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現代金融創新史:從大蕭條到美麗新世界(簡體書)
滿額折

現代金融創新史:從大蕭條到美麗新世界(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8 元
定價
:NT$ 588 元
優惠價
87512
領券後再享91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現代金融史就是一部金融創新史,掌握現代金融演變過程,瞭解重大金融事件背後的邏輯,洞察現代金融生態發展的真諦。
本書梳理了自大蕭條以來的金融創新,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並追溯其在不同環境中的演變過程,金融創新產品、工具與市場供求之間的內在聯繫。

幫助讀者對現代金融創新的發展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脈絡,理解金融創新在為經濟增長帶來福音的同時,又如何威脅著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與安全,由此洞察現代金融生態發展的真諦,從新的視角解讀現代金融創新。

作者簡介

辛喬利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MBA,曾任國有銀行駐紐約代表處首席代表,著有《次貸危機》《影子銀行》《避稅天堂》等。

名人/編輯推薦

1.你需要一本書來重新認識金融世界。金融世界複雜迷離,大多數人對現代金融的認識還處於初級階段,僅用傳統認知、固有思維去解釋現代金融,只會深陷迷茫之中。

2. 現代金融史就是一部金融創新史,通過本書,可以瞭解現代金融的演變過程和重大金融事件背後的邏輯。

3.一些在理論上無懈可擊的金融創新,為什麼會成為金融危機的誘因?為什麼有些金融創新對局部有益,對整個金融體系卻意味著風險?

4.作者從現代金融創新的起點——世界經濟大蕭條寫起,直到今天的數字金融創安,主線清晰,易讀易懂,本書可以作為讀者瞭解現代金融史的案頭書,時常翻閱。

為何讀
金融在變,變得如此複雜迷離,變得如此令人費解。

傳統的教科書早已無法解釋當下的金融世界:從銀行中介、市場化中介到區塊鏈平臺,從傳統的股票、債券到證券化以及令人眼花繚亂的創新工具,從靜止的風險管理到動態化的風險管理,從紙幣到加密貨幣……這些變化顯現出複雜系統中的湧現性,即多樣化的市場參與者、與時俱進的創新產品和工具同日益敏感的監管當局之間的競爭、互動與適應,導致整個金融體系呈現出新的特徵。

然而,大多數人對現代金融的認識還處於初級階段,用固有的思維去理解變化了的金融生態,只會深陷迷茫之中。迷茫源於無知。為了不去重複別人的錯誤,深度、系統地分析和理解現代金融的演變過程及規律顯得尤為迫切。

讀《現代金融創新史》這本書的目的就是重溫金融是如何一步步演變至今的,進而思考現代金融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為何寫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期間,筆者應出版社之邀,寫過《次貸危機》和《影子銀行》等書,在特定的歷史時期,解釋-並說明了一些危機背後的金融問題,但囿於時間和精力,對金融演變背後的邏輯、金融創新產品與工具之間的內在聯繫分析得不夠深入。儘管近年來國內外出版了不少與金融危機相關的圖書,但大都是在某一個方面有深刻的解讀,而結合歷史發展背景,系統論述金融創新演變過程的書寥寥無幾。

人類社會發展至今,金融從未如此重要:戰爭、貿易、工業革命、社會重建與經濟增長、企業家創業、公司成長、大眾消費都離不開金融,金融引發的危機不斷撼動著社會秩序,改變著人類發展的軌跡。

瞭解現代金融的演變需要從金融創新入手。金融創新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持續、動態的過程,有著深刻的社會、經濟和技術背景。絕大部分金融創新都是為了解決籌資、投資中的具體問題,通過降低准入門檻和交易成本,為籌資者和投資者提供多樣化的選擇,進而實現資金在更大範圍配置效率的最大化。
然而,幾乎每項金融創新都伴隨著風險:一些創新在理論上無懈可擊,但在實踐中則會成為金融危機的誘因;還有一些金融創新,對局部有益,但對整個金融體系來說卻意味著風險。另外,市場的有效性與人的非理性之間的轉換,監管當局在制定規則方面存在的認知局限性,金融創新規模的小與大之間發生的質的變化……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去探索,去尋找答案。當然,在金融創新的過程中,人類的弱點也暴露無遺。如何使這項有意義的人類實踐成為改進社會的力量、推動文明進步和社會公平,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其中,提高人們的金融素質也是重要一環。

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尋找金融世界本身以及與其所處的社會和經濟環境之間的聯繫及變化,積極探索並系統審視現代金融創新的演變過程和重大金融事件背後的邏輯,是一項極有意義的工作。這正是筆者寫作《現代金融創新史》的初衷。

本書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本書選擇以金融創新為主線展開講述,基本上按照時間順序,從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視角審視現代金融演變的歷程。歷史是曾經發生的新聞。本書通過在特定社會與經濟歷史背景下發生的事件、湧現出的產品、背後的人物以及所產生的影響,試圖為讀者提供一個相對清晰的路線圖。

大蕭條是人類歷史的轉折點,更是新舊金融體制的交替:新的規則設計制止住了混亂,也成為現代金融創新的起點。

戰爭將美國從大蕭條中解救出來。戰爭結束後,美國借助戰爭經濟的勢頭掀起消費與投資熱潮,消費金融以及滿足不同投資者需求的投資基金脫穎而出,成為美國經濟增長的基石。

金融從未擺脫過政治的影響。一場曠日持久的冷戰按意識形態將世界劃分為不同的陣營,也直接威脅到金融安全。為了保險起見,共產主義陣營國家將美元賬戶轉移到歐洲,流散到歐洲的美元就地生根,形成一個擺脫了發鈔國控制的離岸市場,在特殊的歷史時期,擔當起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交換媒介。

世界經濟的發展進程總是充滿戲劇性。伴隨著戰敗國的經濟騰飛,世界經濟出現了新的不平衡,佈雷頓森林協議設計的美元-金本位難以為繼,導致利率和匯率市場風雲變幻,一系列以衍生品為主的風險管理工具應運而生,成為全球貨幣體系從固定到浮動轉換時期的穩定器。

市場化環境的變化讓傳統公司難以適應,產能過剩、人浮於事、缺少創新等難題的解決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垃圾債以及杠杆收購等金融創新形成公司並購大潮中的驅動力,讓公司重新煥發活力,也讓金融家們的貪婪暴露無遺。

為了盤活住房抵押貸款市場,政府資助機構嘗試證券化,成為現代金融創新的核心,在帶來經濟繁榮的同時,也成為金融危機的放大器。

市場化環境的變化也直接威脅到信用資產的安全。風險管理是金融業的“後衛”,信用衍生在嘗試解決一直困擾著銀行家們的信用風險難題方面邁出堅實的一步,同時也催生了信用泡沫。

監管當局將所有注意力都放在銀行身上,不知不覺中,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各種創新產品和工具的幫助下成為金融體系中的龐然大物,也成為新的風險點。

2008 年金融危機是人類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各類金融創新產品和工具在其中扮演的不同角色讓危機的影響更加猛烈和戲劇化。

危機後,傳統金融機構名譽掃地,科技金融以數字化革命為武器,挑戰傳統金融機構核心功能,讓現代金融呈現新面貌。然而,“美麗新世界”能否為人類帶來幸福與安寧仍然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

《現代金融創新史》一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新的視角認知金融,從而激發更深刻的思考,改進對現實金融世界的認知偏差。由於現代金融創新涉及面廣、頭緒錯綜複雜,存在著許多至今沒有答案的複雜問題,一本書很難面面俱到。如果讀者懷著開放的態度,通過閱讀本書,結合當下,能夠獲-得一些啟示,將是筆者最大的欣慰。

讓我們共同開啟這場精彩紛呈的金融之旅,一起去經歷金融世界裡曾經發生的故事。

目次

寫在前面的話
上 部
第一章 大蕭條開啟現代金融創新
第二章 戰後消費金融與投資基金
第三章 全球化的媒介——歐洲美元
第四章 不確定年代的金融創新——衍生品與投資工具
第五章 並購潮中的垃圾債與私募股權基金

下 部
第六章 現代金融創新核心——資產證券化
第七章 風險管理市場化工具——信用衍生
第八章 異軍突起的市場化中介
第九章 金融創新與危機
第十章 數字金融
結束篇 金融創新的窘境
致 謝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