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 歷史臺灣 》收錄3篇論文。西班牙巴塞隆納自治大學現代與當代史學系助理教授 Miguel A . del Rio Morrillas 的〈 西班牙和中華民國 (臺灣) : “西方和東方的哨兵” ( 1953-1973 ) 〉一文,針對 20 世紀中期兩個極右反共政權:位於臺灣、由蔣介石主政的中華民國政權,以及西班牙的佛朗哥政權,檢視在當時全球冷戰局勢下,兩個分處在歐亞兩洲、但卻擁有相似統治手段的不同政權,雙方如何進行政治、外交、軍事及文化層面的密切聯繫與交流。
本書纂輯荷蘭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Netherlands)相關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原檔的抄錄成果,本冊出版書信標為荷蘭治臺初始4任政務領導人雷爾松(Cornelis Reijersen)、宋克(Martinus Sonck)、德‧韋特(Gerrit Fredericksen de Witt)、納茨(Pieter Nuijts)於1622-1628年寄給巴達維亞2位總督顧恩(Jan Pietersz Coen)、卡本提耳(Pieter de Carpentier)的27封書信。
本書纂輯荷蘭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Netherlands)相關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原檔的抄錄成果,本冊出版書信標的為2位臺灣長官納茨(Pieter Nuijts)、普特曼斯(Hans Putmans)於1629-1631年寄給巴達維亞3位總督卡本提耳(Pieter de Carpentier)、顧恩(Jan Pietersz Coen)、司貝科斯(Jacques Specx)的14封書信以及3份附錄文件,1份顧恩總督交給普特曼斯的指令,1封普特曼斯寄給荷蘭總部的書信,以及納茨寄給巴達維亞總經理范迪門(Antonio van Diemen)的1封書信。
本書纂輯荷蘭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Netherlands)相關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原檔的抄錄成果,第4任臺灣長官普特曼斯(Hans Putmans)於1629-1636年間發給巴達維亞當局的36封書信及發給阿姆斯特丹當局的1封信,計37封信。本冊出版書信標的為普特曼斯於1632-1636年寄給巴達維亞3位總督司貝科斯(Jacques Specx)、布勞瓦(Henricq Brouver)、范迪門(Antonio van Diemen)的24封書信。
1880年夏天,一位生於德國科隆的旅行探險家暨民族學者Wilhelm Joest(1852-1897)造訪臺灣,主要目的是要對臺灣北部的原住民進行觀察與研究,結束之後卻陰錯陽差地在臺灣府(臺南)滯留了三週,停留在臺灣的時間總共一個多月。在北臺灣期間,他與大溪附近山區的原住民有短暫的接觸,並蒐集了一批臺灣的文物帶回德國。目前已知這批文物有一部分保存在德國柏林民族學博物館(Ethnologisches Meseum zu Berlin)。Joest的臺灣之旅及他對原住民的觀察記錄保存在三部由他自己所撰寫的文獻裡:日記、1882年發表的論文、1895年出版的遊記。本書根據這些資料,試圖呈現他在臺灣的旅行路線、將其遊記中譯附註,並對他捐贈給柏林民族學博物館的臺灣文物進行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