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英漢對照版)第二卷(1931-1933)(簡體書)
滿額折

《自然》百年科學經典(英漢對照版)第二卷(1931-1933)(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68 元
定  價:NT$ 2208 元
優惠價:871921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系列簡介
*薈萃了《自然》雜志從1869年創刊以來的經典科學文獻近千篇。
* 記載了近150年間自然科學各領域(生物、物理、化學、天文、材料、基礎醫學、地理、地質、地球物理、海洋、大氣等)的重大發現和發明。
* 每篇文章均配有由nature資深編輯撰寫的簡短導讀。
* 國內第一套英漢雙語對照版的《自然》論文精選集。
* 中文譯文由國內各領域的著名專家審稿把關。
* 與此前世界範圍內曾出版過的各種《自然》論文選集相比,本套叢書涵蓋時間跨度之廣,所選篇目之多,都是史無前例的。

本冊精選了英國著名國際期刊《自然》雜誌在1931-1933年發表的論文,每篇均配有《自然》雜誌資深編輯撰寫的編者按以指導讀者閱讀。這些文章反映了這幾年中科學的重要發展,對廣大的小科學工作者、科學史研究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前往書展頁面

書籍簡介
《自然》百年科學經典(第二卷)收錄了自1931年至1933年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經典論文,涵蓋了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球科學五個學科領域,共計103篇。在這段時間裡,物理學、生物學等領域均出現了突破性的進展:米耳恩提出恆星構造的理論;北京猿人頭骨特徵公佈;查德威克發現中子;斯潘塞指出玻隕石的成因;阿德里安揭示神經元的基本功能……百年自然科學的波瀾壯闊,盡在《自然》百年科學經典!

作者簡介

約翰.馬多克斯
《自然》雜誌前任主編,著名物理學家,兩度擔任《自然》主編達23年之久。

菲利普.坎貝爾
《自然》雜誌現任主編,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獲得航空工程學士學位,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威斯特費爾學院獲得天體物理學碩士學位,萊斯特大學獲得上層天體物理博士學位,並在萊斯特大學完成博士後研究。

名人/編輯推薦

名人推薦
迄今為止還沒有出版過如此大部頭的《自然》雜誌的科學論文精選集,這套選集將很有可能成為相關的科學研究以及科學史研究甚而近現代社會發展研究的第一手資料。
——英國著名的科學和科普作家、《自然》雜誌顧問編輯菲利普•鮑爾(Philip Ball)

在《自然》上發表的是新穎的、創新的、對世界確實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文章。這不僅對推動新一代的人思考問題,產生新的思維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學科交叉中有重大的發現。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縢吉文

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和國外的一些出版單位合作,把《自然》一百多年來出版的論文的精選部分翻譯成中文,介紹給中國,可以幫助讀者追踪自然科學發展的軌跡與脈絡,提高讀者的科學素養和對於科學方法的認識。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新智

經過嚴格的、高水平的英文翻譯,再經過嚴格的審校。能幫助我們對一百多年科學發展的歷史有比較正確的、全面的理解。
——清華大學教授尚仁成

媒體推薦
外研社推出的這套《自然》百年科學經典是國內第一部以英漢雙語對照形式出版的《自然》雜誌經典論文選集,薈萃了《自然》雜誌自1869年創刊以來最具開創意義、最具影響力的經典科學文獻,並將這些重大科研成果的原始文獻原汁原味地呈獻給中國讀者。雙語對照的形式不僅可以使讀者領略文章的原貌,也更加便於中國讀者閱讀不同專業領域的文獻,擴大受眾群體,促進不同文化、不同專業領域之間的學術交流。
這套叢書收錄的科學文獻大部分是原創性的科研論文,另外也有少量綜述、新聞快報和通訊評論等。通過縱覽這些篇目,讀者既能從微觀上欣賞優秀科學家在處理具體問題時的超凡智慧,又能從宏觀上了解各個學科領域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總體概貌。
此外,該叢書還特意安排了幾組系列文章,以展示真理的探求者們圍繞同一論題進行的學術爭鳴。從這些嚴肅的科學爭辯中,讀者將感受到碰撞迸發的思想火花和收穫背後的艱辛探索。
叢書的編者為每篇文章都精心撰寫了簡短導讀,這不僅可以幫助讀者快速了解全文大意,而且也可以為讀者展現當時的研究背景,引領讀者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去感受這些非凡科學研究所蘊含的價值。
——新華網

重溫重大科學發現的歷程——《〈自然〉百年科學經典》序

《自然》是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科學期刊之一,由英國天文學家約瑟夫‧諾曼‧洛克耶於1869年創立,其辦刊宗旨之一是將科學發現和科學研究的重大成果呈現給公眾。創刊近150年來已發表過10萬餘篇論文,涵蓋物理、化學、天文、地理和生物等基礎學科及眾多交叉學科。從狹義相對論的提出到量子理論的日趨成熟,從同位素的發現到奈米管的誕生,從進化論之爭到人類基因組測序完成……記錄了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在自然科學領域的歷史足跡。 

自近代科學誕生以來,特別是20世紀以來,隨著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不斷加深,隨著人類利用自然資源的手段與方法不斷豐富,技術創新、産業進步已成為推動生産力空前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因素,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産與生活方式,使人類社會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20世紀是科學革命的世紀。量子理論和相對論的創立與發展,改變了人類的時空觀和對物質與能量統一性的認識,成為了20世紀一系列重大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的理論基石;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建立,標誌著人類在揭示生命遺傳奧秘方面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奠定了生物技術的基礎,對現代農業和醫學的發展産生了深遠影響;資訊科學的發展為電腦科學、通信技術、智慧製造提供了知識源泉,併為人類認知、經濟學和社會學研究等提供了理論基礎;大陸漂移學説和板塊構造理論,對地震學、礦床學、古生物地質學、古氣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新的宇宙演化觀念的建立為人們勾畫出了基本粒子和化學元素的産生、分子的形成和生命的出現,乃至整個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的圖景。

20世紀也是技術革命的世紀。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和市場的強勁拉動,使人類在技術領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能源、材料、資訊、航空航太、生物醫學等領域發生了全新變化。新能源技術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動力;新材料技術為人類生活和科技進步提供了豐富的物質材料基礎,推動了製造業的發展和工業的繁榮;資訊技術使人類邁入了資訊和網路時代;航空航太技術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和視野;醫學與生物技術的進展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的生活品質和健康水準。

歷史上,中國曾經創造出輝煌的科學技術,支撐了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和延續。在15世紀之前的數百年裏,中國的科技水準曾遙遙領先於歐洲。李約瑟博士曾經指出,從雪花的形狀到繪圖的藝術、血液迴圈、造紙、養蠶,包括更有名的指南針和火藥,都是首先由中國人發現或發明的。中國的“四大發明”影響了世界的發展進程,古代中國的天文記錄至今仍為天文學家在研究天體物理現象時所使用。中華文明同其他悠久的人類文明一樣,成為了近代科學技術的重要源泉。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發生在17-18世紀歐洲的科學革命、18-19世紀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及現代科學教育與知識的傳播,加快了西方現代化的進程,同時也拉大了中國與西方的差距。鴉片戰爭的失敗給古老的中華帝國敲響了警鐘。就在《自然》創刊前後,中國的一批精英分子看到了科學技術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一批批中國學子到西方高校及研究機構學習,其中一些人在科學領域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同時,一大批留學生回國,同國內的知識分子一道,為現代科學技術在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中國在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很短的時間裏,獨立自主地研製出“兩彈一星”;在陸相生油理論指導下,發現了大慶油田;成功合成了牛胰島素,這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化學方法人工合成的蛋白質;雜交水稻研發及其品種的普及,顯著提高了水稻産量,造福了全世界幾億人。中國人在材料科學、航太、生命科學等許多領域,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這些都展現了中國在現代科技領域所取得的巨大進步。

當前,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科研産出日益增加,中國的許多重要成果已經發表在像《自然》這樣的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上,擴大了中國科學研究的影響,推動了中國科學家和國外同行的交流與合作。現在,中國已成為世界重要的科技力量。

可以預見,在未來,中國將在科學和技術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

伴隨著現代科學産生的科技期刊,忠實地記錄了科學發展的軌跡,在傳播和促進現代科學的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科技期刊及時地報道學術進展,交流科學思想和方法,探討未來發展方向,以帶動學術爭鳴與繁榮,促進公眾對科學的理解。

中國在推動科技進步的同時,應更加重視科技期刊的發展,學習包括《自然》在內的世界先進科技期刊的辦刊理念和方法,提高期刊的數字化水準,使中國的一些科技期刊早日具備世界影響力,為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創建高水準的平臺。

20世紀的生物學、地球科學、環境科學、材料科學和物理學等領域的許多重大發現,都被記錄在《自然》上。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麥克米倫出版集團和自然出版集團攜手合作,從《自然》創刊近一百五十年來發表過的十萬餘篇論文中擷取精華,並譯成中文,以雙語的形式呈現,纂為《〈自然〉百年科學經典》叢書。我認為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並相信本套叢書的出版將跨越不同的文化,促進國際間的科技交流,向廣大中國讀者提供高水準的科學技術知識文獻,為提升我國科學技術研發水準發揮積極的作用。我贊成並積極支援此項工作。

叢書將帶領我們回顧近一百五十年來科學的發展歷程,從中探索科學發展的規律,尋求思想和智慧的啟迪,感受科學家們百折不撓的鑽研精神。閱讀這套叢書,讀者可以重溫科學史上一些科學巨匠作出重大科學發現的歷程,拓寬視野,拓展思路,提升科研能力,提高科學道德。我相信,這套叢書一定能成為社會各界的良師益友,增強他們對科學的瞭解與熱情,加深他們對科學的尊重與信心。

目次

宇宙超穿透性輻射起源於恆星的證據
恆星的構造和恆星能量的起源
胚胎學與進化
胚胎學與進化
恆星的構造
維生素B——檢驗與維生素B,
維生素B——維生素B2和B3:生長素
維生素B——分佈與生理學
恆星的構造
原子衰變與原子合成的理論和實驗現狀
恆星的構造
放射性研究的新面貌
蛋白質的結構與變性
以數學物理的視角看宇宙的終點
維生素B:的化學性質
恆星的構造
蛋白質的分子量
遺傳的細胞學理論
訃告
北京人的頭骨
維生素在化學方面的新進展
物質的湮滅
活細胞氧化
原子合成與恆星能量
催情激素
原子核的量子力學模型
光的角動量
孤立的量子化磁極
病毒的生物學本質
麥克斯韋與現代理論物理
生物學的進展
白矮星的內部溫度
光子自旋的實驗證據
氫可能具有質量數為2的同位素
皇家學會蒙德實驗室的氫液化車間
決定論的衰落
新聞與觀點
快質子的人工產生
維生素D及其相關化合物的晶體結構
可能存在中子
決定論
決定論
作為抗壞血病因子的己醣醛酸
由快質子引起的鋰衰變
錫叫
膨脹的宇宙
中子假說
白矮星
關於中子的新證據
超導電性機理
快質子引起的輕元素衰變
一種合成的催情化合物
玻隕石的成因
宇宙射線的能量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2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