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節水農作制度理論與技術(簡體書)
滿額折
人民幣定價:98 元
定  價:NT$ 588 元
優惠價:87512
領券後再享88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我國是世界上農業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國家之一,且農業水資源浪費及利用效率低與水資源緊缺並存,這些資源利用問題與生態環境問題交織在一起,嚴重地困擾著我國農業與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為此,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建設節約型農業,加快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體系,促進農業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節約、高效利用,保障我國水資源持續利用和農業持續發展。
眾所周知,我國水資源占有量為世界的6%,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約1 945m,,為世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23.7%,而且水土資源地理分布極不匹配。許多地區的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大大低于1700m,的嚴重缺水警戒線,其中華北和西北地區的區域性缺水問題最為嚴重。由于水資源短缺,部分地區工業和城市生活、農業生產及生態環境爭水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地區江河斷流,地下水位持續下降,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農業是用水大戶,2006年我國的農業用水占總用水量的63.2%,主要用于灌溉。與此同時,我國用水效率與發達國家和節水技術水平高的國家存在較大差距,全國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平均為0.43左右,先進國家則達到了0.7—0.8,糧食生產效率平均為0.95kg/m,與世界節水發達國家差距較大。未來我國農業用水特別是灌溉用水總量不可能有大的增加,農業生產缺水程度將進一步加劇。據估計,在不增加灌溉用水的情況下,2030年農業缺水達400 X 10—500 X 10.m,因此,農業用水必須維持零增長或負增長,才有可能保證我國水安全與生態安全。
糧食安全問題始終是我國農業面臨的首要問題,2008年7月國務院通過的《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中國糧食自給率95%以上,到2020年糧食總產量達到5.4×10。t,未來12年要增產500×10。kg糧食。維持目前農業用水確保生產5.4×10。t糧食,必須將我國灌溉水利用率從0.45提高到0.56,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從1.Okg/m,提高到1.2kg/m,;旱作農田降水利用率從45%提高到55%,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從0.675kg/m,提高到0。825kg/In,農田灌溉水利用率必須每年以0.8%的速度遞增、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每年以1.2%左右的速度遞增,旱作農田降水利用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每年必須以0.9%左右的速度遞增。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面對如此巨大的糧食生產壓力,必須要求農業生產在水資源節約及高效利用上取得重大突破。
從20世紀70年代,我國特別是北方地區開始重視發展節水農業技術的研究及應用,進入80年代以來,在工程和設施節水技術、農藝栽培耕作節水技術等領域研究與應用進展明顯,為農田微觀層面上高效用水和節約用水提供了有效技術支撐;但相對比較,在農業用水結構優化及水資源管理優化領域的高效用水與節水技術發展滯后,在區域宏觀層面上的高效用水和節約用水技術普遍不足。從我國農業發展現狀與趨勢看要從根本上取得農業節水的突破,迫切需要改變傳統的就作物論作物、就資源論資源、就單項技術論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模式。要圍繞協調農業生產、農民增收與水資源持續利用,加速構建符合我國國情和有區域特色的節水農作制,探索適合不同類型區域的現代節水農作制發展的優化布局、主導模式、關鍵技術及配套技術體系,實現區域宏觀節水技術與農田微觀節水技術進行有機結合。
2006年以來,隨著農業部948重點項目“節水農作制度關鍵技術引進與創新”(2006--G52)研究工作的開展,我國節水農作制度的研究進入了新的階段,《節水農作制度理論與技術》一書主要總結了該項目開展以來取得的階段性重要進展。首先,通過對節水發達國家節水農作制度跟蹤研究,借鑒其節水思路,從宏觀戰略角度上闡明了制度性節水是實現我國水資源和糧食雙重安全的最佳途徑,提出了我國節水型農作制度的戰略對策。其次,對引進的SIMETAW模型、DSSAT4.0模型進行了調試、參數調整、改進、校正,利用改進的模型對北方主要類型農區農作物需水規律、耗水特徵、產量效益進行了模擬分析,為區域節水種植結構優化與節水種植模式篩選等制度陸節水技術取向提供了理論支撐。最后,結合引進消化吸收的節水關鍵技術,在華北、西北、東北等主要農區開展了節水農作制度技術創新與試驗示範研究。這對于加快我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體系的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指導意義。
我國節水農作制的建設任重而道遠,其研究必須在借鑒國際先進經驗與技術的同時,緊密結合我國農業生產實際,探索出適合中國特點的節水農作制發展模式和道路。相信本書的出版將有助對推動我國農業節水的發展。

目次

一、節水農作制度戰略研究
 構建節水農作制度 實現我國水資源與糧食雙重安全
 以色列的自然條件與農業格局的戰略轉變
 節水農作制度建設的戰略意義與技術途徑
 節水農作制度評價指標與方法探討
 對黃淮海地區節水農作制度發展的思考
 遼寧省農作制度演變規律及發展趨勢分析
 黑龍江省水稻生產與水資源持續利用的對策
 山東省節水農作制度發展戰略對策
 北京市農村地區水資源現狀分析
 甘肅張掖玉米制種產業發展與農業節水建設的初探
 節水農作制度發展中的性別傾向與對策
 建立西北農業節水生態補償機制的探討
 論西南季節性干旱區節水型農作制度的構建
 長江下游沿江丘陵區抗旱高效種植制度結構調整研究
二、節水種植結構優化模型引進與創新研究
 蒸騰蒸散模型—SIMETAW及其敏感性分析
 基於SIMETAW模型的京郊主要作物水分利用評價
 作物蒸騰蒸發模型的驗證與應用
遼寧阜新和山東德州不同種植模式需水特徵及作物系數的確定
中國主要農作物全生育期耗水量與產量的關係
華北平原氣候要素變異特徵及其對冬小麥夏玉米生長水熱的影響
荒漠綠洲區不同作物需水特徵及水效益比較季
洛陽市節水型種植結構研究雖
京郊地區主要作物農田需水量估算與分析涼
京郊山地旱作區春作物農田水分供需特徵研究
洛陽市節水高效種植制度評價研究
西北農業結構調整中幾個基本問題探討
對西北典型一熟灌區農業節水的思考
三、節水優化種植模式模型引
洛陽孟津農業技術轉移決策支持系統DSSAT4.0數據庫組建毒
遼寧阜新和山東德州不同種植模式水分生產力分析
洛陽旱地夏玉米生產潛力長周期定量模擬與評價
幾種林糧間作模式作物產量效益比較
洛陽孟津冬小麥生產潛力長周期定量模擬與評價
幾種作物與種植模式耗水規律及水分利用效益研究
豫西兩年三熟制適應性節水農作制度分析
河北低平原微咸水灌溉棉花黑麥草一體化種植制度研究
魯北地區主要種植模式作物需水量、作物系數及水分利用效率試驗研究
東北地區節水種植模式研究進展
 新型旱地節水種植模式—麥—玉—豆
 “菜一中晚稻一菜”輪作高效耕作制研究
四、節水農作制度配套技術應用研究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