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科學大師的求學、戀愛與理念:醫學篇
滿額折

科學大師的求學、戀愛與理念:醫學篇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40 元
優惠價
9021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4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全系列銷售突破80000冊
分科改版 豐富內容 隆重推出

聯名推薦
李豪業 台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副教授
林茂成 新竹市立光武國中校長、法拉第少年探索課程策畫人
黃天人 天人岩屋田野學校創辦人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主治醫師
張瑞恩 台灣大學數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張南驥 陽明大學微免所教授(退休)、馬偕醫學院醫學系教授兼任學務長(退休)

從信仰的土壤裡開出科學之花
想到「科學家」這個稱呼,你的腦中可能浮現出他們不苟言笑的面容,又或是在書桌、講台、實驗室認真講學和研究的形象。但科學家也是人,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命故事,快樂的童年,悲慘的童年;順遂的求學,坎坷的求學;被同儕推崇,被前輩誣陷;每位科學家的故事都有獨特的樣貌。
這些在歷史上留名的大師,你大概聽過其中幾位的名字,也或多或少說得出跟他們研究領域相關的幾個名詞,但除此之外,你知道他們一個個是怎麼成長、怎麼戀愛、怎麼發現那些改變世界的知識、怎麼實踐他們生命中的熱情、怎麼面對研究之路的毀譽和孤寂嗎?
且看張文亮老師發揮說故事的看家本領,揭露你原本不知道的科學大師生命起伏,讓他們一個個都鮮活立體起來,等你來發掘欣賞並發出那一聲「哇」的讚嘆。

「我認為偉大並不是為自己完成了什麼大事,而是肯為別人的緣故屈就小事。」
布蕾克威爾

「在手術病房中日以繼夜地開刀,鮮血、呻吟、割掉的器官……,自己像是一個血腥的屠夫,但是我深知道我對了!在血淋淋的手術床邊是最適合我事奉上帝的地方,雖然累,但是值得,為此喜樂。」
李斯特

「如果那天晚上沒有參加慕迪的佈道會,今天我可能是倫敦的醫生,開著高貴的勞斯萊斯汽車在馬路上奔馳,永遠失去前往拉布拉多的機會。對我而言,在拉布拉多的寶貴經歷百倍、千倍於倫敦名流的享受。」
格倫費爾

作者簡介

張文亮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前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是生態環境專家,也是最會說故事的河馬教授,他說的故事從科學到信仰、從歷史到生活,有對人群的關愛,有對造物主的敬畏。在他的筆下,科學有了生命的溫度,信仰變得真實又立體。

著有:
【傳記類】
《兄弟相愛撼山河──威伯福斯與克拉朋聯盟》
《南丁格爾與近代護理》
《法政捍衛者的憂傷與榮耀》
《深入非洲三萬里──李文斯頓傳》
《隱藏的種子──史華璐》
《上帝恩典的留聲機──講道王子司布真》

【大學三部曲】
《因為有愛,才有這個學系》
《當青蛙念到蝸牛大學》
《飛機為什麼沒有撞到羊》

【小品類】
《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昨夜,我與一顆橘子摔角》
《上帝的忍者學校與小雀鳥》

蔡兆倫
致力繪畫三十多年,繪製漫畫、童書繪本、兒童插圖,曾獲得2016波隆那兒童書展之特殊主題佳作。


科學大師系列〈醫學篇〉新版序
職場福音與文字的事奉
「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裡復活, 就必得救。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 就可以得救。」(羅十9∼10)
職場福音是:對福音的傳揚,以職場為工場,以平日的工作為見證。工作的目的之一,是使更多人看見好見證、聽見好消息,聖靈做工可得救。
職場的見證者是因著信,相信上帝的公義與主耶穌的救贖,可在人平凡的工作裡一起得著彰顯。職場福音的開始,是主給人的負擔與火熱,相信耶穌基督的救贖,與信仰的神聖,可因我們的工作而越發顯大。
信仰,是聖靈在人的心中做工。這做工的方式,是我不知道的。傳福音的人,是道成肉身,給人看見,使人聽見,讓人明白,而得體會。信仰不只是心裡相信, 也有外在的,包括「口裡承認」(羅十10)。信仰的明白,是有口裡的表白,主先做工,人的行動立刻跟上。
耶穌基督是主,不只在我心裡,也表現在我的工作裡。願我的工作,有我的盡心,也有主的慈愛與公義。我對工作的熱忱,顯出對主的委身;對工作的未來,顯出對主的信心;對工作主管的態度,顯出我對主的敬畏;在工作中所受的委屈,顯出主是我的拯救;在工作上的信心,顯示這是主的帶領;在工作中的難處,顯出我有充分的恩典可支取。我的工作,是我的事奉,是生活與對主見證的合一。
不是主量給的工作,我不必關心;不是主的目的, 我不用涉及;不是主的給予,我不用為效率去拚命;如果那裡充滿罪人,我不用要求完美的管理與制度;如果最後得救的人少,不是我們的見證不好,而是向主開口的人不多;如果主對我們另有差遣,工作的門自然會關起;如果工作結束,我也不用後悔,再力敲或踹門。
我們因著信蒙恩,帶著傳福音的使命去工作。每一個工作,是主向我們開的門。職場是因著我們前往,上帝國的一部分臨到那裡。職場見證的原則,是我們的心先被主改變,再用工作表達,願顯出主的慈愛、公義與智慧。
職場福音是不需要用別人的眼光,來衡量我們裡面的負擔;不用以考績,來佐證我們見證的優劣;不用以誇張,來呈現自己的信仰多有能力;不用以吹噓,來表
示自己的教會多超然;不用低估別人的看法,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多高明;不用詆毀別人的作為,來凸顯自己的聖潔;不用以屬宗教的術語,來顯示自己信仰的獨特。
工作時不用修理別人,來代表上帝的公義已臨到; 不用奉主的名咒詛別人,當他們不給我們合理的待遇; 不用離群索居,代表我只與主同在;不用獨坐一角,代表我對人的說法或做法不「阿們」。
主讓我們到那裡,有我們前往的目的。既然有目的,就有責任。既然有責任,就要有參與。既然有參與,就不要過度公義,或彆彆扭扭,或擺一張臭臉,或不甘不願,或抱怨年終給得少。我們操練與主同往,是在罪人之間,不一定在神聖的殿宇中。
當別人不以我們為恥,就不會以接受我們的主為恥。因此,別人的作為,我們不要太快論斷,不要喜愛公布別人的醜聞,自認公義已臨到,不要老是問人:「你為什麼不趕快信耶穌?」;不要急於審判,不要動怒咒人「去死吧 !」;不要記得別人對我的不是,心裡嘀咕說: 「什麼時候有報應?」;不要有優越感,標榜「我的天父比你老爸更偉大」,而是心平氣和,帶著祝福與赦免。上帝給我們的每個工作,無論大小,都有祂的恩典。
職場福音有其特別性,是給相似領域,願意接受教導的人得福音。職場福音有其一般性,是主用我們在職
場的見證,影響我們接觸的人。職場福音的屬天性,是給我們的。未曾知道、未曾看見、未曾觸及的人,也間接聽到。福音的傳播,超過我們所求與所想,這是何等榮耀的福音。工作可以更多賺到基督的供應,而非只有利潤。我們真正的薪水,是在天上算的,而非在地上。
至於我們怎麼知道在哪一間公司工作,是上帝的旨意?帶著耶穌基督給我們的平安前往。若不平安,就不要去。我們是因信前往,每個職場上的見證是本乎恩, 是因著信,是看見耶穌基督榮耀的作為。
我的寫作,是我職場福音的一部分,也是我的信仰表白。
二○二○年二月

目次

新版序:職場福音與文字的事奉……………………………001
第1章:摩根-醫學教育奠基者………………………………005
美國醫學教育之父
第2章:金納-天花終結者……………………………………019
愛伊、疼伊、伴天涯
第3章:帕金森-神經醫學大師………………………………029
讓受苦的人得安慰
第4章:古柏-動脈瘤手術權威………………………………045
頑皮天使
第5章:雷涅克-胸腔醫學之父………………………………057
漫漫長夜待黎明
第6章:布朗塞卡爾-神經生理學大師………………………069
紫丁花香進行曲
第7章:布蕾克威爾-第一位女醫生…………………………083
荊棘大地一朵花
第8章:巴斯德-微生物學之父………………………………095
科學真理的騎兵
第9章:李斯特-外科聖手……………………………………103
為一塊羊肉著迷的學生
第10章:理查絲-精神護理開創者…………………………115
憐恤人的天使,飛翔吧!
第11章:梅森-熱帶醫學之父………………………………135
中國需要我
第12章:海伊絲-第一位女性眼科醫生……………………145
披荊斬棘進行曲
第13章:巴夫洛夫-生理學與心理學的橋樑………………157
大腦與神經反射的探究
第14章:羅斯-瘧蚊的發現者………………………………181
上帝的清道夫
第15章:凱利-婦產科大師…………………………………191
不止息的熱忱
第16章:格倫費爾-漁民的醫生……………………………203
怒海英雄傳
第17章:修特-醫學倫理教導者……………………………217
吹響校園的號角
附錄:《我看到大山小山在跳舞》原序……………………231

書摘/試閱

1
摩根
醫學教育奠基者
美國醫學教育
之父


那是一個江湖郎中橫行的時代,
各地都在流行一些神奇藥材的廣告,
他起來,大聲疾呼:
「治百病的藥,是一種虛謊,
因為全世界沒有一種藥,可以治百病,
有人在病人治療的渴求上,獲取不當的利潤,
我不在乎那些廣告上的藥效,
我在乎的是那些藥裡的實際內容。」
為此,他在大學裡新增設了—「藥劑學系」,
讓有一批懂得「藥效」的生力軍加入,
沒想到,這下子也得罪了許多醫生,
另一群暴利的獲取者,
開「藥」是醫生看病最賺錢的一部分,
怎麼可以輕易把這財路,交給藥劑師呢?
他不畏反對,撥亂反正道:
「學醫的人,應該有科學家的格調,
如果淪落成賺錢的機器,
醫生將成為沒有『價值』,不受人尊重的行業。」
他的一生為所堅持的,付出了昂貴的代價,
被法庭控告,幾乎成為階下囚,
被醫學業排斥,破產無家可歸,
最後死在一家小旅舍裡。
直到如今,已經很少人知道他的名字,
但是這世界總該有一隅文字版面,
紀念這一位普世醫學教育的改革家。
他,就是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的創設人
—摩根。


自由之花
費城(Philadelphia)是世界上一個非常著名的城市。一七七六年,美國的獨立宣言,就是在這裡簽署, 可以說費城就是美國的誕生地。後來美國廢除奴隸運動,也是以費城為中心,她是南北戰爭時期林肯總統下重要決策的地方。費城一直是美國自由民主化的中心, 這與一六四○年代第一批移居於此的居民有關。費城是這些飽受逼迫,到此尋找自由的貴格會(Quakers)基督徒所建立的。他們稱自己是「貴格自由人」(Quaker Liberal),認為個人追求信仰的自由,遠在國家制度、社會法制之上。這群人的後代出現了許多美國的開國元勳,如政治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
費城也是美國的醫學中心,因為這裡有優秀的賓州大學,其醫學院在二百多年來培養了許多一流的醫學人員,成為普世醫學院中莘莘學子期待進入深造的學校。賓州大學醫學院是最早實施「醫學預科制」(Pre-medical studies)的學校,學生要進入醫學系必須先修過數學、自然科學、拉丁語,並能精通第二外國語,而建立這一個制度的人就是摩根(John Morgan)。
醫學的分科
摩根曾寫道:「鬆散的醫學教育,對醫學專業的輕忽,是多少悲劇的導火線,自深情的丈夫身邊奪走妻子的生命、無法平靜寡婦帶著眼淚的哀求、冷酷地看著孤兒數目的增加、無情地斷絕多少病人的希望,留下一家又一家的破碎,溫暖不再。我決定一生向這悲劇的導火線宣戰,竭盡所能掃除對醫學無知的寬容。看啊 !看啊 !多少的悲劇是造就在你們—醫生的手上。」摩根不僅建立醫學預科制,並且把醫學分為「內科」、「外科」、「牙科」、「藥劑科」四個科系,並且立下解剖學、藥劑學、植物學、化學、臨床醫學為必修的科目。他也訂出醫學院學生畢業後,至少要有三年的臨床實習,才有資格申請博士班,發表夠水準的論文後,才能獲得「醫學博士」(Doctor of Medicine)。摩根建立了這些制度,而後被人尊稱為「美國醫學教育之父」。
超級花花公子
一七三五年六月十日,摩根生於美國費城一個富裕的家庭,他的曾祖父是建立費城的第一批居民,他的父親是個成功的商人,並擁有美國殖民地時期第一個工業
企業家的美譽。摩根從小就活在財富堆成的城堡中,他吃最好的、用最貴的、穿最美的。他高中時就獲得「費城第一紈褲子弟」的名號,經常在社交圈中追逐貌美的少女。父親的事業也太忙了,就很少管他,以為給他錢揮霍,他就會滿足。
高中畢業後, 摩根進入費城大學( C o l l e g e o f Philadelphia)就讀。他仍是大學裡的花花公子,是全校惟一撐著絲綢洋傘進教室的學生,他不容許太陽曬黑他的皮膚,他也成為費城富家子弟的模仿對象。他在學校的成績只要求到及格邊緣,就不念書了。但摩根在大學三年級時,一件事改變了他的一生。
尋找旅行手冊的人
有一天,他無意間看到一個垂死的人,在病床上痛苦地輾轉哀號,旁邊的人都束手無策,後來,來了一個巫醫,叫人張開病人的嘴巴,倒進一些曬乾的野果,不久病人就不再動彈了。摩根第一次見到死亡的恐怖,不僅巫醫幫不上忙,連他素來自傲的金錢也幫不上忙。這個花花公子才感受到自己的不是,他後來寫道:「人生是一條陌生的路,我只是這條路上的旅者,但是我不知道我要到哪裡去?一個旅行的人需要一本地圖指引,但是我的地圖指引在哪裡?」
摩根大學畢業後,沒有到父親的企業工作,而是到雷門(John Redman)醫生處當個學徒。他開始閱讀醫學院裡的醫學書籍,並且謝絕一切的宴會。他昔日的夥伴給他一個「聖人」的外號,摩根也似乎愈來愈沉默了, 有一天他寫道:「信仰與聖經是我的旅行手冊。」他的改變,使他贏得第二個外號—「阿們」,這是因為他常常禱告,向上帝說「阿們」。不久,摩根加入英國殖民地軍醫團,並參加戰爭,在戰場上,他對英國醫生的水準印象深刻。
像鵝的女孩
摩根認識了霍普金森小姐(Molly Hopkinson)。霍普金森小姐長得並不漂亮,而且脖子細長,摩根寫道:「她看起來像一隻鵝。」但是,她有善解人意的一面。不久摩根加上註解:「她是一個可以談心的女孩,而且是很好的同伴。」霍普金森小姐來自一個非常傑出的家庭,她的父親後來是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她的哥哥—法蘭西斯.霍普金森(Francis Hopkinson)是美國圍棋的設計者,也是美國開國元勳之一。
摩根在二十七歲時離開費城,前往英國的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在「外科醫學之父」— 杭特(John Hunter)的指導下受教。摩根離開前對霍普金森小姐道:「我要成為最優秀的醫生,才要回來。」
血清的奧祕
對人類苦難的深刻負擔,使摩根像一塊海棉,不斷地吸取愛丁堡大學的學識精華。二年後,他以最優異的成績畢業,並且發表「白血球的研究」,他提出抗毒血清不是傷口所引發的,而是本來就在人體的血管中移動, 傷口處的膿就是這些白血球的殘留。這在醫學上是一項重要的發現。摩根沒有以此為滿足,他又到羅馬跟隨有「病理解剖學之父」之稱的莫爾加尼(Giovanmi Battista Morgagni)一年。
摩根也到過法國拜訪文學大師—伏爾泰(Vol¬taire)。伏爾泰對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摩根嘲諷道:「摩根是什麼東西?是一條狗嗎?還是不懂文學的畜牲?」摩根沒有被激怒,他自門外回答道:「我來自一個偉大的國家,我曾經在海戰與陸戰上打敗貴國,但是我今天帶著和平的心靈而來。」伏爾泰立刻出來接待他。事後,伏爾泰說道:「當一個年輕人能夠這麼深度地探討問題,我知道他國家的未來是有希望的。」
感情的選擇
摩根在羅馬習醫時,也行醫救人。有一次出急診時,無意間救了一個非常美麗的少女考芙曼(Angelica Kauffmann)。她是歐州著名的美女,是「新古典藝術」(Neoclassicism)的代表人之一,是浪漫藝術的名伶,也是許多男人的夢中情人。考芙曼看不上身邊許多的追求者,卻看上這個遠地來的醫生。
摩根家鄉女友霍普金森的長相,比起考芙曼是遜色許多,不巧的是,這時霍普金森寫了一封信給摩根:「如果你要娶我的話,你必須到教會受洗,因為一個邪惡的男人,藉此才能得到真正的赦免與喜悅⋯⋯。」摩根寫道:「我沒有想到霍普金森是這麼野蠻、不講理的女孩。」摩根所面對的,一個是長相如「鵝」的野蠻人,另一個是傾城傾國的美女藝術家。
摩根最後選擇的是野蠻人,他給考芙曼的信中寫道:「當我離開家鄉前,我已將我的心留在家鄉的女孩身上,我不再把她與世上任何一個美好的人、事、物作比較。她高於一切。」摩根回到費城,到教會受洗,娶了霍普金森。
人性鬥爭比戰場殺戮更可怕
婚後,摩根在一七六五年成立了美國第一間醫學院—「費城醫學院」(Medical College of Philadelphia), 這學院後來改名為「賓州大學」(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ennsylvania)。摩根重金禮聘歐洲的醫學教授與一些一流的醫生來任教,這引來美國殖民地醫生的激烈反對。摩根繼續朝正確的目標前進。一七六八年,他組成美國的第一個醫學學術團體—「費城醫學學會」(Philadelphia Medical Society),這是醫學在美國發展的基石。
一七七五年,美國獨立戰爭開打,華盛頓任命摩根為美國獨立軍的「醫官總指揮」(Physician-in-Chief to the American Army),摩根全力以赴。戰爭期間,物質缺乏,制度不清,補給不足;更糟的是,大多數的醫生結怨報復,不肯合作。摩根寫道:「我日以繼夜地開刀,拯救傷兵,在我的部屬中能聽命的不到五十人,我經常一天只睡三十分鐘,精神瀕於崩潰。」
沒事幹的人愛批評
摩根不放過每一個拯救病人的機會,但是眾多的宿敵也不放過每一次中傷他的機會。摩根用所有的精力去
搶救傷兵,以至於沒有時間去打通政治上的人事關節。一七七七年美國法庭起訴他,理由竟是「浪費藥品」、「指揮不當」⋯⋯的黑函,法官問他能不能舉出一、二件功勞?摩根回答道:「我願犧牲生命來幫助我的國家,因此我為國家所做的都是喜悅,不是功勞。」一七七九年摩根被宣判有罪,立刻去職。本來摩根還要進監獄服刑的,但許多被他拯救的士兵出來替他打抱不平,才免去牢獄之災。當時士兵們還為他編了一首歌,歌頌他:
「他是一隻老鷹,
對於人的疾病,有一對銳利的眼;
他是一個單純的人,
帶著最高的熱忱,往最需要他的地方衝,
那些批評他的醫生,與審判他的法官,
才是什麼事都不做的人。」
歷史上無法衡量的貢獻者
退伍的摩根,連賓州大學也回不去了,學校以他是戰犯拒絕他。摩根一輩子都在預備自己為人服務,沒想到被人傷得那麼深。摩根沮喪地帶著妻子,成為四處流浪的醫生。他的妻子成為他最後的支持者,鼓勵他說:
「謠言不過是魯莽的衝撞者,我們不去在乎就好了。」一七八五年,霍普金森病逝,摩根含淚道:「只有她,陪我走過歡笑與淚水的日子。」
沮喪的醫生,愈來愈失去他的病人。摩根後來淪落成一個乞丐,死在一家小旅舍裡。美國政府後來洗刷他的清白,追諡他是「美國醫學教育之父」(Father of American Medical Education)。他的功績遺留在後世,給那些因他改革醫學教育而獲益的無數病人身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1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