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碳達峰、碳中和100問(簡體書)
滿額折

碳達峰、碳中和100問(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優惠價
8720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商品簡介

《碳達峰、碳中和100問》采用問答形式,是一部面向黨員領導幹部及社會公眾的科學普及讀物,旨在提高全社會對碳達峰、碳中和的認識,更好推動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全書分為四部分,第一章從認識高度切入,明確碳達峰、碳中和對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意義。之後沿著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怎麼做的邏輯展開。第二章介紹“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背景和科學基礎。讀者了解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進一步深入理解實施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必要性。第三章介紹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政策行動,強調需要社會經濟全面轉型,探討各領域各部門如何轉型,這種轉型將面臨怎樣的挑戰和機遇。第四章號召全社會共同努力,強調每個人都可以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


作者簡介

陳迎,中國社科院生態文明研究所研究員。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第六次評估報告主要作者。獲第十四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2011年)。

巢清塵,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全球氣候觀測系統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氣象學會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第四次國家氣候變化評估報告領銜作者。長期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工作。


名人/編輯推薦

1.響應社會熱點關切,聚焦政府政策+行業措施+消費者個人,100問+100答,深入淺出闡明碳達峰、碳中和的核心、關鍵問題

2.事關地方經濟發展、傳統行業轉型、新興領域前瞻性投資、個人消費調整……

3.杜祥琬、丁一匯兩位院士強力推薦


碳達峰與碳中和引領能源革命


在《巴黎協定》簽署5周年之際,中國向世界宣示了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力爭實現碳中和的國家目標。這不僅是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策,也是基於科學論證的國家戰略。它更清晰了“能源革命”的階段目標,也要求我們為低碳能源轉型做出更為扎實、積極的努力。

能源轉型是人類文明形態不斷進步的歷史必然。煤、油、氣等化石能源的發現和利用,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力,使人類由農耕文明進入工業文明,這是典型的能源革命。但200多年來,工業文明也產生了嚴重的環境、氣候和可持續性問題。現代非化石能源的進步,正在推動人類由工業文明走向生態文明,並在推動新一輪能源革命。

不過,全球和中國能源結構轉型的三個階段呈現的特征存在差異。全球能源結構轉型第一階段以煤炭為主,1913年,煤炭占全球一次能源的70%。但經過幾十年全球能源轉入油氣為主的第二階段,現在正從油氣為主轉向非化石能源為主的第三階段。我國能源結構的第一階段也是從煤炭為主,但第二階段不會以油氣為主,而是多元架構階段,即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多元發展、協調互補、此消彼長,逐步向綠色、低碳、安全、高效轉型,進而實現電氣化、智能化、網絡化、低碳化。我們也將轉入第三階段,即以非化石能源為主的階段。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能源的快速增長支撐了經濟的高速發展,能效明顯提高,能源結構也有改善,但還難言能源革命,而產業偏重、能效偏低、結構高碳的粗放增長使得環境問題日趨凸顯。

近年來,我國已將能源強度、碳強度列入政府考核指標,能源彈性系數逐步下降。但目前我國能源強度依然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這顯然是不可持續的。如果這一數字降至1.0,就意味著同等規模的GDP可節省十幾億噸標準煤。

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僅剩不到十年。因此,“十四五”期間的能源規劃極為重要,它將為2030年前碳達峰做好鋪墊,為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明確路徑。

“十四五”期間我國需要對節能提效做出明確要求。節能提效應為我國能源戰略之首,是保障國家能源供需安全和能源環境安全的第一要素。特別是在當前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下,節能提效應是減排的主力。從能源生產來說,就是由黑色、高碳逐步轉向綠色、低碳,從以化石能源為主轉向以非化石能源為主。

“十四五”期間,能源行業要走上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化石能源要盡可能適應能源轉型需要,如煤炭要實現清潔高效利用,石油行業仍要“穩油增氣”,且要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我國要以較低的能源彈性系數(小於0.4%),滿足能源消費2%的年增速,需主要依靠“非化石能源+天然氣”。這是對內推進能源革命、對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融合點,是推動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抓手。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社會經濟發展正在促進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長,生產、儲能等成本顯著下降。2010—2019年,全球範圍內光伏發電、光熱發電、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項目的加權平均成本已分別下降82%、47%、39%和29%。可再生能源從十年前的“微不足道”變得“舉足輕重”,也必將從“補充能源”逐步發展為“主流能源”。

以分布式低碳能源網絡為例,它可以自發自用、寓電於民,與集中式電網互動。如果我國能夠發展一大批這樣的能源“產銷者”,就可以減緩“西電東送”和“北煤南運”的壓力。這並非紙上談兵。2017年前,河南開封蘭考縣用的基本上是以煤電為主的外來電,經過三年能源革命試點,目前該縣已經以自發自用電為主。

通過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以及儲能技術、新能源汽車等技術領域和綜合能源服務、智能電網、微網、虛擬電廠等新業態的進一步發展,預計到2025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將達到20%,電力在終端能源中占比將超30%,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將達50%,發電量占比超40%。

屆時,可再生能源將擔當大任,成為“十四五”期間能源增量主體,煤炭消耗不再增長,率先實現“煤達峰”,甚至“煤過峰”。“十五五”期間,通過非化石能源增長(包括電動汽車在內)和再電氣化,中國東部地區/城市率先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這是非常清晰的目標。

在碳達峰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碳中和,就要做到碳排放與碳匯持平。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世界溫室氣體排放主要是二氧化碳,占73%。2019年,全球能源相關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330億噸,其次是甲烷。2006年以後,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排放國。我國提出“碳中和”國家戰略目標,意味著能源轉型將邁出更加積極的步伐。

在以化石能源為主的今天,全球和中國降碳的主要措施有三條:首要措施應是“提能效、降能耗”,特別是從建筑、交通、工業、電力等方面入手,高度重視調整產業結構,同時加強技術進步;其次是“能源替代”,應高比例發展非化石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最後是“碳移除”,增加碳匯,大力發展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等。

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對我國是挑戰,轉型不力將會導致能源系統和技術的落後;但更是機遇,它將催生新的產業、新的增長點和新的投資,實現經濟、能源、環境、氣候的可持續發展。現在,我們正處在能源產業和時代發展的拐點上,尤其是在碳中和的目標之下,未來的能源生產、儲備和消費將會發生重要的變化。

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堅持不懈地推進。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陳迎研究員、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巢清塵副主任與人民日報出版社共同策劃編寫《碳達峰、碳中和100問》,通過問答的方式深入淺出地闡明碳達峰、碳中和的一些核心和關鍵問題,旨在面向全社會加強宣傳,提高社會公眾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對碳達峰、碳中和的認識,我認為很有意義,非常支持。

謹以此文代序。

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