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西方技術藝術史(修訂版)
滿額折

西方技術藝術史(修訂版)

定  價:NT$ 650 元
優惠價:79514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7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是一部新藝術史;
一部技術與藝術的關係史;
更是從技術的視角重新認識西方藝術的批評史──

【藝術】
藝術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表現和佐證。
藝術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對人類的生活更是產生各種影響,甚至影響未來文明的走向。因此,對藝術現象及藝術的歷史進行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藝術史】
藝術史的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
藝術史學的發展歷程,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實踐或萌芽階段
藝術史創始人是文藝復興後期的喬吉奧·瓦薩里,他因為他的不朽著作《義大利最傑出的建築師、畫家和雕塑家傳記》而獲得至高的榮譽。他的成功和影響是很巨大的,直到今天,依然有許多藝術史家在向他學習。
➤現代藝術史時期
布克哈特與他的學生沃爾夫林企圖透過對不同時期和不同流派的藝術風格特徵進行分析,把嚴格的規範納入藝術、文化研究中,而這就是興盛於20世紀前期的形式主義研究方法。
➤歐洲傳統的現代藝術史的繁榮時期
大批受到納粹迫害的德國學者致力於在特定的歷史情境中闡釋藝術品的主題,從而來反對極端形式主義。因此,藝術史形成了精神分析、心理學、社會學等眾多藝術史理論,而傳統藝術史進入了黃金階段。
➤對傳統的反思階段
在20世紀末期,西方就不斷出現這樣的警告──藝術史學科需要反思。貝爾廷認為藝術史最大的問題是對藝術史的定義和學科發展的目標缺乏基本的共識。而因學術觀點不停被爭議、被研究,使藝術史學不斷的得到完善。

★本書特色:本書以時間為緯線,以技術、藝術產生發展及其影響為經線,針對西方各地區、各時間的技術與藝術進行介紹與講解,並解讀藝術與技術為彼此帶來的影響。書中不乏對歷史的梳理和一些觀點的探究。書中附有精美插圖,以期豐富全文並更好的配合全書。

作者簡介

仇國梁,美術學碩士、藝術學博士。研究方向為藝術設計和藝術學,教學及學術研究成果豐富,有多幅美術作品獲獎並著有多篇學術論文。

前言
這是一部新藝術史,一部基於技術的西方藝術史,一部技術與藝術的關係史,一部從技術的視角重新認識西方藝術的藝術史。技術作為主要的社會生產力,成為藝術及藝術史形成、發展的根本動力。藝術是技術與精神的辯證統一,藝術史的形成源自技術與精神的辯證變化。
史前技術時期,產生了技術理性低、非理性思維濃厚的原始藝術。從新石器時代的晚期到古羅馬帝國以及中世紀中葉的古代時期,是人類技術史繼史前之後的第一個發展至高峰的時期,而藝術史也出現了一個從發展到高潮再走向回落的起伏週期。兩河和古埃及藝術是這個階段的發展時期,古希臘藝術則在理性與非理性的平衡和諧狀態下達到這個技術時代的高峰,而古羅馬將古代技術推至頂點,卻也摧毀了古希臘藝術式的和諧而使藝術走下巔峰。5世紀至10世紀,基督教成為主宰,技術的發展非常緩慢,藝術也成為純粹的精神化產品。
從11世紀到17世紀中葉,人類又進入了一個技術的上升時期。歐洲的農業技術和宗教建築技術又開始得到了較大發展,也是西方藝術以宗教藝術的形式在黑暗年代之後開始復甦的時期。到了14世紀至16世紀期間,技術已發展至一個足以使近代理性與宗教非理性達成和諧的階段,西方藝術便因此又進入高峰時期即文藝復興時期。
技術在17世紀經歷了短暫的停滯後,從18世紀中葉至今發生了數次技術革命,文藝復興時期形成的古典藝術隨著科學理性的形成、宗教非理性的復甦、技術革命的爆發而不斷的被改容、被分解成不同的藝術流派,不斷的顯示出理性與非理性之間的矛盾與衝突。現代藝術革命帶來了這個時期藝術發展的高峰,而後現代藝術則展現了技術極端發展的背景下西方藝術發展的困境。
未來西方藝術的發展,也得賴於可持續的技術發展戰略的建立。借鑑中國傳統的「以道馭術」的技術觀、「天人合一」的自然觀,是未來西方藝術重獲新生的必由之路。
本書也是一本關於西方藝術的批評史,為西方藝術的發展研究提供一種新的理論體系,也為藝術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目次

前言
緒論 什麼是西方技術藝術史
 第一節 藝術史學的傳統
一、藝術和藝術史
二、從建立到反思
三、從危機到轉機
四、從西方到中國
 第二節 一部新的藝術史
一、努力與準備
二、發現新規律
三、技術的界定
四、創新的思路

第一章 原始的技術與初成的藝術
 第一節 原始的技術理性
一、舊石器時期的技術
二、新石器時期的技術
三、產業化的技術
 第二節 史前藝術精神
一、生命一體化
二、圖騰與祖先
三、神話與巫術
 第三節 藝術的初成
一、史前的波折
二、觀念的藝術
三、造型的藝術
四、未來的起點

第二章 經驗型技術與神靈的藝術
 第一節 成熟的經驗型技術
一、毗鄰的文明
二、相異的技術
三、獨特的行業
 第二節 固守的非理性
一、神聖的自然
二、科學的萌芽
 第三節 神聖的東方藝術
一、永恆的建築
二、莊嚴的雕刻
三、裝飾的繪畫

第三章 全面的技術與理想的藝術
 第一節 全面發展的技術
一、新秀的崛起
二、全面的技術
 第二節 樸素的唯物世界觀
一、諸神的祛魅
二、哲人的懷疑
三、科學的哲思
 第三節 藝術的黃金時代
一、跌宕的前期
二、理想的巔峰
三、經典的泛化

第四章 技術樂觀主義與藝術的實用化
 第一節 受寵的技術理性
一、動盪的國度
二、技術的勝利
 第二節 新世界觀的形成
一、漸遠的諸神
二、實用的哲學
三、實踐的科學
四、政府的法制
 第三節 藝術的實用化
一、公共的建築
二、紀念的雕塑
三、裝飾的繪畫

第五章 技術的停滯與藝術的精神化
 第一節 迷失的五百年
一、逐鹿的時代
二、存續的技術
 第二節 宗教非理性的勝利
一、基督的榮光
二、上帝的懷疑
 第三節 藝術的精神化
一、基督的藝術
二、蠻族的藝術
三、復興的實驗

第六章 技術的復甦與藝術的回升
 第一節 回歸的五百年
一、技術的復甦
二、學術的湧現
 第二節 藝術的回升
一、肅穆的「城堡」
二、精巧的「宮殿」

第七章 技術的振興與藝術的重返巔峰
 第一節 技術的新時代
一、新生產方式
二、樂觀的精神
 第二節 理性的新成就
一、技術的突破
二、科學的衝擊
三、人神的並存
 第三節 藝術的又一高峰
一、偉大的建築
二、卓越的雕刻
三、輝煌的繪畫
四、自然的寫照
五、北方的杜勒
六、理性的傳播
七、產業的基地
八、工藝的新地位

第八章 技術的轉型和藝術的分化
 第一節 技術理性的壯大
一、技術科學化
二、科學應用化
 第二節 複雜共存的觀念
 第三節 藝術的分化
一、奇妙的結合
二、固化的形式
三、真實的自然
四、世俗的生活

第九章 技術的涂進與藝術的嬗變
 第一節 第一次技術革命
一、機械的世界
二、理性的思考
 第二節 科學的新時代
一、科學的深入
二、觀念的衝突
 第三節 藝術的嬗變
一、自在的島國
二、激盪的法國
三、深思的德國
四、藝術的科學

第十章 技術的大地與藝術的革命
 第一節 技術理性的膨脹
一、電力的革命
二、電力的語境
三、技術恐懼觀
 第二節 非理性的隱匿
一、技術的異化
二、技術的爭議
 第三節 藝術的革命
一、勇敢的一步
二、革命的浪潮
三、最後的拼搏

第十一章 技術的霸權與藝術的困境
 第一節 資訊技術革命
 一、技術的專制
 二、異化的繼續
 第二節 異化的世界
 一、自然的祛魅
 二、人類的困境
 三、虛擬的社會
 第三節 藝術的困境
 一、後現代藝術
 二、藝術的泛化
 三、傳統的消解
 四、身分的喪失

第十二章 技術的未來與藝術的前景
 第一節 技術的健康發展
一、當下的技術
二、可持續發展
 第二節 「天人協調」的新自然觀
 第三節 藝術的未來展望
一、自身的反思
二、中國的啟示
三、中國的教訓
四、道德的拷問
結語
參考文獻
插圖目錄
索引
後記
插圖

書摘/試閱

第一節 藝術史學的傳統
藝術史的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喬吉奧•瓦薩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年)。而藝術史學的真正建立、發展、繁榮乃至反思、危機階段,卻是有賴於18世紀至20世紀的一些著名的藝術史家,如約翰•溫克爾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1717~1768年)、雅各•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1818~1897年)、阿洛依•李格爾(Alois Riegl,1858~1905年)、海因里希•沃爾夫林(Heinrich Wölffin,1864~1945年)、E.H.貢布里希(E.H. Gombrich,1909~2001年)等人的努力。如今的藝術史學科並不樂觀。前人的藝術史學存在著各自不同的問題和不足,他們所開創的學術研究和思想體系,如今更是「退化成一種毫無創見的常規職業,並在藝術市場和博物館收藏的壓力下,逐步變成一種碌碌無為的學術機器。」
一、藝術和藝術史
藝術是人類的一種創造性活動,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表現和佐證,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會對人類的生活產生各種影響,甚至會影響未來文明的走向。因此,對藝術現象及藝術的歷史進行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美國哈佛大學的藝術史教授查爾斯•諾頓(Charles Eliot Norton,1827~1908年)在1874年就說過:「對我來說,藝術史是一種最為神聖的文化傳統。透過對藝術史的研究,人們可以發現自身潛在的精神追求和美的理想,從而使自己變得更加文明。」他認為藝術史教學有三重目的:一是揭示藝術作為過去時代道德和智力狀況的一種表現形式所具有的本質意義;二是用歐洲的藝術傳統與美國「貧乏、無聊的生活狀況」形成對比;三是最終以藝術來淨化(哈佛)年輕大學生的情感和心靈。人如果沒有某種東西(這種東西是在高尚的生活和純真的思考方式中身心長期受到磨練所得到的結果)要表現,那就不可能有優秀的藝術品產生。
與藝術相比,藝術史的歷史是很短暫的。德國哲學家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年)曾考察東西方藝術發展,被貢布里希稱為「藝術史之父」。而真正最早出現「藝術史」這個學科名稱卻是在德國的溫克爾曼1764年所著的《古代藝術史》一書中。之後,同為德國學者的卡爾•魯默爾(Karl Friedrich von Rumohr,1785~1843年)在其1827年所著的《義大利研究》中充分展現了藝術史學科基本原理在早期確立時進行的嘗試。
到了1833年,柏林大學藝術學院的藝術史家弗朗茲•庫格勒(Franz Theodor Kugler,1808~1858年)開始被正式任命為藝術史教授,其後,他出版了兩部專著,即《繪畫史》和《藝術史手冊》,奠定了藝術史學科的基礎。1860年,瑞士學者布克哈特出版的著作《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成為藝術史學科建設的又一里程碑。
此後,德國藝術史家李格爾的《風格問題》和瑞士學者沃爾夫林的《藝術史的基本原理》的出版,最終確立了藝術史學科的現代形態。
英國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以及美國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也都在1850、1860年代陸續開設藝術史課程或設立藝術史專業科系,並使其成為歐美國家高等教育中文科和人文學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從建立到反思
藝術史學的發展歷程,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一是早期的實踐或萌芽階段。古羅馬的博物學家老普林尼(Gaius Plmius Secundus,23~79年)在他的《博物史》中就論述了藝術的問題,文藝復興前期的藝術家洛倫佐•吉伯爾蒂(Lorenzo Ghiberti,1378~1455年)撰寫了第一部藝術家自傳和評論集的《回憶錄》,描述了同行們的藝術活動和自己的經歷。但是,這些都不能算是藝術史學科的創建。
真正被我們當作藝術史創始人的是文藝復興後期的喬吉奧•瓦薩里,他因為他的不朽著作《義大利最傑出的建築師、畫家和雕塑家傳記》而獲得這個至高榮譽。他的成功和影響是巨大的,直到今天,依然有許多藝術史家在向他學習。
不過,瓦薩里的藝術史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模式較為簡單、機械,即賦予藝術的歷程一種從好到更好再到最好的進步觀,以及誕生、成長、成熟和死亡這種接近於生物學意義上的循環論。藝術評判也過於主觀,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固定模式,先入為主的貶低或抬高不同時期的藝術和藝術家,這不得不讓人懷疑他對藝術家個體的「史實」論述是否屬實,是否符合藝術史的客觀性特徵;書中缺少歷史觀,傾向於把藝術作品混為一談,雖然「很清楚古代作品的重要性,卻不能分清古希臘近一千年中製作的藝術品的先後時間」。儘管如此,這個藝術史模式還是很受重視的,因為其符合17世紀古典主義的需求,因此被學院派在形式上固定了下來。
18世紀至19世紀是藝術史發展的又一個階段。18世紀開始出現了一個研究歷史的熱潮,認為學習過去的歷史經驗有利於現代社會的發展,因此必須對古代文明加以模仿與繼承。在這種文化語境下,研究歷史和藝術的重要性就不僅是一種學術的追求,更被看成是民族獲得文化身分、支持和淵源的一種途徑。
在藝術上,闡述的焦點就展現在對古代文化價值的肯定與否定,以及關於古代與現代的爭論。因此,許多現當代藝術史的基本技術,比如關於藝術品的斷代和歸屬的方法論,於18世紀就已經在一些學者那裡產生並運用了。前輩藝術史者所呈現的一些問題,比如缺乏歷史觀意識等,也開始被注意到了。
溫克爾曼在他的文章《關於希臘繪畫和雕塑的思考》以及著作《古代藝術史》中,就意識到古代藝術是一個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產物,並企圖透過提供一個歷史的框架對作品加以分類,從而在混沌中為古代藝術品建立一個系統秩序,建立一個藝術風格化類型,進而為藝術史學科的進一步發展和新古典主義的知識視野提供主要的理論依據。
狄德羅(Denis Diderot,1713~1784年)也是這個時期的偉大人物,他所編撰的《百科全書》不僅包含了當時的所有學科,更為人類知識結構體系化的嘗試提供了一種觀察過去歷史的新方法,刺激了人們對古代藝術品的熱情和渴求。
他們所代表的這種具有進步意義的藝術史觀,促使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藝術家大衛(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年)積極的關注社會現實、表現現實,從而將古典主義藝術推上一個新階段。
與之相比,還有一種歷史主義則表現出一種很強的消極意味。對古代文化模仿學習的觀念,讓一些人產生強烈的懷舊情緒,甚至希望扭轉當時的工業化進程而回到一個烏托邦式的中世紀。比如英國的藝術批評家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年),他的美學觀點就是拒絕古典文化傳統,支持一種從哥特藝術延伸到浪漫主義的北方文化傳統。
接下來便是現代藝術史時期。布克哈特在19世紀後期寫出了《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這可以算是藝術史學科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但是這本著作與其說是藝術史,不如說是文化史。他的學生沃爾夫林著作的《藝術史的基本原理》,因為將藝術的風格發展問題作為專門討論的焦點,才可以算是現代藝術史學科的第一部專著。他們師徒二人有個共同點,都是企圖透過對不同時期和不同流派的藝術風格特徵進行分析,把一種知識的嚴格規範納入藝術、文化的研究之中。這就是興盛於20世紀前期的一種形式主義研究方法。
除了上述師徒,還有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年)和黑格爾及另外一些歷史學家也提出了一系列藝術史研究的方法論,促使了20世紀學院藝術史的崛起。從此,藝術史開始注重藝術家、流派或時期的藝術品的身分確認,以及其製作時間、為誰做、目的、產生以來的有關經歷,藝術品的品質問題等,歐洲傳統藝術史的核心內容就此形成。
1930年代之後的50年,是歐洲傳統的現代藝術史的繁榮時期。大批受到納粹迫害的德國學者移民到了英國和美國,其中包括扎克斯爾、瓦爾堡、帕諾夫斯基和貢布里希。這四位學者致力於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情境中闡釋藝術品的主題,從而來反對沃爾夫林的極端形式主義。
從此,藝術史從實證性、考據性研究以及風格學描述,轉向多視角、多層面的解釋,不僅形成了形式分析、圖像學,還形成了精神分析、心理學、社會學等眾多藝術史理論,在人文學科領域贏得了崇高的聲譽。傳統藝術史進入了黃金階段。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51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