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宋朝大變法:熙豐新政(簡體書)
滿額折

宋朝大變法:熙豐新政(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是一部社科類歷史讀物。北宋王朝由於立國制度和規模的限制,導致先天不足,積貧積弱。如何改變這種困局,成為士大夫的政治理想。熙豐新法是宋神宗熙寧、元豐年間推動的變法,王安石、宋神宗是這場變法的核心人物。熙豐新法是宋代重要的歷史事件,貫穿了北宋中後期的歷史,影響深遠。關於熙豐新法以往多側重於學術研究,通俗性讀物相對較少。本書以熙豐新法為中心,采取通俗易懂,歷史敘述的手法,以歷史事實為依據,不演義,不脫離歷史,以真實的筆法走進歷史現場,再現熙豐年間宋神宗君臣、帝後勢力與變法派之間圍繞新法的互動和斗爭;以事件為中心,增強故事的吸引性、可讀性;以人物為中心,串聯歷史故事,增強耐讀性,普適性。並把熙豐新法置於整個宋代歷史,透析熙豐新法失敗的原因及其帶來的後果。

作者簡介

王浩禹,江西余幹人,歷史學博士,云南師範大學助理研究員。在《近代史研究》《思想戰線》《清華大學學報》《云南師範大學學報》《云南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10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1項,省級課題2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多項。

名人/編輯推薦

北宋變法,是為了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困局,
熙豐新法成為規模、影響力廣的一次,
但是,它失敗了……請看宋朝往事,讓北宋時期由王安石和宋神宗主持的著名的大變法盡收眼底。

後周顯德七年,歲在庚申,公元紀年則曰960年。這一年的“春節”,就在公歷1月31日。經過了數十年的各方勢力混戰,天下還在大亂,百姓生活仍在苦難之中(當然,傳統王朝盛世,百姓也在苦難之中,亂世倍增而已)。不過,古今一例,百姓們大過年的,假裝也要假裝一下,麻醉也要麻醉一下,大戶小家都歡天喜地,撤舊符,換新桃,祭祖懸影,張燈結彩,宴飲歡唱。無論內憂外患如何,生活總要繼續下去。可是,就在中原大地一片祥和氣氛之中,突然——可以說非常非常突然,大年初一,北境傳報緊急軍情!北漢勾搭遼軍,攻打過來!開封城內,驚慌失措的百姓,驚慌失措的大臣,還有驚慌失措的小皇帝,焦急一迭聲:怎麼辦?怎麼辦?
“大周”,說起來總是中原正朔,且蓬勃之際,豈能坐以待斃!必須抵抗,必須派富軍事指揮才能的大將率軍抵抗!不過,誰是具有這樣能力的大將呢?當然,朝廷知道,百姓知道,只有趙匡胤一人而已。趙匡胤成竹在胸,也不推辭,安排妥當,於初三日帶兵北征。走了一天,來到陳橋驛,夜色降臨,駐扎下來。接下來的故事,三尺孩童以上,便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黃袍加身”的“陳橋兵變”成為古今耳熟能詳的“往事”。顯德七年,飛速變成了建隆元年,開啟了一個全新朝代:宋朝。由此,也就進入了我們這套叢書的主題:“宋朝往事”。
在中國歷史上,“宋”之魅力,獨樹一幟,讓人不停地想起它。提起宋朝往事,很多人都感覺歷歷如在目。那麼,以後見者之明,再觀察宋代,到底該如何認識宋呢?陳寅恪先生講“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就已經為它定性定向,成為我們認知宋朝的一個基底性敘述了。不過晚清民國以來,學者與世人在外敵入侵的背景下,看待宋朝總是覺得它“積貧積弱”,幾乎只有陳先生獨具慧眼,但是隨著世界的變化,研究逐步深入,觀念多輪更新,世人越發理解陳先生的先見之明,發現宋朝既不貧也不弱,乃至更多強調“宋朝”有趣又有生機的那一面了。在當代中國人看來,這是一個有意思、有故事的風雅時代。
宋朝文化,偏於“雅致”一路的氣象,已經有無數學者指出過了。雖然“西園雅集”其事本身未必完全符合史實,但是“雅集”精神卻是宋代真實的“文化心理”。他們吟詩詞而唱和,他們撫琴聽音,他們繪山水而問禪風,“宋型”的文人風貌就顯現於其中。從“西園雅集”的千年反復闡釋與模仿當中,足見其影響之深遠。而“雅集”所體現出來的“極簡”美學,是宋代高雅文化的全部核心所在。揚之水先生說:“撫琴、調香、賞花、觀畫、弈棋、烹茶、聽風、飲酒、觀瀑、采菊、詩歌和繪畫,攜手傳播著宋人躬身實踐和付諸想象的種種生活情趣。”當然,這種風雅文化,也深深影響到市井文化,推動了市井文化與風雅文化同步大放異彩。甚至或者可以說,在宋人那裡,市井文化就是風雅文化的變身。
宋朝經濟,由以工商流轉增值為主的經濟運行模式,初步邁向了現代經濟的門檻。又因為總掌控區域大幅度縮小,外部軍事壓力過大,財政供給壓力倍增,不得不開拓在傳統農業經濟之外的財政來源,竟有意外收獲,也就是發現了一條新經濟之路:由工商業繁榮,進而推動生產力的提高。手工業和商業貿易,對比前朝,都有了大幅度的進步。作為衡量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宋朝常年銅錢鑄造數量,比唐代鼎盛高峰還多出數倍,更不用提出現“交子”這樣具有現代化性質的純信用貨幣。當然,受限於諸多因素,並未能或者說完全沒可能實現從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的驚險一躍。
宋朝政治,在傳統時代的政治大勢中,堪稱特例。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不因政治斗爭因素隨意誅殺大臣,都是宋朝的獨有特殊之處,因而建立了一種相對開明的政治局面。雖然我們完全了解,宋代的政治也有諸多問題,黨同伐異,文字獄,爭執與整肅似乎也都沒少過,但是在整體上觀察帝制時代的政治,完全可以確認,宋朝相對偏於寬松。從整個王朝政治史上觀察,兩宋還都可以說是獨特的存在。而科舉取士,更是奠定了讀書人在政治上的進取之心,社會流動開了一個雖不寬松但也綿綿不絕的上下交通渠道。有志者,可以通過考試進入統治階層,自認對天下有責任,亦有擔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宋朝都是奠定中華文化終形成的重要一環,無宋則不足以言中華文化。不過,普通讀者對宋朝的印象,在經歷了長期的看低之後,則有近似180度的大轉彎。近數年,欣賞宋朝,研讀宋朝,描繪宋朝的生活則成為影視、閱讀、遊戲等各類市場上的新寵。各類時新或傳統媒體,時不時地就出整本的宋代專題,製作了各種各樣的音頻課、視頻課,坊間也在學術著作大批出版的同時,出現了無數種關於宋朝的通俗著述。在關於宋朝的敘述大繁榮之時,在這無數種關於宋代的講述中,為什麼我們還要再增加新的一種呢?這大概就是因為,宋的魅力勢不可當。雖然名家大作,珠玉在前,但是我們還是想試圖提供更多的維度給讀者進行參考和對讀。
如何提供這更多的維度?孟浩然的詩句“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能代表我們的心情和緣起之思。就是想通過人和事的兩方面,與讀者諸君討論宋朝的獨特之處。宋之風雅、政事、富庶,都體現在人和事之中了。沒有那些獨特的人,風雅不可見;沒有那些風雅之士的行動,政事不可知;沒有那些百姓的努力創造,富庶無可求。想要全方位地觀察宋、了解宋,欣賞大宋之美,就請和我們一起來回首宋朝往事吧。
當然,宋代人物紛繁,我們首先選擇了趙匡胤、範仲淹、寇準、沈括、岳飛這五位代表性人物。相信以讀者諸君的敏銳,已經明了了我們選擇的用意。趙匡胤,開國之君,沒有他的布局和冒險一搏,不會有大宋的建立;沒有他所奠定的基礎,宋朝也許就是那個“第六代”了。範仲淹,相信沒有人不知道他的名言名句,幾乎每個當代中國人都會反復學習那千古名篇,沒有他,宋朝就缺失了一點什麼。寇準,評書演義當中的人物,一句“寇老西”牽動了多少我輩凡夫俗子的心!可以說,他就是那個有棱角有缺點的演員。沈括,我們了解他的大書《夢溪筆談》,更了解他記述下來的活字印刷術。他是那個時代的文人典範,雖然後人未必贊同他的為官為人之道,但是都欣賞他作為文人士大夫而能關注於下裡巴人技術進步的開放心態。岳飛,更是無數傳奇小說當中的榜樣,千百年來,不知道影響了多少英雄豪杰!宋朝有沒有比他們這五位更出色的“人物”?當然有,一定是無窮無盡。司馬光、蘇軾、王安石……這個名單可以列出來一長串,也都是一代名臣名家,甚至有著更加巨大的影響力。不過他們得到的關注更多,已撰成的論述也更多。所以,我們設想,關於其他“人”的進一步闡發,就留待本叢書的第二輯乃至更多輯。
因人而成事,宋代歷史上,幾乎每天都有大事發生。這些大事如何走向,以後見之明來看,在歷史上就更有關鍵節點的作用了。我們同樣選擇了五件大事,作為代表,算是嘗一臠而知一鼎之味。東封西祀、熙豐新法、靖康之難、三朝內禪、開禧北伐是我們選定的批“大事”。讀者諸君,聰明如你,當然也更明了這五件事情在宋代歷史上的關鍵性作用。宋真宗不甘平淡,又缺雄才大略,導演了一場天書降臨的鬧劇,東封西祀,營造太平盛世,將宋朝引到了一條歧路上,帶壞了政治風氣,無謂地消耗財富積累,導致社會出現重大的方向調整。宋神宗繼位之後,夢想成為一個大有為君主,有著強烈的改變現狀的想法。與王安石一遇即合,君臣相得,開啟了一條“改革之路”。不過這改革既艱難,又複雜,在宋人眼裡更如亂來。千載之下,評說仍未有完結之期。靖康之難,更是一個朝代的傷心之史。在繁華富足當中,突然崩潰,亦是千年少見之事。再建南宋,久居錢江之畔,臨安臨安,已再無臨意。不過相對長期穩定的政治局面之下,皇位繼承這個中國傳統政治的大難題,在南宋前半期又成為難上加難的超級難題。南宋前四帝,總共見過了四次內禪(高宗為皇子時,見徽欽之禪)。王朝體系下,就沒有真正的家事與國事的分別,這一國事家事大難題,攪得政局翻覆,影響極大。再到開禧北伐,只好說它是虛假的反攻。韓侂胄的大冒險,終把屠刀留給了自己。而由此導致的政局動蕩,讓後人感覺平添了幾分蕭瑟。更不幸的是,蒙古崛起,應對失當,為終沒落埋下了失敗的種子。以此五事,可見宋朝歷史脈絡的大關節之處。除此之外,大事當然更多,不過叢書容量有限,只能留待今後繼續講述。
以上五人五事,共同構成了我們設想中的“宋朝往事”。知人論世,讀人讀事,把“人”和“事”立體組合起來,這是我們設想的一種新嘗試,成功與否,還需要留待時間來驗證。但是希望讀者諸君,能看到我們11個人的共同努力,期待您與我們攜手,一起走進宋朝,欣賞大宋往事,感慨世事變遷,回到大宋場景中,感受歷史長河的孤獨前行。
本人供職於坐落在千年古都的河南大學,日常所居之處,每日教學相長之所,就在開封的東北角,宋代遺存“鐵塔”之下。這個位置,大概也是王詵的“西園”附近。無論雅集是不是真的存在,作為宋文化的象徵,早已經名垂千古。在西園與寶繪堂旁,走在千年鐵塔之下,不由得就會生發出思宋之情,懸想宋人生活之景之情,與二三同志研讀宋史,更體悟得“雅集”之趣。也就是在這個宋文化與文明萌生的一處所在,在遼寧人民出版社蔡偉先生的盛情邀請下,本人雖不敏,但勇於任事,擔下了組織撰寫“宋朝往事”的工作,希望我們11個人的努力,以“輕學術”的方式,既有學術上的嚴謹厚重,又去掉嚴格腳注帶來的束縛與閱讀限制,能帶給大家一點不一樣的閱讀體會。感謝陳俊達(吉林大學)、黃敏捷(廣州南方學院)、蔣金玲(吉林大學)、劉廣豐(湖北大學)、劉云軍(河北大學)、劉芝慶(湖北經濟學院)、王淳航(鳳凰出版社)、王浩禹(云南師範大學)、張吉寅(山西大學)、趙龍(上海師範大學)等一眾優秀青年學者(以上按姓名拼音排序)的鼎力支持,加盟此系列的撰述。
我們也知道,坊間已經有很多種宋史普及讀物,我們新增這一叢小草,希望它也有同樣的生命力。我們貢獻全力,雖然通俗,但不媚俗,文字盡量有趣,但是絕不流於戲說,希望能為您的讀書生活增添一點真正的趣味。當然,高人雅士,亦望教導指出書中不當之處。您開卷展讀之時,希望我們11人沒有辜負您,也沒有浪費您的寶貴時間,更願讀者諸君與我們一起走進宋朝,知宋,談宋,理解宋。

目次

總 序 / 001

引 子 / 001
一、先南後北 / 002
二、積貧積弱 / 007
三、慶歷新政 / 011
四、危機依舊 / 016


君臣相知 / 019
一、《上仁宗皇帝言事書》 / 020
二、英宗遺憾辭世 / 022
三、神宗繼起,渴望變法 / 024
四、“願二十年口不言兵” / 026
五、神宗與王安石千古一遇 / 028

 

第二章
變法出臺 / 035
一、艱難的選擇 / 036
二、富國之法 / 039
三、強兵之術 / 050
四、取士之法 / 056
五、元豐新法 / 058
六、元豐改制 / 060

第三章
變法目的 / 065
一、富國富民 / 066
二、盡復漢唐故地 / 072
三、未盡的使命 / 099

第四章
變法爭論 / 102
一、該不該重用王安石 / 102
二、韓琦的反對 / 105
三、王安石與司馬光的交鋒 / 107
四、王安石與蘇軾之爭 / 116
五、王安石與文彥博的斗爭 / 121
六、歐陽修的態度 / 127
七、蘇轍對新法的反對 / 129
八、“烏臺詩案” / 131
九、章惇與司馬光之辯 / 136
十、鄭俠《流民圖》 / 139
十一、眾多非議 / 142
十二、對爭論的認識 / 152

第五章
變法失敗 / 155
一、“是要變亂天下” / 156
二、用人不當 / 160
三、舊黨阻擾 / 172
四、實施問題 / 174
五、性格命運 / 178
六、君臣離心 / 181
七、兩次罷相 / 186
八、退居金陵 / 192

第六章
新法落幕 / 197
一、神宗英年早逝 / 197
二、王安石之死 / 203
三、廢除新法 / 208
四、落日余暉 / 214

尾 聲 / 216
後 記 / 22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