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長安與洛陽:五至九世紀兩京佛教藝術研究(全2冊)(簡體書)
滿額折
長安與洛陽:五至九世紀兩京佛教藝術研究(全2冊)(簡體書)
長安與洛陽:五至九世紀兩京佛教藝術研究(全2冊)(簡體書)
長安與洛陽:五至九世紀兩京佛教藝術研究(全2冊)(簡體書)
長安與洛陽:五至九世紀兩京佛教藝術研究(全2冊)(簡體書)
長安與洛陽:五至九世紀兩京佛教藝術研究(全2冊)(簡體書)
長安與洛陽:五至九世紀兩京佛教藝術研究(全2冊)(簡體書)
長安與洛陽:五至九世紀兩京佛教藝術研究(全2冊)(簡體書)
長安與洛陽:五至九世紀兩京佛教藝術研究(全2冊)(簡體書)
長安與洛陽:五至九世紀兩京佛教藝術研究(全2冊)(簡體書)

長安與洛陽:五至九世紀兩京佛教藝術研究(全2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30 元
定價
:NT$ 2580 元
優惠價
87224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佛教自東漢(公元25~220年)傳人中國,歷近兩千年,在中國創造出了不可勝數的藝術作品。在兩千年的佛教藝術史上,南北朝(420~589年)與唐代(618~907年)分別是奠基期與高峰期,即在南北朝時期形成中國特色的佛教藝術,到唐代迎來了佛教藝術發展的高峰,並對10世紀以後的佛教藝術產生深遠的影響。唐代佛教藝術的形成離不開對南北朝傳統的繼承。換句話說,5~9世紀為10世紀以後的佛教藝術在中國的繼續發展奠定了基礎。現存5~9世紀的佛教藝術主要集中在北方,在那五百年間,長安與洛陽在中國的政治、文化、宗教領域裡都擁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並且在長時間內居於大一統的帝國或地方性的王國首都的地位。因此,以長安與洛陽地區為代表的佛教藝術,在那五百年間的中國佛教藝術界扮演著具有指導意義的重要角色,那裡的藝術家們一方面在印度與中亞的影響下創造著新型內容,一方面去影響其他地區佛教藝術的製作。書中的26篇文章旨在理清長安與洛陽佛教藝術內容及其在5~9世紀中國佛教藝術史上的重要地位。
這26篇文章分屬於五個部分與附錄之中,以討論長安與洛陽兩京地區5~9世紀的佛教藝術樣式、題材、風格及其相關問題,以及與其他地區佛教藝術之間的影響與被影響關係。前言是對該書內容的總體介紹,兼論與佛教藝術“模式”相關的問題,重點探討長安與洛陽在哪些時期的佛教藝術內容才具有“模式”的功能,才會對其他地區產生影響。
一、二、三部分研究十六國(304~439年)與北朝(386~581年)時期與長安、洛陽有關的佛教藝術。第一部分的3篇文章立足於對甘肅永靖炳靈寺西秦(385~431年)開鑿的第169窟塑像與壁畫的分期與題材考證等項研究,以及如何從這所洞窟來探索後秦( 384~417年)長安的佛教藝術內容與樣式。169窟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有紀年(西秦建弘元年,420年)的石窟,是在十六國後期中國北方的佛教中心——後秦國都長安的影響下形成的。在後秦長安佛教藝術早已不存的情況下,169窟就為我們反向推測後秦長安的藝術內容,以及後秦長安佛教藝術在5世紀早中期對包括雲岡石窟在內的中國北方地區的影響力提供了珍貴資料。第二部分的4篇文章討論以龍門石窟為中心的北朝洛陽佛教藝術內容。洛陽地區的北魏(368~534年)晚期佛教藝術可稱為“北魏洛陽模式”,曾對當時北方各地具有影響力。第二部分還探討了以洛陽地區為中心發展起來的北朝神王雕刻,龍門石窟藥方洞的開鑿年代,以及龍門石窟東魏(534~550年)、西魏(535~557年)、北齊(550~ 577年)時期開鑿的紀年小龕內容與風格來源等問題。第三部分的4篇文章討論北朝時期長安地區佛教藝術的發展情況,首先總結北魏時期以長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流行過的幾種造像風格,哪些來自平城與洛陽的影響,哪些為陝西地方風格。在北朝時期,長安是位於北中國西半部的西魏與北周(557~581年)國的首都。第三部分還探討了關中地區發現的北魏皇興五年(471年)造交腳彌勒佛像及其題材、樣式來源等問題,西魏時期長安地區造像對北魏晚期洛陽模式的繼承性,以及西魏長安與甘肅地區一些石窟造像間的關係。第三部分還論述了北周長安地區的佛教藝術發展情況,以及對北周境內其他地區產生的影響。
第四、五部分研究隋(581~618年)唐(618~907年)時期兩京佛教藝術。在隋唐時期,長安是大一統中國的首都。第四部分的6篇文章論述長安地區隋至唐代佛教藝術的發展、特點、對外界的影響力。長安地區的隋代造像一方面繼承著前朝風格,一方面有其創新性,可見其新風格對其他地區的影響。彬縣大佛寺是關中地區規模大的唐代石窟群,直接反映著來自首都長安的樣式與內容。這部分的一篇文章主要研究這處石窟造像的分期,另有一文則立足於整個關中地區現存的唐代造像來全面總結唐代長安佛教造像的風格及其藝術淵源等問題。關中地區發現的這些唐代石窟與造像內容可以稱作“唐代長安模式”,曾對其他地區產生過重大影響。第四部分還研究了唐人著述中對長安、洛陽寺院壁畫題材的描述,以及西安與洛陽地區現存有限的唐代畫題,再與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進行比較,以期盡量復原唐代西京寺院的畫題與風格。這部分的最後一篇論述了原唐長安城大安國寺遺址出土的一些密教石雕像的有關問題,包括題材、年代、在原寺中的配置等。第五部分的5篇文章討論唐代洛陽龍門石窟造像藝術及其對其他地區的影響。首先探討了長安對龍門唐代石窟藝術形成的影響,接著論述龍門現存的一批唐太宗貞觀年間(627~649年)龕像的保守與多樣風格,是向典型唐風佛教藝術的過渡期。洛陽是唐代的東都,且其地位在7世紀下半葉一度超過長安而成為全國的政治與宗教中心。由於高宗與武則天時期是中國開窟造像的高峰期,而此時的洛陽地位一度超過長安,這也使得龍門石窟在7世紀下半葉至8世紀上半葉一度居於“模式”的位置,並對其他地區產生影響。因此,第五部分的重心總結了典型唐風佛教造像藝術在龍門石窟中的三個發展階段:唐高宗(649~683年在位)、武則天(683~705年在位)至睿宗(710~712年在位)、玄宗(712~756年在位)及其以後,還論述了這些典型的唐風藝術對其他地區的影響。第五部分還探討了龍門石窟中的中國現存早的一批地藏菩薩像與密教造像的內容及其相關問題。
附錄部分包括4篇文章,討論石窟考古斷代與樣式研究的方法論,以及保存在美國華盛頓佛利爾美術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哥倫比亞大學的龍門石窟與長安風格造像。
《長安與洛陽:五至九世紀兩京佛教藝術研究(套裝上下冊)》作者自1984年起研究中國佛教藝術至今。這本論文集收錄了作者在1989~2001年間發表的與十六國、南北朝、隋唐佛教藝術有關的13篇文章,在2003~2008年間發表的3篇英文文章的中譯稿。另有10篇探討5~9世紀長安與洛陽佛教藝術的文章,作者經過多年思考與資料的收集,一併寫成於2016年,有些在該書首次發表。
《長安與洛陽:五至九世紀兩京佛教藝術研究(套裝上下冊)》對研究與愛好10世紀以前中國早期佛教藝術的學者、學生、收藏家等人士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常青,1962年12月生於陝西省西安市。北京大學考古系學士與碩士,主修中國石窟寺藝術。曾在龍門石窟研究所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與樂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佛教文化數據庫工作。1999年來到美國研究、學習與定居。曾在華盛頓佛利爾美術館、美國國家美術館作高級訪問學者,研究美國各大博物館收藏的中國佛教藝術品。2005年在堪薩斯大學獲中國藝術史博士學位。後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部作博士後研究(2005~2006年),在北卡羅來納大學亞克蘭藝術博物館(2006~2008年)、佛羅里達州瑞格林藝術博物館(2008~2010年)擔任亞洲藝術策展人。2010年以後曾於密蘇里州聖路易華盛頓大學任博士後講師、密蘇里大學聖路易分校任客座教授,講授亞洲與中國藝術史,並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亞洲藝術博物館任研究策展人。自2018年起在四川大學藝術學院任特聘教授。出版10種專著、70餘篇研究論文,主要研究中國佛教藝術。

常青,西安人,六零後,北京大學考古系科班出身,宿白教授的碩士研究生,曾供職於龍門石窟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佛教文化信息中心等單位。1999年起旅居美國,先後在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美國國家美術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北卡羅來納州亞克蘭藝術博物館、佛羅里達州瑞格林藝術博物館、聖路易華盛頓大學、密蘇里大學聖路易分校、達拉斯亞洲藝術博物館研修和工作,並在堪薩斯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常青從事中國佛教藝術的研究開始於在北大的本科學習中,對河西、隴右石窟進行了考古調查,特別是對甘肅永靖炳靈寺石窟第169窟,做了紮紮實實的考古研究。
眾所周知,佛教初傳期之後,中國真正意義上的佛教美術始於東晉十六國時代;前期先有後趙佛圖澄弘揚佛法,在北方廣為鑄造金銅佛像;經過淝水之戰,在十六國後期,秦隴、河西相繼開始了石窟寺的營建,有記載可尋的有麥積山(秦州石巖寺)、炳靈寺(河州林陽堂山)、天梯山(涼州南山) 、莫高窟(鳴沙山千佛洞)等。遺憾的是,結束中國北方十六國分裂割據的北魏太武帝於公元446年厲行滅法,嚴酷無比,幾乎將中國佛教藝術發端期一應建樹滅絕殆盡。遺存僅小件、便於藏匿的石塔及金銅造像。不想炳靈寺現編第169號的一座西秦大窟,因位置高險、難以登臨而倖存至今。20世紀60年代的這一重大發現,給中國早期佛教美術考古帶來了光明,猶如一片旭日初升的朝霞。常青通過嚴謹的考古學方法分析排比,解決了窟內自西秦永康、建弘至北魏龕像、壁畫的年代序列,以及內容考證問題,是一個無可否認的重要貢獻。常青的碩士論文《炳靈寺169窟塑像與壁畫的年代》,正式發表於1992年,亦是這本文集的開篇。
常青的研究起點高,而且視角開闊,貴在大處著眼。他能夠在西秦石窟文物遺存中,洞悉後秦長安佛教的源頭,進而揭示其給予北魏雲岡曇曜期石窟的影響,論證後秦長安對於北魏首都平城的影響,科學定義出十六國後期中國北方佛教美術的主潮——長安模式。以此即可取代因石窟遺存蕩然無存而如同泡沫的所謂“涼州模式”,使中國石窟寺從十六國到北魏的早期發展脈絡頓感清晰。
憑藉在龍門石窟研究所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安研究室的工作經歷和三十多年不懈的探究,常青對洛陽和長安的歷史環境及文物考古資源有深入的認識。他的研究集中在東晉至唐代五個世紀的佛教美術考古,特別注意到洛陽和長安兩座都城——東西兩京,作為政治、文化和宗教發展的中心,曾經發揮過的“模式”作用。五百年中,除了宿白先生定義過北魏雲岡模式之外,常青為我們詮釋了後秦長安模式、北魏洛陽模式、北周長安模式、唐代長安模式和唐代洛陽模式,對這先後出現的五種模式,包括它們的產生和影響所及、所不及,都有詳盡的論述,從而勾畫出了十六國、北朝、隋唐中國石窟寺和佛教美術相當完整的發展過程。有關“模式”的研究在這一段歷史範疇之內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唐代以後,就石窟寺和佛教美術而言,再也沒有形成這種模式的條件。
回想當年(將近三十年前),由王瀧先生髮起,我們到龍門石窟為數以千計的洞窟編號,利用兩年多的各種節假日,與來自各地的同道一起辛勤工作,共同的事業責任和學術追求令我們友愛無間。最難忘那些白天勞累之後,在研究所露台上仰望星空,近乎徹夜的暢談,無拘無束的交流與爭辯啟發著我們的認知和思維。那書生意氣有如狂歡一般的氛圍,總是有陽光朝氣、率直純真的常青參與其中。
常青的過往多逢坎坷,生涯波折而學業不輟,百折不撓,層層深入,至今碩果累累。更難得的是他在治學上獨立思考,堅持真理,擯棄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的流弊。我樂見他的成果結集出版,期待學界的關注與討論。

目次

上冊
第一部分西秦炳靈寺石窟與後秦長安佛教藝術
01炳靈寺169窟塑像與壁畫的年代
02炳靈寺169窟塑像與壁畫題材考釋
03從炳靈寺169窟看十六國時期後秦長安佛教藝術及其影響力
第二部分北朝洛陽佛教藝術研究
04洛陽北魏晚期窟龕藝術模式及其流布
05北朝神王雕刻述略
06龍門藥方洞的初創與續鑿年代
07龍門石窟北朝晚期龕像淺析
第三部分北朝長安佛教藝術研究
08北魏關中地區佛教造像風格的多元化
09北魏皇興造像題材與樣式
10西魏長安佛教藝術與絲綢之路上的石窟遺跡
11北周長安佛教藝術及其源流

下冊
第四部分隋唐長安佛教藝術研究
12隋代造像的創新性與保守性
13彬縣大佛寺石窟造像分期
14唐代長安佛教藝術樣式及其淵源
15唐代長安佛教造像模式的流布
16唐代長安、洛陽寺院與敦煌莫高窟壁畫札記
17唐長安城大安國寺遺址出土密教造像芻議
第五部分唐代洛陽佛教藝術研究
18長安對洛陽龍門唐代石窟的影響
19龍門隋代和唐代貞觀期龕像及其保守與多樣風格
20唐代龍門模式試析
21龍門石窟地藏菩薩及其相關問題
22試論龍門初唐密教雕刻
附錄佛教考古研究方法與美國佛教藝術收藏
23淺談石窟考古斷代方法與樣式研究
——《慈善寺與麟溪橋》讀後
24研究與探索:美國華盛頓佛利爾美術館藏鞏縣、龍門石窟雕像的歸位
25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龍門雕像再研究
26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藏賽克勒捐贈的三件石造像

參考文獻
索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24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