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Visual Studio Code權威指南(簡體書)
滿額折

Visual Studio Code權威指南(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9 元
定價
:NT$ 594 元
優惠價
87517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由淺入深地介紹了Visual Studio Code的各個方面,主要包括Visual Studio Code的核心組件、使用技巧、進階應用、插件推薦、插件開發、Visual Studio family的各個核心產品等。此外,本書還詳細介紹了如何使用Visual Studio Code進行各種編程語言的開發、前端開發、云計算開發、物聯網開發和遠程開發。

本書適合剛開始使用Visual Studio Code的讀者閱讀,也適合有一定Visual Studio Code使用經驗並且想更全面深入地了解Visual Studio Code的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韓駿,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軟件學院,微軟開發平臺事業部軟件工程師。VS Code(Visual Studio Code)中文社區創始人,VS Code代碼貢獻者,“玩轉VS Code”微信公眾號及知乎專欄作者,PyCon、JSConf、.NET Conf、Microsoft Tech Summit、Google Developer Group、COSCon 等技術大會講師。編寫過20多款VS Code插件,其中Code Runner插件下載量超過1 000萬。

名人/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非VS Code 用戶:對新事物有好奇心,想了解下 VS Code VS Code 新用戶:快速上手 VS Code VS Code 資深用戶:深入了解 VS Code 背後使用到的技術棧,以及插件開發等進階內容

√ 面向云端開發,重構現代IDE,系統且深度地掌握易學難精的VS Code,挖掘80%不為程序員所知的核心功能,數倍提升開發效率。
√ 作者韓駿,微軟資深VS Code專家,有多年多款知名插件開發經驗,也是這一技術中文圈首席布道者,一直致力於社區生態建設。
√ 案例豐富,步驟清晰,各角度詳解VS Code運行機制與正確用法,讓你可以學會整合其眾多功能形成自己獨特、便利的開發環境。
√ 精準插件選型,快速上手指南,全編程語言JavaScrip|TypeScript|Java|Python…全開發場景(前端|云原生|物聯網…)完整覆蓋。
√ “不知自己有什麼不知”的普通用戶可查漏補缺、成為高手,資深工程師及開源貢獻者可學到大廠構建優秀產品背後的深邃考量。

推薦序


Visual Studio Code已經迎來了5周年的誕辰!在2015年4月29日的微軟Build開發者大會上,微軟宣布推出Visual Studio Code。自從Visual Studio Code第一個公開預覽版本發布以來,這個輕量級的編輯器已經吸引了全球數以百萬計的開發者。在很短的時間內,Visual Studio Code在全球範圍內成了開發者們最喜愛的開發工具。如今,Visual Studio Code已經有了超過1 200萬的月活用戶,並且保持著持續增長的趨勢。

從公司創立之初,微軟就有為開發者服務的基因。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開發的第一款產品,就是運行在Altair計算機上的BASIC語言。歷經數十年,微軟一直致力於為廣大開發者與開發團隊打造最優秀和最具生產力的開發工具。微軟的使命和願景是幫助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成就不凡。為了達成這一使命,我們希望助力全球每一位開發者,用先進的工具與平臺幫助創新者去實現他們的創意,改變世界。

回想2015 年,我們非常幸運,因為有Erich Gamma來帶領Visual Studio Code的開發團隊。Erich 是經典書《設計模式:可復用面向物件軟件的基礎》的作者之一。在加盟微軟之前,他領導開發了Eclipse平臺上的Java Development Tools(JDT)項目。有Erich和微軟Visual Studio領導層之間的強強聯手,我們的團隊對開發者的需求有了深度的了解。同時,從Visual Studio和Eclipse數十年的開發經驗中,我們提煉了許多寶貴的經驗與教訓。

打造Visual Studio Code的開發團隊不僅實力頂尖,還應用了現代化的開發模式。Visual Studio Code基於開源且跨平臺的理念,按照每月發布的節奏來快速迭代產品開發,並且提供每日發布的Insider渠道。它擁有上萬個插件,生態極為活躍和豐富。

更重要的是,Visual Studio Code是我們踐行微軟“顧客至上”文化的一個最佳榜樣。Erich很好地擁護了“開發團隊與用戶零距離”的格言。整個Visual Studio Code開發團隊持續地與用戶溝通,基於他們的反饋來改進產品,並與社區緊密合作,在GitHub上建立了月度工作項目。

通過韓駿的這本書,我希望讀者能學到更多Visual Studio Code的使用技巧。我們很樂意看到Visual Studio Code能繼續成為你工作與生活的一部分,也希望本書能幫助有意願學習編程的人成就不凡。

Happy Coding!


——微軟開發平臺事業部 全球資深副總裁 潘正磊(Julia Liuson)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Visual Studio Code(VS Code)




2015年,我25歲。Visual Studio(VS)是微軟最重要的開發工具。開發者們還在期待Visual Studio 2015的到來。

那些年,組裡的一個前端項目用的是AngularJS,組裡購買了WebStorm的正版軟件授權,大家紛紛表示很好用。

那一年,那些年。

我叫韓駿,本科同學都叫我韓總。我高中念的是北虹高級中學,本科念的是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我正式入職微軟上海。故事,由此開始。

故事的另一位主角,是現居西雅圖的VS Code團隊核心成員呂鵬老師。早在2012年暑期,在微軟實習時,我們就相識了。那時,我們的交集並不多。有幸的是,我們雙雙拿到了微軟正式員工的Offer,便不再糾結於讀研還是工作。2013年7月8日, 我和呂老師,還有其他幾位小伙伴一起入職了。剛接觸呂老師時,就覺他特別有靈性,往往有著超越常人的思路與見解。入職後,我們驚奇地發現,兩個人的住所相隔如此之近,只有5分鐘的步行距離。這,也許是天意。由此,我們開始了長達3年的微軟10號班車之旅。我已經記不清10號班車換了多少位班車師傅,但不變的是,每天來回3小時路上我們都在。無數個3小時,我們都不會孤獨,一路上,從C#、.NET、AugularJS再到後來的TypeScript、VS Code,我們無不討論。(嗯,在此,要對10號班車上的所有同事說聲抱歉,打擾到你們睡覺啦。)

2015年,我們有一個CMS系統的項目,而 visualstudio.com的內容也被放在這個系統上管理。某一天,我不經意間在測試網站上發現了一個VS Code的頁面,描述裡赫然寫著它是一個跨平臺的編輯器。當時已經臨近舉辦微軟最重要的開發者大會——Build大會,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一個重量級產品!我馬上喊來呂老師一起看。呂老師仔細地看著那個頁面,不等我們交流,從他看網頁的那堅定的眼神中我就能知道,我們想的是一樣的,這將會是一個Big News(大新聞)。果不其然,不久後的2015年4月29日,在Build大會上,微軟宣布推出VS Code的第一個預覽版本,眾多開發者為之振奮,也有很多類似“VS 支持跨平臺了”的標題黨出現。我當然第一時間下載下來並體驗了一下,第一印象是VS Code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而且對Git有著很好的支持。從那時起,我的主力編輯器就逐漸轉向了VS Code。

在半年後的2015年11月18日,VS Code獲得MIT License(MIT許可證)並在GitHub上開源,同時宣布將支持擴展功能。在10號班車上,呂老師和我談到了VS Code的發展前途,並有給VS Code寫插件的打算。到了2016年春節後,呂老師在班車上和我說,他正在寫 Ruby 的插件,詳細說了一下VS Code的插件機制。當時,VS Code的插件很少,很多語言的插件都是缺失的,為其開發插件可謂是一片真正的藍海。大概過了一周,呂老師發布了他的Ruby插件。我不禁感嘆呂老師的效率之高,他可以算是最早一批抓住VS Code機會的大佬之一。也正是憑借這個Ruby插件作為敲門磚,呂老師在那年成功入職高手云集的VS Code團隊,開啟人生贏家之路。其實關於Ruby插件還有一個小故事,當時除了呂老師,還有一位老外也在寫Ruby插件。那時,那位老外被一個技術難點卡住了,還沒等他解決那個難點,呂老師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布了Ruby插件。後來,呂老師也說服了那位老外一起來寫這個已經發布的插件,避免重復工作。如果呂老師的Ruby插件再晚發布幾天,也許就是另一種結果了。

到了2016年6月,呂老師已經開始準備去美國了。組裡的另一位大佬同事也發布了REST Client插件,廣受好評。那月,Erich Gamma(VS Code開發團隊的總負責人、《設計模式:可復用面向物件軟件的基礎》作者之一、JUnit創建者之一 )來到微軟上海,我也有幸親眼見到了他。

我知道,我該行動了。這是一片即將變紅的藍海。以Fail Fast(快速失敗)為指導思想,我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接連發布了4款插件。沒想到,這4款插件都廣受用戶的喜歡,特別是Code Runner,下載量從1萬、10萬,一直上升到現在的1 000萬,是我開發的20多個插件中用戶最喜歡的插件之一。

2016年下半年,呂老師遠赴美國,而10號班車上只剩我“一個人”了。但是,我追逐VS Code的步伐並沒有停止。正巧,部門那時開始做IoT的Developer Tooling,我馬上想到要做一個VS Code的插件。可惜,當時做一個VS Code的IoT插件並沒有被列為一個優先項目。但是,感謝微軟的開放態度,我利用自己的個人時間開發了Azure IoT Toolkit,由於反響良好,一年後我把插件貢獻出來,使Azure IoT Toolkit被升級為微軟的官方插件。

到了2017年,IoT插件開發被正式提上議程,組裡成立了專門的團隊來開發Arduino插件。我雖然沒有實際參與插件的開發,但在整個過程中提出了很多建議,在兩次組內的Bug Bash中勇奪冠軍。插件發布後受到了Arduino社區的很多好評,因此,我們部門也開始了VS Code插件開發的旅程,自行開發或合作開發的插件超過了20個,這些插件涉及的領域包括IoT、Java、Ansible、Terraform等。

2018年,我有幸在微軟技術暨生態大會上做了一次演講,主題是“從零開始開發一款屬於你的Visual Studio Code插件”,把插件開發的經驗帶給更多的開發者朋友。

2019年,我對VS Code插件開發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僅憑我一個人寫插件又能寫多少呢,新的插件還比較好寫,最耗費成本的其實是插件維護,現在的20個插件維護起來已經很累了,所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開通了“玩轉VS Code”微信公眾號及知乎專欄,就是希望把VS Code的一些經驗分享給更多的人,也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來玩轉VS Code。整個2019年,我也在多場大會(PyCon、JSConf、.NET Conf、Google Developer Group、GitHub官方見面會、COSCon等)上進行了公開演講,對VS Code進行布道。

2019年11月30日,又是一個特別值得紀念的日子!經歷了長時間的籌備,VS Code中文社區終於成立了!

從一個普通的碼農到VS Code插件的“產品設計師”,到VS Code的布道師,再到VS Code中文社區的創始人,我與VS Code一起成長。

不知道這些年來我對VS Code的追逐到底產生了多大的影響。但是,至少,我看到了一些變化。曾經,人們會把VS Code當成VS,以為VS跨平臺了。如今,會有95後的同學反過來把VS當作VS Code:原來除了VS Code,居然還有個VS?曾經,面對新的項目,我們會問:為什麼要做一個VS Code的插件?如今,面對新的項目,我們會問:為什麼不做一個VS Code的插件?

微軟的10號班車還在,很多當年一起入職的小伙伴卻分散到了不同的地方:上海、蘇州、無錫、西雅圖。我依稀記得,在某個早晨的班車上,我和呂老師為了一個項目中的技術問題吵到面紅耳赤,而到了中午依舊是80分遊戲的最佳拍檔;某天下班的路上,我們為了項目中的一個難以重現的Bug,在班車上打開筆記本一起來調試;某個晚上,我為了Code Runner中的一個Bug奮戰到凌晨兩點。那時,在班車上,我們還經常會拿著Surface RT,看Channel 9,看Design Spec,回郵件。

微軟的10號班車還在,承載著我那時對技術的執著與熱情,繼續行駛在光明的大路上。

不忘初心,莫失初衷。不言放棄,追逐所愛。


目次

目錄

第1章 如何學習Visual Studio Code. 1

1.1 學會搜索... 1

1.2 學會提問... 2

1.3 學會學習... 3

第2章 Visual Studio Code簡介.. 5

2.1 Visual Studio Code概覽... 5

2.2 Visual Studio Code簡史... 6

2.3 Visual Studio Code的優勢... 7

2.4 Visual Studio Code開發團隊... 9

2.5 Visual Studio Code是如何做開源的... 10

第3章 核心組件.. 12

3.1 Electron. 12

3.2 Monaco Editor 13

3.3 TypeScript 13

3.4 Language Server Protocol 15

3.5 Debug Adapter Protocol 16

3.6 Xterm.js. 18

第4章 安裝與配置.. 20

4.1 概覽... 20

4.2 Linux. 21

4.3 macOS. 24

4.4 Windows. 25

第5章 快速入門.. 27

5.1 Visual Studio Code Insiders. 27

5.2 設置... 27

5.3 用戶界面... 34

5.4 編輯功能... 44

5.5 主題... 50

5.6 快捷鍵... 53

5.7 集成終端... 61

5.8 中文顯示... 65

第6章 進階應用.. 67

6.1 命令行... 67

6.2 IntelliSense. 69

6.3 代碼導航... 73

6.4 玩轉Git 81

6.5 打造自己的主題... 87

6.6 快速創建可復用的代碼片段... 90

6.7 Task,把重復的工作自動化... 97

6.8 Multi-root Workspaces. 112

6.9 調試與運行... 120

第7章 插件.. 126

7.1 插件市場... 126

7.2 插件管理... 133

7.3 那些不錯的插件... 143

第8章 語言深入.. 176

8.1 概覽... 176

8.2 Python. 180

8.3 JavaScript 213

8.4 TypeScript 233

8.5 Java. 242

8.6 C#. 261

8.7 C/C++. 271

8.8 Go. 284

8.9 更多語言支持... 291

第9章 前端開發.. 298

9.1 HTML.. 298

9.2 CSS、SCSS和Less. 305

9.3 Emmet 310

9.4 React 313

9.5 Angular 318

9.6 Vue. 322

9.7 前端插件推薦... 327

第10章 云計算開發.. 329

10.1 微軟Azure. 329

10.2 AWS. 343

10.3 Google Cloud Platform... 345

10.4 阿裡云... 348

10.5 騰訊云... 351

第11章 物聯網開發.. 353

11.1 設備端開發... 353

11.2 設備上云... 359

11.3 設備模擬... 364

11.4 邊緣計算... 366

11.5 物聯網插件推薦... 368

第12章 遠程開發.. 371

12.1 遠程開發概覽... 371

12.2 遠程開發插件... 372

12.3 SSH.. 372

12.4 容器... 388

12.5 WSL.. 399

第13章 Visual Studio family. 405

13.1 Visual Studio、Visual Studio Code、Visual Studio Codespaces,
你都分清楚了嗎... 405

13.2 Visual Studio Codespaces. 406

13.3 Visual Studio Live Share. 429

13.4 Visual Studio IntelliCode. 437

第14章 成為Visual Studio Code的貢獻者.. 440

14.1 GitHub Issues. 440

14.2 提問... 442

14.3 討論... 443

14.4 GitHub Pull requests. 443

14.5 插件... 443

14.6 翻譯... 443

第15章 插件開發.. 445

15.1 如何打造一款優秀的Visual Studio Code插件... 445

15.2 你的第一個Visual Studio Code插件... 451

15.3 Visual Studio Code插件的擴展能力... 456

15.4 插件開發面面觀... 461

15.5 插件開發的生命周期... 49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