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滿額折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親愛的6c精神科書寫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20 元
優惠價
90288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2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在山海一隅,「6C」位於醫院六樓C棟,是精神科病房急性病房,裡面住著各種精神疾病的病友。這群心靈受苦的人往往是弱勢的社會邊緣人,患有思覺失調、憂鬱、焦慮、失智、恐慌等病症,甚至有些人曾經自殺、酗酒、吸毒……;作者周牛作為心理師,最常做的是關懷、聆聽與陪伴。「親愛的6c」是病友們的化名,而「精神科書寫」,是他近身服務、觀察、關懷病友們,依據現實改編後寫下的故事──
普悠瑪的出軌奪走了阿山的女友,兩年多以後的太魯閣事故將悲痛憂鬱走不出來的他變成了6c;惟唯她被困在他的身體裡,對身體不認同造成的不自信和安全感缺失將她變成了6c。小秀和阿威透過自殺來確認自己活著;爾凌隨機殺人,因為他相信自己的良心已經遭到移除,胸腔中巨大的空虛,需要拿一顆別人的心來填補……。
周牛化身個案、病友、護理師、醫師,透過虛實交錯的書寫,描繪情感與生命的真實碰觸。原來,那些原始的愛恨情仇,你有,我有,他們也有;原來,你我和6c,並沒有那麼不同。或許讀畢,你也會對自己問一句:

「親愛的,你好嗎?」

★心理師在精神科病房的觀察,透過虛實交錯的書寫,道盡病房的冷暖與故事!
★時而天馬行空、時而嚴肅低吟,引領讀者進入精神科自成一格、神祕奇想的世界!

作者簡介

周牛
本名周牛莒光。阿美族,族名Kacaw。國立臺東大學諮商心理碩士、國防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職諮商心理師。致力於心理諮商,關注多元文化及弱勢族群。目前定居臺東。曾獲得後山文學新人獎、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瀚邦華人文學獎、瀚邦文學獎、Vusam種子文學獎、臺灣文學獎原住民華語文創作獎──小說入圍。

panay高淑娟(阿美族,杵音文化藝術團創辦人)
王明雯(國立臺東大學特教系教授、諮商心理師)
徐瑞華(國立關山工商輔導處主任)
格格兒‧巴勒庫路(排灣族,Alian 96.3原住民族廣播電臺節目主持人)
馬紹‧阿紀(世新大學數媒系助理教授)
許靜怡(衛福部八里療養院臨床心理師)
樊聖(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院長)
顏銘漢(衛福部臺東醫院精神科主任)
羅素萍(臺東晃晃二手書店)
(按姓氏筆畫排序)暖心推薦

〈推薦序 無法禁止的熱情〉

文╱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院長 樊聖

年輕的時候,閱讀余光中譯的《梵谷傳》,很被梵谷(Vincent Van Gogh)最後那幾年發狂似的創作熱情給感動,那種奔放,完全顯現出上帝賦與這個天才在世上所當完成的使命。這本傳記英文原書名為《Lust for Life》,中文似乎應當翻譯成「對生命之欲求」。梵谷的畫,誠如書中所記之知音收藏者所言,將療癒千千萬萬個世代的人心。如今在新冠疫情肆虐整個臺灣的沉重空氣下,得有機會欣賞莒光君的這本著作,不禁又受到鼓舞,充分感受到一股對生命熱愛,不受禁制的焰火熊熊發光。
莒光老師是本院身心科非常傑出而受到全院同仁敬重的諮商心理師。在將自身工作經驗化做一篇篇小說、記事、隨筆的過程中,不但隨處徵引古往今來神話智識、中西哲人慧語、宗教典籍教誨,還每每創作新詩插敘文中,為這本療癒人心的書籍,倍增顏色。相信讀者們在讀到書中〈自由的血〉、〈薛西弗斯〉,和〈意義的追尋〉等篇章的時候,看到文中引述卡繆(Albert Camus)所說的,「奮鬥本身可以填滿一個人的心靈」,亦當感覺出一種〈太史公自序〉裡的豪情壯志。
本書不但可以做為有志從事精神醫療和心理諮商工作者的入門導引,也可以為不太熟悉身心醫學領域的社會大眾,提供同理與理解的法門,因此,我非常樂於向大家推介這本書,希望大家在閱讀之後,都能像我一樣,獲得一種心靈的沉澱。最後,謹試填一闕〈沁園春〉稍稍表達個人對莒光君奮鬥不懈的敬意:

情懷萬種,無誰得訴,投之筆耕,將千般胸臆,著力揮灑,積累成冊,亦足趣生,失調幻念,愁苦鬱悶,躍然紙上似馬騰,縱狂想,看若空虛構,暗顯其真,迥如大悲鐘聲,勾起累世劫難沙塵,教凡夫俗子,杜鵑窩外,心揪血凝,歎息所聞,金剛羅漢,降龍伏虎,非必救陷溺冤魂,因發願,深體行間義,入不二門。




〈推薦序 因為愛〉

文╱國立臺東大學特教系教授、諮商心理師 王明雯

因為愛 存在
因為愛 同在
因為愛 重生
因為愛 永恆

莒光心理師邀請我寫推薦序時我滿心的願意,雖然正遭逢生命功課的巨大挑戰心力窘迫,但我堅持:「因想參贊你的用心真情實意,對受苦者、受困者的尊重,關懷與陪伴。」
〈親愛的6c〉是本書其中的一篇,以6c精神科病房為代碼表達對於病友的關懷,如同莒光心理師常做的以書信鼓勵他們。以6c小寫c隱喻在生命陣陣波濤的衝擊下,他們雖然有時顯得渺小,或自殺、或憂鬱、或強迫症,或以華麗的奇想,來滿足想望及思念,這都是奮鬥的軌跡,危危顫顫,有血有淚也有歡笑聲。
在6c病房裡,有一群心靈受苦的人,及一群真心實意的陪伴照顧者,專業工作團隊。透過照顧者的願意傾聽陪伴,受苦的生命得以被看見,見證他們存在過,擁有美好的痛苦的時光。
透過心理師引導的自由書寫、彩繪(〈心如工畫師〉篇),他們可以重生;也重新思考在困擾,焦慮、失落的人生遭遇中,還有什麼可以自己決定的(〈個案情事〉篇)?
也經由這樣的心靈交會,原本以照顧者自居的一方,得以看見自己的真實─或許軟弱或許衝動─可以更真實地擁抱生命。瞭知沒有絕對化的、照顧者╱被照顧的強勢弱勢,喔,生命是可以平等、互相輝映的。
我見證莒光心理師從入行時的質樸、踏實,一步一腳印地,從一句句的諮商引導語學起,細細地收藏及記述他接觸的受刑人的每幅畫;到精神科病房後迄今,寫了三本書,他說:「我寫偏鄉的故事,寫弱勢的故事,寫原住民的故事,只是想表達對人的關懷。」厚厚實實,娓娓道來的生命故事裡,確立故事主角的永恆存在!一路走來我看到了莒光心理師的誠摯、用心,對生命的尊重,而最深泓的基底是:「對生命不止息的愛!」
很讚歎及恭喜莒光心理師,他找到他的天命,引領期待他下一本書,還有下下一本書……。




〈推薦序 遲早,我們都要住進親愛的6c〉

文╱世新大學數媒系助理教授 馬紹‧阿紀

〈Sooner or Later (I Always Get My Man))〉,是一部一九九○年上映的美國動作電影《狄克崔西》(Dick Tracy)的主題曲,隔一年,它讓演唱這首歌曲的一代豔星瑪丹娜(Madonna)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獎。
看著「周牛」〈心如工畫師〉的《親愛的6c 精神科書寫》,總會隨著書中心理師作者鋪陳的「腦中奇想」,飄出自己的奇幻想法、畫面情節、經典樂曲。像被催眠似的,不斷湧現瑪丹娜這一首歌的旋律和詞句。就好像,切斯特‧高德(Chester Gould)的經典漫畫《狄克崔西》裡頭,一身英雄氣概、戽斗、鷹勾鼻的傳奇警探,在遇上了美豔性感的「瑪丹娜」,不用催眠數到十,便毫無招架之力……你會想要一篇、一篇故事接續著把它閱讀完畢。
心理師周牛,在親愛的6c裡頭,化身成個案、病友、護理師、醫師,在自序裡頭開宗明義說,這些故事是一分現實,兩分虛構,七分真實。然後,你就開始被催眠,心裡自動唱起歌兒了。所以,這是我心裡的歌,而且,你不僅發現,《古文觀止》裡的歐陽修可能住過6c,甚至發現自己遲早都要住進親愛的6c。喔,我是說,找到這一本從軍旅退役、轉職心理師,並開始書寫自身工作與原鄉故事的新銳原住民作家,周牛莒光的新作來閱讀。
我自己的閱讀經驗,自然是先把背景架空在依山傍海的臺東,以及關注著著像是電影情節裡,進出於親愛的6c的熟悉部落族人的身影。寫推薦序的時候,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著全臺灣,甚至連最後一片淨土臺東也傳出了確診的案例。很快的,衛福部宣布臺東醫院轉型為專責醫院,精神科病房必須清空,親愛的6c,也必須暫時停止看診……
同理「心理師的同理」,可能是閱讀「莒光」這一本新作的平衡界線,除非你也想像我一樣,不時想從腦海裡飄出電影《狄克崔西》的主題曲,然後住進親愛的6c?不是沒有需要,除了此時此刻因為疫情的隔離,不然,遲早我們都會是,而且是住在親愛的6C,對!是大寫的C,無妄自大、毫無病識感的正常患者。不信,你把電視關了,讓那些網紅、名嘴們閉嘴,先看看這本書裡的渺小的患者們,聽他們說什麼?想什麼?

----

〈各界推薦〉

「『一分現實,兩分虛構,七分真實』,作者以貼近人性及生動柔軟的筆觸,將其於精神科服務之所見所聞,交織在現實、虛構與真實的故事當中,呈現給讀者。這是一本能帶領普羅大眾初窺精神醫療的書,更是一本能觸發精神醫療工作者反思的好書。」─衛福部臺東醫院精神科主任 顏銘漢醫師

「作者透過真心真情的文字,在精神科個案的症狀、文學、哲學、歷史、文化和個人經歷中穿梭,交織出一篇篇的動人小品,讓人一窺精神症狀的主觀世界,讀者除了感到驚奇,也觸發了自我內在的想像和省思。」─衛福部八里療養院臨床心理師 許靜怡心理師

「作者真誠地書寫個案的內在生命故事,細膩溫柔,有溫度,有感動。閱讀後,你可以省思的生命,並從心看待個案,值得推薦給輔導老師閱讀。」─國立關山工商輔導處主任 徐瑞華老師

「以心靈之眼,描述邊界悠遊的一顆心。」─杵音文化藝術團創辦人 阿美族 panay高淑娟

「故事,就像散落一地的拼圖!一片一片細心撿拾的心理師,試著將拼圖擺放回原來的樣子,拼圖之間的裂痕終究還是裂解了原貌!心理師以文字溫柔地填補,也帶領讀者們一起聆聽慢慢拼回去的故事……」─Alian 96.3原住民族廣播電臺節目主持人 排灣族 格格兒‧巴勒庫路

「一篇篇短篇是人生際遇的故事,觀看心理師及個案之間重重疊疊,斑斑駁駁,讓讀者從他者進入似曾相識的困擾情緒經驗,透過周牛的書寫療『育』讀出更多豐富的可能。」─臺東晃晃二手書店 羅素萍(素素)

----

〈自序〉

在我面前坐著的是位老婆婆,七十多歲了,頭髮花白。
她顫顫地說:「我昨天作了個夢,夢見我要上班出門,有個小男孩,年紀很小,他緊緊抓住我的右腳,哭喊:『不要走!我不要妳走。』夢裡的我心想:『他是誰呀?』在想的瞬間,我醒了。」
「夢醒時,耳畔小男孩的呼聲還在……」老婆婆的眼慢慢濕紅,「我猛然想起,他就是我的孩子……這一幕是在我年輕的時候真實發生的……」老婆婆的淚滿出眼眶,一滴、兩滴落下……
坐在旁邊的我,正靜靜地聆聽,同理老婆婆的感覺,同理老婆婆的心。
老婆婆的兒子,數個月前……自殺離世了。
這是發生在我們精神科病房的故事,山海一隅的城市,一群有愛心的醫療團隊默默地為心靈受苦的人服務的故事。而我很榮幸地是這個團隊中的一員,讓我可以近身觀察,寫出這些故事來。
早期我在念大眾傳播時,修習攝影,那時是紙本照片,必須到暗房沖洗底片,經過顯影、定影後,才能沖出照片。在暗房的感覺像是經歷了死亡,當照片完成時,內心又充滿了喜悅,有再生的感覺。我的工作大部份是做心理關懷的服務,就像是沖洗紙本照片,在暗房陪著個案聆聽他的內在,在黑暗慢慢地顯影、定影,而後照片誕生了。許多好朋友問,你怎麼有那麼多的故事可寫?只要用心看、用心聽,周遭就有許多值得關懷的人不是嗎?每個人就是一本故事書。在醫院精神科服務時,我聽到許多故事,每一次的晨會教學、臨床跟診、個案研討,與同仁的聊天中,甚至個案、病友,他們都是說書人,故事裡有難過、有開心……這些都是直指人心的感動。我只是將我的心,以隨筆的方式,一字接著一字,一句接著一句,一篇接著一篇,寫出來。在寫這些故事時,我化身成個案、病友、護理師、醫師,當然也有心理師的角色。若有人問這些故事是真?是假?我的回答是一分現實,兩分虛構,七分真實。現實指的是在醫療現場的所見所聞;兩分虛構指的是故事經過改編,也加上我的想像,但是這個想像是立基在現實上,如果讀後感覺到與現實相同,我將會像播放電影一樣,結束時在銀幕映出「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那真實是什麼?真實指的是閱讀之後,你的生命接觸到故事主角的生命而生起的感動,那是真的,至少占了七分。
回到精神科6C病房的現實場域,我們會為了一位喑啞的病友精神科全體同仁在晨會時學手語;我們會為了安置病友出院後的去處,四處打探合適的機構,為病友媒合;我們會為了病友爾後復歸社區,連結社會,協調公益團體進入病房演出、活動及歌唱;我們會為了酒藥癮的個案,鼓勵他們勇於面對,持續治療;我們會為了病友的悲傷,細細聆聽他們的故事;我們會為了增進病友的心靈活動,在夜間做柔性的音樂演出。
寫這本書時,遇到COVID-19的肆虐。那一天,我們醫院奉中央命令轉型為專責醫院,要清空精神科急、慢性病房,送親愛的病友們上防疫車要轉送到友院時,許多精神科同仁的雙眼都是濕濕的。下班後,我騎單車經過馬亨亨大道時,我下車推行,走一段路,想到病友的離情,看著日落時分的都蘭山,美好的景緻勾起心中無限感慨!
這本書的完成要感謝院長樊聖醫師,對精神科不遺餘力的支持;精神科主任顏銘漢醫師帶領著吳柳樺醫師及醫療團隊,投注心力在偏鄉照顧心靈受苦的人;護理長邱端慧護理師帶著善良,又專業的護理師團隊,發自愛心地照顧病友;病房的羅玉玲專科護理師、戴喬雲專科護理師,病友的大小事,她們都要注意,沒有兩位美麗的專科護理師,醫師們再有能力也忙不過來;還有精神科的個管兼行政趙一芳老師,下班後默默地擔任慈濟志工,以志玄虛漠的精神,發大悲心日日執行美沙冬替代療法,多一分心勸個案按時服藥。此外還有社工師、職能師、心理師、個管師、照服員、書記及保全,現代精神醫學是從生理、心理及社會等面向全方位來治療的,每一個人都很重要。是這麼多人成就了精神科。希望閱讀這本書的好朋友們,閱讀之餘也給我們在偏鄉服務的醫療伙伴們一些鼓勵。
在COVID-19疫情陰影下,閱讀是沉澱心靈最好的方法,對於這本書,我的建議是慢慢閱讀,文章看完後,想一想?如果你的心有感觸,那是觸動了心頭上的弦,你的心唱起歌兒了,這時就好好地聆聽你的真心唱了什麼歌吧!雖然這些故事經過改編,但原始的愛、恨、情、愁都在,讀後,你會發現他們同你、同我,都是一樣的。

目次

推薦序 無法禁止的熱情╱樊聖
推薦序 因為愛╱王明雯
推薦序 遲早,我們都要住進親愛的6c╱馬紹‧阿紀
各界推薦
自序

【腦中奇想】
 精神狂想
 綑綁
 悟
 人的存在?
 夜遊
 天空藍
 蘇拉
 良心移植
 機車自燃
 心理師的懂不懂
 失智的狂想
 LSD

【個案情事】
 望你早歸
 解夢
 她裝在他的身體
 小強的實驗
 下一次的孤單
 假髮
 平靜
 憂鬱過後
 自殺
 阿威
 跟診

【心如工畫師】
 南迴公路
 這幅畫給我的感覺
 貓與書
 畫 流血
 別擠我
 日漸親近
 這是我最近畫的
 青春的追尋
 釣魚之一
 釣魚之二
 左手的傷好了嗎?
 專業的界限下
 貓過世了

【親愛的6c】
 小泥人
 戰機失事
 自由的血
 薛西弗斯
 意義的追尋
 我哭了
 淚
 臺大生
 鐵檻寺與饅頭庵

【極簡的書寫】
 多巴胺控制器
 禾
 阿芬的手
 撕
 阿森
 五千公尺
 一彎明月
 神祕客
 白雲谷口
 時間
 離去
 長大
 十一月二十四日
 心的感覺
 分離失落

書摘/試閱

〈機車自燃〉

長牆是個創作園地。
阿山很執著,不停地畫,畫出心中的思念,畫出心中的情感。一幅幅畫面相繼出現在灰灰的牆壁上。不過這也惹惱了豪宅的大戶人家,屢屢警告阿山,但阿山卻不為所動,他白天時,從不作畫,靜靜地待在圍牆旁的大樹下納涼,看著豪宅對面的六樓。那棟大樓是醫院,六樓是精神科急性病房。在早上八點到九點,以及下午四點到五點,總會有位戴上墨鏡的女子出現在六樓的陽臺,看著長牆,欣賞著阿山的畫作。
有一天,他得知豪宅的主人出國了,那天早上,阿山含情脈脈地注視那位女子,他決定了,要為她好好地畫上他的情愫,那一連幾天都是大太陽。阿山重新打底,塗上白漆,準備畫上一畫。他的機車停放在牆邊,阿山將保特瓶礦泉水放在他的機車坐墊上。他畫到入迷,忘了時間,也忘了口渴,約到中午時,好不容易完成一顆紅色的心,阿山看著那個紅心,只覺得色澤鮮豔有力,阿山十分滿意。正要畫第二個紅心時……保特瓶礦泉水聚集了太陽的光與熱投射聚焦在機車坐墊,竟然起火了。醫院的警衛看到,機警地打一一○,「警察先生,這裡是○○醫院,對面有個年輕人放火燒了他自己的機車。」
三分鐘後,消防車警報聲響徹雲霄,消防員迅速自消防車衝下來,撲滅了機車上的火。三輛警車圍住阿山,下來七、八個警察要拘捕阿山。
「不是我放的火,是機車自己燒起來了,因為礦泉水……」
「你這傢伙……胡說八道……機車會自己燒自己。」一位肥胖的警察大聲斥責。
「水會點火燒車……哈哈!」胖警後頭,一位瘦瘦的警察大笑著。
阿山拿著油漆桶拒捕。這些警察暗暗訕笑,「怎麼會拿油漆拒補?」但警方也不敢大意。阿山重心不穩,一個不小心跌倒了,將紅色的油漆全潑在自己身上了,一時間像是滿身是血的傷者,尤其是那張猙獰的紅臉。警察強力壓制,制服沾上了紅漆,手也濕濕黏黏的,阿山拿剩下的油漆潑向警察,剛好胖警站在前面,擋住了大部分的紅漆,弄得胖警的一張臉比關老爺的臉還要紅,其他的警察也是一身狼狽,警察們氣得打了阿山好幾記的警棍。
警察以公共危險送地檢署,檢察官在調查偵辦時發覺阿山精神有異,法院宣判緩刑兩年,要求阿山必須就醫,否則取消緩刑。阿山進到了醫院精神科的急性病房,終於與戴墨鏡的女子見面,有一天阿山與她坐在大廳。
阿山含情脈脈,「我的畫妳都看到了嗎?」
「蛤!畫?在哪兒的畫?」
戴墨鏡的女子伸著雙手摸著桌子、椅子要站起來,她的看護趕忙過來,「小姐,小心點,別跌倒。」
「剛剛他說,他為我畫了畫!」
看護對阿山怒目而視,壓低聲量,「先生,請你不要這樣,我家小姐是盲人。」
「他為我畫畫……他為我畫畫……為什麼我看的都是黑的?」戴墨鏡的女子被看護攙扶著離去,邊走邊說:「他為我畫畫……他為我畫畫……為什麼我看的都是黑的?」
阿山,看到這一幕,頓時說不出話了。接著他的情緒在一瞬間爆發……「啊!為什麼?為什麼?」阿山衝到護理站,拍打玻璃,「讓我出去!讓我出去!」警衛立刻衝過來,將阿山約束在床,醫師下了醫囑,護理師為阿山打一劑鎮定劑,阿山昏睡前,喃喃低語,「她不是她……她不是她……」
後來社工師約了阿山的家屬病解,阿山的姊姊來到醫院,主治醫師解釋阿山的症狀。姊姊表示,「阿山很會畫畫,有個論及婚嫁的女友─小玲,兩人的感情很好,在前年阿山與小玲到臺北,談辦理畫展的事,本來兩人要一起搭普悠瑪回臺東。阿山臨時有事,多待了一天。」
姊姊摒住呼吸,「小玲,搭上了那班普悠瑪,在宜蘭……火車出軌。」姊姊抽了一張面紙,擦去眼淚,「此後,阿山受到刺激,他說:『小玲,只是和我玩躲貓貓,暫時躲起來了。』一直否認小玲離世了。」
姊姊打開手機的照片檔,「沒想到四月往臺東的太魯閣號又出事了,而且造成這麼多人罹難,這件事勾起阿山的悲痛,整個人都變了。」姊姊尋得阿山與小玲的照片,遞給專科護理師小雲,小雲低呼:「真的很像。」她轉給主治醫師看,「這就是小玲。」只見那小小的一方天地,是個豔陽天,背景是藍藍的大海,戴著墨鏡的阿山與小玲笑得開心,燦爛的笑容就像豔陽一樣。
主治醫師說:「這是心理防衛機制的運作,否認接受現況的阿山……看到我們的病人,以為終於找到小玲了。」病解完後。阿山在精神科病房住滿三個月,這三個月他少言少語,會看著他未完成畫作的那堵牆,也會看著那位富家女,只不過看護是緊緊盯著阿山,不讓他接近她看護的小姐。
阿山總是偷偷看富家女,時笑,時哭,裡頭都帶著一份思念。思念心中的小玲,從早到晚,又到深夜,雨飄下來了。雨勢慢慢變大,阿山開始跑,跑進森林裡,伸手不見五指,樹葉濕淋淋的,每撞一顆樹,各自又撒下陣雨。阿山前奔,跑過地面流動雨水,坑坑洞洞的雨水映著橫過天際的閃電,阿山感受到孤單、害怕,他跑出了森林,跑到了那面牆,他看見了紅色的心,有力的心,在黑暗中發亮著,小玲……那不就是小玲嗎?站在那顆心的前面,「小玲!」阿山滿心歡喜,瞬間,一陣閃電亮過天際,一輛高速行駛且破損的太魯閣號,阿山定睛一看,「不對,是普悠瑪號。」火車鳴笛,一聲急似一聲,衝過了小玲……
「小玲……啊!」阿山自夢境驚醒,滿面淚痕,窗外仍是黑暗一片,阿山到廁所洗了臉照著鏡,內心似乎清楚地知道小玲走了,再也回不來了,夢到火車只是代表他對那個意外事件的恐懼和對自己的責罰,責罰自己為什麼沒有跟著小玲在一起,於是他拿了紙筆寫下〈普悠瑪的聲音〉──

普悠瑪的聲音是
媽媽被撕裂的聲音

普悠瑪的聲音是
爸爸被撕裂的聲音

普悠瑪的聲音是
小玲被撕裂的聲音

普悠瑪的聲音是
我哭泣的聲音

普悠瑪的聲音
普悠瑪的聲音

精神科醫師
你可以救救我嗎?
從那年十月二十一日起
我老是聽見普悠瑪的聲音

沒想到,這一年的
四月二日起
普悠瑪的聲音換成太魯閣的聲音

這段期間,經過藥物的控制,阿山身心的狀況逐漸好轉。只是每當主治醫師帶著專科護理師、值班護理師巡房時,一談到機車燃燒的事,阿山仍堅持著,「不是我放的火。」
三個月後,主治醫師說:「阿山,你可以出院了。我安排你做心理諮商的治療,心理師會告訴你會談的時間。」
阿山出院那天,他看著戴著墨鏡的富家女,由看護牽著她的手散步,「謝謝妳,讓我有思念,但我知道妳不是我的小玲……」隨後,主治醫師為阿山安排了回診及心理諮商。
這一年他都沒回診與心理諮商。
富家女已經轉到慢性病房,那天晚上富家女坐在大廳吃點心。
看護看電視新聞報導,電視主播說:「○○市,發生一起機車火災案件,一輛停在○○派出所停車場的機車發生火災。經查是瓶裝礦泉水放坐墊上聚熱引起自燃,這輛受損機車已經燒毀,並波及其他車輛,包括警用機車。經警方調查火燒車事件是裝滿水的保特瓶放置於機車坐墊上,沒想到卻意外引發火燒車……」
看護拿鮮乳倒在杯子裡,「小姐鮮乳在這兒,慢慢喝喔!」新聞繼續報導,「經查是一名戴帽及口罩的男子將瓶裝礦泉水放置在機車坐墊,隨即跑步逃離現場……以下是監視器拍攝到的畫面。」
「哇!是他……」畫面呈現的是熟悉的身影,看護驚訝。
「怎麼了?是誰?」富家女說。
「沒事,小姐。」看護輕輕地擦掉富家女唇邊沾染到的鮮乳,「小姐,我們要回房刷牙,吃藥,準備睡覺了。」
「如有民眾知道影片中的人,請速與警方連繫。」電視新聞主播說。
隨即警衛關掉了電視。看護攙扶著富家女離去,腦海中閃過的是阿山的主治醫師在巡房時與阿山的對話……
「阿山,機車是怎麼燒起來的?」
「不是我放的火。」
警衛關了大廳的電燈,一片黑暗,只有護理站亮晃晃的,有如白日。護理站的光芒微微滲照到富豪大戶的那堵牆……呈現灰暗一片,牆面已找不到那顆紅心,那顆色澤鮮有力的紅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