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合謀的生成與制衡:理論分析與來自東亞的證據(簡體書)
滿額折

合謀的生成與制衡:理論分析與來自東亞的證據(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7 元
定  價:NT$ 162 元
優惠價:87141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合謀是一種古老的經濟政治行為:早期的合謀理論,無論是卡特爾的壟斷價格維持,還是博弈論引入后出現的動態框架下的合謀的商務實踐模型化,以及決策和拍賣中的合謀行為研究,都屬于組織間的合謀理論范疇。近年來,以拉豐和梯若爾為代表的經濟學家運用博弈論和不完全契約理論,把合謀理論引入組織內研究,并建立了組織內合謀行為的一般分析框架。此后,合謀理論的研究也逐漸登堂人室融入主流經濟學。但國內經濟學界對合謀理論的研究還相當匱乏。
為此,本書選擇了合謀理論這一經濟學前沿分支作為研究主題,并以合謀的生成與制衡為主線貫穿、統領全書,從微觀層面探討了東亞地區組織內合謀的生成機制與制衡之道,包括理論模型的一般分析和來自東亞的實證研究。在這個框架下,本書的主要觀點可以概括為:現代經濟的層級結構中,存在著至少三種類型的合謀:第一,作為代理人的管理層之間的合謀;第二,作為代理人的監管者和管理者之間的合謀;第三,由控股股東和代理人結成聯盟而導致的合謀。在此基礎上,本書分析了合謀的制衡,即怎樣防范合謀的相關問題,包括有利于合謀和不利于合謀的因素。本書理論分析的結果得出了“信息優勢產生租金、租金和效率的權衡決定合謀的生成與制衡”的觀點。同時,本書在理論模型分析的基礎上,以東亞國家的具體合謀行為與相關案例作為理論的運用和擴展,并搜集中國上市公司的數據,運用事件研究等方法進行了實證檢驗。最后,本書提出了基於證據的政策建議和結論。
本書共分八章論述以上內容。其章節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導論。首先,提出了問題,介紹了選題原因和研究意義;其次,簡單介紹了本書的研究方法、觀點和基本框架;最后,指出了本書的主要創新。
第二章是關於合謀理論的一個文獻綜述。首先,本章梳理了合謀理論在經濟學中的早期研究——組織間的合謀行為。這時合謀的相關研究主要用來解釋企業間的價格競爭,而且對于合謀的研究一般都是在靜態的框架下進行的,主要從行業集中度的高低、產品差異化的程度、成本的對稱性等行業特徵方面對合謀的存在性和非穩健性作了分析。后來,博弈論的引入使得合謀理論的研究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一些學者用博弈論的方法在動態的框架下研究合謀行為;同時,出現了相當多的文獻將合謀的商務實踐模型化。此后,合謀理論的發展拓展到新的領域,包括拍賣理論中的合謀研究和決策中的合謀問題。其次,本章梳理、歸納了近年來的相關文獻:以拉豐和梯若爾為代表的經濟學家運用博弈論和不完全契約理論,建立了組織內合謀行為的一般分析框架(P-S-A框架),奠定了組織內合謀理論的研究范式;同時,施萊弗等從法律經濟學的視角出發,提出了公司治理中的“隧道行為”,這種合謀無法用“P-S-A框架”分析。這些均對合謀理論的進一步發展提出了挑戰。而國內相關學者的研究主要體現在對新興市場的公司治理中出現的某一方面的合謀行為的應用研究與檢驗上。最后,本章對有關合謀的相關文獻進行了簡單的評價,并對未來的研究作出了相應的展望。
第三章是有關合謀生成機制的一個基本模型。本章首先對模型的參與者、信息結構、偏好以及效用函數作出了假定。接著,本章建立并拓展了一個無合謀的直接監管模型,并分別分析了直接監管下的一階最優情形和委托人不完全信息時的情形,以此作為分析的基準和比較的起點。最后,本章重點分析了不完全信息條件下合謀的生成機制。本章分別從代理人之間的聯盟、代理人和監管者之間的聯盟以及控股股東和代理人之間的聯盟三個方面解釋說明合謀是如何生成的,提出了“信息優勢產生租金、租金和效率的權衡決定合謀的生成與制衡”的觀點。
第四章是關於合謀制衡的分析。在第三章合謀生成機制研究的基礎上,本章針對不同的合謀生成方式,分別提出了不同的合謀制衡之道。首先,本章提出了最優的防合謀機制以制衡合謀。其次,本章從增加合謀的成本、降低合謀的收益這一視角來分析合謀的制衡,具體包括加大合謀的阻力、懲罰的作用以及提高不合謀的收益——建立聲譽機制等。最后,本章從改變股權結構、加強銀行監督以及建立強制性類別股東表決機制等方面來探討合謀的制衡之道。
第五章是對轉型經濟中的合謀與監管的博弈分析。我們將所有者分為知情和不知情兩種類型,分析了轉型經濟中知情的控股股東與管理層合謀與監管的問題。研究表明:在所有者都不知情的條件下,所有者監管的概率取決于監管成本、監管收益以及管理者可能進行合謀的概率;而管理者合謀的概率取決于合謀收益、所有者監管概率以及合謀失敗后所帶來的損失和懲罰;在所有者分為知情的內部大股東和不知情的、分散的外部小股東的時候,知情的監管者因為有合謀帶來的收益,將會降低其監管的主動性,使合謀的概率上升。
第六章是合謀理論的應用。本章闡述了合謀理論的應用——東亞公司治理中的隧道效應,包括隧道效應問題的提出及相關研究,合謀在東亞公司治理中的具體表現形式,隧道效應剝奪的主要方式等基本內容。本章還分別用日本的活力門事件和中國的格林柯爾系的隧道效應作為合謀的典型案例進行了分析。
第七章是一個實證研究。本章主要講述了控股股東對中小股東的剝奪,對前文提出的一些結論和假設進行了驗證。本章首先對相關的實證研究文獻進行了簡單的回顧。然后對實證研究的數據來源、樣本選擇、時窗選擇、研究方法進行了界定。在此基礎上,本書對中國上市公司的合謀行為進行了定量分析,得出的結論進一步驗證了我們前面理論模型提出的假設。
第八章是結論。本章對全書進行了總結,并基於證據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以及對未來研究的展望。

作者簡介

羅建兵,男,1972年出生,湖南邵東人,中共黨員。經濟學專業學士學位,國際貿易學專業碩士學位,世界經濟學專業博士學位。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副教授。
近年來參與了(日本)國際交流基金項目《日本的經濟體制改革》、教育部項目《中國開放經濟潛勢研究》、江蘇省教育廳項目《江蘇外商直接投資技術創新效應分析》,主持了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產品內分工視角下中國國內價值鏈的構建與產業升級》等。
此外,還參與或主持了北侖電廠股權激勵改革項目、超威電子有限公司股權激勵改革項目、蘇源環保股權激勵改革項目,以及江蘇泰州物流園區規劃項目等橫向課題。
近年來發表了《合謀理論研究述評》、《合謀理論的應用與案例分析》、《轉型經濟中的合謀與監管基於博弈的分析》、《日本模式制度變遷與組織多樣性》、《產品內分工下中國產業升級與國內價值鏈構建》、《農產品補貼與可持續發展:歐盟的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長三角地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分析》、《轉型經濟中的合謀與監管:一個博弈的解釋》等十多篇學術論文。

目次

第1章 導論
1.1 引言: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意義
1.1.1 問題的提出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方法
1.2.1 問題的設定
1.2.2 研究方法
1.3 觀點與框架
1.3.1 主要觀點
1.3.2 研究框架
1.4 本書的創新
第2章 合謀理論與應用——一個文獻綜述
2.1 引言:早期的研究——組織間的合謀
2.2 合謀理論的新進展——組織內合謀的相關研究
2.2.1 組織內合謀的分析框架
2.2.2 合謀的產生與防范
2.2.3 影響合謀的因素
2.3 “隧道效應”,來自公司治理中的合謀行為:合謀理論的應用與挑戰
2.3.1 “隧道效應”理論的提出
2.3.2 新興市場中公司治理合謀行為的研究——應用與檢驗
2.3.3 “隧道效應”——合謀理論的新挑戰
2.4 總體評價與展望
2.5 本書研究的切人點
第3章 合謀的生成:一個基本模型
3.1 引言
3.2 參與者、信息結構、偏好、效用函數以及決策時序
3.2.1 參與者和信息結構
3.2.2 偏好與效用函數
3.2.3 決策時序
3.3 直接監管:一個基準模型
3.3.1 直接監管下的一階最優情形
3.3.2 委托人不完全信息時的情形
3.4 合謀的生成
3.4.1 代理人之間的聯盟:合謀的生成(一)
3.4.2 代理人和監管者之間的聯盟:合謀的生成(二)
3.4.3 控股股東和代理人之間的聯盟:合謀的生成(三)
3.5 結論
第4章 合謀的制衡
4.1 最優的防合謀機制:合謀的制衡(一)
4.1.1 最優的防合謀激勵合同對合謀的制衡
4.2 增加合謀的成本、降低合謀的收益:合謀的制衡(二)
4.2.1 加大合謀的阻力
4.2.2 懲罰的作用
4.2.3 提高不合謀的收益——建立聲譽機制
4.3 合謀的制衡(三)
4.3.1 改變股權結構
4.3.2 銀行監督的兩難選擇
4.3.3 強制性類別股東表決機制
4.3.4 小結
4.4 結論
第5章 轉型經濟中的合謀與監管:一個博弈的解釋
5.1 問題的提出
5.2 合謀和監管的博弈分析
5.2.1 不知情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合謀和監管
5.2.2 內部所有者知情時的合謀與監管
5.3 結論
第6章 合謀理論的應用與案例分析
6.1 引言
6.2 合謀理論的應用:東亞公司治理中的隧道效應
6.2.1 隧道效應問題的提出及相關研究
6.2.2 隧道效應:合謀在東亞公司治理中的表現形式
6.3 合謀的兩個典型案例分析
6.3.1 日本的活力門事件
6.3.2 中國的格林柯爾系
6.3.3 小結
第7章 控股股東對中小股東的剝奪:合謀的視角——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
7.1 引言
7.2 相關研究的文獻回顧
7.3 研究設計與研究假設
7.3.1 數據來源
7.3.2 樣本選擇
7.3.3 研究方法
7.3.4 時窗選擇
7.3.5 研究假設
7.4 實證過程和結果
7.5 研究結論與基於證據的政策建議
7.5.1 研究結論
7.5.2 基於證據的政策建議
第8章 結論與展望
8.1 本書的結論
8.2 未來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1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