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16期
滿額折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16期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9027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籌備於1980年代台灣解嚴前的時空背景,企圖以學術為主戰場,採取論述干預的方式成立台灣第一份批判性的學術刊物。成立三十年來,針對廣泛的社會議題,進行研究討論。《台社》堅持學術論述須與社會現實緊密結合,而非學究的冥想,因此各期討論主題皆涉及台灣關鍵的社會現實與矛盾,包括民主化、分配政治、全球化、移民/工、階級、性別、國族……等等,是立足台灣的華文國際刊物,在過去二十多年的累積中,已經成為華文世界最有影響像力的學術刊物,並多次獲得國科會優良學術期刊獎助。

目次

【一般論文】
大學社區實踐在臺灣的實作初探:以Wulai地區的相關計畫為例/蔡侑霖

「去責任化」的司法責任制?論司法責任制話語構建中的斷裂/郭曉飛
兼顧地主的幣制改革:臺灣三大商業銀行戰後擴張之前因後果(1904-1956)/林子新

【研究紀要】
臺灣鐵道基礎設施的文創轉生/王志弘、高郁婷

【左異聲響】
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與反思
編按/陳信行

社會變遷下的大學社會責任:屏東大學USR「搖滾社會力」計畫的實踐經驗/邱毓斌

你是「在地人」還是「計畫人」?/管中祥

關於大學社會責任與實踐的幾點反思:台社閉幕論壇回應/蔡侑霖
綜合討論

台灣青年的厭世情感政治
導言/鄭亘良

「厭世」:感覺、話語和政治/王智明
小感傷與「大」拒斥:台灣年輕詩人的「廢鬱詩」/張智琦

「喪」的現實與文化表徵之間:「90 後」文化政治的可能性/李許濤

袖手未來:當代中國科幻小說中的青年設定/羅小茗

 

書摘/試閱

摘自〈台灣青年的厭世情感政治—導言〉/鄭亘良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資本主義經濟增長放緩,貧富的矛盾更為加劇,勞工面對更為彈性化與不穩定的勞動狀態,以及中產階級的薪資追趕不上物價及房租與房價的增長。在過勞與窮忙不穩定的經濟處境下,新自由主義要求個人替自由人生負責的「個人化」現代生活,帶來了如憂鬱與焦慮等精神疾病。同時,這樣的處境與精神狀態進而衍生出一種集體的保守情緒,當中融合了對於前景的不安與他者的恐懼情感,以及為了尋求穩定,將未來寄託在重回過去某種美好榮景的懷舊想像。歐洲對於外來移民或難民的普遍排斥、川普訴諸「讓美國再次偉大」並當選美國總統、英國脫歐等事件上,是這種集體精神或情感狀態的具體例子。包曼(Zygmunt Bauman)曾在《重返烏托邦》(2019[2017])一書,分析這種集體的情感狀態,源自於當今全球化(或「液態現代性」)下「國家」角色的失靈,包括政治上未能實現「安全的承諾」,以及經濟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暴力,同時強調為自己生命負責的競爭主義與發展主義,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強化了「個人化」的趨勢與個人之間的敵對競爭,進而加劇了個人的相對剝奪感,而他者成為問題的代罪羔羊。

在台灣,經濟增長放緩與22k政策以來不斷惡化的勞動條件,2011年曾有勞工團體提出「崩世代」一詞,描繪了台灣經濟貧富差距擴大與政府財政赤字下,台灣經濟與社會福利將面臨破產的危樹(林宗弘等2011)。像是抽空喝一杯咖啡、假日逛逛文創景點等強調當下的「小確幸」感受與生活想像成為流行的表述,彷彿成為(特別是都市年輕上班族)過勞窮忙下的微小出口。「小確幸」這種「小而確定的幸福」的意涵,邱子珉(2016)指出,可視為是對於「大幸福」(如成家立業等)「匱乏」的回應。放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脈絡來看,低薪貧窮化與「小確幸」也成為驅動太陽花運動的情感動力之一(Wang 2017: 179-180)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