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  價:NT$ 210 元
優惠價:87183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共分為6個部分: 一、硅谷、硅谷模式文化及其形成的歷史背景。即對硅谷及其模式進行歷史性的背景分析。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發展,硅谷不僅僅只是一個自然地理概念上的狹長谷區,它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技術硅谷、文化硅谷、市值硅谷,是世界著名的高科技中心。
硅谷之所以能夠在一個自然條件不太優越的狹長谷區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矚目的高科技中心,著名的斯坦福大學、50年代國防工業和以半導體為主導產業的企業集群無疑發揮出重要作用。但真正推動硅谷快速成長的原因還是在實踐中總結摸索出來的,并被世界廣泛認同的“硅谷模式”。這套模式是幾十年來硅谷廣大工程師、教授、企業家等在創新科技成果、創新體制、創新制度、創新文化等方面的經驗總結和理論升華。
概括起來,硅谷模式文化是由自然環境和獨特的社會生態系統、完善的基礎設施、以科技為先導的創新機制、發達的資本市場、技術社會層次扁平化的氛圍、得天獨厚的人才優勢和領軍科技創新時代的人物等基本要素組成。換句話說,基礎結構、文化意識以及人才資源是決定創新創業的三大因素。
二、硅谷發展的社會生態系統分析。研究硅谷發展的內部系統。綜觀硅谷的發展,硅谷社會生態系統是一個創業和創新的國際性場所。從一開始,硅谷就沒有任何政府號召,完全靠內在的創新環境,不斷地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淘金者。這些淘金者在硅谷能夠充分展現和實踐自己的聰明才智,充分實現各自的人生價值,從而努力創造自己的事業,推動硅谷的興旺發達。可以說,硅谷的形成和發展完全來源于自身生態系統內的生機和活力。這里的文化哲學、創新機制、商業運作方式、社會服務體制、風險投資等,構成了一個強大的社會生態圈,它像一塊塊磁鐵深深地吸引了各國,它們或效仿,或借鑒,或前來淘金。
三、硅谷10年來信息經濟的特點。分析10年(1994~2004.)間硅谷信息經濟的特點、存在的問題等。進入20世紀90年代,全球掀起了一股信息革命的浪潮。10年來,全球多極化的格局正在形成,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單邊貿易體系已經成為歷史,經濟多元形態異常活躍,帶來眾多的創業機會,但也伴隨著更快的技術創新、更短的產品壽命周期、更快捷的資本流動和更激烈的人才競爭。
10年間,在硅谷,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日益增強。科技的創新、知識經濟的發展、信息的網絡化和數字化,不僅影響和改變著國家的經濟結構和經濟增長方式,而且影響著政治格局、改變人類社會生活。新經濟改變傳統工業結構,信息網絡技術創新商業模式。
然而,硅谷在2000年經歷了巨大的嬗變,高科公司遭遇破產、倒閉,企業紛紛外遷,新股上市嚴重下滑,風險資本進入高科領域熱情銳減,勞動力市場疲軟等。盡管如此,硅谷以其良好的創業環境、較強的科研實力、靈活的創新體制、堅實的經濟支撐和豐富的人才資源優勢,在世界高科技領域獨領風騷! 縱觀10年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的發展,硅谷信息經濟擁有技術的新浪潮、整個信息產業結構的轉變和各個信息市場競爭者的行動等三股強大的力量,它們對當今社會經濟生活產生巨大的沖擊波,從而構成了20世紀90 年代硅谷信息經濟的新特點。
四、中國高新區與科技園區建設。本部分回顧總結我國高新區不同歷史階段的成就和特點以及近幾年以“中國光谷”為龍頭的科技園區的建設情況。我國科技園區建設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興起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為“高新區”),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歷程,走過了漫長的歲月,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并在我國高科技和信息經濟領域占有重要位置,起到了快速孵化產業集群的龍頭作用,培植新經濟增長點的催化作用,拓寬出口創匯的拉動作用,加強交流與合作的橋樑作用。
隨著世界高新技術①的迅猛發展,我國高新區建設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如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法律法規更加健全、高科產業集群初步形成、外商投資增長更加迅速、創業環境明顯改善等。但同時也面臨許多挑戰,需要我們去認真研究,如信息投資市場趨于多元,利用外資水平亟待提高;信息產業發展迅速,與周邊國家競爭更加激烈,必須增強憂患意識;體制創新任重道遠,法制建設任務艱巨;產業發展諸多缺陷存在,必須加速信息產業市場培育等。
五、中國高新區與美國硅谷比較分析中的啟示。通過美國硅谷和“中國光谷”跨時空的對比分析,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有益于我國高新區和 “中國光谷”建設的啟示。
美國硅谷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初,成長于70、80年代,在90年代成為世界矚目高科技聖地,令世界向往。
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后期,面對光電子技術和產業的迅速發展和世界高科技激烈競爭的態勢,我國中央政府和一些省市政府審時度勢,充分利用我國在信息、光電子產業和技術方面已經取得的成就,在抓好全國高新區建設的基礎上,又篩選了幾個區域優勢明顯、科技實力強、人才資源豐厚、高科產業群體突出的城市或區域,并借鑒硅谷模式,創辦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硅谷”,打起了以光電子技術為主導的“中國光谷’’牌。
與美國硅谷相比,我國科技園區建設起步較晚,但通過對兩個不同科技園區社會人文環境、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的比較,可以找出存在的差異,從中得到啟示。世界科技園區發展的歷史證明,要搞好高新區和科技園區的建設,就必須明確界定政府的作用,加速培植主導產業集群,強化產、學、研整體功能,建立風險機制,拓寬融資渠道,培育高新區文化,營造創業氛圍,增強商業環境意識,構架信用體系,改善人才成長環境,落實激勵機制。
六、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高新區。本部分以前面的對比分析為基礎,通過借鑒國際上當前最具前瞻性的戰略,并結合中國高新區建設中的實際情況,提出了高新區要加強知識管理和知識資本運營,強化“城市創新引擎 ”(urban inn。Vati。n engine)功能,把高新區建設納入“知識城市” (knowledge city)統籌規劃,以全新的視角,充分發揮自己知識優勢、產業優勢、機制優勢、人才優勢,知識基礎設施優勢等來贏得未來核心競爭的主動權,把高新區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為打造知識城市做出積極貢獻。

目次

序 言
摘要
O 緒言
0.1 選題背景及意義
0.2 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
0.3 研究內容、研究方法與創新之處
1 硅谷、硅谷模式文化及形成的歷史背景
1.1 硅谷
1.2 硅谷模式文化及其基本要素
1.3 硅谷發展的歷史背景
1.4 “硅谷模式文化”與世界高科技園區
2 硅谷發展的社會生態系統分析
2.1 與時俱進的政府支持機制
2.2 產學研聯合體的優勢互補機制
2.3 孵化器綜合功能的轉化機制
2.4 社會資本主動參與機制
2.5 法律法規環境的保障機制
2.6 人才引進的政策機制
2.7 個人價值實現的社會機制
2.8 技術社會的公共服務機制
3 硅谷10年信息經濟的特點
3.1 新經濟改變傳統工業結構
3.2 信息網絡技術創新商業模式
3.3 風險投資是新的經濟增長的引擎
3.4 硅谷21世紀初面臨的主要問題分析
3.5 嬗變中的硅谷
4 中國高新區的發展與建設
4.1 高新區建設的歷史回顧
4.2 高新區建設的新特點
4.3 高新區建設中的中國光谷
4.4 高新區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4.5 高新區建設面臨的歷史性機遇
4.6 高新區和科技園區建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5 中國高新區與美國硅谷比較分析
5.1 社會人文環境
5.2 運行機制
5.3 管理體制
5.4 對比分析中的幾點啟示
6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高新區
6.1 加強創新生態學研究,營造創業的良好環境
6.2 把高新區建設納入“知識城市”發展戰略
6.3 高度重視知識管理和知識資本運營
6.4 打造高素質國際化的人才團隊
6.5 值得注意的幾個具體問題
參考文獻
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