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查理一世:內戰之火與英國王權變革1625-1649(簡體書)
滿額折

查理一世:內戰之火與英國王權變革1625-1649(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價
:NT$ 528 元
優惠價
8745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642年,在伊麗莎白黃金時代結束後不到四十年,英格蘭就開始自相殘殺,走向分裂,一派效忠王室,一派效忠議會。蘇格蘭和愛爾蘭開始征兵,來自歐洲大陸的雇傭兵紛紛趕來,他們在英格蘭本土掀起英格蘭歷史上最後一次戰爭。這場長達九年的內戰,使家人反目,朋友成仇,死傷無數,死亡人口比例甚至遠遠高於英國“一戰”期間陣亡人口比。
在這個正在瓦解的王國裡,首當其衝的是國王查理一世。作者利用zuixin發現的未曾公布的國王手稿,其中包括他與王後相互往來的密碼信,生動描繪了查理一世面對的復雜宮廷政治網絡和歐洲國際關係格局,從人物的自身視角,刻畫了一個不同於刻板印象“暴君”的查理一世——一個對他所處的殘酷時代來說遠不夠殘酷的人。
查理一世不願像都鐸王朝君主們那樣血腥迫害對手,也不願按王室傳統為保全自己而棄仆人於危險境地不顧。他受到父親的教導,熟悉國王的權利和義務,卻沒有父親老練的政治手腕和豐富的生存經驗。他娶了一位出色的公主並深愛著她,但她是來自法國的天主教公主,注定將引起新教臣民的不安。他信仰秩序和高尚的思想,看重個人榮譽,卻低估了敵人的冷酷,終將為自己堅持的原則付出殘酷的代價。正是這樣一位極各種矛盾於一身的國王,最終改變了英國君主制度的面貌。
查理一世雖已被毀滅,但他並沒有播下英格蘭君主制毀滅的種子,而是播下了君主制重生的種子。內戰結束後,王室復辟,秩序開始重建。今天的英格蘭享受著查理一世留下的遺產:議會與君主共治,英國國教會保留了查理一世堅持的主教制。內戰結束後,許多激進的宗教實驗者把新教帶到了新世界,把共和國的種子帶到了北美大陸,而英格蘭繼續彌封它的傷口,在傳統與變革的博弈中開創並完善君主立憲政體。

作者簡介

琳達·德·萊爾(Leanda de Lisle),畢業於牛津大學,《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都鐸王朝和斯圖亞特王朝領域的知名作者,因細致嚴謹的研究和強有力的敘事廣受贊譽。
作品《都鐸:一部家族史》(Tudor: The Family Story)入選《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十大暢銷書榜單,當選BBC年度歷史書(BBC History Book),《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年度書和《今日歷史》(History Today)年度書。
本書是作者撰寫的zuiju戲劇性的作品,榮獲2018年歷史作家協會(Historical Writers Association)非虛構寫作皇冠獎(Non-fiction Crown)

名人/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1 【史詩般的敘事,重現英國內戰場景,細膩還原人物所處的復雜政治環境和豐富敏感的內心世界】

2 【多元視角呈現英國內戰時期政治人物的無畏、磨難與決心】
本書跳脫出上述相互對立的外部視角,關注查理一世的成長和變化,將他置於同時代語境和歷史環境下,在男性視角之外,加入有政治影響力的女性政治人物,細膩呈現查理身邊復雜的宮廷政治網絡。
3 【視野廣闊】
廣闊勾勒英格蘭之外的蘇格蘭、愛爾蘭、法國、尼德蘭、德意志等國塑造的復雜的國際政治關係網絡。
4 【國外書評人和讀者口碑連連,了解英國內戰的入門佳作】

書評人評價:
這是一部難得的作品,一部引人入勝的歷史,一點一點娓娓道來,持續不斷地向讀者發問。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引人入勝,論據充分,文筆優美……這或許是現代關於查理一世的一部權威著作。
——《觀察家報》(The Observer)
這是我長久以來閱讀過的最扣人心弦的一部顛覆性作品。
——《旁觀者》(The Spectator)

目次

序 言 冒險騎士 I
第一章 “最親愛的兒子” 003
第二章 成為國王 020
第三章 婚姻聯盟 032
第四章 “在基督教世界的眼皮底下” 045
第五章 露西·卡萊爾伯爵夫人登場 059
第六章 白金漢退場 074
第七章 “和平光環籠罩下的快樂” 089
第八章 謝夫勒斯夫人歸來 101
第九章 “最可怕的事” 119
第十章 “破碎的杯子” 135
第十一章 審判斯特拉福德 144
第十二章 前功盡棄 152
第十三章 茫茫血海 160
第十四章 “愷撒的歸愷撒” 179
第十五章 埃吉山 192
第十六章 “虎狼之心” 203
第十七章 克倫威爾出場 220
第十八章 邪惡的女人 233
第十九章 金球 246
第二十章 烏云籠罩的陛下 259
第二十一章 保王黨起義 272
第二十二章 紅發情婦 287
第二十三章 審判國王 298
第二十四章 執行死刑 310
第二十五章 國王復活 325
後 記 338
附 錄 343
注 釋 345
宗 譜 410
致 謝 413

書摘/試閱

作者按語
本書書名中的“White King”(“白國王”),取自查理的同代人為他起的綽號。對支持者而言,他是神聖的白國王,身披純潔無瑕的王袍。對反對者而言,他是梅林[ 中世紀傳說中的魔術師和預言家。——編者注
]預言中的白國王,一個注定以暴力結束一生的暴君。這個綽號今天已經不太為人所知,我希望它能激起人們的好奇心:人們想知道,從這個極其不同尋常的查理一世身上,還能發現哪些出人意料的事。
新發現的手稿賦予了查理這樣的形象:一位志存高遠、激發臣民無限忠誠的國王,但別忘了,他也是肉體凡胎。這正是大多數人遺忘了的。朋友譽之“殉道士查理”,敵人謗之“殺人犯查理”,而在大眾的記憶中,留下的是關於他的極端記憶。查理在史書中被釘在了失敗國王的一頁,他被自己的臣民處死。而現在他卻像一個充滿異國情調的幹燥標本一樣被保存起來。在很多記述中,似乎他一出生就已注定失敗,因為他的性格造就了其命運。
我們常常自以為拋棄了舊的偏見,但我們對查理的記憶說明,表象之下的偏見仍在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在過去,身體殘缺被視為人類墮落天性的標志。在莎士比亞筆下,理查三世扭曲的脊柱是他扭曲的靈魂的表象。我們將查理的命運回溯至他童年的身體缺陷時,發現他與理查三世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如他孱弱的雙腿是他性格軟弱的生理表現。但是,他克服身體殘疾的決心和毅力而成長為一個健壯的成年人,無疑更令人感興趣。
不過,對查理的這種錯誤成見導致了兩種後果。一是出版商和作家對王室歷史中最偉大的故事和最重要的統治漠不關心。雖然學者對查理進行了令人興奮的學術研究,也有圍繞查理情史的八卦,但是,出版商和作家依舊持續不斷地為普通讀者產出越來越多關於都鐸王朝的作品,而對風險較大的選題敬而遠之。二是不假思索地將內戰的慘狀歸咎於查理,從而掩蓋了那些對戰爭同樣負有責任的人的蹤跡——大眾對過往議會英雄的記憶也需要修正。
在查理被處決之後,很多人將他視為殉道士,但本書不打算以這種視角重塑查理一世,而是賦予他生命,展示他的成長和變化,將他恰如其分地置於他的時代語境和同時代人之中。在過去,查理的故事是從十分男性的視角書寫的,而當時獨領風騷的女性政治人物卻常常被遺忘和忽視,其實她們也是劇情的一部分。
本書引用的幾封王室佚信,是首次引用,不僅讓查理發聲,還讓他備受非議的天主教妻子亨麗埃塔·瑪麗亞(Henrietta Maria)發聲。在男性主導的話語體系下,她的名譽仍舊沒有恢復。女人一直被視為情感的而非理智的造物,亨麗埃塔·瑪麗亞也經常被描繪成歇斯底裡的女孩,即便她已成長為成熟的女人,卻也只有孩童水平的智力和政治頭腦。是女人給世界帶來了罪惡,亨麗埃塔·瑪麗亞(姑且不論她那被人憑空想象出來的愚蠢)仍被視作引誘亞當查理的夏娃,是她導致國王查理偏離了正道。
在本書中,亨麗埃塔·瑪麗亞將以新面目示人,她是偉大的、勇敢的法王亨利四世纖毫畢肖的女兒,是不遜於亨利八世任何一位妻子的非凡王後。
本書的前幾章將帶我們走進歐洲各大帝國。這是查理的姐姐,也就是波希米亞“冬後”的世界,是反宗教改革高歌猛進、清教教堂一片火海的世界,也是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的世界。此時,清教徒建立了殖民地新英格蘭,而倫敦充斥著迅猛發展的新媒介,這些新興媒介報道著議會的政治活動。
世事風云背後是關於權力和信仰的理念,它們在現代有著共振:民粹主義滿足了宗教對暴力需求的正當性,君權神授論是王室向恐怖宣戰的一部分。
宮廷美人露西·海(Lucy Hay),即卡萊爾伯爵夫人,她是亨利八世的情婦瑪麗·博林(Mary Boleyn)的後代,自稱是查理的情婦,更是其中的一位關鍵人物。作為最後一個博林氏女孩,露西本身就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她的重要性還在於,她是歷史學家約翰·亞當森(John Adamson)構建的“埃塞克斯家族譜系”的一員。
本書涉及的埃塞克斯家族成員是已逝的都鐸王朝的後嗣,他們分別是伊麗莎白一世最後的寵臣——第二代埃塞克斯伯爵羅伯特·德弗羅(Robert Devereux)的兒子(第三代埃塞克斯伯爵)、外甥(羅伯特·裡奇和亨利·裡奇)和外甥女(露西·海)。他們貫穿於查理一世從繼位到被處決的故事始終,輔助解釋著這個故事。
露西的表兄羅伯特·裡奇(Robert Rich),也是第二代沃裡克伯爵(Earl of Warwick),他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私掠船船長,並深度參與了清教徒開拓殖民地的活動。這個與美洲的關聯意義重大——它將沃裡克伯爵與內戰裡其他代表人物聯系在一起,也將沃裡克伯爵與倫敦激進的反對派聯系在一起。沃裡克伯爵的弟弟霍蘭伯爵亨利·裡奇(Earl of Holland, Henry Rich)跟他相反,與查理走得很近,他是離經叛道的法國宮廷侍女瑪麗·德·謝夫勒斯(Marie de Chevreuse)的緋聞情人,也是亨麗埃塔·瑪麗亞的寵臣。他和露西·卡萊爾一樣,在國王夫婦身邊扮演著亦敵亦友的角色,兩人都沒有什麼信仰,可以一而再地改宗,他們的命運維系在侍奉的男主人和女主人身上。
本書第一部分的導火索是查理決定讓王國參加三十年戰爭,為斯圖亞特王朝的利益而戰,為歐洲的新教事業而戰。第一部分題為“父親的‘妻子’”,這裡的“妻子”指的就是王室寵臣、白金漢公爵喬治·維利爾斯(George Villiers)。他是詹姆士一世政壇上迅速崛起的一顆新星,被視為美貌與邪惡的化身。他破壞了年輕的查理一世與議會的關係,支持備受爭議的宗教改革,他在軍事上的失敗更增添了反宗教改革運動的威脅意味。本書披露的一封王室信札,提供了亨麗埃塔·瑪麗亞對白金漢公爵遇刺事件的私人描述。
第二部分,“妻子的朋友”,以查理將英格蘭從三十年戰爭中解脫了出來,拔出歐洲事務的泥沼為開端。查理的宮廷享受著“太平日子”,戴著精美的宮廷假面,粉飾出一個和諧的理想世界。這段宮中時光在範戴克(Anthony Van Dyck)的繪畫中記錄了下來,畫中枝繁葉茂的國王一家身穿奢靡的絲綢和蕾絲。1642年這一切結束了,天翻地覆,蘇格蘭入侵,愛爾蘭叛亂,街頭暴動,查理攜家眷逃離倫敦。國王的寵臣們,露西·卡萊爾和亨利·霍蘭,在國王與英格蘭議會之間,選擇倒戈,他們相信在未來的衝突中議會將獲得勝利。
第三部分,“變節的仆人”,涵蓋了英國內戰,“仆人”指的是亨利·霍蘭。霍蘭更像一只奢華的孔雀而不是虔誠的清教徒,他讓我們明白敵對雙方彼此各部的聯系是多麼緊密,各條戰線是多麼變動不居。查理敵人筆下的亨麗埃塔·瑪麗亞張揚跋扈,他們認為天主教和教皇制是威脅。這些宣傳在今天依然具有影響力,世俗社會對天主教的懷疑,仍蔓延在後新教時代。
實際上,這場戰爭也是新教徒與新教徒之間,圍繞英格蘭教會的本質和國王與議會之間確切的權力邊界的戰爭。許多議員將為國王而戰;許多議員起初反對國王,最後卻反對他們以前的同道——霍蘭便是其中之一。
即將來臨的悲劇擁抱的不只查理一人,還包括他的臣民。內戰把英格蘭拖進了戰敗國的悲慘之中。密集的暴力和戰爭場面,是本書著重敘述的部分。查理竟然幸存了下來,但在本部分的結尾,他已經被議會囚禁了起來。此時,一場反抗議會鐵血政策的叛亂爆發,蘇格蘭又發起新的入侵。
本書最後一部分,“天罰”,介紹在查理的傳記中鮮為人知的另一個女人:簡·維爾伍德(Jane Whorwood),保王黨的間諜,查理一直渴望她能做他的情婦。真實的查理既不是聖徒也不是妻子的傀儡,只是一個有功有過的男人。他酷似古希臘悲劇中的英雄:一個英勇的國王,志向遠大,他的弱點和過失使他走向毀滅。1我們隨著故事逐漸步入尾聲而感到恐懼和同情,因為他引發的一切仇恨都隨著他的死亡而煙消云散,而這些是他摯愛的兒子,即憤世嫉俗、無憂無慮的查理二世再也不會經歷的。
本書最後一章以查理的葬禮開篇。人們認為查理是有史以來唯一一個身穿白袍加冕的國王,這種觀點是他綽號的由來,然而事後證明這並不真實,而那則著名的關於他在暴風雪中下葬的描述也摻入了神秘色彩。不過,有關查理一生中和在位期間發生的感人至深的戲劇仍在上演。關於查理那飽受非議的王後、嘩眾取寵的政客和宗教恐怖政策的故事,關於對外戰爭和內戰的故事,關於民間疾苦的故事,連同對一個不一樣未來的種種期許和隨之而來的大屠殺所留下的陰影,這些都組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史詩題材。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