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定  價:NT$ 400 元
優惠價:9538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2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原名「五版教材」,大陸全國中醫院校組織教材編審委員會編輯。 本套教材為中醫大學課堂習課之用,有課程時數範圍之限。因而其特色為精簡,適合學習者熟讀精讀,以掌握各科的核心內容,紮好中醫之根基。本套教材之編輯觀念,重視傳統,以經典為中心;讓學習者能瞭解中醫理論的基本架構與發展軌跡,以便將來臨床應用與研究創新,故名為《承啟版教材》。本叢書排版為珍惜學子之眼力,特採用約4號大字,字體大而清晰,久讀而不倦。本社《高等中醫研究參考叢書》是以本教材為基礎擴編而成,內容完備,標明出處,重視探源理解。兩套叢書配合使用,學習效果令人驚喜!

目次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陰陽五行學說
第三章藏象學說
第四章經絡學說
第五章病因病機學說
第六章病證
第七章診法
第八章治則治法
第九章養生學說
【附篇】
運氣學說
十三方
【附錄】 本書引用注家及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第1章 緒 論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較全面地闡述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系統結構,反映出中醫學的理論原則和學術思想。這一理論體系的建立,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中醫學發展史上所出現的許多著名醫學家和不少醫學流派,從其學術思想和繼承性來說,基本上都是從《內經》理論體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它是中醫學最基本的基礎理論課程。

理論來自實踐,反過來又指導實踐。千百年來,中醫學對於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繁衍中華民族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是與《內經》的理論體系分不開的。因此,歷代醫家非常重視《內經》,尊之為“醫家之宗”,成為學習中醫學必讀的古典醫籍。
一、《內經》的沿革
(一). 成書的時代和作者
歷代不少史學家和醫學家們對《內經》編纂成書的時代進行了考證,一般認為當在先秦戰國,但也有認為是西漢時代的作品。

《內經》成編於戰國,明、清以來的學者多傾向於此說。如明‧方以智《通雅》說:“謂守其業而浸廣之,《靈樞》、《素問》也,皆周末筆。”“業”,指醫學。“浸廣”,發揚光大的意思。“周末”,即先秦戰國時代。又如清‧魏荔彤《傷寒論本義‧自序》說:“軒岐之書,類春秋戰國人所為,而托於上古。”軒岐之書,這裏即指《內經》。近代《中國醫學史》講義(一九七四年版)也說:“戰國時期,社會急遽變化,政治、經濟、文化都有顯著發展,學術思想也日趨活躍。在這種情況下,出現多種醫學著作,其中《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這不僅明確指出《內經》成書在戰國,而且還說明了當時的歷史背景。

另一種看法認為,《內經》成編於戰國、秦、漢之間。如宋‧司馬光《傳家集‧書屋》說:“謂《素問》為黃帝之書,則恐未可。黃帝亦治天下,豈終日坐明堂,但與岐伯論醫藥針灸耶?此周、漢之間,醫者依托以取重耳。”明‧方孝孺《遜志齋集‧讀三墳書》也說:“世之偽書眾矣,如《內經》稱黃帝,《汲冢書》〔即《汲冢古文》,據《晉書‧束 傳》:汲郡人不準盜發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墓,得竹書數十車,皆科斗字,稱為《汲冢古文》。原簡早已不傳。〕稱周,皆出於戰國、秦、漢之人。”

說《內經》成書於戰國、秦、漢的看法,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自《內經》成編以後,一方面是“代有亡失”,另一方面是不斷地得到補充,因而秦、漢之時增補的內容肯定是有的,直至唐代王冰次注《素問》時,還用朱筆增添了不少內容,最明顯的如《素問》中的七篇大論,就是王冰補入的。正如章太炎先生說:“《素問》以至漢末,……因革損益亦多矣。”這裏所謂“損”,就是亡失,“益”,就是增加、補充。由此肯定了《內經》中的主要內容,出自於戰國,並自秦漢以來,代有補充,但據近人多方考證,將其彙集編纂成書,可能是在西漢初。

本書的作者,書名冠以“黃帝”。關於黃帝,戰國秦漢時期許多舊史學家,都把他說成是古代的一個帝王,例如《辭海》說:“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號軒轅氏、有熊氏,少典之子。”實際上,黃帝並非一個人名,它原是我國原始社會末期的一個氏族。這個氏族原先居住在我國西北方,據《中國通史簡編》記載:“據傳說,黃帝曾居住在涿鹿(河北宣化雞鳴山)地方的山灣裏,過著往來不定遷徙無常的游牧生活。後來打敗九黎族和炎帝族,逐漸在中部地區定居下來。”到了春秋時候這個氏族又稱之謂“華族”,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也就是漢以後所謂“漢族”的祖先。根據河南澠池縣仰韶村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所發現的石器、骨器、陶器等文物來看,上述說法,基本是正確的。

正因為黃帝氏族是華族的始祖,它的文化對華族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歷代人們都以自己是黃帝子孫為榮,而且為了追本溯源,也常把一切文物制度,都推源到黃帝,托名為黃帝的創造。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學者,為了學有根本,將著作冠以“黃帝”以取重,也就成為一種風氣。正如《淮南子》說:“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托之於神農、黃帝而後能入說。”這就更清楚地說明了當時書名黃帝,僅是托名而已。

從現存《內經》的內容來看,除了引用了《奇恒五中》、《陰陽從容》、《揆度》、《明堂》、《上經》、《下經》等《內經》成編以前的古醫經著作,以及在很大程度上保留著古代的本來面目外,其中一部分是出自後人的增補。而且內容中還顯露出許多學術觀點的分歧,甚至自相矛盾之處,這就充分證明《內經》這部著作的真正作者,決不是出自一人的手筆,也不是一個時代、一個地方的醫學成就,而是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各醫學家們經驗的總結彙編。書名冠以
“黃帝”,亦僅是偽托之辭。

(二). 書名的由來
在古典醫學著作中,以“經”為書名的除《內經》外,尚有《難經》、《本草經》、《甲乙經》、《中藏經》等等。“經”字的含義,陸德明《經典釋文》解釋謂“常也,法也,徑也。”指出“經”就是常道,規範的意思。醫書名“經”,也無非是說明本書是醫學的規範,也就是醫者們必須學習和遵循的意思。

“內”是與“外”相對而言的。例如《漢書‧藝文志》所載書目,醫經七家中就有《黃帝內經》、《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等,說明書名分內、外,並無深意。正如《醫籍考》說:“猶《易》內外卦及《春秋》內外傳,《莊子》內外篇,《韓非子》內外儲說,以次第名焉者,不必有深意。”但也有人認為醫經分內外,是理論與臨床,或理論的純、駁而分的。例如《四庫提要辨證》就認為純者為內經,駁者為外經。近代《中醫學概論》則謂《內經》是講述醫學基本知識的,《外經》是講述醫療技術的。由於《外經》久已亡佚,因而據其內容的說法,也就無從查考。

現存《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每部各八十一篇,共合一百六十二篇。書名《素問》的含義,解釋頗不一致,林億等《新校正》引全元起注云:“素者,本也。問者,黃帝問岐伯也。方陳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問》。”馬蒔、吳崑、張介賓、王九達等人,則認為素問之義,即“平素問答之書”。胡澍則謂“素則法也,……黃帝問治病之法於岐伯,故其書曰《素問》。”

上述這些解釋,意義雖通,但恐非經旨。據林億等《新校正》說:“按《乾鑿度》(即《周易‧乾鑿度》,凡二卷,永樂大典本)云:‘夫有形者生於無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 瘵由是萌生,故黃帝問此,太素質之始也,《素問》之名義或由此。”一般認為這一解釋是比較符合原義的,因為除了楊上善所以書名《黃帝內經太素》或本源於此外,就《素問》的內容來說,基本上是以陰陽五行的理論論證人體的生理病理的,而陰陽五行學說就是解釋物質世界氣、形、質變化的一種古代哲學。

《靈樞》的含義,解釋也不一致。馬蒔謂“靈樞者,正以樞為門戶,闔辟所繫,而靈乃至聖至元之稱,此書之切,何以異是。”張介賓則認為是“神靈之樞要,是謂靈樞。”然不少學者認為王冰之所以更名《靈樞》,可能是根據《隋書‧經籍志》“九靈”之目,結合道家的“玉樞”、“神樞”諸經的名稱而更名的,所以上述“神靈”、“樞機”之義,恐未必符合王氏更名的本意。正如日人丹波元胤說:“今考《道藏》中,有《玉樞》、《神樞》、《靈軸》等之經,而又收入是經,則《靈樞》之稱,意出於羽流者歟!”羽,指羽士,即道士的別稱。

(三). 《內經》的變革
《內經》是西漢時代四大醫學流派(醫經家、經方家、房中家、神仙家)中醫經派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據查證,最早提到《內經》書名的是西漢劉歆的《七略》,可惜該書早已失傳。現在文獻中最早記載的是東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該書載有“黃帝內經十八卷。”然當時既未確切指出《內經》就是《素問》和《靈樞》,當然未見《素問》之名。《素問》之名,始見於東漢末年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他在《自序》中說:“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
、《陰陽大論》、《胎臚藥錄》,并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其後,晉‧皇甫謐在《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中,才提到《內經》包括《素問》和《針經》兩部分。他說:“按《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

由於戰國秦漢之際,戰亂頻繁,《素問》流傳至唐代,早已損殘散失不全,正如王冰在次注《素問》時說:“世本紕繆,篇目重疊,前後不倫,文義懸隔。”可見當時殘缺的情況是相當嚴重的。王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進行了編次和注釋。現在通行的《增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就是經王冰收集整理,重新編次為二十四卷,並經宋‧林億等校正而流傳至今。

《靈樞》最早稱為《九卷》。初見於漢末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序》。晉‧王叔和《脈經》亦稱《靈樞》為《九卷》,至皇甫謐《甲乙經》始名《針經》。皇甫謐在其序文中雖稱《針經》,然在其文中引《靈樞》經文時,仍然多稱《九卷》。這種《九卷》《針經》混稱的情況,既說明了《靈樞》在很長一個時期內被稱為《九卷》,同時也說明從晉開始,始有《針經》之名。

《靈樞》當初所以被稱為《九卷》,據《醫籍考》說:“《靈樞》單稱《九卷》者,對《素問》八卷而言之。蓋東漢以降,《素問》既亡第七一卷,不然則《素問》亦當稱《九卷》爾。”黃以周《黃帝內經九卷集注敘》說:“《漢書‧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醫家取其九卷,別為一書,名曰《素問》,其餘九卷,無專名也。漢‧張仲景敘《傷寒》,歷論古醫經,於《素問》外,稱曰《九卷》,不標異名,存其實也。晉‧王叔和《脈經》亦同。皇甫謐敘《甲乙經》,尊仲景之意,以為《黃帝內經》十八卷,即此《九卷》及《素問》,而又以《素問》亦九卷也,無以別此經,因取其首篇之文,謂之《針經》九卷,而《針經》究非其名也,故其書內仍稱《九卷》。”這不僅說明了《黃帝內經》十八卷,除九卷為《素問》,其餘九卷無專名外,而且還認為《甲乙經》提出《針經》之名,是取其篇首之文,即第一篇《九針十二原》中的“先立針經”而來的。

《靈樞》之名,始見於唐‧王冰敘《素問》引班固《漢書‧藝文志》說:“《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即其經之九卷也,兼《靈樞》九卷,乃其數焉。”然而他在《素問》正文中,則《靈樞》與《針經》又常並稱,如《三部九候論》引《靈樞》文則稱《靈樞》,而在《調經論》中引《靈樞》文則又稱《針經》,故《新校正》說:“在彼云《靈樞》,而此曰《針經》,則王氏之意,指《靈樞》為《針經》也。”

《靈樞》在一個很長的時期亡佚不傳。現在通行的《靈樞經》,是南宋紹興二十五年,史崧“校正家藏舊本《靈樞》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釋,附於卷末,勒為二十四卷。庶使好生之人,開卷易明,了無差別”,刊印流傳至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38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