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模型(簡體書)
滿額折

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模型(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  價:NT$ 408 元
優惠價: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模型》運用多水平貝葉斯理論,利用北京山區13個自然保護區或林場設置的30塊公頃級標準地的數據,以北京山區森林生態系統為研究對象,通過影響森林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可測、易得的因子,建立了森林生態系統結構模型;從水文生態、保育土壤,生物多樣性保護三個方面建立了一系列森林生態系統功能模型,在此基礎建立了森林生態系統三維結構指數和森林生態系統綜合功能指數模型;并數量化環境因子對結構和功能的影響程度;最后進行了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耦合和優化研究。
《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模型》可供從事自然保護區保護學、生態學、環境科學、地理學、水土保持學、森林經理等專業的研究、管理人員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目次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國內外進展與發展趨勢
1.1.1 森林生態系統結構模型
1.1..2 森林生態系統功能模型
1.1.3 生態系統模型
1.1.4 發展趨勢及存在的問題
1.2 研究區概況
1.2.1 北京市概況
1.2.2 主要研究地點概況
1.3 研究方法
1.3.1 技術路線
1.3.2 數據來源
1.3.3 貝葉斯方法
1.3.4 地統計學
1.3.5 分類與回歸樹
1.3.6 線性規劃

第2章 森林生態系統結構模型
2.1 樹高—胸徑模型
2.1.1 樹高—胸徑模型一
2.1.2 樹高—胸徑模型二
2.1.3 樹高—胸徑模型三
2.1.4 區域—樹高—胸徑模型
2.1.5 立地—樹高—胸徑模型
2.1.6 植被類型—樹高—胸徑模型
2.1.7 海拔—樹高—胸徑模型
2.1.8 坡度—樹高—胸徑模型
2.1.9 密度—樹高—胸徑模型
2.1.10 建群種比率—樹高—胸徑模型
2.2 枝條基徑模型
2.3 枝條長度模型
2.4 樹冠輪廓模型

第3章 森林水文生態功能模型
3.1 林冠截留模型
3.1.1 林冠截留量—樹高模型
3.1.2 區域—林冠截留量—樹高模型
3.1.3 立地—林冠截留量—樹高模型
3.1.4 植被類型—林冠截留量—樹高模型
3.1.5 海拔—林冠截留量—樹高模型
3.1.6 坡度—林冠截留量—樹高模型
3.1.7 密度—林冠截留量—樹高模型
3.1.8 建群種比率—林冠截留量—樹高模型
3.2 灌木截留模型
3.2.1 灌木截留量—蓋度模型
3.2.2 區域—灌木截留量—蓋度模型
3.2.3 立地—灌木截留量—蓋度模型
3.2.4 植被類型—灌木截留量—蓋度模型
3.2.5 海拔—灌木截留量—蓋度模型
3.2.6 坡度—灌木截留量—蓋度模型
3.2.7 密度—灌木截留量—蓋度模型
3.2.8 建群種比率—灌木截留量—蓋度模型
3.3 枯落物截留模型
3.3.1 枯落物持水量模型
3.3.2 枯落物吸水速率模型
3.4 土壤人滲模型
3.4.1 土壤人滲速率—時間模型
3.4.2 區域—土壤人滲速率—時間模型
3.4.3 立地—土壤人滲速率—時間模型
3.4.4 植被類型—土壤人滲速率—時間模型
3.4.5 海拔—土壤人滲速率—時間模型
3.4.6 坡度—土壤人滲速率—時間模型
3.4.7 密度—土壤人滲速率—時間模型
3.4.8 建群種比率—土壤人滲速率—時間模型
3.5 徑流模型
3.5.1 徑流—時間模型
3.5.2 區域—徑流—時間模型
3..5.3 立地—徑流—時間模型
3.5.4 植被類型—徑流—時間模型
3.5.5 海拔—徑流—時間模型
3.5.6 坡度—徑流—時間模型
3.5.7 密度—徑流—時間模型
3.5.8 建群種比率—徑流—時間模型

第4章 保育土壤功能模型
4.1 土壤侵蝕模型
4.1.1 侵蝕量—時間模型
4.1.2 區域—侵蝕量—時間模型
4.1.3 立地—侵蝕量—時間模型
4.1.4 植被類型—侵蝕量—時間模型
4.1.5 海拔—侵蝕量—時間模型
4.1.6 坡度—侵蝕量—時間模型
4.1.7 密度—侵蝕量—時間模型
4.1.8 建群種比率—侵蝕量—時間模型
4.2 土壤養分模型
4.2.1 植被類型—土壤全氮—海拔模型
4.2.2 土壤層次—土壤全氮—海拔模型
4.2.3 植被類型—土壤全磷—海拔模型
4.2.4 土壤層次—土壤全磷—海拔模型
4.2.5 植被類型—土壤有機質—海拔模型
4.2.6 土壤層次—土壤有機質—海拔模型
4.2.7 植被類型—土壤有機碳—海拔模型
4.2.8 土壤層次—土壤有機碳—海拔模型
4.3 典型區域土壤養分模型
4.3.1 森林土壤養分空間變異分析
4.3.2 不同土壤層森林土壤養分空間變異性
4.3.3 不同植被類型森林上壤養分空間變異性
4.3.4 分類回歸樹模型
4.3.5 土壤養分多水平貝葉斯模型

第5章 生物多樣性保護功能模型
5.1 物種豐富度指數模型
5.].1 植被類型—喬木層豐富度—海拔模型
5.1.2 坡向—喬木層豐富度—海拔模型
5.1.3 植被類型—灌木層豐富度—海拔模型
5.1.4 坡向—灌木層豐富度—海拔模型
5.1.5 植被類型—草本層豐富度—海拔模型
5.1.6 坡向—草本層豐富度—海拔模型
5.2 物種多樣性指數模型
5.2.1 植被類型—喬木層多樣性—海拔模型
5.2.2 坡向—喬木層多樣性—海拔模型
5.2.3 植被類型—灌木層多樣性—海拔模型
5.2.4 坡向—灌木層多樣性—海拔模型
5.2.5 植被類型—草本層多樣性—海拔模型
5.2.6 坡向—草本層多樣性—海拔模型

第6章 森林生態系統結構指數與功能指數模型
6.1 森林生態系統結構三維褶皺指數
6.1.1 森林生態系統結構三維褶皺指數理論基礎
6.1.2 森林生態系統結構三維褶皺指數算法
6.1.3 森林生態系統結構三維褶皺指數的實現
6.2 森林生態系統結構三維空間信息指數
6.2.1 森林生態系統結構三維空間信息指數理論基礎
6.2.2 森林生態系統結構三維空間信息指數算法
6.2.3 森林生態系統結構三維空間信息指數的實現
6.3 森林生態系統綜合功能指數

第7章 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關係模型
7.1 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模型
7.1.1 密度與功能模型
7.1.2 建群種比率與功能模型
7.1.3 結構指數(FSI-DBH)與功能模型
7.1.4 結構指數(FSI-H)與功能模型
7.1.5 結構指數(FSI-DBH)與密度、建群種比率模型
7.1.6 結構指數(FSI-H)與密度、建群種比率模型
7.2 森林生態系統功能與結構模型
7.2.1 喬灌最大截留量與結構模型
7.2.2 枯落物持水量與結構模型
7.2.3 土壤人滲速率與結構模型
7.2.4 土壤養分與結構模型
7.2.5 土壤侵蝕與結構模型
7.2.6 物種多樣性與結構模型
7.2.7 綜合功能指數與結構模型
7.3 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耦合模型
參考文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