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滿額折
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定  價:NT$ 390 元
優惠價:90351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9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是大手印金鬘傳承第二棒,
也是「那洛六法」祖師:那洛巴的法本;
這是大寶法王的老師:創古仁波切的釋論;
-- 兩大殊勝合璧,
這是大手印修行人不可錯過的經典!

【封面】
創古仁波切說:
無論你是哪一行,
只要能在工作、生活中,
時時以正念實修大手印,
都有機會像84大成就者一樣證悟!

【封底】

佛法是關於你自己的心,不是什麼很遙遠的東西。
試著去減少傲慢,以意樂取代剛?。試著這樣去想:
「這些法乃來自一位偉大圓滿的大師,
也許我可以從中學到一些什麼。」
然後真誠去聆法。我想這樣的話,
是可以理解到一些什麼的。
---堪千創古仁波切

#「工作中證悟」的大成就者傳承
古印度84位大成就者,以實修大手印得到解脫,告訴後世從事任何職業都無妨修持, 以任何一種生活方式去修持大手印都可行,保持正念與專注,修持與工作同時進行而毫無衝突,更可能臻至一生成就的圓滿證悟 。

#那洛巴大手印教學的課本
那洛巴尊者--具大精進與大虔敬、歷盡苦行的證悟者,本書收錄之《見地攝略》與《大手印要言》歌訣,是尊者當年授徒時使用的文本,凝練心語而融匯大手印見、修、行、果等各次第殊勝法要 。

#時時刻刻大手印
大手印法教超越一切時空限制,在日常時刻中皆可謹持於心,是最適合忙碌的現代社會中融合工作與修持的殊勝解脫道。任何活動的當下,請即思維那洛巴法語中的義理,並將法教帶入生活,讓俗世本身正是修行解脫的道路。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堪千 創古仁波切(Khenchen Thrangu Rinpoche)

創古仁波切於1933年出生於西藏康區,五歲時,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尊者與第十一世錫度仁波切認證他為前一世創古仁波切的轉世。二十三歲時,從法王噶瑪巴尊者座下領受比丘具足戒。1959年,創古仁波切前往印度。三十五歲時,他被授予格魯傳統最高的拉然巴格西學位。繼此之後,他被任命為大寶法王噶瑪巴位於錫金之駐錫地隆德寺(Rumtek Monastery)的住持,並且擔任噶瑪噶舉四大法子的親教師。

仁波切位於尼泊爾的教育機構包括:創古札西法林寺(Thrangu Tashi Ch?ling)、位於南無布達的閉關中心與佛學院、一所供在家孩童與年幼僧侶接受一般教育的學校,以及創古度母寺(Thrangu Tara Abbey),為尼師提供完整的佛法教育。1999年,智慧金剛學院(Vajra Vidya Institute)在印度鹿野苑落成?用。

多年來,創古仁波切也在歐洲、亞洲、北美洲設立中心。他是位於加拿大的岡波寺(Gampo Abbey)的住持。仁波切並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為西方弟子興建了一座閉關中心。2000年,創古仁波切被任命為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Ogyen Trinley Dorj?)的親教師。

相關著作:《國王之歌:薩惹哈尊者談大手印禪修》(眾生文化出版)

關於創古仁波切及其佛行事業,請見網頁:www.rinpoche.com。

【原典作者簡介】
那洛巴尊者(1016-1100)

印度大成就者,師承帝洛巴、師傳馬爾巴。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出生於孟加拉婆羅門王室家族。

早年的那洛巴放棄貴族王位與外道學者身分,在那爛陀大學精研佛法,而成為著名的佛法導師。在親見空行之後,他開始艱苦尋找上師的過程,後來上師帝洛巴又不斷給予他許多身心上的苦行考驗,終於傳授給他法訣,最後他以超凡的虔信和精進,得到了證悟,成為大手印傳承持有者 。
【譯者簡介】
扎西拉姆‧多多

本名談笑靖,漢族人,生於1978年。著有《當你途經我的盛放》、《喃喃》、《雖然不相見》等書,譯作《空行母事業》(眾生文化出版)。

目次

釋論作者中文版序:趣入佛法 --堪千創古仁波切
釋論作者英文版序:解悟大手印的關鍵文本--堪千創古仁波切


原典
原典一《見地攝略》
原典二《大手印要言》



釋論

第一章 發菩提心與基礎禪修

菩提心:為利眾生希求覺悟
流浪者悲歌--如何到達「無我」?
漸次轉化自私心態
「我」毫無實質

次第、上師、傳承的重要
常見的二種錯誤
迷途嚮導

大手印:最適用於現代的法教
事業與道業:在工作中開悟,可能嗎?
隨時隨地大手印

大手印禪修基礎:毗盧遮那七支座

…………………………………………………

那洛巴尊者生平故事(一)十二小苦行
早年:從王子成為班智達.親見金剛瑜伽母.尋找上師.遇見帝洛巴

…………………………………………………

第二章
《見地攝略》釋論
萬有即心--認識心的明空本性



禮敬與發心
起首禮敬
禮敬佛陀與造論發心

書摘/試閱

釋論作者英文版序
#解悟大手印的關鍵文本
噶舉教法體系的主要修持,乃是「大手印」。大手印傳承主要來自於馬爾巴大譯師的兩位根本上師:那洛巴尊者與梅紀巴尊者。我在本書所講解的兩篇教言《見地攝略》以及《大手印要言》,便是由祖師那洛巴尊者所作的傳世道歌。
 
那洛巴尊者的證道歌言辭精闢而意涵深廣,對大手印行者來說非常重要,這也是我選擇在佛法課程上以此為題加以傳授講解的原因。 這些闡述禪修精髓的道歌以及我的釋論,如今由譯師艾瑞克所譯出 ,我認爲它將對未來的弟子們非常重要,應該予以重視並加以聞思修,這將對解悟大手印的關鍵要點有著極大的利益。
堪千創古仁波切

第一章
 #發菩提心與基礎禪修
大手印法教超越一切時空限制,
對於每一個人的心都有不可思議的利益,
是適合現代社會,融合工作與修持的解脫道,
在日常時刻中都可以謹持法義於心,
保持正念與專注。


我很高興能有機會在此教授佛法,以下將講解那洛巴大師的兩部證道歌:《見地攝略》和《大手印要言》。對佛法修行者來說,去學習並思維這些大手印見地的殊勝教授, 是非常重要且必須的課題,尤其當付諸實修之時,這些指引將會非常有效。然而,請謹記在擁有高廣見地的同時,奉行相應的真實行持,是每一個修行者的責任。你要對自己的行爲非常謹慎,請不要在自詡擁有很高見地的同時,卻僅僅只是佯裝有著高尚的行徑。你當然可以持有很高的見地,但亦要非常謹慎持守於自身的行儀。

▍菩提心:為利眾生希求覺悟

在開始學習佛法之初,依照祖師大德們的傳統,都會鼓勵學生要先立志求取證悟,也就是發起「菩提心」。而這可不僅是習俗慣例,以菩薩的心態去求法與接受法教,定然能夠使聞思修成爲真正的佛法行持。沒有菩提心的修行當然仍可以是心靈的修持,但卻完全卻不會達到其應有的效用。因此,務請諸位以「為利眾生希求覺悟」的正確態度來發心聞法。

菩提心包含了「慈悲」與「智慧」(discriminating knowledge),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生起的一種誓願證得無上正覺的決心。想要生起這樣的大願,只需要去思維:盡虛空般的無量有情眾生,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曾在過去世當過我們的父母,每個眾生都希望得到快樂而離於痛苦,但他們不知道如何撥除苦因,亦不知道如何種植樂因,不能自主,在輪迴各道中流轉,遭受難以想象的苦痛。

在修持菩提心時,要下定決心去除眾生的痛苦,並將眾生安置於永恒的安樂境地。事實上,目前我們亦只是凡夫,無法實際給予眾生保護或庇佑,也無能確保他們的安樂,所以我們必須聞思佛法、付諸實修,唯有如是修行才能廣大利益一切有情。因此「慈悲」就是這一種態度,一種想要瞭解及實修佛法的渴望,並視修持佛法為利益眾生的必要過程,視「修行」為終將能夠將一切有情安置於圓滿正覺的必要條件。

「智慧」即「般若」,意味著以圓滿眾生的究竟利益爲目標,也就是要從輪迴中解脫,證得遍知的證悟果位。遍知的證悟果位不是暫時而是永恆的,因此具有最高的價值。在純正的菩提心裡,慈悲與智慧合而爲一。

流浪者悲歌——如何到達「無我」?

這個主題非常重要,我想要再深入多說一點。輪迴中的凡夫有著唯一的主導思想,那就是:「什麽對『我』來說是最好的?」除此之外,想要去幫助他人的心通常是沒有開展,或是還不夠廣大。作爲個體,人人多少都有些自私,這也不是人類特有的,其實所有眾生都是自私的。

我們在輪迴中流浪了如此之久,以至於產生了一個根深蒂固的習氣(habit),就是將「自己」視作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對於他人的福祉實在不在乎。然而矛盾的是,雖然如此看重自己,卻從未給自己帶來真正的安適;即便是這般的全然自我優先,卻仍然無法得到無限的快樂。

更糟的是,自私的心態不僅無法幫助自他,甚至終究會造成傷害。自私的習氣會引起負面情緒,在心中生起貪執、憤怒、惛鈍、傲慢、嫉妒等無窮無盡的煩惱。所有這些負面情緒會干擾自心,外顯在行爲上就會傷害他人,從而使我們的處境更爲艱難。這一切是如此的令人不悅,不是嗎!


(小標)漸次轉化自私心態

佛陀所教導處理自私的方法,就是要盡其所能以菩提心去替代原有的自私心,轉化自私的模式。菩薩的心態能減弱自私,從而減少煩惱情緒。

然而想要立即根除自私,這在一開始修行時是很難做到的。所以,應該首先修持「世俗菩提心」,這個修持能夠有效減少過度的自我放縱以及煩惱情緒。以世俗菩提心爲基礎,佛陀又教導了徹底淨除自私之根源的方法:「勝義菩提心」。藉由融會修持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行者將能培植離苦之因,以及自他二利的種子。

在接受法教或嘗試實修佛法時,許多人可能都會有一種感覺和期盼,希望能從修行中得到什麼成果,也就是一種「為我所求」的心態,這種態度是來自無始輪迴不斷重複加强的內在習氣。現在,是時候必須要努力改變這種心態了。法教當然是能夠利益行者的,但與其完全以自我為中心而求取利益,不如這樣思維:「我將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接受法教,並付諸實修。」

就目前來說,這樣的發心會帶著一點造作,但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不要期待純粹的發心馬上就能自然生起。在一開始必須通過一些造作,才能將慣性思維轉變成更爲廣大、利他的心境。所以暫時來說,初學者的慈悲心大多是造作的,有一點刻意,但慢慢隨著更加深入的修持,將能變得越來越習慣於以菩薩的心態去思維,純淨的菩提心就會變得自然而自發了。

「我」毫無實質

每一天,都應當立志求取無上正覺,決心不再延續自私的傾向,而是志願竭盡全力去利益一切眾生。佛法中有許多種修持,但所有修持都始於皈依與發心,這麽做是有深意的,能讓每一座法的修持都成為逐漸調整心態的過程,如此最終將能轉化凡夫的習性,證悟菩薩的自性。

請一定要明瞭,勝義菩提心不是暫時的態度轉變,也不是刻意造作的心態,而是永久的、徹底的轉變,能從最根源處斬斷煩惱。勝義菩提心與世俗菩提心的修持必須同時並進, 然而修持的核心與精髓則是勝義菩提心。修持世俗菩提心能改善自心的我執傾向,昇華至利他的情操,而修持勝義菩提心,則能徹底斷除煩惱。

佛陀出於大慈大悲,向眾生揭示了諸法的實相,他鼓勵我們去扣問「自我」的概念。當一個人開始去觀察那被通稱為「我」的東西時,就會開始瞥見心的本基(basic state),並發現其實心中沒有任何一個「我」的實體存在。「我」毫無實質,也沒有真實的存在。

我們可以通過智識論證來獲得這種理解,用觀察、推理等方式去找到答案,產生確信。另外,也可以通過「禪修」來獲得解悟。只要能真正經驗到無我的實相,用哪一種方式都是很好的,最重要的是要對「無我」正見產生定解,然後通過修持,去熟諳實相。

非但「人我」不存在,一切「法我」也都不實存。這在著名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中有所闡釋,尤其是這一句「無眼、耳、鼻、舌、身、意」,就是特別說明一切所知之事物,於任何處皆不可安立其實存。

而在金剛乘之中,相較於智識推理,會更側重於個人經驗。金剛乘教導行者要直觀自心,看看心是否是可被抓取,是否能指認出具體實質。一開始,要先聽聞關於心性的描述,這能為修行提供一個概念上的參考;然後,基於所聽聞到的教導,要開始去思維:「實相大概為何?」於是從聞思開始,將能漸漸接近對心的證悟,瞭解到心無有實質的自性。更進一步,當你親自去直觀自心、認出自心時,就能得到直接的體驗,而將終於知道:「這就是心的本來面目!」此時,我們將對心的真實自性產生定解。

以上談及的方法次第,就是首先要去發現個體自我的不存在,也就是人無我;繼而,去探究、確認一切諸法的空性;最後,接受心性的指引。印、藏的大成就者們皆是循序運用這些次第實修,而獲得證悟。

 

次第、上師、傳承的重要
當一個人要開始金剛乘的修持時,犯錯總是難以避免的,尤其有二種常見的歧途必須避開。

常見的二種錯誤

第一種是「愚修」,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愚人的禪修」。在修持的過程中,如果不能清晰知道各個階段應當修習什麼時,就會出現這種埋頭瞎練的情況。愚修行者也許會很執拗於某種修行,甚至是看起來很精進,堅持以他自以爲是的方式去禪修,但是在心中卻不知道這樣的修行需要去超越什麼,也不知道該法門會帶來什麼樣的覺受與證悟。他非常無知地修行,卻不瞭解如何、為何而修,以及修持的重點是什麼,只是執著於自己概念中的錯誤觀點。當然,這樣的愚修無法獲得任何甚深的果位。

另一種錯誤,是僅僅著重於追求禪修理論上的理解。有些人涉獵了很多經論,聽取了很多教法,然後漸漸他就認爲自己擁有禪修的獨特見解。這種頭腦裡的想像可能會非常清晰有力,他就會完全說服自己,自以為真的很懂,甚至開始教導別人該如何修持。假裝很懂,實際上卻沒有任何的親身體證,這是典型知識分子修行時的歧途,他的禪修只在口頭空談之間。

請盡可能避免這兩種錯誤,不要陷入愚人般的盲目修,或者毫不實修而只熱衷於談論佛理,徒逞口舌之利。


迷途嚮導

像是毗盧遮那、馬爾巴大師和隆欽巴尊者等這些大成就者們,是如何指引弟子眾,避免以上兩種迷途呢?聖者們都會指示弟子,首先要先依顯宗(the Sutra tradition)的指導去聞思,要理解人無我和法無我。當弟子們在實相的根本見地上獲得了定解之後,上師才會適時開始教導金剛乘的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的修持,到最高階才會傳授大手印與大圓滿的實修指引。這種次第進階的訓練,可以使修行者得以避免以上所討論到的兩種錯誤。

通過聽聞與思維顯宗的教授,能首先避免陷入愚修的陷阱;而接受純正的金剛乘訓練,則能避免陷入光說不練的學理胡同。這些大成就者們的實修教訣和心性指引,幾個世紀以來一直被世代傳承實修、教學相長,仍然鮮活傳世,珍貴教法的傳承與實證從未損毀失傳。在現今,也仍有眾多師長大德住世,他們既學識淵博,亦能圓證實相。

可能有些人會爭論說,只靠自己努力也是有可能證悟究竟實相的,可以去讀很多書,思索經典教言意涵,如此自修,也是能獲得修行智識上的瞭解。無師自通的確是很有可能的,然而空性的甚深內義,那個本真的自性境界,通常不是思維的對境,事實上它甚至不是凡俗概念能夠觸及的,於是必須從一個活著的修行傳承裡、一位具德上師座下,親自領受適當的指引,以及大手印、大圓滿等傳承中的精要竅訣(pith instructions)。

金剛乘之中還有更多殊勝的教授,包括那洛六法(Six Doctrines of Naropa),以及如何在黑暗中與日光之下修持的指引。佛法中所有顯密教法,都可以在現今住世的聖者足下求取。一個虛心求法的具器弟子,一定可以值遇具德上師,依師修習,正確理解上師教訣並加以實修,獲得定解。缺乏了以上這些條件,在修行的路上必然會困難重重。


(中標)大手印:最適用於現代的法教

 

像大手印這類的教法,被認為是「解脫道」(the path of liberation),如同本書收錄的二個教訣,就是那洛巴尊者講授的完整、純正大手印見地。每一個人,包括初學者,都可以用溫和而輕鬆的心境投入練習,不會遇到太多困難。

(小標)事業與道業:在工作中證悟,可能嗎?

對於現代的學生來說,我感覺最好是先學習,然後信解,最後才禪修,投入精進實修法教之中。在修持佛法初期,有些人會感受到巨大的興趣與虔誠,乃至於很難再繼續凡常的工作與生活,強烈感覺想要出離,全心投入到密集的修行。然而,專志於修持可能就代表要忽略事業,而主要追求世間事業進步的話,修行就會被忽略,這兩種角力常常形成一種非常讓人沮喪的狀態。

然而,像大手印這樣的教法,就不會形成這種矛盾,因為大手印是可以在工作之中同時去修持的。想解決工作與修持互相佔據彼此時間的困境,方法很簡單,那就是:「邊工作,邊修持」(Work some, practice some.),這樣做就可以令日常工作與佛法修持之間沒有矛盾。

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Eighty-four Mahasiddhas of India)的生平,為在工作與修持之間保持和諧提供了很好的範例。大家應該多去看看大悉達們的唐卡,讀讀他們的生平故事,其中有一位是織布工,另一位是農夫,帝洛巴則被描繪成磨芝麻工人。當然還有龍樹以及因扎菩提等大成就者,他們一位是不可思議的偉大學者,,一位是具有威勢的國王。

大悉達們的成就故事表明,不管是從事顯赫或是卑微的工作都無妨。無論身為社會棟梁還是市井小民,這些大師以自身為例證明,以任何一種生活方式去修持大手印都是可行的,都能臻至圓滿證悟 。他們展示修持與工作同時進行的可能性。

隨時隨地大手印

大手印對於每一個人的心都有著不可思議的利益,從古至今一直以來都是如此,然而在現今世界中,似乎更顯示大手印法教具有殊勝法益。

 
在過去的年代,修行人似乎有較強毅力,比如密勒日巴,他們一旦開始習法就全心傾注於修行。因為當時有更友善的修行環境,可以毫無後顧之憂成爲一名全職的修行人,而毋庸擔心溫飽。

但是,來到現今這個時代,情況已經大大不同。很實際地說, 在現代一個人很難立刻捨棄一切,然後宣布:「現在,我只想要修行。」。如果上師對現代弟子說:「現在放棄一切,出離這個俗世,一心無二專注於修行。」這也是行不通的,這樣根本不符合現實。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的生存現狀負責。

雖然如此,如果該修持時卻總想著:「好吧,現在時代已經不同了,我是不可能像往日的聖者祖師那樣全心去修行的。」這樣想也是毫無幫助,想要獲得成就,就絕對必須要修持,要親自運用和實踐佛法教言。鑒於實修的必要和現代生活的種種限制,我感覺大手印就是那最方便可行的修持了,隨時隨地都可以應用。

大手印屬於在日常生活的時時刻刻中都可以謹持於心的教授。任何閒暇的當下,都可以立即去思維那洛巴法語中的義理,專志於甚深的教義,並將法教即時的帶入生活。如果大手印行者保持正念與專注,在日常生活中一有機會就應用法教於實際情境,一定會大有裨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51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