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普世宣教一起來
79折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普世宣教一起來

商品資訊

定價
:NT$ 860 元
優惠價
79679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95折,單本省下34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2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的寫作是要慶祝1910年在蘇格蘭愛丁堡舉辦的世界宣教會議(World Missionary Conference)一百週年紀念。本書是要呼召基督徒回顧以往先賢的典範,也是要呼召基督徒展望未來,並重新思考蒙召進入世界的意義。

作者簡介

提摩西.田內特(Timothy C. Tennent)

美國人類學家、語言學家、神學博士,曾任富勒神學院(前世界宣教學院)人類學和宣教學教授,主要教授 該學院的人類學、傳播學、情境學和屬靈動力學課程。曾在奈及利亞東北部的Kamwe/Higi(赫吉族)擔任三年的拓荒宣教士, 隨後在密西根州立大學和加州大學洛 杉磯分校各任教五年,教授語言學和非洲語言。著作有三十多本於其專業領域發表大量文章,目前在世界各地主辦有關屬靈爭戰、醫治與釋放的研習會。

前言

我寫作這本書的主要動機是因為過去一個世代以來,大多數基督徒對宣教的認識已經不足以因應隨著廿一世紀宣教的展開而呈現在我們面前的種種挑戰與良機。本書的宗旨就是要搭起一座橋樑把以實用為導向的宣教教科書,和比較具有反思精神的宣教學(探索宣教策略的深層基礎)聯繫在一起。書中涵蓋一般宣教入門書籍所能看到的內容,但我設法以三位一體的架構整理這一切。本書的結構與基礎就是諸如上帝的使命(missio dei)、三位一體、新創造等等神學上的重要觀念,以及對一個真正的普世教會的異象。本書能夠幫助傳授宣教的老師更深入思考宣教在聖經與神學上的根基。以往的宣教課本往往會有一篇探討「宣教的聖經基礎」的章節,而且通常是編排在整本書的最前面。然而,讀者未必總是能夠清楚瞭解這些聖經與神學基礎跟其餘部分到底有何關連。本書設法把聖經與神學整合在一起,並貫穿全書內容。

在投入宣教事工二十餘年,並且在神學院傳授宣教課程十多年後,我如今感到憂心忡忡的是,宣教實務在宣教學方面已經不再具備嚴謹深刻的省思能力。因此,本書旨在鼓勵宣教實務與具有深厚神學基礎的宣教思想重新結合在一起。宣教學(missiology)一詞可能會讓一般人感到卻步,甚至某些宣教士也一樣。把宣教視為一個學術領域似乎有點遠離世界禾場上的宣教實務。話雖如此,但日益走向世界的宣教運動要忠於在世界上擔任基督使者的崇高呼召,那麼事工世界又必須與學術世界結合在一起。
宣教學一語一直被稱為「語言怪獸」(verbal monstrosity),因為它的字根是拉丁文──mission──而字尾是希臘文──logos。〔注1〕不論如何,或許宣教學一語就是要提醒我們宣教的核心本質就是要連結不同的文化、跨越不同的前線,然後在日益全球化的環境中,頌揚耶穌基督福音奇妙的可譯性(translatability)。本書的寫作是要慶祝1910年在蘇格蘭愛丁堡舉辦的世界宣教會議(World Missionary Conference)一百週年紀念。本書是要呼召基督徒回顧以往先賢的典範,也是要呼召基督徒展望未來,並重新思考蒙召進入世界的意義。本書屬於Kregel出版社Invitation to Theological Studies系列中的一冊。因此,本書意在廣邀基督徒喜悅在上帝永恆不變的信實裡面,並再次參與教會的普世宣教成為上帝宣教遍布各地的伙伴。

目次

序言 戴繼宗院長
前言
謝詞

第一部:導言
第一篇:塑造廿一世紀宣教的大趨勢
第一章 從宣教暫停與不適到細拉與重生
第二篇:三一神與上帝的使命(Mission Dei)
第二章 以三一神為主軸的宣教神學
第三章 宣教的三位一體架構

第二部:聖父:上帝使命的源頭與目標
第一篇:從宣教角度看聖經
第四章 宣教的上帝啟示祂的計畫
第五章 差派的聖父與受差派的教會
第二篇:創造、啟示以及世人對上帝統治的回應
第六章 三位一體的「新創造」文化神學
第七章 福音派的宗教神學

第三部:聖子:上帝的使命體現為救贖
第一篇 反映道成肉身的宣教史
第八章 一七九二年以前──宣教史上的轉折點
第九章 一七九二年到一九一〇年──宣教的「輝煌世紀」
第十章 一九一〇年迄今──基督王國開花結果
第二篇 跨文化溝通猶如道成肉身的倒影
第十一章 道成肉身與福音的可譯性
第十二章 宣教策略的近文化與繁衍要素
第十三章 全方位宣教與道成肉身

第四部:上帝的聖靈:上帝使命充滿權能的臨在
第一篇:賜教會體現未來的能力
第十四章 聖靈、使徒行傳與上帝的使命
第十五章 教會猶如新創造體現於世
第二篇:宣教士:新創造在苦難中的代表與先驅
第十六章 在苦難中奮進的教會

結語:教會猶如三位一體在世界上的倒影

參考書目
人名對照表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從宣教暫停與不適到細拉與重生


宣教士往往都是說故事的高手。記得年幼時,每當宣教士拜訪家鄉的教會,然後述說各種遠方異族人民的故事時,我就會坐在椅子上全神貫注的聆聽。故事中的那些宣教禾場總是在遙遠的土地,那裡的人所說的都是些奇怪的語言,而他們的風俗習慣更是怪異。我記得有次去探視一位裹著鮮豔的非洲頭巾的宣教士時,他口中一連串關於遙遠的非洲部落扣人心弦的故事,深深吸引著我們。突然間,他把一片捲著的巨大蛇皮攤開在地板上,讓我感到既興奮又恐懼。那片蛇皮幾乎橫跨整個交誼廳的地板,所以至少有六公尺長。我們全都感到一陣目眩。我當時立刻就知道世界上沒有任何比得上宣教士的工作了—學習陌生的外語,到遠方旅遊,回到家鄉述說奇異的故事,甚至還能夠效果十足的一舉把蛇皮攤在地板上!對我來說,這就是宣教。

直到現在,那些難以忘懷的景象依舊歷歷在目,好比遠方的叢林、面帶微笑握著聖經的白人宣教士以及長相奇特站在空心獨木舟上搖著槳逆流而行的族人(通常都伴隨著無止盡的幻燈片)。這一切都顯得那麼陌生那麼奇異。確實,在那些日子裡,一般人在提到宣教的時候多半會把海外加在前面—海外宣教。顯然,宣教禾場的地點是在「海的那一邊」,帶著「海外」的意味。我們西方人充滿自信而安穩妥當的坐在基督教磁場的中心。我們正是那些差派宣教士到其他所有地方的人。自小成長在美國南方「聖經帶」(Bible Belt)的我從來不知道世上還有韓國或者印度宣教士。我甚至從來沒有想像過會有任何宣教士前來北美。

多年後,我進入神學院裝備才開始嚴謹的研究宣教。我有幸進入戈登─康威爾神學院在簡直是個活聖人,也是他那個世代最優秀宣教士之一的克里斯提.威爾森二世指導下研讀宣教。直到現在他依舊是我心目中的宣教英雄之一。我是從威爾森那裡得知「10/40 窗口」涵蓋的諸多未得族群、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專心翻譯聖經的宣教士以及有些基督徒在「封閉國家」「帶職宣教」。我的思想直到現在依舊深受他的課程的啟發而獲益良多。然而,在記憶中,我不曾聽到任何關於巴西或者中國的教會以實際行動回應大使命的消息。反而,在我心目中所謂宣教就是,從位在西方世界的差派中心向外擴張到那未得之民的世界。我們西方人就是肩負起宣教使命及其信息的使者,而那些位在西方世界以外的人就是宣教的對象,也就是宣教的禾場。甚至在那個時候,我一點都沒有察覺,基督教會當時正默默的經歷一些教會歷史上最劇烈的變動。確實,十八世紀以來許多界定與架構新教宣教思維的典範(paradigms)正逐漸衰微。簡單的說,我在此之前所認識的宣教世界當時已完全被顛覆。或許舉出幾個幾個實例能夠突顯出這一點。

• 《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幾年前曾報導,耶魯大學學園傳道會(Campus Crusade for Christ)的成員中有百分之85 是亞裔,而「參加該校佛教靜坐社團的學生幾乎清一色是白種人。」
• 《世界基督教百科全書》(The World Christian Encyclopedia)的記錄顯示,就每主日參加敬拜的人數來說,在奈及利亞參加敬拜的英國聖公會(Anglican)基督徒數目超過歐洲和北美所有美國聖公會(Episcopal)和英國聖公會基督徒的總和!
• 《世界基督教趨勢》(World Christian Trends)的一項調查顯示,現今尼泊爾的福音派基督徒數目已經超過西班牙。歷史悠久位在英格蘭萊斯特(Lester)的威廉.克理紀念教會(William Carey Memorial Church)如今已成為一座印度教廟宇,而在印度教起源地—印度的教會如今所差派出去的跨文化宣教士已超過四萬一千人。事實上,現今已有將近五億基督徒跨越文化壁壘將福音帶向非工業化世界(the Majority World)。
• 世界上十個最抗拒福音的族群都位在西歐,同時,世界上十個最接受福音的族群不是位在中國就是印度。事實上,中國現在能誇耀自己是世界上教會成長最快速的地區,據估計每天都有16,500 人信主。

菲利普.詹金斯(Philip Jenkins)在《下一個基督王國》(The Next Christendom;譯注:又譯《上帝一直在搬家》,立緒出版)表示:「再經過一個世代之後,『白人基督徒』一詞可能會讓人感到格格不入,就像是『瑞典佛教徒』會讓人感到些微詫異一樣。世上確實存在這樣的人,但隱約之中有點反常。」

五十年前從未有人預料到會有這樣的發展。如今,我在檢視當代宣教事工和宣教學思潮現況時發現,西方人正面臨一個嚴重的危機,這危機關係到宣教以及身為基督徒的他們在全球基督教運動中的位置。這不是杞人憂天也不是危言聳聽,因為我想起偉大的荷蘭宣教學家韓瑞克.克萊姆(Hendrick Kraemer,1888-1965)說過的一句名言:「教會始終處於危機之中;而其最嚴重的缺點就是,我們只是偶爾察覺到這一點。」我的目的只是想單純的勾勒出我們這個時代危機的輪廓,然後喚醒大家留意這個危機。

為幫助大家更確切瞭解教會所面對的變局是何其廣泛,以及全球各地基督徒亟需採取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論述、思考與執行宣教事工,我會根據七大趨勢檢視這場「危機」。本書稍後會進一步闡釋或者應用其中許多趨勢,但目前只簡單扼要的介紹它們,因此,一開始我們要學習幾個影響廿一世紀宣教的新詞彙與軌跡。

我們不要把這七大趨勢看成七種各自獨立的變化,而是要把它們視為互相關連、相互交錯與彼此賴以為立的七個主要潮流。

------節錄自本書第一章內容------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679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