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詠史詩與歷史小說(簡體書)
滿額折

詠史詩與歷史小說(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4 元
定價
:NT$ 384 元
優惠價
8733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詠史之作在中國詩史上源遠流長。東漢班固首以“詠史”標目,以詩敘史,開創體例;左思《詠史》八首以聯章組詩的形式開創一代新風。自此,詠史一體沾溉後人,創作蔚然成風。題材日漸多元,詩旨亦趨深入,“傳體”“論體”並行,純粹詠史趨向詠懷。入唐後,詠史詩逐漸大放異彩,於晚唐全面成熟,體例兼備,名家輩出。宋代詠史承晚唐余緒,求新求變,翻案出奇,終而自成一家。其後金元明清,詠史之風方興未艾,流緒所及,千又百年,魅力獨具。作為古典詩歌的體式之一,詠史詩屬於雅正文學範疇。但在傳播過程中,卻對宋元講史話本、元雜劇、明清歷史小說、明清傳奇等通俗文學創作以及蒙學教育均產生較大影響。其中詠史詩與歷史小說的關係尤其值得關注,二者雖分屬雅俗文學陣營,具有不同的文學特質,但互動頻繁,關係匪淺,二者之間廣泛而長久的互動已成為極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現象。雅正與通俗,吟詠與敘述,傳播與接受,竟成文學史上一大奇觀。如何總結其間不絕如縷的文化關係,即成為研究者面臨的問題。《詠史詩與歷史小說》即以詠史詩(以唐宋詠史詩為主)與歷史小說(以元明清歷史小說為主)為物件,探討二者在文化層面的雙向涵攝,以加深對雅俗文體關係的理解。

目次

緒論
第一節 詠史詩與歷史小說述義
第二節 詠史詩與歷史小說的文化關係

第一章 漢魏六朝詠史詩發展歷程
第一節 先秦兩漢詠史詩
第二節 魏晉六朝詠史詩

第二章 唐宋詠史詩發展歷程
第一節 唐代詠史詩發展歷程及其繁榮原因
第二節 宋代詠史詩發展歷程

第三章 唐宋詠史新變及與通俗文學關係
第一節 晚唐詠史之雅俗分野
第二節 晚唐俗派詠史詩與講史、歷史小說
第三節 南宋詠史之雅俗交融

第四章 唐宋詠“列國”“三國”詩與歷史小說
第一節 元明歷史小說發展概況及詩文融合的敘事模式
第二節 唐宋詠“列國”“三國”詩的文化特質及影響

第五章 傳播與接受(一):詠史詩的雅俗消長與小說文體的雅俗嬗變
第一節 詠史詩在歷史小說中的雅俗消長
第二節 由詠史詩之消長看“列國”系列小說之雅化
第三節 化俗為雅的文學意義

第六章 傳播與接受(二):詠史詩與歷史小說的雙向涵攝
第一節 敘事批評的構建——詠史詩在歷史小說中的藝術功能
第二節 敘事者獨特話語的建立——歷史小說對詠史詩的反向涵攝
第三節 詠史詩進入歷史小說的文學意義

第七章 個案研究(一):胡曾《詠史詩》與歷史小說
第一節 講史、歷史小說中的胡曾詠史詩
第二節 俗文學地位的確立
第三節 影響漸微的原因

第八章 個案研究(二):周靜軒詠史詩與歷史小說
第一節 周靜軒生平
第二節 靜軒詠史詩與歷史小說
第三節 “三國”系列小說嬗變視野中的靜軒詠史詩
附錄
附錄一周靜軒詠史詩輯佚
附錄二元代歷史劇中的詠史詩
參考文獻
後記

書摘/試閱

詠史詩在唐代的大放異彩,首先受益於唐詩的全面發展。每種文體本身都有其發展演變的“自律性”,詩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取得長足發展,唐人更將其推至極致“詩至唐而眾體悉備,亦諸法畢該”。“眾體悉備”,是指詩歌體式的完備與全面發展,尤其是近體詩更令人矚目。近體詩至唐代已全面發展、成熟,而唐代詠史詩從整體上“經歷了由古人律,又由律體入絕句的發展歷史,同唐詩的整體演進規律之間呈現出同步性”,尤其是晚唐時期,胡曾、周曇、汪遵、孫元晏等幾位專職詠史詩人幾乎全部用絕句進行寫作。這種體式的規範化對詠史詩的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因為近體詩篇幅有限,格律精嚴,促使詠史詩人不斷磨礪詩藝,精益求精,以達到“尺幅千裡”的藝術效果。“諸法畢該”,是指表達方式的完善。唐人已經能夠熟練運用各種藝術手法來進行詩歌創作,而詠史詩的表現手段也隨之進一步完善,實現了情、景、事、理的交融。唐詩的全面成熟對詠史詩繁榮局面的形成起到了促進作用,詠史詩在唐代的興盛,是一種水漲船高的必然趨勢。“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唐代詠史之繁榮與時代精神亦密不可分,初盛唐之昂揚、中唐之反思、晚唐之傷悼,均在詠史詩中留下了深刻烙印。初盛唐時期,國力強盛,政治開明,士人自信樂觀,具有強烈的建功期待。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他們開展了廣泛而頻繁的事功活動,足跡幾遍天下,往往親歷古跡,因而常有發思古之幽情與詠史以壯胸懷的經歷,如陳子昂《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登幽州臺歌》,李白有《蘇臺覽古》《越中覽古《登金陵鳳凰臺》等。初盛唐氣象為詩歌注入了高格與永恒話題,成為詠史詩全面成熟的重要因素。安史之亂後,大唐由盛轉衰。與之相應,詠史詩中的歷史反思意味與理性色彩逐漸增強,詩人們力圖從歷史的盛衰治亂中尋找治世良方,如杜甫有《蜀相》《詠懷古跡五首》等詩篇,之後的大歷詩人如錢起、竇常、張繼、戎昱、戴叔倫、司空曙、李益等人亦多藉詠史抒發現實情懷,貞元、長慶年間的劉禹錫、白居易、元稹、李紳、鮑溶、殷堯藩等人更以雄健之筆,創作了大量具有現實指向性與史反思性的詠史詩作,體現出士人深沉的社會責任感與現實憂患意識。晚唐時期,中興成夢,各種矛盾激化凸顯,唐王朝已是積重難返。在這個“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代,士人的憂患意識更為強烈,他們深入反思,尋求治亂之道,以求對現實有所裨補,而這種對現實的關懷及理性的思考又往往以詠史出之。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3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