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古籍保護研究‧第9輯(簡體書)
滿額折

古籍保護研究‧第9輯(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6 元
定價
:NT$ 456 元
優惠價
8739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7〕6號),提出在“十一五”期間大力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古籍保護研究》即是為了配合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而推出的古籍專業連續出版物,每年兩輯,由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辦,旨在及時揭示“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的實施進程,為古籍保護工作者提供一個學術交流平臺,總結推廣先進工作經驗,及時發布研究成果,推動古籍保護事業向縱深發展。
本輯共設“古籍保護綜述”“普查與編目”“修復與裝潢”“保藏與利用”“史事與人物”“名家談古籍”“版本與鑒賞”“書評與書話”“研究生論壇”等9個欄目,收錄有關古籍保護工作的論文23篇,較全面地反映了我國古籍保護與研究的成果。

名人/編輯推薦

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辦,配合國家“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出版,古籍保護領域專業集刊!

編後記
王振良

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中山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天津師範大學古籍保護研究院、貴州民族大學古籍保護研究院共同發起的古籍保護“四校聯席會議”正在有序推進。聯席會議旨在加強相關高校在古籍保護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實現優勢互補,提升古籍保護教育事業的聚合力、傳播力和影響力。《古籍保護研究》第九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完成的。本輯共刊出稿件23篇,分別納入9個欄目。


“古籍保護綜述”欄目刊文3篇。劉惠平《勠力同心 主動作為 積極推進中國古籍保護事業蓬勃發展——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屆理事會工作報告》,是作者在2021年7月20日中國古籍保護協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上代表屆理事會所作工作報告,指出中國古籍保護協會自2015年成立以來,廣泛動員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古籍保護工作,在組織導向明確的社會公益活動、開展古籍保護技術研究和標準研制、面向社會開展古籍保護專業培訓、服務會員促進業界交流與合作、引導社會公益力量助力古籍保護、建立健全運行管理機制和規章制度、重視專業委員會等分支機構建設、搭建古籍保護宣傳推廣平臺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針對今後一個時期如何繼續推動“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深入實施,報告提出六點建議。郭晶《至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少數民族文字古籍評審工作綜述》,介紹了國務院公布的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收錄的16個文種1133部少數民族文字古籍情況,探討了少數民族文字古籍的評審原則,同時分析了《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中少數民族文字古籍的編排體例和著錄規則,解析了所收錄的少數民族文字古籍的特色,後針對相關保護工作的推進給出具體建議。王沛《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碑帖拓本評審略談》,以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入選的碑帖拓本為重點,結合此前入選的碑帖拓本,介紹了《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中碑帖拓本的收錄範圍、著錄項目、編排體例及評審情況,認為做好碑帖拓本的申報評審工作意義重大,今後應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積極開展碑帖收藏普查,加快碑帖拓本類人才培養。
“普查與編目”欄目刊文3篇。張珂卿《〈全國古籍普查登記目錄〉出版述論》指出,2007年全國古籍普查登記啟動以來,《全國古籍普查登記目錄》出版取得不俗成績。進而從編輯出版緣起、特點、價值三方面,對《全國古籍普查登記目錄》進行分析和論述,指出其具有覆蓋範圍廣,參與單位多,收錄古籍全,珍本、善本、孤本全面著錄,專業特色和區域特色明顯等特點,在文物保護、學術研究、文化傳承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陳小青《無錫市圖書館古籍普查札記》介紹了無錫市圖書館古籍普查工作進展情況,同時從個人編目實踐出發,結合“全國古籍普查平臺”數據,對《東京夢華錄》十卷等案例進行分析,闡述歸納了古籍普查著錄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周艷《古籍編目中“明刻本”“清刻本”版本具體化問題》指出,無論是《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中國古籍總目》還是“全國古籍普查登記基本數據庫”及正在編制的《中華古籍總目》分省卷,都存在相當數量版本項著錄為“明刻本”“清刻本”的條目,其中多數版本信息可以進行完善。文章結合對明刻十二行本《吾學編》的鑒定,認為目前已有條件對面目模糊的“明刻本”“清刻本”予以精確化界定,同時提出了具體的解決策略。
“修復與裝潢”欄目刊文6篇。範雪琳、安平《“妙手補書書可春——全國古籍修復技藝競賽暨成果展”綜述》,回顧了2019年至2020年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舉辦全國古籍修復技藝競賽暨成果展的情況,對參賽的修復師和參賽作品進行了深入分析,總結歸納了近年古籍修復人才培養的經驗和成果。王希《古籍修復倫理學體系建構初探》,提出了“古籍修復倫理學”這一古籍修復領域的前沿理論,探討了其概念、原則、規範及教育與評價管理等內容,初步建構起古籍修復倫理學的理論體系,同時闡釋了古籍修復師應當具備的道德自持、責任認知、精神境界及其在修復過程中應該秉持的原則規範。段羿仲、李勇慧《黃丕烈購書修書價格考略》通過梳理黃丕烈855部藏書的題跋,對有關購書與修書價格內容進行細致分析,揭示了清中期蘇州地區古書購買與修復的市場價格,並由此管窺黃丕213
烈為求真求實、遵循舊貌而不惜代價以求良工的護書理念。王嵐《古籍修復中的“簡修”不簡單——淺談古籍簡修的特點與方法》探討了古籍簡修的問題,分析了選擇簡修的原因(包括文獻僅為書皮破損、若干書頁有難以打開的折角、書頁個別部位有少量破損等),認為簡修不必將書冊全部拆開,具有修復頁數少、修復範圍小的特點,同時指出根據不同破損狀況,簡修方法也要各有不同。安文萱《〈雅尚齋遵生八箋〉修復紀要》通過天津圖書館藏明刊本《雅尚齋遵生八箋》冊修復實例,探討了古籍修復中的準備、修復、還原等具體流程,並通過反思修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修復中的力度把握、隨機應變、整體思維及敬畏之心等說法進行了重新認識。張榕榕《不獨裝池稱絕藝——古詩文中的裝潢匠人》指出,中國書畫裝潢歷史悠久,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而裝潢匠人作為書畫裝幀藝術歷史的創造者卻鮮有記載。文章從古代詩文中輯錄書畫裝潢人物和技法信息,指出裝潢匠人“不獨裝池稱絕藝”,還有著科學的裝潢修復原則和理念。
“保藏與利用”欄目刊文3篇。李致忠《兩宋公牘檔冊管理制度考論》從兩宋公牘檔冊的管理制度、剔除公牘檔冊的多種用途、公文紙印書的價值取向三個方面,對當時“公文紙印本”問題進行了論述。文章以《王文公文集》《北山小集》《新定三禮圖》為例,指出兩宋公牘檔冊印書是學問家研究當時社會的重要文獻,然僅據書頁背面文字所反映的年份判斷版本年代極易出錯,在進行版本鑒定時應格外注意。劉炳梅、侯欣瑜《淺談圖書館古籍類藏品的點交流程和規範》指出,古籍類藏品不僅歷史文物價值高,而且保存現狀複雜、資源不可再生,故藏品點交的流程和規範對於古籍的科學保護和管理至關重要,權屬交接容不得任何偏差。文章參照目前的文物保護行業標準,總結日常工作經驗,針對圖書館古籍類藏品的不同點交情況,從健全規章制度、規範點交單、細化點交流程等方面提出了可供推廣的建議。霍艷芳、崔旋《敬惜字紙:古人對廢紙的利用探析》探討了古人敬惜字紙的觀念和實踐,指出廢紙處理除學界熟知的專人回收焚燒之外,實際還有多種處理方式,如利用背面寫字和印書、對廢紙重新進行抄造、將廢紙當作商品出售等。這些處理方式對節約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
“史事與人物”欄目刊文2篇。朱向峰、姜穎、張小鋒、邱小紅《景培元的圖書館生涯及古籍保護實踐》綜論近代目錄學家景培元的生平和貢獻,以景氏在上海震旦大學圖書館、巴黎大學北平中法漢學研究所圖書館、北京對外貿易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前身)圖書館的三個任職階段為切入口,從文獻保護、目錄學、讀者教育和特色館藏幾方面探討了其在圖書館學領域的實績。王國香《邱學士及其對津門鄉邦文獻的貢獻》發掘拼接點滴資料,介紹了幾乎被遺忘的天津藏書家邱學士,通過邱氏所編《梅樹君先生年譜初稿》和所撰四篇書跋,管窺了其藏書和學識狀況,探討了他在保存整理天津鄉邦文獻方面的成績。
“名家談古籍”欄目刊文1篇。沈津《由稿本〈汲古閣集〉而想到影宋抄本》認為,毛晉作為明末清初著名藏書家傳世手跡罕見,現藏常熟圖書館的毛氏《汲古閣集》稿本四卷極為珍貴。文章由此展開對影抄本、汲古閣影宋抄本的深入探究,認為汲古閣影宋抄本在影抄本這一版本類型中質量精善,地位重要,特點鮮明,影響帶動了錢曾述古堂、徐乾學傳是樓、黃丕烈士禮居、汪士鐘藝蕓書舍的影宋抄本、影元抄本。因此,分析汲古閣影宋抄本的抄寫方式、存藏數量與保護狀況,對於豐富與深化對影抄本的認識有著重要意義。
“版本與鑒賞”欄目刊文3篇。宋世瑞、趙華超《宋代建本蜀本字體考——以傅增湘宋本字體論述為中心的考察》針對宋刻本研究中建本、蜀本屬於何種字體的三種觀點進行辨析,並以著名版本學家傅增湘關於宋刻本字體的論述為主要研究物件,考察其對宋代建本、蜀本字體的評論文字,同時參照見存南宋時期閩、川兩地刻本書影157種(宗教類除外),終得出建本、蜀本主要流行顏體字,間有歐體、柳體、褚體的結論。李建西《〈廣字匯〉及其對清代字書的影響》以新發現的乾隆元年(1736)三畏堂翻刻本《廣字匯》殘卷為研究物件,認為陳淏編撰、李漁初刊的《廣字匯》是重要的《字匯》增補改編本之一,對清代《字匯》版本系統演變產生了重要影響,清代中晚期流行的“暮春序本”《字匯》即以《廣字匯》為增補依據。康冬梅《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史部善本古籍未刊題跋輯釋》輯錄該館所藏《南疆繹史勘本》《鮑氏國策》《戰國策》《史通注》《水經注》《帝京景物略》《石墨鐫華》等七種史部善本古籍的未刊題跋,並對跋文內容略作考釋,對於古籍收藏流變及相關學術研究頗有裨益。
“書評與書話”欄目刊文1篇。向輝《聽蛙鳴室春 典守善本聞——評李國慶先生〈古籍清話〉》認為,作為古籍研究與探討的專論集,《古籍清話》是作者四十年古籍職業生涯所見所聞、所知所想的學術成果,是其研究古籍刻工、藏書家、古籍版本、古籍整理出版,以及參與“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的親身經歷和學術思考,不僅是李國慶個人職業生涯的文字記錄,也是中國圖書館古籍保護事業四十年發展歷程的文字見證,有著多方面的學術價值。所評可謂切中肯綮。
“研究生論壇”欄目刊文1篇。王媛媛《文化傳承視域下兩種古籍修復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通過對古籍修復技藝傳承歷史的回顧,對古代古籍修復人才的師徒制培養與現代古籍修復人才的學歷制培養進行比較,認為兩者各有優劣——學歷制彌補了師徒制中學生數量偏少、理論知識缺乏、修復技能單一的不215
足,師徒制則解決了學歷制中人才實踐缺乏、短期難以獨當一面的問題。因此建議要“兩結合”,接受學歷制培養後繼續隨師父學習,或隨師父學習後再補充理論知識,以便適應古籍保護事業對修復人才的需求。
第九輯稿件編竣,或可云《古籍保護研究》已漸入佳境。2020年12月15日,集刊論文開始進入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及中國知網(CNKI)系列數據庫。紙質文本和數字文本的疊加傳播,不僅迅速擴大了《古籍保護研究》的影響,吸引稿源的能力也日益增強——特色重點欄目“修復與裝潢”本輯刊文6篇,而無奈轉入下輯的稿件仍有6篇之多。由此即可看出《古籍保護研究》的蓬勃活力!而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絕不僅僅屬於編輯部同仁,更屬於傾情指導的顧問、勤勉約稿的編委、精細審讀的專家,還有惠賜佳篇的作者、嚴謹審校的出版社編校人員!

2022年1月22日

目次

古籍保護綜述
勠力同心 主動作為 積極推進中國古籍保護事業蓬勃發展——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劉惠平)
至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少數民族文字古籍評審工作綜述(郭晶)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碑帖拓本評審略談(王沛 )

普查與編目
《全國古籍普查登記目錄》出版述論(張珂卿 )
無錫市圖書館古籍普查札記(陳小青)
古籍編目中“明刻本”“清刻本”版本具體化問題(周艷)

修復與裝潢
妙手補書書可春——全國古籍修復技藝競賽暨成果展綜述(範雪琳 安平)
古籍修復倫理學規範體系建構初探(王希)
黃丕烈購書修書價格考略(段羿仲 李勇慧)
古籍修復中的“簡修”不簡單——淺談古籍簡修的特點與方法(王嵐)
《雅尚齋遵生八箋》修復紀要(安文萱)
不獨裝池稱絕藝——詩詞中的裝潢匠(張榕榕)

保藏與利用
兩宋公牘檔冊管理制度考論(李致忠)
圖書館古籍類藏品的點交流程和規範(劉炳梅 侯欣瑜)
敬惜字紙:古人對廢紙的利用探析(霍艷芳 崔旋)

史事與人物
景培元的圖書館生涯及古籍保護實踐(朱向峰 姜穎 張小鋒 邱小紅)
邱學士及其對天津鄉邦文獻的貢獻(王國香)

名家談古籍
由稿本《汲古閣集》而想到影宋抄本(沈津)

版本與鑒賞
宋代建本蜀本字體考——以傅增湘先生的宋本字體論述為中心的考察(宋世瑞 趙華超)
《廣字匯》及其對清代字書的影響(李建西)
北師大圖書館藏史部善本古籍未刊題跋輯釋(康冬梅)

書評與書話
聽蛙鳴室春 典守善本聞——評李國慶先生《古籍清話》(向輝)

研究生論壇
文化傳承視域下兩種古籍修復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王媛媛)

編後記(王振良)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9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