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長江上游經濟帶與生態屏障共建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長江上游經濟帶與生態屏障共建研究(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8 元
定  價:NT$ 108 元
優惠價:8794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1999年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時明確指出,基礎設施建設是基礎,生態環境建設是根本和切入點,經濟結構調整、發展特色經濟是關鍵。抓住了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就抓住了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根本和關鍵。長江上游這一特殊區域,既是資源富集區、又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既是大江大河水源涵養區,又是生態脆弱區和環境敏感區。這一區域在西部大開發中不僅同時肩負著建設長江上游經濟帶與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重任,更面臨著經濟增長的環境約束和資金瓶頸。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各類矛盾和問題在這一區域高度集中、不斷激化,表現在:盡管長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積首次實現由增到減的歷史性轉變,但上游生態環境整體惡化的趨勢未得到根本扭轉,重大流域環境污染事故不斷發生,資源開發與利用效率仍然低下;由于缺乏區域合作及地方政府盲目推行全面趕超戰略,長江上游經濟帶產業結構趨同,工業結構中重工業比重過大,一些製造業的能源和資源消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新興主導產業培育緩慢,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產出的經濟發展模式仍在延續。未來20年,四川和重慶地區將進Am,A化、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工業總量的增長、製造業等基礎m,A的擴大、城鎮化水平的提高等,會給區域資源環境系統增加新的更大壓力。我國能源、礦產、淡水、土地等資源的緊缺,也將推動西部一輪新的資源開發,并可能給長江上游地區帶來新的生態環境破壞和安全隱患。長江上游發展中各類問題的產生和激化,追尋其理論根源,還在于現有的研究和決策僅僅將跨區域生態環境重建作為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附帶問題給予考慮。理論的欠缺和實踐的呼喚,使本書的研究具有拓展的空間;國內外學者關於承載力等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學術研究成果,以及不斷發展的循環經濟實踐和金融理論,為本書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相信本研究成果對我國西部地區破解資源開發式的環發矛盾有一定借鑒意義。
本書運用區域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金融學等相關理論,采用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綜合分析與個案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系統地研究了長江上游這一特殊區域(資源富集區和生態脆弱區、重點開發區與流域生態環境重建關鍵區域)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全書共八章,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第一至四章,從長江上游經濟帶和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功能定位出發,針對兩個系統在同一區域同時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共建研究的必要性和共建內涵,并通過對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的區域正外部性分析,揭示了共建中的基本矛盾和共建主體的基本職責,分析了共建對長江上游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的影響及上游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的比較優勢。第二部分為第五至八章,通過借鑒國際上跨行政區經濟帶(區)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經驗,提出了共建的新觀念、新思路,并分別從共建的協調機制、產業結構優化、共建項目的投融資模式創新三個方面,對共建所涉及的重要問題進行初步探討,提出具體的政策措施。
本書力圖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創新:
第一,書中指出,長江上游地區擔負著建設長江上游經濟帶與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雙重任務,這個雙重任務既有統一性,也存在著矛盾性。研究長江上游經濟帶與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共建,就是要破解在這一特殊區域中的“環保與發展”矛盾,尋求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兩全之策,即堅持科學發展觀,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發展與保護的統一靠共建,共建的著力點在構建長效機制。
第二,本書將長江上游經濟帶與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作為長江流域綜合經濟帶的兩個子系統,研究在這個更大的系統中的共建問題,探索了在更強的環境阻力下的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和機制。針對長江上游經濟帶與生態屏障共建中的諸多矛盾,作者認為,共建的關鍵是構建一個協調體系,而不能僅依靠單一的機制創新,以從整體上提高長江上游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這個體系包括決策管理機制、互動發展機制、補償機制、績效評估機制和激勵與約束機制:首先是建立流域管理的權威機構,編制共建規劃,形成跨行政區的決策管理機制,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和長江上中下游的關係;其次是基於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的區域正外部性及流域綜合開發的要求,建立流域開發的補償機制和互動發展機制;再次是建立共建的評估機制和績效考核機制,調動各級政府部門共建積極性;最后是在微觀經濟層面建立促使企業轉變經營方式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
第三,本書在借鑒資源承載力、環境承載力理論和分析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概念,建立了以“空間維”為核心的區域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的理論分析框架。作者指出,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是在資源持續供給和環境長期有容納量的基礎之上的經濟增長能力。區域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的理論分析框架包括:(1)對影響區域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的各類因子及關聯程度的分析;(2)對區際聯系產生的區域內部自然資源供給、環境阻力的變化,影響區域經濟增長能力的分析;(3)區域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的動態分析模型;(4)區域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的比較優勢的計算方法。
第四,應用本書建立的區域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的動態分析模型,分析了共建對長江上游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的影響,證明了區域經濟增長方式應從以提高資本和勞動的生產率為核心,向以提高資源的生產率為核心轉變。分析結果還發現,長江上游經濟帶與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中的一些重大工程項目,在某種程度上減小了長江上游區內的資源供給能力、增大了環境阻力,降低了上游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解決的途徑,應當著力轉變區域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資源生產率,降低環境阻力。
第五,本書針對生態經濟項目銀行融資難的困境,以共建補償機制為基礎,構建了“政府+市場”為核心的信用風險分擔模型,探索性地提出了“政府+銀行+擔保機構+企業”的銀行融資新模式。生態產業、環保產業領域內的企業由于處于發展初期,信用能力弱、擔保品有限,難以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債權型融資。建議通過政府的經濟調節職能,將對這些企業的財政補貼和政策優惠與銀行融資結合起來,通過篩選組成“貸款池”,建立適宜的擔保機制和風險補償機制,形成社會風險轉移和分擔體系,有效解決共建項目銀行融資難的困境。
第六,基於區域外部性的理論分析,作者指出,區域經濟合作不僅需要重視以市場為基礎的優勢產品交換,還應當加強跨區域公共產品供給中的合作。建議長江上中下游共同承擔改善全流域生態環境質量的責任;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主干,共建交通、通訊、水利、供電網絡等跨區域的基礎設施;提高全流域的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水平,構建跨區域的幫扶救助體系等。

作者簡介

周婷,高級經濟師,1979年出生於重慶市。1997年就讀于四川大學經濟學院,2001年獲經濟學學士學位,2004年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7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區域經濟理論研究,在《經濟縱橫》、《求索》、《生態經濟》、《軟科學》、《貴州社會科學》等期刊發表論文14篇。作為主研人員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我國生態文明發展戰略及其區域實現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長江上游經濟帶與生態屏障的共建及協調機制研究》、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系列研究》、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委托研究系列項目子課題《四川省可持續發展實驗(示範)區研究》等課題多項。現供職于國家開發銀行四川省分行。

目次

第一章 導論
一、選題背景
二、結構與內容
三、主要創新觀點
第二章 長江上游經濟帶與生態屏障共建的內涵和理論支撐
第一節 長江上游經濟帶建設
一、長江上游經濟帶的空間范圍
二、長江上游經濟帶的區域特徵
三、全國勞動地域分工中的長江上游經濟帶
第二節 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
一、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提出
二、長江上游生態環境的戰略地位
三、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的目標和重點工程
第三節 長江上游經濟帶與生態屏障共建的內涵
一、共建研究的必要性
二、共建的內涵
三、共建的科學觀念和基本原則
第四節 共建的研究基礎與理論支撐
一、共建的研究現狀
二、共建的相關理論
第三章 長江上游經濟帶與生態屏障共建的基本關係
第一節 共建的區域外部性
一、外部性相關理論
二、區域外部性
三、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的區域正外部性
第二節 共建的基本矛盾
一、經濟快速增長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
二、中央全局性目標與地方局部性目標的矛盾
三、上、中、下游地區利益分配與損失補償不均的矛盾
四、長江上游各行政區域在跨區域共建項目中的矛盾
第三節 共建主體及職責
一、中央政府
二、地方政府
三、企業
四、居民
第四章 長江上游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
第一節 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
一、承載力相關理論
二、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理論分析框架
第二節 區域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理論與模型
一、福格特的人口承載力理論
二、區域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理論和模型
三、區域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模型應用
四、區域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與經濟增長方式
第三節 共建的區域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
一、共建對區域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的影響
二、區域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的比較優勢
三、長江上游資源環境的經濟承載力的比較優勢
第五章 長江上游經濟帶與生態屏障共建的新思路及國際經驗借鑒
第一節 跨行政區經濟帶(區)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國際經驗借鑒
一、發達國家跨行政區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經驗
二、發展中國家生態環境惡劣地區的開發經驗和教訓
三、國外區域開發與生態環境重建對共建的啟示
第二節 共建的新思路
一、堅持科學發展觀,發展循環經濟
二、堅持資源節約利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區域
三、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四、堅持市場運作和政府干預相結合
五、堅持中央與地方合作共建、地區之間協作共建
六、堅持科學政績觀,建立差異化的考評指標
第六章 長江上游經濟帶與生態屏障共建的協調機制
第一節 共建的決策管理機制
一、指揮協調機構
二、共建規劃
第二節 共建的互動發展機制
一、合作機制
二、扶持機制
第三節 共建的補償機制
一、補償機制的內涵
二、政府干預,多渠道籌集共建專項資金
三、以共建專項資金為依托,創新融資方式
第四節 共建的績效評估機制
一、共建成果評估體系
二、領導幹部績效考評制度
第五節 共建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一、激勵機制
二、約束機制
第七章 長江上游經濟帶與生態屏障共建的產業結構優化
第一節 共建的產業結構
一、區域產業結構優化理論
二、長江上游經濟帶的產業結構特徵
三、共建的產業結構調整重點
四、共建的產業政策
第二節 生態產業
一、生態農業
二、生態工業
三、生態旅遊
第三節 環保產業
一、環保產業在共建中的機遇和市場
二、培育環保產業的區域優勢
三、環保產業的發展重點
第八章 長江上游經濟帶與生態屏障共建的投融資模式創新
第一節 共建項目的融資體系
一、政府投入
二、社會參與
三、金融市場支撐
第二節 共建項目銀行融資模式創新
一、共建項目銀行融資難的成因
二、共建項目銀行融資新模式
三、共建項目銀行融資模式中的政府職能
第三節 共建項目的BOT融資模式
一、BOT融資概況
二、軌道交通項目BOT運作經驗
三、共建項目的BOT融資
參考文獻
致謝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9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