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簡體書 (7)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7)
庫存狀況

無庫存 (7)
商品定價

$200~$399 (3)
$400~$599 (3)
$600~$799 (1)
出版日期

2022~2023 (3)
2016~2017 (2)
2016年以前 (2)
裝訂方式

平裝 (7)
作者

任春強 (1)
劉波 (1)
岳瑨 (1)
李天莉 (1)
王強 (1)
譚舒 (1)
馮川 (1)
出版社/品牌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7)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7筆商品,1/1頁
古代民本倫理思想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李天莉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6/04/01 裝訂:平裝
本書系統研究了中國古代民本倫理思想,對中國古代以儒家為代表的民本思想中的倫理思想,篳路藍縷,條分縷析,進行了精心的發掘和總結,從現代哲學高度進行了概括和分析,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定價:396 元, 優惠價:87 34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偽善的道德形而上學形態(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強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6/06/30 裝訂:平裝
偽善對現代道德生活的毀滅性打擊在於,它中斷了倫理道德的辯證發展,因而致使良善生活目標成為虛無,使傳統形而上學向上向善的社會歷史觀受到顛覆。作為一個現代性問題,偽善同現代社會轉型的價值重構與秩序重塑的觀念、思想資源緊密結合,但這並不是說現代啟蒙思想資源就不值得辯護,果斷割棄或捨棄就可以解決問題。偽善的重審需要重返道德啟蒙時期,重啟古典道德哲學資源。這不是“鄉愁式”的浪漫主義批判,祈求回到本真性的自然
定價:528 元,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家族企業演進的倫理條件(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岳瑨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4/12/01 裝訂:平裝
本書系統研究了家族企業演進的倫理條件問題。作者從管理–倫理維度透視家族企業發展演進的倫理必要條件,並從管理學、倫理學、經濟學、社會心理學、乃至人類學等許多研究領域具體研究了家族企業發展的倫理條件。理論上並不打算去列舉羅列所有相關的倫理因素,諸如誠實、守信、公正、社會責任等等,並且也不打算去追溯描寫家族企業管理實踐、管理理論的變革過程,而是著重從家族企業的存在與運行的角度梳理並凸顯倫理條件對於家族企
定價:288 元,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道德與幸福同一性的精神哲學形態(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任春強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2/09/01 裝訂:平裝
精神哲學的本質為“個人如何精神地理解全體或一”。在精神哲學中,“一”被理解為經驗的個體或共同體、超驗的神和先驗的形上本原,同一性被闡釋為同於“一”性,相應地同一性也具有三大類型;道德即全體的價值之善,幸福即全體的事實之好,由此德福的同一性轉化為“善好如何在全體中獲得統一”。依據“一”和“同一性”的三大類型,生成了德福同一性的經驗、超驗和先驗三大樣態:其經驗同一性是在諸經驗共同體中尋求二者的現實同一性;其超驗同一性以絕對地信仰神為前提,通過神之全能來達成二者的終極同一;其先驗同一性強調人的能動性與形上本原、絕對價值之間的結合,在無限的道德生活中促進二者的同一。以德福的三大同一性為基礎,個人才能系統地應對德福難題。
定價:594 元, 優惠價:87 51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的道德哲學研究:倫理精神的辯證發展之路(簡體書)
作者:馮川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3/12/01 裝訂:平裝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的道德哲學研究--倫理精神的辯證發展之路》編著者馮川。 本書對于黑格爾《法哲學原理》中
缺貨無法訂購
青年知識分子的道德發展(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劉波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3/03/01 裝訂:平裝
當今社會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化、多元化,高新技術和產業變革深刻影響著時代發展,也強烈衝擊著社會倫理關係和人們的道德生活。在多元力量的作用下,青年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倫理道德狀況也悄然改變。未來的道德養成模式、道德教育理念和方式也應積極改變。以發展的理念看待道德,幫助青年人建構自身的道德人格以安身立命,培植出對人類與世界的終極關懷的情懷,以實現知識階層的社會擔當,用自身的道德發展推進社會道德發展是應對時代倫理道德之變的有效路徑。
定價:528 元,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焦慮的“道―德”現象學形態(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譚舒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2/09/01 裝訂:平裝
焦慮的“道-德”現象學形態研究最初緣起于對“道德焦慮”的研究,在選定現象學作為貫穿始終的研究方法並重新梳理了“道德”的內涵及意義後,得出“道-德”現象學作為基本研究基底的整全架構及其內部結構,將生命的展開置於“一域三界”之中進行審視,由此將焦慮視為生命在“一域三界”及其內在發展諸環節中的若干特殊體驗形態,清晰地看出焦慮一方面被視為需要超越的負面體驗,另一方面則在推動具有自否定性的生命之自身發展中有著積極意義。“一域三界”指的是“道-德”現象學視域下的生命展開環節,它的劃定建基於對“道”與“德”的區分與厘定(即先天意識與後天意識之分,以及相應的生命發展之先天理路與後天理路之分)。“三界”是“德”之生命(即後天意識)從“道”中跌落而自身演進的三個後天環節,分別是象徵界、自為界和現實界。焦慮形態按照推進順序而言,分別為:“道”向“德”隕落的存在焦慮,對應“三界”的迷失焦慮、虛偽焦慮和實現焦慮。本文在“道-德”現象學基礎上對焦慮的形態把握有多種可能的視角,這一點既是不定性的,亦是深刻的,力圖在理論架構、機制及形態分析、應用諸領域為整全人之生命狀態、使焦慮兌現其應有的價值而不止停留在負向體驗的桎梏之中。
定價:774 元, 優惠價:87 67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