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微生物大歷史:人類社會的永恆戰爭(簡體書)
滿額折

微生物大歷史:人類社會的永恆戰爭(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68 元
定價
:NT$ 1008 元
優惠價
8787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可得紅利積點:2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一部敘述微生物與社會互動的生物社會學著作。作者描繪了人類與微生物之間永無止境的斗爭史程,介紹了諸多影響對決結果的關鍵因素。自原始社會以來,人類經歷了五次流行病學轉型,諸如黑死病、天花、西班牙流感等大流行對歷史進程、文明興衰、心理發展都產生了重要影響。而人類不僅取得了疫苗、抗生素等醫學突破,其行為對生態環境的改變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作者還細數人類未來可能面臨的新病大患,如抗生素耐藥性、生物武器、新發傳染病等微生物威脅,並提出了相關對策。

作者簡介

作者|斯蒂格·弗勒蘭(Stig S. Frøland)

挪威奧斯陸大學醫學院榮休教授,內科醫生,其研究領域為傳染病學、免疫學、內分泌學。

譯者|李立豐

吉林大學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譯有《臟活:必要工作的道德傷害》《秩序四千年》《精英的興衰》等。

名人/編輯推薦

  • 臨床醫學權威學者,橫跨微生物學、免疫學與傳染病史的跨學科巨著

挪威奧斯陸大學免疫學教授為普通讀者寫就,融會專業通俗的醫學科普與驚心動魄的瘟疫史詩。不同於英雄史觀的宏大敘事,聚焦帝國與戰爭的歷史中被忽視的流行病因素,也著墨於科學巨擘身後的小人物。“不僅是一部流行病的歷史,更是科學與藝術的多重奏,鼓勵我們重新思考歷史研究的技藝與方法。”

  • 地理與時間跨度極廣,將疫病置於社會與生態框架下

從萬物黎明到飛向太空,從中世紀瘟疫到新冠大流行,作者從時間維度梳理了人類自遠古社會經歷的五次流行病學轉型,並提出人類-微生物-環境的三位一體模型,分析三者的相互作用。

  • 圖文並茂,附有16頁精美彩插,一覽西方藝術中的瘟疫與人

輔以百余張黑白插圖,既有觸目驚心的罹病圖景,也不乏流行文化與藝術的經典之作。書中甄選的彩插繪有中世紀宗教畫中的天花病人、黑死病橫行年代的“死亡之舞”,北歐民間傳說中的瘟神……一睹疾病背後的生死觀念、審美情趣、社會變革。

目次

序言

引言 無形之敵

第一章 致命對手

第二章 第三要素:生態與環境

第三章 鳥瞰今昔:傳染的始末

第四章 瘟疫流行:悲劇的輪回

第五章 歷史謎團

第六章 亡國之疫

第七章 新病大患

第八章 生物武器

第九章 人類大反擊

第十章 新挑戰與補牢之策

尾聲 斗無止境

書摘/試閱

第一章

致命對手

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會導致傳染病這一事實,如今是我們每個人從小便會習得的常識。同樣作為自然常識的,還包括疾病可以從一個人傳染給另一個人的認知。即便如此,距十九世紀下半葉一些取得認知突破的劃時代研究發現,其實並沒有過去多久。而在此之前的數十萬年間,人類一直是大量或急性或慢性、或致命或普通傳染病的受害者。

對於經常以大流行的形式出現,並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傳染病的成因,我們的祖先有何看法?人類這一物種的重要特徵之一,便是渴望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以及周圍發生的事情,而這也是人類與其他動物物種的重要區別之一。出於這個原因,我們已經對許多已知傳染性疾病的成因機理進行了大量思考。而這些關於疾病的早期理論的形成,自然受到人類關於周遭世界和自身地位的大眾觀念的影響。

阿波羅之箭,還是瘴氣所致?

宗教觀念,即對自然界中所謂超自然力量,以及隨之出現的對可能干預人類生活的各種神祇的信仰,極有可能產生於人類發展的早期階段。而關於傳染病成因的最早概念,自然是神魔禍害人間。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蘇美爾和巴比倫,以及中國等古代文明中,千百年來,人們普遍相信惡魔是傳染病的成因。美索不達米亞神話中的主神之一內爾伽勒(Nergal),作為幽冥世界的主宰,被奉為熱病、瘟疫與戰爭之神。在中國古代文明中也存在類似的概念。

在《聖經·舊約》中,也可以找到耶和華用瘟疫懲罰以色列的敵人的相關記載。非利士人將以色列人珍藏神示十誡與其他神器的約柜擄到阿什杜德,震怒之下的耶和華降下瘟疫來懲罰他們。亞述人威脅要攻打耶路撒冷,也被瘟疫擊倒。《聖經·新約》中,惡魔在疾病,包括傳染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在古希臘,對疾病,尤其對疫病暴發原因的宗教解讀十分重要。其中的關鍵人物,莫過於主管醫藥以及消災彌難之神阿波羅。他彎弓射出的瘟疫之箭,將會引發大流行。在《伊利亞特》卷一中,荷馬描述了阿波羅如何因為希臘統帥阿伽門農冒犯了自己派出的祭司,而讓瘟疫席卷希臘軍隊的駭人經過。

神明氣憤地走著,肩頭的箭矢瑯瑯響,

天神的降臨有如黑夜蓋覆大地。

他隨即坐在遠離船舶的地方射箭,

銀弓發出令人心驚膽戰的弦聲。

他首先射向騾子和那些健跑的狗群,

然後把利箭對準人群不斷放射。

焚化尸首的柴薪燒了一層又一層。

在《伊利亞特》中,直到阿波羅的恨意平息後,瘟疫才告退卻。在索福克勒斯的悲劇《俄狄浦斯王》中,忒拜城內瘟疫肆虐,而根據德爾斐神諭,這是對現任國王俄狄浦斯殺害前任國王,也即他父親的懲罰,其弒父行為觸犯了神律。

毫無疑問,荷馬和索福克勒斯的描述暗合了當時認為天降疫情的看法。在整個古代乃至中世紀,大多數人對此篤信不移。在羅馬,至少有三座神廟供奉著掌控通常與瘧疾相關的發熱的女神費布裡斯(Febris)。即使到了現代,在某些宗教語境下,我們偶爾仍會遭遇此類言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艾滋病疫情暴發時,一些基督教傳教士就曾宣稱,這是上帝對不敬虔性行為的懲罰。

從古至今,在許多文化中還存在著另外一種觀點,認為包括傳染病在內的疾病,可由掌握邪惡超自然力量的女巫、術士施黑魔法引發。正因如此,才會出現長達幾個世紀的獵巫運動。時至今日,此類行為依舊存在於某些非洲社會。

維京時代,生活在冰島和格陵蘭島的“諾斯人”的傳說揭示,這裡的先民也認為流行疾病與天意有關。在他們看來,疫情暴發是死者正在伸手召喚,將生者一起拖入死亡的深淵。

在諸多領域,古希臘對西方文明產生了強烈的影響。前面提到了古希臘文化中對傳染病成因的宗教解釋。還有人另辟蹊徑,試圖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在其中之地位,而非訴諸宗教。自然科學就起源於公元前七世紀至前六世紀的希臘自然哲學家。在他們的作品中,不難發現一個反復提及的理念,這便是宇宙由少數通常處於平衡狀態的基本元素組成。希臘學者認為,適用於宏觀世界的基本法則也必將適用於人體。一些人聲稱,疾病是身體中不同元素或組成部分之間的平衡以某種方式被干擾所致。這種看法被科斯島的希波克拉底及其門徒發揚光大。

盡管希波克拉底可謂有史以來最著名的醫生,但後世對其知之甚少。現在能夠確認的是,公元前五世紀,他在雅典生活和行醫,與同樣位列希臘先哲的蘇格拉底和柏拉圖身處同一時代,而柏拉圖在許多著作中都將希波克拉底譽為不世出之神醫。希波克拉底及其學生的醫學思想,散見於存世的《希波克拉底文集》。我們並不知道其中哪一段真正出自希波克拉底本人之手。這本醫學著作討論了發熱和疫情成因等問題。該書中關於疾病的觀點經過高度簡化,其基礎觀點是,疾病由人體內最重要的體液(血液、黏液、黃膽汁和黑膽汁)之間的平衡失調所引起。大流行是由空氣中的有害氣體—瘴氣—的影響引起的。希臘單詞“瘴氣”(miasma)的意思是污染。此類致病性瘴氣可能來自死水和池塘、不衛生的污水坑、腐爛的動物或人類尸體。瘴氣通常伴隨著惡臭。這種理論強調,一年中不同季節和氣象因素在疫病流行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星象位置也起著一定作用。人們對瘴氣的敏感程度同樣存在個體差異。

《希波克拉底文集》中表達的疾病觀點及瘴氣理論,由與希波克拉底同為古代名醫的蓋倫提出。這位希臘人出生於小亞細亞的別迦摩,公元二世紀中期在羅馬行醫,被譽為“哲人王”的馬可·奧勒留聘為御醫。在接下來的一千五百年裡,蓋倫的思想理論主導著歐洲醫學的發展。公元八世紀至九世紀,希波克拉底和蓋倫關於疾病的學說被翻譯成阿拉伯語,對穆斯林世界的醫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盡管希波克拉底提出的疾病為體液失衡所致的古老理論已逐漸被拋棄,但瘴氣導致疾病的觀念一直延續到十九世紀。啟蒙運動以後,人們越來越重視衛生和環境清潔能夠帶來的積極影響。而認為瘴氣是疫情成因的想法,正是十九世紀諸多公共衛生措施背後的主要驅動力,相關措施旨在改善工業化期間城市快速發展導致的惡劣衛生條件。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877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