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楚文化研究(精)
滿額折
楚文化研究(精)
楚文化研究(精)
楚文化研究(精)
楚文化研究(精)
楚文化研究(精)
楚文化研究(精)
楚文化研究(精)
楚文化研究(精)
楚文化研究(精)

楚文化研究(精)

定  價:NT$ 311 元
優惠價:9028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1元
庫存:5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楚文化是中國文化傑出的一支﹐也是早期中國南方文化所創造的優異傳統﹐無論物質文化或非物質文化﹐都有它非常傑出的一面﹐如毛筆、刺繡、漆器、金幣、文學、神話﹐乃至哲學與政治制度。楚文化後來雖幾乎宗全整合在中 國文化中﹐不容易看得出來﹐但它仍然是中國文化結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當時來看﹐特別是春秋和戰國時代﹐楚文化固然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卻完全沒有失去它獨特的特質。這些特質表現在經濟制度、政治組織、社會結構、 文學藝術、神話宗教等方面。基本上﹐楚文化是在本土的基礎上所創造出來的優秀文化。

作者簡介

 文崇一

江西省宜春市人。

台大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訪問研究。

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政大民族社會學系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傳統文化與傳統社會,社區權力結構,台灣的工業化與社會變遷等。

 重印序言

《楚文化研究》是在1967年初版,距今已經22年了。有沒有再版的必要,自己都有點懷疑。東大圖書公司董事長劉振強先生跟我談起,認為該書已絕版多年,又沒有新的同類作品問世,值得再印一次。幾經考慮之下,終於同意,並趁校讀之便,改正了一些錯誤,也做了一些修訂的工作,但基本上還是保留原有的結構和內容。不能大幅度修改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目前我的研究工作,主要在中國社會的階層和變遷方面,沒有時間重新去研究楚文化;二是最近幾十年來,大陸對楚的發掘研究報告和論文非常多,臺灣的收藏又很少,利用這些有限的資料,仍然無法作全面的檢討。在這兩種條件限制下,就沒有重寫楚文化的勇氣。本來也想把另外幾篇有關楚文化的論文收在本書中,後來覺得可能會使宗教方面的份量顯得太重,就放棄了這種想法,仍照原書的方式重排。近年來大陸大量楚墓的發掘,對物質文化的了解雖增加甚多,對非物質文化或史料卻並無太多的發現。這一點,使我們對楚文化的深一層認識,仍有某種程度的限制。
 
根據《楚文化考古大事》(楚文化研究會1984)的記載,自1923年在安徽壽縣第一次發現楚墓及楚器以後,至1982年底,全大陸已經作過155次楚遺址的發掘和調查。其中7次是在1949年以前發現,148次是在1951年以後。在148次中,有14次是從事遺址的調查,134次均是發掘或發現。所獲得的器物從生產工具到日常用品,應有盡有,真是難以數計,目前大陸的楚文化研究者正在做分類和分期的工作。這些遣址和文物出土的地方,大致分布在今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江蘇、江西、廣東、浙江、廣西、四川、山東、陝西諸省的大部分或小部分,而以前四省,即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所占比
例最大。這個區域約相當於楚國最強時的領域(黃德馨1983: I)。傳播的可能性不是沒有,如作為貨幣的鍰金或裝飾品,但像楚國所特有的生產工具和漆器之類的殉葬品,就具有一些地區和文化上的意義。
 
由於這一廣大地區的發掘墓葬所得文物太多,研究楚文化的人也就多起來了,連帶研究成績和出版品的相對增加,對於早期許多歷史上和文化上的疑問,便有較多的考古實物用來加以解釋或澄清。這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大突破,以貴族階級為主的墓葬品,去了解兩千多年前中國文化某些已經遺失的現象,雖然對一般平民的生活,仍缺少一些推論的依據,但在這個時期,尤其是1980年代,楚文化研究的確獲得了很大的成就,例如《楚文化新探》(1981),《楚國史話》(1983),
《楚文化研究論文集》(1983),《楚史論叢》(1984),《楚國民族述略》(1984),《楚文化考古大事記》(1984),《楚文化志》(1986),《楚文化史》(1987),《楚文化志》(1988)等,都是近幾年有關文化方面的重要作品,至於散見於《文物》,《考古學報》及其他學術性刊物的調查報告和著作,可能更多。這些研究楚文化的人,在1980年曾經開過一次「楚文化討論會」對楚文化的研究方面提出一些檢討。1981年6月湖南長沙成立「楚文化研究會」,並決定編撰《楚文化考古大事記》一書,此書後於1984年出版。由上列各書出版時間來看,可見討論會和研究會對楚文化研究,確實有些剌激或鼓勸作用。這可以說是楚文化研究的一大進展。
 
現在研究楚文化,比起二十多年前我寫楚文化的時候,不僅資料多得多,可以參考的論文著作也增加了好幾倍。當時還有一個困難,大陸的出版品被列為禁書,所以有不少資料,還是利用在美國進修時順便閱讀的;現在就不像以前那樣偷偷摸摸,用資料或論點還得設法隱藏了。我們研究楚文化,有些問題一直爭論不休,有些問題則期待新的發現去做解釋,另有些問題彷彿不容易獲得新的證據,以求進一步的突破。我們不妨舉幾個比較重要的例子來談談。第一個例子是楚名稱和楚民族的問題。荊、楚究竟指的什麼,一直是爭論的焦點,並且往往混淆不清,有人猜測,荊、楚是兩個國家,後來才併為楚國(王光鎬1984: 34),但這並沒有解決其他各說的矛盾,或建立新的概念。顯然新出土文物仍無法對「楚」這一名稱提出新的解釋,仍然回到我們原來的觀點,很早就荊楚併用。楚民族較為複雜,有比較多的說法(顧孟武1987: 59-65;夏淥1987: 53-58;姜亮夫1984: 130),但最重要的還是認為它屬於南方民族的土著──祝融集團(顧鐵符1984
20;劉玉堂1988:4)。我們原來就認為楚民族是南方民族的一支,遷移只是部分的現象。第二個例子是楚文化的問題。1980年的楚文化討論會上有兩說:一部分人認為是在中原文化上再創造、發展(楚文化研究會1984: 128;馬世之1983: 73-95);大部分人則認為在土著文化上繼續發展(楚文化研究會1984:128;俞偉超1984: 8;李紹連1983: 96-106)。這就跟我們原來的論證所說,楚文化固然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但基本結構是土生土長的土著文化,也即是祝融氏系統下發展出來的文化。這一點並未因出土文物較多而有所改變。張正明(1984: 260)提出鳳凰為楚人圖騰,而祝融的化身就是鳳凰;劉玉堂也認為祝融集團崇火尊鳳(1988: 4);李紹連認為楚文化發源於江漢流域(1983: 106)。仍然是以楚文化由楚人在本土所創造。第三個例子是一些傑出的楚文化產物問題。這些產物甚多,如最早使用鐵器和鑄鐵技術,散佈廣闊的金幣,精美的漆器和絲織品,以及著名的毛筆R。這些物品,早期已經發現,後期有更多的同類物品出土,只是增加了普遍性的認識和數量。二十多年前,我們對楚文化的認識,的確沒有今天那麼深刻;今天由於出土遺物眾多,遺址分布遼闊,時間的連續性也比較清楚。這—些事實都說明,對於楚文化的基本了解,早期的發掘和發現,已經提供了足夠的認識基礎。將來進一步的調查和研究,可能會把楚文化提升到另一種境界。
 
從許多文化現象可以發現,楚文化無疑是世界上第一流的文化(張正明1988: 3),在很早的時候它就創造了許多第一流的文化產物。在楚國統治的幾百年間,不僅有獨特的政治制度、社會組織,更有獨特的文化體系,宗教、文學與藝術。這對中國古文化來說,無疑提供了另一種有利的變數。中國古代文化在結構內部的互相作用,以及外來文化的剌激之下,只要不為外來文化所擊倒,對整個文化的整合和發展,總是比較具有整體性。楚文化在當時實在是中原文化以外的另一個系統,經過長時間的衝突和競爭,後來卻成為一種成功的整合性新文化,這從漢初百年間的文化變遷可以窺其大略。
 
楚文化有它的獨特性,但也有它的一般性,比如說,漆器、剌繡、毛筆、絲織品、文學之類,到今天還可以看出它在該一廣大地區的影響力,影響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學創作;可是,在另一些方面,如制度、文學、語言、建築、音樂之類,就完全被中原文化同化了,現在要去重新理解都不是件易事。以「楚方字」(夏淥)1984: 269-285;1981: 149-155;李零1985;饒宗頤、曾憲通1985)為例,雖然竹簡出土的數量越來越多,將來可能更有增加,我們所能了解的還是非常有限。這種文字也已經完全消滅了,它的聲音更是聽不到了。類似被埋沒或消失的文化特質還不少,顯然是受到時間或環境的淘汰,跟別的古文化一樣。不過,楚文化的優異表現和歷史意義,並未因時間和環境的改變而顯得失色,反而增加了它受重視的程度,畢竟它曾經有過傑出的成就。
 
這次重印本書,也具有類似的想法,從歷史覬點去了解古文化,可能更顯示出它的現實意義,畢竟文化是人類行為的遺留,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傳統不是一個「壞」的概念,只有盲從傳統,才導致無法彌補的損失。我們從傳統文化去理解現實,可能才是人類行為避免痛苦與災難的唯一途徑,也才有可能創造更偉大而具有活力的文化。本書得以重印,最後得感謝劉振強先生的鼓勵。
 
文崇一
1989年12月於南港中研院
 
 
序 言
楚國是古代南方的一個大國,也是文化主流之一。究竟什麼時候,這個文化開始在南方成長,我們已經不大清楚。春秋期間,它的成長率非常快;戰國,就發展到頂端了。以有年代可稽的歷史來說,這不過是三十三王,六百二十五年間的事。
 
早期,楚國局促於丹陽—隅。極盛時代,疆域就大多了,《史記‧蘇秦列傳》說:「楚,天下之強國也……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陘塞郇陽,地方五千餘里。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在當時來說,確乎是一個富強的大國。這個地理範圍大約包括現今四川東部,陝西河南南部,山東西南部,江蘇北、中部,安徽湖北江西全部,浙江浙水以北,廣西東部,湖南的道縣以北。國都也曾遷過好幾次:熊繹始封丹陽(秭歸),文王六年(689 B. C.)遷郢(江陵),昭王十二年(504 B. C.)遷郡(宜城),頃襄王二十一年(278 B. C.)遷陳(淮陽),考烈王十年
(253 B. C.)遷鉅陽(細陽),二十二年(241 B. C.)復遷壽春(壽縣)。除文王外,遷都多半為了軍事的壓力,經濟、政治的原因甚少。
 
這是一個狂飆式的文化,有最溫柔的詩篇,也有最大的武力。幾百年間,他併吞了南方幾十個小國,並且一直與齊、晉、秦諸強國為敵。他擁有最多的人民、土地與財富,更有非常傑出的藝術品與若干發明。
 
從古器物、傳說以及若干文獻資料來看,楚文化是一種受殷周文化強烈影響的土著文化。也可以這麼說,楚文化的本質是土著的,但到後來,尤其是戰國中、晚期,外來文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土著文化的特質就退居劣勢了,乃至於不大能分辨得出來。民族的混合情形,則似乎是循著一個相反的方向,早期,部份的統治者可能來自中原,可是,日子一久,這些統治者及其家族也慢慢地跟著楚國人民而土著化了。
 
在這本小書中,我從民族、經濟、政治、社會、藝術、宗教六個項目來探討楚文化,雖不是全部,卻也可以看出一個大概。其中宗教的份量似乎多些,原因正是由於我從事於這個問題的時間比較長。
 
目前研究春秋戰國期間的文獻資料,自仍以《左傳》、《國語》、《戰國策》、《史記》以及先秦諸著作為首要;但由於地下發掘所得的實物越來越多,也越有它的真實性與重要性,所以,我不得不引用了甚至是過多的考古材料。
 
說實在的,我是在斷斷續續的寫作過程中把楚文化整理成這個樣子,我以為整理得並不十分成功:第一是寫作的時間過長,對主題往往有些把握不定,文字也極不容易駕馭;其次是,在中途,我離開了本國一陣子,而這一陣子,我對社會文化的觀念又有若干改變。因此使我的寫作生活有時困惑得難以為繼。我很想替楚的社會文化變遷的過程畫出一個輪廓,但由於本書的架子早就打好了,也實在無法拆了重作。現在的樣子,雖然略具文化結構的形式,也只是一個靜態的形
式而已。我誠懇地盼望讀者諸先生指正錯誤。
 
最後,我還必需提到的是:本書是在凌純聲先生的鼓勵與幫助下始得完成的,許多問題,也曾得益過他的解釋;我還要感謝的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圖書室,民族學研究所圖書室和哈佛燕京學社圖書室所給予用書上的方便。感謝楊聯陞先生的若干指示。也感謝李亦園先生和任紹廷先生的幫忙。
 
文崇一
中華民國五十六年

目次

重印序言
序言
楚民族的形成
楚的經濟制度
一 基本的農業生產與賦稅
二 手工業與商業
三 城市的興起
四 特殊的貨幣制度
楚的政治組織
一 王權及其轉移
二 以令尹為首的統治階層
三 政治改革
四 中央與地方的行政組織
楚的社會結構
一 家庭與宗族
二 婚姻制度
三 名制
四 社會階層
五 繼承法則
楚的文學與藝術
一 思想諸形態
二 文學的特質與流派
三 音樂舞蹈與造形藝術
楚的神話與宗教
一 神話及其相關諸問題
二 論《楚辭》中的神話
三 宗教信仰與宗教儀式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0
庫存:5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