2015年底,我們全職投入三節課,開啟又一段創業經歷

 

相比起之前在第九堂課時單憑一腔熱情就投入創業中的茫然狀態,這次創業是一次目標方向都更加明確、我們幾位合夥人也都更加成熟的創業。這一次,我最大的收穫有兩點:一是如何更加清晰地操盤和規劃一款新產品的成長;二則是關於如何從0開始組建和管理一個優秀的團隊。

 

6.1 未來十年,互聯網行業需要什麼樣的運營?

就像我在本書的開篇所提到的,我有一個感覺——從2016年開始往後的10年,運營的價值和作用在整個互聯網行業中,權重將會變得越來越大。

這個態勢,現在已經有所體現——幾乎每一周,我都會收到大量朋友給我發來消息,讓我幫他們推薦靠譜的運營,都在抱怨好的運營找不到,甚至像滴滴這樣的一線互聯網巨頭公司也不例外。

這個邏輯其實很簡單——過去10年,大家都依靠產品體驗和技術獲勝,所以運營在很多公司內部往往只需做到執行就好。而之前一個時代的互聯網公司,要麼是沒有運營(比如最早的門戶網站就是沒有“運營”這個概念的),要麼就是雖然有運營但地位很低,基本主要是幹點體力活(比如發帖、刪帖、審核、推廣執行等)。

而到了今天,各種新興產品層出不窮,很多產品的玩法都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同質化產品也越來越多,產品體驗和技術不再那麼絕對重要,“運營”的重要性突然開始凸顯,CEO們越來越需要有一個運營團隊可以根據市場動態、產品屬性和競爭對手制定出不同的運營策略與手段,更好地與用戶互動,讓自己的產品得到增長與發展。

與此同時,行業內為這一變化做好了準備的運營,卻還少之又少。就我們目前在三節課所接觸到的同學的情況來看,客觀講,互聯網行業內85%以上的運營,都還只停留在“單點執行”的階段,尚無法滿足要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可以預見的事情是,未來23年內,拋開偏執行的初級運營不談,中高級運營崗的需求將會更大,且他們的薪資也會獲得較大幅度的增長。

那麼,接下來的一個無法回避的話題必然就是:未來10年的互聯網,到底更需要什麼樣的運營?或者說,一個會在市場上被人瘋搶的運營,到底應該長啥樣?

我覺得有4點,依次來說。

(一)未來十年的互聯網更需要“能夠懂業務”的運營

2014年以前的互聯網世界,更多是大量線上工具、線上社區、電商和內容資訊平臺的世界。

而進入2014年的“互聯網+”時代之後,互聯網開始大量下沉到傳統行業中,成為各類傳統行業為使用者提供服務的重要環節。

在此前的互聯網世界裡,運營大多只需要關注線上推廣、內容維繫、線上活動幾個既定的板塊就好。但此後,人們卻漸漸發現,在很多傳統行業領域內,在很多與傳統行業結合的過程中,互聯網並不是必須要扮演一個顛覆式的角色,而是要基於傳統行業的業務邏輯,更好、更高效地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

典型的,以金融和教育為首,我在與一些朋友們交流時都會發現,所謂的“互聯網金融”和“互聯網教育”,其本質並不是互聯網,而仍然是金融和教育。以教育為例,這個時候的互聯網,可能更需要做的事是踏踏實實在教研、教務管理、招生、學習素材組織與呈現、課後社交等一個或多個環節來提供服務,改善其效率,而絕對不是一下子基於線上做出來個什麼東西就頓時把傳統教育顛覆了。

此後10年的互聯網,將會是跟更多類似“教育”這樣的領域結合得更加深度緊密的互聯網。在這樣的領域內做運營,假如你不懂業務,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比如說,一個完全不懂教育、不懂教研、不懂傳統教培機構和學校運營邏輯的人,基本不可能做好三節課的運營。而一個完全不懂搬家裝修行業,不知道每一塊的具體利潤空間、無法梳理清楚其背後產業鏈的人,也基本很難負責好58到家這類產品的運營。

只有懂行業,懂業務,你才能夠結合你的產品特色和優勢,為你的產品制定出更有效的策略,或者更有針對性地對現有關鍵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和調整。

(二)未來10年的互聯網需要更多有宏觀視角,能對產品的成長負責的運營

如果你從未獨立負責過一款產品的生長,那基本上在運營崗位上,你的思考和眼光天然是會受到一些局限的,比如說,你可能還是更多只會關注老闆的KPI如何達成。

而一個能夠真正“對產品負責”的運營,至少應該圍繞著一款產品的生長完整經歷過我們下面這張圖上的每一個環節,並持續通過自己對於具體運營策略和手段的優化、調整獲得過不錯的產出。哪怕那個你所負責的產品,事實上只是一個QQ群或一個豆瓣小組。

在這個層面上來講,我建議每一個有心成為一個優秀運營的人,都一定要想方設法給自己創造或尋找到一些“對產品負責”的實踐機會,可以是自己經營一個群或一個微信公眾號,可以是義務地去幫一些社群來負責管理維護工作,可以是工作中尋找潛在的獨立負責專案的機會,可以是業餘時間參與到別人的項目中去,不一而足。

(三)未來10年的互聯網需要更多“懂產品”的運營

這裡說的懂產品,是指“能基於運營端的實際需要給產品提靠譜需求”且“能夠參與到產品討論中,從運營立場出發來修正產品”。

在一款產品設計和完善的過程中,有一些需求是從產品端出發的,例如產品核心功能模組的設計;而另外一些需求,則是從運營端出發的,目的則是為了更好地輔助產品成長,例如為了把一些專題和內容的製作標準化、模組化提升效率的CMS系統,例如使用者激勵體系和積分體系,或者一些運營端需要的資料埋點,等等。如果是為了把產品做好,這兩類需求其實缺一不可。

但問題是,很多產品經理可能沒有參與或負責過運營,所以他們在產品設計和研發的過程中可能不太會考慮運營端的需求,即便會想到,這些需求什麼時候需要考慮、要做到什麼程度等對他們而言也並不清晰。

這個時候,如果運營能夠懂產品,能夠無障礙地與產品同學進行溝通,從運營端出發來修正一些產品的需求,對產品的發展和成長將會非常有價值。

所以,一個優秀的運營絕對不是只要懂得怎麼寫軟文、怎麼搞活動就可以了,他還需要懂些產品,至少他要能夠搞得懂“用戶、需求、場景”,要能夠從具體使用場景出發去與產品同學一起探討很多需求的成立與否,要懂得一個產品功能從構思到上線的全流程都有哪些環節,要大體知道哪些功能和需求的實現成本是較高的,哪些需求實現起來又會比較方便,等等。

具備了這些,你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內部的可能性才會變得更加開放,能夠參與到更多的核心決策中去。

(四)未來10年的互聯網,更需要能夠贏得C端使用者發自內心喜愛的運營

就像我提到過的,近些年來,隨著社會化媒體的發展,互聯網世界中的資訊傳播邏輯,正在發生著變化。

這一變化給運營人員帶來的直接影響也是巨大的。在1999年到2010年前後,互聯網運營的關注點可能都更加側重在管道建設和流量分發上。你做了一個網站,如果建立不起來足夠多的友情連結,找不到足夠多的網站跟你交換流量,在分類導航網站或上游網站上得不到足夠的露出,SEO做得也一般的話,這個網站估計要活下來還是有點懸的。

而從2010年開始至今,因為社交媒體的興起,一款產品的生命力也越來越變成了:它到底是否能夠贏得用戶發自內心的認可、喜愛,以及是否能夠讓用戶在社交媒體上願意與之進行互動。

換句話說,“用戶自發”的傳播開始越來越取代了“管道”的作用,成為了一款產品生命力的源泉。

而從現在到未來10年內,網路世界中“人”和“用戶”的力量,還在持續回歸和被放大,包括最近一年“直播”和“網紅”們的興起也是相應的產物。因此,我預計這一趨勢還會繼續維持。

也因此,未來10年的互聯網,一個更有價值的運營,一定是更善於與用戶進行互動,善於贏得用戶認可的運營,比如說,你一定需要擅長通過寫作文章贏得用戶的青睞,你一定需要擅長能夠通過策劃製造有趣的活動和事件讓用戶願意與你互動,你一定要擅長在社會化媒體中構建起你的影響力,等等。

與之相反,“管道”的價值,則可能還會有所弱化。

至此,是我關於運營人未來的一些思考,希望它也可以多少引發一些你自己的思考。

另外坦白說,上面這4點,聽起來都不太容易,如果你要問我,成長為這樣的人難不難,答案是毫無疑問的:超級無敵難。這個過程,絕非一蹴而就。

但它也一定很有趣。這種有趣,我相信你在本書前面的內容中已經可以感受到了。

這條有趣而又漫長的道路,我曾經在毫無方向的情況下走了8年,才算小有所成。我相信未來10年,必定會有更多人能比我走得更快,更好。

希望,同為運營人的你我都可以不負未來這很可能屬於運營的10年。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