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科學圖書館化學先鋒:法醫化學(簡體書)
滿額折

科學圖書館化學先鋒:法醫化學(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0 元
定  價:NT$ 120 元
優惠價:87104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不可否認,化學是最引人入勝的學科之一,而法醫化學則是最能勾起大眾好奇心的化學分支領域。在調查犯罪現場時,法醫化學家總能從看起來空無一物的地方變魔術般地發掘出大量物證,如指紋、縱火及爆炸殘留物和DNA。利用化學手段,他們還能鑒別出血液的主人和毒品毒藥的身份。在本書中,讀者將領略到法醫化學家們的精彩表演和背後隱藏的化學原理。

作者簡介

大衛·E.牛頓博士(David E.Netwon Ph.D)從事數學和物理學教學13年。在美國塞勒姆州立學院(Salem State College)擔任化學和物理學教授長達15年。在舊金山大學職業技術學院任兼職副教授10年。他著作頗豐,已出版的達400多部。這些著作中包括教材、百科全書、教師參考書、研究指南、普及讀物、還有其他類型的教育材料。牛頓博士在Facts On File出版公司出版了《核能量》與《干細胞研究》兩本書,還為萊納·斯鮑林(Linus Pauling)、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和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lick)出版了傳記。

名人/編輯推薦

“化學先鋒”叢書共計6冊,縱覽中學基礎化學課所沒有深入探討的化學領域中當前最先進、最卓著的研究成果。本書所涉獵的題目從最基本的諸如物質和宇宙的起源,到諸如藥品和食品構成等等這類新材料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 本書介紹了該領域內最重要的新進展以及它們在犯罪調查中的貢獻。本書探討了眾多儀器、現場設備、化學物質和其他物證檢查方法,以及法醫程序的技術發展水平。 本書包含的內容有:縱火和爆炸調查,法醫血清學,血痕,法醫科學起源,DNA,粉末和化學品測試,指紋識別,毒理學和毒品測試。 “化學先鋒”叢書每冊附有30多幅黑白圖片和插圖,有著名化學家的生平簡介和主要學術貢獻,是學生、教師的必備書籍,也是那些對化學具有濃厚興趣的廣大讀者的最佳選擇。

目次

前言
簡介
1 法醫化學的起源
早年的法醫化學
亞瑟·柯南·道爾爵士(1859—1930)
19世紀取得的進展
法醫化學涵蓋的范圍
2 指紋識別
指紋識別的歷史
愛德華·亨利爵士(1850—1931)
指紋識別的一般原則
指紋識別系統
指紋探測
粉末測試
化學測試
光測試
布萊恩·達林普(1947—)
3 法醫血清學
血型
馬修·約瑟夫·博納文徹·奧菲拉(1787—1853)
多態蛋白質和同工酶
菲利普·利文(1900—1987)
血痕鑑定
血痕圖案
精液和唾液測試
4 毒理學與毒品測試
酒精與人體
美國法醫科學學會
血液酒精濃度測試
羅伯特·伯根斯坦(1912—2002)
毒品測試
毒藥測試
確證試驗
米哈伊爾·謝苗諾維奇·茨維特(1872—1919)
5 縱火與爆炸調查
縱火是經濟和社會問題
縱火調查
保羅·利蘭·柯克(1902—1970)
爆炸物調查
理查德·G.利弗塞(1921—)
6 DNA指紋圖譜分析
DNA簡介
用化學解釋生物學
DNA測試相關應用
法醫DNA分型
亞歷克·杰弗里爵士(1950—)
DNA分型程序
DNA分型方法
凱利·B.穆利斯(1944—)
關於DNA分型的爭議
結語
譯者感言

書摘/試閱

當黏土或玻璃等表面存在由血液形成的指印或壓痕時,就可以利用它們對罪犯進行科學鑒定……我已經在兩例案件中遇到這種痕跡,并從中找到有用的證據。”這段話描述了指紋在案件偵查中的潛在用途。。它引自蘇格蘭醫生亨利·福爾茨(Henry Faulds)1880年10月28日寫給英國科學雜志《自然》(Nature)的一封信。當時福爾茨作為傳教士在日本工作,在那里他偶然了解到日本工匠通常利用指紋來標識自己的作品。福爾茨逐漸對這種行為充滿興趣,而且他也確實利用指紋調查出正是他的一個醫學學生經常偷拿實驗室的酒精。福爾茨第一個注意到可以將指紋識別作為破案工具,并將這些發現告訴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福爾茨希望達爾文能幫他向科學界宣告指紋學方法,也就是利用指紋偵查犯罪的潛在優勢。 人們普遍承認福爾茨的信件第一次記述了指紋在破案中可能發揮的作用。然而,這封信并不是最早提出利用指紋識別來鑒別個人身份的。 指紋識別的歷史 利用指紋標識身份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那時中國人已經在處理有關商業交易的法律爭論中使用這種記號,同時也用它來宣示對文件或物品的所有權。但是歷史學家們并不確定當時的中國人是否清楚指紋的獨有特性。 對指紋的科學研究始于17世紀晚期,當時英國醫師尼希米·格魯(Nehemiah Grew,1641—1712)注意到他在指尖發現的“無數細小脊線”。在《哲學學報》(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1684年的文章中,格魯寫道:“如果一個人愿意并使用合適的透鏡仔細觀察自己的手掌,他將會注意到……許多細小的脊線。這些脊線具有相同的大小和距離,并且走向互相平行……它們分布十分規則,并呈現球面三角形和橢圓形狀。”但是格魯在文中并沒有提到利用這些“數不清的細小脊線”可以達到識別不同個人的目的。 這方面的第一個實質進展發生在1823年。捷克生理學家賈恩·普爾基尼(Jan Purkini)發現指紋通常遵循9種不同圖案中的一種。他將這9種圖案命名為橫向曲線、中央縱向細痕、斜向條紋、斜向環、杏狀渦、螺旋渦、橢圓、圓和對渦。普爾基尼同樣沒有將這些圖案和它們在確認罪犯時的潛在應用聯系起來。 然而到了19世紀中期,所有的條件都已具備;科學家和執法人員們開始研究如何將指紋應用于法醫科學。其中作出貢獻的先驅人物之一是威廉·赫歇爾(William Herschel,1833—1918),他是英國一位著名天文-學家的孫子。赫歇爾被英國政府任命為印度胡格里(Hooghly)區的助理聯合行政長官兼稅務官。在印度任職期間,赫歇爾發現轄區內的退休人員經常試圖重復領取退休金。為了辨別這種欺騙行為,赫歇爾引入新制度。他要求所有養老金領取人必須在一張收據上留下拇指指紋,以標記哪些人已經領取了退休金。 此后赫歇爾一直進行指紋研究。他特別探究了一個人的指紋是否會隨時間發生變化,最后他認為這種變化不會發生。但是很顯然一開始他并不關心是否可以將指紋識別作為法醫鑒定方法,直到1880年看到福爾茨寫給《自然》雜志的信后,赫歇爾開始改變自己的想法。作為回應,他在一個月后寄給雜志一封信,指出自己在指紋識別研究中的經驗,并提出指紋可以用來處理犯罪案件:“現在一個人的簽名是如此容易獲得,而對冒名頂替和拒付行為又是如此無能為力,據此我真摯地認為,如果在類似欺騙行為橫行的情形和職業中采用指紋方法,那么將極大地促進我們的道德品質的提升。” 雖然赫歇爾的信看起來十分坦率,但卻激怒了福爾茨。他認為赫歇爾試圖剽竊他對將指紋識別作為法醫工具的發現權。從日本回到英國后,福爾茨試圖引起警方對指紋識別的興趣,不僅在倫敦,還有紐約、巴黎和世界上其他主要城市的警局。但最終他被客氣地解職。由于各種實際原因,福爾茨的研究也默默無聞地埋沒于停滯不前的法醫科學歷史中。 然而不到10年,兩個重大事件就確立了指紋識別技術在法醫學武器庫中的地位。第一個是第一本指紋識別方面的科學著作《指紋》(Finger Prints)于1892年出版。作者是達爾文的表弟弗朗西斯·加爾頓爵士(Francis Galton,1822—1911)。加爾頓大量引用赫歇爾和福爾茨的研究成果,并發展起一套系統理論。其中他提出可以用一組指紋中的精確圖案來確認所有者的身份。此后10年間,執法官員和罪犯起訴人一直使用加爾頓的著作來尋找罪犯并定罪。 第二個事件是英國警官愛德華·亨利爵士(Edwayd Henry,1850—1931)于1900年建立起第一種實用指紋鑒定系統。亨利曾經閱讀過加爾頓的著作并當面討論過指紋學的潛在優勢。1896年亨利被派往印度擔任孟加拉省警局的檢察長。他指派兩名官員開始在轄區內執行加爾頓的指紋鑒別程序。 從1896年7月—1897年2月,亨利和手下兩位孟加拉官員阿齊爾·哈克(Azial HaqtJe)和漢姆查德拉·鮑斯(Hemchandra Bose)一起建立起指紋分類系統。該系統基于指紋中出現的3種圖案:環形、弓形和螺旋形。利用這套系統能夠記錄、查找和比對數以干計的個人指紋。到1897年末,亨利的系統已經被英屬印度的所有執法機構所采用。1900年,亨利出版《指紋分類和應用》(Classification and Uses of Fingerprints)講述這套系統。該書很快成為全世界執法機構的標準材料。1901年,亨利應召回國,隨即被任命為蘇格蘭場新指紋鑒別署的首位長官。直到現在,所有英語國家還都使用亨利指紋分類系統,并且基本保持最初建立時的形式。 不到10年,世界上大多數主要警察部門都開始使用亨利系統。它作為鑒別罪犯的標準程序于1903年被紐約州監獄系統采用,一年后又被萊文沃斯(Leayenworth)聯邦監獄和圣路易斯[St.Louis(Missouri密蘇里)]警察部采用。1905年,美國陸軍開始將指紋識別作為所有征募新兵的標準程序。兩年后,美國海軍也開始執行同樣政策。當1924年國會通過法案建立聯邦調查局(FBI)時,這個新機構立刻開始收集并整理當時全國已有的指紋記錄。據說FBI現在擁有2.38億份指紋記錄(許多已經去世很久),其中大約有一半曾經被懷疑或確定犯有罪行。 P10-14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