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滿額折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

定  價:NT$ 650 元
優惠價:9058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64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並陳多元文化差異理念,觀照自然萬物運行法則
--
廖偉立從「造化」出發,
循著雜木林進路,尋得不斷進化的建築態度

臺灣建築師廖偉立的獨特「雜木林式美學」與「宇宙論」,顯現出一股「造化」的能量,亦是一種永無止息尋找「關係」並且不斷發展「變奏」可能的過程,企圖在新/舊的混合與聯結、建築/自然之間不斷對話,含納本地/外來不斷的碰撞、吸收與相融,轉化並產生多元、多義的綜合能量。

本書以「雜木林進路」為題,紙上展陳廖偉立近年九件代表性作品,並集結臺灣當代建築場域及跨領域的重要創作者與評論者,一起在參與討論從廖偉立在當代臺灣的空間論述,在充滿有機性、不斷碰撞的詰辯、質疑、溝通、反省中,討論當代臺灣的文化主體與空間性,也尋找人為建築與原生自然的新關係,以及人面對城市、鄉村的新態度。

*

雜木林

臺灣在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急突三千公尺的不同海拔的地域中, 植物、林相、生態、地景、海景、山景多樣而豐富;身處亞熱帶緯度, 北回歸線劃過地球一周的區域,百分之九十的國家都是沙漠,只有臺灣具有「雜木林」多元共存,充滿生機的林相,與寒帶或溫帶的單一林相是不同的。
從我的觀察,臺灣是浮動的島嶼,其文化、社會與生態皆充滿著「雜木林」般的多樣性、混雜性、衝突性與流動性,在亞熱帶特有的環境與人文特色下,值得我深切的關注與反省。臺灣的建築須超越現代主義建築的普遍限制,走出第三世界鄉愁式的思考,努力突破小地域、小傳統、小格局的侷限,不只在轉譯臺灣的「傳統性」與「地方性」, 而是以一個更開放的思維來超越傳統與地域,並回應時代新的需求與精神。唯有深刻地了解臺灣的自然環境及人們生活狀態的內裏,並建構出能正確回應時代意義的作品,才能使地方與世界真正的產生互動互動與對話。
--廖偉立

 

王俊雄(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專任副教授)
吳光庭(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
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
洪育成(考工記工程顧問公司負責人)
張景堯(張景堯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陳永興(水牛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陳逸杰(高雄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黃聲遠(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趙建銘(趙建銘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聯合推薦--
(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作者簡介

作者/廖偉立
立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美國南加州建築學院(SCI-ARC)建築碩士,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現為聯合大學建築系兼任副教授。成長於苗栗縣通霄鎮,由沙河匯聚而成的兒時記憶,成為影響深遠的創作養分。其建築作品多位於臺灣中西部,尤以「橋」與「教堂」系列最為著名。代表作品為王功生態景觀橋、天空之橋、基督救恩之光教會、忠孝路教會、毓繡美術館、德光教會等。

主編/王增榮
臺灣知名建築評論學者,建築藝術設計策展人。曾任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和建築系講師,現任比格達工作室主持人。

引言
文/王增榮

2107年底,個人被廖偉立建築師委託策劃他個人的建築展。
作為長期觀察臺灣建築發展的人,個人認為建築除了作為物質的生活容器,同時也是非物質文化的一種,建築師的作為一方面為委託者完成合宜定居的處所,同時也綜合了當下的各種技術,透過構築行為書寫對環境的意欲,與一般藝術或各類文化的作為相當。而建築的展覽,可以讓建築創作者跳過日常作業的束縛,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與表達的意欲, 這也是個人一向想推動的工作。
因此,在2018年初與2019年中,我們在臺北與臺中分別舉辦了「造化:廖偉立的建築」與「雜木林的進路:廖偉立的建築」兩項展覽。展覽名稱的改變,不僅展出內容及時的增長, 同時也反映出兩次展覽期間廖偉立創作心境的調整。展覽期間,為了促進對建築創作的反思,以及與民眾的溝通,我們也策劃一連串與建築、環境有關的論壇,經由對談或演講的形式展現,而上述與會者講述內容都頗有見地,引人深思!
在此,我們特別把這些論述結集成書,感謝講者們給我們的啟發,也作為兩次展覽的紀錄。


建築求道之路
文/廖偉立

我想該是時候了,把自己多年來對建築的實踐、思考與反省呈現出來,儘管我個人的建築求「道」之路崎嶇多折,卻與我土生土長的臺灣多山、四面環海洋的島嶼中潛藏的複雜、多元差異能量,所呈現的性格與命運緊緊相扣合。
以近乎「懺悔錄」的心情來書寫這短短的小記,希望盡量用最少的文字,來詮釋我內心內裏對建築的思索,因何?怕「多言數窮」。但儘管如此,對我自己的意義卻是強大無比的。
回想起以前,自己在建築所作所為,僅靠著像宮本武藏般少年時的天生感覺與蠻力及奇淫技巧做建築,過程中逐漸看見自己的偏執與耽溺,讓我膽顫心驚,慚愧不已!近幾年藉著對「建築」不斷的實踐、反省與思考及對臺灣亞熱帶環境的觀察與探索,逐漸發展出自己個人「雜木林進路」的建築思考與實踐策略,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的尋找關係、不斷的看見某些「原初」。而我也深深覺得做建築,唯有誠懇面對「生活」的一切,覺知自己「生命」的意義,找到自己建築的「信仰」,言行一致的「發現」下去。
謝謝淡江大學時學習建築的過程中,啟蒙我的李俊仁、王淳隆老師,就業時李祖原建築師「格局」與「氣魄」的啟示,潘冀建築師「實務」的磨練機會與「專業態度」的建立, 美國SCI-ARC求學時的老師Coy Howard認為:「唯有回到母體,才能設計出屬於自己的好建築」及Eric Owen Moss建築師經常提及:「敞開心靈挖掘自己最大的潛力與可能性,才能做出好作品」,讓我獲益良多。
好友也是知名臺灣小說家、建築策展人與評論家阮慶岳兄,單刀直入的提問: 「偉立, 你的建築核心價值是什麼?言行一致嗎?」常常令我膽顫心驚並深覺自己的不足,臺灣知名評論家及策展人王增榮兄,對我建築的犀利批判與看見及對我個人建築的「獨特性」的建立與提醒,每每使我重新試圖打破「自己」,尋找真正的「自己」。
建築從設計到執行完成的過程中,有幸與營造家廖明彬兄相互的發問、探討與學習,使我對建築「真實」的掌握更加深刻。
好友們的包容與支持,及工作伙伴們的投入與用心,都是鼓勵我繼續前進的動力。
最後感謝家人、太太曉青、兒子飛力的支持,及92歲的老媽媽與在天國的父親給我這顆熱愛建築的心。

目次

前言
 引言/王增榮
 建築求道之路/廖偉立

策展論述
 策馬入林:關於廖偉立的建築與臺灣/王增榮

作品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
 東眼山森林遊樂園自導式公廁
 基督救恩之光救恩堂
 北港女兒橋
 北港天空之橋
 毓繡美術館
 湖山水庫人文生態暨遺址教育中心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礁溪教會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德光教會
 臺藝大藝術博物館

演講
 雜木林的多線演化──土地.身體.物質.內部性/羅時瑋
 廖偉立建築的三張臉孔/王俊雄
 衝撞的島嶼風景:臺灣的建築現(顯)象學/邱浩修

對談
 廖偉立×黃聲遠──形式/對話:探找自由的建築
 廖偉立×謝英俊×阮慶岳──有我/無我:建築師的主體論辯
 廖偉立×郭瓊瑩×林舜龍──從土地記憶尋找空間美學的根
 廖偉立×邱文傑×王俊雄──進出雜木林,眾聲喧嘩的建築生態
 廖偉立×廖明彬×褚瑞基──從紙上到施作現場:建築藝術化的進路
 廖偉立×漆志剛×朱弘楠──在繁星之間:多元時代,去中心的建築主體
 廖偉立×謝宗哲×陳俊言×陳瑞笛──「獨立時代」:雜木林的來時徑與去時路
 廖偉立×王喆×羅曜辰──跨世代建築對話:閱讀時代的轉折語境

附錄
 廖偉立作品分布位置 
「造化:廖偉立的建築」展場配置
「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展場配置

書摘/試閱

策馬入林:關於廖偉立的建築與臺灣(摘錄)
文/王增榮


現代建築在臺灣成為主流應該是在二戰結束之後吧。

戰前,日據的中後期,雖然已經有日本建築師嘗試以類現代主義樸素的形式設計部分公共建築,但是,觀念上新古典主義仍然是主流。戰後,一九五○年之後,臺灣因為接受美援的關係,透過美援顧問的影響,開始轉向現代主義建築發展。

一九三○年代中後期,美國收容許多被納粹政府驅離德國的德裔猶太人建築師,如葛羅培斯、密斯等,他們本身就是在包浩斯推動現代主義建築的先鋒,因此,二次大戰後,美國接手為現代主義進階的基地。在這樣的因緣際會下,透過美方顧問為方便審查援助經費流向所建立的建築規範,現代建築,尤其是它的建築形式而不是觀念,就不動聲色地滲入臺灣,取代日本時代留下來的作業方式與建築形式。

建築的現代主義,是因應十九世紀後期工業社會造成之住居問題所衍生觀念。在這樣的觀念下,建築不再被視為只具炫耀權力或財富的物件,而是回應生活的真實需求。因此,機能是首要,傳統的因循性、感官的審美是不合時宜,現代建築要的是原創性、理性、抽象性。現代主義表面上是新的形式主張,其實,它是不折不扣的文化論述。然而,形式的樸素與機能的優先,是比較容易被看見與理解,但背後涉及之文化意涵與審美的辯證性,卻需要透過觀念來理解。

戰後初期的臺灣,因為大環境的限制,而且過去的傳統從沒有把建築看成文化,因此,現代建築強調機能這一個點,我們只能單向度地理解它的現實性,而意識不到它背後的理想性,有人還以為把新古典主義建築立面的裝飾減除,就是現代建築!甚至,因為戰後環境比較困苦,機能的現實性,甚至被拉高到道德的層面,把樸實、經濟、實用都變成美德,同時也趁機掩飾建築師對審美的失能,讓建築成為「工具性」容器!這種以工具理性認知的建築,或許可以稱之為「台式現代建築」,建築只剩下唯物的實用與技術性,觀念與審美的形上性則乾枯脫落!

一九五○到一九八○年之間,這種把呆板、乏味當成簡樸、務實的台式現代建築,一直是臺灣建築的主流,其間僅有少數建築師,如王大閎、陳其寬等能夠掌握現代主義於機能之外,既理性、精簡、樸素,卻又耐人尋味的分寸。即使偶爾有人(建築的與社會的)對上述乏味的表現性感到不滿,大多也只能回頭向傳統找尋慰藉,退化地走回傳統,借用遠離當下的古典語言作宣洩,如黃寶瑜的故宮博物院、修澤蘭的中山樓、楊卓成的圓山大飯店。

解嚴,解的不僅是政治,也是文化整體的鬆綁,個人意識的抬頭。

其實,一九七○與一九八○這兩個年代是非常關鍵的階段。在歐美,後現代風潮已經興起;在臺灣,文學出現鄉土論戰、政治宣布解嚴,建築有日本象集團進駐宜蘭。

建築的後現代,被視為與嬉皮運動、反戰運動、黑人民權運動、女性主義運動等,同為追求多元價值思潮的一支,後現代主要是挑戰現代主義之理性獨大的價值觀。而一九七七年的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表面上是文學的爭議,其實是中國大傳統與臺灣本土文化之爭,可以銜接上述多元文化之後現代氛圍。一九八六年民主進步黨建黨,一九八七年蔣經國宣布解嚴,或許可以算是這場論戰擴散的效應。

解嚴雖然是政治的,但也代表著一些約定俗成之概念的鬆綁,因此解嚴後,很多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感受都得以表現出來,形成社會的眾聲喧嘩。同時,關注本土成為顯學,戒嚴時期受到壓抑的個人意識也開始抬頭。而一九八七年開始進駐宜蘭設計冬山河親水公園(1987-1994,全區完成)的日本象集團(Team Zoo),則讓建築界重新思考設計與地域性、個人的關係。

象集團是帶有後現代意識的建築團隊,他們的設計經常反映出對建築基地、機能需求深入而且有見地的認知。在宜蘭,他們也以同樣的方式開啟作業,設計前期,他們去體驗宜蘭這個不熟悉地域的自然環境與風土人情,試圖了解這個地方的土質、土壤、石頭,再透過自己的理解進行設計,因此,他們的設計某種程度反映了當下這地域的特質。地域性,這詞有趣,什麼是地域性?它意味著地方原有的特質,以及對它所作的詮釋,所以「地域性」是被創造的存在或詮釋。創造與人有關,人則與時空有關。不同時空的人,可以對同樣的物質環境作不同的想像、以當時的技術,與生活狀態來回應或詮釋,因此「地域性」是充滿變數的,而非絕對的或不可冒犯的傳統,因為詮釋與時空有關。

象集團在宜蘭的作為,像一則啟示錄,刺激了臺灣建築界。因為我們過去教育養成的習慣,就是照著教科書或案例亦步亦趨,幾乎沒想到過設計是發想於自己與基地、環境真實的對話,與因此產生的創意(或詮釋)。所以,對於八○年代左右離開學校的一些建築師而言,象集團現象等同是建築的解嚴,解放了他們對想像與對自己的相信。

由是,這些建築師的創作,經常跳脫台式現代建築保守的格局,大膽地展現個人獨特的觀點並探索新的形式。對他們而言,建築不再獨斷地自外於真實社會、滿足地存在於假想之普同性的公式,而是努力地詮釋他們感知的在地性,同時也開展彼此個別的風格,或作者論。

這一個世代,我個人稱之為「解嚴的一代」,這一代目前仍活躍在創作的,如簡學義、黃聲遠、龔書章、邱文傑、呂理煌、甘銘源等,廖偉立也是其中之一位。

但願我像臺灣建築的野人,粗糙耐磨,生猛有力。

認識廖偉立,是很久以前了吧,從一九八○年代開始。廖偉立與我年紀相當,求學歷程他曲折些,以致於我取得碩士學位出來任職,他還在學校。當時我在《建築師》雜誌社任執行編輯,有一天雜誌社收到一份他老師寄來的稿子,裡面有廖偉立畫的插圖,主編李乾朗看了插圖覺得有感,建議請他特約為雜誌文章畫刊頭與插圖,我是與他聯繫的人。真正的見面,是在好幾年後,我到東海大學兼課,他在東海大學對面的榮民醫院工地監工,順帶在東海建築研究所進修。之後,在我主導的早期《臺灣建築》,也曾刊載過他作為建築師初期的作品。

廖偉立出生於通霄鎮,據他說這是有河流與大海交會的地方,鎮上街道組織像迷宮,這環境的紋理甚至空氣的味道,與整然有序的城市很不一樣,是非鎮非鄉。他家境不是富裕的那種,據他的回想,童年常常利用想像力將現實元素或環境「建構」為玩具或樂園。這樣的經驗,似乎讓非系統化的複雜比系統化的精簡對他更具魅力。

廖偉立成為建築師的路途,也有著類似的複雜過程。他是從技術訓練的高工學程開始,然後是專科,到涉及觀念層面的大學、研究所,當上建築師後,再到國外以培養作風獨樹一幟之建築創作者著稱的南加州建築學院(Souther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簡稱Sci-Arc)進修。或許,這樣的經歷讓他對建築的想像,跟許多在單一建築教育體系成長的建築師有些不同吧。

作為二戰結束後成長的一代,廖偉立也有機會見證臺灣戰後的窮困與復原時期的勤奮,與社會在白色恐怖的詭譎不安中穩定成長,以及解嚴開放後社會的衝突、經濟的復甦,以及暴富後放浪形骸的繁榮等,既正又反、既積極又消極地矛盾的發展,這是與西方現代社會普遍價值單一很不一樣的情勢,容易讓人感到混亂、失據。然而,可能因為兒時成長的環境與個人際遇潛移默化的關係,對廖偉立而言,臺灣近代社會與文化發展的複雜與矛盾,並不是負面的現象,反而是充滿生機的多元!

回應這樣的經歷,廖偉立曾寫著:「我知道我本身某種草莽的氣質與臺灣特有旺盛的生命力應是相通的」,阮慶岳也說,廖偉立過去曾傳真給他,寫著「但願我像臺灣建築的野人,粗糙耐磨,生猛有力」。

雜木林美學,這是對臺灣之獨特性的思考?或是自我設計觀的建構?

二○○二年,阮慶岳曾經在臺北當代藝術館策劃一個展覽,「黏菌城市:臺灣現代建築的本體性」,那是臺灣早期少數以建築為主體的展覽,展出三位建築師:謝英俊、廖偉立、程紹正韜的作品。

解嚴一代的建築師,與「解嚴」的涵意類似,並不是有志一同的團體,而是各有各對建築想像的群體。比如,呂理煌解的是建築與資本社會的約定俗成,他不斷地衝撞建築材料、構築型態、勞動,以及社會關係;黃聲遠則對建築中理性的獨斷性與約束感到不滿,一意擺脫這道高牆,以自身的存在與環境作有機的對話;謝英俊是以建築進行社會救濟的行動,「黏菌城市:臺灣現代建築的本體性」展現的就是這樣的觀察與觀點。配合展覽的刊物裡,各建築師都有一篇自述。廖偉立的是〈雜木林的美學:亞熱帶建築的思考〉,這是廖偉立與雜木林一詞建立關聯的開始。

在這篇文稿中,廖偉立說明臺灣雖然位居亞熱帶,但群山有足夠的高度,以致山林混雜著各種氣溫地帶的物種,景象具有雜木並存的豐富性,與西方經常由單一樹種形成的林相截然不同。他把這個觀察,與臺灣這地域之族群與文化的多元狀態聯想在一起,「臺灣由於獨特的海島環境,形成與大陸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歷史背景的複雜,其文化
與建築也產生多元的包容」。文化上,臺灣收納了原住民、漢人、荷蘭、日本與當代的特質;建築上,則「涵蓋了西洋系建築、中國系建築、南洋系建築,晚近則受日本、美國、歐洲及世界各地的影響,幾達無國界限制之境地」。也因此,臺灣在各層面有著「連續/不連續、生存/競爭、融合/分裂、主流/非主流、合作/對抗、相依/分離⋯⋯」等狀態的並存、對峙,及與之形成的微妙協調。廖偉立在這裡對臺灣的自然與文化層面,作了精闢的觀察,雖然,其間他也花許多篇幅談論對創作的見解,然而這些說法大部分像一般通論。

所謂雜木林美學,究竟這是對臺灣獨特狀態的思考,或是自我設計觀的建構?在這階段,似乎還有點曖昧。但是,在他展出的設計裡似乎可以看到一些端倪,比如東眼山森林遊憩區自導式步道公廁(2002),彰化的王功生態景觀橋(2003)、交大景觀橋與咖啡屋計劃案(2001)。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8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