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做溫暖的“老班”(簡體書)
滿額折
做溫暖的“老班”(簡體書)
做溫暖的“老班”(簡體書)
做溫暖的“老班”(簡體書)
做溫暖的“老班”(簡體書)
做溫暖的“老班”(簡體書)
做溫暖的“老班”(簡體書)
做溫暖的“老班”(簡體書)
做溫暖的“老班”(簡體書)
做溫暖的“老班”(簡體書)

做溫暖的“老班”(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價
:NT$ 239 元
優惠價
8720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共分為三輯――思考篇、實踐篇、啟示篇,思考篇呈現了作者對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的深刻剖析,提出了自己獨到的看法;實踐篇呈現了作者強大的行動力,班主任在成就學生的同時不要忘記成就自己;啟示篇呈現了作者強大的閱讀力和敏銳的反思力,書評和影評都圍繞教育展開,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作者簡介

韓素靜,河南省名師、河南省教師教育專家、濮陽市名師、濮陽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17河南年度教育新聞人物,河南省濮陽市油田教育中心語文教研員。曾榮獲“河南省最具影響力教師”特別獎,以及 “河南省最具成長力教師”。河南大學、河南師範大學“國培班”特聘講師,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培訓專家,《班主任》《教師博覽》《福建教育》封面人物,《中國教師報•教育家週刊》推介人選,被譽為“用閱讀和寫作點亮教育人生的傳奇教師”。

名人/編輯推薦

1.河南省名師、“河南省最具影響力教師”韓素靜最新力作;德育專家張萬祥傾情推薦。

2.書中既有作者一線班主任的班級實踐,又有她多年來對班級管理的思考和辨析;既有來自一線的教育故事,又有對故事進行的理論剖析。真實、接地氣,能給一線班主任帶來頗多啟示。

3.智慧、溫暖源於濃烈的感情,本書字裡行間無不流露出作者對學生的愛,對工作的愛,對教育的愛。讓我們在愛中讀懂教育,觸摸教育的溫度。

序言

智慧源於濃烈的感情

張萬祥

韓素靜是我最看重的徒弟之一。這不僅僅因為她經過多年打拼獲得了多項殊榮――“河南省名師”“河南省教師教育專家”“河南省最具影響力教師”“河南省最具成長力教師”;獲得濮陽市政府特殊津貼;成為《班主任》《教師博覽》《福建教育》等雜誌封面人物,“中國教師報新生代班主任”推介人選……也不僅僅因為她在學術上造詣很高,著書立說取得斐然的成績――出版有教育教學隨筆集《與學生一起幸福成長》、散文集《陪您走過最後的日子》、語文專著《上一堂樸素的語文課》、家庭教育專著《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還有這本已經呈現于讀者面前的班主任研究專著――《做溫暖的“老班”》。更重要的原因是她身上、心裡都有濃烈的感情。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一再強調“教師要有強烈的感情”,他說:“如果您想成為一個真正的教育者,請您首先要在年輕的心靈面前表現自己身上作為一個人所應該具有的美――這一點很重要。這裡指的不單是要體現教師以身作則這一巨大的教育力量,還要使兒童和少年懂得並感受到自己的老師在日常工作中所表現的作為一個人所應該具有的美――細膩的情感和情感素養的美,真正的教育者是一個情感領域寬廣的人,他能深刻地感受歡樂和憂愁、悲傷和驚恐、憤慨和惱怒。”對這一觀點,我深表贊同。教師,特別是班主任,他們濃烈的感情關係到祖國未來的接班人能否“成人”“成才”,關係到他們能否擁有幸福的童年、少年、青年時光,能否不斷充盈自己的心靈,能否健康成長……孩子的一切關係到千千萬萬個家庭能否幸福快樂,關係到天下父母是否對未來飽含希望……如果一位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對孩子沒有深厚的愛,甚至厭倦班主任工作,看見班級出現狀況、學生不聽話就火冒三丈,暴跳如雷,由此厭煩學生,厭煩班級,厭煩工作,這樣的教育必定會失敗。

韓素靜從事教育工作已有二十多年,成長為“最具影響力教師”“最具成長力教師”需要“智慧”,她的智慧就源於濃烈的感情。《教師月刊》“答問”欄目有這樣一個問題――“在你看來,愛學生需要具備哪些專業能力?”針對這個問題,素靜是這樣回答的:“愛學生需要發自內心的接受和認可,要剝掉所有外在的、附加的條件。也就是說,真正的愛是愛的這個人,而不是他的分數或者他的外表……”素靜總是告訴學生:“學習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分數也只是學習的一部分,快樂健康地成長才是你們的首要任務。”每次考試後,她都再三提醒學生:“不管你考出什麼樣的分數,老師都愛你。在分數和你面前,老師愛的是你,而不是分數。”這句話讓學生知道,在老師心目中,他們不是學習的機器,分數的化身,而是有情感有血肉的人。這是教育智慧,這樣的智慧,更源于對孩子濃烈的情感。

現在,素靜把她的第五部書稿――《做溫暖的“老班”》發給了我,我不禁再次被她震撼。

這本書共分為三輯,分別為“思考篇”“實踐篇”和“啟示篇”。“思考篇”展示了素靜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說真話,作為知識分子的班主任,很多時候是遵循常規有餘,而思考辨析能力不足,這就導致班主任工作極其欠缺專業性。例如,看到學生上課開小差或者看課外書,我們往往會動用班主任的權力――沒收、罰站和叫家長,而很少從專業角度去思考:他為什麼這樣?他內心是怎麼想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幫助他?……素靜在《提升專業性,避免情緒化》《規則意識,不可或缺》《教育不是為了讓學生順從》等文章中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刻剖析,提出了自己獨到的看法,明確提出這樣的觀點:作為班主任,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識,要有正確的育人觀,既要關注孩子的成績,又要關注孩子的成長;既要關注孩子的現在,又要關注他們長長的未來;既要看重知識,又要看重生存和生活的智慧。

“實踐篇”展示了素靜強大的實踐力和行動力。新班級成立的第一天,她充分利用“首因效應”,通過“四部曲”讓孩子們瞭解班級,瞭解班主任,為以後的班級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讓學生在活動中健康成長》,記述了她帶領學生開展的多種多樣的活動――“走出校門,走進自然”“走出家門,走進生活”“利用班會課,創設體驗活動”等。“快速記住你的名字”,讓孩子們多了歸屬感和安全感;“落葉檔案”,讓孩子們瞭解自己,悅納自己;“1分鐘的力量”,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到時間的力量……一次次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有了體驗,多了感悟,從而達到育人無痕、潤物無聲的目的。她給“另類”學生搭建展示的舞臺,讓不同的孩子均能獲得成就感。素靜不僅關注學生的成長,更關注自己的成長,在《變“要求者”為“行動者”》一文中,她詳細介紹了自己進行教育閱讀和教育寫作的方法。她歸納出教育寫作的“五忌”“五要”:寫作忌功利心,要保持平常心;語言運用忌堆砌辭藻,要簡單樸素;寫作形式忌流水帳,要滲透教育理念;選取材料忌又大又空,要從小處入手;投稿忌盲目性,要有針對性。素靜是用心的,她把她這些年的教育寫作歸納為三個階段:練手感階段、練思維階段、練語言階段。這樣的總結歸納,可謂是字字珠璣。總之,素靜提醒我們,班主任在成就學生的同時不要忘記成就自己。

“啟示篇”展示了素靜強大的閱讀力和敏銳的反思力。無論是讀書還是看電影,素靜都能敏銳地捕獲到跟教育有關的思考。讀了《特別的女生薩哈拉》,她提出:教師,你看到的永遠不是學生的全部;遇到好老師,孩子就可能遇到了一個美好的未來。讀了《窗邊的小豆豆》,她提出教育的首要條件是接納並尊重;教育,要給孩子留下難以忘懷的瞬間。看了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她寫下:“教育,千萬不能只剩下死記硬背,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思考和動腦。只有思考,只有動腦,學習才充滿樂趣,職業才能成為事業。”

《做溫暖的“老班”》,是素靜多年行動和思考的總結歸納,這本書既有素靜多年做一線班主任的班級實踐,又有她多年對班級管理的思考和辨析;既有來自一線的教育故事,又有從理論方面對故事進行的剖析。閱讀之,定能對班主任的成長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期望更多的讀者能讀到它。

班主任朋友們,讓我們做個智慧的班主任,做個具有濃烈感情的智慧班主任!

目次

目錄

思考篇

003 提升專業性,避免情緒化
007 不傷害,是底線
015 教育最忌“冷暴力”
020 有趣和有意義同等重要
023 孩子們這樣配合老師的工作,好嗎
025 規則意識,不可或缺
028 禮物的價值≠價格
031 教師要有學生立場
035 教育,切莫忽視學生的感受
037 生命裡沒有主科與副科之分
039 讓干擾離課堂遠一點
041 不敢貪天功為己功
043 教育,寧願速度慢一些
046 不要忽略微笑的力量
049 一次談話,沒有那麼神奇
051 教育不是為了讓學生順從
054 教育不能簡單模仿
059 班主任切莫患上“勢利眼”

實踐篇

063 “四部曲”開啟第一次見面
069 讓學生在活動中健康成長
086 給“另類”學生搭建展示的舞臺
090 讓學生在說“不”中長大
094 我和學生這樣談愛情
105 “老班”,就要不做“尋常事”
112 教育,有時需要“不公平”
117 “偷懶”,也是一種智慧
122 期待,蘊含著神奇的力量
128 女生,該如何面對陌生人
132 班主任不妨多些孩子氣
137 用日記搭建溝通的橋樑
140 變“要求者”為“行動者”

啟示篇

159 好老師,會讓學生對未來充滿期許
165 教育,要順應孩子的天性
170 教師要有生命意識
173 向龍應台學教育
176 那些刻在學生生命中的教師
181 別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
184 教育,是為了讓學生站起來
187 教育,不是管制是教化
189 千萬別給孩子貼標簽

參考書目/191

書摘/試閱

教育,要順應孩子的天性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的一部代表作。該作品在1981年出版後,被譯成33種文字,在全球引起了極大反響。作品講述的是作者小學時曾遭遇過的真實故事:讀小學一年級時,作者(文中的小豆豆)因淘氣被學校勸退,於是媽媽把她帶到巴學園――一個與其他學校不一樣的學校。在這所特殊的學校裡,小豆豆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這段時光奠定了她輝煌一生的基礎。那麼,這所學校為什麼能夠與眾不同呢?原來,這所學校有著一個對教育有獨特理解的小林宗作校長。本書從兒童視角出發,講述了作者在巴學園親身經歷的點點滴滴,其中當然有小林宗作校長和孩子之間的故事。儘管故事很淺顯,但這淺顯的故事卻足以給人以啟發。

一、教育的首要條件是接納並尊重

在小林校長眼裡,每個兒童都是一個獨特的生命體,成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並尊重。作者在後記中寫了這樣一段話:“小林校長經常說: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生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環境的影響,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品質’,並把它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小林校長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在原來的學校裡,小豆豆是一個“怪”孩子。當她看到學校的課桌和家裡的桌子不一樣時,她就不停地開開關關,一節課將課桌開關上幾十次,因為她感覺很好奇、很有趣;上課時,看到窗邊有宣傳藝人走過或者小燕子飛來,她就會跑到窗臺邊跟他們打招呼,否則就覺得不禮貌;老師讓畫國旗,她卻畫軍艦旗,當她把繪圖紙都已畫完而軍艦旗還未畫完時,她便畫到桌子上……總之,在原來學校老師的眼裡,小豆豆不僅給本班帶來了麻煩,而且就連隔壁班也受到了影響。

小豆豆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在一般人眼裡,這樣的孩子給班級帶來的是麻煩和困擾。那麼,小豆豆來到巴學園後,小林校長會怎麼看待她呢?

第一次見面時,小林校長讓小豆豆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有大人願意聽自己說話,這對小豆豆來說太開心了。她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說啊說,根本不顧及說話的順序和方式,只顧得拼命地說。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諸如電車跑得非常快、原來學校裡有個燕子窩、上幼兒園時她曾把剪刀放到嘴裡剪著玩等等都成為她想說的內容。她說啊說,一直說到她絞盡腦汁也想不到什麼可說的為止。而這一過程,持續了4個小時。在這4個小時中,小林校長有何表現呢?小林校長始終向前探著身體,專注地聽著,邊聽邊微笑點頭,偶爾會問一句“後來呢?”……

這就是小林校長的第一次出場。在這4個小時裡,小林校長似乎只說了一句話“後來呢?”,但這一句話裡卻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內容:有期待,有鼓勵,沒有不耐煩。很多時候,我們口口聲聲在說“愛”,但真正的愛是什麼?也許,小林校長對“愛”做了一個最好的詮釋:真正的愛是發自內心的接納和認可,真正的愛指向的是剝掉了所有外在的附加條件的那個人。當然,人是情感動物,要求教師愛所有的學生未免勉為其難,但對於教師來說,尊重每個學生應該是底線。怎麼做才是尊重?也許,小林校長4個小時的認真傾聽就給了我們諸多啟示。

是的,小林校長用他獨特的方式細心呵護、尊重著每一個生命個體。尊重,不僅表現在有足夠的耐心認真傾聽孩子說話上,更體現在為每一個生命搭建的種種平臺上。書中還講述了另外一個孩子――高橋君的故事。和小豆豆的“怪”不一樣的是,高橋君是一個因小兒麻痹症而留下後遺症的孩子。面對這個孩子,小林校長又會怎麼做呢?運動會上,小林校長開動起了腦筋,設計了許多高橋君擅長的項目,於是,巴學園的運動會就有了如“爬臺階”“鑽梯子”等短腿運動員擅長的項目。在這些項目中,高橋君每項都拿第一,於是,他一次又一次登上領獎臺,在這一次次登臺領獎的過程中,他體驗到了運動的快樂,內心的自卑在慢慢消除。就這樣,小林校長營造了一個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信任和鼓勵的場,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有人說,接納是最美的溫柔。是的,每一個孩子成為今天這個樣子,必有一定的原因。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首先要從內心真正地接納每一個孩子,接納他的笨拙,接納他的緩慢,接納他獨特的個性。

二、教育的另一條件是自由

巴學園是一所自由度極高的學校。這裡教室的座位是自由的,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情,隨意地安排一天的座位,想坐在哪裡就坐在哪裡,想跟誰坐一起就跟誰坐一起,想獨處就把凳子拉到後面無人的地方去。

這裡的上課方式也很特別:不是按照課程表由老師來講授,而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選擇學習內容。原來,這裡的老師會把一天要學習的內容寫在黑板上,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學習內容,喜歡作文的就寫作文,喜歡物理的就點起酒精燈,把燒瓶燒得咕嘟咕嘟冒泡……能從自己最喜歡的科目開始一天的學習,對孩子們來說當然是一件開心的事情。當然,這並不是說這裡的老師不作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找老師,老師會耐心地講解,直到學生弄懂為止。

除上課方式自由外,這裡的學習安排也很自由。如果學生上午就能把一天要學習的內容全部學完,那麼下午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外出散步了。從表面上看,外出散步的過程是個自由自在玩耍的過程,但實質上,這是一個認識路邊植物的過程。例如看到路邊的油菜花,老師就會帶著孩子們觀察油菜花的雌蕊和雄蕊,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了很多其他知識。

音樂課上,孩子們也很自由,他們一邊聽老師彈奏,一邊自由地、盡情地在禮堂的地板上用粉筆畫出各種音符,只不過結束後需要把地板上的音符清洗乾淨而已。這一過程,既滿足了孩子盡情塗畫的需要,又讓孩子感受到了清潔的重要性。

當然,這裡的課堂也不拘泥於教室,也會請更多的人參與:孩子們曾到田間地頭,聽農民伯伯講解怎麼種莊稼,並親自操作,從除草到翻地,從培壟到播撒種子。後來,當孩子們看到自己種植過的土地長出莊稼時,成就感油然而生。

總之,這是一個極度自由的學校。看,校園裡,有的孩子在玩球;有的孩子在爬樹;當然,還有的孩子留在教室裡,繼續做物理或者化學實驗;還有的留在圖書室裡看書;喜歡動物的則抱著撿來的貓,觀察貓的耳朵,研究著什麼。

這是一個極度自由的學校,孩子們擁有多項選擇的權利。自由出興趣,自由生智慧。擔任過十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委員會主席的王元院士曾說:“一個成功的人一定是由於興趣愛好而執著追求,才創出成績的。”錢理群教授在回憶自己讀書生活時說:“做任何事,刻苦的結語常常是兩個字――及格;興趣的結語常常也是兩個字――出色。”是的,每個生命都像一粒種子,他的未來和潛力都蘊藏在種子的基因裡:橡樹的種子不會長成小草,玫瑰的種子也不會盛開出牡丹。遇到不同的孩子,做教師的就要尊重差異,並給予他自主選擇的權利;創造一個空間,讓他發展差異。也許,當教育順應孩子的天性時,當學生喜歡學校、喜歡老師、喜歡學習時,有效的教育才可能真正發生。

三、教育,要給孩子留下難以忘懷的瞬間

我們必須承認,大多數人都是平凡而普通的,我們的生活大多是世俗和庸常的。但是,即使庸常的生活也會因為瞬間的精彩而令人難以忘懷。在巴學園,小林校長就給孩子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瞬間。

巴學園是一個獨特的校園。它的大門是長著綠葉子的樹,在孩子眼裡是一個從地裡“長”出來的大門,這不能不說獨特。巴學園的教室是獨特的,由廢棄的電車改裝而成,這讓孩子感覺很有趣。這裡的午餐更有趣,按照校長的要求,每個孩子的飯盒中都要有“山的味道”(山裡的產品)和“海的味道”(海裡的產品),午餐時要把飯盒打開告訴校長,如果缺少了什麼,校長夫人會及時添上。這樣做,一方面保證了孩子們的營養,另一方面讓孩子在無形中知道了什麼是山裡的產品,什麼是海裡的產品。平時上學,學校要求孩子穿最差的衣服,因為校長認為,如果孩子“擔心弄髒了衣服,媽媽要罵的”“會弄破衣服,所以不能和大家一起玩”,就會少了很多的樂趣,而穿最差的衣服,無論把衣服弄得多麼髒都沒有關係。

除了學校的常態要求很有趣外,這所學校還開設了多種多樣的活動。暑假開始前,學校會讓孩子們搭起帳篷露營,儘管是在學校的禮堂裡,但對孩子來說,這已經是一件異常興奮的事情了。暑假結束前,學校會組織溫泉旅行,即使一年級的孩子也要參加。外出的日子裡,孩子們要真正獨立地生活,自己買菜自己做飯等。其他時間,學校也會組織野炊活動,所有的活動都需要孩子自己動手,讓他們一方面體會做飯的樂趣,一方面瞭解做飯的不易。

可以想像,在一次又一次的實踐活動中,孩子們肯定會學到很多生活常識,生活智慧或生活規則也會自然而然地融進孩子們的血液中,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看,外出郊遊的路上,孩子們安靜得讓人驚訝,沒有人跑來跑去,即使要和身旁的孩子說話,孩子們也是安安靜靜地說。理所當然,小豆豆也變了,那個被大家認為“怪怪”的小豆豆學會了關心別人,成長為一個情感豐富、心地善良而又單純快樂的孩子,真的像校長先生經常說的“你真是一個好孩子”。

“不要把孩子束縛在老師的計劃中,要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孩子的夢想,要比老師的計劃大得多。”這是小林校長的聲音。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為孩子搭建了一個又一個展示的舞臺、成長的舞臺。在這些舞臺上,孩子們快樂地學習、玩耍。理所當然,成長,也便成了最自然的事情。

教育,要順應孩子的天性。這也正印證了心理學家榮格先生的那句話:“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作為老師,要學習像太陽一樣,只是發出光和熱,每個人對陽光的反應有不同,有人覺得刺眼,有人覺得溫暖,有人甚至會躲開。種子破土發芽前沒有任何跡象,那是因為還沒到那個時間點。永遠相信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

是的,每個人成為現在的樣子都自有其原因,我們能給予的最好支持就是順應孩子的天性,在他原有的基礎上,點亮他的心燈,讓他開出屬￿自己的那朵花!教育,一定要順應孩子的天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