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提醒您!您有折價券未完成領取,請盡速登入以保存至您的帳號。
帝國的崩裂:細說五代十國史(全2冊)(簡體書)
滿額折

帝國的崩裂:細說五代十國史(全2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9 元
定價
:NT$ 474 元
優惠價
8741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唐朝末年民變四起,各地藩鎮自立為王,中原內亂不息。在這長達半個世紀的亂世之中,天下四分五裂,綱常法紀松弛;統治階層更替頻繁,道德失序。驕兵悍將稱王稱帝,父子相弒輪回不絕,文人學士賣身求榮;百姓生靈塗炭,民不聊生。但也正是這段黑暗時期為華夏中國新一輪的整合統一提供了前車之鑒,孕育出文治昌盛,政治文明高度發達的趙宋之世。
本書是一部講述五代十國史的普及讀物,作者從黃巢起兵講起,再分別敘述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中原王朝的更替,以及南方前蜀、吳、南唐等眾多割據政權的建立和北方契丹的興起,直至周世宗柴榮去世、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結束。作者以建立王朝政權的皇帝,及其謀士、將領等人物為點,以軍事行動、重大事件、王朝興衰為線,輔以描刻中原王朝對割據政權的反應和行動,以點帶面、層次清晰、脈絡分明地描摹出一幅“諸雄並起、爭霸天下”的亂世風云圖。

作者簡介

李奕定,廣東潮安人,1947年畢業於上海大同大學文學院史地系,1948年同家人前往臺灣,在臺灣師範學校擔任教職。1950年3月,李奕定突然被逮捕,理由是參加“叛亂組織”,並最終被裁定入獄十年。出獄後,李奕定先後於多所學校擔任專科文史教席,同時勤於著述,著作先後有《歷史故事新述》《史林搜奇》等。

名人/編輯推薦

1. 一部逐鹿天下的史詩 一曲離亂之世的悲歌
短短五十三年之間,天下共歷五代九姓十四帝。悍將武夫竊號盜國,稱帝稱王。縱兵“洗城”,視黎民為無物;爭相屈膝,以“兒皇帝”為榮光;“賜姓”主義,“養子”成風,父子相弒輪回不絕。五代之事,錢穆曾有語:“民生其間,直是中國有史以來未有之慘境。”常賦之外,還有“加欽數倍”的搜刮;是官是匪,進城都要“旬日剽掠”;王建掠黎民作奴隸,黃巢以羸弱婦孺充軍糧。三千繁華一朝散盡,千裡赤地,白骨盈野。
2.群雄相爭,與狼共舞,堪稱一部中國版“權力的遊戲”
天子一朝更易,臣子改換門庭,“開城門、草降表”似乎成了為人臣子的專屬工作。官場不倒,馮道歷經五朝十二帝;“降表世家”,王昊“獻”了前蜀“獻”後蜀;相臣無度,任寰、安重誨之流互相傾軋、爭鬥不休。暴兵擁主,討價還價,無時不想“按級推升”。鄴都生變,李嗣源奉命征討,將士請他“在河北作天子”;渭州兵亂,楊光遠揮軍直趨滑州,士兵欲推其為帝,楊光遠反問“天子豈公輩販弄之物”。此外,拉夫從軍、剽掠無算,更是司空見慣。
3. 舊帝國轟然崩裂的黑暗陰影,新王朝涅槃重生的前車之鑒
安史之亂之後,大唐帝國極盛而衰,五代十國也正是唐朝後期藩鎮割據局勢的延續,中國歷史進入一段空前黑暗時期,也由此進入新一輪治亂輪回的過渡期。而五代十國時期道德失序、地方抗衡中央、武將左右朝政等政治弊病,也為後續文治昌盛、政治文明高度發達的大宋王朝提供了前車之鑒。

4.在亂世中讀懂古代中國,從分合中汲取歷史教訓
縱觀中國古代史,海晏河清的承平時代寥寥無幾,動蕩不安和地方割據時有發生,甚至是一種常態。理解古代中國不僅要看秦漢唐宋大一統王朝,更要看軍閥林立的大分裂年代,尤其是處於唐宋過渡期的五代十國時期。讀懂了亂世中國,才能理解完整的中國歷史。

目次

上冊
自序
開場白:透視五代的社會
大齊(公元877年-884年)
第一章 “承天、應運、啟聖、睿文、宣武”皇帝:黃巢
一、天變地變。人心如何不思變
二、放下筆桿、端起槍桿的饑民領袖
三、叩關
四、入關
五、撤退與敗亡
六、余波
後梁(公元907年-923年)
第二章 碭山大盜:梁太祖朱溫
一、權相崔胤的亮相
二、“少陽院拘留所”
三、朱、李兩大軍閥集團的火並
四、“大盜”朱溫登臺
五、朱溫的殘酷
六、朱溫的無恥行徑
後唐(公元923年-936年)
第三章 李克用與李存勖
一、一心歸唐李克用
二、上源驛的夜戰
三、李存勖抓住時機
四、此唐非彼唐的後唐莊宗
五、康延孝分析政局
六、渾身是骨“王鐵槍”
七、後梁末帝的末路
八、推謝不得的皇冠
第四章 李存勖的真面目
一、“戲迷”李存勖
二、寵任宦官
三、讓劉後收“紅包”
四、顢頇怠政
五、講究享受
六、悲劇主角
七、郭崇韜案
八、逼上梁山的李嗣源
第五章 秦王李從榮與潞王李從珂
一、兄弟兩人不相容
二、棄武就文
三、都想避“秦王之禍”
四、帶兵侍疾
五、有自知之明的真正好天子
六、輪到李從珂了
七、陣前喊話:李從珂的“發明”
八、難得的王思同
九、“遇見了鬼.誤以為是救星”的閔帝
十、做了皇帝後的傷腦筋問題
十一、才、財、暴兵
第六章 任圜、安重誨的循環斗殺
一、任圜是怎樣垮掉的
二、猜忌成性的安重誨
三、安重誨硬是要斗李從珂
四、風水輪流轉
五、無法避免的下場
後晉(公元936年-947年)
第七章 “兒皇帝”石敬瑭
一、李、石的互相猜忌
二、以做“兒皇帝”為榮的石敬瑭
三、汾曲之戰
四、“兒皇帝”登基
五、晉安圍寨的情況
六、被耶律太后“上課”的趙德鈞
七、玄武樓悲劇
八、“兒皇帝”的天生媚骨
第八章 權勢漲落的範延光與楊光遠
一、由“黑吃黑”到自戴皇冠
二、暴兵擁主
三、大老虎變小老鼠
第九章 終究沒有好下場的“兒孫王朝”
一、一個始終反對“兒外交政策”的人物
二、“兒皇帝”謝幕,“孫皇帝”上場
三、“橫磨劍”政策
四、榆林店遭遇戰的小插曲
五、陽城之捷
六、和與戰
七、幸勝的不幸
八、司令愛籠袍,將軍愛氣節
九、孫男臣重貴,新婦李氏妾
十、張彥澤的世界
十一、清算“橫磨劍”
十二、“蒙塵”的開路先鋒
十三、“打草谷運動”
十四、始終無法搞到皇冠的角色
後漢(公元947年-950年)
第十章 終於撿到皇冠的人物
一、學騎墻
二、又出現一個“兒皇帝”
三、賢妻李三娘
四、南下的骰子擲定了
五、由詬罵到吃臭皮蛋的角色
六、節度使的循環公式
七、布下天羅地網
八、甕中捉鱉
九、食人肝、人膽的“人獸”
十、見識與氣量
後周(公元951年-960年)
第十一章 黃袍披身的濫觴者:郭威
一、行愚蔽,輕毛錐
二、酒勢令
三、不願做“小朋友皇帝”的人物
四、郭崇威、曹威與郭威
五、趙村的短劇
六、勝利的即期支票
七、李三娘
八、黃袍加身
九、宋州城樓會
十、“黃袍加身”後的新政
十一、不靈的鎮星祠
十二、兒皇帝第六
第十二章 奮發踔厲、幹勁衝天的年輕皇帝:後周世宗柴榮
一、高平之役
二、高錫的言論
三、征淮南,收江北
四、和平難求
五、白甲軍
六、李將軍與張將軍
七、鐵骨錚錚的使節:孫晟
八、捍衛壽州的劉仁贍
九、雙方的哀榮
十、要回燕云十六州的第一人
十一、小朝廷的瑣事
附錄
第十三章 河北天子劉守光
一、父子鏖兵,兄弟連戰
二、渾身無半根骨頭的“太保”

下冊
前蜀(公元891年-925年)
第十四章 前蜀:王建如何稱帝
一、“且辭阿父來做賊”的養子
二、圍城
三、攻取成都
四、“淘虜”王先成
五、且宰阿父先戴帽
六、有小唐風
附錄
王建逸事
韋莊逸事
第十五章 花花太歲:前蜀王宗衍
一、令王建苦惱的問題
二、大色狼王宗衍
三、領略“降王”的滋味
四、“一行”變“一家”的功德
附錄
吳(公元902年-937年)
第十六章 浩劫話揚州:高駢的倒行逆施與楊行密的開國
一、“白云先生”高駢
二、左、右莫邪都
三、須要麻煩“玄女力士”了
四、尼師王奉仙
五、打“牙祭”的本錢
六、楊行密收復揚州
七、抗粱
八、滅田
九、楊行密的過人之處
南唐(公元937年-975年)
第十七章 假父假子:徐溫與徐知誥
一、兵諫“大太保”
二、“臨時導演”嚴可求
三、養子徐知誥
四、徐知訓,不知訓
五、由當家到秉政的養子
六、知子莫如父
七、豪俠申漸高
八、南唐開國
楚(公元907年-951年)
第十八章 話說湖南的“馬家天下”
一、三位歸一體
二、擴充地盤
三、被“狼子”吃掉的高郁
四、好吃雞子的黃鼠狼
五、“銀槍都”都主
六、“眾駒爭皂棧”
七、衡山王
八、周行逢將軍的“評語”
附錄
吳越 (公元902年-978年)
第十九章 一心事大的大英雄:錢镠
一、後樓軍
二、大越羅平國
三、叛亂的結局
四、“長者”顧全武
五、武勇都之變
六、傳罐與傳球
七、從千秋嶺到選帝
八、錢繆的逸事
九、園丁陸仁章,友愛錢傳罐
十、錢弘俶的友愛
附錄
閩(公元909年-945年)
第二十章 由屠戶王緒說到王閩
一、軍中王氣畢竟在王家
二、煩老兄南下
三、“大羅仙主”
四、承受三項衣缽
五、大閩國王與大殷國王
六、皇帝爆出冷門
七、又爆出一個冷門皇帝
南漢(公元917年-971年)
第二十一章 “宦官國”:南漢小朝廷
一、“水獄”發明家
二、“生地獄”發明家
三、宮人與宦官
南平(公元924年-963年)
第二十二章 “高無賴”:南平小朝廷
一、“先輩”的話
二、四戰之地與四面投機
三、“高無賴”
後蜀(公元934年-966年)
第二十三章 合兩川為一川的孟知祥
一、李嚴再入蜀
二、有種的姚洪
三、意外的奇兵
四、東川並入西川
五、君臣言歸於好
六、“孟後主”——孟昶
契丹(公元916年-1125年)
第二十四章 初嘗侵略滋味的契丹
一、阿保機、述律後與韓延徽
二、因試火油而欲攻城
三、嘗嘗侵略的苦果
四、天皇王的選立
五、王都、王晏球
六、人心思漢,胡兒歸漢

書摘/試閱

開場白:透視五代的社會

經濟學家馬爾薩斯於1789年發表《人口論》,並指出人口的增加率總是大於物質的增加率,前者為等比級數,後者為等差級數。這條可怕的定律被引用到歷史學範疇,用來說明中外各個朝代始終是亂多於治,即承平的時代永遠無法與動亂的時代在時間上拉平。由此足以證實,原來承平時代的人口呈等比級數急劇遞增,一旦達到飽和點後,為了爭奪充饑的口糧,草莽英雄率領饑民、饑兵起而掠奪。“等比級數”遞增而來的人口,在一批完全失去理智的人物“大開殺戒”下,成千上萬地被抹掉;隨著人口減少、時間流逝,歷史慢慢地又把等差級數的砝碼擺平,於是乎,天下步入太平。

這種偏頗的理論,原是不能成立的。然而回溯古今中外遭受急劇動亂的歷史,有時候一些事實卻反為此張目。茲以我國來證,我國歷史上承平的時代寥寥可數——西周的成王、康王年間,西漢的文帝、景帝年間,東漢的明帝、章帝年間,南朝的宋元嘉年間、齊的永明年間,大唐的貞觀、開元盛世,宋朝的太宗至仁宗之世,明朝的成祖至仁宗、宣宗之世,清朝的康、雍、乾盛世等,除此之外,中國古代歷史盡是動蕩不定、阢隉難安,殺人如麻、積尸如山,人命不如螻蟻的混亂時代。

安史之亂後,治平的盛況轉眼成為陳跡,潛伏於大時代內的那些腐化的群體紛紛自行出籠。正統的中央朝廷宛如一座臨時搭成的“草臺戲”,旅進旅出,爾虞我詐,你爭我奪,我起你倒,粉墨登場的統統是殺紅了眼的強盜,經籍義理可以不講,五倫可以不談,六親可以不認,什麼三綱五常、四維八德,全部扔到茅坑裡去!人人所認識的是金錢、名位、酒色,以及能滿足一己生理需求或使心裡愜意的物質享受,五代十國,如是而已!

朱溫(漢人)、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三者全系沙陀族)、郭威(漢人)算是這臺戲上挑大梁的主角。

總之,五代十國開國開府、稱孤道寡的角色大抵稱得上“英雄本色”,而其下一代,撇開李嗣源、錢元瓘、高從誨等寥寥數人,其余的盡是大癟三、太保、流氓、盜匪、阿貓阿狗之類的貨色,為求了解五代十國的人物概況及其行狀,我在此舉例說明,他們是如何在社會制度解體後,盡情地暴露其原形:

一、暴兵擁主,討價還價。羅馬帝國時代的皇帝多先由部隊擁立,而後由元老院追認,五代也然。李嗣源、李從珂、石敬瑭、劉知遠、郭威等姑且不必談,即使那些驕兵悍卒,無不天天在動腦筋,準備按級推升。鄴都之變時,李嗣源奉李存勖之命前往討亂,從馬直軍士張破敗申訴一遍大道理後,即向李嗣源提出條件:“請主上(李存勖)在河南做皇帝,你在河北做天子!我們絕對無條件擁護你。”

二、皇帝是個啥玩意兒呢?借用成德節度使安重榮的話,“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這話直截了當,怪不得人人都想要試一試,人人都想過過癮。

三、官比賊兇。在五代十國走馬燈式的大混亂裡,每一個戰勝者入城後並不是急於出榜安民,相反總是“縱兵大掠”,大肆洗劫擄掠,當後漢隱帝劉承祐差人去殺郭威和鄴都監軍使王峻時,王峻立即向其部下開出“支票”:“俟克京城,聽旬日剽掠。”眾皆踴躍,而一些膽子較大的市井無賴遂趁機而起,或做向導,或彼此合作,擄人婦女、殺人越貨,幾乎成為一項通行的“不成文法”。這沒有別的理由可解釋,上級有意鼓勵他們這樣幹,算是變相“賞功酬勞”的一種手法,但無辜的人民卻宛如煎熬於水深火熱的地獄中,無時無地不準備著受劫受難。

四、“黑吃黑”。成德節度使董溫琪以其聚斂搜刮來的民脂民膏,積成千千萬萬的家當,“老董”被契丹俘虜後,其管家秘瓊把他全家宰掉後,實行“黑吃黑”。天雄節度使範延光想叛變,苦無本錢,也“黑吃黑”起來,乃令手下兵士化裝成土匪殺了“臨時富翁”秘瓊,奪其“黑吃黑”的財產。後來,楊光遠又動起“老範”的腦筋。董溫琪貪墨得來的一筆污血錢,害死了多少人,害得人人露出了比野獸還兇的原形。

五、壞人出頭。一些莫名奇妙的人物、雞鳴狗盜之輩或是販夫走卒,均風云際會、趁時而起,像李彥韜這類貨色,原不過是替人扦扦腳、捶捶背的混堂癟三,但一經石敬瑭喜愛,他便發跡了,而且紅得發紫,居然可以參加“升黜將相”的會議,並且有絕對決定權,他總是如此對人說:“我不曉得朝廷設立‘文官’,能派上啥用場?待我慢慢地把他們一個個地攆出去!”其他如淮南的呂用之、福建的盛韜,莫不是這路貨色,呂用之尚且搞到建衙開府,中央朝廷封他為嶺南東道節度使。這類節度使是個啥玩意兒?其嘴臉不難想象。

六、梟獍食母。社會上,不時有逆子毆母,逆子殺父的怪聞,這些固然是有違道德律的行為,但總有起因可細加追究,斷不是其來無由的。五代的社會可不然,官拜河陽行軍司馬的李彥殉,自做官那天起,從未向其父母供奉一文錢。後來,李彥殉因參加範延光的“獨立運動”,被楊光遠所討。楊利用其老母來“陣前喊話”,孰料李彥殉看到自己的母親後,拔出箭來就向她射去,李將軍是“神箭手”,這一箭不偏不倚正中心臟,他的老母親在城下抽搐了一陣子之後,只好到閻羅王那裡去“按鈴申訴”了!這是一個大將蓄意要其老母在他面前倒下去,與時下的逆子殺父殺母完全不同!後來事情平息後,石敬瑭還升他做坊州刺史,這是一種什麼社會呀!

七、養子風氣熾盛。安史之亂後,藩鎮跋扈。一向喜愛並重視武將的大唐有了“養子制度”,楊行密、徐知誥、李嗣源、李從珂等皆是如此。與此同時,為了表示寵愛番將,大唐還實行“賜姓主義”。沙陀人朱邪赤心由僖宗賜名為李國昌,黃巢摩下叛將朱溫被賜名朱全忠。“養子制度”搞得家庭內結黨立派、爭權奪位,真假骨肉互相殘殺。賜姓改名,把族譜搞得亂七八槽,完全進入了“四五花洞時代”a,使得愛講究國姓、郡姓、僑姓、吳姓的“保粹家們”及抱臺腳的朋友痛哭流涕。

八、民眾的痛苦。在承平無事的時期,人民往往得在“常賦之外”,聽憑官府“加斂數倍”地壓榨搜刮(參考董昌的特別進貢運輸隊)。在戰爭發生時,民眾無外乎以下幾種結局。

(一)被掠從軍、為奴。壯丁多被拉夫、從軍,黃巢復入淮河時,專行拉夫,以充實其部隊。除此之外,還有王建掠人民為奴隸的“淘虜運動”。

(二)守城。呂用之被畢師鐸圍困於揚州時,大索城中壯丁,不管朝士或書生,都用白刃驅縛登城,叫他們分立於墻堞上,自早晨至日暮,不準休息。呂用之又害怕他們與城外暗通消息,所以常常變換站崗地點,家人要去送飯食,都無法曉得人到哪裡去了!陳敬瑄守成都時,下令一戶一丁,白天則掘壕作塹、采竹木,運土石;夜則登城巡邏,永無休息。

(三)刺字。劉仁恭救滄州,屢戰屢敗,乃下令境內:“男子十五歲以上七十歲以下,都要自備武器糧食到行營報到,如軍發之後,仍有一人在閭裡的,用刑,決不赦免。”什麼刑呢?“文面”,有的刺成“定霸都”;有的“文臂”“文腕”,刺成“一心事主”。

(四)“洗城”。黃巢二度殺入長安後,忿憤於民眾協助官軍,乃縱兵屠殺,血流成川,叫做“洗城”。鄴都之變時,李紹榮往討失利,以快速文件向皇帝報告,李存勖大怒:“收城之日,勿遺噍類!”由此可見,個個都是“洗城”能手。

(五)沉重的負擔。李從珂到達洛陽後,令有司趕快搜刮民財,卻只搜刮出六萬緡。皇帝怒了,將民眾統統抓來關在大獄,晝夜督責,囚系滿獄,貧苦的人無法繳納,多自動上吊或跳河自盡。而戰勝的士兵遨遊市肆,得意洋洋皆有驕色,市人咒罵:“你們為王力戰,立功不易,卻使我們鞭胸杖背、抽筋剝骨,拿出錢來犒賞你們,你們還洋洋自得,你們是人嗎?你們的良心長在哪裡?”

(六)女子被強取。強取民間女子教歌教舞的,所在都有。就以後唐莊宗李存勖來說吧,伶人景進為其采擇民間女子,遠至太原幽鎮,以充後宮,總共不下三千人,無論她們出身如何,統統載在牛車後面,累累盈路,嚶嚶啜泣,怨氣衝天!

總而言之,在那個封建制度完全解紐,所有的糜爛腐化均告“出清存貨”的大時代,不少人在外表上乍看起來衣冠楚楚,滿有點兒人樣,其實大半是畜生,尤其是那些在上位、握大權,可以決人生死、予人榮辱的大角色。相反,那些胼手胝足的耕耘者、蚩蚩的生產者,倒保持其原有的“工匠模樣與精神”,半點兒也不走樣,並充分地發揮出人性深處的優良品格。

這是一個“光明與黑暗、公忠與奸佞、黑與白、是與非、人與獸、貪墨與廉潔,正義與邪惡”爭鬥的時代,也即歐陽修說的“天地閉,賢人隱”的時代,凡能保存其精靈秀氣而不墮人性、品德的,大抵是升華;凡為物質利欲熏心、麻痹、腐蝕的莫不沉論!五代的歷史雖然短暫,僅有五十三年(公元907—960年),但已有足夠觸目驚心、可歌可泣的資料,供我們鑒戒!

閑話已畢,“草臺戲”開鑼,且看英雄們(狗熊也跟著)上場。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12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